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满分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8:0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景满分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②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
③包装是房子富丽堂皇的外壳,包装是丑妇手上绚丽的太阳伞,包装是模特在舞台上走出的一字猫步。
④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⑤与人初遇时,幽默是最好的名片;与人有摩擦时,幽默是最灵的剂;与人作别时,幽默是最超然的祝福。幽默使美的增光添彩,使丑的原形毕露。愿生活中的幽默多一点,因为它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我们需要幽默。
⑥内涵如纯净的水,虽至淡却有味;内涵如静静的莲,盛开却不招摇;内涵如高高的菩提,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内涵如盛夏骄阳下的大树,为人铺排一地清凉;内涵如人生历程中的风景,无它相伴则旅程少趣……
⑦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觉到友谊的可贵……
⑧赞美如顺风,吹起将要启航的白帆;赞美如明灯,照亮黑暗中摸索的路;赞美如暖阳,驱散人心头的寒冷;赞美如春雨,滋润出希望的嫩芽;赞美如彩虹,其美丽让人终生难忘…
⑨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是缺憾。X是人生的交叉路口,是选择;F是一根拐杖,是帮扶;H是互相牵着的手,是真情;W是崎岖的山路,是坎坷。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O是一只漂流圈,让弱者随波逐流一面敲响的战鼓,催强者奋勇前进;一块空地,让勤劳者自由地耕种五谷。
⑩理解是生活的太阳,她将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温暖。理解是生活的发动机,她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力量;理解是生活的美酒,她将给人们带来醉人的芳香。
⑾①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②空调--只能在一个小的空间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③洗衣机--自以为能洗掉一切脏物,却只能洗去衣物的污垢。
④电冰箱--自以为能保鲜食品,但也只能有一定的期限。
⑤电冰箱??想制造冰天雪地,却不知外面世界仍然是盛夏烈日。
⑥电灯--如尼采一样自喻为太阳,却不能给人以温暖。
⑦电灯--自以为能照耀全世界,却只能照亮一个狭小的空间。
⑧收音机??内容丰富多彩,尽是他人辉煌。
⑿激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激情是跳荡的火焰,炽热鲜艳,令人陶醉。但若不添柴加煤,火焰就会熄灭。激情是茂盛的森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但若不保护管理,森林就会消失。
⒀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只鸿雁,让你体味坚韧;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可能是一幅书法,让你体验苍劲;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⒁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帆,兴趣是浆。因为兴趣,我们甘于风餐露宿的生活;也因为兴趣,我们敢于九天揽月去,五洋捉鳖回。
篇2
丰腴是一种华美的气质,是一种丰富的内涵,展现出女人的气韵胸襟,流动着女人的妩媚柔美。其实文章也如女人,充实是一种美,不能“内容空泛,言之无物”。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充实”这一考点。
“充实”是对作文内容而言的,这一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做到这三点,文章就会是具体、充实而丰富的。首先说形象丰满:这里的“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也包括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景象、生活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叙文、抒情散文写作中一定要学会描写,善于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生动的生活场景。其次是意境深远: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行文中要着意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第三是材料丰富:这主要是指议论性的文章,用以阐明观点的材料应是充足的,具体的,而不应是单薄的,空泛的。这就要求在展开论证中思路开阔,广征博采,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古今名流,钩沉中外史实,纵横人间世象,积累历史文化,积累生活,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或议论,或发表感悟。
下面就结合上面三个要求,具体谈谈如何使文章充实。
一、形象丰满添新鲜。要做到形象,一是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表情达意;二是要运用修辞手法使情感与所选取的具体事物水融。仅做到形象还不够,还要给人以新鲜之感,不落俗套。这就需要作者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鲜事物。如高考满分文《路是月的痕》中有一段:“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本段妙不可言,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笛声,这看似在写笛音,实则在写父亲,虚实相生,形象生动且丰满。同时运用比喻,将路比作“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既而抒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又不落俗套。
篇3
关键词:高中生写作;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82-01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所以对于作文来说,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清新脱俗、质朴自然的语言美,固然是一种高境界,但现实中华美的语言更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高中生写作如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就如同裁缝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一样。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打动阅卷老师,彰显文章的魅力,最终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生动形象的语言,可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可表现在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形;可表现在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
既然华美的语言,是一面旗帜,轻轻招摇,就可吸引读者的目光;是一束火把,灼灼闪耀,就可点亮读者的思想。那么,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语言技巧呢?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遣词要生动
1.1 精心运用叠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音乐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时:"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说,仅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静静地"这一叠音词,就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毫无声响,又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思。
1.2 色彩词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如朱自清在《春》中描绘春景时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抓住色彩的连锁关系,写景物色彩层次清晰、意趣盎然,洋溢着春之生命舞动的美感,烘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诗如画,意境十足。
2.句式要灵活
灵活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或点题、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2012年天津一考生在满分作文《感受爱 感恩爱》中写道:"友情,是一把刀,将我们心中那坚硬的城墙敲碎;友情,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心中的彷徨与黑暗;友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箱子,收获快乐,也分享快乐;友情是雨季里的小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天;友情是寒夜里的一把火,为我们送去片片温暖;友情是一阵温馨的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一块洁白的手帕,拭腮边的泪痕。"一连运用七个比喻句,然后构成的一个排比句,不但写出了友情的重要作用,而且形象生动极富吸引力。
此外,运用整、散结合句,可形成一种整齐错落有致美。广东2012高考满分作文《生于此岸 心无岸》中"生活在这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年代,我们也依旧寻得自我的价值,同时也能在心灵清净中闻宫商角徵羽,行仁义礼智信,我无法赶上李白的春夜桃李夜宴,也不想到未来的土星上居住,我需要的是好好爱护脚下的土地,欣赏此岸的风景,然后让心灵携取古今的有益的思想,细描未来的美妙,且歌且行,足矣!"这段文字以整句为主,间以散句,开合自如,显然这种表达效果要比单一的整句或散句好得多。
3.修辞要新颖
作文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段连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4.功底要深厚
写作关键是看作者的思想对人、事、物、现象的描写、阐述和发挥,即作者如何对这些做最佳的文字处理。因此作者如果平时善于观察、积累,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那么写作时就可旁征博引得心应手,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变得厚重、亮丽,从而提高作文得分。
如:高考时一考生在文章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双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本段中作者通过广泛征引,使得文章文采飞扬。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卢延让苦吟的形象写照,此三子者都是锤炼语言的典范。王国维云:"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道出了在锤炼语言的道路上,必须历经艰难,方能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意荡神驰,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沈扬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0).
[2] 朱顺娟.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3] 郗悦欣. 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篇4
满分作文的亮点不尽相同,可有一点却惊人地相似,那就是语言芬芳四溢、流光溢彩。虽说语言之功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若找到了捷径,或许你也能成为“高手”。下列三种出彩技巧,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字词典雅,笔墨传神。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几个精彩的词语,便能令语言顿然生色。使用词,既要力求精准,又要避免重复。描写人物时,是“纤细”的身材还是“黝黑”的面色,是“紧蹙”的眉头还是“清澈”的眼神,是“指如葱根”还是“臂如莲藕”,人物面目均得栩栩如生;描写景物时,是“碧绿”还是“嫩黄”,是“红彤彤”还是“黄澄澄”,是“梨花飘雪”还是“菊傲严霜”,一花一木均得宛如目睹。在此基础上,若能再加入几个成语,语言的美感也就扑面而来了。
修辞美妙,句式生辉。运用比喻,描写会形象妥帖;运用夸张,语言会幽默生动;运用排比,句式会大气生辉;运用反问,话语会更显犀利。这些修辞,单一运用,语言会如星星点灯般有了光彩;综合运用,语言则会美得让人惊讶。像“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树下女孩笑靥如花,宛如仙女”之类的考场佳句,便是在拟人与比喻的修辞中,将语言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诗词入文,底蕴添香。经典诗词既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又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我们可以通过引用诗词,直接占领语言表达的制高点。行文之时,你可以用一两句诗作为文眼,放在关键处巧妙点题;也可以用多句诗词贯串全文,相互呼应,尽展才情;甚至借助诗词编织故事,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像“细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远,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淡雅,是‘只钓鲈鱼不钓名’的淡泊”之类的句子,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底蕴丰厚,情感动人,读来不由得令人怦然心动。
【精彩示范】
你像一阵清爽惬意的风,驱散我心中的杂念;你像一场痛快淋漓的雨,涤荡我灵魂的污浊;你像一杯清幽淡雅的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我嗅书香,心都醉了。(节选自《我嗅书香》)
亮点赏析:说词语,“驱散”、“涤荡”、“散发”等动词,巧妙变换,搭配恰当,精美典雅;看修辞,有比喻,有排比,生动形象,气势充沛,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
篇5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写作 方法
长期扎根农村语文教学的我,对学生一到作文课就眉头紧锁、情绪低落的情景感触颇深,也不遗余力地对此作坚持不懈的探索,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就谈谈我几年来作文教学中的几个心得。
一、课内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言是构建文章的血肉,生动丰富的语言表达往往给人一种恰似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美,贫乏枯燥的语言表达则会让人产生厌倦情绪。农村初中生的语言习惯更多地体现贫乏枯燥,在写作过程中“话到嘴边而无法表达”的现象时常出现。每当写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不符合作文语言的要求而得低分,这些常常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这方面,我常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一本抄录笔记本,分门别类地收集、积累语言,收集、积累的内容有:1、以课本为主,积累生字、词、及优美的句、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3500个和会写3000个是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字词句段的整合与整体。在初中七至九年级的课文后都有本课的生字、词,除此外还有练习中的优美语句、段落的赏析。如《散步》中的“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紫藤萝瀑布》中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等,我就让学生将这些字词句段抄录,并会遣词造句、扩写语段或仿写语段。2、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歇后语、格言等。如七年级上册《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的名人名言,又如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中的“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除课本外,作文选、报刊杂志中的优美语句、名言警句、俏皮话、歇后语等也进行收集,让学生系统地归类和整理,并在言谈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反复使用,然后形成自己内在的语言体系。
二、课外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生活,加强观察日记的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材料哪里找,那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所以每次布置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甚或是材料重复使用,没有新意,或是任意编造,言之无物,行文干瘪,毫无情感,为此我时常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话题、材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只有深入生活,用心生活,有目的地观察,细心地观察,有顺序地观察,耐心地观察,长期地观察,如此,学生就会发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灵感就会不期而至,作文材料也会源源不断、接踵而来。于是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抒写自己心中的精彩体验。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一周写两篇。观察日记分为四块:写人日记、叙事日记、写景状物日记、心情日记,每一个月确定一个训练的重点。如写人物观察日记,我就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亲人、陌生人等,要求学生每星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叙事日记,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要求学生清楚、完整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真人真事,先一件事,再两件事,最后到多件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较有文采地记叙事情的目的;写景状物日记,写景状物主要着力写自然景物,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神奇绚丽的,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清水、蓝天、白云,仔细观察,细心描绘,言下之物必会丰满动人;心情日记是抒发心声、交流思想的平台,更是激感,挥洒情感的载体,它不仅能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多年来,我一直引导、鼓励学生多对生活、对人生思考,学会用理性的思想、感性的认识来看待生活,教会他们去感悟美好的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内外结合加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
课本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更多的知识在课本之外,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张志公先生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文章的习惯,一定要背些。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了多读书,勤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有很大的关系的。为此,我的做法是:1、注重课本内古诗词、文言文、优美篇章的诵读。七至九年级课本里,课内必背古诗词就有28首(篇),文言26篇,课外要求背诵的古诗词60首(篇),以及一些优美的现代文的诵读,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雪》、冯骥才的《珍珠鸟》等等。2、强化七至九年级《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导读篇目的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导读篇目共有20篇,这些篇目多是经典篇目,我尽力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或向藏有这些书的个人借,在班里互相传看,或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看,边看边摘抄些精美的语句、语段或写些阅读笔记,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写作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3、收集课外书籍。学校图书室虽藏书不多,但也已足够学生借阅,再加上少数学生手中也有一些课外读物,引导他们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至少每两周用两个自习节的时间来阅读,为此,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设立小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组员的阅读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连续和完整性。
以上只是我几年来的一些教学心得和反复使用的方法。作文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需要的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常抓、狠抓,毫不懈怠。如此,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再难,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也总会被攻克。我相信,农村初中生的作文也会被列入“满分作文”之列,犹如山花般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2009年第4、5期
篇6
1.让学生从下面一段描写中找出用得好的字词并说说为什么。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那人(康大叔)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 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囔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鲁迅《药》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明确:“摊、撮、慌忙、摸、抖抖的、囔、抢、扯、裹、塞、抓、捏”这些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形象,刻画出了老栓的胆小、害怕,特别是把刽子手康大叔蛮横、粗暴、贪婪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结】我们同学在选用词语的时候尽量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能穷形尽相,写人叙事,能够惟妙惟肖,如果在贴切的基础上,能找到新鲜别致的词语就更好了。
二、句式灵活。
1.对比下列两句,看看哪句表达效果好。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为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再叫一个朗诵好的学生诵读第一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强烈情感。
明确:两个问句,三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恶愤怒之情。问句、叹句本身就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在这里,用问句开头可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2.赏析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西番莲生根发芽长高一米多后)
开始它们伸开手臂,相互打着招呼,接着便慢慢触摸着手指,再后来索性手挽着手,肩挨着肩,脸蹭着脸,仿佛一对孪生姐妹似的。不久,花枝上便逐渐孕育出一个个健康的蓓蕾。仲夏,花开了。像比赛似的,两棵西番莲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孕,我育;你绽,我放;你紫,我黄;你浓,我淡;你妖,我艳;你贵,我雅;谁也不让谁。满园花香,满园亮丽。平儿仔细数着那株紫西番莲上面的花朵:……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六, 三十六朵花了,还在开,有完没完了!
——舒正《西番莲》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赏析。
明确:“你……我……”,两字一节,四字一句,六句叠加,整齐排列,环环相扣,读起来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有急促感,很好地烘托出了西番莲的竞争氛围;拟人,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有机结合,共同托起一片新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花儿争奇斗艳、争相怒放的情景,一派生机勃勃!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满园春色,闻到了满园花香!
【小结】同学在写作中可以灵活地选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这样语言有起有伏、变化多姿,文章才会显得灵活自由,而不会那么呆板生硬了。
三、善用修辞。
1.体会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原稿与修改稿。
【原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修改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学生对修改稿并不陌生,一对比便可知孰优孰劣,老师可以直接叫学生回答。
明确: 修改后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赋予荷花以人的特征,写出了荷花的体态美与情态美,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富有意蕴。
怎样的句子才富有意蕴呢?富有意蕴的句子可以是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或是提升了文章内涵的主旨句,或是传达出作者的某种情感、某种精神或人生追求等等。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记念刘和珍君》中富有意蕴的语句,像“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语句虽然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但是很精炼,富有意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人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读过之后耐人寻味。我们同学也许一下子很难写出这样精炼的语句,但要尽量做到不重复、不啰嗦,尽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赏析学生的作文片段。
不必埋怨高三的疲倦,在心头点亮一盏明灯,清晰地照亮自己的前程,一切厌烦与倦怠都会灰飞烟灭!
心中有一份希望,再漫长的等待过程也都成为一种甜蜜。终有一天,我会等到花开最美的那一瞬间,终有一天,我会化蛹成蝶,在那灿烂夺目的花朵上翩跹。
——巫娟《高三?高三!》
明确:面对高三,作者并没有用豪言壮语说我要怎样拼搏,要怎样奋斗,但是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高三的自信、豪迈、执着、坚定和期盼,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语句同样富有意蕴。
2.高考满分作文片段欣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见到盎然春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出曹操博大的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语文,用一枝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画出诗人心中缕缕思绪,在一泓清泉中若点若圈,使我心雨飘飞。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篇7
一、形象醒目
拟题要尽量避免俗套的体例词语,如记、叙、说、论、议、感等。寻求形象的表达,方可让人看了眼睛~亮,精神一振,如“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藤索”指人们伸出的援助之手,是人们的帮助;用“藤索”使这一说法形象、生动、新颖,让人回味无穷。
二、概括凝练
好的作文题目,既能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又能让读者真正地一目了然,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年江西卷作文),行文紧扣标题。交代“爱你不容易”的缘由,向语文倾诉了自己的一片痴情。文章的标题即是主旨思想。
三、精警诗意
一个精警的题目,一个满蕴诗意的题目是对拟题的更高要求。精警的标题,能给人警醒,发人深思,自然能取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蓑烟草任江平”(2008年福建一作文题目),富有警醒世人的作用,点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它也是全文中心所在,这一题目告诉读者:繁华红尘于“我”如浮云,拥有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才是真。同样用凝练含蓄的诗歌语言为题,给人以诗的意境、美的享受,如“为‘伊’消得人憔悴”“青山寂寂水澌澌”,这些题目皆意境幽远,诗意斐然。
要打造亮丽的标题,不妨借鉴以下技法:
1 妙用修辞拟题法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的拟题上,便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1)比喻
拟题常用的修辞格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比喻,比喻的功效是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有很多用比喻手法拟出的优秀作文题目,如“生命是朵常开不败的花”,一个形象的比喻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盎然的诗意;再如“一杯沧海”,把一本书比作一杯水,把人生比作沧海,令人耳目一新。另外,“永不停息的河流”、“生如夏花”、“生活中的俄岁斯方块”、“清白的良心是温柔的枕头”等。
(2)比拟
在标题中运用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即把物人化或是把人物化,把甲物拟为乙物。恰当地运H{比拟可使标题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一标题,将语文人格化,把对语文的炽热、浓郁的情感真切地呈现了出米。
(3)对偶
对偶形式上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以“对偶”手法拟定标题,往往能出奇制胜,如以下作文标题:“雨润万物,馨香满天”、“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等,都采月{了对偶方式命题,既展示了文采,又突出了语言的创新,可谓一举两得。
(4)对比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衬托、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更利于展示文章的内蕴。如“忘记与铭记”、“灵动与沉稳”等标题,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为辩证地分析问题确定了立足点。
(5)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呼告这种修辞格拟题,开篇前即以强烈的思想情感冲击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父亲,我爱你”、“救救孩子!”等标题均有浓郁的抒彩,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氛围。
(6)列锦
即把相关或不相关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并列在一起做标题,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抒情。这种方法适宜于散文的拟题,如“诗人,明月,黄花”、“诗,酒”等都是列锦式标题的成功范例。列锦式标题通过意象的组合构成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而,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2 化用、引用拟题法
古典诗词佳句、当今流行歌词、俗语、成语、名言警句、广告词等,经典、别致,引用或化用后以之为标题,既浓缩凝练,又可收到诗情画意、富含哲理韵味和幽默趣味等不同凡Ⅱ向的效果。
(11引用、化用诗词
浩如炯海的古典诗词、层出不穷的当代诗作精品中有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和丰厚的内涵底蕴,以此米编拟题目,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学修养,又不落俗套,清新别致,韵味悠长。“怎一个“情”字了得”、“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等标题分别套用、化用了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文题富有文采,充满诗味。引用、化用诗句,使用整句,可使标题整齐划一,音节和谐,增加了含金量。
(2)引用、化用歌词、广告词
标题中恰当地引用或化用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歌词、广告词,既能收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的效果,也能彰显文章的情趣。
(3)引用、化用俗语、成语、名言警句
引用、化用这些生命力强、引用、化用这些影响力极大的句子来做文章的题目,暗含旨趣,妙化无痕,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从“江山易改,本性可移”一改约定俗成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为标题,则在立意上声势夺人,别具一格。这样的化用使标题别有洞天,自有道不尽的奥妙。
(4)引用、化用名作
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篇名)、影视作品名巧妙引用或改装,用经典之瓶装创新之酒,别出心裁,定有出奇制胜之功效,如“行者无疆”引用余秋雨的名篇,为文章点明“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永远不停息”的题旨作足了铺垫。利用熟知的名著名篇拟题,不但体现了丰厚的积累,也体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再现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学画面,实属难得。
【范文】
晋之殇,晋之商
2009年山西卷高考满分作文
煤炭,墨金,几亿年来埋藏于山晋大地之下。蕴涵着巨大的能量。黑色的金子滚滚流出,终于在近几十年来撑起了山西经济的命脉,但是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地下的空洞也越来越多。望苍天,灰津不见天日;看大地,光秃秃乌兽无踪。河流干涸,水位下降,空气污浊,古迹受损,以致呼吸道疾病蔓延。虽然煤炭开采伴随着巨大的财富,但是一桩桩、一件件不幸事件的发生,又怎能不让每一个山西儿女心痛如绞?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无疑是矿难。小矿难几难断绝,大矿难时有发生。三年来,山西换了三位省长,而有关新省长上任最大的新闻是“省长哭了”。为那死去的矿工。也为这多难的山西。小时候第一次看见矿工,他们坐在矿车上,我竞没认出来,黑黢黢泛着流光的炭隐着同样黑黢黢却干枯龟裂糊满煤灰的皮肤,只有一点白牙若隐若现。搏命的行当,沉重的苦难,却系着全家人的生计,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他们,这些搏命的人,又能说些什么呢?而全省大大小小多少煤矿,又有多少矿工能不抱侥幸心理抵挡暴利的诱惑?出事赔钱,可万一不出事呢?甚至,欺上瞒下,这种事怕也见得不少了。
晋之殇,伤断肠。
然而矿藏终究是有限的,加上不舍理的发掘。现在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而内蒙、云南又发现了特大煤矿,逐渐转移着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优势。就像是被大灰狼追着的兔子。即使跑得再快,也总会有跑到河边无路可退的一天。没有了煤,我们还有什么?
晋之商。可有一些就在我们不能再依靠能源之后,撑住山西的经济?扬吾所长,避吾所短。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详尽地叙述了晋商之兴、晋商之盛,从此全国一发不可收地掀起了晋商热。那确实是传奇。不过百年之后。大院犹在,山西能否缔造新的传奇?山西不靠海。不临水。外贸方面先天不足。但正值国家扩大内需之际,也许正是我们发展的良机。“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旅游业必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是啊。兔子不会游泳,但是学会打洞,依然能够成功地从恶狼之口逃生,
中国三十年,举世瞩目。山西呢?乃至中部六省呢?该当如何呢?这只兔子是否能够学会新的技能绝处逢生呢?
篇8
一、以文为本,科学对话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基本形式,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而如何使这些对话有效,“科学”二字实为必需。因为,只有科学对话,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科学’二字太抽象了,有没有哪些规范呀?”结合个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我把科学对话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
1.主题式对话。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思维而任由学生的思想游离,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说着说着就扯远了,偏离了主题,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不科学,而且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序低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应该是主题式的对话,对话的双方不是在两条平行线上滑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互相碰撞、不断深入、共同成长。比如在上《世说新语・咏雪》一文时,我就紧紧让学生围绕“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这一问题展开,有学生说“撒盐空中”好,因为盐和雪都是白的;也有学生说,“柳絮因风起”好,因为它让人感到了雪漫天飞舞的情态,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对于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我并不做定论,而是让学生由此更深一层去思考写景该如何赋形传神,这不是一举两得了么?
2.多向式对话。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早已有预定的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真是“明知有答案,偏要戏学生”呀。例如,一次听课,有位教师在教《行道树》一文时,提了这么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加强环保,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呼唤一种社会责任感以及呼唤人们对尽责任者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其实这些也是对文本的有益解读,但是,由于这位教师自己事先在心里预设了答案,因此在与学生对话中就导致他不断地引导学生往自己的预设答案“歌颂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个主题上靠拢,使得师生对话单向发展,既限制了对话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阻碍了对话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这位教师的师生对话是主题式的,但可惜的是,他是“被主题”了,只局限于文本的政治解读,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3.系统式对话。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对话,除了主题式对话、多向式对话之外,系统式对话更为必要。我把这种系统式对话简要归纳为三个系统:规划系统、实施系统、反思系统。先说规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按学生的初读理解来组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适时适量地拓展和文本有关的资源,以利于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规划之后,就进入实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富有内涵的对话话题,可能是一对矛盾、也可能是一种现象,一个问题;可能是教师预设的,也有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提出的,与学生展开对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比如在《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这一话题就是很好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课堂上有学生说失礼,因为“友人惭”了,就应该宽容一些,何况人家是长辈;也有学生说不失礼,因为友人骂他的父亲“非人哉”,无礼在先,元方入门不顾已经很委婉了;也有同学说元方当时年方七岁,我们年方七岁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呢,我们不应该对元方太求全责备……实施完毕,反思系统就得运转开来。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认真思考:实施过程中对话的“低效”在哪里?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对话“高效”的地方在哪里?是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是找到了文本的要害解析?是愤而启之、悱而发之?还是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师生之间建立了情感空间站等等。总之,针对问题,及时反思,变教训为经验,化经验为理论,使得下次上课时,有法可依,变低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