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7 02:1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1

1.“二泉映月”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们阅读全文,找出描写二泉景色的相关词语,边读边想象那美妙绝伦的风景。

2.谁来说说“二泉映月”的景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出示相关词语:

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静影沉璧月光如银月光似水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3.刚才我们透过语言文字看到了二泉的美景,那么年幼的阿炳来到二泉边,能看到如此美景吗?(能,小阿炳当时没有失明)

4.可是,师父却不问他看到什么,而是问他听到什么。那么,阿炳听到什么呢?(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5.这是为什么呢?(引读师父的话语)师父的这句话你能听懂吗?小阿炳能听懂吗?(依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饱经风霜”一词)

6.小结:没有经历过风霜的人,是不会听出泉水中奇妙的声音,也不会完全理解师父的话语。阿炳也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二、想象阿炳的坎坷经历

1.今后的岁月里,阿炳会饱经什么风霜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象阿炳的艰难经历。

2.阿炳这十年来饱经的风霜有哪些?(双目失明,生活穷困,疾病折磨……)在困境中阿炳是怎样做的呢?(板书:做)

3.有感情读出阿炳与命运的抗争。(配《二泉映月》选段)

三、前后比照阿炳的“看、听”

1.又是一个中秋夜,饱经风霜后的阿炳再次来到二泉,此时的他又是什么感受呢?请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

2.此时的阿炳看到什么?(双目失明的他什么也看不见)

3.十年前的中秋夜,阿炳还和师父一起欣赏二泉映月的美景,十年后的中秋夜,物是人非,师父已经离开人世,自己也饱经风霜,双目失明,再也看不见二泉映月的景色了,他从淙淙水声中听到什么?(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4.这个句子中的各部分是不是结构相同?“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四个部分结构相同,这就是排比句。(反复诵读,体会排比结构能增强语势,使感情强烈)

5.这些都是阿炳用耳朵听到的吗?(不,是“想到”的。板书:想到),你怎么理解阿炳想到的内容?(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阿炳的经历来理解)

四、细读第

自然段,描绘音乐曲线,体会句子特点

1.如果你经历了挫折或失败,你可能会哭泣着向亲人倾吐自己的感受。卖艺度日的阿炳,他通过什么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呢?(拉二胡)请同学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看阿炳是怎样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的?

2.作者将琴声分成了几个部分来写的?(3个部分,开头、、结尾)是怎样写琴声各部分的?(各部分都是先写了曲子旋律的特点,再写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投影文字,表现音乐的三个部分旋律特点和情感内容)

升腾跌宕

表达……抒发……

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久久回响委婉连绵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5.作者仍然用了排比句强烈表达情感,结合投影,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总结音乐创作历程

1.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阿炳创作音乐的历程。阿炳“经历”苦难后,再次来到二泉,“想到”了很多,不禁拿起二胡,将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了茫茫月夜。就这样,一首不朽的音乐诞生了。

篇2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完成,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新课程标准实行后,语文教学模式有了相应的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直接讲课的传统模式,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郑成功的故事或资料,学生在简单了解郑成功的事迹之后,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扩充。因此,为了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语文教师扩充了语文教学内容,使教材成了教学中的参考工具。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草原的真实面貌,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舍笔下“人美、景美、文美”的场面,并且也在无形中丰富了关于“草原”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3.促进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设计环节中,教师只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这在无形中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也更多的目光投到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中,从而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合理化。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同时还应注重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设计,以便实现“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1.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学。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不是通过记忆复杂的公式与符号,而是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克隆之谜》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二泉映月的录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二泉映月的感人场面,从而促使学生切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个性化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促进整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注重不同学生性格间的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讲解语文知识时要渗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如: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事先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解诗意,想诗境,诵诗篇。可刚一讲课,便有一位学生发问:“诗中写的是什么花?”其余学生也议论纷纷,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改写,一组到网络教室收集资料,一组在书库查资料,一组到花园观察。最后,学生不仅深入地体会了诗歌内容,而且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是个特殊的个案,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关注学生个体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要体现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为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生命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更有深刻的生命感悟,这是对社会发展的真正负责。

4.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7-01

美术教学中,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直接体现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方面。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这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很明显“预设”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教学色彩。“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有教学程序进行调整及发挥,进而灵活地随机教学,以期达到教学效率最优化。关注生成,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因此,生成教学更加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等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在实际操作中的更难把握性。除了课程本身的教学设计以外,学生活跃的思维也往往衍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能发人深思,引人争论,而这时,也正是进行课堂随机教学的良好时机。例如我在《走进抽象艺术》一课中,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分别播放三段音乐《马刀舞曲》、《二泉映月》、《爱的罗曼史》,请学生欣赏。听完音乐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色相环和几种不同的线条,同时提出问题:如果让你选择颜色和线条来表达上述三种音乐带来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色彩和线条?经过讨论和推荐,学生甲、乙、丙三人到黑板前,利用我提供的各色马克笔,在展示的图画纸上画出了各自的感受,我再请下面的同学发言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学生对《马刀舞曲》、《二泉映月》两首曲子的表达方式很快达成了共识,但就《爱的罗曼史》应该用哪种线条和色彩表达更准确产生了严重分歧:“《爱的罗曼史》应该用红色的、奔放的线条来表达”“不对,应该用蓝色的舒缓的线条来表达” “应该用绿色的螺旋的线条”……,我心想坏了,这样讨论下去课堂时间不够不说,而且我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恐怕很难服众。我冷静了一下,总结各方观点后说:“爱情的感受对每个人来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觉得甜蜜幸福,有人觉得苦涩不堪回首,有人觉得浪漫充满向往等等,因此,你们每个人给出不同的答案都很正常” ,这时我出示了准备好的答案,学生理解了,我也趁势转回了原来的课题:“抽象的音符组成的节奏,引发了我们对音乐的情感回应,让我们听懂了音乐。同样,抽象绘画语言也可以组成节奏,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并由此引发我们对抽象画的情感回应。”此时,我再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了两幅不同的抽象艺术作品供学生们欣赏讨论,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讨论得很热烈,课堂气氛也越发的活跃了起来。通过欣赏和讨论,我很容易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了抽象艺术的艺术美: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后面再给学生介绍冷抽象、热抽象艺术作品时,因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不同的抽象艺术作品,每个人都能大胆的根据各自的感受说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再按照原来的预设抛出问题:“是不是谁都能创作出抽象艺术作品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有学生说能,我总结出“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世界独立的感觉和意识,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欲望,都能通过一定的艺术的语言把我们的这种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又有学生说不能,我引导“说不能,是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不是任意的随便涂抹都可称之为抽象艺术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这节课因为对课堂预设和生成的灵活处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对重难点的有效突破起到了出乎意料的帮助。我想,如果我当时按预定目标教学,接着往下直接给出“答案”,或许会节省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会被打断,而问题的讨论也就不会如此深入。在这短短几分钟的讨论中,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一场对一件事情、一种现象要多角度、全方位看待评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是一项灵活生动的艺术,决不能机械呆板的照本宣科,而在美术课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说不定是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发现了老师所未发现的大自然中的美丽图画,说不定是孩子们用神奇的想象创造出了老师所未创作出的独特作品,也说不定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想到了老师所未思考过的问题,或者说出了老师想要说出但不知从何说起的话……,我们能从孩子那里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课堂预设也应该考虑更多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

篇4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追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出现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异化的尴尬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的底下。

一、列举虚假无益的问题

1.思维得到启迪了吗

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展开连珠炮似的追问: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老天鹅心中是怎样想的吗?如果有年轻天鹅问起,老天鹅会怎样回答?思考作为读者,你会怎样夸赞老天鹅?学生被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压得喘不过气来,思维空间也被教师无形填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训练得到落实了吗

教学《生命桥》时,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多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圈画动词,按照羚羊逃生的动作复述课文内容,设计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真情告白,以年轻羚羊和读者的角色分别进行告白,为老羚羊撰写颁奖词。这样的设计一味地求多求全,缺失统一的主题,学生如同被赶上架子的鸭子,无所适从。

3.情感得到激发了吗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师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哪些语言打动了你;为什么会打动读者的心;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文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而教师却以机械僵硬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有多少感动就不难想象了。

二、叩问理念缺失的缘由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偏离主旨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出现偏差的原因首先在于没有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遴选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教师一厢情愿的设计脱离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实际,造成教学设计的脱轨;其次是文本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教师没有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使得课堂偏离了应有的方向。

2.混淆不清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材文本进行思维交融、思想碰撞的过程,其间既要强化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旦有失偏颇,就会形成要么教师挑起大梁,使得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学生天马行空、肆意发挥,走上不必要的弯路。因而,只有明确师生双方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确保课堂健康有序的发展。

3.紊乱无序的设计层次

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是提升阅读教学艺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于学生实际的综合考量。课堂教学只有在不同层次中有序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种秩序一旦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思路必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导致学无所获。

三、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

1.基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共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性的拨乱反正,凸显语文学科的灵动和情韵。工具性是语文之本,而人文性是语文之魂,两者彼此交融,和谐共生。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无躯壳的孤魂野鬼,没有人文性的工具性是缺失意蕴的僵硬符号。因而,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教师切不可有失偏颇,造成语文教学方向的偏离。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伯纳德夫人的冷静机智,抓住伯纳德夫人所说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进行品析。教师让学生猜想伯纳德夫人说这句话时,应该将重音落在哪个字上。学生依据当时的情境,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每个答案学生都言之有理,都起到转移德国军官注意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体悟文字的弦外之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关键:思维体验的强化落实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思维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体验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文本的朗读。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情愫以及语言本身的精妙唯有通过不断的朗读才能被读者所吸收。其次是依托文本,合理想象。文本是作者客观表述的体现,但难以完全复原作者的情感与价值。抓住作者表述语言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对话,实现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阿炳在二泉的泉声中听到的内涵,感受泉声对阿炳心灵形成的冲击,并在二胡曲的映照下想象文字与音乐所表达的价值意蕴。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课堂被情感与思维所浸润。

3.保证:主导主体的互动交融

强调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分工其目的在于让师生双方明确在课堂教学的职责,尤其是教师要做到该隐则隐,该出则出:即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意识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退隐后台,将学生推向课堂的第一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学生沉默或者偏离之时,教师则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凸显自身的主导价值,或给予学生适当的补充,或将学生拉回应有的价值轨道,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课堂呈现出勃发的生机,让学生在健康有序的课堂教学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有这样一个场景:夜空下,女人指着一颗星星说好看,男人则向她报出了它的学名、方位,女人凭直觉领悟的美感,不幸让男人用理性肢解了。多年来,语文教学用理性肢解、禁锢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单纯解词、辨词、分析句子结构,解释逻辑关系,“非文化”异化使本应该蕴涵着文化精华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审美特征。

钱理群先生说过:“语文教育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并由此焕发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有限的形象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为深远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不谙世事的孩子眼中,齐白石的画不过是几只涂抹得不太像样的虫、虾而已;莫扎特的乐曲也不过是一阵有节奏的音响。而教师就是要在这虫虾、音响之中发掘出深藏其中的美学的东西,进而引导学生去体味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不是停留在对课文结构与语言的表层分析,而是深入到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由模糊到明晰的过程。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并由此产生另一种美——思考的、探索的、顿悟的美。

众所周知,文本是开放的“召唤结构”,因人的不同而理解的层次不是划一的。语文课堂上应该体悟语言所浸润的情感,让活泼的学生与作者无拘无束地对话,用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要做到“相看两不厌”,就需要教师以生活的热情,以一以贯之的艺术化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星星”时驰骋思想,深入体验,从而使阅读成为愉悦而富于教益的心理体验过程。

其一,可以通过自然和巧妙的设问,转换学生的角色,为其铺设想象的情境。如讲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可联系他的《桃花源记》,使学生明了诗人归田之后的情怀和志趣:弃官而不弃世,归田而不隐遁山林。这首诗的意与境浑然一体,使人感到诗人的心灵如同大自然一样纯洁、浑厚、质朴。这样以讲带读,读出了联想,读出了色彩,读出了韵味,大大激发了学生品诗的兴趣。

其二,借助其他艺术门类,开阔学生的阅读思路和想象空间,于移觉中领会文学的美和情趣。如教读《春江花月夜》时,诗中那种空灵的感情,对人生的探索,那一片注入了诗人情感的月光,单靠一一口头诠释,是难以满足学生需要的。在讲解开头放一段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顿时,课堂上就弥漫出一种空灵、朦胧的诗境,在这传统的乐曲声中,学生都在闭目吟咏这千古奇篇,体会作者那份天才的创造。教读《荷塘月色》时,对“不宁静”感情的解脱与未曾解脱,单纯的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教师可在上课时有意识选取两首情感完全相反的乐曲《二泉映月》与《春》,借助音乐的语言,让学生透过朱自清的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境反差。

其三,让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语文课堂,可以跨越广袤空间去神游名山大川,可以穿透时间隧道去聆听“高山流水”,能求索解知书达理,可以得到性情相通的知己,宣泄感情,倾诉心曲。学生对《背影》印象之深,不仅是因为它真实地描绘了父亲一言一行所展现出的爱子之情,而且也是由此想到自己的父爱、母爱,使父亲的“背影”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记得一次讲《雨中登泰山》时,当时接连两星期的大雨滂沱,黑幕沉沉,与文中描述情景仿佛,我适时引来对照,使得学生对作者的不能登山的“憋闷”及其后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其四,重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和思辨,放弃冰冷僵硬和应试运作的提心吊胆,而应融化在自由平和的审美氛围中。课堂上,教师可多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写、自己演,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不仅兴趣浓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而且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了。例如,在讲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时,在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学生写道:“《麻雀》一文展示了一种伟大神奇的大自然的力量,老师您要是不讲这篇文章,是一大损失。这篇文章应该在入学的第一天讲,让我们体会爱的伟大。”可见,文学自身蕴含的审美效应在这位学生身上刻下烙印。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教学,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教师应该“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赞科夫语)。

作者簡介:

篇6

【关键词】有效设问 追问意识 设问技巧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53-02

笔者曾在区内音乐课堂做了个提问观察活动,发现老师们课堂设问的好坏、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应答效果和学习效率,左右着这节课的好坏。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思考,在设计问题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收到最佳效果。那么究竟有效设问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着怎样不可低估的作用呢?

一 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设问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是有的,然而有些设问过于唆,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专业,这些设问都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老师的设问能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产生悬念和豁然开朗的顿悟等直接的成功体验,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源泉。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

学生的追问探究正是他们主动学习的直观体现,这也是教师最愿意看到的。老师的有效提问能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今后的学习也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3.有利于师生加深情感交流,更好地创建和谐课堂

老师设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回答和响应的方式,当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反应或少部分反应,老师自言自答时,课堂的互动性就无从说起,“一言堂”的音乐课就会出现,体现不了课堂教学的精神,因此,互动式音乐课堂的出现依赖于课堂老师设问的水平。

设问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参与和平等交往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师生对话、老师的提问,还有生生对话、学生的追问,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是体现教学民主的方式之一。这不仅反映了教学的本质,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设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设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如问题指向性不明确,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或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或缺乏层次感;或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价值;或是纯粹的知识问答,缺乏开放性;或问题设计得太难,超出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那么如何提高课堂设问的有效性呢?

二 有效设问的技巧

1.换个角度设问,往往事半功倍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们通常都会直截了当地提问:这首歌你喜不喜欢,那个问题你想怎么办?你来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大家为歌曲分个段等。其实这样的设问也没有什么不对,可就是觉得过于简单苍白,提不起学生的好奇心。没有激励机制就没有兴趣,学生的答案总是不太完整,缺乏亮点。同样一个问题如果变换一下问的角度,发问的方式,则会变得别开生面,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唱《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时,老师想让学生为这首两段歌词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时,大多数都回答:独唱、合唱、轮唱,可是这首歌每段都分前后两部分,学生就不会设计了。在听课中有位老师换了一种方式提问效果比较好:我校要举办“一・二九”歌咏比赛,我们班已选定用这首歌曲参赛,你们总不能把这首歌曲从头至尾齐唱一遍吧?那要影响评分的,请大家群策群力、想方设法为这首歌设计新的演唱形式,准备参赛。这时学生立刻踊跃地讨论起来,开动脑筋,为歌曲设计为:第一、二段的前部分安排男生或是女生领唱,后面的副歌部分进行合唱,还可以加上竖笛或其他乐器伴奏,也可以加上形体律动……;再如同学们在欣赏完《二泉映月》后,老师想让学生说一说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设问:同学们能说一说“月有阴晴圆缺”的含义吗?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得出,老师追问《二泉映月》的情绪最能体现月亮何种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心情你体会过吗?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经历过的伤心往事来体会乐曲所表达的内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地体会作曲家阿炳悲惨的卖艺生活。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有针对性地设问

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追求时尚、求趣、求异、好奇心强的特点,从兴趣出发设问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适合在新课导入环节中使用,也可以在课程延伸环节使用,效果很好。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音乐水平、年龄、心理、兴趣爱好,课堂提问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新颖。如每学一首新歌,都有初听范唱,感受这一环节,听后老师不免要提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你喜欢吗?等。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必定会厌烦,因此可以根据歌曲内容的特点,用其他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来设问。如学习歌曲《牧歌》,初听旋律后,可这样设问:音乐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草原图画?你能用笔在纸上画出来吗?并鼓励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在黑板上简单勾勒,学生通过想象、实践,兴趣高涨,都想描绘出最美的图画,最后用语言表达对旋律的感受,激发学生更大的激情去学习新歌。可见针对歌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老问题也会变得新颖有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加强对比式提问,化难为易

音乐是对比的艺术,无论是作品的情绪,还是音乐的强度、速度、力度,作品的表达方式等,处处都是在以对比的形式呈现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音乐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为切入点,巧设问题,打破常规进行教学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课例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老师可以先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这些动物有怎样的特征?作为一个欣赏者,你感觉怎样的作品才能表现这些动物的神态和特征?你所知道的哪些乐器最合适?接下来让大家分别欣赏《动物狂欢节》各组曲的片段,接着提问各个音乐形象有何不同之处?各运用了哪些不同的乐器?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很容易就能掌握不同动物主题音乐的情绪特点,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表现能力,并能准确地回答出老师提的问题。另外,同一个音乐作品各部分之间也有对比的成分可以用来设问。如在教唱歌曲《阳关三叠》过程中,出现了三句完全一样的旋律和歌词:遄行;历苦辛;宜自珍。老师想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相同的内容,可以这样设问:怎样演唱歌曲中相同的部分,才能更好地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和真挚的情感?学生有的回答先强后弱、有的回答先弱后强、有的说渐弱……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展开对比思考,对比实践,最终找出这首歌最适合的演唱情绪。

4.设问应分层设计,循序渐进

学生的音乐基础良莠不齐,老师的提问不能老是指向几个“得意门生”,不要让少数“尖子生”挡住多数学生的思路和言语,特别要鼓励中下等学生大胆发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并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要循循善诱,多鼓励、点拨。

每位老师的提问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和手段,关键是要本着新课程理念,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追问意识和求知动机。在这一个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向学生启发寻找问题的角度及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陶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33)

篇7

多媒体运用要为学生的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去想着学生的学,只是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多媒体技术,那么,这样的“教课件”就会回到“一言堂”的老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该从学生学习的需要来设计,不能从为了自己上课不慌乱、消除公开课的紧张的角度来安排。多媒体课件只是起一个辅助与展示作用,它不能完全代替我们的课堂教学。

案例一:

第一时段

PPT1:华丽的美图,英国剑桥大学外景。

PPT2:作者介绍,徐志摩诗人,有《花雨》、《志摩的诗》等。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PPT3:冰心的诗歌。

PPT4:梁启超的评价:中国新诗的基础。

PPT5:读准字音:荡漾( ) 青荇( ) 揉碎( ) 斑斓( ) 漫溯( ) 笙箫( )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个观察的时段里一共出现了五张PPT,第一张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很有必要,毕竟学生对英国剑桥还是很陌生的,这一张以图为主的PPT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理解诗题,作为导入很好。第五张PPT是字词的识记,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的就值得讨论了:①“作者介绍”这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搜索整理,培养学生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②第三张和第四张的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太陌生了,短时间很难读懂,不如举例学生熟悉的诗歌来导读,如李白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③引用课外资料应该注意目的性,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有效设计

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辅助地位,可以着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按照课件预设的程序走,课件完了一节课也结束了。没有启发学生,也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被繁乱的课件扼杀了,更谈不上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多媒体课件变成了问题加试卷的课件,这种课堂也变成了另一种“满堂灌”的传授式教学。

案例二:

第二时段

PPT6:整体感知。

默读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PPT7:诵读诗歌,了解大意,体味感情。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抒发了_____;“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抒发了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交织着_____等复杂感情。

读《再别康桥》的感受像( )。

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D.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一句话概括《再别康桥》抒发诗人____________的感情。

PPT8:赏析揣摩。

研读诗歌,揣摩特色。

人们都说《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例如,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再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为每一个画面起一个动人的名字?

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①说说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②《再别康桥中》我认为用得最好的词是_____,理由是_____;写得最好的句子是_____,理由是_____。

比读诗歌,背诵默写。

《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分析及建议:本时段出现了3张PPT,虽然数字少内容却不少,15分钟内解决的几乎是全课最主要的内容,师生都有些忙碌,课堂环节就出现了过渡的问题,然而这不是多媒体课件所能解决的,需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往往为了消除忘词和紧张的情绪,怕空堂冷场的现象发生,就在课件里大容量地安排教学内容,都是预设的,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情况,这样的多媒体运用自然低效或无效甚至是负效了。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动态生成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教师把握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一堂课要完成它既定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媒体设计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

案例三:

第三时段

PPT9:探究质疑。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彩虹似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

PPT10:读写结合。

①再读全诗,作者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一个小诗人: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场景,学写一首小诗。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一观察时段,有2张PPT的展示,探究和读写,给予学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开始练笔了,要求是6分钟之内,完成8句以上的小诗的练习。教师在教室里不停地巡视,观察学生的练笔情况。5分钟之后,教师提醒学生抓紧时间。6分钟之后,大约有一半多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互相浏览,并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习作。2分钟之后,教师实物投影学生的习作,并要求:能否用学到的方法充实习作内容。有一学生提出:可以运用修辞。又一学生提出:不妥当。但不知怎么修改。教师让学生坐下,没做进一步的评点与指导。

这节课选择的观察主题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很有指导价值。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6分钟之内完成诗歌写作,对刚刚接触诗歌的初一学生来说,时间紧迫,学生并不能充分思考和练笔。②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导致所谓的小组交流并没有充分展开。

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①填空式的问答,答案预设好,再做成课件,即便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无法随机应变地更改,不利于学生的思考。②课件不能代替板书,课件一旦形成就是死的了,而板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变化,更趋完善。③课件不能代替阅读,多媒体课件应该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看课件、读课件永远不能替代学生的读教材。

篇8

在诗意语言中享受美

文本中的诗意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在一定情境下,就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体悟课文主旨。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花、果、虫、鸟自由生活的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会说话似的……”这些句子在一个自然段里,如果能把它们想象成独立的诗行,再贯注自身的情感去读去悟,那种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园地就会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产生向往、幸福和浓浓的生活情趣。教学中带着学生欣赏这般美妙、自由、如诗般的文句,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教学中的诗意表达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将它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把学生引出有限的课堂空间,深入文本中描述的特定境界。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了父母之间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表现出如茉莉般平淡却纯净幽香的真爱,内容朴实感人。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文中父母间的真爱表现在哪些细节中,以小诗的形式出现:“爱是什么/爱是吃完再告诉的细心/爱是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紧握的双手/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手脚麻木也不肯动的体贴/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首小诗出现后,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可见,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做到开讲前“一语天然万古新”,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中“巧把金针度与人”,结尾时“能探风雅无穷意”,平淡的课堂就能变得更加生动感人,诗意盎然,形成难忘的精彩瞬间。

在优美诗境中审视美

诗意的想象 生活因想象而诗意,无论是作文课还是阅读课中都可以创设这份诗境。如《二泉映月》一文中描写阿炳乐曲意境的一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就极具诗意,如:“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段末以省略号结束,不就是一种想象的空间吗?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阿炳揣摩人物心境,体会人物情感,想象省略号里面蕴含的诗性语言,这种诗意的想象与表达就是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只要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融入想象,诗意就能顺畅地流淌而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从而领悟作品内涵。

诗情的萌发 学生诗情的激发主要在诗词的赏析中,那一首首诗词含蓄精炼,却总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敲开其感情的大门,使其被一股股感情吞没,不由得陶醉其中。这种“醉”便是“诗情”的体现。诗是以文字体现的情感,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如陆游经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后重获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直下的壮丽景观,心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词歌赋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无论是哪首诗,都字字珠玑,句句含情。有的由景引情,有的由曲入情,有的由事生情。无论是哪种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教者都要抓住其特点,以独有的教学风格、诗一般的语言,与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世界,分享诗人的情感,体悟诗人的悲苦,让学生在与诗情、诗境共融的天地中产生心灵深处的悸动。

在真挚诗情中欣赏美

共鸣中引发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水》一文中,关于“母亲为我们四兄弟洗澡时”的描述:“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作者洗澡时舒适的感受从字里行间渐渐融进心田,学生读着读着,就像在吟诵一首诗般的清新自然。笔者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实际是借“洗澡乐”反衬“缺水苦”,这样气氛不需要渲染,学生自然就产生内心的震撼,似乎不是“四兄弟”,而是学生自己在享受洗澡的快乐过程,那种共鸣的激情油然产生,再次吟诵时会更加动情入境。

篇9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诗是有声的画”,具有意境美和图画美,是陶冶性情,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努力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以优美动听的古曲、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描述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如:我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开课时就用哀愁凄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和动情的情境描述,把学生带人到一个宁静、寒冷、凄清的意境中。学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教师深情的语言描述,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此时正与诗人一起在深秋的夜晚,听着悠远的钟声,站在船头眺望远处隐隐约约的寒山寺……人情人境,体会游子思乡之愁,感受意境的凄美。这样,使学生对诗意有了一定的感知,为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悟中诵读领会美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事实上诵读遵循了形象感知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语言、转化语言。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领悟其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因此,在古诗诵读的教学中,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是基本方法;整体感悟,悟出诗情、悟出诗意、悟出诗韵连基本原则。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在教学实践中,我非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的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自然而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教育艺术的理想境界。如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联系拓展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将古诗诵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学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送别”的名诗,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激发学生新一轮的诵读热情。在教师的巡视指导下,学生在小组里自由练读、看图会意、品析美读,通过交流获得对古诗的朦胧理解。把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提高对古诗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篇10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静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静”的缺失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满堂问”、“满堂灌”的场面慢慢的从语文课堂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和交流”。课堂讨论与交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种“课堂讨论、交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老师不断地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活动、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等活动的场景,课堂上一旦出现短暂的沉默,教师就会感到恐慌,往往也被贬为“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表面上看这一堂课学生特别的活跃,老师特别的激情,但是在这些表面的繁华、活跃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很难有时间对某一问题或文章进行深入地思考,往往是问题刚刚提出,有些老师就迫不急待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感到不安,不等学生深入的思考就把答案直接抛给学生。另一方面老师一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交流,一些学生就为了找自己的伙伴立马从教室的一边跑到教室的另一边;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讨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而是讨论些题外话,这样整个课堂就出现了“满堂闹”的局面。而这种“满堂闹”的局面,不但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甚至有时候还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还应该考虑要给语文课堂留一份宁静,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静”缺失的原因

首先是有些老师对“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读为本”的理解有些片面。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课堂讨论、交流这样的形式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要把主动权、时间交给学生。另外就是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认为只有朗朗的读书声才能够证明这一节课是成功的,如果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就意味着冷场,就没有体现大纲要求的“以读为本”。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里的读不仅仅是指朗读,还包括默读。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全面的读,而且很多文章只有在默读中才能够慢慢地体会到文章的真谛,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才能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其次就是有些教师片面的追求动感课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许多老师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指标,他们认为课堂气氛活跃才能够真正体现自己“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静思默想则显示课堂不活跃,则意味着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所以为了追求动感的课堂,他们在形式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小组讨论,对话交流,情景剧表演……一股脑的搬进了课堂。在课堂上虽然学生个个都龙腾虎跃的,但是很多学生其实是滥竽充数、人云亦云,对文章的内容和老师的讲解根本就不理解,下课之后脑子就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后就是老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运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老师慢慢地抛弃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更加钟情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诚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什么都讲究一个度,多媒体的运用也不例外。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从开始上课到结束,老师都一直在利用多媒体,一会播放一段音乐,一会穿插一段视频……多媒体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些音乐或者视频对我们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配上音乐、视频或者插图。对于很多教学内容来讲,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想,在大脑中想象课文内容所描绘的场景有时候比老师直接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打造“静界”的途径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动”固然很重要,但是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非常必要的。就像释家所说的“定能生慧,慧能生智”那样,只有给语文课堂打造一份“静”界,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静是一种境界,是人们定心思考的必要因素。那么如何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创造一种“静”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是静读。所谓静读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默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往往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但是在读的培养当中老师往往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朗读上,而对于静读却常常忽视掉,既便是有时候让学生静读,也只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的效果。就像著名的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所说的那样,在现在优质课竞赛中,我们很少看到“静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静读”那样一种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其实我们的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灿灿的美,浓浓的意,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悠悠的趣……而这“人文情感”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静读中慢慢感悟的。但是有的老师往往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且要边读边想,试想在学生高声朗读的时候又怎么有时间去思考课文的内涵呢?更何况有些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是有口无心,这样就很难进入课文,很难感悟出文章的魅力,往往读完也就忘完了。与其让学生这样有口无心地朗读,还不如在课堂上培养他们静读,让他们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画。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朗朗的读书声,还要“鸦雀无声”。因为真正有效的阅读,需要学生“潜心全文”,需要学生直面教材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淀去解读,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个性得到解放;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对文章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解读,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效果。所以语文课堂出现短暂的沉默并不意味着冷场,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潜心的阅读,静静地思考。

其次是静听。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课改之后的课堂,老师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发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发言也特别积极,但是在这些热闹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很难静下心来听别人说;或者有些同学就钻这个“热闹”的空子,既不发言也不倾听等诸多问题。

其实一节真正的优质课不只是那些优秀生的舞台,不是只有热闹就足够了,还需要同学们静下心来倾听。因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静听不仅是他获得新知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还是他真正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语文课堂不管是听老师的泛读,还是听配乐朗读,还是欣赏一些高雅的音乐乃至听学生的发言或者讨论,都是一个在不断接受新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过程。另一方面课堂上让学生静听,还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语文上有很多的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很多的感悟、心灵的抨击不是学生讨论就能够获得的,而更多的是应该立足于自主体验的层面上进行感悟和思考。如在教《二泉映月》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听名曲《二泉映月》,让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悟阿炳对生活的抗争,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就是静思。在现在的很多课堂上,老师为了追求动感课堂,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体现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往往刚刚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不到几分钟就问“谁知道答案?”、“谁能够大胆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完全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殊不知这样学生答出的答案往往是在不太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随意回答出来的。即便是有些优秀的学生能够很透彻地把答案思考出来,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还处于一种思考阶段的时候别的同学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他们就只能充当毫无意义的“旁听者”,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学习,长此以往还会打消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懒惰的情绪,懒于思考,懒于学习。有的甚至会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考。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当一个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他至少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机会把问题想透彻。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这样的大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同学,所以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换一种口气来问,如“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请同学们独立地思考一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地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的学习,那样才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静是一种境界,宁静以致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静,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静”界,让学生在静中品读、静中倾听、静中思考,在静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苏]苏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5]王昆斌.倾听:语文新课堂的理想追求[J].陕西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