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12 04: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怀念母亲的文章

篇1

《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秋天的怀念阅读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5、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6、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7、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山固然高,却不如母爱至高;海固然深,却不如母子情深。

今天我读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文中通过写母亲身患重病却不顾自己身体,照顾自己因瘫痪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的事,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圣洁和无私,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能惧怕困难与挫折,要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来对待生活。

当我读到“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道,咱娘俩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出自《秋天的怀念》)时,我为作者母亲的伟大而圣洁之母爱而感动,“我”因双腿瘫痪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希望。而母亲却一直鼓励儿子拾起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文中“扑”“忍”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疼爱,害怕失去自己儿子的心理。母亲一直想与“我”一同欣赏那北海的花,但“我”却因为厌倦生活而一直拒绝母亲,当“我”在得知母亲病得天天在床上翻来覆去而答应母亲一起去看花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絮絮叨叨地说着明天的安排,具体地写出母亲当时兴奋的心理,从而体现出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但是,母亲却在那一天离开的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本来母亲可以和儿子高兴去看花,却永远地离开了儿子。这真是一个十分大的转折,令人感到悲伤,为母亲的遭遇而叹息。临走前,母亲最后一句话居然还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出自《秋天的怀念》)这句话没说完,却更让人感动。母亲当时正艰难的呼吸着,还在关心自己的儿女。这是多伟大的母亲,这是多么神圣而纯洁的母爱。

文中作者双腿瘫痪,对生活失去信心拍着腿抱怨“我可活什么劲”但作者不知她的母亲得了比他严重许多的病,却仍然保持一种对生活的乐观向上。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因病而堕落,还时刻帮助作者走出阴影,这是多么高尚的品德。母亲不惧挫折,热爱生活!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又深沉”(出自《秋天的怀念》),作者借母亲最喜欢的来形容母亲伟大,母爱和高尚的品德如一般淡雅、高洁,热烈而又深沉。母爱是圣洁的,它比山高比海深,是这世上最圣洁伟大的爱。人生处处有挫折,我们不能惧怕挫折,要迎难而上,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战胜挫折。

篇2

——读 《秋天的怀念》有感

当我带着一种无限敬仰的心情读完《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母亲那种对儿子嵌入骨髓的爱使我震撼了。让我心潮激荡、思绪万千······

是啊,一位病入膏肓的母亲忍着心中巨大的伤悲陪伴儿子、想方设法让儿子开心,推儿看,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念念不忘自己生病的儿子,嘴里还在不住地叨念着。这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母爱啊!这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追忆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的内容。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浩 大和母爱的无以伦比!是的天下哪一位母亲不是如此呢,世人皆知的痴儿舟舟之所以成为著名音乐指挥,这其中倾注了母亲的多少心血啊;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救哺乳期的儿子,毅然咬断自己的静脉血管,救活了儿子,自己却惨烈牺牲。母爱撼天动地、母爱惊世骇俗,它可以跨越时空、它可以超越生命。然而可悲的是当今社会许多人对母爱视而不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的可悲和不幸啊!

篇3

有一个朋友给她转过来龙应台文章中写孩子的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她的文字是一个母亲面对渐渐长大的儿子发出的感慨,却使我想起自己和母亲的某些感情片断。

2008年母亲突然离世,这使从北京往老家赶的我内心五味杂陈。我很后悔这几年只顾在北京自己在事业上求发展,而每年只有很少的时间去见母亲,用千里之外的电话慰问代替了自己去牵母亲的手。一年只有一次甚至有时还要更长的时间才回一次老家。每次回去都匆匆忙忙的,母亲看见我回家,早饭恨不得每天让我躺在被窝里她就端来水蒲的鸡蛋,蒸好的热包子。然后就是要吃什么她就去做什么。当时我真的忘记这是难得的福气,而几乎认为这是稀松寻常的,好像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2007年我回老家,还在医院里做了一次小手术,母亲又忙里忙外陪伴在我的病榻,她本想多留我出院后在家住一段日子,不巧我接到凤凰卫视鲁豫的电话,说要录制一挡关于忧郁症的节目。我深受这种病的折磨,现在久病成医,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于是不顾母亲哀求的挽留目光,狠心地缩短了难得回家一次的时间,匆匆忙忙赶上了回北京的飞机。

后来,母亲离去之后,我翻看她的日记,在描写等我回家之前的欢欣以及看着我匆忙来了又走的背影之间,是那么大的沉默的无奈。母亲在日记里欲语还休,没有埋怨我,只是说我要赶回去要录一档重要的节目,比她的母亲重要。

篇4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虽然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时常见到,但是其中一些细节还需要大家认真体会,用心把握: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以小见大的“小”的含义。以小见大的“小”内涵比较广泛,我们大体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把握。

1.可以是具体而平凡的人、事、物、景(如《合欢树》这篇文章中的“合欢树”和“我”的母亲)

2.可以是一处细节(如《吻火》中吻火的动作细节),或某个局部(如《都江堰》一文作者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乃至宇宙的独特思考)。

3.可以是某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如《故都的秋》《动人的北平》采用的平民化视角)。

所谓“大”就是通过这些小的题材、细节和独特的角度表现伟大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重大的意义。

篇5

这本《徐志摩诗集》,已经苍老得外皮脱落,正地看着这个世界。但它却是我们家中唯一的精装书。这本书原价九块八,在当时,可以想象母亲是怎样省吃俭用才将它买下的。每天积攒两分钱,在数个月之后才有满满的一盒。多年前的某个夜晚,是不是会有个女孩对着一罐子钱狂叫呢?自己,是如何都体会不了这般滋味了。

母亲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家中的书柜也一直得到母亲的宠爱。记忆中的某段时光,母亲总是捧着《徐志摩诗集》在灯光下阅读。只是年幼的我还沉浸在小人书的世界里,哪里懂这份惬意呢!在我曾经粗浅的意识中,诗歌既没有鲜明的人物,又没有诱人的情节,这种小资情调的书是不值得读的。

直至长成大姑娘,我才略懂了那颗读诗的心,开始慢慢地翻开诗集,来读诗。徐志摩的诗飘逸着奇特的想象,梦中的少女可望而不可即,我读到了一种思念、一种心境。读着读着,有时候我便想,母亲当初的品读是不是有更深层的怀念呢?当雨季已经走过,花季不再来时,是不是一切都埋藏在一页页的书页中?等想起时,再将它翻开,回忆便涌上心头。

书,是够老的,载着六十年代的人,一路走来。黄色的封皮像金色的太阳,照着母亲的人生路。即便它丢掉了原本光亮的颜色,即便它被现在的我们忘记。

在某个夜晚,我也静坐在灯光下,读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低吟着,“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珍重”里也有“我”的怀想与祝福,即便是离别使我怅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样的相遇,让人惋惜又感同身受,如张爱玲的《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唯有轻轻地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

《徐志摩诗集》的旧,是掺和着旧时光的,这旧时光独属于母亲。

读懂了这本书,也便从此读懂了母亲。而对于我来说,似乎还是远远不够的。我知道,好好地保存这本旧书,也便保存了母亲的旧时光。

多年以后,它可能也会成了我的旧时光。不过,却一定会是我女儿的崭新的记忆。

篇6

当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为了让儿子重新找回对生活的希望之心,母亲放弃了她仅有的那点爱好,为他四处求医,打听偏方,再也无暇顾及她所欢喜的花花草草,全心全意地照料她唯一的儿子。为了让他从瘫痪的阴影中走出,母亲不知在一旁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

那天他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多么善解人意的母亲啊!

母亲知道,儿子或许会有什么异常行为。这让我想起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当最后的秋叶落尽,也许史铁生也会有琼珊的举动,结束生命。母亲“挡”在窗前,几次要他去看北海的。其实,母亲在暗示儿子,要拥有一份“能耐寒”式的坚强不屈。平淡无奇的母爱,使得他浑然不知她的那份厚重,甚至忽视了她的存在。

的确如此,在我们失落时,母亲会在身边静静地守护着我们;在我们快乐时,母亲会因为我们的快乐而暗暗欣慰;不论我们成长到何时,母亲总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这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母爱像一条溪流,只见其源,不见尽头;母爱像一泓清泉,泉水澄澈,却深不见底;母爱穿梭时空,感天动地。

更令我震撼的是,为了让史铁生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母亲硬是撑着她那早已患上肝癌的病躯,为他四处奔波,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而因为对生活的失望,史铁生一点也不领她的情,一次次冷冷地拒绝她。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心里依旧牵挂着她的儿女。当死神带走了她的生命,作为儿子,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拿起自己手中的笔,走出了一条新生之路。是啊,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要好好珍惜;已经失去的,姑且留作永远的回忆。

面对困难,他冷静承受,终究理解了母亲,承受不可承受之“重”的生命。生前,母亲未得任何回报,而母爱,就这样毫不张扬,更无做作,只是默默地用心呵护,静静地耐心等待。

窗前谁种芭蕉树?在我们处于黑暗时,母亲用爱点亮了我们的心灵;在我们最寒冷时,母亲用爱温暖着我们;在我们最迷茫时,母亲用爱引导着我们。母爱,因平凡而无声,因无声而伟大。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愿在天堂里,他能与母亲重逢。

简评

篇7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对课后的总结往往不够重视,或重视得不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一课的开头要精彩,能迅速激发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的兴趣;一课的结束亦要精要,能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承前启后,温故而知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后的总结方法:

讨论归纳法。即老师通过让学生们充分自由的发挥,引导他们对所讲到的或未讲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归纳,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识记和运用。如:在上《荔枝》这课后,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下去讨论:(1)课文表达的是对母亲怀念的感情,为什么不用“怀念母亲”做题,而是用“荔枝”呢?(2)这样的结尾好在哪里?学生们分组讨论后归纳――作者围绕荔枝写了几件小事,于细微处反映了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表达了作者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给予了补充,对他们所激发的新观点、新看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把同学们归纳起来的精华部分,以知识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并初步培养了他们研究创新的能力。

2.训练巩固法。在一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根据该课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留几道题,趁热打铁,加深他们的记忆,使同学们得到训练和巩固。如:我在上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出了这样两问题:(1)诗人“喜于狂”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是什么?(2)写出诗人还乡路线。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出题少而精,勿泛泛而出。

3.联系现实的方法。即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现实中的一些事或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我在上完《只有一个地球》后作了这样的总结:学习了这课我们知道了地球小而易破碎,地球与人同在,请大家走出校门,看一看哪些行为是在破坏地球,请你们加以制止和劝说!第二天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有抽取地下水,使地表下降,导致我们全组的人缺水;有用“电猫”捕猎,使物种灭绝;有伐木,森林遭受破坏的,等等。这不但利于同学们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让学生们认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于指导社会实践,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篇8

我们最近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这篇文章催人泪下,讲了母亲虽然重病缠身,但她仍任然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以及鼓励儿子好好生活下去。母亲用心良苦,换迎来的是什么呢?是幸福,还是快乐,不是!什么也不是,换迎来的却是担忧,那种担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消失。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母亲,一位多好的母亲,她希望让孩子看到花含苞欲放的美,从中体现出那多姿多彩的人生,让那自暴自弃的念头永远消失,从而领略到幸福,

儿子在母亲为他所搭建的桥梁上跋涉着,路是在一个瘫痪孩子的脚下伸延着,这使我明白为什么逆境出人才,每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他们知道自暴自弃是没用的,只有用要坚持、努力做武器,通过人生大道上的丛丛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秋风沉沉地吹过,常常令另作者想起了母亲,也令另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妈妈加班回来,叫醒了沉沉欲睡的我,给我检查作业,听完妈妈的解题方法,已经是深夜了,我悄悄地摸了摸妈妈的手,好冷,如雪一般,瘦弱的身子不停的颤抖,嘴唇冷的发紫。望着妈妈离去的身影,我默默地想着:妈妈多么的伟大,另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复习功课,多么伟大。

今天,我不仅从文章中,甚至从妈妈中真正的体现出母爱的伟大。

篇9

生活中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关注身边的小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很多时候,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或者包含了至真至美的情感,或者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留心我们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并借助文字具体细致、条理清晰地叙写出来,我们也就读懂了生活的真滋味。那么,如何写好这些小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名家指路】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

文/林清玄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布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布满了美味的魔术。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布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摘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专项品赏】

无论在富裕还是贫穷的生活中,妈妈总是有无限的神力,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顾。作者抓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回忆了一段艰苦岁月中难忘的母爱故事。母爱本来是一个最常见的主题,而作者在行文中却变换出了别样的新意,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让人心头涌起一股淡淡的来自母爱的温暖。

【借鉴指津】

1.记事完整条理。要完整地写好一件小事,必须弄清楚记叙的要素,否则就会显得事件不完整,眉目不清晰。《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一文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要回她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给孩子们熬成汤,让他们在乡下孩子普遍营养不良的年代中,总能气色红润,精神饱满。接下来进一步写到长大以后对鳝鱼骨汤的怀念,从而很好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2.行文重点突出。在记事中,我们要求把事件写完整,但在行文过程中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面面俱到,而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要把最能表达主题的环节凸显出来,写具体,写详细。文章正是抓住了母亲如何用心给孩子们做鳝鱼骨汤这件事,进行了重点描述。虽然近似“无米之炊”,母亲却能在那样的条件下既讲求汤的营养,又尽可能做出让孩子们垂涎的美味,这其中正是包含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

3.语言充满真情。为了凸显文章的主题,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情感。如第2自然段中,一个“勾”字便活脱脱写出了爆炒鳝鱼对“我”的嗅觉所产生的吸引力,为下文母亲做鳝鱼骨汤做好了铺垫。“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一句,再现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几个孩子围着一个慈祥的母亲喝鱼骨汤的情景。结尾一句,“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更是于平静中传递出一份对母亲难以抑制的怀念。

【我仿我秀】

温暖的谎言

寿光世纪学校八年级 宋克凡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沉睡了一冬的花木刚想探出头,又被料峭的寒风逼了回去。

暖气都停了半个月了,气温始终不见回升,今天晚上尤其冻得厉害。一个人行走在寒冷的夜路上,整个身体始终瑟缩着,连心情也跟着郁郁的。

“哎呀,冻死了,冻死了。”晚自习回家,一进门我就喊上了。

“哦,热水我都烧好了,赶紧泡泡脚吧。脚泡热了,整个身体就都暖和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端来了热热的洗脚水。

我坐在沙发上,刚把脚伸进洗脚盆中,就感到一股暖流从脚底向上升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也跟着舒展起来。一边泡脚,一边吃着妈妈递过来的水果,看着电视,心里美极了。

“好了,洗得差不多了,该上床睡觉了,要不然明天又要赖床了。”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我带着恋恋不舍的目光离开电视,向卧室走去。

“哦,妈呀,凉死了!”刚把脚伸进被窝,我不由喊了出来。

听到喊声,妈妈笑着走了进来。“儿子,你把脚再往里伸伸试试。”我说:“太凉了。”妈妈又诡秘地一笑,说:“你再伸伸试试。”看着妈妈的目光中似有别的含义,我就慢慢试着把脚伸了进去。“哇,暖宝,太好了。”原来,妈妈早已把暖宝放进了我的被窝里。

看着我心满意足地躺下了,妈妈说:“天不早了,关灯睡觉吧。”我问妈妈:“家里还有别的暖宝吗?你跟爸爸还有的用吗?”妈妈说:“你先睡吧,等你暖和过来睡着后,我再来拿了用。”听着妈妈的话,我在温暖中闭上眼睛,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我隐约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虽然没有睁眼,但我知道是妈妈进来了。“哦,妈妈应该是来拿暖宝的吧。”我一边想着一边把暖宝往身子边上推了推。可是,妈妈并没有把手伸进来,而是轻轻地为我掖了掖散开的被角,又悄悄地走了出去。

那一刻,一滴温热的泪水从我的眼角溢了出来。原来,妈妈说的是谎言,是善意的谎言。朦胧中,脑海中浮现出太多的画面:饭桌上,好吃的饭菜总在我这边,我劝妈妈也吃点的时候,她会说“我不喜欢吃”;周末,本该是休息的时候,可妈妈总在家里忙忙碌碌,我劝她歇一歇的时候,她会说“我不累”……

篇10

一、布局建造的合理与和谐

文章紧扣“灶头”二字,以介绍灶台的各组成部分为明线,以怀念母亲为暗线。那么灶台部分的布局与建造就显得相当重要,透露出的是无限的合理与和谐。

作者将灶台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灶头是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的特别物事,能使最荒凉的地方充满人间烟火味,能使最简陋的房子弥漫温馨的家的气氛。”灶头是阴阳五行的绝佳体现,而符合无形、顺应阴阳的事物才是最合理的,才能予人以福祉,带来温馨与和谐。

于灶台的具体布局与建造,作者有很好的描述:

……灶台的横截面大致上是个腰子形,而纵截面则无法名状。灶台上有一大一小两只铁锅和一只汤罐,布排得疏密有致。围着锅的是灶沿,用方砖随形镶拼而成。灶台靠灶门一面立一道墙,称为灶壁。灶壁阻隔了灶膛的烟灰,还掩蔽了柴爿草把等杂物,使厨房整洁有序。除了灶沿,灶的其它部位都用石灰粉过,又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画出种种“灶花”。考究的匠人会在墨汁里加些石青,使画出来的墨线中隐隐透出些青蓝,显得清秀悦目。整个灶头几乎没有直线,那么多即兴式的弧线使灶头既端庄又秀气,像一位穿着蓝印花布的农家。

两锅之间嵌有一只汤罐。汤罐没有专门的盖,它的盖就是黄铜的广勺。汤罐虽能兼得两个灶膛的余火,但地处边缘,只能达到微温。……

将灶壁称作“壁”,不准确,灶壁更像砖砌的格子橱。下部的格子是放油盐酱醋瓶瓶罐罐的,上部的大片空白处绘有灶画——无非是灵芝双燕、喜鹊登梅、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主题。……

灶壁的另一边是储柴草和烧火的地方,称为灶塘。稻草麦柴被打成Q形的“草把”,码成垛备用。打“草把”一为耐烧,二为保持灶塘整洁。黄昏时分,小镇的更夫敲着竹梆在小巷里穿行,一遍遍地念叨:“水缸满满,灶塘看看,火烛小心哉……”听着这浪声漫调的提醒,人就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秩序和生活的安宁。

有条不紊,疏密有致,整洁有序但又实用而美观,不仅如此,还透露出江南地方都有的端庄与秀气,这正是江南灶台的完美建造结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亦是作者所谓五行的俱全。五行概念植根于民间哲学,来源于远古蛮荒时代的智慧,虽看不见摸不着,但作为客观规律,却时时刻刻支配着天地万物,影响这农人的视听言动,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事物才是合理与和谐的,能给人以安定与安稳的生活。作者在多年后回忆儿时生活的乡间,以老灶头作为全部情感的寄托,与灶头所带来的这种安定感是分不开的,而伴随对灶头的描写是对母亲的怀念。

二、家庭主妇之德行与传递

母亲是个典型的江南农村妇女,作者虽未描述母亲的音容笑貌,但作为灶头绝对使用者的母亲其实有着和灶头一样的品格,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母亲是否也应该曾是一位“既端庄又秀气……穿着蓝印花布的农家”呢?

母亲又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克勤克俭,勤劳内敛,心灵手巧,恪守着一些中国民间的传统道德。

母亲是能干的。作者言“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传统菜,叫家常菜”,母亲最得意的是黄豆芽炒咸菜和螃蜞豆腐。前者开胃,后者绝鲜。另外,母亲还会“逼饭粢”、蒸糕及做很多值得回忆的儿时美食。

母亲之心灵手巧可见一斑,她亦是极其注重妇德的。小则体现在一块抹布上,作者言:“老话说:‘进门看抹布,出门看鞋跟。’要知道这家的女主人讲不讲究整洁,只要摸一摸抹布就清楚了;要知道这家女主人治家如何,只要看这家人穿的鞋子就清楚了。这是我妈反复讲的话。”大则体现在对女儿言传身教的德行传递方面。作者在写家常菜一段时言:“我姐姐妹妹长期受到影响,出嫁当了主妇之后也把这个菜列入了家常菜的菜谱。”菜谱的传承体现了母亲对女儿妇德的培育与熏陶。作者还以镜头式的描写展现了母亲与姐姐妹妹在灶头忙碌的场景:

镜头一:我妈在灶上忙碌,制造着白雾腾腾的气象,油锅的爆响,还有引人垂涎的香气。我姐或我妹在灶塘忙碌,灶膛火把她们映得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镜头二:我姐系着围裙,用一只低凳接脚,在灶上努力模仿着母亲的操持,不免手忙脚乱,大声向弟妹发出“旺火”或“文火”的指令。这当然是发生在我妈不在家的日子。

镜头四:姐姐或妹妹在灶塘里“填脚炉”。

妇德在母女间传承,并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禁忌、崇拜的敬畏与希冀

母亲既是妇德的体现者,又是众多有关灶头禁忌与崇拜的实践者。对于蒸糕,母亲希望“蒸蒸日上,高高兴兴”,最忌讳漏底。母亲不允许用汤罐里的水盥洗,因为汤罐里难免会掉入油星和米粒,不作兴用这样的水盥洗。她也不准男孩子上灶头,认为这是女孩子的该做的,男孩子自有更大的用武之地。这些看似迷信苛刻的禁忌看似有些荒谬,但正是有序与和谐的体现,敬畏中体现的是对一种安定、有序的美好生活之希冀。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作者对灶神的详细描述。

有关灶神爷神龛“灶山”的描写十分详细和传奇,在文中显得有些蜂腰螳肚般臃肿,但并非不合理。作者与各种灶神的传说中撷取最世俗的一种,将灶神的原形戏谑性地写成馋痨。看似不敬,但世俗得可爱,因为文章写灶头,所回忆的大多为风味吃食,而这些风物正是人间烟火过日子的体现,那么灶神亦起源于贪吃有何不可呢。因为对美食的陶醉与饕餮正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啊!所以接下来写送灶与接灶亦是一派戏谑口吻:用蜜糖粘住灶神爷的嘴,让他因贪食麦芽糖而无法向玉帝打小报告,从而岁岁平安。这正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平安。

不过神终究是神,虽然可以被调侃,但他作为神明的威严与震慑作用确实不能有丝毫亵渎的。这也正是中国百姓可爱的地方,某些雷池不能越就是不能越。所以母亲在教育“我”的时候经常用灶神爷来营造心理压力,往往有神奇的教育效果。

在敬畏中获得寄托是所有中国老百姓的愿景。他们在某些看似固执的崇拜与禁忌中寄托着某种敬畏之心,这样的敬畏中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又有对某些鄙陋放肆行为的自我约束。但这种敬畏又是以极其世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没有庄严肃穆,唯有人间烟火。他们所求的就是一种有序安定的生活。

四、人世岁月的安稳与静好

文章所写风物皆是陈年旧事,一切早已如过眼云烟。而今是更加现代化的社会人生,但是作者更倾向于那种人间烟火味。他虽不曾明言,但只言片字中对现代社会颇有微辞,比如对电饭煲的鄙弃,对“逼饭粢”的怀念。

文章对饭粢这一细节可谓颇有情怀,不惜引用传说来增加其神秘色彩。逼饭粢也就是文火烘烤出来的锅巴,作者所谓挺括的、两面金黄的“吃局”,电饭煲做不出,饭馆里多用油炸,根本不是那个味了。其实这是作者对现代生活浮躁紧张的批判,也是本文回忆的意义之一。之所以回忆往昔美好,正是当下不如人意。电饭煲如今已是最普通之家用电器,但正是可悲在最普通,因为它已经彻底地代替了给人以安稳有序之静好心态的老灶头,油炸则是急于求成之表现,老灶头代表的有条不紊,安稳闲静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特意用“天下第一菜”这一典故来寄托此深意。

……用了电饭煲,就吃不到脆锅巴了,要吃就得到饭店去点“天下第一菜”。一盘锅巴端上,随即把一碗配好的菜汤倒在锅巴上——嘶啦一声,香气冲人。朱元璋落难时在一个农家吃过这道菜,当时肚子饿,觉得太好吃了,问是什么菜,农家哪讲究菜名,主人随口说是“铲刀汤”——锅巴不是要用铲刀从锅上“掠”下来的吗?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封这道菜为“天下第一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