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的格式范文

时间:2023-03-17 21:3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说课稿的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说课稿的格式

篇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根据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11、12章电学实验,结合新课标“物理来自生活,走向生活“的理念和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的一节课,是一节全新独创的实验课。

本节课以立足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验资源为原则,利用铅笔芯完成了四个重要的电学实验,并且以此实验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文具盒中其他工具还能完成哪些物理小实验?这是对本节实验的拓展,也是对整个初中物理试验教学的思路拓展。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完成实验,并讨论文具盒中的其他小实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熟悉的物体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经历过程和情感价值教育等几个方面考虑,力求使学生从这节课中不仅学到知识,同时还能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同时他们又有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学习陷入大量的题海战之中,拼时间,拼身体,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实验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但是实验资源有限,每天都去实验室是不可能的,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识到只要用心去创造,你的实验资源将会非常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大大的调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手段

1.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于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通过“猜想设计探究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由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学内容,由此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在许多地方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五、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上课之前学生自行分组,收集相关材料,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讨论分析收集的信息。在讨论、分析、综合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并得到其所需信息,从而培养自己的归纳、比较、综合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详见教案)

七、教学设计说明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堂课我的主导思想是“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

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设计。

篇2

【关键词】高职评估;说课;概念;作用;内容

说课,由于它能够实现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过程的目的,因此,被当成是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中的三大核心之一,也一直是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和一线教师们高度重视的研究对象。下面,本人从院评估办公室成员的角度出发,对评估中的说课做一说明,以求抛砖引玉。

1. 评估说课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在评估说课中,由于说课者对说课的认识不够,或方法与技巧掌握不到位,或由于本身的能力与理论素养方面的具体缺陷,经常出现一些容易导致说课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的问题,有些共性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此做一归纳和分析,主要有:

1.1 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晰,逻辑性不强。这是评估说课中出现最多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说课顺序的颠三倒四上。比如,先说教学过程,后说教法学法;或先说教学目标,后说教材分析;或先说考核方式,后说学情分析等,或往往使得前者在表述时依据不足,各部分应该陈述的内容说明无法说清;又比如,在教材分析中,长篇大论的分析教科书的编者、出版时间、作用与位置等;或将教学流程当成教材分析;或把教学内容说成是教学过程;或是在教学分析与学情分析中过多的陈述教学方法等。

1.2 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基本资料不熟悉,对学生了解不全面,对评估说课的内容和格式等要点学习不深入。导致说课时对相关内涵挖掘潜力不够深,从表面上看,好像说的是面面俱到,但是,因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不深、不全、不细,各个环节都说得不清楚,各部分实际内容安排不合情理,重点不突出,难以达到说课的最起码效果。

1.3 对评估说课的类型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同是说课,但在教研室内部进行的研讨说课、同行之间进行的比赛说课等与评估说课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将以前用过的旧说课稿重新收拾,经过简单的加工之后,就从容上场,其结果自然不会好。

例如,部分说课者把说课过程中的课程定位、课程特色、教学资源甚至教学进度搬到说课中间来;有些说课者将个人的工作经历或相关简历一一说出;还有一些教师的说课稿与具体要求完全脱节,或把说课稿与教案同等对待,或把说课变成了教案加说明,或者在说课过程中详细陈述教学中的要领,或在说课的时候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示范性说明,或把说课变成上课的压缩与精简等,都是因对评估说课认识不当而形成的。

1.4 灵活处置能力不强。有些青年教师尽管对主讲教材内容较为熟悉,但由于涉入课程不深,缺乏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潜心研究;缺乏对讲授内容的精选、加工和改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融会贯通。虽然因提前反复练习,在正式说课时显得相当流畅,但在说课之后的专家提问中,对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编排、运用与时间分配等方面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回答情况大多不能让人满意。

1.5 教学手段运用不当,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技术。当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直观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但在具体的评估说课中,有些教师不分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一心一意地盲目套用。例如像《高等数学》等课程就非常强调公式推理与证明过程的课程,并非多媒体的优势。还有的高职教师把多媒体变成一种偷懒的工具,将说课稿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其ppt课件仅仅只是word搬家而已。

1.6 课件制作不精细,处理文字功夫不佳。此方面的不足和失误所占比例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6.1 ppt页面的设置不合理。比如文字太多或太小;或标题的文字小于正文的文字;或不考虑页面的上下左右边距,以至于文字成堆让人透不过气来;或是同一页面上设置有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太多的元素,加上各种各样的超级连接,既让说课者本人不易操作,又让其他人目不暇接,难以应对。

1.6.2 ppt的模板选择不当。相当一部分教师ppt的模板与众不同,要么是用黑色为背景,文字设置成金黄色或白色,虽然对比强烈,但给人一种十分沉重的压抑之感,让人极不舒服;要么是用纯白色为底,再将文字、表格等设置成黑色,虽然看起来清晰简单,但时间一长,多数人的眼睛就有痛、酸之感。

1.6.3 ppt所表达内容不完整,与所说不同步。例如,有的说课中不谈教材,却将教参当成重点反复的说;有的教师在说教学资源时,只说教材和教参,不提与之对应的网络资源和相关的主要杂志或期刊;有的教师只说如何教学,却不说考核的方式方法;还有的教师将重点、难点说得很清晰,但是,在其ppt上却没有对应的文字显示出来,或者相反,ppt上显示的内容和他所说的不一致,使他说的内容与屏幕显示没有具体的关联。

1.6.4 时间分配不当。或者是提前练习不够,或者有些紧张,多数年轻教师的说课都是用不完规定的时间而提前结束;而年纪较大教师的说课时间往往不够用,说到最后几个内容时,因时间紧张,常常是一两下就过去了;来不及说完的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说课教师在说到他认为是相当重要的内容时,就大说特说,不太注意时间分配,其结果当然是越到后面其速度越快,往往给人前松后紧之感。

1.6.7 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教师说教学理念时,教学理论陈旧或没有理论,或是有理论但谈的不恰当不充分,理论大而空,与具体的实践没有关系;有的在说教学设计理念时,罗列了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名称,但缺乏对这些理念的正确理解,也没有陈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说的是一套,具体教学中做的又是另一套;或者在说学习目标时,目标领域与目标内容不一致;反应到教学方法上对本已经很陈旧的方法很推崇,将大众化的方法反复陈述,想变成自己的特色;反应到说教学过程时,结构陈旧,手段落后。

1.6.8 极个别教师准备不认真、不充分。在评估说课中也发现,极少数教师忽略了重要的一线教学,仅仅把评估说课当作一项任务,以应付完成任务不出教学事故为准,反应在评估当中,就是说课前准备不认真、不充分,无法对本次说课的具体内容熟记于心,无法做到在不看说课稿的情况下能够完整地、条理清楚地讲述内容,不能控制好节奏,无法把握好说课的时间,说课时结构混乱、思维短路、叙述无序,更谈不上出口成章。

1.6.9 一些老师教态不好,手足无措。不少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有一些多余动作,给人做作的感觉;有的教师说课时发音吐字不清晰,或普通话很不标准,有很重的口音与较多的方言,或说话速度太快,他人听课时相当吃力;有的教师说课语言欠简练,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语言表达词不达意,枯燥乏味,喜欢使用“这个、那么、啊、嗯、是不是、对不对”等口头禅。

1.6.10 还有部分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不能正面对着专家或听从,或者侧视窗外,或者面对计算机;有的眼睛不敢离开讲稿,恐怕自己讲错,而不注意听众的反映;另外有些老师不够注重仪表,在衣着上过分华丽新奇甚至暴露,或者过分随便,甚至有些不修边幅。

2. 解决评估说课中上述问题的对策

2.1 学习优先。说课,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对当今教师来说也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为了说好课,授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和学法,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要钻研教学大纲、全面熟悉教材,细致了解学生,认真撰写说课提纲与说课稿。通过现场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对钻研课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统一认识,以研促教,以评促改。具体联系到高职院校,要认真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

2.2 抓往要点。要根据课程自身特点,选择性地参照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提前进行有针对性地准备:

2.2.1 说课内容上必须体现高职特色。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课程定位、课程性质、地位、作用;体现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核心课服务,专业核心课为职业岗位服务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

2.2.2 课程设计要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对行业岗位需求分析,阐述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要将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阐述清楚。

2.2.3 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要对如何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如何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如何设计“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等内容重点阐述高不可攀。还要说明所选教材或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教材和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是否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2.2.4 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一次课为例,将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如何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陈述清楚。

2.2.5 实践教学条件是重点,要说清楚是否满足实践教学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是否有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建设,能否满足课程生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习环境能否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2.2.6 教学效果要说明评价体系的构成(如:校内督导、学生、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同行、督导评教等),重点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训、实习产品的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等主要指标说明教学效果。

2.2.7 要凸显主体教育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撰写说课材料时,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设计中各个教学环、链的展开等方面要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8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印发说课材料给听众,并将材料中的大纲小目制作成PPT播映,以增强视觉效果,从而提高说课的质量。

2.2.9 要特别注意搞清楚说课与备课、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要主动展示教学资料说课过程中或说课后,教师应将说课稿、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具以及自己或课程组编写的教材、讲义、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展示给专家和同行。

2.3 注意要求。说课的基本要求有五,一是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二是重点明确,难点具体,说理透彻;三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四是高度重视教态的训练和相关的礼仪;五是其关键在“说”上,突出“说”字,切忌编、背、读。要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语言要自然、明确,精神要饱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年16 号文件.

[2] 左利利.对高职“说课”活动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6):18-21.

[3] 王仑,邹佐.职业学校说课内容试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3).56-58.

篇3

(大同市卫生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4)

【摘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药剂专业形成了“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程计划到位,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丰富,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六维度、多主体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教师双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专业网络平台搭建基本完成。但改革任重道远,探讨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方法步骤;成果

课程体系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力保障。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照“学岗融通、项目训练、顶岗实习”“2+1”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精神,本着学生够用适用、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1课程改革的方法步骤

成立机构,分步推进:

1.1成立机构,保障建设落实

药剂专业建设工作组组建了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课程开发小组工作职责,做到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事有人管,活有人干,有效地保障了课程体系建设的落实。

1.2科学设计,编写建设方案

根据课程体系的构建程序以及配套的建设要求,设计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流程,编写详细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做到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了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如下:

1.3根据计划,编制体例格式

药剂专业建设工作组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讨论每一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及编制的统一格式。如课程标准的编制,首先确定课程标准要对哪些内容作出规定,并体现每一规定内容的具体要求,如教学内容及要求这一条目,规定了要编制的项目名称、任务及每一任务的知识点、知识目标、技能点、能力目标、建议的教学方法、德育渗透点及学时分配,内容全面,要求具体。再如课程考核这一条目,要求根据课程类型给出相应的考核方法,包括总分值、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所占比例,平时考核内容、分值比例、考核形式,结业考核内容、分值比例、考核形式,具体详实,操作性要强。对于校本教材的体例格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也做了具体规定。对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课件、试题等编制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建设任务顺利、规范完成。

1.4下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课程建设计划,以任务下达书的形式下达建设任务,每份任务下达书都配有审核验收单。接到任务下达书那就是一份责任、一份承诺。专业带头人负责同步指导和阶段性验收,做到了任务明确,有时限、有指导、有检查、有督促,保障了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提前完成。

2课程体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2.1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课程体系按照学习领域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国家标准)、专业技能课程、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知识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第一、二学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第三、四学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加设职业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一技之长;第五、六学期全部安排在行业一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与职业能力,实现毕业后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

2.2课程实施进程计划到位

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完成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的递进性,编制完成了教育教学安排表,用来指导药剂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详见表1、表2。

表1药剂专业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以周为单位)

2.3课程配套建设初见成效

2.3.1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丰富

按照课程建设计划,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具体有药剂与设备基础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药物分析基础技术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药事法规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实用药理与治疗药物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及教学设计;药店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设计;药学微生物实用技术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及教学设计。这些建设成果均体现了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主线,完全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2.3.2教学方法改革初见端倪

药剂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项目性比较明显,操作性很强。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所以教学方法主要以推广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为主。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学习,交流讨论,结对帮带等,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基本推开,并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2.3.3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搭建了六维度多主体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配套有详细的评价方案,并对学生实施了两学期的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对照、分析,判断其准确度,适时调整权重,逐渐细化内容,使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2.3.4教师双师素质不断提高

实施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势必要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方案,通过校本培训、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参观考察、顶岗实践、承担任务等方法、手段,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建设能力和理实一体教学能力。目前,药剂专业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100%。

2.3.5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的实施,传统的实验实训设置、布局明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拓展,形成目前现代化的四个实训中心(专业基础实训中心、药物检验实训中心、药物制剂综合实训中心、药品营销综合实训中心)、一个中药种植园和一个中药标本陈列室,同时还设置了四个理实一体和多媒体教室。药物制剂综合实训中心新增GMP模拟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由原来的16个拓展到19个,其中和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成了“企中校”,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3.6专业网络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网络利用能力、网络道德,以及为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自主学习的平台,同时实现资源共享,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现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3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不足

3.1重设计,轻落实

新的课程体系实质性实施是针对12、13级学生,主要是12级学生,由于一部份的教师对教学改革的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改革实施起来困难较多,难度较大,影响了改革的推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克服困难,规范管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确保课程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

3.2人才缺,技能弱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我们的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虽达100%,但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多,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又不均衡,个体差异较大,有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短缺,严重影响到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下转第291页)(上接第290页)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3专家多,指导少

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定期召开会议的同时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和我们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项目,从而共同探讨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3.4重理论,轻实践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学生已经比较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由小精灵提出: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例1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引路课,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多位数乘法的学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和类推。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称,成不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是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计

算,讨论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正确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轻松。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在练习中使知识得以巩固。

四、说课堂教学结构:

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及对计算教学的认识,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四)、总结归纳。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以主题图为素材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出示信息:3盒水彩笔,每盒12枝,让学生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枝水彩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3=?从而引出新知的学习。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分以下几个层次教学:

1、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我想估算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实际的情景中才得以体现价值,因此,

算式出现后,先让生估计一下,大约几枝?

然后,让学生先试着算一算,并把算法与同桌说一说。这样设计既是对学生起点的把握,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能充分暴露自己的想法。

2、反馈算法学习新知

学生的算法可能会出现书上提及到的口算和笔算两种。我先让口算的学生说算法,要求学生说清口算每一步的算法、算理,我想这是为笔算服务。同时板书计算过程。特别是让学生弄明白10×3的10从哪里来的?便于学生明白口算的算理。

当学生出现笔算时,我会追问:你是怎样算的?同时顾及全体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还是有必要对笔算进行规范地书写,我想这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所以,我会让学生观察书式与横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因数的位置按上下来书写,并且第二个因数3应与个位对齐,积写在横线的下面。虽然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有帮助的。然后重点探究笔算的算法,也是本堂课的重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应该会出现规范的竖式计算。因此,我会另外板书过程化的竖式计算(如教材中竖式的虚线部分)提问:你是先算哪一步?学生应该会说2×3或3×2,随即在第一次积6的右侧板书。同时让学生明确6应写在积的个位。

然后,问积中的“3”从哪里来?让学生说清3是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得到的。教师并在板书上注明计算的箭头,便于学生弄清计算的步骤。紧接着提问:为什么这个3写在十位上呢?让学生说出它是由3×10得到的,

表示的是3个十,随即对应位置板书:10

×3=30,以上几问是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12×3的积。

在此基础为了进一步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请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老师刚才板书的竖式与学生的口算有什么联系,使学生明白笔算与口算的计算的道理即算理是一样的。此时,教师提出我们可以把刚才分两步的笔算过程合成一步书写,即规范的竖式书写。

从而揭题:

笔算乘法

由于,本堂课作为笔算课,所以为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我将通过让学生指名说计算过程、同桌说、再指名说的形式达到对笔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当然,通过计算课单有语言思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动作思维即大量的笔头练习。

第三层次,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我安排了类似例题的3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其中一道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试着用列竖式方法进行计算,在反馈中继续巩固算法。

六、说课堂作业题设计: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练习作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又体现一定层次性的练习:

1、专项练习

训练学生的的笔算竖式计算格式。我安排了2~3道的直接书写积的不完整竖式计算。

2、对比练习即书上做一做三道,通过让学生计算说出三道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里只要学生说准确都允许,教师不作小结,因为不进位乘法只能说是笔算乘法的一种特例。

3、基本练习

书上75页的第二题6道,让学生在数学本子上列竖式计算,并在投影上进行逐道反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

、纠错练习——“火眼金睛”

低段孩子善于纠错也乐于纠错,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其中有书写数位没对齐的错误、也有积的十位出错的题目,也有数字看错的题目。让学生先安静判断再指名反馈。及时表扬。

5、应用练习。

计算课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始终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因此我将书上75页的1、3两题作为应用练习,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6、综合练习,书上75页的第4题。

通过与其他运算混合计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环节:总结归纳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同时,教师用规范的语言复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即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再依次乘第一个因数的十位,百位,千位,乘得的积分别写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课堂是富有生命的,说课设计毕竟不是现场上课,所以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我们还需要作出灵活的应对,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四、说板书设计:

篇5

说课稿

双线要素析教材

《这儿真美》是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一单元围绕着“祖国山河”的人文要素,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教学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又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语言要素,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两篇课文中,这一语言要素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并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中安排了小练笔,使得这种阅读方法的认知得以实践练习。同时在语文园地中还安排了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也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

《这儿真美》这次习作要求是“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它与本单元的课文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呈现出三部分内容:1、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兴趣,寻找素材,明确习作任务。2、提出习作要求,一方面仔细观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习作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3、写好之后的修改和交流。这次习作实现单元语言要素的迁移运用,形成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学习途径。

根据实际说学情

三年级习作处在学生二年级写话的过渡阶段。通过前两年的写话学习,学生已经学会能够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并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但是孩子写起来困难,对习作没有兴趣是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仍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本册第五单元“观察”为主线的语文学习,培养了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也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依标扣本定目标

布鲁姆讲:“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本册的习作的要求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本次习作根据课标,紧扣教材的语言要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设定以下目标要求:

1、能仔细的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要素提炼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依据教材要求,把“能仔细的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我将本次习作分两课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贴近生活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关键性途径,我根据单元习作的教学内容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力求唤起学生生活经验,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观察的和自己的感受进行习作,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进行自我修改,发现问题,再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下面我将重点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循序渐进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开课时,我先向同学们展示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景色。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一句话概括景色的特点,最后向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这样做可以迅速地将本课的习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在一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把学生带入习作情境。

二、

借助课文,指导写法

1、出示课文,明确要求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统编教材提倡“阅读铺路,读写结合。”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五自然段,《海滨小城》的五、六自然段,作为学生模仿的习作范例,帮助学生梳理表达方法,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就是围绕一个意思进行表达。

这一环节教学以课文为例,这个“例子”,不但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例子

”,也是学生情感陶冶、感悟生活的“例子”,更是学生积累生活、表达自我的“例子”。

2、观察插图,初试身手

语文课程标准说:“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运用好语言文字。”

此环节先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作为学生习作的样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的总的感受,在层层渐进的提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出示的词语,说一说生活中哪里看到过这样美景,再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词语,然后说一说自己本次习作上可以用上哪些词语。

学生学好、用好这个“例子”,能起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启发、触动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情感,养成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形成语文能力。

三、打开思路,进行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举出的三个例子,理解三句话的意思,然后小组自由交流生活中你所见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都是什么样”“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等问题。交流完毕,请学生动笔写习作,明确要求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灵活运用生活中所积累的词语,同时提醒学生要规范书写,注意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老师相机循环指导。

这一过程是学生构思,起草动笔的阶段。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让那个学生易于动笔。通过交流,将习作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关注习作的质量,使学生把习作的书写也当做了练字的过程。

简明扼要写板书

这儿真美

景物

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