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5: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中秋节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1

月光饼

琦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释:

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

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

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6.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月光饼》答案

1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2.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结合句意亦可)

3.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篇2

一、从校园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有意义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提升他对某一生活领域或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与一定的写作教学目标或训练重点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校园集体舞、拔河比赛、军训、运动会及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猜测人物心理,在“玩玩?看看、玩玩?说说、玩玩?写写”中“水到渠成”地作文。

如结合学校组织的“民俗进课堂――清明蒸面燕”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引导学生体验制作面燕的过程,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而关注威海地区的清明习俗,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有了生动的体验,并且有了深刻的感悟。生物学科在爱鸟周带领学生到社区公@给鸟儿安人工鸟巢、语文老师就抓住此次契机,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大树有了鸟巢,就不孤单了……” 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校园生活是七彩的,只要老师做有心人,学生就一定也能做有心人。

二、从家庭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但很多时候,越是熟悉,越是容易被忽略。比如,在孩子们的作文中,父母对自己的爱似乎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己生病了,父母冒雨冒雪弃车而不用,任汗水湿透衣背;或是打了一夜的吊针,睁开眼看到父母熬红了双眼;要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般也是选材考试失利,父母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发雷霆,而是耐心地和自己一起分析原因,情辞恳切直至自己泪眼婆娑难有新颖的事例。这其实恰恰是因为学生对于家人的关爱、对于家庭生活的印记缺少情感体验的激发。

基于此,我借助课本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献给母亲的歌”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①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②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③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④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⑤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这样在搜集、查阅、交流展示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于母爱的再思考,这时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对母爱的认识,讲讲发生在身边的母爱小故事,就细腻、深沉多了。

另外,也可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家人做点事”的体验,用心感悟亲情与爱,再通过日记的形式为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的宣泄搭设平台,他们纯洁动人的情感就会像黄河之水汩汩而出。

三、从社会生活中丰富写作储备

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它(指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可见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产生写作的冲动。

如学习人物描写,我以学校门口的早市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早市上留心观察,靠批发东西来卖的小贩叫卖声比较专业,与买者的交谈更圆滑;自家地里产的东西拿来卖的农民们,一般叫卖声比较朴实、略显生硬;自古买卖两个心思,常常因为不明原因就会争吵起来,以致脸红脖子粗;乞讨者在早市上屡见不鲜,有些可能是当成了职业,有些确实为生计所迫……喧哗嘈杂的早市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作文素材,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日记也就“动”感十足,妙趣横生了。

另外,我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现场感受招聘会的氛围,调查社区居民的阅读情况,了解中学生压岁钱的使用情况、寒暑假学生上辅导班的情况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可以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中的精彩镜头也就多了起来。

篇3

一、引入音乐,体悟情感

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经》中的诗歌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哼”出来的,后来有了配有音乐的乐府诗,诗就更紧密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配合宴乐乐曲,在乐府诗的基础上,词应运而生,并形成了《沁园春》、《水调歌头》、《菩萨蛮》等专门的词调,因而诗词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学生喜爱音乐,我们正可以利用诗词与乐曲的特殊关系而“诗教于乐”。一次学校中秋节文艺表演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时全班学生都跟唱时的情形,使笔者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将音乐引入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唱诗”中阅读鉴赏诗词作家丰富的情感。如教学《虞美人》时,笔者一开始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然后在凄怆的氛围中问学生:这首歌的感情为何如此凄凉?哪一句词最能反映出词人如此的心境?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打开课本,一下子就读完了《虞美人》一词及其相关资料,了解到词人李煜是一位五代时南唐的亡国之君。亡国之后,物是人非,他处于极度悲痛的囚禁生活之中,他眼望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于是发出人生的绝唱,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了词人的愁多、愁长、愁深,从而使学生在刚进入词的学习时,就了解了词人的身世,初步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抓住词眼——“愁”字。在学生进一步阅读鉴赏词后,再次播放邓丽君的《虞美人》歌曲,让学生在凄怆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在悲凉的《虞美人》歌曲学唱中熟记词句,与词人李煜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引入图画,赏鉴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景抒情佳作,有的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有的直接就是“题画诗”。在阅读鉴赏中,我们可借助这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用“作画”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诗词深邃的意境。如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共同赏析本词后,问学生:“想不想把本词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除了各组推选的几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外,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作画。结果黑板上很快出现了系列图画:有题名为“江南清秋图”,图画为“辽远空阔的天底下,满是秋色;浩荡而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流向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图案旁还题写了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有“遥岑图”,其好似是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形状各异,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还有“落日孤雁图”,从中让人感到几份苍茫悲凉,其间透视出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经过有趣的作画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词作深邃意境的感受与理解。

三、引入创作,品味语言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句展开,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就会变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断,定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如学生阅读鉴赏了杜甫《登高》后,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诗中一联展开想象进行片断描写,结果大家多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散文:有同学改写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作者紧扣“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描写出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图景之下给人的悲凉之感。有的同学选择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笔下呈现出:秋天来了,秋风飒飒,满天的黄叶往下掉,而长江的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向东方卷去,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与滚滚的长江之中。学生从创作中既感受到诗词语言的凝练,又深刻领会了借景抒情的写作魅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入论坛,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既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多在每个专题结束后巧妙地引入“专题论坛”活动,让学生探究与掌握各个专题的特点。如学完了“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后,学生例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 “‘笔落惊风雨’论坛”活动。学生活动前,根据各自选择的课题,自行组成各个专题探究小组,明确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与撰写专题“论文”,而后准时在本专题结束一周后的对应时间的课上展开阅读鉴赏式的表达与交流,由于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能,集思广益,统一组稿,所以各个专题的研讨水平都较高。有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试论中学课本中杜诗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就”:描述安史之乱的诗篇有《三吏》、《三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反映了其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咏怀抒情诗篇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反映了其强烈的主观抒彩;写景咏物的诗篇有《春夜喜雨》、《登高》等。此外还有思乡怀友诗篇等等。从上述作品中可见其“诗史”般的内容,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有的小组探讨的是“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谈李清照的‘愁’字”。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愁字几乎伴随其一生。不过她前期作品中的“愁”,所写的只是李清照与丈夫的生离之愁、暂别之愁、思念之愁,是闲愁,是个人的离别相思之苦;而她的后期作品中的“愁”,却成了生死之愁、永别之愁、怀念之愁,并且是沉闷忧郁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伤愁,是国破家亡夫丧之痛。有的小组是“由李白的《蜀道难》拓展谈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还有的小组切口较小,探究的是“从《登高》作品看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这些“专题论坛”的开辟,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与探究能力,而且也定能唤起学生“笔落惊风雨”之决心。

篇4

物虽不语,却深蕴哲思。这哲思是有关自然的,更是有关人生的。从物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做人的态度,面对世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态度。物虽不语,却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选文1 愿心长青

天冬草

吴伯箫

我喜欢天冬草,要以初见了天冬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的姑娘在。她是光艳照人的,印象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得琳琅满目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而外,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人来:“是什么草?”

“这纹竹么?――噢,叫天冬草呢。”

“可是冬夏长青的?”

“嗯,正是,冬夏长青的。”

“结种子的吧?”

“啊,结种子。这红豆就是。”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

那边略一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

“总会种了就出吧?请摘我几颗。”

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的种子,我与天冬结了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

在故都,厂甸,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爿很像样的书斋来着。屋一门两窗,同别人分担也有个恰恰长得开一株老槐树的小小庭院。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坐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地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哩。

提起那盆天冬,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副欣欣向荣的生气。她有的一棵天冬,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后来,这位朋友出嫁,屋里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情,她才一一替它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结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

一则自己爱好,再则也算美人之遗,那盆天冬,就在那一个冬天得了我特别的宠幸。施肥哩依时施肥,灌溉哩勤谨灌溉。梳理垂条,剪摘黄叶,那爱护胜过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同座右那张皱眉苦思的贝多芬像哩。朋友来,总喜欢投主人所好,要竭力称赞那天冬,并将话远远牵到那前任的园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在朋友当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

现在,且将一盆天冬摆下,书室里也安排个往日的样子吧。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哩,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敝帚千金,自己喜欢的就是异珍。出了门,尽管是千万个人的奴隶,关起门来,却是无冕的皇帝哩。怎么,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壮志,便有美梦,便有做伴丽人;书,文章,爱情友谊也有吧,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样,小气的人啊,你瞧这天冬草!

人,往往为了小人伎俩而忿慨,碰了壁便丧气灰心,其实干吗呢?木石无知,小人非人,为什么要希冀粪土里会掏得出金呢?与其有闲去盼黄河水清,乌鸦变白,还是凭了自己的力去凿一注清流养一群白鸽的好。烦人的事先踢开,且祷祝着心长青,有如座侧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红豆作证,给一切抑郁人铺衬一条坦荡的路吧。

一九三四年八月廿八日,万年兵营雨夜

(选自《吴伯箫散文》,有删改)

[含英咀华]

文章分三个部分写天冬草,第一部分写初见天冬草,第二部分写友人赠天冬草,第三部分写自己关于天冬草以及人生的感悟。这三个部分除了以“天冬草”这一线索贯串以外,看似并不相关。其实它们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天冬草无论环境如何都长青,人也应该如此。

[思考练习]

1.根据文意,概括出“我”“喜欢天冬草”的原因。

2.“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哩,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这种人生态度?

选文2 艰苦成长

老舍家的老枣树

舒 乙

小杨家胡同八号院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院里有一棵老枣树,树龄比老舍本人大多了,而且一直活得好好的。算下来,它起码有一百二三十岁了,还在结红枣;而老舍先生只活了67岁,差不多只相当这棵树年龄的一半。树长得已经远远高过房脊,房子原来就不高,看样子,它比房子要高出差不多三倍。枝叶茂盛,树干长得比脸盆还粗,树皮斑驳,年月的沧桑留下了深痕,显得老而弥坚。

这棵老枣树的荣幸是老舍先生写过它。它是记忆,记忆着一位作家的可爱而又可怜的年迈母亲和她的小家。它是性格,包含着那所破房和两棵老枣树托起的精神:咬牙,好强,不向命运低头的尊严。它是历史,见证了一段不屈不挠的平民奋斗史。正因为此,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到那儿看看它,偷偷瞧瞧这位老树爷活得怎么样。万幸,它始终活着。

可是,可是……去年,我再去时,几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老树不在了。它已被齐根伐去!地上只剩下一团洗衣盆大小的树桩,极圆,锯口整齐而新鲜,除此,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干吗要这样。它还活着呀。也许是这个小院子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不受保护,虽然是老舍先生的诞生地,而且被写进了三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

我不明白,也无从求证。

就这样,老枣树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像过去的主人一样,都死于“非命”。

确实很有象征意义:一场悲剧。

1937年,老舍先生在青岛和济南开始写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人物自述》,因战事只开了个头而没写完。这部小说非常翔实地记述了他自己出身地的一切,包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连这棵枣树也在内。相比之下,《小人物自述》对小院的记述甚至比《四世同堂》里的描写还要详细。

他是这么写的:“院里一共有三棵树:南屋外与北屋前是两棵枣树,南墙根是一棵杏树。两株枣树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当夏初开花的时候,满院都是香的,甜酥酥的那么香。等到长满了叶,它们还会招来几个叫做‘花布手巾’的飞虫,红亮的翅儿,上面印着匀妥的黑斑点,极其俊俏。一入秋,我们便有枣子吃了;一直到叶子落净,在枝头上还发着几个深红的圆珠,在那儿诱惑着老鸦和小姐姐。及至到了中秋节,我们即使没能力到市上买些鲜果子,也会有些自家园里的红枣与甜石榴点染着节令。现在,三棵树里只剩下了南墙根的一棵老枣树。”

描述了这些之后,老舍先生平静而悲凉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些个记住不记住都没大要紧的图像,并不是我有意记下来的,现在这些记述也并不费什么心力;它们是自自然然地生活在我的心里,永远那么新鲜清楚。一张旧画可以显着模糊,我这张画的颜色可是仿佛渗在我的血里铸成的。”

瞧!这棵老枣树多有地位。它是象征,象征着一位贫儿的艰苦成长环境。

(选自《文汇报》2011年5月5日)

[含英咀华]

文章明写枣树,实写老舍。在文中,枣树所蕴涵的意义作者并不隐晦,而是非常显豁地点明,且耐人寻味和探索。老舍的伟大精神是与他的作品同在的,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永远闪耀着璀璨光芒。

[思考练习]

1.“我这张画的颜色可是仿佛渗在我的血里铸成的”一句蕴涵了老舍怎样的情感?

2.文章后半部分引用了老舍《小人物自述》对这棵枣树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标题是“老舍家的老枣树”,根据文意,分析“枣树”在文中的作用及意义。

选文3 生命归处

哀枫树

梁实秋

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的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高一万四千余英尺的瑞尼尔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又有一点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英尺,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棵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

枫树的种类很多,据说一百五十种以上。我们这棵枫树是最普通的一种,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带无处无之,是属于大叶枫的一类。叶厚而大,风过飒飒作响,所以此树从木从风。能制枫糖的是属于另外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则又是一种。我们中国诗人所常吟咏的是丹枫,又名霜枫,亦谓江枫。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刘季游的《登天柱冈诗》“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都是有名的诗句。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遏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既非以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

枫树不仅落叶烦人,春天开的小花,谢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结的果实有翅,乘风滴溜溜地到处飞扬,落到草地上、石缝里、路边,随地萌芽生长,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会成为一座枫林。易经说:“天地变化,草木蕃。”枫树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过由萌芽而滋长,逃过多少灾难,然后才能成为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它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

但树也有旦夕祸福。我这次回到西雅图来,隔窗一望,那棵枫树不见了!再探头望下来,一块块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横七竖八地陈列在木栅边。一棵树活生生地被锯成了几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着,它失掉了贴身的伴侣,它比我更难过。

原来是今年春天,树该发芽的时候,这棵枫树突然没有发出芽来,有气无力地在顶端冒出几片小叶。请了三位树医,各有不同的诊断。一位说是当年造房子打地基伤了树根,一位说是草地施肥杀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说是感染了无名的疾病。有一点三位完全同意:树已害了不治之症。善后是必须立即办理,否则恐难久立,在风雪怒号之中它会訇然仆地。邻居测量形势,所受威胁最大。于是三家比价,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锯成短橛,不管运走。木橛的最大圆周是八英尺有余,直径约二英尺半。唯一用途是当柴烧,分期予以火化。可是斧劈成柴,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资请人把它一块块地运走了。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东西遮望眼,一片空虚。十年树木,只能略具规模,像这棵枫树之枝叶扶疏,如张巨盖,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大千世界,一切皆是无常,一棵树又岂能例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

[含英咀华]

作者首先着笔描写窗前那棵与自己相依相伴的枫树,流露出喜爱之情;然后交代枫树有很多种类,突出了枫树独立的风骨;再写枫树落叶多、蕃息力量强,但知趣可人;最后写窗前枫树遭遇的厄运,并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思考练习]

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一自然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

篇5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努力开发必要的农村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善于发现和开辟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种途径,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同时,还有要做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心人,沟通课内外,寻得语文教学资源中的花蜜度与学生,让他们品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获得终身语文能力。

一、小园香径多徘徊――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对教学资源有限的农村中学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从选文来看,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除二十几篇当代名家之作,其它全是古代经典选文,充分体现其选文的经典性,选修教材更堪称篇篇经典。而这些经时间和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是思想和文学的精华,无论是孔孟的智慧明达,贾谊王勃的才思悠远,东坡的旷达明澈,亦或是屈原的爱国热忱,苏武的民族气节,稼轩的幽愤激烈,都让人得到文学的浸染和性灵的熏陶,使人不禁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在教材这片小园的幽香处多徘徊、多探幽,多方面深尺度挖掘教材。上课时可以教材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语文敏感度,比如:可按教材特点把教材分成美文、美思和美哲等主题进行课堂教学。

美文,即紧扣文章的语言美进行课堂品赏。教材中,诗词语言凝练蕴藉、韵律华美,而写景散文无论在语言和意境方面都是诗词的另一种诠释。教学这些体裁的教材时,要多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做到美文美读、美品,并能由此而生抒写美文的情思。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在品味了诸多诗词之后就组织了一次作文教学,课题是《妙用诗词,巧铸佳文》。让学生通过掌握古诗文的化用的技巧,将诗词意境诉诸文字。其中一个学生随堂写作片段是这样的“月似霰,残星几点,愁莲落红后,是谁,在孤影横飞过,抬眼看缺月疏桐?看惯大江淘尽千古英雄,看淡世事冷暖,苏子,伴着自己的清风朗月,在小人当道的世界里寻觅着可以保鲜自己灵魂的寂寞沙洲……”语段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中“月照华林皆似霰”句和《长安秋望》中“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句以及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诗词的化用,营造了优美清寒的意境,形象细腻地写出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内心世界,可谓是绝佳的写作片段。至于教材中写景状物的美文,教学时可利用农村学生对优美自然景观独有的亲近感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心音共鸣,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融情自然,引发对其山川风物的审美和思考。

美思和美哲,即那些充满着哲理和呈现出高尚情操的文学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教材里智者的高屋建瓴,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不屈者的幽愤自强,民族英雄的慷慨悲歌,无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在教学文本时,应把德育渗透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如《兰亭集序》中作者高旷的宇宙情怀,《游褒禅山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以及《小狗包弟》中巴金老人严于自剖的勇气和度量等等,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谈自己的领悟和深思,并诉诸成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些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的技能。”而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充分发挥教材这一资源对学生思想情操陶冶和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从而形成学生终身的语文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充分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勤搜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勤”开创语文学习的新幽径。我在对学生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教师要倡导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如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或举办辩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审视辩证能力,通过课前课后上阅读、网页浏览搜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度,另外,可通过排话剧、诗歌朗诵、出黑板报和手抄报、班级征文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究养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由此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兴趣和参与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2.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判断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光要看教师的讲解如何精彩,分析如何精辟,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学形式,要投下思考之石,去荡开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有效地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时,就设问:“此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下荷塘的景色,你觉得他写得精妙吗?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抛下,课堂顿生涟漪。许多学生都回答说很美,理由大多都说因为月下荷塘这一意境很美,另外还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很有想象力。我又抛下几个石头:“是不是只要用了比喻句,文章就会很美呢?这段中的比喻句设喻效果怎样?如果让你另写几个比喻句,你会怎样写?”几石落下,课堂开始涟漪迭起了:有学生说,荷本是很高洁的意象,把荷叶荷花比“的裙”和“刚出浴的美人”似乎“那个了点”(全班哄堂大笑),也有学生说,那一连串的比喻光,肯定他们对语言的品析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另写一段“荷塘月色”。当然很多学生依然觉得此段意境优美,教学时不可厚此薄彼,只有肯定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热情。

另外,教学时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教师在学生出错时简单说声“回答错了,请坐下”,可能会使学生倍觉尴尬,乍一看很美,仔细品味又觉得表现了似乎不够,缺了点什么似的。我马上抓住学生思维的闪甚至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若教师在在教学时能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快速做出判断,调整教学思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课堂的延伸,就可将错误变成新的教学起点,继续引领学生作更深的学习探究。如我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解释“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中的“而”字时,学生错答成“表转折,‘却’”。其他学生大呼“错了,是表示假设!”此学生随即便面露惭色。我当时就说“这个同学提醒了我们‘而’这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大家可以借他给我们的提醒回顾和总结一下我们所学过的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吗?”这样便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怕犯错的勇气,同时也变课堂的错误资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如一泓清澈的泉水,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他山之石可攻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既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那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最亲切最熟悉的课外资源就是农村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故乡是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很多大家的作品中不断地被抒写。无论是鲁迅先生笔下先是清新美丽而后又荒凉萧瑟的“鲁镇”,亦或是沈从文故事中那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城”,还是戴望舒诗歌里那凄美幽深、朦胧静谧的“雨巷”,那些“故乡”最后都成为文学大师笔下某一个美丽而奇幻的梦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农村高中学生的视野里,乡村的简单景物:青山、碧水、远村、近树、雨中的石板桥、金光闪耀的油菜花、风里涌起的层层稻浪……不独仅仅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而更应成为他们文学审美心理中深深烙下的意境画,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

另外,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如大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小到地方特色节日,如以李白为文化精魂的诗歌节,以园艺为特色的桃花节,以商品交易为目的的乡镇展销会等,这些素材均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与学生内在的情感体悟融会起来,不独成为写作的素材,也成为他们对乡土审美意识的一部分。

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农村学生也不可与世隔绝,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世界,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一旦学生懂得主动地去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指点时事,针砭时弊。他们就不独拥有了审视世界的思维和眼光,也无意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边缘,开阔了语文思维的空间。这恰恰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要求。

当然,如若语文教学资源是一片大海,作为一名经验不足的乡村语文教师,我目前所能开发的教学资源可能只是一条清清泉流。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作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实现自我的突破和完善,才能有更清晰的眼光去发现和利用更多的语文资源,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美妙天地,正如那渺小但孜孜不倦的蜜蜂,辛苦觅得花蜜只为学子的甘甜……因为,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参考书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 王荣生 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6

媒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道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使青少年能够适应在各种媒介包围下的健康成长。迫切要求我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开发媒介语文课程资源符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新课程明确提出了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将课程资源建设纳入课程改革计划。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就要引入多维媒介资源,拓宽文本平台,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审美表达。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从语言艺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视觉艺术(美术)、多媒体技术等角度去探究实际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对语文课程的意义重大。媒介素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听说读写活动了空间。首先是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学习内容。电影、电视成为语文教学的学习媒介。网络媒介更是为学生获取海量信息,开阔视野,增强认知的重要渠道。学校拥有书籍、期刊、视听资源、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图形设计和科学活动的计算机并且附有支持图书搜索与信息检索功能的图书馆,可以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印刷和非印刷文本的资源。如果能将媒介素养所涵盖的诸多媒介引入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内容将会更丰富。其次是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当今传统平面媒体较之新兴媒体的最大弱项,一是时效性差,一是很难解决与受众直接面对面的互动。网络使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而这为我们理解新课程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被确定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也同时指出了培养和发展媒介素养的目标。

媒介素养教育与当前语文课程的整合

1、阅读

(1)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梳理故事情节大意,简单描述重要的场景、人物和情节,能抓住细节,分析人物,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欣赏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精美表述,领会思想,说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2)阅读诗歌,找出多个意象,想象文字描述的情境,揣摩诗人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从优秀作品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热爱和谐的社会和自然。

(3)欣赏抒情或阐述哲理的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培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厚情感。

(4)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进一步了解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平台。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评价媒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了解图画主题思想。

(6)增加阅读量。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拓展阅读。实现探究性学习。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综合性学习

(1)观察自然与社会,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能通过各种媒体搜集资料,展开调查访问,组织班级讨论或举办专题演讲。能撰写心得或用图表、图画、照片等制作媒介作品表达观点交流思想,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3)分析电视、电影、广播中的故事和形象,讨论创作意图和表现效果,收集整理影评、作品评论文章等,观察社会反响,能批判性的看待媒介信息,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经过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相应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各种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5)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研讨、采访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口语交际

(1)讲述媒体事件,阅读、解释和说明媒介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评价媒介信息。遴选有偏见的、不可信的信息,进行反思和批判。

(2)组织演讲、课本剧表演、朗诵、辩论、采访、新闻评说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活动。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形成人际交往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媒介素养教育

(一)板块教学

1、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的学习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

媒介素养的能力要训练学生通过各种文体的语文阅读,形成读懂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积极的思考、辨别媒介信息,了解媒体中的文化、经济特点。具有欣赏各种媒体独特的美学思想、美学形态的能力。能够主动科学的使用媒介,与媒介积极互动。建立表达、沟通、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2)阅读文本

(a)文学类文本:

文字类:古代、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小说、戏剧名作欣赏

阅读文字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还可以在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习得信息的能力,培养辨证的善恶观。

教学案例

a.学习《荷花淀》,学习《边城》,通过两篇小说的比较鉴赏,学习作家熟练驾驭语言文字,为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同样是清新的语言,不仅可以表现豪情,也可以表达伤感。熟悉祖国优美的民族风情画卷。

b.学习《荷塘月色》,学习《故都的秋》,通过两篇散文的比较鉴赏,学习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所见所感,体会作者绵密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感。

c.学习的《咏梅》,学习陆游的《咏梅》,通过古今两首同题词的比较鉴赏,学习文人借自然抒怀,表达志向。树立积极高尚的价值观。

视像类:电影、电视、话剧、歌舞剧

影视与语文联系非常紧密。与高中语文文本相关的影视资源很多。其中涉及到大量古代诗词、文言文、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等等。

通过观看电影,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了解了文本内容,并对文本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有了直观地认识和初步的理解评价。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观看影片和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学生会主动去交流观感,积极写影评,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与课文背景知识相关的有具有浓厚文化底蕴,能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的电视节目有很多。这些被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拓展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形成美好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影视资源,指导学生对电影的主题、风格、演员表演、摄影、背景音乐、美工、制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情节顺序和角色动机等影视固有程式进行辨析。辨识媒介元素传递的信息,进行影评的写作等等活动 。

教学案例:

观看《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林黛玉的“弱”,熙凤的“笑”,宝玉的“痴”,贾家姐妹各有特点的描述,让学生们一一对号,体会曹雪芹精心刻画人物的精妙和良苦用心。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观看《祝福》,让学生分析电影中祥林嫂拿刀砍土地庙的门槛这个细节是否恰当。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发现这个细节,而原文中没有。启发讨论。学生提出质疑,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地参与课堂,充分认识到祥林嫂的悲剧其实是旧社会、旧思想、旧制度造成的。多年挣扎在重压之下,反复遭受命运捉弄的祥林嫂们根本无力也无心反抗。学生对小说深刻的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观看《雷雨》,学生发现剧本中侍萍把周朴园给的支票撕了,而电影中则是在油灯上点着了。让学生对比这两处细节,激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讨论得出意见,“撕”比“烧”表达的内涵更丰富,感情更强烈。学生不仅学会了质疑,还懂得了借助细节分析人物的内心感受,体会了语言文字的美丽,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

观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作品中没有明确说林冲是怎样的隐忍,但演员的表演无疑将他的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只求苟安的心理和性格外化在形象中。认真仔细的观察,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b)实用类文本:新闻体裁类:消息、通讯、访谈、时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人物传记类;科普类;调查报告类

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

学习新闻采访的步骤和技巧,掌握新闻的写作技巧,模拟采访并写简单的新闻。要学习批判性的阅读,能够在阅读时对新闻事实做出自己的思考,能辨别真假,能读懂新闻者的目的。更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教学案例

学习社论《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设计四个环节:

一、说出本文的基本内容:

1.灿烂辉煌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2.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创造。

二、说出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

从中华民族文化内容的广度和时间长度,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说明它的特征,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三、思考讨论:

1.小组讨论介绍任一课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作品。

2.展示课前制作的民族文化小报。

3.拓展探究

①“古典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民族文化痕迹?

② 端午节和中秋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些节日?

学生整理出现代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痕迹:饮食、书法、音乐(流行音乐中融入传统曲风,如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中国风》、陶哲《苏三说》等等)、服装(唐装、旗袍、手工刺绣、印花布)手工艺(剪纸、陶泥塑、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扎染、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装潢(雕刻,镂空)、影视、杂技、武术等等!

弘扬民族文化就要学习民俗风情,了解节日传统,积极宣传、开展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学习民族艺术和技术,传承民族文化精粹。

本节课活动设计和活动实践中注意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学习的结合,注重对媒介语言的解读与信息积累的学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思考、拓展讨论,习得大量知识,拓宽了艺术视野,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热爱祖国辉煌灿烂文化的情感。

(c)文化经典:古代“四书”、“五经”、《百家讲坛》《读书》《大家》《讲述》等。

文化经典,既称经典,就是因为保留了无数珍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可以开悟,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增加智慧和生活经验。可以使人们了解社会文化、经济、历史,从而启迪未来。可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美学思想,培养创新力。

教学案例

学贽《童心说》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在当时和现在的意义。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反对封建教育的桎梏,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与初步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即使就当代来说,无论是对文艺批评,还是对教育的理论与实施,都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

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贯通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包含着不同渊源、不同背景、不同发展经历、也各有建树的多种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学文化体系。通过对多种题材、多种体裁、多种作用的文本的阅读和鉴赏,学生获得了认知、理解、比较、鉴别、评价文本的能力,也掌握了批判思考的方法,同时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也就实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2、写作教学

利用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媒介作品的解读和思辨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媒介环境中的语文资源。看新闻、广告、电影、电视剧、听歌曲等时学会留意并积累有价值的语文学习材料,积累鲜活多样的生活素材。学生习作展示可以通过小组班级交流的形式,也可以通过板报、自办文学小报、等形式,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发表交流的平台。

(1)文字材料作文:

学生要了解社会,积极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善于寻找立意角度,能深入剖析问题实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恰当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在高考作文中立于头筹。

(2)图片材料作文:

20世纪传媒技术迅猛发展,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发展到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读图识图说图的对象可以是照片、绘画、漫画、连环画节选、地图、明信片甚至请柬等等。

教学案例:

课文文本《祝福》中祥林嫂的画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画像,文本人物:看图分析人物。

请学习小组搜集反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的优秀摄影作品。给作品拟标题,作简要的文字说明。说出你向大家推荐这幅照片的原因和目的。

学生搜集到的一部分照片。“我看社会”“我们的家园”“战争与和平”

学生们从和谐、发展、亲情、交融、环保、战争等角度,展开联想与想象,分析社会现象,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他们视野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得到开发,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小组合作,搜集照片,拟题,表述图片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学生主动的科学的使用媒介,欣赏媒体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美学形态。他们积极地思辨媒介讯息,主动探索,独立思考,明白了受众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和自己与媒介互动的作用。锻炼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文学作品鉴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从而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的和外来的文化。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学鉴赏,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整理出有价值的文学评论作品。

教学案例

指导学生专题赏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蔡其矫的诗歌《川江号子》、庄子的《尊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读《我与地坛》,懂得:当一个人能够豁达的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懂得: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是轻佻的,逃避现实是卑怯的。

读庄子的《尊生》懂得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不能让任何东西损害和拖累生命,要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和对人的大关怀,是庄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读蔡其矫《川江号子》懂得:苦难的生活铸造了纤夫号子手的坚强性格。雄浑悲壮、跌宕起伏的号子,是川江船工的生活写照。人类就是这样用不屈的精神、伟岸的体魄谱写生命的最强音。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理解了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懂得:幸福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是在做事,不是在表演。我们的一生不是在创造奇迹,而是用自己的“心”在实实在在的做事,这就是我们对人生境界的最好解读。唯有用人生的“意义”来铺路,才能走出自己的境界,实现从“平凡”到“伟大”的飞跃。

经过这样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专题阅读,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之于我们的重要,不在于“活着”,而在于“有所作为”,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为人类。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得到了培养。

(4)影视作品评论:

影视作品能够反映历史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能够丰富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理解影视作品中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就能从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提升艺术欣赏品味,丰富精神生活。

教学案例

欣赏《阿甘正传》,谈谈你怎样看待阿甘这个形象。又如何看阿甘一直在奔跑。本片的表现技巧是怎样的。

本片展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阿甘这样一个头脑简单、纯真,而又缺乏主见的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导演运用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营造出轮回交替、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历史氛围。塑造的阿甘形象,不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且是对历史的直接图解。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不怕挫折,尽全力去尝试的人生信条和宠辱不惊、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他的奔跑在这里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象征人类的积极向上、执著向前的行为能力和一种主动出击、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情节,体验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明白“英雄源自凡人”,从中领悟到人生真谛。学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影视作品的方法,提高了欣赏水平。

(5)博客、论坛、自办刊物

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开博客,发微博,进入论坛,浏览别人的说法,发表自己的观点。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途径,随时随地发表个人意见、上传帖子、博客发言,直接参与媒体进程中,与网络媒体在线互动,随时掌握媒体动态,体会到媒体融合的好处。使用论坛交流.(可以是网络空间的,也可以是真实环境的)分享关于学习内容的研究成果或媒体作品。

指导学生组织文学社、诗社、话剧社、朗诵社等,创作文章、诗歌,改编撰写话剧剧本等。自办社刊、办刊、校刊,展现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媒介素养。

3、语言文字应用

(1)新闻类:

新闻点评、消息概括等

(2)实用类:

编机短信、贺词、赠言、颁奖词、串联词、给活动拟名、编写宣传标语、广告词、解说词、新闻衔接词、接受采访、图文转换等

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媒介信息事实越来越被关注,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在语用题中出现,综合不外乎以下几种内容的考查:

1)提取概括信息能力:一句话新闻,拟标题;

2)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和连贯、简明、得体:包括词语的辨析选择,词句的改错等,如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及一些常用应用文的表达;

3)看图表达:图(表)文转换,看图会意,看图作文,;

4)修辞能力:拟广告语,手机短信等;

5)感受生活,体悟生活,判断生活的能力。

目前我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核越来越倾向考查学生主观理解、感悟与表达,联系生活,注应用。比如其中读图题的增加,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读图能力是现代传媒社会必须的语文阅读能力,读图它能够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如2007年高考语文进一步强化了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图文转换类题目,全国卷、广东卷、四川卷、山东卷等都设计了这类题目。

教学案例1 公益广告的欣赏和创作

观看“绿色出行”公益广告,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广告创意有什么特点?请你试着构思,做一个广告策划,拟出公益广告语。

学生评价:简单的线条,清新的色彩,动画的设计,贴心的提示,既能很好的表现此广告作品的主题,又生动活泼,引人注目。真正起到倡导节约能源,降低排放,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的作用。创意好,形式新,为人们喜闻乐见。

学生拟广告语:1.多种一棵树,世界就多一片绿色。2.我是有生命的躯干,你是有德行的贤者。3.尊崇自然,敬畏生命。4.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5.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情多爱惜。等等。

教学案例2 商品广告的分析和认识

观看361°的商品广告,说出其广告语。谈谈你的认识。

广告语:“不屈服天生的高度,不甘于平凡的态度,不重复自己的角度,不追随别人的速度,不满足昨天的难度,有勇气你就可以挑战每一度。”

评论:好的商品广告,不单单是将产品的优点告诉观众,还要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宣传企业文化,弘扬社会风尚。如果单单是为了宣传产品,故意夸大产品的功效,或者画面粗制滥造,内容平庸低俗,只会遭到消费者的厌恶,就谈不上广告应该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了。

通过对广告作品的观看和分析,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广告的创作要求, 能够用批判思考的方式对广告这种媒介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对广告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广告语言,读懂广告潜台词。能分清媒介讯息中事实与虚构的区别。能认识到媒介讯息中的商业性,识别广告传播的根本目的。懂得媒介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媒介讯息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班级文化宣传短片。进行班级交流和校内展示。

4、语言表达

演讲、课本剧、朗诵、辩论、采访、新闻评说等

教学案例

(1)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雷雨》

(2)举行 “爱我中华,勿忘国耻”主题演讲;

(3)展开关于“网络是把双刃剑”的辩论;

(4)指导学生对校长进行关于“科学减负,发展学生素质的举措”的采访;

(5)举行关于“理想 信念 追求”的主题自创朗诵诗会;

(6)观看《大国崛起》,展开讨论等等。

利用语言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传统媒介的认同感。可以班为单位,或在班际,或以年级为单位展开,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锻炼语言表达、实现语文素养和媒介素养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策略,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

诱导式的授课方式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共同学习者。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任何可能的直接经验。教育家Jerome Bruner提出课堂媒介教育可以采用螺旋式课程的概念。即以简单的方式引进,辅之以适当的方式,使学生由认知的基础层次,随着探索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渐走向能力的成熟。如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从指导学生区分食物与广告产品,鉴别广告的目的,到试着评价广告的效力,到引导他们分析广告的技巧和影响力,到对广告的细节进行研究,考虑广告内容和技巧的经济效果,再到自己来设计和构思,甚至动手制作广告产品。这就帮助学生完成了了解媒介产品的内涵意义、提出问题、进行研究、甄别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媒介产品的过程。

询问模式组织学生专题讨论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情绪,开放式的思考和提问,教师要善用询问的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能及时的把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议题集中起来。如组织讨论如何看待明星炒作的现象。教师设置问题:请说说你知道的网络红人?说说他们是怎样走进人们的视野中的?他们在哪些方面很优秀?…… 当学生开始热议这个话题时,就会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共同的较强的意识,想要分析一些现象或问题。这时,集中研究和批判性思考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解读媒介环境

要是学生真正了解媒体,与媒体交流,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白,传播领域的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自己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想清楚一些问题:这种媒介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用途是怎样的?这种媒介目前的惯例有哪些?谁是它最重要的使用者,怎样交流,交流什么?媒介与使用者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有没有其他的媒介可以替代?这种媒介的技术要求?目前面临哪些限制?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开发?获得关于媒介环境的详细深入的解读,是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媒介、形成媒介素养的前提。

批判思考策略

批判思考又叫对话式思考。它使人理性的决定应该相信什么、采取什么行动。使人公正、理智,思维开放,追求真理,自我约束。太多的媒介信息会让我们在互相冲突的观点中举棋不定,而批判的思维模式能使我们避免迷失。运用批判思考策略,首先从媒介信息中找到其价值认定,然后鉴别这种认定的可靠性依据,接着要认清这些依据背后的隐含信息或缺失条件,避免加入习惯看法或偏见,通过这些得出这个信息逻辑上的矛盾,最终就能获得有力度的观点和论证。

创造性的经历

当我们的学生具备了对媒介信息进行解码的能力之后,还要训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进行重新编码的能力。创造媒介产品的活动是媒介课堂的必要部分。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复杂的操作之后,才会能真正领会媒介信息的内涵,掌握媒介产品制作的方法。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节感恩主题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用相机或手机进行拍摄,抓取精彩瞬间,遴选表现力强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照片组合、剪辑、修饰,编辑文字,配乐解说,当作者和观众看到这作品为之感动而潸然泪下的时候,可以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媒介素养能力,他们也得到了情感和道德的升华 。

强调大众媒体积极的一面

大众媒介信息纷繁复杂,特征、目的和效用又都各有不同。教师要强调其中积极的特征。不应将自己的精英价值意识强加给学生,毕竟学生的阅历和认知水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索与他们当下的知识背景、文化处境相关的价值和品位。比如,在讨论清宫穿越剧、韩剧泛滥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时,比较演绎四大名著的新版、老版电视剧时,让学生充分的自主的阐述观点,探讨媒介信息的特征。从而获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提升和飞跃。强调大众媒体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