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14 05:2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写老师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

篇1

关键词 记叙文 问题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把握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众所周知,六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六要素的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在完整地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叙事的顺序。

2明确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有四种,即: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关于“顺叙”也称正叙,是叙述的手法之一。所谓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课文《王几何》这篇文章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王老师出场;接着写王老师反手画图形;跟着写王老师写名字;又写到王老师说明自己的绰号;最后写王老师请同学上讲台画圆。这样写使叙述的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但也有其弊端:文章缺少波澜,显得平淡,无趣味。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这在小学、初中中或者自己作文中,运用倒叙的范例比比皆是。课文《羚羊木雕》开篇妈妈查问羚羊木雕,运用的是倒叙,这样的开篇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关于“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的是毕业典礼的一天,在中间穿插了许多片段回忆,运用的写作方法就是插叙。如:典礼前(插入开会前爸爸的叮嘱――六年前赖床受罚――爸爸爱花的情形)――典礼中(插入爸爸训导闯练“汇钱”)――典礼后。

课文《羚羊木雕》先写妈妈的盘问木雕去向,接着应是写取回木雕,但是作者打乱了顺序,插入了赠送木雕的情节,运用的也是插叙。插叙的作用:就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主题。

关于“补叙”,是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内容单一,有时候加上括号说明。

还应该清楚: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

3叙述完整,有心撰文

要做到“叙述完整”,还要安排好文章的开头部分,中间的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1)开头部分:引人入胜。不可议论,多用描写、设悬以及一些修辞开头。例如,写人可以用外貌、语言、行为描写开篇,写事件可以采用环境描写开篇、特写镜头开篇、各种修辞开篇。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最不能忘记是他的背影”,运用的是开篇设疑,留下悬念。总之,开篇要做到吸引读者,使读者感兴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首句是:“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开篇是引用语言开头,也可以说是语言描写开头。

(2)中间部分,文章主体:内容要充实。首先是“事不过三”选择材料,就是选材要注意到“三”。即:写人,要选他所做的“三件事”一般情况下,一件事少了,两件事不够,三件事正好,四件事多了,五件事、六件事累赘了;写一件事文章,事件中注意写出三个人或者三方面人参与。这样,可以进一步把这件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写实、写具体。其次是详略得当,组织材料。写人,写事所选的三方面,要有详写和略写体现,从而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其三,要增加文章的趣味性,选材还要选择“出入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材料。古有“猪肚”之称。

篇2

2、关于论文很多同学担心自己没发表过文章会处于劣势,其实被保上的同学也有许多没发表过论文。的确,有发表过论文是一个优势,写申请时建议写上。如果没有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弥补,现在学校里有非常多的学术竞赛和科研课题,大家可以参加,如果有一些获奖情况,那也同样反映出你的研究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时论文也不是一定要跟经济金融相关,因为论文更重要的是反映你的研究能力与学习能力,所以分量大的论文,不管哪方面的都可以附上。

3、关于实习同样也不用担心,大家申请时还是大三,不可能有太丰富的实习经历。而且读研究生是为了继续深造学习,不是去工作,所以这一项也不必太在意。当然有在着名公司实习也可写上(世界500强吧),其他的我想不必写了。

4、关于学生工作个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可以选一些重要的职务与活动(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国际、国家、市级等有意义的活动),还是那句话,保送进去是为了学习,而不是选学生干部。所以应该有所侧重,不要整个申请陈述里面都是学生工作方面的。而且这方面的经历也不好验证。比如我说我是学生会主席,那你肯定很难考证,但我说我发表过论文,那你就很容易验证了。

5、关于申请书最重要的材料应该是申请书了。页数:申请书如果一页写不下,可以写成两页或更多页,视个人情况定,我当时写一页,也有同学是两页,所以页数没什么限制,关键要有侧重地写,内容翔实,不要通篇都在泛泛而谈。当然了,页数也不要太多。自我介绍:很多同学都在问自我介绍怎么写,我想最重要的是客观、把握重点。大家可以好好回顾自己三年来的大学生活,除了成绩好以外,你还参加了什么活动?有什么活动、证书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你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自己可以做个小简历,把他们写在纸上,然后从中选出与之相关的活动、竞赛、论文、证书等,如果太多,就删掉一些重复的或相同等级的,选重要的、级别高的、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自我介绍要层次分明,有条有理,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简约而不简单吧。我当时大概分三段:第一段简要介绍自己(几行字即可);第二段介绍自己所参加的相关活动、成果(如果活动多就再具体分类:发表文章与学术科研活动;成果、竞赛活动及成果;实践及其它活动等等);第三段总结陈词,同时表达入选心愿。获奖情况:我想这部分容易多了,少的同学就把所有奖项列出,多的就按重要性、级别来挑选吧。我当时列了八、九项吧。审查:做完以后打印出来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排版是否美观?自己看都看不顺眼,就别提老师了。所以大家在细节方面多注意,至于用几号字,间距多少,我觉得看个人审美观点吧,总体看起来不错就行,也不必过分在意。

6、关于推荐信最好是找教授、副教授写推荐信,推荐信每人各一页,或可以两个推荐人只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信写得客观一些,同时也列一两个事例,不要通篇都在夸自己学习勤奋、工作刻苦、有很好的学术研究能力等等,要以事实为依据,同时这才能体现老师确实对你有所了解。推荐信要符合一般格式要求,不管手写还是打印,最后要有老师亲笔签名。同时不妨要一下名片,可以随推荐信附上去。至于要不要用小信封装,我觉得可用可不用,如果不怕麻烦,那就装一下,一个信封装一封推荐信,毕竟九月份的保研程序中要求要装入信封,然后在封口签上老师名字,信封上写推荐信。但夏令营不是很严格,我当时没装,资料用回形针弄好后,统一装在一个大信封里,所以忘了装信封的同学不要太紧张。

篇3

袁永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纲,总括了语文教学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及教学建议。明确语文了教学的方向,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据可依,有律可循。这里我主要从新《课标》的修订来谈谈看法:

一、新《课标》性质的认识

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表述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将“理解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分割开来。其实,“理解”和“运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形成。从“运用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理解”,它首先是读懂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其次,从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出发,回看作者是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选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不同学段、不同文本的表达特点来看待“运用”,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语言材料;其次,能运用从文本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只有将“理解”和“运用”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走在路上     听到琴声     惊喜

走近茅屋     听到对话     感动

走进茅屋     弹奏一曲     激动

再奏一曲     陶醉

离开茅屋     记录下来     创作

在这个文章线索中,地点的变化是学生阅读之初获得的,事件的发展是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情感的线索则是在深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之后获得的,他们在横向上形成了一种关联,在纵向上呈现渐次深化。以情感的深化发展来反观文章事件的安排,可以发现,作者每一个阶段性事件的描述,都是围绕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进行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上板书的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感悟到“如何根据情感发展的表达需要,选择相应的事件,安排叙述的顺序。”

而这,正是叙事性文章典型的结构规律之一。

二、新《课标》增加的新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了学生学习语文基本方法的训练,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在解读新《课标》时说:任何方法没变成习惯就没用,成习惯、成自动化才能有收获。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适当减轻学生负担,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所减少,提倡“多认少写”.多认就是要求学生多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认知更多的字词。少写则意味着讲究书写质量。新《课标》教学建议中要求,一、二、三学段,每天语文课都要安排10分钟的写字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注重写字姿势、练字效果。

3、更加注重写字练习与书法的学习。

关于识字、写字要求的调整,是为了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滕春友老师在解读这次课标的调整里指出: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目前我们高段的书写情况也不够理想,涂改、书写浮躁、错别字等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引起重视。

4、阅读教学有了新理念。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特别要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

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而小学阶段不少于170万字。小学低段因识字量的限制,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5万字。中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40万字。而高段,学生的习惯已经养成,阅读的速度也有所提高,阅读总量则要不少于100万字。高段的阅读量是低中两段总和的两倍。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高段引导学生阅读应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当前我班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天晚读30分钟,平均可以阅读5000字左右,高段两年,完全可以达到新《课标》要求,如果老师有时间,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些摘抄,写点读后感。所以老师应加强对每天晚读的重视和指导。

“少做题,多读书。”看似学生训练少了,但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固本培元,学生自然提高。韩兴娥老师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佐证。

“读好书”,则是要求学生多读些有用的书,特别是文学类的书。目前,我在班上发现很多学生会看《爆笑校园》(主要内容是如何整蛊老师、和老师斗心思)、《斗罗大陆》(充满玄幻、迷离色彩)等书籍,当下各类图书满天飞,特别是一些作者为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甚至会将一些成人类的笑话写进青少年图书里,比如我班学生的一本书里就有“猪八戒向嫦娥求婚,嫦娥向猪八戒索要金银的打油诗。”很势利、很庸俗。这就是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没经过把关的缘故。这也值得我们重视。

“读整本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作为小学生是没有太多整合能力的,读书、学习课文只知晓只字片言,眼中只有单篇,没有整本书的概念,会影响到学生长远的发展的。读整本书不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它更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问题,我们在指导过程中至少要注意:

[L](1)保证阅读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晚读时间。[/L]

[L]  (2)学生要有兴趣,要重视交流。我们五年级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中,有曹文轩的作品,我就利用周二至周四,每天下午口算课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我精选的片段,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有提高。我要求学生每两天摘抄一次,然后两周抽出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交流,来加深学生对所读书籍的认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L]

5、写作教学方面,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其实,大量的识字、阅读也是在为写作铺平道路。人们都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欲望,小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强烈。如何让学生内心的表达转化为丰富的书面习作,关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构思,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想到的真实、自由地表达。从而使学生明白该怎么写、有内容写。在指导写作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以便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写作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写作教学还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还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三、新《课标》中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1、默读。阅读教学常常是朗读与默读交互使用,双管齐下。默读、默思对文字的意义才能做到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默读与默思相互结合。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同时学生还要学会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学写常见应用文。从张主任那里得知,有一些步入初中的学生到现在连个留言条都写不好,可见学生平时的训练不够。这些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必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应当将这种练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去。迟到了,自己写一张规范的请假条,有事写张留言条,同学之间借东西,写张借条。只要我们老师重视到了,平时多进行这方面鼓励、提示,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双方的。

教师方面: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生方面: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关于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先学后教”,学生先进行自学,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合作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自学成果的过程,有了展示,就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探究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突破教学重难点、催发新认知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层次性,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得,既能保证差生的提高,又能促进优生的发展。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就低不就高。整个过程,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忌讳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不操作、不实践一味地听。张彬福教授说:“懒教师培养出勤奋的学生,勤快的教师培养出懒学生。”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课堂教学中,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防止逐字逐句过度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篇4

2、写说不单写“说”。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不用成语。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环境里面有“真”“情”。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7、要动连着动,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

8、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这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篇5

建站感言:

建站之初,我曾想过检讨书是一种特殊的书信文章,检讨书是对既成事实的错误做深刻反省的书信,需要认真对待。而编写检讨书更是一个认错的过程,通过文字袒露心声,阐述犯错过程,以及说明对未来改正的决心和措施。故而申明本站的所有检讨书范文均为参考所用,请各位切勿原翻抄袭。

建站原因:

也曾是一个懵懂的学生,小学、初中之时经常犯错误。不是和同学打架,就是爬墙外出上网,或有意或无意地损坏了学校的共同财务。因此老师常常责罚我写检讨书。当时年少,也从没接触过什么惊涛骇浪,肚子里就没有几点墨水。须知当时小学的作文顶多是要求500字的,而一次犯错老师就要求写2000字的检讨书,我实在是为难的写不出来。因此,当时写检讨书成了最头疼的事情。并非我不愿意承认错误,而是我肚里真想不出应该如何去写,我不知道如何组织语句,而我会说的只是“对不起,请老师原谅”,但这寥寥数语够不成一封检讨书。

然而,如今的互联网发展很快。大家可以在网上寻找讯息,而我却看到网上关于检讨书范文的参考非常之少。想象如今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同样会犯错误,他们现在的难处也如同我当年一般。

篇6

今年第3期《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主题”栏目,集中刊登了一组关于如何使用范文的稿件,并且,聂闻老师针对这一问题颇有感触地写了卷首语——《范文贵在范到适需》。由此引发的读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现在依旧在持续。选登两篇相关的后续投稿,既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想交锋的平台,同时,也是对全面认识这一问题的有益补充。希望由于我们的关注与引领能带给一线语文老师更多触动和启发!

——小 娜

近日,在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识字1》《识字3》时,我都安排了仿写。学完《识字1》后,请学生仿照我的当场口头范文,用上文中的12个词语写一写美丽的春天。《识字3》学完后则安排仿写小诗。前者我绘声绘色地说了近四百字的范文,后者我只说了一两句帮助打开思路的话。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先来看看两篇《识字1》的看图写话: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春风温柔地吹醒了大地。春雨轻轻地飘落在柳树上,柳树抽出了嫩芽。春雨静静地洒落在大地上,大地穿上了绿衣。

布谷鸟儿大声地提醒农民伯伯:“布谷!布谷!”小燕子在雨里飞来飞去,捕捉着被雨淋湿翅膀的害虫。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地开着花儿,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一束束,一丛丛,真美啊!勤劳的小蜜蜂可忙坏了,它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正忙着采蜜呢!

(徐歆焱)

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柳树随风摆动着细长的柳条,好像美丽的姑娘梳理着长发。

河边的小草长出了嫩芽。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杏花和桃花都在这个季节里悄悄地开放了,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布谷鸟、燕子和蜜蜂这三个好伙伴飞来了,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布谷鸟叫着“布谷,布谷”,提醒农民们赶快播种。燕子欢快地唱着歌儿飞来飞去,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讯息。 春天真美呀!

(易家祺)

这是经过我的“精心”范文指导后的学生写话,读来大同小异,特别是关于布谷鸟“布谷”的描写,学生在听我讲时感觉特别有趣,因此印象特别深,许多学生的写话都写到了这一点。千人一面,味同嚼蜡,感觉真不好。再来看看我班朱锦坤小朋友的《春姑娘》,这篇短文是她在寒假里自学了《识字1》后选用文中的一些词语写的。

春姑娘

春姑娘送走了冬爷爷就忙坏了。她让百花开放,万物复苏,大地上一片生机勃勃。

抬头看,呀!蓝天像水洗过似的,真蓝。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云儿变化多端,有的像喜羊羊,有的像小鸟,还有的像棒棒糖。

春姑娘请太阳公公把雪融化,请来了春风春雨,还悄悄地告诉小朋友们:“春天来了。脱掉棉袄出来玩吧!”顽皮的小麦苗知道了,便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好像在说:“谁跟我们一起玩呀?”冬眠的动物听到了,醒来了,和小麦苗们一起快乐地舞蹈。

相比之下,朱锦坤小朋友的这篇文章写得灵动而富有童趣。这是因为她的这些语言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没有受到老师范文的影响。因此她有自己的观察角度与写话方法,她的思维是开放的、灵活的、独创的。而其他同学的写话则深受我的口头范文之害。细细揣摩后发现,这篇识字课文其实是不适合进行口头范文的,因为全文12个词语已经在内容上有所限制,现在再加上我的所谓的范文引路,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狭隘了。正像聂闻老师在《范文贵在范到适需》一文中所写:“范文重在激活学生的情感与生活的储备,开阔学生作文时的思路,它是引线,是抓手,而不是摹本与模板。”那怎样才能发挥范文的引线与抓手作用呢?仿写《识字3》的做法就比较成功。在学完文中的小诗后,在内容上稍加点拨,说可以画文萃校园,也可以写画人物等,其他的只字未提。结果就这么两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收获了许多好诗。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中的几首:

画动物

白蜡笔,画鸽子,

咕咕咕,咕咕咕。

绿蜡笔,画青蛙,

呱呱呱,呱呱呱。

黄蜡笔,画小鸡,

叽叽叽,叽叽叽。

黑蜡笔,画小猫,

喵喵喵,喵喵喵。

要问我在画什么?

画群动物大合唱。

(陆诗雨)

花儿朵朵笑春风

红蜡笔,画桃花,

黄蜡笔,画迎春,

紫蜡笔,画丁香,

白蜡笔,画梨花。

要问我们画什么?

花儿朵朵笑春风。

(易家祺)

我们一起去春游

红蜡笔,画太阳,

蓝蜡笔,画天空,

绿蜡笔,画小草,

粉蜡笔,画鲜花,

棕蜡笔,画小树,

花花绿绿,画朋友。

要问我想画什么?

我们一起去春游!

篇7

写在前面:特声此明,是为了告诉你们我并非是讲《孔雀东南飞》,也并非是去评论那其中的是非,只是觉得故事的凄凉,却又寄予着美好的希望,但语文老师却一语道出天机,则令人笑料。本只是知道它是个不喜的故事,初也对题目理解出现了偏差。东南飞,总以为是这对孔雀同向东南方向飞,没想到却是分飞,是凄凉的。

读罢文章,不想对此恋人做任何评价,各自都是有原因而产生的结果,决不可说是要憎恨谁!我只是突然想到了另一处凄凉,关于毕业、关于初中、关于回忆。想到之后才发现自己很想表于纸上,但写之前却真想大笑来作为自嘲,我很坦白地说自己在写一类俗到一种境界的纪念文章,写它不费脑里去创造,但往往却因为真实而获得吸引,这是一种写文的策略,在此我不愿多做说明,只求你们谅解我的所为,就当是满足我孤独后渴望美好的情感。

初中琐事种种,简单地去梳理了一下,不知从何事谈起,先说两个大概,也算是大都能包含进去。

关于老师

用文字来说明老师我确实只在此处将写下第一次,无论我从前写过多少纪念的文章,确是忽略了老师,总爱把友谊天长地久谈到老掉牙,而我今天依是会谈的,但想先去谈我未曾说过的。

初中三年未曾换过老班,他一直带我们这个特殊的班级走到了最后的分离。我们曾是极怕他的,他个子并不高,但却是让我们怕到咬牙切齿,我曾受过他的些单独教育,被他训过,被他鼓励过,在那些语言中刺痛过内心或燃起过希望,直到走出中考考场,直到分数出来,直到发现自己努力后却没有达到想要的目标,之后他碰到了我与母亲,他并不想再责我什么,已没意思,只是说我已经进步了,还是有希望的。我没有吭声,只是在想一些之外的事情,因为我不想错乱那些伤心的情绪。

初中教语文的老师也没有换过,他是与老班一样伴我们最长的老师。我及一些同学恨过他有将近三年,又曾为他不公有几天,其实现在看起来当时我挺假的,是我及同学课上讲话有先,他则把我们点过回答问题有N次,在我们心里早已留有恨果,之后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使得他在我们心中越来越差。他偏心意识挺强的,对当时班里号称“才女”的Y君十分赏识,其实我后来在网上查过,Y君是参加了中国少年作家班,并去了人民大会堂领奖,写的作文与其他一些人结集出版了。若她是遥我之人,对于她的事迹我一定羡慕不已,而如今我倒觉得不过如此。他总把Y君文章的分打得高高的,这是种定向思维,知道是她的,怎么读都定是不会差到哪去,并记过她的笔迹,考试时明明有些不对题也依旧远胜我们,当然我倒无什么大怨,因为我一直对写作文并不什么很上心,我在乎的只是用自己思想写出的事物。

数学老师换过一个,共有两个,说起来真是有意思又有无奈,在那张唯一纪念的毕业照中竟无一位数学老师。第一位是只教了我们初一,是个年轻的,那时候还没有结婚,当时还有个外号“小白脸”,当然他的脸是挺白的,但其实关于长相也只是年轻点,并不觉得什么十分的帅。后来初二学校考虑我们这个重点班的重点照顾,换了个有经验的教师,我这年暑假的最后一天去过一次母校,还看到了他,但未与他打招呼,想也知他并不记得我了,或许当初就没什么印象,只是见他还是与当初没什么变化,高高瘦瘦的,没细看到脸,那些从前的皱纹应该还是在脸处密集吧。他很不喜欢我们班,我们也总是提出换老师,说自他教了之后我们的数学就都差了,其实那只是因为初一的老师在考试前总能弄到答案,他初二只教了三班,他们班反而有最高分,所以我们就开始一方面埋怨初二的老师,一方面又不断说初一那老师弄得到答案很卑鄙之类的。但现在想起来我们真的挺可爱的,若是一直要欺骗自己,最终也还是会大白于天下的。

初二开设了物理,我们又得到了由副校长级别的物理老师的待遇。她其实教得真得不错,也很在乎我们这个班,因为它是个难得的重点班,可我一开始还都一直没学好,后来快中考时去她那补了课,一下子就有了点物理的感觉,也进步了些,更有了点兴趣。她也曾找过我小谈两次,第一次并非有关学习,而关于学校贴吧!因为我们这学校只有小学初中,都不愿上什么网的,我自接触贴吧后就建了学校贴吧,先是根本没什么人来,后来就有些人来匿名骂老师,这就竟是牵扯到了我,她曾找我并让我说不清楚这件事情,省得影响在老师眼里的印象,我其实很无所谓,我并不属于那些老师管制的,只是也听从了她的一些,然后就这么过去了。第二次自然是关于学习了,是中考前,望我考好之类的。

初三开设了化学,一位很懂打扮的女子教我们。我是后来到她那补了课,和帅及一些同学。在那补习挺有意思的,也学到了许多,化学也有了起色,也真正弄懂了些。其实她待我也挺好的,不过是因为我曾是个物理“弱智”,所以对曾对我有所“拯救”的物理老师更有敬意,但也绝非是不敬重她,该是相对于帅来说,我做得确实不怎么样。帅曾主动去看过她,而我却始终没有主动见过她,就只是初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里我们几个原先补课的同学和她一起去照了一次大头帖。那时我也就并怎么想去,我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成就,去了也没有多大意思,所以我至今一直不喜欢见到从前的老师,那种面对对于我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还有政治老师,一个更偏重于三班的人,她始终认为我们班是如何的不好,以至于她在我的心中并没多大印象,也不愿多留意到她。剩下的历史、地理老师等,虽然并不算什么主要的任课老师,但我们也都曾为他们安设过很多有意思的外号,现在想起来会自己傻傻地笑一笑。他们也在一言一行之中潜移默化着我们。

关于同学

这是如何一个熟悉的词语我都不愿再说,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很自然的亲切。

初中的时光说真的和高中没什么二样,都是一样的会八卦、会玩笑、会干很多有意思又假装成熟的事情。我初中是很“干净”的女孩,梳着一个利索的马尾,而不像现在前额多了偏在一旁的留海,当然我真正希望它长长点以至于再回到从前,但对于美丽的追求是谁都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修理,也没有梳起来,就这样矛盾着。

我身旁最铁的朋友是骨头,一直都不想喜欢用外号来叫别人,人家总说是会更亲切,而我却很讨厌那样的腻味,只是想用普通的情绪来体现内在深刻的感情。她是我第一个同桌,这个女孩挺主见的,比起当时的我来说是好到很多,我们的感情完全是在上课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候就是在语文课活跃过头而导致老师的极度郁闷,老师刚点完她回答问题接下来就是我,反正我们也答不出来,都习以为常了。

后来我和她分开坐了,换到了另一个女孩那,那该是与我第二亲近的女孩,当初对她的事情完全是从别人口中听得的,多少也有不真实,还以为她是个不怎么样的人,可是后来也发现她还是不错的。我们坐一起的时候,曾一起疯狂追求过卡卡西,一个虚幻的动漫人物。也曾一起疯狂地写关于卡卡西的同人文,现在我的还保留在卧室的抽屉里,真的挺可爱的文章。另外还多次写过些随笔式的文章,然后互换去看,真有点痴迷的味道。但那时对文学的定义绝对的不深,也不像现在这么能说“废话”。现在她与我还保持着联系,当然也就是我口中的帅。

那时的初中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我大都真忘了好多,反正有段时间我和一些人是去不断反对一个女孩的,她让我们觉得很不舒服,然后就有一段“战争”消磨了好多时间。那段时间的异性感情我倒是还算正常,我们班有些女孩开始花痴了,很严重的受到了青春小说的影响,变假了好多。更是有段时间我与她们“脱轨”了,她们热列地爱上了看那些青春的言情小说,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而始终都没有读一本,甚至没有碰过,好在从前的基础保持着我一直到现在都信着现实,也依旧十分不喜欢青春言情故事。

后来骨头和另外一些人爱上了超女的何洁与李宇春,我依旧坚守自己那个虚幻的卡卡西,就与她有了些距离。但我依旧当她是最铁的,我知道她也一直是的,后来我们说的话没有从前那么多,我和帅却又坐出了感情,因为她一直陪在我身边守着我最爱的每一样东西。我在初三的后半期突然开始作出了那种压韵诗词,第一首是专门为曾与我同桌了些时间的一位男生所写,听说他暗恋一女孩,而那个女孩却喜欢别人,呵呵,反正是很无聊的一种感情,只是出于意外而作了出来,后来就有了感觉,作了些这类词,骨头她们说等她们成立了乐队的话就会用上我的词,然后另个女孩还很正经地跟我说修改部分,现在想起当初的种种幼事,多想笑到肚子剧疼。

飞留原异处

篇8

关键词:小学教学;写作方法;合理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12-01

一、写人的方法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一般来说,在要求写文的题目中,必须要通过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点,鉴于小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还不高,所以可以按年级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写人的要求首先是写外貌,语言,动作,这些比较直观的方面,然后再上升一点,通过写事来反映人物的某个特点,并尽量试着把事件写完整,写好。到了高年级,就要通过更多方面来刻画人物,从外在的上升到内在,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节描写等等,这就要求小学生们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写作逻辑和思维,同时还要通过几个事件来提炼一个人物的特性,要求更高,写作难高更大,但这种由易到难的方法,对于不断成长的小学生们而言,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前期的积累对后期的提高必不可少。

比如关于动作描写,老师要强调两点,一是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二是要写准确,要找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再比如心理描写,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

二、写事的方法

写事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科学引导了!

首先,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其次,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最后,对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三、写景的方法

景物描写对小学生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壮丽的山河,奇妙的大自然描写需要丰富的语言和深刻的体验。所以首先写景前让小学生们学会观察,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除此之处,还要借助想象力,在写景的时候,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力。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

四、物品的写作方法

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就是物品最基本的写作方式,物包括动物,植物,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类型不一。大致而言,要写物,首先抓住特征。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 其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从外到内的顺序,或者从空间的角度,由近到远的顺序;最后要说的是,写物品也需要想象力,要让所写的物品更加具体生动,就要大胆想象和描绘,这样才有更强的感染力。

比如,如何写小动物?小动物是大多数小学生的最爱,那么如何描写小动物,可能对小学们而言就有难度了!小动物首先要写外形,静态时候的小动物的颜色,外形,个头等等,然后再看动态的小动物,跳跃,飞奔等等,这时候为了描写需要,就更要求小学生们使用一些比喻句或者拟人句来为作文加分,让描写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再比如,我们每天身边有很多植物,小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花草树木的样子,但要将这些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大家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觉得没话可写,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关于植物的作文呢?首先要仔细观察。

在下笔之前,要引导小学生们针对性地观察植物,观察的方式从致有以下几种:

1、按形状,从外到内,先看外形,再看颜色,枝叶,细节特征,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2、从整到零,先看植物的整体特征,再看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同样做详细的纪录并可以突出感受深刻的一两部分。

3、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不相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

篇9

在凄美而动人的童话故事中,我们被鸟儿和树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所打动,为鸟儿对树的那份执着钟情而感动,更被王老师精湛的教学智慧所折服,尤其是课上始终奏响“语用”主旋律,就这样唱给你听。

一、在情境切换中滋长语言

日常教学中,情境创设并不少见,但目的不一,有强化感知的,有体会情感的,有训练朗读的。而王老师在具体语境的推动下,巧妙地引、深入地读、大胆地想,让孩子们入其境,悟其意,学其言。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音乐,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情境)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就这样,迎着风,迎着雨——

就这样,走过春,走过夏——

生:(一次次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伴着音乐,屏幕依次呈现夏天、晚上等各种背景)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优美的歌,树呢?

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生:(一次次读)听着鸟儿唱。

师:是的,多美好的画面,多美好的情感,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多好的日子,多好的朋友,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个开头。

一个深情地吟唱,一个快乐地聆听。王老师不断地切换镜头,优美的景色,动听的乐声,诗一般的语言,回环吟咏,为孩子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童话的世界,走进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时而阳光普照,时而月上柳梢,时而落叶飞舞,时而冬雪飘飘,还可以欣赏到鸟儿演唱的快乐的小情歌和优美的晚安小夜曲。徜徉在美妙的世界里,孩子们的心变得美丽而温暖。

在轻轻柔柔的音乐背景中,在深情款款的引导下,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情感的陶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回环复沓,让朗读、想象和表达水融,浑然一体。踏雪无痕,润物无声。反反复复中,散文诗式的语言,一次次熏染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这是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带着这个约定,树开始了这个冬天最漫长的等待,寒风起了,大雪落了,但是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因为它的心里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我们的鸟儿开始了跋山涉水,它飞过了高山,飞过了大河,飞过了原野,飞过了沙漠,它飞得千辛万苦,然而它的心里却是甜的,却是温暖的,因为它的心里一样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浸润在如此优美纯正的语言营养液中,耳濡目染,孩子们的言语视角、言语品位等言语技能,怎能不悄然滋长?

二、在想象补白中鲜活语言

想象补白是语文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具体运用时,不少老师往往只有笼统的要求,缺少有效的指导。如有的老师这样设计:请同学们想象树或鸟儿的样子,再写下来。从哪下笔、如何表达常常是学生练笔的“瓶颈”。那么,王老师是怎么指点迷津的呢?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和鸟儿的外貌。写的时候,最好能用上“特别”这个词。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________,________。鸟儿呢,长得________,________。

生:树长得特别高大,特别挺拔。

师:你的话肯定没说完,这棵树长得特别高大,特别挺拔,就像——

生:就像撑起了一把绿色的大伞。

师:谁来读一读鸟儿呢?

生:鸟儿呢,长得特别漂亮,特别可爱。

师:就像——

生:就像个美丽的小天使。

生:鸟儿呢,长得特别漂亮,特别可爱,就像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

师:同学们,学习这两位同学的写法,试着修改一下自己所写的。

王老师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树儿和鸟儿形象的空白,适时地加以言语补白,使“树”的高大挺拔、“小鸟”的美丽可人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赋予了树儿、鸟儿以美感和灵气。“特别”一词的提示,意义非凡,学生不仅明白了表达的方向,还知道表达的方法。先概括树儿或鸟儿“特别”怎么样,后围绕“特别”写具体。学生很容易悟出,表达要围绕“轴心”向四周辐射。这样,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容易说好,说得形象而灵动。

三、在对话拓展中寄情语言

《去年的树》主要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故事发展的,运用准确的提示语可以让孩子们进入情境,使对话变得富有情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5个人物4次对话构成了我们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咱们来分角色读这4次对话好不好?

(一学生是“鸟儿”,4个组学生分别是“树”“树根”“大门”和“小女孩”,教师读旁白)

师:真好,读得都非常好!可惜有一个人没读好。知道谁没读好吗?

生:旁白读得不好。

师:是的,旁白没读好。我发现我读的旁白太简单了,读着没劲儿。你们看,“树对鸟儿说”,“鸟儿说”,“鸟儿问树根”,“鸟儿问大门”,“鸟儿问女孩”,我真没办法读啊!

生:你可以给提示语加上一些表示心情、神情和动作的词,就会读得更有感觉,更有感情。

师:是啊!你真有办法!我们刚学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就是很好的例子。

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师:人物说话有了很好的提示语,谁愿意读一读?(生朗读)

师:孩子们,有了反映人物心情和表情的提示语,读旁白时的情绪就出来了。现在,我们替书中的对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孩子们在反复朗读中,分别补充:难过、含泪、依依不舍、恋恋不舍;郑重、认真;担心、惊讶;急切、焦急、心急如焚、近乎绝望,等等)

师:把提示语放进课文再读,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王老师的“故错”之术,有意示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提示语上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提示语的重要,再引入范例《巨人的花园》中主人公由“很生气”到“发脾气”,最后是“大声斥责”。有了形象的提示语,巨人的说话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学生再反复朗读揣摩文中对话,“难过”“惊讶”“心急如焚”“依依不舍”“忐忑不安”“近乎绝望”等等。有了如此丰富而精妙的提示语,孩子们各自心中便有了不一样的小鸟。原来,咀嚼对话,既可以使朗读有滋有味,创新形象,还能让孩子们习作时自觉关注对话表达。

四、在反复追问中体味语言

阅读这样凄美的童话,我们很容易陷入“情感的旋涡”,而王老师领着我们冲破“情围”,在反复追问中感受表达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方法。

师:通过这样的写,通过这样的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是那样的深厚。然而,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有写树的“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吗?

师:有写鸟儿的“难过”和“含泪”吗?有写鸟儿的“焦急”吗?

师:有写鸟儿的“心急如焚”吗?有写鸟儿的“伤心欲绝”吗?

(在学生一次次的“没有”声中,老师依次擦去“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师:什么都没有。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写鸟儿和树的任何表情和心情。(板书“不”,形成“不写表情”)你读这样的文字,感觉是什么?

生:要是有了这些提示语,我就感觉很生动,没有就感觉很无味。

师:同样,在这篇童话故事中,作者并没有写树的外形和鸟儿的外貌,也没有写鸟儿的心理,是作者不会写吗?为什么不写?

生:留下了空白,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师:这就叫“平淡”,文章什么也没有写,作者用最平淡的语言,讲述最深厚的友谊,正是这个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王老师运用“厚”、“薄”读书法,领着孩子们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体味作者表达艺术的美妙。就在我们感觉想象补白文章变得非常丰满之时,王老师突然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具体生动地描写,却用平淡的语言来叙述?这看似简单的一问,其实是想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文章表达的简单美,发人深思。

王老师始终关注怎么写语言才精彩,从故事开头不写外形和外貌,引导学生具体写外形和外貌,到对话中没写表情和心理,又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补充心理描写,并一一做好板书,充分朗读,最后又出人意料地去掉了增补的内容。王老师巧妙的一连串反问,将课堂学习推向了:“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不会写人物表情吗?不会写心情吗?……为什么不写呢?”“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作者让读者自己去琢磨”“作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些都足以说明孩子们已经心领神会,感受到了文章描写的精彩,体会到了语言表达的形式之美和方法之妙。

王老师将板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最后一擦,留出的“空白”,揭示了语文的魅力:“作者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读者的想象,书写出人间最深厚的感情,这就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语言魅力!”相信孩子们学完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对作者这样看似平淡却是意味深长的写作艺术也会深深刻在脑间,挥之不去。

五、在真情倾诉中挥洒语言

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王老师抓住一个简单的“看”字,体会鸟儿没找到树,最后只能对着火柴点燃的灯火,无奈地看着,伤感地看着,痛楚地看着……此时,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儿,会想些什么呢?以“树啊树”开头,学生再次展开想象,抒发心中的感受。在王老师一次次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铺垫下,学生这时已经到了人鸟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了强烈的倾诉欲望,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孩子们出自内心的一声声对树的呼唤,对树的依恋,听者为之动容。

“如果有来生,我还来唱歌给你听……”

“鸟儿千山万水地飞回来,树啊树,我是要给你唱歌的,你难道忘了我们春天的约定了吗?”

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情动而辞发,写得淋漓尽致,说得动情感人。

整堂课没有华丽和热闹,王老师用他独特的、淡淡的和隐藏着的浪漫,带着学生渐渐进入童话的意境,给了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梦。他的课,如这篇童话一样,平淡中蕴藏着深厚。

篇10

一、关于学生“写不出”的问题。

1.“写不出”的原因剖析

主讲嘉宾与在线群众友首先多层面剖析了学生“写不出”的原因,因为找出学生写不出作文的原因才是解决学生写作问题的起点。

浙江向洪江、安徽魏为秋、湖北钱晓国等:学生写不出的根源是肚里缺少干货――缺乏生活积累,缺少写作素材储存。这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重要原因。钱晓国认为,学生的作文普遍缺乏“干货”,也是无奈,毕竟他们的生活太单调,阅读面太窄。加上长期的“写作模式”训练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惰性”。

浙江贾桂强:学生写不出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不会用素材。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会用素材,一是不能发现素材的写作价值,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素材,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素材再多也是派不上用场;二是不会将素材掰开来用,不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不知道哪一部分可以通过形象的叙说,生动地再现情境,哪一部分可以通过议论分析,充分论证某个观点。

浙江陈爱娟:学生写不出是因为话题不合口味,没有兴趣。没有经历过,自然不知道,经历了但不是出自内心愿望,自然激不起兴趣。

浙江阮玲:学生写不出主要是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些模模糊糊的想法但不能表达清楚,终究不明晰。

湖北钱晓国、浙江贾桂强:学生写不出是因为缺少一个场、一个特定语境。心中没有一个特定对象,不能营造特定的写作情境,脑中没有鲜活的生活画面,自然没有唤醒写作的欲望,没有激发写作的兴趣。

云南自永军:学生写不出是因为没有打开话语系统。学生写不出,固然和没有阅读和积累有关,但不能成为我们责怪学生的理由。好多学生课后吹牛很厉害,证明他有事可说,有说的愿望,有说得好的能耐。只要不是弱智,只要思维正常,只要他感兴趣了,只要他会闲聊,写作就不成问题。学生话语系统打不开的原因,一是思维打不开,没有掌握多向度思维、原因探究思维、类比推理思维等思维方式;二是有思维却没有载体,往往“魂不附体”,找出到恰当的素材去运用思维。

湖北万鹏:思维模糊了,语言能清晰吗?思维路径不流畅,语言能流畅吗?思维、思维路径很重要。学生写不出,原因是老师的引导不得法,他说,老师若引导“智障”,学生能写得顺畅吗?

2.为“写不出”支招

在多层面剖析学生“写不出”的原因的基础上,主讲嘉宾与在线群友针对“写不出”的不同“病症”开出了各自的良方。

湖南周志恩:学生写不出的解决之道是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和积累,一是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要能从中发现一些什么;二是积累教材与课外读物中的生活与事件,要能看出一些价值与意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生活积累与素材储存实际上是解决作文的首要问题,即保证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江苏童瑞平: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道理很简单,无须复杂化,用心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才是正道。生活+阅读,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如是而已。事实上,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淀,学生必然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安徽魏为秋:充分吸收为表达夯实基础。所谓“吸收”自然包括观察生活、阅读经典,“表达”自然指说话、写作。

湖北万鹏:学生写不出,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来源于书本积累与生活积累),其次要懂得从材料中提炼思想。

浙江邓维策:积累直接的材料和间接的材料。

浙江向洪江:要让学生做家庭主妇――从教材里吸取写作材料。从课外吸取材料,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我经常让学生准备摘录本,从教材中摘抄有关语句,然后仿写。比如学习了《听听那冷雨》,用半节课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某些句子;学习了《报任安书》,让学生摘抄表现作者生死观、价值观的相关句子,再写点评性的文字。

浙江邓维策:为向老师的做法点赞,做家庭主妇,体验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说到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的问题,不少老师深有同感。

云南自永军:课外阅读当然是需要的,但语文老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理科学生的作业任务太重了,学生几乎没时间和机会去做课外阅读。

广西莫羽:课本是老师教写作可以利用的最好的资源,但是很多时候课文教学仅仅是停留在字词、情感的分析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上。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很多时候依靠学生去自主获取知识。聪明的懂利用的学生,老师讲过课文就能吸收一点;懒一点,不爱动脑筋的学生,那只有“听”老师讲课了。现实中高考那么功利,高中阶段敢放手让学生看书的老师不多了;敢放手玩作文教学的老师不多了。正因为如此,充分利用课本,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资源,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浙江沈柳恩:我每节课让学生课前演讲,对时事发表看法,谈对身边人与事的见解。再就是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注重生活积累。通过课前演讲与写观察日记,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现象,分析生活,发表看法,这样做实际上在积累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

浙江陈爱娟:阅读积累要做好引导。我长期做班主任,每学期会布置阅读清单,不一定是教育部推荐的。其实我喜欢推荐自己读过的作品给学生,学生会觉得老师看过的一定很好,这样学生就很感兴趣。在引导学生多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感悟。

浙江阮玲:针对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思想模糊不清的情况,我让学生每周一次练写随笔,对教材中未学的课文写初读理解,对已学的课文写再读理解。课堂上我将学生观点相左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评论;理解浅显模糊的或者错误也读出来,让学生补充或纠正;课堂上学生有时候会争执起来;课后继续写文章。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发现学生的思考深入了,思想也丰富起来了。这种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读、写、听、评”的做法,既解决了读、写的材料缺乏的问题,又训练了学生思维,更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了。

湖北钱晓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解决“写不出”的关键。营造一定的写作情境,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强化针对性阅读,让学生内化语感图式,再实现由“意”到“言”的自然转换。

云南自永军:不担心学生写不出,因为我会想办法帮助学生打开话语系统。比如写议论文,教学生进入吵架频道,自己和自己对着干,自己和自己较劲。学生的话语系统打开了,就会有说不完全的话。写记叙文,教学生多写写对话和心理活动,多侧面设计人物语言,设计人物心理活动。

浙江陆云鹏:我在高一年级的做法:课前古诗文片段阅读活动;课外自主阅读、摘抄优秀文章;将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纳入课堂教学的视野;重视家庭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借鉴阅读经验,营造阅读氛围;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利用课内、课外做这么几件事,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学生作文获奖了,就愿意写了。

浙江邓维策:陆老师的做法做到了课堂内外相结合,是个好方法!陆老师拓展了学生作文的道路。

二、关于学生“写不好”的问题。

1.“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

浙江绍兴阮玲老师提出一个值得老师们深思的问题:“写得好”的标准是什么?

安徽朱莉、四川吴盍郑河兴枷氲淖魑牟攀呛米魑模这是最核心的标准。没有思想感情的积淀,随便什么技术,统统扯淡!

湖北万鹏:真(真的材料)+善(善的方法)+美(美的情感)=好文章。(万鹏进一步解释,)思维要有对象对象不能缺乏体验写作离不开运用运用必得有适于语境的表达方式。“对象”是指写作材料,“体验”即情感,“运用”“表达方式”是指写作方法。

由此看来,老师们对“写得好”的标准是有一致清醒认识的:真实的材料,巧妙的写作方法,鲜活的情感,是三个必备要素。

2.学生“写不好”探因

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主讲嘉宾与在线群友也作了相应的探讨。

浙江陆云鹏:很多学生的文章是憋出来的,结果真的是惨不忍睹!说明缺少“干货”,必然写不好作文。

浙江向洪江:因为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一切写作之“技”都是空谈,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花架子。

安徽朱莉:现在的学生不愿劳心劳力,又缺少生活体验,这样一来,“写不好”是在情理之中了。

安徽魏为秋:“写不好”缺少的是真正的阅读与生活。

浙江阮玲:学生写不好,不是缺少阅读和生活,而是不太关注自己的体验。很多学生写不清楚,其实就是想不清楚。

浙江沈柳恩:“写不好”是阅读和思维两方面的问题。

浙江陆云鹏:写得好分两种情况,或者以才情取胜,或者以技巧取胜。那么相应地,“写不好”,要么是才情欠缺,要么是技巧欠缺。

浙江贾桂强:学生议论文写不好的关键,只是一味地举例子,而所举的例子多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堆叠。不会多层面举例,不会对实例作准确的分析议论,确实是不少学生的通病。

湖北万鹏:写作技法是很重要的因素,学生缺的不是没有系统,而是针对某一材料,不知用何方法来加工成一道“好菜”。不会见招拆招,不只是学生缺少写作技法,一些老师本身也没有技法积累。

云南自永军:“写不好”是因为有几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区分概念的问题,二是词语积累与搭配的问题,三是思维工具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语言的天才,只是由于受人类社会趋同现象的影响,在后天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丢失了个性,于是千人一面,文章缺乏新意。正是人类社会的趋同现象,扼杀了语言的天才。

3.“写不好”的应对之策

湖南周志恩:学生“写不好”,解决之道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生活,提炼生活,一是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美好品质,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二是要善于透过生活现象分析其本质,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看法与态度,要有主见,要善于挖掘生活事件背后的意义,要善于发人之未发,敢于言人之未言。这是强调写作需要磨利透视生活现象的锐眼,强调要有钻探生活素材的思想利器。

他还给出了写作记叙文与议论文的指导方法:莫言说,他是一个会说故事的人。学生学写记叙文,就是要学会说故事。要让学生明白,说故事,一要把故事说完整,说出过程,说出重点,说出细节,要让别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哪几处是重点,有哪几个关键的细节;二要把故事说生动,尽量说得曲折有波澜一点,尽量说得形象有画面感一点,尽量说得生动有趣味一点;三要说把态度表明确,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好恶,说出自己的爱憎,要让别人明白你说这件事的目的与态度,你对这件事的情感倾向。总之,要引导学生将记叙文写得过程完整、重点突出、细节鲜活,要注意叙事的生动性、情感性,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情感态度。记叙文要突出叙述,但可以议论、描写、抒情,尽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文写作,是以记叙文为基础的,重点是学会发表对事件、事物看法。要将自己的看法说明白,说清楚,且有说服力,就得结合实例予以说理。可以正反实例对比论述,可以类比事例论述,可以道理与实例相结合论述。实例可以从生活中来,可以从历史中来,可以从新闻材料中来,可以从教材中来。要让学生懂得,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所以叙事不是目的,叙事可以简略一点,概括一点,重点是要对所叙事例的分析、议论,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少老师对此表示赞同,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浙江绍兴阮玲老师认为,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分解话题、观点。四川雅安吴盍秩衔,深度开掘,广泛联系。浙江绍兴陈爱娟认为,激兴趣,开思维,授方法,供素材。

福建胡策应:学生做得好的作文肯定是性情文学,而不是应试作文。除了根基是老师教的,其他的都是自创的。写作是抒感的需要,丰富内心情感,培养美好品质,保持对人、对事的独特敏感性,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还有老师从自己做学生的体会出发,认为多读、多体验才是写好作文之途。有老师鼓励学生去读小说,写小说,评小说,这确实对作文大有帮助。只有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究,去体验,去分享,才会让作文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云南自永军:学生要写得好需要进行语言转化,对语言作“陌生化”处理,即在语言形式和文章结构上作文章。他解释,当我们回归人的原始表达和思维状态时就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作文了。记叙文起始于讲故事,议论文起始于讲道理。写记叙文要回归到孩子心态,写议论文要回归到吵架心态。而思维训练的核心在于转换。语言训练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和陌生化。没有生活细节的人往往是对生活琐事视而不见的人。

浙江阮玲:针对学生“写不好”,要给学生一些写作要求与写作路径。可以给学生一些“写得好”的具体要求,然后分解这些要求,提供一些写作范例;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思路,再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写作路径,并在写作训练中慢慢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技能。

浙江贾桂强:解决学生议论文写不好的办法是“取法乎上”,向古人学习、向现代大家学习。例如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等都是让学生仿写的经典作品。就如同学书法,总是取法多家,方能写好字。作文也是如此,需要输入真的东西,方能输出。让学生多仿写,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议论写作的模板,先求“入格”,然后求“出格”。从写作的视角去学习课文,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与其让学生浮光掠影地读得太多,不如让学生精读几篇,潜心模仿之,力求化为他们自己的血肉。

浙江邓维策点赞这种做法:“入格,出格,有规范。”邓维策、浙江向洪江、湖北安陆钱晓国、浙江绍兴阮玲、甘肃西和郭映辉等老师都赞同“仿写”说,并都践行着这一做法。湖南永州周志恩老师充分肯定研读经典作为写作范例的做法,认为很多老师重视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是好现象,只是以读促写,“仿写”教学还没有系统化、序列化,还大有文章可做。

浙江阮玲提出“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的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浙江陈爱娟提出的“在面批、自批、互批中学习,在自我修改中反思前进”,是阮老师观点的具体化表现。陈爱娟认为,面批最有效,也最受学生欢迎。但时间有限,所以只能利用早自修和晚自修。每人面批几次会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主动读书,自动钻究作文。邓维策、陆云鹏老师都认为“面批可能是最有效果的办法”,都使用了面批作文法。

湖南周志恩:面批能较好地落实升格指导,因为面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学生指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修改才好,让学生明白要在现有基础上升格作文,可以采取哪些升格方法。升格指导的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老师选取两三篇予以个别指导,精批细节,使之升格,争取发表。然后,将发表的作文与原稿让全班学生对比阅读,共同讨论升格的方法,是对材料的改动以突出事件的过程还是深化细节描写,或是对材料内涵的挖掘,力求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这样做,既是对发表作文的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升格指导,因为是本班学生作文,学生感觉更亲切,对升格方法的领悟也更切实。

湖南永州周志恩老师还提出一料多写,训练思维的方法。同一个生活素材,同一个教材片段材料,可以让学生分别写成记叙文与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要求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事件发生的特定情境中,力求将故事写完整,过程写具体,重点突出,细节鲜活,语言生动形象。写成议论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道理说充分,实例举典型,对实例的分析需透彻。湖北钱晓国点赞:“周老师的方法实在。”

浙江周宇贵:作文教学是思维训练,立意要求学生有思想,结构要求学生有思路,语言要求学生能根据文体的需要采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从而实现思想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要、连贯、得体。不管何种训练,最终指向应该是思维。

有老师提出,作文教学要有成效,核心的问题是要建立起作文教学的序。四川吴盍帧⒄憬邓维策都赞成此观点,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形成系统。吴盍秩衔:“系统,无非是规律的提炼,只要不是玩,很有价值!”邓维策则认为:“对于天才可以不要系统,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则需通过系统的写作技法学习,来学会写作。这也是课程论提出的要求。”浙江贾桂强指出:“现在作文的系列研究很多,却没有统一的教材,造成了一线老师各自为阵的局面。”

江苏童瑞平则对写作系统持否定态度,认为写作本是性情中的事,玩系统无异于作茧自缚。云南自永军认为,作文教学要抓住本质性的东西。“技”的东西讲再多对提高作文水平没有本质性作用。我们不能再跳入“技”的大海中无法自拔了。转换是作文训练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