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6 04: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龟虽寿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龟虽寿赏析

篇1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公元155年2月24日生,卒于公元220年1月15日。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创建了曹魏政权。他出身于显赫的宦官家庭,20岁考取功名,曾任顿丘令,管辖十余县,抑制豪强,广兴屯田,推动生产发展。35岁被征为校尉,36岁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开始执掌大权,灭吕布、逐袁绍、讨荆伐吴,基本上使中国北方得以统一,恢复国家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为代表引领当时的文学风气,形成了爽朗刚健、深沉委婉的文风,史称“建安风骨”。

【意译】

神龟虽然长寿,尚且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蛇乘雾升天,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理想志向仍是一日驰骋千里。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他的勃勃雄心仍然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来决定的。只要身心修养得法,一样可以延年益寿。荣幸之至啊,我可以用赋诗来抒发心志。

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咏志诗,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篇2

1、 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带拼音版

huái shàng xǐ huì liáng zhōu gù rén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wéi yīng wù

韦应物

jiāng hàn céng wéi kè ,xiàng féng měi zuì hái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fú yún yī bié hòu ,liú shuǐ shí nián jiān 。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huān xiào qíng rú jiù ,xiāo shū bìn yǐ bān 。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hé yīn běi guī qù ,huái shàng duì qiū shān 。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2、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翻译及赏析

翻译

我俩曾一同客居在江汉,每次相逢一定要喝酒畅谈,直到酣醉方才回还。自从离别后,你我四处漂游如漂浮的云朵,时光如流水,转眼逝去十年整,岁月宛如大江流水。今日相见,我们执手欢笑,友情依然同过去一样。岁月催人老,我们已两鬓斑白发稀疏。你问我为何还不回?只因贪恋淮上的秋山。

赏析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就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的题目写“喜会”故人,但诗中表现的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友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了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题,详细地加以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体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致。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难。“浮云”和“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

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带拼音版,此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一起学习一下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带拼音版,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翻译及赏析,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阅读答案吧!

3、古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阅读答案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诗中“浮云”、 “流水”的内在含义是什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5.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一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 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 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请谈一谈你对本诗疏密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比喻 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用“流水”比喻时光流逝,生动形象(或:对比用“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

3、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4.“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化无常。流水一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 表达了诗人一种悲喜交集的情感。 喜的是阔别重逢,旧情仍在;而且此地秀色宜人,可修身养性。悲的是漂泊流转,岁月蹉跎。

5.疏的地方: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 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 疏朗的笔墨,起到了铺蛰、陪衬的作用。

密的地方:颈联和尾联抓住久剐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 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突出了故交情笃。也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能给人留下真切的印象。

二:

(1)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 请作简要赏析。

答: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 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 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 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 哪几方面的感情?

答:昔日相逢醉饮的追忆,别后多年漂泊的感慨, 今朝又得相会的欣喜,刚见面又别离的悲哀, 岁月流逝人易老的喟叹。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篇3

在《龟虽寿》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曹操在萧萧寒风中,凝视远方,雄心壮志如烈火般在胸膛燃烧,于是便有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望着明月,耳边回荡起这熟悉的曲子。细细品味这首词后,每个人也许同样会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而当时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是否猛然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道理呢?

那位文采出众的帝王,国破家亡后,被幽禁在寂寞梧桐深院里,归为臣虏,最后带着那 “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抱恨长眠。且不说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但他的词却成为词中“神品”。他的悲哀与怨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五代十国,流过千年。至今我们还能听到南唐后主在低低吟唱,如歌如泣,还能听见长长的一声叹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时,我仿佛也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鸣与叹息。

诗词是无法唱出来的歌,也是无法弹奏出来的曲,但却依旧婉转动听。它不能用耳朵来听,只能用心去感受;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在古诗词中体会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了人生中离别的孤独与思乡的惆怅;体会到了爱国者的豪迈与怀才不遇的无奈。中国千年的文化就这样被古诗词含蓄地吟唱出来,一直流传至今,使我感受到了那里面别样动人、永恒的旋律。

写后札记:

我刚能说话时,就被妈妈抱在怀里,一句一句地教我念古诗,可当时也只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念,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韵味,我便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我已经能背诵许多首古诗词了,为此我感到很自豪。每当我高兴时,我会想起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而当我悲伤时,我又想起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实我并不是多愁善感,而是觉得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很值得人们去品味去揣摩。

所以说:古诗词是不朽的、永恒的旋律。我喜欢古诗词。

读文杂感:

古诗词可谓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大经典,它的旋律更是独特。

从文中,看出作者很喜爱古诗词,我很喜欢作者说的这句话:古诗词是不朽的,永恒的旋律。它可以表达出我们的心情,虽是短短的一句,但可谓是浓缩中的精华。

我也很喜欢古诗词,能感觉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并真正感受到了古诗词旋律的美。作者写文采出众的帝王――李煜时,并非因为他是一个不明智的皇帝而鄙视他,而是理解他,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诗里,去感受他,去品味他写的诗,使得作者在很好地把握了诗词的灵魂的同时,也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篇4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篇5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经典 阅读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文教学材料的重要资源。它在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洗礼。在神游万里、思结千年之际,获得古人的智慧,拓宽视野,扩大学习的知识面。经典是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在历经漫长的岁月的长河后却愈加灿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激发阅读经典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学生喜欢看电视、上网,教师不妨因势利导,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通过电视剧、网络视听等方式与阅读原著了解古今中外名著的不同,使他们明白,电视与网络视听资料不过是断断续续的随手翻翻的“浏览”,远不如直接阅读文字获得的感受那样具体、细腻。只有直接阅读原著,才能潜入文本深处,与历史对话、与作家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领略用文字刻画的人物、创造的美景,享受阅读带来的酣畅淋漓的。初中生年龄增长了,接触到的领域扩大了,认识事物的能力增强了,需要读更多的书来拓宽眼界,广泛获取知识。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缺乏的现状,应当号召他们见缝插针,利用饭前、晚自习前、睡觉前等时间阅读,鼓励他们贵在坚持,经常安排学生语文课前五分钟朗读自己选定的美文并作简要述评;每天开展半小时读书读报活动;每两周安排一节读书交流课,推荐好书、赏析美文、演讲比赛、交流心得;要求学生每周记1000字以上的历史、风景、人物、名人名言等内容的读书笔记,写两篇读书心得,巩固阅读效果,积累写作素材,为习作奠定基础,让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立足课内开展阅读,开阔经典阅读的视野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经典作品,以课堂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开始,与课外经典阅读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我们要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和常用方法,提炼课内外阅读的链接点,得法于课内,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最终转化成能力。首先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可以从内容、感情、手法、时代特点等角度建立链接点,进行作品的对比拓展阅读。如学毛东泽的《沁园春·雪》,拓展阅读他的《沁园春·长沙》,加深对“沁园春”这一词牌的认识,进一步领略一代伟人的胸襟和抱负。其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很多课文只是经典作品的冰山一角,以选段为例展示经典作品的优美语言、巧妙构思、深邃思想,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整篇、整册书的兴趣,这也是教材编写的目的、原则之一。因此,学了《智取生辰纲》,可推荐《水浒》。立足课内,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意蕴深厚的经典文化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架起沟通课堂内外的桥梁,才能使学生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自主阅读的方法和能力。

三、品评品味历史人物,熟悉经典中的特色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升中学生素质时要引导学生多花点时间在关注、品味和评价人物上,只有抓住了人物特征才能抓住名著关键。对于名著中的人物特点,学生在阅读时最好做好笔记。例如:欣赏《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时,就可以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开展鉴赏活动。再延伸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结合易中天评曹操为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自己点评诗中的主人,从而主动参与、踊跃发言、旁征博引,在侃侃而谈中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又如《水浒传》描述豹子头林冲主要阐述了“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两个事件,并从这两个事件中给出了对林冲的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反面评价:懦弱隐忍。黑旋风李逵的事迹在凸显他忠诚、直爽个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粗鲁和残暴。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人物作分析。作品将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要让学生在脑海中出现画面,在语言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感受,进而提高自身阅读水准和文学素养。

四、不断扩展与延伸,让阅读生成形成优势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需要向更深处不断扩展与延伸,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更会让这种“生成”形成一种优势。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的《卜算子·咏梅》一词时,特意引入了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教学中进行了对比阅读。课堂上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陆游和的《咏梅》,再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这两首词中雪中的梅花所蕴涵的寓意。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们都有了不同的感悟。有学生说:“陆游笔下的梅花让人感觉充满了悲伤,因为没有人欣赏它,正如当时的朝廷中无人欣赏陆游一样。而笔下的梅花,写的是梅花的勇敢和坚强。”有学生说:“陆游笔下的梅花显得孤独、悲观,而笔下的梅花默默无闻,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有学生说:“陆游笔下的梅花孤苦伶仃,无人欣赏。而笔下的梅花斗霜傲雪,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还有学生认为:“如果把陆诗中的梅花比作一个人,那就好像是一个要走向生命尽头,显得非常悲观与孤独……”从学生富有个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已通过自己的解读与思考,体会到两位词人笔下的梅花的不同风格,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两首词中作者真正的寓意。

经典是民族文化永远的根,文学经典更以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表达了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而消失。经典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经典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经典应当成为中学生受用终生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巩尊灵.初中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教文汇,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