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3 14: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人的亲情小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
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只要拥有爱只要沉着不退缩,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安全感。
没有埋怨也没有责备。什么是亲情?亲情是敏感、理解、关爱与支持。婚姻虽然破裂,但挚爱亲情永远无法割断。家庭虽然破碎,但每个人都需要维护自尊、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念。
这个故事绝对不是只表现单亲的孩子对父亲的情感或者对母亲的情感,而是唤醒了所有的人,对于父亲对于母亲的情感。我们和父亲母亲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常常把这样的东西淡忘,我们很少出去会跟人家说,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爸爸,因为天天在一起,你想不到这样说。就像我们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从小生活在一起,但是你长大以后,你不会再想到要去牵爸爸跟妈妈的手,只是在你的爸爸你的妈妈离开你以后,你会突然想起,你没有牵过他的手。就像我在我的爸爸离去以后,我站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一个手很明显的放在那里的时候,我突然想把他的手放好,我摸着他的手,突然想起我长大以后没有牵过我爸爸的手,只是在小的时候我爸爸牵我的手,而我唯一的一次牵他的手,是在他离开以后。
读完这个故事,焦尼的话一直在脑海里萦绕:“马上会再见面的。”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拉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焦尼。
篇2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市场化;艺术
作为当代中国为数不多、备受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电影导演冯小刚,自成名以来,几乎没有哪部影片不引起一定社会反响的。所以,当有记者问他:“《唐山大地震》会是您最具争议的一部电影吗?”冯小刚才会相当轻松、也相当自豪地回答:“我哪部电影没有争议呢?《唐山大地震》不会是最大的,也不会是最小的。”
诚如所言,《唐山大地震》一公映,叫好和斥责之声便不绝于耳,叫好者多是从灾难场景的真实再现、温馨感人的亲情故事、明星大腕的出色演技等影片内容方面,给以技术、艺术乃至思想内容上的肯定;质疑者则多是从植入广告、被过分关注甚至有作假之嫌的票房收入、用道德绑架观众等市场运作手段上对其“国难题材商业化”提出质疑和批评。再加之冯小刚在微博和记者招待会上时不时有意无意的偏激之词,一时间其争议之声在各主流媒体形成喧嚣之势(当然,不排除这本身就是发行方的炒作之举)。使《唐山大地震》确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事件)。
一部以大灾难为背景、用个体的伤痛体验和内心救赎来展示人性的复杂和善良以及亲情的温暖和美好的正剧,怎么就在关于广告、票房、市场等与金钱和物质相关命题的炒作中变成娱乐化的闹剧了?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中,电影人和电影导演在艺术追求与市场认可中艰难地游走和困惑的抉择。
一、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放弃宏大主题的叙事
从个体经验诉说切入,展现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亲情温暖,这里既有导演审美偏好和创作擅长的考虑,更有对观众审美心理的考量。
唐山大地震对于中国人是一个永远不应被遗忘的巨大灾难,面对这样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如何进行影视创作?一般思维当然是选择面向集体、面对社会性群体行动进行宏大主题的叙事,这样既可以展现在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和政府、军队以人文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伟大行动,也可以表现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亿万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和凝聚力,更可以表现灾区人民面对灾难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进行宏大主题的主旋律影片创作,往往会在创作过程中因主观目的性的强调而产生虚假,特别是作为最大投资方的唐山市政府“拍一部反映唐山人在大地震发生后的顽强、宣传今日新唐山的电影”的行政诉求更可能使该片拍成为一座城市的宣传片,从而失去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也失去观众和市场。况且,进行宏大主题的叙事也非冯导所长。所以,冯小刚接手《唐山大地震》这项拍摄任务之初,就说服了电影局和唐山市政府,放弃他们原来的构想,而选择了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余震》,从个体经验切入,面对人心在承受巨大灾难中的艰难历程,以一个劫后家庭母女的故事来描述唐山地震后漫长的心灵重建过程。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关系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长久以来,中国人的社会关系都是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构建的,但近三十年来,随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而新的主流价值观并未形成,价值观处在混乱和动荡中,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构建的传统社会关系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人们在享受摆脱传统社会关系束缚和责任而带来的自由的同时,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因失去传统社会关系庇护、情感无所依托而带来的不安全感,所以对于真情的渴望和追求成为现代中国人最深刻的情感需要。而“亲人终究是亲人”更是处在紧张社会关系中的现代人最终的感情依托和避难所。
出生在1958年的冯小刚,回顾自1958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人与人之间关系一次又一次大的动荡和改变,他认为,亲情和家人才是最终不可动摇的。所以,《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在以温情来重建破碎的家庭关系背后,显然是这个社会迫切需求的缩影――人们对以家庭关系为核心所营造的安全感的渴望!而唐山和地震,只不过一个符号而已,但这个符号从市场和票房的角度来讲有时必需的。
二、大题材、大投入与小人物、小故事所表达的人性伦理与情感的深度探寻我们从来不怀疑冯小刚导演的艺术才情和其影片对人性的关怀和深度探寻,无论是贺岁片中的“冯氏幽默”,还是《集结号》中一个个人对一个团队的情感悲情诉说,透过欢笑和眼泪最终留在观众心里并打动观众的还是影片所展现的人性的温暖和美好。
除了作为故事背景的大地震灾难极度真实的再现外,《唐山大地震》的情节,无论从“家族变故+伦理救赎”的故事套路还是互相原宥、大团圆的故事结局,都是中国人最爱看的传统苦情戏。
中国老百姓对于苦情戏的喜爱,既有传统社会文化中内敛而压抑的情感借助戏剧哭出来、在别人的悲伤中抒发自己情绪的需要,又有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冷落、亲情而温暖家庭关系屡遭物质文化冲击、人们普遍感到情感的失落和安全感的缺失、急需在别人悲伤的共鸣中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亲情和温情的渴望。冯小刚导演深谙此理,在一些访谈中,冯小刚多次提到:“其实什么时候,我觉得你要是围绕着人讲故事,以人为核心,表达人的情感,我觉得这个在任何时候,其实观众都是最买账的。” “我觉得我和观众之间一直以来都有这个通道,就是感情上的通道。……绝大多数观众是非常善良的。……每个观众其实心上都是盖了一个盖子,这个盖子在现代社会盖得挺严实的,轻易不愿意流露出来,可是他那种本性,本能对真善美的那种渴望……或者说他有这样的能量,这个电影就像一个钩子一样,就把观众盖在心头的盖子钩开,大家的暖意都散发出来了。”
所以,影片中女儿方登32年的人生旅程,无论是她远离养父养母外地求学、在那个时代并不普遍的与大学恋人的未婚同居,还是她为了另一个生命的诞生而毅然决然地抛弃学业以及怀抱可能具有的恋父情结远嫁异乡,这种即与之比肩而行、又对世界充满怀疑的相对孤僻的处世方式,所反映的恰恰不是对爱的绝望和拒绝,而是由于地震灾难的特殊承受、使自己内心深处“不是记不起来了,而是忘不了”的对亲情和爱的深深渴望。而母亲李元妮32年拒绝个人感情幸福、拒绝物质享受、拒绝任何“花红柳绿”、 近乎自虐的生活方式,其中清苦与自持、隐忍与坚守,绝不是传统意义上贞洁烈妇的所谓守节,而是对“谁能拿命对我好”的爱情的宣扬和坚守,是对为亲人守住一扇回家之门的亲情的坚守,是对物欲横流社会里人性最后温情的坚守。这些都成为打开我们“情感之盖”的钥匙。所以,观众看完《唐山大地震》的普遍感受不是凄苦的悲情,而是温暖的核心。感动和亲情,成了观众观影后,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感动和亲情也成了观众走进电影院最坚实的理由。
冯小刚自己讲“其实愿意拍没有特效的电影”,甚至觉得“地震电影搞成一立体的,看起来挺怪的。”(《冯小刚:我们的历史不只是天灾》,南方周末,2010-07-15)但是真实再现34年前地震场景的观赏需要,冯导为那几分钟震撼的特效,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电影里蜻蜓那场戏的特效是在南非做的,房屋倒塌的特效是在英国做的,墙倒地裂部分是韩国公司做的。”(同上)1.5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是冯小刚所导电影中投资最大的一部,大投入不仅为真实的特效制作提供保障,也使召集陈道明、徐帆、张静初这样一线明星加盟成为可能,而他们娴熟的演技不仅使影片增色,其票房号召力更是为影片的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之为纪念唐山大地震34周年之际推出,是影片具备了一切市场大片所具备的宣传要素,冯导对叫好又叫座的渴望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对“票房豪言”和“道德绑架”的深度考量
对于这部以“灾难”为背景、以亲情为线索的主旋律影片,就其本身而言,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思想深度都是有不少值得关注和置评之处的,比如,影片对于人性的深切体察、对于灾难面前的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展示;“亲人终究是亲人”的温情诉说和这种对亲情、温情的追求打动生活在物质化社会中的现代人的深层思考;关注灾难对物质的毁灭,更要关注对精神损害以及重建;影片中明星对于人物的精准把握和刻画、对白语言既朴实又深含生活哲理、特技效果逼真而震撼,等等。在影片公映之前,冯小刚对于媒体的访谈讲得比较多的也是“关注人性”“关注劫难后人的心灵重建”,并认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之美’的作品”,强调其情感启蒙和道德教育价值。而宣传片中“23秒、32年” 的广告词,更是《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最意味深长的传达。但随着影片的公映,舆论和媒体便淹没在以票房为核心的炒作之中。
先是唐山首映因担心有人伤心过度而现场救护车待命,再有电影院入场发湿巾擦泪,最后是关于冯导“不被《唐山大地震》感动,你就等于砍幼儿园”的“道德绑架”的喧嚣。与之相并行的是,首日票房3 400万还是3 600万的造假与辟谣、终极票房5个亿的豪言与质疑、一个亿植入广告的戏谑与嘲讽,等等。舆论和媒体过多关注的是表象和浮华,而没有对影片内容给予应有的思考和置评,公众所看到的也都是满眼的热闹和飞沫,而没有内心的反观。所有这些大大消解了影片本身应有的灵魂穿透力和震撼力,也在“娱乐化灾难”中使人的灵魂再一次虚浮和受到物质化伤害。心灵的洗礼变成了“泪水的狂欢”。这些不管是发行方市场运作的有意之举,还是媒体报道的无心插柳,都反映出电影市场化进程中媒体和电影人对自身社会责任的不够担当和对观众道德、娱乐底线的把握失度。
市场化是中国电影必经之路,并且从近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来看,中国电影人在这条路上走得还很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看到中国电影人面对市场波涛汹涌的物质化大潮,在艺术与市场游走与抉择的艰难。
[参考文献]
[1] 《唐山大地震》带来的思考:现实主义电影获新生[N].人民日报,2010-07-23.
[2] 吴晓东.将宏大历史事件转化为家庭的悲欢离合――《唐山大地震》: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式亲情[N].中国青年报,2010-08-08.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建议 看法
情感教育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情感教育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指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达到使教育主体的观念、感受、行为等情感体验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运用具体的方式方法,将指定的教学内容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语文是一门感性化和艺术化极强的科目,在教学上不能只重视教学方式,更应该充分发挥情感渲染,与同学们产生共鸣。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想让学生尊重自己、信任自己,首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从而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语文课;然后,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用妙趣横生的授课技巧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巧设导入,营造情感氛围
课堂导入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课堂导入的设计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扣击心灵。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是以讲一个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悲壮。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更好地融入课文、深刻体会。
三、深入解读文章情感,提升情感教育实效
纵观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和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其中蕴含了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营造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氛围,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情感教育,得到升华。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文中几个关于“背影”的情节和学生分析讲述,让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并抓住父亲去买橘子,爬上月台的重点情节,通过从七个描写父亲动作的动词入手,体会对于一个体态臃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父亲的这种情就是自然而然地浸润在文字之中了。对“望父买橘的背影”作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深深体会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感受到亲情的血浓于水、亲情的无私与博大,由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四、开放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真切感受
多媒体、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第二生存空间”,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是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式,信息量之大和知识面之宽是传统的印刷文明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因此,要开放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真切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情真意切地写作。如写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写作之前教师通过加工,对《明湖居听书》和《琵琶行》两文配置画面、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内心被音乐所激荡,并随着音乐的激昂舒缓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拓宽对音乐的感受,让学生选听自己最喜欢的一段音乐,学习上述两文的写法进行写作。“今日聆听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先前悠然的心情早已风吹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凄怨和有苦无处诉的抑郁、愤恨。这曲子初一上来声音便很沉闷,只觉入耳愁苦万分,犹如巫峡猿啼、衡阳雁鸣,凄透人心;又如黄叶纷飞、哀草寒风,满目的萧瑟。过了一二分钟,曲子的响度节节高起,忽又陡然一落,我的心试着配合着,颤抖着,哭泣着……”这是一位平时不擅长写作的男生的当堂之作。有了情感的体验、积累,何愁没有美文佳作?
总之,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希望广大语文教师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情感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把教材最美的一面用最真挚热烈的感情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成为真正适应时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郭国营 论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8,(26)。
篇4
关键词:真情 故事 名言 示范作品 情感作品
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假、大、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生动感人?要让学生的情感在作文中自然地流淌,使作文在真情中得到升华,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说真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做到这些,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日记写作训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
学生记日记是积累作文材料和丰富情感体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日记时心灵处于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情感会自然地流露,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也会自然地表白。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地关闭。要通过记日记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真实。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实践证明:不会。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撷取一瓢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是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转贴于
三、每天积累一句名言,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名人名言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精辟的见解,使学生能够通过名言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道理。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告诉学生,做事必须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知足者长乐”告诉学生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首先要精神愉悦,知足眼前一切,就是珍惜自己生命的起点,抛开一切杂念,不与他人攀比,活出轻松的自己,今天的幸福不就在我们眼前!不要抱怨这差那不好,那已经过去,已是昨天;不要幻想自己将来怎样,只要感到心灵的充实,活出生活的精彩,知足长乐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今天,无论过去怎样,那都已经逝去,唯有现在才值得珍惜”,这句名言让学生充分懂得了要珍惜时间。
四、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的《我的母亲》中表现出对母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醉翁亭记》中表现了欧阳修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出师表》中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对后主刘禅的忠心。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比如:用海啸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五、教师要用自己的作品去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思维扩展
篇5
体现真情别样美
长期以来,“高大全”的俗套就像摆在党教片创作之路上的一块拦路石,创作者总想绕过去,却又常常被它绊倒。其实,党教片反映的虽是党建主题,但主题下的人物却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人就自然有人的感情生活。反映真实的人,反映真实的人的真实情感,应该也是党教片今后要强化的地方。党教片是不妨带一点人情味的,这人情味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我们大胆地走出定势思维,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和事业历程为主线,把故事讲得精彩的同时也深化了党建主题。
主人公同是廖正军,同样是要表现他的创业历程,面对收视群体日益挑剔的眼光,如何选好角度,是我们重新拍摄这一人物遇到的最大困扰。起初,在编排拍摄提纲时,我们准备从廖正军领办的建湖县荷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新规划、新动作、新成效入手,然后用倒叙手法讲述廖正军创业的艰辛。这是常规的表现手法,中规中矩,算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但领导看了感到不满意,说这么拍就失去了重拍廖正军的意义。重拍新作,必须对旧作有所超越,要拍出旧作欠缺的那些东西,不然你还拍新的干吗呢?
为了寻找新的角度,我们进行了多次采访。采访中发现,无论在廖正军创业的起步期,还是在他现在的事业发展期,他的身边总是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影子”,带着笑脸支持他,流着汗水鼓励他,与他同甘共苦、风雨同路。那就是他的妻子,曾与他同为大学生、同为城市白领却最终辞去工作随他来到农村养鸡的鲁曼。纯真的爱情使他们有了共同的志向,共同的志向让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一路同行,他们闯过的不只是创业路上的艰难困苦,也不只是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听着他们夫妻两人的回忆和诉说,我们深深地感动,深深地羡慕。
这样一个故事具有何种意义,起初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但一个让创作者也沉醉其中的故事,如果不讲给观众听,那是不可原谅的。由此我们才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就是以爱情从起步到历经波折并最终走向美满的历程为主线,来表现廖正军的事业由起于青萍到直上青云的过程。
情到浓时人自醉
穿上“爱情”这个华美外衣,只是从开始吸引了观众,“标题党”也可以办到,如何把故事讲得浑然天成则是接下来的关键。在创作中,我们巧设悬念、制造起伏,刻意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并置入“爱情的命运取决于养鸡事业的前途”这个全片主悬念,从而使故事娓娓动听,爱情与事业两条主线也有了天然的情节结合点。
廖正军和鲁曼在大学时代结下的感情是没有物质基础的,或者说只是纯粹的喜欢。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的两个年轻人还会走到一起吗?父母亲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山窝里飞出的凤凰,如今却要回农村从鸡窝里捡鸡蛋,男方父母会没有意见吗?女方父母又会是何想法?鲁曼瞒着父母和廖正军相恋,最后更是偷偷地辞去工作跑到农村来,她的父母会是何等的失望?如何扭转双方父母的看法,两个人怎样才能走到一起?当爱情的圆满系于事业的成败,最终的结果会如何?一个个悬念接连抛出,故事就这样行云流水地进行了下去,事业和爱情两条主线也终于靠拢,彼此密不可分。全片20分钟,先后有七个显著的兴趣点,不到三分钟就可让观众产生一个疑问。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先抛出矛盾,让观众觉得片中的人和事不可理解,而随着故事的进展,观众又会觉得这两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而且眼光卓越。本片的故事编排以纪录片的形式展开,同时借鉴了电影惯用的故事结构模式。片子一开始,先以两个年轻人的婚礼现场开篇,结婚的地点就在他们的火鸡养殖场,现场观众多达千人,如同过去看露天电影一样热闹。观众一下子就会感到好奇:这样一场特殊的婚礼,新郎新娘是谁,怎么会在这里举办婚礼?围绕一个个悬念,故事逐步展开,为观众解惑,充满了戏剧色彩。
有情方能得真味
中国文化讲求含蓄,现代心理学也推崇无意记忆,这些都是党教片起到春风化雨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我们讲了一个爱情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确实很感人,反映了两个年轻人美好而充满朝气的心灵,反映了他们志同道合反哺农村的感人事迹。但我们拍的不是言情故事片,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两个年轻人心灵中那些美好高尚的东西。归根结底,无论我们把故事讲得多好,最后还是要着落于党教片的党性教育上。
本片的叙事结构简单明了,明线是廖正军和鲁曼的纯洁爱情,暗线则是一对年轻人反哺农村的创业梦想。暗线是我们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观众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和主题关联紧密的情节。我们撷取了这样一些重要情节:大学时书友文艺协会相识,鲁曼见到廖正军,被廖正军身上那股农民子弟的纯朴好学、勤俭自强的作风吸引了。毕业后,两人先后放弃高薪工作一同养殖火鸡,创业过程异常艰辛,为了节省资金,什么事都自己做;钱全投在了养鸡上,10元钱买的榨菜要吃两个月。他们的爱情没有通常所见的那种浪漫,情人节别人会收到鲜花,鲁曼收到的却是火鸡的饲料。结婚后,事业初尝成功,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一方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周边农民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自办网站网上营销,事业逐步迈上正轨。
无疑,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但专题片强调的是横断面。廖正军和鲁曼五年多的爱情路上,磕磕绊绊的小故事自然很多,但我们必须选择矛盾最集中的事件点,然后分成几块串成一条线,故事才不会冗长,人物也才能立起来。基于此,我们选取的事例无一不建立在两人纯真的爱情基础上,故事进展的每一步都与人物的个性、社会的大背景和自主创业的成败相关联,处处突出主题,环环相扣。这样,我们所讲的爱情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爱情,在人性光辉的闪耀下,爱情主线得到深化和升华,从而以一种最绚烂的方式折射出主题的党性光辉。
篇6
一、激兴趣,教方法,广阅读,引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世界对他们来说,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有趣,他们渴望了解世界,而书籍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1. 读故事,让学生爱读书。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听故事时注意力最集中。入学之初,利用这一特点,每天给学生读一个关于亲情、诚信、感恩等积极向上的小故事。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内容,用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来感动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阅读的兴趣也被激起,这时老师再顺水推舟向学生介绍这些书籍,学生就会以高涨的热情自觉主动的阅读。
2. 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阅读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为了提升阅读效果,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阅读方法训练。如:陈善的“出入法”;朱熹的“三到法”;孔子的“学思结合法”;伏尔泰的“再读法”;冰心的“创新法”;侯外庐的“热处理法”;孟轲的“独立思考法”;顾炎武的“新旧法”等。科学读书方法的掌握,使学生们的阅读如虎添翼,进步神速。
3. 广泛阅读,让学生多读书。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的书籍,皆可推荐给学生阅读,以便扩大其阅读量。
二、立足课内,延伸课外,实现课内外阅读整合
1. 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良好的课堂效果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劲风,教师应用自身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扎扎实实地搞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当学生对语文课感到兴趣盎然时,就会激发他们继续读书的欲望,使读书变为自觉的行动,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把握学习重点,了解学习难点,带着疑问进课堂。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边听边想。要专注地听老师讲,边听边动脑思考;听同学发言,汲取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交流完善。精心组织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所得、读书感悟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并进一步反思。注重背诵。背诵是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读书习惯的有效途径。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并从背诵中领悟作者的用词造句、谋篇布局、感情的表达等写作技巧。
2.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落实,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遨游。培养学生课外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新任务。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跟踪:(1)保证时间。提倡学生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的读书时间。(2)推荐读物。为学生制定“课外读书推荐表”。如,古诗词、现代优秀诗文等;阅读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西游记》等。(3)教会方法。如,浏览、跳读、品读、旁注、摘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享受读书的乐趣。(4)跟踪落实。可以设计“一周读书回眸”,从“每天的读书时间和内容,本周最大的收获,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读书效果。
三、读写结合,丰富阅读积累
学生读书是吸收的过程,其最大目的是为了写作,因而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1. 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精彩片段、名言佳句、好的开头和结尾等摘抄下来;还可以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作一些简单的书评。读书笔记每周查阅一次,以便交流学习。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让学生品尝到读书的快乐。
篇7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演讲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童年演讲发言稿1童年,那是一场美梦,一场美轮美奂的梦境;童年,那是一种色彩,一种缤纷绮丽的绚烂;童年,那是一种奢侈,一种难以重来的奢望;童年,那是一种自由,一种无拘无束的畅快;童年,那是一种经历,一种荡气回肠的过往;童年,那是一段时光,一段终生难忘的光阴;童年,那是一种幸福,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
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时候,我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凭借着自己幼小的心灵,借靠着自己小小的见识,不断在自己这张画布上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描写着自己眼中的人类,自己眼中那美妙的世界,缤纷的世界,宽阔的世界,自己眼中那善良的人们,可爱的人们,纯真的人们。童年时候,我们还太过稚嫩,太过懵懂,太过青涩,太过无知,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心思简单许多,话语简单许多,感情真挚许多,负担少过很多,忧愁不见很多。试问,这样的童年,是否是你最最纯洁的年代呢?
童年是快乐的。小的时候,所以人都宠爱着我们,关照着我们,逗弄着我们,他们把甘甜给了我们,把艰苦留给了自己,把幸福给了我们,把辛酸留给了自己,把安稳给了我们,把风雨留给了自己。正因为,我们躲在一个没有风暴,没有大浪,没有艰难,没有艰辛,没有城府,没有痛苦的天堂里慢慢成长,慢慢生活,所以我们的世界里少了一些争斗,多了一些和睦,少了一些算计,多了一些真心,少了一些黑暗,多了一些明亮。试问,这样的童年,是否是你最最快乐的时光呢?
童年就像是一种幻术,让你迷恋其中难以抽身,让你陷入当中难以自拔,等你渐渐沉沦在无知里面时,当你一步步迷失了自我时,它便会挥挥翅膀,不带走一丝牵挂,空留我们在半醒半醉,半梦半醒里面回味无穷。
童年演讲发言稿2有人说童年像小鸟,可以无羁无缚地自由飞翔;有人说童年像小草,可以无拘无束地吸收亲情的温暖;还有人说童年像彩虹,可以编织无穷无尽的快乐。
有的大人说童年要快乐,因为人生苦短,此时不乐何时乐;有的大人说童年要求知,人生就在于学习,此时不学更待何时?他们两个都是大人,知道的比我多,到底谁正确呢?我扔掉了沉重的书包,寻求快乐,可是后来有些科目成绩下降了,带给我的是恶补的烦恼,看来前者说的并不是很正确。于是我静下心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我的成绩提高了,却脱离了小伙伴,后者说的也不是全对。
后来我试着把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正像上面诗句所提到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快乐中求知,在求知中获取更多的乐趣,使我的童年拥有了别样的精彩。现在我正在学习汉语,对于上小学的我来讲这肯定是一个挑战,但是我相信学习汉语也一定能给我的童年带来无尽的乐趣。中文歌曲、小故事,没有一个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我学习劳累的时候,一段悠扬的旋律、一个感人的小故事,都会带给我清新的感觉,就像久旱的大地,甘霖之后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使我有更大的动力不断地求知。正应了岳飞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也正是这些知识,才能使我站在这里,讲述我童年的故事,给我的童年再加上艳丽的一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要像小树苗一样,从欢乐的土壤中,汲取足够的养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站在云端,笑看童年。
童年演讲发言稿3想知道我的童年趣事么?别急,待我慢慢讲给你听。
从小我是一个爱讲“谋略”的小孩,对恶作剧更是情有独钟。
二年级时,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老是想着:《三国演义》书中的谋略,我总有一天会用上的。有一天,一个同学与我打了架,我将这仇记在心头,想着总有一天要“报仇雪恨”。于是我便在他来上学之前,设计好了“陷阱”。
童年演讲稿配图
我踩着桌子将一盒准备好的粉笔灰卡在门顶上的缝里,再把一个有弹性的绳子放在门的前面,系在两边准备好的凳子上,再把一个放了一半臭垃圾的垃圾桶摆在绳子前,陷阱做好了。
接下来就看好戏了。那天,只见同学来到门前,一推开门,门缝上的粉笔盒便应声而落,掉在他头上,粉笔灰满脸都是,他只顾向前冲,一不小心绊到了绳子,两边的凳子就夹了进来,把他的脚一下子夹住,他便向前倒去,一头栽进了臭臭的垃圾桶,我大笑起来,我为自己的“谋略”真是深感自豪!但是,我却被老是狠狠训了一顿,还罚写1000字的反思呢,这是我小学阶段最长的作文了。当然,我也很诚恳地向同学道了歉,求得他的原谅。
童年是多么顽皮啊!童年的趣事给我带来了欢乐,童年真好。
童年演讲发言稿4大家好:
童年像一叶美丽的小舟,顺着我们人生之河慢慢的流向远方,渐行渐远,但却在河的两岸给我们留下了美丽的风景和无尽的遐想与回忆。有人说:童年,是一弯拨动心弦的明月,只能留在回忆里,可望而不可及;有人说:童年,是一潭生机勃勃的春水,无论铺在那里,都会绽放出早春的柔情。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或一件趣事,或一回经历,或一次“历险”……在我的童年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段难以启齿却又值得回忆的小学生活。
因为我从小是在农村的外公外婆身边长大,所以小学也是在那片充满尘土的校园里度过。那是一断无法忘记的回忆,第一次背起了新书包上学的那一天,终干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历史性的一刻。依稀还记得,刚上一年级时,老师选我当小班长,并授予我一些其他小伙伴羡慕不已的“特权”,其中有一项特权是用老师的教棒揍不听话的学生,说好听点是教棒,其实就是一根大约一米长的发黄小竹竿。
被委以重任后的我,每天早早的到学校行使我那光荣的职权。小伙伴迟到了,我小棒一挥:“迟到!站外面去!”因为这,每次当老师来的时候,外面的小伙伴可以组成一个篮球队;小伙伴不读书,我小棒一挥:“手伸出来!”然后狠狠地在他手上敲两下,看到那红红的印记,我离开他身边时我还心虚的嘀咕一句:“叫你不学习,我这是为你好!”小伙伴不写作业,我小棒一挥:“回家拿去!”胆小的被我一吓就回家了,也有些顽劣分子冲我挤鼻子瞪眼,于是我就把我的“后台”老师搬出来:“你回不回去?我要报告老师去!”然后我就假装朝办公室走去,时不时用余光瞟他一眼,看看他的动静,每当看到他们气鼓鼓的从座位上起身,我就在心里偷笑……时间一长,我虽个子小,但却成了小伙伴们心目中的“老大”,我的朋友圈也因此越来越广,时不时还有些小伙伴拿零食或小文具“贿赂”我。
童年似那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时钟只有前进,不可能倒退。童年只有回味和回忆……
童年演讲发言稿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小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在假期里,我读完了高尔基的童年一书,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以及在外祖父家的苦难生活。其中,阿廖沙在外祖父家被堂兄弟捉弄,被外祖父毒打,甚至他在那的伙伴-小茨冈也永远的离开了他,这一切在幼小的阿廖沙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让他不得不迅速成长起来。
但是,即使有再多的黑暗,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光明。也许在阿廖沙的黑暗生活中,外祖母就是那的光明,犹如在夜空中点缀的一颗星,微弱但长久。像文中写的一样:“在她没有到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无私地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读完这段文字,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阿廖沙对外祖母的喜爱与依赖。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十分敏感的孩子,他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阿廖沙的生活也许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的物质生活不稳定,肉体与精神都饱受折磨,学习条件艰苦。还是在花一样的年纪,就要提前触碰这俄罗斯下层人民间的罪恶。我们与阿廖沙比起来,不是太幸运了吗?我们有家长提供的良好的物质生活,被家人捧在手里宠着,在美丽宽敞的教室学习。同样在花一般的年纪,却截然不同。阿廖沙的生活艰难,而我们的生活幸福。
阿廖沙的故事让我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读完这本书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家庭带给我的勇气,让我能坚强的面对生活的挫折。我们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没有生在战争国家,幸运的是没有家庭的勾心斗角,金钱至上以及淡薄的亲情,幸运的是我们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仅仅这些就有足够的理由来告诉我们去努力学习,去孝顺家人。
我们需要知识,需要成长,而它们的前提就是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增长智慧,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来我们会因此而受益终生。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篇8
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在《译者序言》中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再次看到夏丏尊先生如此推崇,我不禁又翻开了这本书。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改编自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几个方面“爱”的教育和启示:
对祖国的爱。“我的神圣的国土呵!我爱你!我立誓:凡是你的儿子,我必都如兄弟地爱他们;凡是你所生的伟人,不论是死的或是活的,我必都从真心赞仰;我将努力成为勤勉正直的市民,不断地研磨智德,以期无愧于做你的儿子,竭尽我这小小的力量,防止一切不幸、无知、不正、罪恶来玷污你的面目。我誓以我的知识,我的腕力,我的灵魂,谨忠事你;一到了应把血和生命贡献于你的时候,我就仰天呼着你的圣名,向着你的旗子送最后的接吻,把我的血向你洒溅,用我的生命做你的牺牲吧!”一个小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有着这种浓烈的热爱,还有什么做不好呢?国家国家,先国后家,但同时国也是由无数的家组成的,家更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个人的荣辱就是国家的荣辱,要想国家成就荣耀,就要每个人不做一点玷污国家的事,这不正是人格教育的终点吗?
对亲人的爱。《爱的教育》每月例话之《少年笔耕》中的主人公少年叙利亚不顾父亲的误解责备,一连数月熬夜抄写文件以分担父亲的生计之苦。《洛马格那的血》中的主人公不良少年费鲁乔,为了护救年迈的祖母以身挡住了歹徒的刀,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做到了这点,从身边的人爱起,最后到达全社会。这也是爱。
对儿女的爱。安利柯父母写给安利柯的信,有鼓励他学业的:父亲教导安利柯学校就是一个大军队,学生就是军队的士兵,书本就是武器,勉励他不要做卑怯的士兵。有教导他感恩的:母亲在万灵节之日教导安利柯要用感谢报恩的心,去纪念所有该纪念的亡人。有教导他施与的:父亲教导安利柯,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乞食的母亲。有教导他悲悯的:父亲教导安利柯在大雪来临之际,不要只顾自己的欢乐,要多想想那些无衣无履、无火暖身的人们,要用悲悯之心去看待生活工作不如意的人等等。有指出他错误的:父亲对安利柯指出不该对母亲说出任何一句失礼不敬的话,因为母亲是为了孩子不惜舍去自己生命的人。有教导他尊重劳动者的……
对学生的爱。如玛利安娜老师,她对待学生就像是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即使生病的时候,她也舍不得离开她的学生。
对朋友的爱。当安利柯要离开都灵时,他对卡隆说:“当然记得!一个都不会忘记,特别是你,永远也不会的!”
再次读罢此书,我不禁想起了夏丏尊先生的一句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是啊,池离了水就不能成为池了。不管书中提到的哪一种“爱”,所有的爱里都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而这一切都是以人作为基本参照的,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教育的第一背景是人”,真正的教育是“人格教育”。诚信友爱、公平正义、自尊自信、勇敢勤奋、宽宏大量等都可以看成是爱的内涵,而这些也都是优秀人格的组成部分。爱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爱更能孕育学生爱的态度、爱的情感、爱的能力。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师的内在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教师爱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反过来也会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没有了爱,教育就成为了冷漠的教育,而冷漠的教育就只能是“买卖”,正如夏丏尊所说学校成为了“学店”,教师变成了贩售知识的商人,学生成为了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又谈何“人格感化”和“人格教育”呢?总之,爱是教育存在的根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推动力量,更是学生能力养成和人格培养的内化力量。爱是教育的本源,只有爱的教育才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自愿的崇高精神,只有爱的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向真善美的彼岸靠拢,只有爱的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后形成这个完美的世界。
作为教师,我希望看到的是互尊互爱、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宽容、爱护,学生的尊敬、爱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亲人般”的感觉。要看到这些,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所有的学生、爱上我们所遇到的一切!
《爱的教育》与我同行!
文摘
兴趣就是聪明
兴趣是使人求知、探索、获得知识、变得聪明的内在动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推动人工作、学习的一种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内部动力。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就显得很有必要探究,就自己的理解而论,可分为三类。
一、目的兴趣,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需要与否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兴趣的浓厚程度。农民种地、工人炼钢、士兵打仗都是有目的的,正因为有目的,才会有兴趣去做。
二、应用兴趣,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或希望自己是一位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常常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学生只有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运用知识去解释和认识世界并从中体验到认识的欢乐,才能得到更大的兴趣。
篇9
一、从校园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有意义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提升他对某一生活领域或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与一定的写作教学目标或训练重点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校园集体舞、拔河比赛、军训、运动会及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猜测人物心理,在“玩玩?看看、玩玩?说说、玩玩?写写”中“水到渠成”地作文。
如结合学校组织的“民俗进课堂――清明蒸面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引导学生体验制作面燕的过程,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而关注威海地区的清明习俗,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有了生动的体验,并且有了深刻的感悟。生物学科在爱鸟周带领学生到社区公@给鸟儿安人工鸟巢、语文老师就抓住此次契机,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大树有了鸟巢,就不孤单了……” 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校园生活是七彩的,只要老师做有心人,学生就一定也能做有心人。
二、从家庭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但很多时候,越是熟悉,越是容易被忽略。比如,在孩子们的作文中,父母对自己的爱似乎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己生病了,父母冒雨冒雪弃车而不用,任汗水湿透衣背;或是打了一夜的吊针,睁开眼看到父母熬红了双眼;要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般也是选材考试失利,父母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是耐心地和自己一起分析原因,情辞恳切直至自己泪眼婆娑难有新颖的事例。这其实恰恰是因为学生对于家人的关爱、对于家庭生活的印记缺少情感体验的激发。
基于此,我借助课本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献给母亲的歌”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①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②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③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④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⑤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这样在搜集、查阅、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于母爱的再思考,这时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对母爱的认识,讲讲发生在身边的母爱小故事,就细腻、深沉多了。
另外,也可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家人做点事”的体验,用心感悟亲情与爱,再通过日记的形式为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的宣泄搭设平台,他们纯洁动人的情感就会像黄河之水汩汩而出。
三、从社会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它(指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可见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产生写作的冲动。
如学习人物描写,我以学校门口的早市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早市上留心观察,靠批发东西来卖的小贩叫卖声比较专业,与买者的交谈更圆滑;自家地里产的东西拿来卖的农民们,一般叫卖声比较朴实、略显生硬;自古买卖两个心思,常常因为不明原因就会争吵起来,以致脸红脖子粗;乞讨者在早市上屡见不鲜,有些可能是当成了职业,有些确实为生计所迫……喧哗嘈杂的早市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作文素材,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日记也就“动”感十足,妙趣横生了。
另外,我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现场感受招聘会的氛围,调查社区居民的阅读情况,了解中学生压岁钱的使用情况、寒暑假学生上辅导班的情况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可以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中的精彩镜头也就多了起来。
篇10
【关键词】审美;期待视野;接受美学;微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54-02
接受美学充分意识到了读者对文学接受的重要作用。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欣赏作品前,意识并非一张白纸,而是由于先前已有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独有的具有某种阅读倾向性、审美需求和标准。这种阅读前已存在并进入阅读过程的意识是审美的期待视野。审美接受的期待视界离不开受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文化知识素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以及受众在当下审美活动中的需求和心境,每个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接受活动,形成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全方位地控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接受的意向、选择、建构和思考。
一、基于期待视野的审美接受
微电影《父亲》是导演筷子兄弟对日常生活的“美学关注”,它不再是对生活“宏观层面”的迷恋,而是从生活的“微观层面”去进行人生哲理和命运悲剧的“反思”。艺术来源于生活,观众更希望看到真实的生活面貌,而不是美化过虚假的生活,或是时不符合逻辑或经验的生活。电影观众的更加注重情境的类似性,由于微电影《父亲》符合生活的逻辑,并真实地表现人的本貌和生活的细节,促使观众向电影的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所表达的形象认识自我、观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一般而言,“微电影”由于影片时间限制,不能设置繁复的线索和错综复杂的纠葛,缺乏沉淀和积累,而对于细节不能深度推进,导致了微电影很难对主题进行深刻的挖掘。但艺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帮助人们把熟悉的东西利用“陌生化”,以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或期待,对事物产生新鲜和陌生的感觉,从而走出对生活的麻木和困境。这种陌生化实际上是用突破常规的方法唤起接受者的关注。而纪实风格的手段恰恰有一种将司空见惯东西新鲜化的功能,比如:我们对父亲手把手教我们写字的事情记忆深刻,可一出现在影片里就觉得新鲜而亲切。父母为我们补衣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可一出现在影片中里就引人注目。观众正是从这一类观影经验中产生了要看既新鲜又熟悉的人物和景物的期待视野。
在《父亲》中,虽然人物关系、影片线索和故事情节都十分简单,但是影片通过将一个小家庭中父女之间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联系起来,不断地对细节进行发大和积累。其内容来自普通人的生活,更多地体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与温情。总之,从《父亲》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等方面来说,影片在主题表现和对艺术接受者的心灵把握上是成功的。
二、期待视野下的美学审视
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提出了“艺术即经验”的美学命题,在他看来,生活即美,美即生活,“审美经验是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并非游离于其他经验之外”,也就是日常生活蕴含着美的元素和人生哲理。筷子兄弟的电影美学思想显然受到杜威的影响,《父亲》就是从一对普通父女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体验美,探索人生哲理,发现社会问题的旅程。父爱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问题在这个社会广泛存在着,是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素材之一,在解读父爱和反思父子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了许多的辛酸和泪水,所以从共鸣角度来讲是占了先机的。导演筷子兄弟在影片《父亲》中,以平民的视角对社会底层人和现实的社会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与此同时,电影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领域,如现代人的冷漠,职场性骚扰等,进行“社会学”问题的研究和反思,以引发观众反思生活,反思人生。
现代电影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怀旧,美国后现论家杰姆逊认为,怀旧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历史的场景,而是展现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文化经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抵制以主观意图对日常生活的粗暴介入,或随意干涉和生硬的切割,其主张电影应该表现真实的人,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反对幻想、想象。其审美元素可以概括为:取消人为臆造的情节,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直接在街头巷尾摄取影片素材,以此来反映当前的社会现状。显然,新现实主义拒绝像现实主义那样对生活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过滤,而是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的本真状态、自然状态。《父亲》是怀旧情结、再现历史和表现文化经验的融合,它受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影响,努力还原生活真实,把观众带回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这里,电影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经验的集体记忆。
《父亲》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把摄影机扛上街头,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把握无微不至,力求带着观众一起集体“穿越”到小平房的老街,街头的摩托车,理发匠,严厉的小学老师,顽皮、童真、整蛊的小孩,孩子间的小吵小闹,飘扬的红领巾,巷子里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医院里冷漠无情的护士的服务态度,组成了社会的风俗画,在坚持来源于生活基础之上聚焦70、80后这代人的成长,叙述了小家庭、小故事、小温情的平民生活。其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日常生活之美,再度唤醒大众的集体回忆。有人这样评论道:“《父亲》是人对生命、生活的回望,这种回望,透过亲情、爱情和邻里之情,跨越地域及文化差异,浓厚的人情味使得这幕剧回到港产片的传统时代,怀旧特色也成为它最真诚的标签。”
三、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
“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以后对该事物的评价,是因为人们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已有的经验或获得的信息为依据,即以已有的期待视野来判断或解释后来得到的信息。因此在观影中,已有的期待视野能促使观众更快地建立影像与自身之间的亲密关系,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影像变化而起伏,银幕仿佛就是一面镜子,观众往往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电影题材所表现的情感与受众的内在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从而引发对过去的追忆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就会“触碰这一代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断层中的群体心中最柔软也最心疼的部位”。
在播放电影前推出同名歌曲《父亲》也很好地调动了观众在期待视野下的情感共鸣,歌曲《父亲》用高度凝练的歌词突出了父爱的主题思想,使《父亲》这首歌深入人心,加深我们对电影主题的认同。一方面,影片的配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渲染了一种悲伤感人的气氛,深化父爱的主题,为观众提供了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使观众仿佛亲身体验了身体的,俨然自己就是影片中的父亲,在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与敌人作搏斗;或是女主角,经历了重重苦难,终于与心上人走在一起。此时,艺术意象已不仅仅停留在心中,而是作为生命意象与受众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和谐的交响。
四、结语
微电影《父亲》通过对观众期待视野的把握与突破,生动地阐释了影视艺术的三个重要原则,既现实美与艺术美的集中表现的原则,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的原则,以及具象美与抽象美的完美结合的原则。《父亲》作为一部微电影,能唤起人们对父爱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惜,达到了一部影片对社会应有的贡献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德]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