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4 20:0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一年级;童趣教学;课堂

低年级的孩子爱动、爱表演、爱画画。所以,根据课堂适当的内容,多让孩子们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设计童趣课堂学习效果倍增。例如,《春雨色彩》一课,让学生说说四季不同的季节特点导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齐声回答:春季。师:那么,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学生有的说喜欢夏天,夏天可以去河边玩;有的说喜欢冬天,冬天天空下起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师:老师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的色彩最美丽,春天万物生长,是最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听,小动物们也在夸春天呢!这时,学生被这形象的比喻吸引,再学习课文内容,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学生参与的劲头更足了。向学生提问:你都听到小燕子、小麻雀和小黄莺都是怎么说春雨的色彩的吗?小朋友们说:小燕子说是绿色的,因为树叶绿了;小麻雀说是红色的,因为杜鹃花开了红色的花;小黄莺说是黄色的,因为蒲公英花开了。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春天里还有哪些色彩?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彩色的春天,并将他们的作品展览。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图画讲讲画中的内容,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找出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小雨沙沙》《小燕子》让学生聆听,多方面感知春天。从歌曲内容中知道,种子是在春雨的滋润下发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春天播种下种子秋天收获粮食。3月12日是植树节,春天是植物成长的最佳时节。给学生讲小燕子为什么春天飞回来,简单了解候鸟的迁徙生活习性。而在学习《柳树醒了》时,则设计各种角色扮演完成课文的学习。比如,教师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的内容,做动作表演小柳树醒了(生表演揉眼睛、伸懒腰)、小柳枝软了(表演双手左右摇摆)、柳梢绿了(表演手张开晃动)、柳絮飞了(表演飞翔动作)。再给学生分派角色扮演表演,选出扮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柳树的学生,按角色再去练读。学生分成小组扮演朗读,很快便能将课文背诵下来。这时,引导学生讲讲春天里自己走到大自然亲身体验春天的经历,谈谈自己的发现和观察。学生说起:和爸爸妈妈去户外山林里野餐烤肉,小河水十分清澈,小草、小树的枝叶很小很嫩。还有的说起去桃花岛观光,看到大片的粉红色桃花,香气扑鼻。有的说在广场上看到一片粉色的花海,像地毯一样软软的。有的说去农民伯伯的梨树园,看到许多洁白的梨花漫山遍野,微风一吹花瓣轻轻飘落像花雨。这时,教师再教育学生这么美丽的环境能破坏吗?我们能践踏草地,折损树枝随便摘花吗?整组课的设计,有读、有演、有画、有说,孩子们的参与面十分广泛,从中受到的教育也深刻自然。

低年级的孩子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住宿生的孩子们,不在父母的监护培养下,为了学习过早进入集体住宿生活,那么,班主任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对孩子多生活上的关心指导外,要多结合课本内容延伸到生活自理的教育和引导中去。如,学习《失物招领》一课,就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课堂上先播放电子录音“大大的邮包”,里面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小猴和小熊是邻居,但小熊总爱往楼下扔垃圾的故事。学生听得很起劲,也听懂了故事内容,这时,开始学习课文,说说失物招领里的失物是什么,分析一下书中学生的做法是否正确。共同分析出:他们乱丢垃圾的行为是错误的,但通过认领张爷爷捡回的物品时脸红了,说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这种认识到错误的做法是正确的。让学生说说文章的内容,说说自己受到什么启发?平时自己有没有乱扔垃圾的时候?学生都表示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保护环境是大家的事情。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时,让学生想想垃圾都是怎样来的?我们学校的卫生什么时候最不好?学生说:有的学生把一些废旧的塑料袋整理完衣服扔在地上不管,有的学生在家L的带领下买零食吃,包装袋随手乱扔。教师总结说:同学们认识和分析得很对,那么你想怎样改变这种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呢?大家住在学校,寝室就像你的家,寝室卫生一定要搞好,想想自己平时在寝室是不是有好的卫生习惯呢?经过这样的教育,家长们也都反馈说孩子懂事了,卫生习惯有很大的进步。

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而且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向阳的,设计学生喜爱参与的教学课堂,设计多让学生受益的教学课堂。注重课堂的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得才会更快。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研读教材;教学技能;“吃透”文本

一、研读教材是基础

教材是个“富矿”,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在学生语文实践中的地位可以用“最基本、最重要”来定位。研读教材的形式很多,除了朗读、默读,还要重视“研读”,即通过边读边琢磨,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要求。若轻视教材,甚至抛开教材,让“实践”成为随意的、浅表的、无序的活动,那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因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链条,任何一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链条脱落,尤其是最初的环节。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此前的过程我以为更重要。“功夫全在诗外”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学的成功原因可能也在课堂外,在课前的备课、课后的反思中,尤其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教材的研读,要力求别出心裁,这是教师研读教材创造性的体现,它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节处开掘出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如:我校徐老师上的《骑牛比赛》一课中,在理解骑手技艺高超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骑手技艺这么高超的原因,是因为他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理解“上千次”,仅仅知道是很多次,那还只是浅层面上的,情境的渲染,让骑手“上千次”摔下牛背的情景浮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深刻地吃透课文。这些教学构思,都是建立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对教材充满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研读,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有利于教学技能的提高

在大多数教师的眼中教参无疑是教师的法宝,教材解读思想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参的教学建议,也就成了教师实践的例证。或者有些教师模仿或复制他人的教学思路,非常缺乏独立的意识,教学没有个性,作为听课的教师来说,也失去品味的价值。教学的精彩在于教师有独到的看法,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总有自己的创新与发现。这样的课堂是鲜活的,是深受广大教师喜爱的。

窦桂梅老师的《我的爸爸叫焦尼》,她宛如一位语言大师,又好似一位童话创作者,用自己亲和的语言,智慧的思想,细腻的情感引领着孩子们细致地解读着。一本薄薄的图画书,窦老师不仅仅带领孩子品读文字,从字斟句酌中挖掘思想,让孩子去认真观察绘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等,还让孩子们去观察这本书绘图的色彩,封面封底的红色,书中画面的灰暗,人物服装的颜色,(爸爸的红色围巾、妈妈的绿色围巾,儿子的红绿相间格子围巾)从中去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引导孩子学会“简单地表达,丰富的感动”。

窦桂梅的教材观是宽广的、是超越的、是多维的。正是有这样的教材观,她敢于打破传统的思想认识,深入挖潜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给了学生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所以,我认为研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一位教学成功的老师读教材的水平是很差的。反过来说要在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必须把读教材的本领练出来。没有读教材的本领,不可能提升教学的档次。因为教学设计都依托在读教材的水平上,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欣赏。教师只有把教材读好了,从教材里提炼出教学内容,你才有自主的教学过程。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阅读功夫。

三、有利于“吃透”文本

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经验时这样说:“千重要万重要掌握好教材最重要,这法那法掌握不好教材就没法。”这足以说明研读教材时要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里的知识点,这才是备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能力;个性发展;学科结合;学习兴趣;多元文化;评价

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普遍和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实际的音乐教学却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一些学校、教师的不重视让学生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又或者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只注重对学生“唱”的教授,几乎每节课都是让学生跟着唱,只要学会唱了就可以了,这就是以往音乐课堂的教学目的。然而,这样的教学并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借助音乐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鉴赏能力太差,对事物认识程度也不高,对其进行鉴赏教育就是浪费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正因为小学生没有任何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他们才能欣赏出成年人所欣赏不到的美。因此,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鉴赏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鉴赏《嘀哩嘀哩》时,这是一首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活泼。所以,在学生学唱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这首歌进行了鉴赏。为了让学生更有目的性,我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等方面对这首歌进行鉴赏,说一说自己在学习完之后的感受。有学生说:“歌词很优美,好像将各处的春景都展示给了我们”;有学生说:“旋律很轻松,唱完之后感觉很愉快”;还有学生说:“歌词展示的春天的景色很美”……虽然学生的在鉴赏的过程中不能用较为准确的辞藻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是,从学生的表述中我能感受到这首歌带给学生的愉快心情和美感,从而使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春天的美,感受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鼓励歌画结合,注重个性发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而歌配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歌配画就是将音乐和美术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狭窄的单调知识技能教学,而且,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由于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歌配画的教学形式。首先,我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歌曲的引导下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画,可以是通过其中的一句歌词产生的画面,也可以是想象出来的画面,之后,让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去画出一幅图画。令我出乎意外的学生在歌词中抽离除了各种绘画的素材,如,小船、白塔、太阳、鱼儿、湖水等,之后,一幅幅带有儿童气息、富有个性的画展现在我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中蕴含的价值,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当然,也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扩展学习范围,提倡学科结合

所谓学科之间的结合就是将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我们综合应用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建构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音乐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雨中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雨的内涵,也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个多彩的雨的世界,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语文教学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春雨的美如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去感悟语文教学中春雨所带来的五彩世界,而且,语文中形象的语言描写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雨”中蕴含着孩子纯真的友谊,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创建表演平台,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表演欲旺,不喜欢单一呆板的课堂,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搭建表演平台,使学生在表演中找到学习的欲望,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粉刷匠》时,这首歌曲轻松风趣,语言活泼而幽默,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跟着歌词:“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哟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将歌词所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学习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

五、借多媒体技术,理解多元文化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受到年龄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地对民族音乐做出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多元文化。

例如,在教学《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我们美丽的祖国,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蒙古一望无垠的草原、蔚蓝的天空、蓝色的海洋、长城、故宫、圆明园、长江、黄河等,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而且,对学生理解文化的多元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价值,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六、完善评价体系,重拾学习信心

评价是一堂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堂在教师多样化的评价中富有活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学生在教师肯定性的鼓励中重拾学习信心,进而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进音乐学习当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评价模式,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促进学生获得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总之,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唱,还要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而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福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音乐时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