高校团委副书记范文
时间:2023-03-20 0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团委副书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是高一(19)班班长xxx,现为团委宣传部候选人,竞选团委副书记。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参加这次竞选,抱着必胜的信心踏上这讲台。信心是以实力为前提的。
在这之前我努力去做了三件事:
1、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没有伟大的人格是做不了伟大的事业,要领导团委会这样一个团体,是需要人格魅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尽其力创出佳绩。宋校长说过“随时随地把干部精神状态表现出来才能组织同学”,这就是学生干部的形象。
2、抓好学习基础,放手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聪明不一定能学习好,关键是态度。要想学习工作两不误,必须要有认真对待的态度。
3、还是关于学习的,就是广义的学习,学习他人,学习书籍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放宽眼界,使思想不受拘束,锐意创新。
篇2
关键词:高校团委;团学工作;管理信息系统;B/S;ASP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4-3708-02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Youth League Committees
LU Gui-ro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Department, Hangzhou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k about college youth league committees and students. It puts forward architecture about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ing on campus network, giving modules design as well as database,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 youth league committees; the work about youth league committees and studen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rowser/server; Active Server Page
1 引言
随着高校团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的复杂程度也日益显现,对学生各种信息的汇总、统计、分析等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1]。目前, 许多高校对团员信息的管理都是通过手工整理或单台计算机整理完成。在工作过程中,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而且查询信息也不方便, 影响了团委和分团委之间的沟通效率。因此,开发适合高校实际需要的团委管理信息系统, 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2 系统分析
通过对高校团委的设置情况进行调研得知,高校内部设有团委学生会、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分团委学生会、社团在工作上接受校团委的领导和指导。团委学生会在每个学期开展全校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各级分团委学生会工作上的配合和支持。另外,分团委学生会和社团可以独立开展自己的活动,有一定的自。
团委学生会和分团委学生会通常设有团委书记/分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分团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学生会主席、学生会副主席、文艺部长、宣传部长、体育部长等多个岗位。一般团委书记和分团委书记由教师担任,其他岗位至少安排一名学生干部从事工作。
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发组成的或在一定外部环境影响和指导下而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2], 社团内部制定章程,自主管理, 以实现全体会员的共同意愿。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不同的社团,社团通常有一名社长,下设其他岗位进行管理。如图1是高校团委的组织结构图。
通过对高校团委内部工作流程调研,总结出了系统的基本功能。高校团委管理信息系统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
1) 团委和分团委相关教师:团委书记和分团委书记登陆系统后可以对全校团员和非团员信息进行管理,下达发文,管理学生活动信息,同时公告信息。
2) 各级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登陆系统后可以查看通知,搜索、下载文件,编辑学生活动资料并上传。
3) 系统管理员:除了具有团委书记和分团委书记的相关管理权限外,还能对登陆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并设置权限,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恢复。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易操作和维护,确保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均能够对本系统快速地掌握和方便地使用。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用户登陆系统、数据操作时需要用户名、密码验证身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合法操作。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B/S模式,主要解决各种资源和信息在Web上的录入、、查询和远程调用。B/S模式是由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结构[3],如图2所示。系统采用动态网页ASP技术,开发环境为Windows2003 Server,前台开发工具为Macromedia Dreamweaver2004,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
图2 B/S三层结构
3.2 功能设计
经系统分析得知,系统用户有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干部,分别具有如下权限:
教师登陆系统后可以进行通知管理(通知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学生信息管理(团员和非团员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后生成相应报表)、发文管理(发文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学生活动管理(学生活动资料的添加、删除、修改)、期刊管理(学校各类学生期刊的添加、删除、修改)、个人信息管理。
学生登陆系统后只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上传学生活动文档,并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管理员登陆系统后除了具有教师的权限外,还可进行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部门管理(设置系统的组织架构)、用户管理(添加、删除、修改用户信息)、权限管理(设置系统用户的权限)。
如图3是高校团委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图。
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部分,要设计出一个好的数据库,除满足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外,还必须遵守下列原则:基本表的个数越少越好,主键的个数越少越好。键是表间连接的工具,主键越少,表间的连接就越简单;字段的个数越少越好[4]。
本系统涉及如下9个表:
1) 团员表:用来存放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包含字段有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是否团员、是否党员、团关系转入时间、团关系转出时间、备注。
2) 部门大类表:用来存放高校团委的各个组织信息,包含字段有大类编号、大类名称。
3) 职务表:用来存放各个部门开设的职务信息,包含字段有职务编号、职务名称、部门大类名称。
4) 委员表:用来存放职务对应的委员信息,包含字段有委员编号、姓名、联系电话、职务名称等。
5) 通知表:用来存放通知信息,包含字段有通知编号、通知信息、人。
6) 活动资料表:用来存放学生活动资料信息,包含字段有活动编号、活动名称、主办单位、活动文档。
7) 期刊表:用来存放学校学生刊物信息,包含字段有期刊编号、期刊标题、出版日期、主办单位、期刊内容。
8) 发文表:用来存放团委发文信息,包含字段有发文编号、发文标题、发文人、发文日期。
9) 小结表:用来存放各个部门的学期小结,包含字段有小结编号、标题、部门、日期。
以上9个表在数据库中并不是孤立的,表之间是有联系的,在SQL Server2000中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要建立关系图(如图4所示),实现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以维护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
4 系统特点
1) 系统综合考虑了各个高校的情况,通用性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
2) 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好。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高是决定软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密码和验证码相结合的验证方式,防止非法用户登陆系统。系统能对用户录入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防止无效数据的生成。同时,管理员可以对数据库定期备份,以便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
3) 具有完善的查询功能。系统支持模糊查询,已基本上实现了用户要求的各种查询,并能生成超宽报表,给用户操作系统带来了方便。
5 结论
本系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高校团委管理中的各个细节,能对学生信息、发文、活动资料等文档进行综合管理,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目前,本系统已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试运行。如今使用团委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校甚少,希望通过本文能促进高校团学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倪文志,周鲜成.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2,9(3):132.
[2] 任远金,陈双.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性质、结构特征及特点[J].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9.
篇3
摘要:文章从读书月活动的意义出发,详细论述了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第六届读书月的基本情况,并针对读书月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开展读书月活动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30-02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都先后开展有类似的活动,有的一年开展一次,有的一年开展两次,时间大多安排在4月,以配合"世界读书日"活动。在此基础上,图书馆需要进行一个理性思考,针对创办读书月的成败得失,从学术的角度进行理论的总结。为此,笔者以江西农业大学读书月为例,针对目前读书月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江西农业大学读书月概况
为提升读者的综合素质,培养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勤交流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鼓励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开始联合校团委一起组织读书月活动。读书月时间安排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开始启动。迄今为止,读书月活动已举办了六届,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为营造浓郁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见表1)。
2开展读书月活动存在的障碍
2.1参与人数不多,活动效果不佳
总体来说,读书月各项活动的开展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个别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体现为参与人数少。 读书月期间会开展一些数据库培训讲座, 对于一些大学生读者使用不多、不感兴趣的数据库, 开展的培训讲座参与人数少, 有的讲座甚至只有几个人参听。 其他一些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第二届读书月活动开展了廉政书评征文活动, 结果收到的征文稿件还不足30篇, 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有抄袭现象。
2.2阅读意识淡薄,缺乏读书兴趣
读书月以推广阅读为目的,读者必须有阅读兴趣。而随着网络发展,人们在利用业余时间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阅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人甚至把阅读看作微不足道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而课业繁重、生活内容丰富等原因,也造成现在大学生读书数量下降,对阅读重视程度不足。
2.3领导重视不够,活动保障不力
江西农业大学对读书月活动有一定的重视,但相比其他学校,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从领导层面来说,南京大学在读书月期间,学校领导无论工作多忙,只要人在国内,定会前去参加。另外,郑州大学等学校读书月也是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副校长或者副书记担任组委会主任,读书月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学校领导都会全程参加,领导高度的重视对活动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读书月发展探讨
3.1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立体宣传
3.1.1广泛利用校内各种媒体。江西农业大学宣传读书月采用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方式。图书馆专门制作了漂浮网页,全面介绍读书月各项活动,并且在主页上及时最新活动情况,同时通过邮件、海报、广播站等方式,对读书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3.1.2广泛地利用了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及时通报各项活动,多种途径营造读书氛围。读书月期间,学校内的各种媒体如校报、广播电台、学生记者团等对读书月纷纷关注,采写相关报道,对读书月的宣传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3.2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相关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自开展读书月活动以来,重视机构保障,成立了以图书馆馆长和学校团委书记为主任,图书馆副馆长、校团委副书记为副主任,图书馆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读书月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宣传组、保障组三个小组,吸收读者协会学生一起参与组织,使活动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得到了保证。
3.3强化阅读推广,提高信息素养
各项活动的组织必须围绕着图书馆和读书的宗旨,在组织读书月的过程中,不能偏离这个宗旨。目前,开展的读书月各项活动,主要围绕阅读推广和提高信息素养这二个中心。对于一些与读书月无关的活动,如:摄影大赛、微电影比赛等,在读书月期间却很少开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情报教育也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书月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强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加强引导,培养大学生竞争情报素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3.4针对学生需求,精心选择活动
江西农业大学的办学方针是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根据这个方针及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读书月活动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且学生有兴趣并愿意参与的活动。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和表现,体现在阅读上,各人习惯和方式也完全不同,读书月的各项活动也要围绕读者的现实需求。
3.5未雨绸缪,尽早做好准备
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大型活动,每年读书月在新学期开学初就开始策划,甚至有的学校图书馆在上一年读书月结束后,就开始准备下一届读书月活动。只有准备充分、思考严密、对活动各个方面有详细预案、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活动才会开展得一帆风顺,活动效果也将会更好。
3.6强调活动的可操作性
读什么书是读书月活动需要回答的问题,推荐阅读在读书月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农业大学的读书月活动就十分注意这一问题,结合现实形势,强调活动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吴亚俊.我校的红领巾读书月活动[J].江苏教育,1959(8):19-20.
[2]黄文镝.近年来我国社会阅读活动概述[J].图书与情报,2010(3):30-35.
[3]许琳瑶.从"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到全民阅读推广工作:1982-2012[D].南京:南京大学,2013.
[4]刘玮玮.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5]吴高,韦楠华.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3):47-51.
篇4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团委的同一部署下,各级团学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实践活动以育人为中心,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开展十六大精神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团建等一系列活动。较之以往,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固然由于非典起动比较迟,但由于预备充分,所以落实快、组队精、特色明显,在继续和学习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主题。
为深进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和推动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深进开展,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校各学院团学组织在实践活动中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采取了理论宣讲、实践服务、学习考察等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如电子信息分院赴安吉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软件分院"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通过信息支教、计算机知识培训、乡镇网站建设帮助乡镇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在服务中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自动化分院赴岱山"科技下海岛、文化送船头"--"三个代表"实践活动在海岛小分队、计算机分院轻纺城之信息化实践小分队和校*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社区行实践团则通过寻访革命旧址、社会调研、参观调查、文艺演出、图片宣传等使学生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与海岛建设、经济建设和社区团建工作。
二、围绕"我省’生态省’建设"和"非典防治"两个重点
紧密结合抗击非典的伟大实践,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气力、健康成长。作为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的治理分院"省内主要城镇绿化环境状况"调研小分队和机电分院"生态浙江、环保调查"小分队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桐庐"农村基本卫生状况"调查小分队对我省主要城区、城镇、农村如*、宁波、温州、金华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发挥了在校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上风,引导和帮助广大市民群众进步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自身生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了解了各级政府在非典时期及此后的各种有效防治举措,为人类如何保护自己、与自然*共处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
整个实践活动,将围绕"’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参与’生态省’建设实践服务"、"’非典防治与环境保护’实践服务"、"’信息化与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实践服务"等四方面内容展开。
三、进一步探索"两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今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结合高校"两课"的改革,组织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团委与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了"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调查小分队、"全球化对青年人生活期看及教育期看的影响"调研小分队、"对浙江公众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调查小分队等三支小分队,分别由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担任带队和指导老师开展实践活动。参与"两课"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分院、各个年级,通过问卷调查、讲座、调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渗透"教育思想,两课教师、两课研究课题继续充实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尝试社团独立组队与建立实践基地两条新路子。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残疾学生社团,探索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有残疾人的家庭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妥善有效地解决残疾人问题,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平等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其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办高校的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强的办学优势,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
1民办高校残疾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
中央16号文件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由于残疾大学生普遍有曲折的成长经历,心理压力大、社会融入能力低、性格偏于孤僻等,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及其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残疾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空白,在众多民办高校中几乎没有组建相应的残疾学生社团。
2基于全纳教育理论的民办高校残疾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全纳教育是在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江西科技学院作为民办高校的代表,融合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于2007年5月19日率先成立全国普通高校中第一个残疾学生社团——自强者之家,在残疾大学生德育工作上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江科”模式。
(1)“以残理残”,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团建基础。采取“以残理残”的管理模式,让残疾学生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自我管理,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建立自我行动、成果展示、自我评价等环节,让残疾大学生真正融入到校园学习生活中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自强者之家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与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团总支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参与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组织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将“”制度化,使团支部工作向积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走出去、请进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活动。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自强者之家论坛,与国内华夏残疾人爱心网、中华残疾服务网、安徽残疾人网、中华残疾人才网、中国残疾人交友等大型服务残疾人生活、就业、教育的综合类网站建立对外宣传系统,吸收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学院的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残疾人士为网络会员。组织残疾学生走上社会,如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孤儿院、老人院开展服务工作,让他们融入社会,感受到自我价值。
(3)“残健共融”,建立帮扶互助机制,构建和谐校园。在校内通过多种方式组建了一大批帮扶、互助对子,主要包括:帮扶志愿者与残疾大学生结对(帮扶志愿者针对残疾人心理康复、残疾人生活上的不便进行帮扶、互助)、残疾大学生与残疾大学生结对(残疾朋友之间的互相帮扶、鼓励)、残疾大学生与帮扶志愿者结对(残疾朋友针对帮扶志愿者学习成绩差、以及缺乏自信、自强精神进行互助)等。残健共融的主题,有利于残疾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残疾大学生自强、奋斗的精神能够起到很好的激烈作用,有利于健全大学生德育的开展。
3民办高校残疾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成果
自强者之家现有会员283人,其中残疾大学生共88人,注册帮扶志愿者195人。该社团在2012年上半年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曾先后荣获“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优秀学生社团”、“江西科技学院十佳示范社团”等荣誉称号。涌现了一大批残疾大学生先进典型。有受到原团中央第一书记两次亲切接见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石红,受到原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宪魁亲切接见的“全国三好学生”、“江西省十佳基层团干部”、“江西五四青年奖章标兵”杨永刚等,江西科技学院残疾学生社团建设实践成果丰硕。
(1)残疾大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随机调查该社团的42名残疾会员,入党积极分子17人,担任各级学生干部的有19人,获过各级奖、助学金的有15人,获过各种荣誉和奖励的有30人。在校团委开展的历届“十佳团员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中,社团残疾会员被列为候选人或当选的有23人,占总数的10.4%。
(2)健全大学生喜迎新变化。健全的同学学到了更多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态度,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自信、自强、自立的重要性。一些以前性格内向孤僻,对社会不满的同学,通过进入这个大家庭,与残疾大学生交流协作,变得积极向上,投入志愿服务工作,直接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工作192次,累计参与2190人次。
(3)一助一、多助一,团结互助蔚然成风。学生以班、宿舍为单位,结成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对子。目前,已建立健全大学生帮扶残疾大学生的有70对,残疾大学生帮扶健全大学生的有11对,残疾朋友互助的有15对。
(4)为残疾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与招聘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平台。原会员李瑞峰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在社团的帮助下,现就职于中华残疾人服务网下属的深圳残友科技有限公司;会员胡洁冰、李梅芳情况亦然全靠双拐走路,现就职于南昌彤博科技有限公司;高位截瘫坐轮椅的会员吴冰为08级学生,现在杭州墨客服饰有限公司做制图员……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 国内外 服务型 学生管理模式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一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生源素质逐渐低下、学生和部分教育工作者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冲击、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和管理者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等原因,传统的纯教导式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台湾等地方大学生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组织管理结构及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等方面做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全面的国内外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经验,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1教育管理理念不同
1.1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在美国,大学的学生管理多采用“学生事务”或“学生服务”,一般不使用“管理”一词。从这几个简单词语的使用,深刻反映了美国文化中重视人平等的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中,通常与学生住宿、学生生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课外活动、学生身体健康及就业指导等各种各样的服务项目有关,并以指导和服务为主,以行政管理为辅,十分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民和选择权,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1.2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台湾地区高校同样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他们特别重视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台湾地区高校认为学生社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大多由学生自发组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这个组织平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和积极主动创新能力。学校以“学生学习和成长发展”为核心,充分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树立“关怀多于要求,服务重于管理”的学生工作管理理念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创造家庭式的温暖环境。
1.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从教育管理理念来讲,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学生管理都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思想,注意学生平等,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实施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仍存在“中学式”的管理模式。
由于生源素质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不出问题为最基本原则,因此会特别重视管理学生,以学生安全、学生考勤和学生归寝为主要入手点,一旦发现有迟到旷课及晚归未归等违规情况,无论什么原因都给予程度大小不同的惩罚,而恰恰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关爱式的服务管理,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或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在高职院校中,指导和服务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行政管理才是主要方式。
2教育管理工作机构结构不同
2.1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构结构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机构结构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机构结构设置明显不同。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和权限分配只在学校一级进行,院系一级不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即学生事务管理由学校集中管理,学校设若干行政部门,由各行政部门直接向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这种针对性较强、分块运行的管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工作的实施效率。
2.2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构结构
台湾地区高校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式大致相同,设置校一级学务处,下设生活辅导、学习服务、课外指导、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就业指导、奖助学金辅导等若干工作组,由这些工作组直接面对在校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社团开展工作,负责学生在校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学生事务日常管理,而在院(系)一级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2.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机构结构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由校、院系两级管理组成,由校党委副书记总负责学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由学生工作处(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负责实施和统筹,学生活动由校团委负责,日常管理由学工处负责包括奖、惩、助、贷、勤、寝等方面;由招生就业处负责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外,在二级院(系)再设立学生工作领导机构,由院(系)党总副支书记担任责任人,团支部副书记和辅导员作为成员组成二级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实施学工处和校团委安排的工作。同时,院(系)辅导员主要承担年级管理、班级办理和分别担任奖、惩、助、贷、勤、寝、就业等方面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集管理、教育、生活于一身的学生管理工作者。
3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同
3.1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
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招聘者一般具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通常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与学生事务等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且从业人员需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另外,全职学生事务工作人员与学生比例达到1:114,且核心部门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备了相当的专职工作人员,他们基本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可以为学生咨询、指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
同样的,台湾地区高校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获得高等教育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方面的硕士甚至博士,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其职业化都是最高水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包括:人际关系、心理情绪、恋爱问题、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相对于国内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台湾地区高校中无论是学务处还是院(系),甚至在宿舍,都能找到心理咨询的辅导人员,这是国内高校,特别是在我们高职院校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3.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
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院(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二级学生管理来实施,这种结构的管理忽视了其职业本身的专业化。尽管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要求硕士及以上水平,但仍会有本科毕业生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现象,且相当部分的学生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很多班主任工作是由理工科专职教师兼任,这脱离了学生工作管理应专业化、职业化这一要求。这部分管理人员中,他们通常主要忙于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很难兼顾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交给班级干部,一般以学生不出问题为基本要求。这体现了国内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一般来说,专职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应在1:200左右,学生管理工作者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服务,但各高职院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配备远未达到这个比例,他们既要忙于繁琐的日常事务,又要管理学生,管理力度可说是力不从心。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高职院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非常少,一个学校上万名学生却只有1-2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力度严重缺乏。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不乏因贫困而自卑、因年轻而叛逆、因压力而急躁的人群,对此配备足够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显得十分有必要。
4教育管理方式不同
4.1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
在美国,学生事务工作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美国宪法规定教育行政管理权由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州特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因此,美国大学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标准,各个高校学生事务会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但有一点美国各大学是统一的,那就是各大学的学生事务管理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和服务,去帮助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这种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4.2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
台湾地区高校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受美国影响较大,他们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强调“服务重于管理,奖励重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耐心对于忧心”等理念。相对于内地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台湾地区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更加自由、自主、灵活,他们以提供生活服务和咨询指导等服务性工作位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提供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4.3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
从管理方式来看,美国、台湾地区高校是以咨询指导、提供帮助为主的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我国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塑造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教育管理型学生工作模式。学校是管理者,学校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掌握每个学生的生源信息以及在校的一切信息,从入学到就业,从学习到生活,从心理健康教育到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校的任何问题均由班主任负责处理;学生是被管理者,无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要求向班主任老师汇报,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一旦学生违规就会以操行扣分、处分、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惩罚手段实施。这种求稳不求创新的陈旧管理方式多采用说教、堵压,缺乏科学化和人性化,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叛逆,而班主任以这样的方式工作,时间一旦长久会缺乏工作激情进而有怠倦感和挫败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管理的质量。
5结语
从以上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和美国、台湾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学生管理的服务型工作模式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有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原因,也有生源素质本身的问题,但我们往往忽视了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本身的原因,我们的学生工作更应该由原来传统的说服教育模式转变为以提供服务、帮助,用关心、耐心和爱心的方式去指导每一个学生,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平台,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生活氛围。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构建一套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新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林木明.海峡两岸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比解析[J].新课程,2013(4).
[2] 杨宏楼.中美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之比较及其启示与借鉴[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篇7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天空的鸟儿,他们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那么闲适那么俊美,那是因为它们善于借助空气的动力。把握时代的潮流,抢占市场商机,构建和谐共赢的客户关系,是博大实现快速发展的源泉;承担社会责任,倾心报效国家,则是打造百年博大的不竭动力。”
这是刘建设写在博大科技集团网站上的致辞。从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到一个企业家的胸怀与社会责任感,也能够感受到这位“学者型哲商”内心的一丝细腻。
“哲商”的创业路
刘建设的经历可以用“传奇”形容。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央视专题报道“生于1977”的主角人物,刘建设用30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知青、工人成长为大学教师、国家干部,后又转型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不少人甚至会有这样的疑惑:刘建设身上最为耀眼的,究竟是那些闪光的企业经营业绩,还是他头脑中的那些思想光辉?
2013年之前,外界对刘建设的标准定义是: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总裁、湖北三峡非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杰出华商会副会长,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2013年之后,刘建设的头衔又增加了一个:中国金穗联盟首席构架师。而刘建设似乎对这些称谓都不太在意,反而更喜欢称自己是一个“行动着的思考者”。
这当然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1968年,16岁的刘建设作为“老三届”知青下乡洪湖,后来进入工厂当了几年工人。通过努力,到1977年,25岁的刘建设已经是车间里的正式二级工了。
那时,刘建设已经入党4年,还是厂里的团委书记,对企业有了极深的感情。就在那一年,刘建设敲开了另一扇门。
当年,国家恢复高考,刘建设首批考入武汉大学。在武大学习期间,刘建设很快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公认的优秀学生。大学毕业填报分配意向时,仍对工厂念念不忘的刘建设一口气全部填了“下基层、回工厂”。
刘建设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院里的副主任、主任、书记执意要他留校,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爱才心切的学校不得不以组织原则把他留在了武大。
留校后,刘建设先后当过老师、校团委书记、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等职,一路顺利。不久,他的年轻有为即被省委看中,刘建设被调湖北省委科教部工作,并先后任高教科技处、省委高校工委宣传处处长一职,成为当时湖北省委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仕途一片光明。
但是,他再次选择了新的挑战――1992年,刘建设调任海南某大型国有企业任常务副总经理。在海南的三年多时间里,他被当地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形势感染,心底的“企业家情结”又开始复苏。1995年底,刘建设在反复斟酌后辞职回到武汉,下海创办了武汉致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即今天武汉博大集团的雏形。
刘建设回忆:为了凑够创业之初的23万现金,他几乎是动用了所有的社会关系。最后,在武大背后风光村附近的一处废品回收站旁,刘建设的创业之旅开始了。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最初的科研成果“一次性自动静脉采血管”开始迅速打开市场。刘建设乘胜追击,企业的生产领域迅速扩张,数年间就创办了多家公司,涉及电气绝缘、生物医疗、信息网络、纳米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博大科技集团,后被授予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资产达到十多亿元。
40年的感与悟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近40年。对于刘建设而言,从迈向改革开放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40年的经历已经非许多人能及。他信奉的企业理念之一是:公司发展中一时的好坏快慢都只是过程,关键是看谁能笑到最后。
10年前,我国某青年经济学家评价刘建设是:有一定理论根基的企业家,有相当实践经验的理论家。的确,与记者接触过的大多数企业家不同,理论和实践在刘建设身上几乎做到了完美统一。或者说,正是那些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刘建设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富,在创富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他时刻予以归纳和总结,并将这些思考内化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典型的“老三届”和“海归”派(海南归来),刘建设无疑对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最有发言权。在他看来,改革给了无数个当年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一个证明自我的机会,也让中国的经济、精神面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
“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200年才走完的产业升级,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刘建设认为,也正因如此,中国高速改革带来的“后遗症”也开始出现: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与之相对应的看病、上学、住房等百姓生活问题也开始集中出现。“处在这个巨变的社会中,人们在经历了物质生活的提高之后,近年来开始变得越来越缺乏社会安全感和幸福感。”刘建设分析说,这一方面是因为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长期注重工业经济而忽略精神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大量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得以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却长期停留在“战线”和“事业”阶段,未进行系统挖掘。
作为嗅觉灵敏的商人,刘建设从改革前30年中嗅到了太多商机,每次转身,都在引领时代的步伐。2012年起,刘建设敏锐地意识到农业产业化将带给中国巨大的商业机会,在他人生的第60个年头,刘建设果断将集团发展得到重心转向中国有机生态农业领域,计划用10年的时间,搭建“一网、十城、百园、千品、万店”为核心的“中国金穗产业联盟”,“这将是一个超过千亿的市场,未来发展更是不可限量!”刘建设对此充满信心。
刘建设还认为,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周边城镇化建设必将加速,“农民进城,而企业家则要下乡”。长江经济带大有文章可做。
其实,刘建设很少加入过社会各类组织或机构。在他的头脑中,自己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企业,同时“位卑未敢忘忧国”,他经常站在国力竞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上思考,思考改革的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如何更好。
篇8
――扶贫关爱工程
2016年怒江各级团组织按照州委决战脱贫攻坚“四个一批”工作要求,结合怒少年在求学圆梦、亲情陪伴、医疗卫生、救济助困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广泛筹措社会资金,不断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希望‘心’”生命救助计划、“公益怒江”等品牌工作,服务怒江贫困青少年健康成长。
州、县两级团委都建立了希望公益服务中心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年内4次邀请昆明“红嘴鸥”、“国际儿童救助会”等社工专家到各中心开展培训,培训工作人员118人次。
在怒江大峡谷网站建立“公益怒江”网站、开设“去怒江”APP公益版块、省移动公司向全省普发了公益APP宣传信息,在怒江各地酒店房间摆放公益卡片,多渠道宣传希望工程扶贫关爱工作,更有效的推动怒江“随手公益、人人公益、阳光公益、快乐公益”的价值理念。
争取到团省委、省青基会希望小学建校款277万元,目前在建洛本卓乡金满村完小,石登乡大板登完小、水银厂完小,营盘镇恩罗完小、恩棋完小、松柏完小,河西乡永兴小学、胜兴小学共8所希望小学。开展希望工程“国酒茅台・国之栋梁”、“能投圆梦・ 照亮人生”、“乐瑞”助学等大学生资助工作,共发放330.31万元助学金,资助605位农村贫困学生。发放“三峡集团”贫困大学生助学金51万。发放“杉树计划”等贫困高中生助学金19.8万。各县“一元钱两元钱圆梦行动”募捐37.21万元。另外,省青基会、州政协爱心助学金及社会组织捐赠的其它类别爱心助学金50.1万元。通过省政府驻京办争取到300万元爱心图书,在部分学校、村委会建设27所“团青”图书室。
州、县、乡各级团委累计争取价值120万元的衣物、棉被等爱心物资,利用节假日发放给空巢老人和困难学生11582人次。争取到省青基会“希望心”项目赴广州为12名先心病儿童成功完成免费手术。与省慈善总会、云大医院联合开展“心动云南 情系怒江”先心病义诊筛查,筛查1656名儿童,赴昆明为11名先心病儿童成功完成免费手术。开展“血融我心 情暖我身”无偿献血活动,传递了志愿服务理念,让社会充满爱的阳光。
另外,争取到省青联10万元扶持经费为福贡县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安装22盏照明太阳能路灯。开展了“木棉扮靓花谷 青春激荡怒江”红木棉青年林建设,州直、泸水、福贡600多名青年团员积极响应号召,在泸水县六库镇至福贡县上帕镇绵延170多公里的怒江两岸,分10个片区栽种185棵木棉树。
2016年怒江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
――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怒江各级团组织始终把青年团员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作为共青团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团省委“脱贫攻坚决战行动”的具体任务来抓,作为共青团紧密联系青年,扎实服务青年的有力举措来抓,作为提升共青团对青年吸引力、凝聚力的有效行动来抓。
11月17日至19日,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罗永斌,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任远征带队,省青联委员一行20人,到怒江开展了“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助力怒江脱贫攻坚调研活动”。在福贡县匹河乡、贡山县独龙江乡召开了创业青年群众座谈会,并看望慰问了福贡县匹河完小的12名困难学生和托坪村2名贫困群众。在州府六库召开了“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助力怒江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省青联委员们纷纷为怒江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农业发展、扶贫关爱、群众能力素质提升、农村电商等工作建言献策,确定为怒江困难青少年捐赠关爱资金、为5家企业免费制作APP等支持。
怒江团州委授予10名优秀青年“怒年五四奖章”荣誉。邀请桑磊、天麻兄弟等9名怒江各行业优秀青年代表,举办“我身边的青春榜样”微视频分享会。开展“‘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纪念胜利80周年――怒少年学精神 做红色传人”诗歌朗诵微视频展播活动。全州各级团委组织观看《》、《》等爱国主义教育电影30余场次。组织全州489名团干和青年志愿者组成35个志愿服务小队到全州各县中小学、街道、乡镇、村组普及科技知识。兰坪团县委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600余名青少年参与,22名学生获奖。兰坪团县委举办“童心向党”歌咏比赛,42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全州共青团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5000余名青少年参与。
加强团、队干部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团中央、团省委、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赴越南、北京、上海、重庆、陕西延安、湖北武汉、黑龙江佳木斯、江西井冈山、昆明等地培训61场次,共计87人次。今年夏天共参加和举办了3期夏令营,“全国各族少年‘手拉手心连心,共圆美丽中国梦’北京夏令营”、“全国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怒江峡谷小先锋军事夏令营”,兰坪团县委举办了“正渊文化军事夏令营”、“人大梦 西部情”优秀青少年深圳游学活动,全州270名青少年得到锻炼实践。邀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演讲家蔡朝东同志到怒江作题为“成功者的德商、智商、情商”的专题讲座,各界青年代表共计800余人聆听讲座。举办“摩尔农庄杯 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5场,221名青少年积极参与,12人参加省级决赛并获二、三等奖。
另外,注重强化宣传,引导青年拓宽就业。运用7个团属新媒体平台_展线上宣传,年内省州相关政策、招聘资讯、创业贷款信息、就业培训信息216条。开展各地线下宣传5场,180名青年志愿者发放转移就业宣传单13000多份。授牌10个怒江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突显榜样的引领作用,营造青年创业就业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提升青年就业素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培训班,共培训创业青年300人。州、县、乡团委主办、协办、承办技能培训55期培训2975人,涉及计算机、美容美发、厨艺等11个类别。举办怒年创业精英赛,80名创业青年报名参加。启动与省民族中专开展为期5年的“教育脱贫职教扶智”两后生免费培养计划,已送泸水县贡山县127名农村学生到校就读。邀请培训机构免费开展大学生公务员考前培训4期培训302人,其中专门为38位农村贫困大学生开办1期培训班。
2016年怒江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
――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
强化扶持,直接带动青年就业。年内共完成贷免扶补100名,贴息贷款816万元,“两个10万”30名,补助青年90万元,直接带动农村青年就业308人。
争取政策,临时安置青年就业。向团省委争取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名额439个,其中怒江籍394人,每人每年25523.6元补助,享受公务事业考试加分、特岗、累计工龄、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为398个怒江家庭缓解就业压力。创新方式,努力支持青年见习。创建创业就业见习基地15个,涉及物流、信息网络、农业产品等行业,有210人到岗见习。争取到上海素然服饰支持3名贡山县独龙族青年赴上海学习服装设计。
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引导青年就业转型。为下一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承接探索实践,组建5个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招聘14名大学生从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2016年怒江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
针对怒江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在普通话交流、汉字表达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广泛整合团内外资源,深入实施青年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汉字基础教育,阻断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
篇9
【关键词】英语质量提高工程 大学生 国际化水平
一、前言
国际的知识交流、贸易交流越来越广泛,国际化人才的渴求成为各个国家的一个人才缺口,而作为人才储备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大学生常规教育的最后一个育人平台,需要承担起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任。
北京农学院自2014年启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着重解决以下三点需求。
1.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普遍使用的语言工具,使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需求日益扩大,作为首都的高校,英语教学要跟上这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2.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未来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能够运用英语语言服务于工作并适应职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3.大学质量标准的要求。大学英语是大学本科所有课程中唯一进行全国统考的课程,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持的教学考试,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衡量大学本科质量的一项可比性指标。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效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落脚点,有助于英语学习工作的开展和检验。同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前、考中和考后过程管理,也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有抓手、有动力。
二、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目的
1.适应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求,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2.通过四年不间断的英语强化,使学生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从而满足社会对国际化农林人才的需求。
3.以英语学习为抓手,推动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全员学习氛围,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要素
1.学校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出台《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文件,在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立“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指导委员会,王慧敏校长任主任委员,高东副书记和范双喜副校长任副主任委员,教务处、学生处、基础部、团委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任委员,从教学过程督导、学习环境构建、保障体系支撑三方面全力打造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同时,将提高四六级考试成绩明确纳入“更名大学”折子工程,其目的和决心就是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构建北京农学院英语教学质量体系。
2.全员参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基础教学部、团委五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文件,以提高四六级一次通过率为推手,各部门协同动;教务处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学生处、团委力推英语学风建设,基础教学部大力调动英语教师教学积极性,各学院多举措、多层面督导英语学习氛围构建。通过全校英语教学协调长效机制的建立,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完善,通过各部门团结协作,早读考勤管理、早读内容纸质版提前发放、早读巡视管理、听力调频台定时播放等工作,通过社团、单词大赛、观看英文原版影片、聆听著名人物演讲等举措,全面提升学生外语学习热情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3.教师积极投入,科学引导。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以来,英语教师克服种种困难,全心投入教学,按照分级、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发挥着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过程管理
1.细化职责、明确目标任务。
(1)明确了英语四级通过率指标为:2014年大二末全校本科生平均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达到45%,2015年达到50%,2016年后维持在北京市平均水平以上。
(2)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为进行有效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出国深造奠定语言基础。在北京市和全国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用“增值性评价”办法来确定四级通过率目标和成果。即以英语入学成绩和四级成绩为基础计算学习成绩的增量,客观评价学习成果。
2.协同联动,适时调整。
一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抓手,通过 “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全面监控和指导大学英语改革的过程化管理、学习环境构建、保障体系等内容的实施。
二是:由教务处、学生处、基础部、团委以及各二级学院处级领导组成的大学英语早读巡视组,及时掌握大学英语学生早读信息,针对早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是:积极联合学生处、基础部、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协同联动,在四六级考试前的三个关键阶段分别召开了三次卓有成效的推进协调会。
第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起步推动阶段。
针对改革初始阶段,工作如何推动开展的问题,在2014年3月24日,组织召开外语教学促进工作协调会。会议围绕学校外语教学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深入解读北京农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基础部、人事处、校团委联合发文“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次通过率不高的现状,各部门齐聚协调沟通,就“如何引导学生早读,取得满意的早读效果”等内容分享经验,提出要结合宿舍、党支部活动、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营造良好外语学习氛围,争取学生外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攻坚阶段。
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以及这一阶段大学英语早读存在的问题,2014年5月7日,组织召开外语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和《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教务处、基础教学部、学生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协同落实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建立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早读巡视制度;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模拟考试时间的规定,将具体时间安排落实到校历中;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考勤的规定,加强管理,早读考勤记录一、二年级全覆盖;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外语教师的规定,外语教师提前一周做好早读任务书,并发到各学院、巡视组、值班教师、课代表手中;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值班教师的规定,各学院加强值班教师力量的补充,充分发挥值班教师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作用,协助英语教师做好早读情况的督查,做好考勤记录工作,引导课代表做好早读领读工作;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四六级目标的规定,ABC班的早读任务一致,做好课代表的选拔和领读任务的落实,提高出勤率,加强第三次模M考试的实考率;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中关于调频台的规定,统一早读任务,强化早读过程管理;落实《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中关于学习环境的规定,发挥党员、社团、宿舍的带动和群体作用,通过年级会、班会、宿舍会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进良好学风建设,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再推进阶段。
在四六级考试前的最后冲刺阶段,2014年6月3日,教务处组织召开外语教学改革工作阶段推进会。会议提出:教务处落实四六级考试前一周学生上课情况,并将学生上课情况告知外语教学部,由外语教学部教学秘书整理后,发给外语教师,外语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四六级考试前一周教学任务。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和基础教学部协调安排;学生处将英语早读学生考勤情况分两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告知外语教学部,由外语教学部教学秘书整理后,发给外语教师,外语教师按照《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和《北京农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细则》文件要求,计学生早读考勤情况入平时成绩。此项工作由学生处和基础教学部协调安排。
五、实施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工程的成效
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同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紧密配合,加强了工作联动效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教风和学风互促互进,为学生良好职业前景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各单位齐心协力,一轮带一轮,以学风建设为抓手,英语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其结果一定会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六、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下一步做法
1.着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源动力。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从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从成长目标上,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学习,激发英语学习源动力。
2.着重营造优质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宿舍英语文化组等形式创造英语学习氛围,加强教室英语环境塑造,对英语学习成长速度快的群体加以奖励,促成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
3.构建良性竞争性英语学习体系。利用各种英语学习APP建立打卡机制,通过微信朋友圈英语学习进程,从而在老师引导下建立班级良性英语学习机制,建立大学英语为主、托福雅思兴趣班为辅的英语学习体系帮助学生强化国际视野,提升英语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morning exercises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 direct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would not doing exercise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morning exercises’s single , each department taking less attention to it, the author analyzes it and connects the practice, and proposes six pieces of suggestion about morning exercises’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关键词:早操 调查 研究
Keywords: morning exercises survey research
作者简介:李钊,男,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师范大学大一、大二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在查阅部分高校有关早操活动的相关资料后,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对我校各个院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进行访谈,了解各个院系出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与讨论
2.1 早操的出勤率
出勤率与季节有密切关系。每年5- 7月和9- 11月期间,在天气条件比较好的前提下,出勤率相对较高,各院系都在90%以上。而在冬季12- 1月份期间,出勤率相对较低,只有70%,与出勤高峰期相差约20%。同时,很大一部分同学的早操活动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为锻炼。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同学早起点名之后,就立即返回宿舍,能够坚持参加冬季锻炼的同学寥寥无几。
2.2 早操的认识
在对各院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访谈中发现,有的同学认为出早操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也就说明同学们对早操的意义还不够了解,没有认识到早操学习、生活的影响。还有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早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另外更多的同学认为早操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活动。
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早操内容的具体要求:学生早操必须参加广播操和其它健身话动。但在对我校各个院系的早操活动内容调查中发现,做广播操活动的院系几乎没有。其原因主要是早操活动没有针对性,同学盲目的出操,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出操。在调查中还发现,有很多学生的早操活动时间都用在了早读和早点上,使早操图有虚名,从而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每天的早操锻炼。
2.3 早操的形式
我校的早操活动形式主要集中表现为:一类由体育委员将同学带到指定的地点,然后等待检查早操出勤率的学生干部,检查结束后,原地解散。另一类是由体育委员将同学们带到指定的地点,待检查早操出勤率的学生干部检查之后,由检查地点跑至学生集合地点。可见,我校的早操形式过于单一,集中表现为固定化、机械化,它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学校早操管理的力度不够大、创新观念不够强以及主动性发挥不够彻底。
2.4 早操的活动范围
可供我校早操活动的范围较小,长安校区主要集中在阳光苑、音乐喷泉广场、上林体育馆前,雁塔校区主要集中在体育场。调查显示,75%赞成这个观点。据个人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有绝大部分的场地还没有被利用;其次,没有积极地拓宽早操活动场地。
2.5 早操的内容
根据各院系学生会体育部的访谈得知学生没有出操的原因有:绝大多数的院系没有设置丰富多才的早操活动内容;有很多同学想利用早操的时间来学习、早读、吃早餐。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在早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校的早操活动存在着早操出勤率低、早操认识不到位、形式和内容单一、活动范围较小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探索和解决。提出以下建议:
3.2 建议
3.2.1 完善制度,严格考核
以学校为主体,院系为载体,早操出勤率与院系辅导员的年度考核相结合;将早操出勤率与院系评优、班级评优相接轨;将出操率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考核挂钩。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为组长,学生处、团委负责人为副组长,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为成员,成立一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院系积极落实的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队伍。
3.2.2 大力宣传,积极组织
在调查了解到,学校有绝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出操没有意义,认为是可出可不出的形式工作,主要是因为同学对早操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完全领会,建议通过学校、学院、学生会组织开展各项关于早操的培训及相应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让同学们了解到早操的真正益处,比如,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校园网络、校报、新闻中心的媒介来进行宣传,使同学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中去进行体育锻炼。
3.2.3 领导重视,丰富形式
学校成立由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学生处、团委、体育学院、校学生会、院系学工组、院系学生会、班委会骨干等为成员的工作队伍,形成多方联合,以校为主,辐射院、系、班,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为开展好早操和课外活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由各行政班组织早操活动并由各班学生骨干负责轮流考勤。校团委、学生会和各辅导员组织检查,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开展“特色早操”、“我为青春来晨练”等活动。活动中既应该有早操锻炼,又有校(院)、社团组织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还有举办的培训班等,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我校的早操及课外活动呈现出内容丰富,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良好气象。
早操采用全校分年级、分场地进行。并且按季节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地表现和发挥各自的能力[1]。以此来丰富早操的内容。为了便于组织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成立学生单项运动爱好者协会,如:篮排足球、健美操、武术等单项运动爱好者协会。让有专长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带领学生进行早锻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加入某一个协会进行早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体育才能,从而养成自觉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早操活动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主要以“体育文化节”、“迎新球赛”、“知识竞赛”、“冬季越野赛”、“健康知识讲座”、“大学生素质拓展月”等形式开展活动为我校的早操活动做好良好的铺垫作用。
3.2.4 利用周边环境,提高早操质量
应广大同学要求,我们可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拓展学生早操的活动范围,把能够利用的场地和器械充分利用起来。包括积极利用学生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阳光苑门前、学校停车场、体育馆前、音乐喷泉和校务楼附近等空余场地,为同学们在早操在活动中提供足够的场地。
3.2.5 坚持原有项目,拓展新的项目
结合我校的早操内容现状,要解决形式单一的问题,使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发挥和锻炼自己的体育项目,个人认为应该主要从如下方面来解决:在早操活动中大力推进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例如:继续组织学生围绕学生跑步、组织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师及学生为同学们培训健美操、球类运动、武术散打等项目。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生体育活动,使同学们在早操时间也可以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学生还可以根据已学的体育知识自己制定早锻炼计划,这也是施展体育才能和自我锻炼的机会[2]。
3.2.6 节约时间,丰富内容
充分利用早操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整队、集合及学生等待运动的时间,逐步实观由校方负责管理过渡到由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早操对学生的多种教育功能,早操除可以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外,还能培养良好的养生习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为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同时,不能忽略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我教育的同时,指导他们进行矫正操的练习,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参与早操运动[3]。另外,还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组织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杰.李克雷.对我市普通高校早操制度改革方法的探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5(24)(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