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4-09 11:2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学习方法

篇1

各位新东方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王煜琨,我是XX届的中考毕业生,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英语学习方面的内容。

就中考而言,英语的分值在下降,但是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却丝毫没有减弱,对于想学好英语的同学们来说就竞争越发的激烈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英语学习的看法:

单词方面:

我认为词汇量是很重要的,但是生硬的背单词即累了自己也没有效果,所以在阅读英语短文或者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时候,多积累一些生词会有更多的收获。所以就要在做英语作业的时候旁边放一本词典,把生词圈起来,勤于查找多多记忆就可以了。其次,词根、词缀是记单词的捷径,它既能是我们加速记忆也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单词的含义与构成

作文方面:

我们首先要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三个文体在心里有一个清楚的框架。说明文要说清楚how二议论文要说明why,至于记叙文就要说明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但是无论面对怎样文体和怎样的题目,都要善用写作方法,在考试的时候要避免简答的语法错误。在卷面上减少涂改。答题速度较快的同学可以事先打好草稿。

口语方面:

还希望各位可以再遨游题海的时候可以偶尔抬起头,练习一下自己的发音,因为口语是不能忽视的。提高口语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简单在我们可以听英文歌、看美剧或者和外国人聊天来提高口语;难在没有外国的语言环境,想要连一口地道的口语确实困难。

当然我们还是要把重点放在课本上,把他们烂熟于心,把学校的基础知识夯实,这样我们至少可以保证在85分以上;如果想要冲刺90分,就要加大词汇量,要储备一些别人没有的单词或者短语;对于想要冲刺95分甚至以上的同学,就不需要在增加学习难度了,因为高分是准备给细心的人的。

赵宏博:高考成绩665,报考哈工大航天学院自动化专业

各位家长、同学大家好,我叫赵宏博,来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我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65分。今天说分享谈不上,就是这几年的感悟和建议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孩子与家长要和睦。我周围认识的好同学,没有一个家庭不和睦,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那就要尊重他,应该向尊重上司领导那样好,不应该想对待下属一样训斥、命令,只有这样对待他他将来才能成为这样的人。

我想说的第二点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率。我在三中高三的时候,我们校9:30放学,很多同学就不会背书包回家。到家10点多,和爸妈唠会儿磕,刷牙洗脸,11点多就睡觉了。大家都是在学校效率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而不至于浪费时间。

其实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没有那么复杂,引用我们小学老师的话就是道出了真谛——上课好好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如果这十来年你就做到了这一句话,学习不好是不可能的。

我想说的第三点对所有同学都是非常有用的一点,就是大家都会犯的马虎、大意的问题,我高三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总犯这种错误,我就咨询了很多同学和老师,最后总结出来的结论就是——增加你的熟练度,因为中高考题型是稳中有变,虽然变化较快但是还是老题多。老题练透了,节约出来的时间你心里就稳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新题,不但能做好新题,而且你心态也好了,就可以减少这种马虎、出错的概率,所以说他家平时要多错题多练。

第四点我想说说关于心态方面的看法,我先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高考时候测策略:数学、理综比别人略高点提提分,语文、英语正常发挥,不丢分。最终是数学考得不太理想,而语文和英语反倒是给我提分了,出乎意外的还一些。所以说大家不用考虑考试的时候紧张这个问题,因为适当的紧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紧张一点反而是好事,而且答题的时候分本就想不到紧张,因为你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时间让你紧张,全身心得投入答题了。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发挥失常和超常都是小概率事件,你不用想我万一考不好或者能不能超常发挥考好点,你都不用想,只要你以一颗平常心,你肯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谢谢大家!

李欣禾:哈三中毕业生,今年被哈三中校长直接推荐,点名保送北京大学

大家好,希望我介绍的学习经验中无论是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还是我自己失败的教训都能给各位家长们提供帮助。

首先我想谈谈高中练习册的问题。高一我们没有分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说了一句我认为很有道理的话,就是想学习好的话,每科都要给自己额外配备2本练习册。可能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有点太多了,但是我认为练习册应该分为精做和泛做两种,首先应该把老师分配的任务也就是作业写好,自己回家的时候有一本练习册可以用来精做,另一本练习册可以选做或者在课堂上做,或者用作考前小测。练习册的选择上,我认为最好是同学们自己去书店挑选,因为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难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咨询老师。

我个人是从高一开始,就在做高考题库和5·3这类综合性的练习册,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当时会的题型做,因为我认为,高考这种经典题你是不用担心重做的,这总体必须自己反复做,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这种题型,如果不会的题就一定要问老师和小组讨论。

下面我想谈的是考卷的利用,我通常是考卷和练习册要用不同的笔多次标注,第一次使用黑笔或者蓝色的笔答题,第二次我会用红笔吧答案的详解自己理解后默写在旁边再重做一遍,然后再用其他颜色的笔吧公式和方法总结一下,复习的时候,我重点是看自己总结的公式和方法,自己总结之后就会把没到错题的作用发挥到最高,然后每次再看的时候把自己新的体会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

下面我想谈的是高中上课的问题,我在高中有一段时间习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在下面做数学题,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效果是不好的,应该什么课就做什么科目的内容,笔记上应该几下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记下,但自己认为有用或者对自己的思路有启发的东西。如果课堂上老师留的内容做完了的话,就用剩余的时间做自己准备的那本练习册。

然后我想谈一下考试的问题,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或者是复习的时候,如果是考完了的话,我认为应该看淡分数,重点应该在于查缺补漏上。每张考卷我也是用不同的笔标注。如果遇到新的题型自己没有见过的,可以整理在一起,弄一个错题本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学科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会重视薄弱的学科,同时也不要忽视自己强势的学科,我认为每天课后的学习应该有所侧重。数学方面,题量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每天可以做大量的题型来检验自己;语文方面,古诗文的背诵是基础;英语方面,每天做成套的小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文综理综方面,从高三开始老师让每周末做一套综合套卷,自己批改总结之后可以找老师一对一分析。如果大家想抓好提前量的话,我认为大家可以从高二的假期期末就可以开始了。

至于补课方面,我认为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应该盲目跟风,比较薄弱的科目或者是自己学的比较差的某一单元,可以找辅导,好好利用时间。

我认为不可以熬夜,但是也不要写完作业就早早睡觉。我一般是把作业写完就整理今天写的练习册、卷子和笔记;然后我会预习明天的课或者是下一星期所学的内容;然后再专科做一些自己买的练习册。我高中的时候大概是11点左右睡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自行调整。我最想说的是学校的时间一定要抓紧,把效率提高。

刘倩俐:雅思8.5分,保送哈工大研究生

各位同学、老师、家长,大家好!

对于雅思考试很多同学和家长可能会有一种无解,认为就是一种出国考试,其实,在大学里,很多不想出国的同学也会选择这样的考试,得到了雅思成绩,拿出去找工作相当于第二个证书证明您的英语能力,很多时候它其实比四六级证书更加的有效。

也许很多同学会觉得雅思考试考完一定要英联邦这样的国家去留学,其实现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会满满的去接受雅思,可以提交雅思成绩申请。

关于英语学习方法,虽然在中高考中英语的分数和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很多都是英语课堂,英语授课,所以英语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也要注重自己的口语发音。

在阅读和听力当中,阅读和听力是输入项、写作和口语是输出项,大家经过不断的听音和阅读,词汇量才会上去,口语和写作也才会好。大家在联系阅读和听力的时候,特别是阅读,在座的过程中要积累一些词汇,找一些语义相同的词汇多做题换,国外比较注重原文的提花和改写。

初高中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用于的语法,一旦你走出了高中进入了大学,在没有老师会给你讲语法了,他们会认为你这个都会,在高中都学过,其实自己学没学会自己心里都知道。上了大学之后再也不会有人逼你学语法逼你背单词。所以初高中学好语法,到了大学无论是考英语四六级还是其他,你的底子都不会太弱。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一点是,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会有不满意现在的大学的一个情况,但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保送也好、考验也好都进入了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等这样的知名学府,还有很多拿着自己本科的成绩加上gre、雅思、托福这样的成绩进入了国外的大学进行深入的学习。

想和大家说的就是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不是你人生的终点合适你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姚笑涵:哈尔滨市理科高考状元 701分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首先,在高三这一年,我的复习是以高考题型为主。一轮复习是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套卷这个时候还是不太建议提前做,主要是做专项的高考题,把所有的专题都练熟,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复习模拟题。

数学方面,在二轮复习开始就要一直做套卷,一周少的时候3、4套,多的时候7、8套,个人认为看笔记看课本都不如此时做题练练手效果更好。

物理方面,和数学差不多,也是以模拟题和套卷为主。然后精细的复习一下实验,然后看书要看3到5.

在化学和生物方面:要以看书和笔记为主,尤其是生物,生物其实是理科里最简单的一科,几乎没有什么扩展的额内容,及时遇到了新的也是联系到课本内。所以书一定要看精、看细、看全。

篇2

高考化学试题贯彻"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一、千万要背诵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离不开记忆。有些物理公式忘了可以推导出来,但没记住化学符号只怕难以自行创出。所以,记忆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平时着重记什么呢?元素周期表、化学用语、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都是我们记忆的对象;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特性以及变化规律是我们记忆的重点。就拿颜色来说吧,某些类似于"淡黄色固体"、"黑色粉末"、"红棕色"、"紫色"的说法常为出题者所钟爱,背诵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物质推断题时,通过物理性质进行猜测,由于猜测范围较小命中率高,这就是推断题的"题眼"。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元素周期表,做到人人过关。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书写更是要持之以恒常练不懈。

二、千万要练习

化学习题是巩固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形式,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其实,学会解一道题仅是学习的低级层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升华到学习的高级层面,前届一个学生在毕业时说道:"高一高二时,在化学上没下什么功夫,没做多少题,成绩老上不去,进入高三后开始了我为化学而奋斗的历程。这一年里,我做了不知多少化学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成绩提高了。题做多了心里才会有底,有时候原本不理解的东西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而且解题也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对解题情有独钟"。通过类似试题的解析,学生才能感悟到守恒法、极端假设法、分摊法、方程式叠加法的应用。

三、千万要设问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讨论最后又能够解决问题,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独立思考的素质。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例如设问的方法有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②抓住知识的关键点、疑难点设问;③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设问;④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高考化学复习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化学教材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读好课本。其一是:粗读、细读、精读、深读;其二是: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读。两种读书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即一次少花一点时间,多读几次,重复多次,多次反复,印象加深,效果良好。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应引导我们可以边读,边批,边画,边记,边思考,这样你就会觉得每读一次都与前一次的效果不一样,坚持的时间长了,我们的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课本和练习题的关系,我们应牢牢抓住课本、重视课本,无论是练题还是解答问题都不离开课本。有的同学在平时的复习中,只顾练题,不重视课本,结果盲目地练了大量的练习题,但课本上的知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只能是抓住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建议同学们每做完一道题后,都要认真想一想,思考一下这些练习题跟课本上的哪些知识有关,思考分析、查找根据。特别是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双基”知识,在课本上找准找对。有时外表看似很难的综合题,通过分解剖析,从课本上找原理,摸规律,就会变得很简单,一看就明白,结果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我们很容易从课本上找到。明确了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我们练题时遇到问题就有从课本上查找依据的能力,又强化了思维,明确地认识到了试题的“源头”、基础都出自课本,来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难题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依据,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他能力。

二、善于联想总结,使知识网络化

经过第一阶段化学的复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考第二轮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例如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名称由简到繁”,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篇3

关键词 西班牙语;教学方法;改革

一、高职高专西班牙语教学的特殊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西班牙语一直是运用相当广泛的语言,然而西班牙语教学在国内的发展却不到一百年。国内高职高专的西班牙语教学方法可以说仍然处于探寻和摸索阶段,由于高职高专本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决定了它必须有一套专门的教学方法,应该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而不能照搬本科西语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西班牙语专业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能较强运用西班牙语进行商务贸易、商务谈判等实际运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即注重在各个领域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西班牙语作为一种交流媒介和工具,必须结合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大部分本科院校不同,高职西班牙语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而非理论性。

二、人高职高专西班牙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大部分高考成绩较低或是三校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再加上所有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西班牙语,对大家来说这是完全陌生的一门语言,相比中文和英文,西班牙语的语法又显得非常复杂,这就使得本身学习就不自觉的学生一开始就失去学习兴趣。

高职西班牙语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摸索阶段,大部分高职西班牙语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大学生,虽然自身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是没有受过高职教学的专门培训,专业技能不高,教学经验不足。很多时候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大量的语法规则,而往往忽略了对听说方面的练习。

三、高职高专西班牙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1.上课模式的改变,从以教师讲课为主向以学生操练为主的模式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主要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西语的教学目标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其实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说多练,如果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讲着枯燥的课文和语法,而跟学生没有互动和交流,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张口练习的机会。比如在上新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去作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让几个学生来讲解课文,并且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老师的角色只是在旁指导并且解答学生的疑惑。对于上过的课文,我们也大可不必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做那些机械的课后练习题,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课堂模式,比如可以把课文内容改编成一个剧本进行表演,或者将所学内容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一个小组讨论,当然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奖惩方法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用来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学沉闷而枯燥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中心地位,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淡化语法,让学生学会模仿

由于西班牙语的语法比较复杂,名词分阴阳性,而且所有冠词形容词都要根据名词来变阴阳性和单复数,还有众多的时态,一个动词的变位更是多达九十几种,这也是在西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对于高职西班牙语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实用性,能较为流利地跟人交流才是根本,完全没有必要太过注重很深的语法知识。

3.多看多听西语影音视频,组织西班牙语角,创造西语环境

学外语的人都知道,要学好一门外语最好就是有这样一个环境,因此大家都认为出国是对提高语言水平最有帮助的方法。对于在国内学西班牙语的人来说,其实我们也可以创造这样一个西语环境。老师在上课时尽量用西语授课,学生听不懂可以让他们去猜意思;上视听课的时候多放一些西语原版的视频音频资料,一些经常用到的表达多让学生模仿;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用西语进行对话,如果有条件的话,每周组织一次西班牙语角的活动,邀请几个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一起跟学生进行交流。这些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西语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语言跟实际工作相结合

由于高职高专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今后主要是从事外贸,导游,涉外秘书等工作,这些岗位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求学生有胜任这些岗位的能力。其实在西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教一些跟专业相关的西语知识。比如:可以多补充外贸方面的词汇,教学生如何写外贸信函,也可以情景模拟商务谈判,还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某一旅游景点等等。这些都是对今后工作非常有帮助的练习,而且学习内容跟实际工作相结合,也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高职高专西班牙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之路还很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完善,以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常世儒.西班牙语口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董燕生.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刘黛林.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刘建,刘元祺,徐蕾.速成西班牙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1 数学知识传授的基本形式:讲授法

近几年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浪中,推出种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情境教学”等等.使人们似乎感觉到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法已不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会错误地认为一位教师若还要在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上探寻教学出路的话,那么他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最终被时展所抛弃.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我们教师在教学上产生一种迷茫,尤其是刚刚踏入教育界的年轻教师,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它们的主次关系是什么?数学的教学中应该研究什么?

1.1 班级学生的人数确定了教学的基本形式

目前普遍施行的是50人左右的教学班级.在教学形式上,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话,那么研究性学习的四个基本特点是1. 重过程; 2. 重应用; 3. 重体验: 4. 重全员参与,从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这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在班级学生人数众多的事实面前,教师开一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课,教师与学生都要以付出大量的时间为代价才可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这种教学在目前学生人数众多的班级形式下是不可能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这一教学理念启发我们对高三复习教学进行反思,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个性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不能降低教学要求,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2010年笔者曾带过一个高三文科班,他们的数学基础是全校最差的,但班级人数少,从而在每一节数学课至少有60%以上的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复习课上数学知识点的看法,逐渐在数学课上就形成了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探索、研究与交流,使学生能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以及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肯定已不属于讲授法的模式,似乎像“研究性学习”,或者像“合作性学习”.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从而在课上老师既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知识点上的问题,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反思的空间.最终他们在2011年的高考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2 “讲授法”不等于“填鸭式”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解的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阐述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孔子曰:“教学相长”.然而在教与学的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一节数学教学要求不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例如高三教学中数学常常面对的是对每一节内容要进行.“介绍概念”、“梳理知识体系”和“应用”三部曲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尽可能做到使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对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制定一系列原则:

1.2.1 原则一学生参与程度是衡量数学课质量的标准之一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感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活动即包括外部的操作活动,也包括内心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原则出发,教师在数学课上是完全可以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各自对数学知识点的见解.但这主要搞清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面对的每一节学生他们的情感、性格都不同,所以讲他们的参与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一节看似热闹非凡的数学课未必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一节看似气氛不活跃的数学课中学生也未必不在参与.

1.2.2 原则二数学理解的本质是对数学知识点结构化、网络化以及丰富的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准确地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的结构.例如对一道综合题的讲评,一般来讲一位学生往往不能独立地完成,是通过多个学生地合作才能加以解决.那么在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以引导,对学生提出的结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每一节章节、每一课的数学体系.

1.2.3 设计原则三:数学的理解必须使其知识点具有生成性与发展性

例如,当已复习了各类主要(初等函数后,应该进一步去深化、拓展各类函数.就拿反比例函数来说,学生们都知道y=1x是反比例函数,其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那么函数y=x+3x-1是哪类函数的变形式?它的图像与性质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来让学生们研究.又如在综合应用问题中可以精心组织命题,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丛中体验到数学的命题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即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1.3 教学方法的互相渗透

定义-定理-证明-举例-应用是人们常用来描述讲授教学的模式,并且提出了诸多的批评、其实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数学教科书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式.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科学的、严谨的.问题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具体地进行操作.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是应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然而每一节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不尽相同的,一节课上不同的时间段上的教学目的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符号等等,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要进行举例及论证相关的定理;为了数学知识地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进行综合课.那么不同的教学目的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甚至于一节课上可以由多种教学方法以至相互渗透而组成,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所以讲它们上有互相渗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而服务.

2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的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老师的“设计”与“评价”的及学生的“参与”和“反思”的两方面.即老师通过精心组织材料,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 技能以及思维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反思时间与空间.

数学教学是一种思维的教学,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应该教学中给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机会来阐述自己当时对数学某问题的看法,否则教学中仅仅是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思维方式一味地接受中学习的话,就会忽略学生对知识点的真实看法.假如是错误的,那么迟早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三角函数复习中对例题:已知sinx+cosx=15,x∈(0,π],求tanx.曾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两个不同的班级.其一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有关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教学进行.其二是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们讨论的教学过程、思维方式去解决、讨论,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上发表自己对问题地解决的过程与结果.前者在后来的一次全区考试中一道相类似的题中暴露出学生对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后者,在课上学生的畅谈中就发现学生对问题处理中更多的是在解题方法上寻求答案,忽略了三角函数中最基本的概念关于角的范围与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进行反思,也给老师创造了新的教学知识点.

篇5

从现阶段高考物理复习所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诸多中学仍然沿用题海战术。诚然,这一传统复习模式被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应试效果。然而,将学生置于题海中却不了解知识点的整体逻辑结构,将难以有效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毕竟,就人对事物的认识路径而言:首先,则是通过整体把握事物的概念、范畴;然后,根据事物内在的逻辑结构展开对细节的认识。最终,形成多样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本文以“有关高中力学模块的高考复习方法探析”为主题,便在于针对上述认识路径,探究高中物理复习的有效方法。本文以“质点的运动”为考察对象。

一、高中力学模块高考复习的逻辑思路

质点运动的相关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也将重点对待。根据以上认识论的要求,该内容复习的逻辑思路如下:

1.由整体到局部

本文将“质点的运动”整体作为第一级,以下的局部知识点依次设为n+1(n>0,且为整数)。

第一级:质点的运动

第二级:运动分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级: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第四级: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第五级:自由落体

由此可见,首先通过整体到局部的逻辑认识过程,在复习中就能让学生把握住知识的延展路径。最后,也为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内容的复习,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形成多样性的统一

由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不难知道,尽管,质点运动所外在的形态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他们各自又包含着上一级的核心硬核。将其反映在高中物理复习的思路建构中,便须使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以上述逻辑思路为参照:

(1)“自由落体运动”归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之中。

(2)“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归于“直线运动”之中;“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归于“曲线运动”之中。

(3)“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归于“运动分类”之中。

(4)“运动分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归于“质点的运动”之中。

综上所述,根据认识论的内在要求,就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把握该知识点,有助于其的解题思路的优化。

二、根据逻辑思路复习内容的展开

接下来的任务便需要根据上述逻辑思路,展开具体内容的复习。传统复习模式强调对高考模拟试题的解题技巧,这一模式在目前仍具有现实意义。这里,本文只是在此基础上,引入具体、生动的生活要素。

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加速度g”的复习为例。学生都知道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m相乘,就等于物体的重量。并且,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只要涉及到对g的理解,都会自然想象面向地心的方向。为了增加该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的乐趣,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真实存在事例来反向思维。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如果一个航天器以2g的加速度上升,里面的宇航员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同时,让学生想象飞机以大于g的加速度下降,里面的乘客将会是什么感觉。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复习为例。教师在组织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入刘翔变8步跨栏为7步跨栏,最终提高了自身比赛成绩的事例。尽管,该事例的选取或许并不精确。但是,在紧张、枯燥的高考物理复习期间,仍可以增加一些乐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

综上所述,在保留强化解题技巧的同时,还须引入有关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这样一来,便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小结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探讨与分析

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始终认为比较枯燥与复杂。高中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改善以上现象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指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物理知识以及教学的有效性。

1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状况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学目的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上特别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传统的物理课堂中强调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方法以书本案例和强制灌输为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教师重视对学生成绩波动却不在意学生自身对物理的兴趣与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物理的排斥心理以及积极性和参与性、创造性;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设备和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差,主要是教师自身思想意识上还未曾接受新课标的指示,比较安于现状,对教案的编排与教学素材的积累工作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依然由于准备工作的不充足造成教学方法的单一;最后是教师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课堂氛围的打造,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建立,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课堂氛围始终无法轻松、愉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几乎为零,教学效率不高。

2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2.1教学意识的转变

高中物理是高中基础的一门必修学科,教师想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教材的结合以及对教学质量的创新就应当对教学意识作出转变,摒弃传统中的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学生为根本教学目的,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中受应试主义思想干扰严重的教学方法,不应该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为主;其次是重视对教案的设计以及教学元素的积累,避免在课堂中只能根据课本内容以及案例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枯燥认识,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元素进行教学,真正的以学生的情感认知出发,符合高中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工作;最后是充分重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建设,使得一切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想法与认知进行。

2.2生活化教学方法

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实施情感策略,不仅响应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与场景,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就是将抽象以及复杂的物理知识以形象和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运用能力,真正的让学生散发性思维得到引导。例如是在讲物体受力面积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生鸡蛋,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将鸡蛋握在手中,看是否能够被攥碎。学生在用尽力量也无法攥碎鸡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受力面积大的同时,压强就相应的更小,如果只是握在手中用手掌攥,鸡蛋不容易被攥碎,若是用手指攥碎就很容易,这也是因为受力面积小,而压强增大的原因。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学生不仅很容易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力大小的影响以及与受力面积有关,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在后期中的运用能力和对物理的兴趣。

2.3合作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人为本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对课堂氛围的打造。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鼓励学生多提问以及多陈述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与渴望被表扬的心态,例如是在教学“物体的形变”这一问题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哪些形变是肉眼可以观察,哪些是无法进行观察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交流,并适当的引出如何对微小的形变进行观察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思维散发性的解放。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课堂氛围也变得民主与和谐,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物理学习。

3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教师对教学意识进行转变,真正的在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下对教案与教材元素进行积累与设计才可以很好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另外通过生活化教学与情景氛围的打造来实施合作教学非方式,让学生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以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宫恩荣. 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 学周刊,2012(31).

篇7

1.讲授教学,巩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讲授教学法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一阶段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高一的新生刚入学,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对高中教师新教法的适应和接受的阶段,初中阶段接受的是老师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这样传统的学习方法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有利。

2.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让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教材结构就是教师不完全按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教学,按自己的教学需要把章、节或知识点重新组合。高一学生一般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很想学,然而我们老师如果重复中学学过的“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等,上机也是文字输入,没多久,学生会感到计算机学习枯燥无味,渐渐地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打破教材的线性结构,首先让学生学习高中课程的网络基础及因特网的应用,上因特网,同学之间相互收发电子邮件。每当学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这时我再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打破教材的线性次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再深入课程内容,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再辅以其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可能在水平考试时还要考,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补充,如: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等等。

3.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

示范教学法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学。如:Windows、Word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最好马上让学生自己操作,使学习的内容立即得到巩固。比如,在演示完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稍微动动手就做好。学生自己动手做,最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对演示的同学有鼓舞作用,对其他的学生也有激励作用。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广泛,针对某个具体的软件中的某一项具体的功能,有时单给学生讲,面对不断变化的界面,教师讲解难,学生听得糊涂。如果采用同步教学法,教师讲解一步,操作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教师讲解轻松,学生一听就明白。如讲文件的操作,这是讲Windows基础操作中的重点兼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这个内容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操作,边操作边向学生讲解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等,在保存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如果带着学生反复操作,还可轻松地向学生讲清楚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与联系。

5.任务式教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经常与其他教学方法一起使用。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老师给他信心,他就会努力。作为教师就要多多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合理运用表扬。表扬比批评的效果好,表扬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对教师的指导也会欣然接受,而且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而批评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

篇8

从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题型:

第一类是化学物质制备实验题,即实验考查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这类题型一般包括: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等五部分。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铵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查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和H2O,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例如,AlCl3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以2013年广西理综的综合实验题28题来分析这一类型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根据上述的方法来分析,装置A~D是反应原料氮气的制备和纯净过程,装置A为发生装置;C、D为纯净过程,而且除杂顺序是先除氧化性物质后除水;装置E为发生装置;装置F、G为防止空气倒灌影响实验效果。将实验过程分析后,在去根据试题要求答题,就会发现这个题目回答就相对简单了。

第二类是性质验证实验题,即考查物质性质,一般还包括物质制备过程。这一类实验在实验目的中有明确要求,根据实验要求来分析验证每一种性质的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寻找所需要的实验试剂,再根据相互不干扰原则来确定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一般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特质制备过程―性质验证过程―尾气处理过程。第一步物质制备过程与第一类相类似,在性质验证过程中,关键在于分析不同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的处理。例如,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中,首先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先分析每种物质验证所需的试剂,试剂的选择需要反应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水用无水硫酸铜,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再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就会发现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就要求在验证二氧化碳前先验证二氧化硫且将二氧化硫除尽,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验证。

以2011年福建理综的综合实验题的第一部分为例来分析这一类型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011・福建卷)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第三类是定量测定实验题,这一类实验这几年考查的相对较多,除了考查实验外,还结合计算,且计算比较复杂,难度较大。

这类实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待测物――性质分析,确定实验原理――组装实验装置――结合数据,计算。在实验中,由于是定量实验,不需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但一定要有量的变化,且要便于测定的量,如沉淀的质量、溶液质量变化、干燥管的质量变化等。在实验装置的选取和组装中,要分析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装置中残留物对结果的影响、空气倒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如有干扰,则要选加装置来排除干扰。

以2011年福建理综的综合实验题的第二部分为例来分析这一类型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011・福建卷)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

首先确定实验目的“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测定碳酸钙的量,则需将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再转化为沉淀,测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从实验装置分析,首先要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采用空气中氮气来达到目的,A装置作用除去空气中的CO2,B为反应装置,C为CO2的吸收装置转化为BaSO4沉淀,D装置为防止空气中CO2倒灌装置。将每个装置的作用理解后,就能轻松地解决整个题目。

篇9

关键词:化学复纲实验反思纠错

冲刺阶段高三化学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复习中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

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是指课本、教材,“纲”是指《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考试大纲》的研究,如今年《考试大纲》中.删去“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删去“思维能力”中“(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当然也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重视实验复习,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也会为许多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但是考生在实验试题上的答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考生在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视不够,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而在实验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更显不足,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差距较大。例如:2006年理综实验题(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题目考查了带有一定思考性的化学实验操作,还考查了考生的文字表述水平,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绝不是靠死记硬背书本就能解决的。有些实验试题的解答,首先要考虑化学反应原理的科学性,其次才考虑实验操作的科学性。

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考生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作动手做实验来对待,同时要加强书写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建立知识结构,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识。

化学中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理论(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重要的金属元素钠、铝、铁和重要的非金属氮、硫、氯)、有机知识(包括烷、烯、炔、芳、醇、醛、酸、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若干个知识点。对于这些主干知识一定要加重复习,具体到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复习也要有所侧重,可以按照平时老师交代的重点知识复习,也可以根据高考出现的频率去复习。研究近五年高考我们发现,尽管考点有120多个,但是常考的知识点却比较稳定:

1.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

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无机;有机

3.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和结构简式

4.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实验设计

6.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7.元素周期表知识及其应用

8.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9.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0.同分异构体

11.有机反应类型

12.醇、醛、酸、酯的衍生关系

13.简单定量计算;统摄、归纳的能力

在复习中最忌讳的一种情形是总感觉到有许多知识点自己没有复习到,看到哪一道题都担心高考会考到,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经过半年的集中训练,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学生都见过。退一步说,高考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那也绝不会正好和你看到的那道题吻合,这种概率近似为零。

四、及时反思和总结,严格纠错

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要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要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失分原因,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五、看练结合,优化应试策略

有两种极端的认识必须更正。一种是认为高三最后阶段不做练习,只是看错题,归纳知识点;另一种则是认为这一时段应该大量做难题,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做练习”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在高考中只知道如何分析,却不能正确地书写,至少是不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因为长时间不进行训练,会使手生,对题意的理解也会感觉困难。有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陌生度的增加会使考生得分率明显下降。而“大量做难题”更不可取。因为这样做除了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和导致自己的信心不断遭受打击之外一无是处。这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好相反,所以提醒有的同学,一定注意。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哪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参考文献:

篇10

学习也有“道”,把握好它,你的学习之路就轻松愉快。

从此以后我们要抛弃“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思想,因为我的学习之路并不“苦”.很多朋友不禁发问:怎样学习才能高效?于是踏上苦苦寻“道”之路。不经意间,期末考试又来了,寥寥无几的分数看着就有让人捶墙的冲动。很多同学的学习无不是这样的:开学时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心想一定要执行下去……两个星期过去了,该上网的就上网该打球的就打球,学习计划抛在脑后。然后改来改去,一学期时间没了,残酷的期末考试像饥饿的豺狼一样迫不及待想来吞噬你,此时你已无力搏斗,无赖低头。

最后,一个人面对悲惨的结局,独自站在星光高照的草坪上45°望天叹: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何我就这么囧。

下面我总结自己“毕生”上学的经验,一直沿用至高中毕业,感觉非常有用。当然,上小学的时候根本不懂“学习方法”为何物,成绩一直平平而过。上初中了,我不断摸索,成绩也不断上升,终于理解了这套学习方法的精髓----万变不离其宗。

1、注意课堂上的三分之一的时间

课堂上老师讲的新知识非常重要,在老师引入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一般只占一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一定要把握住。

部分同学可能会说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有些由不得自己控制,其实不管一个班级纪律多乱,座位位置多坏,这些对于想学习的你来说都是次要的。你要相信精力高度集中的你对“毒素”已经免疫了。

我们必须要避开旁边的一切干扰,讲新知识时千万不要开小差,也有部分同学觉得自己智商过人回家自学都能学会,学肯定能学会,只是事倍功半而已。

2、做好课后温故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有的很兴奋学习了很多东西,有的很疲惫睡了一天觉。此时,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拿出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做;而是拿出书本,把老师今天讲的一小节认真从头读到尾,不理解的反复思考反复读,一般一小节只需要半小时就能理解个七八成,可能记在脑子里的不多,这一步的终点是理解。读完所有重要科目今天学习的小节后,可以玩一会,翻翻漫画书啊,和同学通通电话啊,听听歌都可以。记住,回家后不要立即拿出作业做哦。

3、认真完成练习

课堂上布置练习题一般都是基础题,在我们把书上今天学习的看个大概明白后,做题基本没问题,但是任然要注意细节问题。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就跪在做题细节上,出题的可都是“专家”哦。做题中遇到不会的就翻翻书本。当然也可以发在我们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共同进步。

4、把握好早自习的时间

为什么我把早自习放后面而不是前面呢,我的经验是:早自习的中心是用来复习的。很多老师提倡预习,其实我感觉预习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估计很多朋友也没有预习的习惯。

我们该如何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呢,第二步的时候我们不是看了很多书本的知识么?拿出来又一遍从头到尾的读,这一次读的速度应该比上一次要快,放在第二天早上看的目的是为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第二步我们主要是理解,那么这一步就主要是记忆。

在早自习上把前几小节的篇页都拿出来过一眼,往往最近的几小节有较强的连贯性。如果你前面的理解和记忆做到8成的话,翻一下前面学习的几小节仅需要5分钟而已。同样,不要和旁边的同学玩各种不可思议。

5、把上面的步骤反复反复再反复

一转眼差不多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了吧。期末考试前两周老师也在给我们进行总复习,那么我们不要一天无所事事,我们也要跟得上节奏。我们一学期学习的知识都非常零散,那么这几天就是把蜘蛛网织起来的时候了。

具体怎么做呢?用一天的时间把这学期所有重要的教材书从头翻到尾。此时,我们的重点不应放在理解上,而是巩固书中的定义、语法、公式等容易忘记的东西。然后我们收集一些总复习综合试卷,加速度学习网(51jiasudu.com)上我们已经整理好了。开是做题,做到哪儿复习到哪儿。执行这一步的时候就不要装天才了,不会的一定要问,问得越深越好。一科目做个十来张试卷就ok.

6

少年,明天属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