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代表作品范文

时间:2023-04-09 15:1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朱自清的代表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朱自清的代表作品

篇1

杨朔的《荔枝蜜》、《茶花赋》也是如此,以物喻人,以蜜蜂来形容“勤劳的人民”,这算什么呢?如同把人比喻成鲜花,毫无创意可言。为什么要说他“语言精美,含蓄新巧”呢?

此外,还有朱自清的《背影》,看到父亲费劲地跳过月台去给自己买橘子,心里一酸,这是人之常情,很多写亲情的文章,情节比这个更感人,却远不及朱自清的文章影响大。

有一次,和诗人梁小斌吃饭时谈到这个问题,梁小斌说,“五四”以后,青年们高呼打倒孔家店打倒封建主义,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封建主义”的帽子到底该扣在谁的头上。然后再看巴金的《家》,的《雷雨》,发现大家其实都在潜意识里把父辈当成了封建主义的者、代言人。然后,抗战来了,人们通过朱自清描写的这一小小画面突然意识到,父辈原来和他们一样,也是无能为力的流民。朱自清这篇文章一下子触到了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部分。

他这一解释,我们都豁然开朗。事实上,是时代成就了某些作品。很多东西拿到现在来看,根本不足道,而在当时,要么在纯文本上,要么在思想刻度上,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即使不是石破天惊,也是有所开拓。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数刘心武的《班主任》,他那篇小说著名的段落是这样写的:“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帚笤,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直白得就像在喊口号。可在那个时代,这已属于很前卫的东西了,并且着实引起了轰动。

篇2

1、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2、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3、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篇3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古人描写春的诗句很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的确,春天是美丽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初步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

请一位同学介绍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同时思考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1)全文围绕“春”字,写了三部分内容。请用一个“动词+春”的形式概括。(盼春、绘春、赞春)

(2)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待到春天降临人间,人们则尽情描绘了图、图、图、图、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3)同学们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一份独特情感呢?(喜爱赞美)

三、精读赏析

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欣赏美的景物时,我们也要学会发现美,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赏析环节,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1.师生合作共同学习“春草图”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春草图”。

(2)以“春草图,美在(特征)”的句式叙述,并作简要赏析。

赏析:

①“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钻”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②“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运用叠词分别写出了小草的质地、颜色和姿态,突出了小草的“新”,充满活力。

③“园子里,田野里,瞧去”,由近及远;“一大片一大片”“满”写春草的长势,表现春草的勃勃生机。

(3)师生小结: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仿照评析

(1)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春花图”和“春风图”。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相应的课文,还是运用与春草图相同的句式,找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批注理由。如遇到你认为值得商洽的语言,先陈述你的想法,再请教同一小组的同学。

(注:“春花图,美在春花竞放”“春风图,美在和煦、芳香和悦耳”)

(2)学生小组合作,评析春景图。

(3)师生合作具体评点作者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展现春光之美的。

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②运用准确的词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叠词、动词)

③写景要注意顺序、层次。

④写景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⑤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四、感悟主旨

在分析《社戏》的写景语句时我们学到了一句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的意思是: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其实,阅读文本与阅读自然有相通之处。只有当你全身心地置身于作者笔下的世界,课文在你的视线里才会变成有生命的东西,你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同学们与“春”融为一体时,你能感受到作者在“春”的韵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态度吗?请你紧扣文本作精彩解释,并谈谈这种态度对你的影响。

五、课堂反思

1.这堂课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写景方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从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篇4

[关键词] 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

一、题型特点

文学常识试题摒弃以往纯知识判断的模式,而是通过语言表述来考查学生的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种考题通常是这样的形式:考题由多方面的文学常识知识合成,考查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内容涵盖课本中出现的中外作家、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出处、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与作家本人的区别。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且考查学生沟通作家作品知识的能力。学生若要完成这样的题型,必须具有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还要具有文学常识知识的整体性与渗透性。这样的文学常识综合性考题具有知识、能力与智力的特点。

二、复习指导

考题由多方面的文学常识知识合成,考查的知识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教师要从文学常识知识的整体去训练学生的掌握识别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习能力,要不折不扣地指导学生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在语文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归类知识、识记知识。在此前提下,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作家的角度归类识记中外作家、所属国籍、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出处、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与作家本人的区别。

(一)写错作家

例:《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二)写错作家所属国籍

例:《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背景是普法战争。

(三)写错作家所处朝代

例:《陈涉世家》选自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它的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四)写错作家的代表作品

例:《春》、《背影》、《绿》都是朱自清写的散文,《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五)写错作品出处

例:《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诗经》。

(六)写错作品的体裁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七)写错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

例: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木等,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例:《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八)将小说中的“我”与作家本人混淆

例: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少年时候的鲁迅先生。

以上八种错误所涉及的知识,考生在平时学习及考前复习时可以作家为类别,自己整理归类一份的识记材料。这样整理归类出来的识记材料,对考生“文学常识”知识点的掌握大有裨益。

三、解题指导

考场上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对考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考生在答题时,可以一边读题,一边用笔圈出试题中出现的上述所举八个考点,即作家、作品出处、所属国籍、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根据复习时识记的相关内容去判断,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题多结合名著题考查,恕我不在这里画蛇添足。

四、真题例析

1.(2009年扬州卷)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参考答案】:A这一项属于搞错作品的出处(也可以根据作品的体裁来判断)。《社戏》是《呐喊》中收录的小说,

2.(2010年扬州卷)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关注生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A)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宁静淳朴,给暗夜中的民众一点心灵的慰藉;/(B)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享受生活”;/(C)的《江村小景》通过一幕手足相残的悲剧,控诉了旧中国军阀混战而致生灵涂炭的罪恶;/(D)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简直不堪一击。

【参考答案】:D 这一项属于搞错作品的思想内容。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如此大、坚强。

总之,文学常识试题的解题策略主要还在于以作家为类别,整理归类出一份全面完整的识记材料,判断选择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几个出题点,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篇5

首先,要有针对性、时效性。

1.关注整体。教师本人制定教学计划时,明确自己本学期、每一个模块甚至每一个板块的教学主体目标及分解目标。研究文本、选择教法、考虑学法指导。

2.关注学情。根据所教学情,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所教学的具体内容、重难点确立的基础上制定出导课计划,有针对性。

3.关注实绩。在历届教育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打磨、研究,对所教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导语设计。

4.关注文本。努力钻研教材,教师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宏观上对教学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然后,根据学情,进行整合、取舍,用之当用。

其次,要有艺术性、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中,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进行的课堂初始状态,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教师通过三言两语,把学生吸引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从而进入最佳的教与学的教学流程态势。而新课程改革以来,导入(新)课程的方式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导课的艺术研究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行为艺术了。例如,我在讲苏轼的《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设计了五种导课方式:

1.情景导入法

同学们,余秋雨在《坡突围》中写道,正是由于被贬谪,坡突破了小人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自己的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部流传千古的佳作。

2.故事导入法

人民欣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甚至是才华的代名词,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领军人物,他就是苏轼。

3.诗词导入法

同学们,看看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4.歌曲导入法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我们伴着这雄厚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苏轼,来领略他《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风采!

5.作家作品法

苏轼(1037-101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几种导入法,我都用过,最好根据学情,自由选择。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教学其他内容的时候,还运用到了以下的导入方法,不妨在此简单说明,与同行们分享。

6.题目解读法

题目解读法是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一上课,教师就围绕课文板书课题或课件导入,直奔主题。这种导入方式是最常用、最简洁的一种,简洁明了,能使教学很快进入正题,但此法比较平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态课可以用。

7.温故知新法

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带学生温习旧知识,从而引入课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由于学生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等文章,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导入课文。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8.问题导入法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激发思维。但这种方式要合乎情理,不能太容易,这样无法激起兴趣,不能太难,学生无法作答。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收到效果。

如,我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就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烛之武何许人也,居然能“退”秦师?笑话!(这样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烛之武的“退”秦师的语言艺术也就不然而喻了,文本的重难点也有所突破了。)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现当代文学;必要性;策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当代文学兴起,影响了一代人的行为和观念,并成为文学思想变革的一大“领导者”。但是现当代文学流传到今天,却受到了社会各类因素的干扰,而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学校扩招、课业压力、课程改革等的影响,都造成了他们不再自觉的去进行阅读文学作品,更感受不到现当代文学著作中所包含的种种现实意蕴。对于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文学篇章,也只是将其看做是一项考试范围,只求能够答对与其相关的题目,并不进行深入思考。

一、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相比其他文学形态,有着非常明显的教育优势。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在保持本身属性特点的基础上,又受社会的制约,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而现当代文学作品摆脱了旧的文言文语言表述方法,在文学作品中更加突出了生活中的通俗语言,摆脱了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的语言障碍,从而使学生更为容易理解作品,进入作者的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同时,在语文教育工作中,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也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这对学生优秀人格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达到借助文学进行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现当代文学的有效策略

(一)重点解析现当代文学的语言特色,了解作者创造心境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展现文本语言中的典型特色,进行了一定创造突破,对文本语言进行了更为真实、更为个性鲜明的塑造,它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匠心,文本中鲜明的语言特色,更展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文本世界。因此,深度剖析独具特色的文本语言特色,也是更为精准的了解作品意义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朱自清所作的风景散文--《荷塘月色》,这一是他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同时更被收录在了语文教育教材中,这篇语言美丽并精致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如诗如画的绝美意境。用以诗化的文本语言,造就了“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文学至高意境。可以说,现当代散文语言,在朱自清的写作中已趋于完善,并成为经典,其主要体现在:文本语言符号构成了作品的双重视觉,形成了一种虚无缥缈式的文字语言。朦胧月色和碧叶亭亭的荷花的完美画面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作者心中,这更是一处天堂、一处精神避难所。这篇文章用以文字语言,尽情的描写池塘、描写月光,描写每一处景物的景色,最终使得作者笔下的月光与荷花池美到了极致,文中夸大了作者对此情此景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欣赏景色的同时,更能读到一种语言的魅力感。这是由于作者正处于一定的特殊时期,荷塘月色更是寄托他对未来无限期待的地方,而现在只有在这里的“荷塘月色”来能安慰自己的灵魂,这孤独的幻想满足他满足他摆脱现实的欲望,从而创造出了这独特的月光,这如天上人间的浪漫天堂般的场景,传达出作者追求自由和宁静的期盼。

(二)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著作的内蕴

理解文学,我们必须面对文本语言。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语言被认为是需要首要关注的问题。从语言意义上来说,汉字分为三个部分:表音、表形和表义。然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文本内容来说,其所要表述的内容远比单个汉字所要复杂得多。在文学中,某一个词和一个字所要表达的将远远超过它在字典中的意义。的《雷雨》,以文学与舞台的高度统一,而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剧本的代表作。自《雷雨》出现以来,不仅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更加入到了语文教育教材中,成为学生必读课文之一。作者用以高超的人物语言,成功地塑造出了八个经典人物,而这八个人物的成功塑造的先决条件就是作者再本文对话中随突出设计的--潜台词。从而造就了这篇著作能够达到全貌乃后定。所以学习《雷雨》,最为关键的就是文中的人物语言,但是只理解人物语言中的表层意义,也不能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只有深入挖掘人物语言中的深层意义,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这一文学著作的本质意义。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育中, 现当代文学作品必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想充分发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语言和内涵,促进其自我感知文学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印[J].北京大学学报,2003(5):27.

[2]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J].中学语文,2007(24):3.

篇7

我一直认为,评论艺术家的创作,其作品不如其人为根本;而评论艺术家其人,其技艺又不如其心灵为根本。马越君的青瓷创作活动,离不开浙江这一特殊的文化空间。浙瓷渊源有自,从未间断,所谓六朝“越窑青瓷”、吴越国“秘色瓷”、南宋“修内司官窑”、元明“龙泉青瓷”等等,只是浙瓷浮现在中国陶瓷史叙述层面的“冰山”而已。当然,这几角“冰山”,亦足以撼人。浙瓷实为中国陶瓷世界的“龙脉”之一。

浙瓷在古越国时期已经萌芽,六朝时期枝叶舒放,唐宋时期奇葩盛开,元明以来可谓硕果累累。我是浙江人,也热爱青瓷,我常常想,浙江何以有如此悠久的青瓷文化传统?近来在做有关六朝名士与佛教传播关系专题研究过程中,渐渐形成一个认识,我认为浙瓷与浙江山水存在着直接关系。在六朝文献中,对浙境山水的赞美,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循会稽郡曹娥江上溯,经过始宁县、剡县,跨过天台山脉至临海郡灵江流域,再南下进入永嘉郡永嘉江流域,这一带应是六朝时期浙江山水文化的主脉所在。特别是晋室南渡开拓以来,该区域的“佳山水”之名著称于世,中原名士来此“求田问舍”、“有终焉之志”者不少,据《晋书》王羲之本传记载: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钟情于浙江“佳山水”的不限于“方内”名士们,还有“方外”的佛教僧人,《高僧传》卷4《晋剡山于法兰传》:

于法兰,高阳人。……后闻江东山水剡县称奇,乃徐步东瓯,远瞩嶀嵊,居于石城山足,今之元华寺是也。

盛赞浙境“佳山水”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孙绰《天台山赋》、谢灵运《山居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都是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代表作。现代作家倾心浙江山水的莫过于朱自清先生了,他在《温州的踪迹》中所记述的“踪迹”,正是六朝“永嘉山水”的故地。其中《绿》描述仙岩梅雨潭山光水色的文字,最值得我们反复吟咏,我真想全篇引录,但限于体例,只好选录一段: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朱先生如痴如醉所叹咏的,不就是自古至今萦绕在浙江山水之间的魂魄么?

记得和马越君第一次见面,他就谈浙江龙泉之行。龙泉位于永嘉江上游,龙泉青瓷的名声,始显于宋元时期东南沿海海外贸易的兴起;从文化传统来看,可以将龙泉青瓷视为浙瓷主脉的延续。马越君除了向我展示他在龙泉创作的作品外,更多的是谈龙泉地方的风俗、饮食、环境乃至历史,尤其说到龙泉青山绿水时,热爱之情溢于言表。马越君是真正热爱浙江,热爱浙江鲜润青翠的山水世界,我个人认为,这正是他青瓷创作的基础,也是他青瓷作品精神的来源。

篇8

一、诵读古代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百家讲坛的热播,掀起了人们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有学者评论说,人们对于丹、易中天的追捧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匮乏的表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甚至远远滞后于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可追溯到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摒弃和叛逆,而则是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一起丢进了垃圾桶,彻底切断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而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根基,就如同雨中的浮萍,所幸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存在,先哲们给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还在。也许,当下是时候把目光转向我们谓之为“经典”的作品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我们固然不能一一深入探究,至少可以采撷其中的一点一滴,就足以滋润我们饥渴的精神家园了。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还是极为清晰的,每一时代都涌现一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秦汉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文学史上散发着它们独特而永恒的光芒。基于此,可让学生有选择的诵读、感悟先哲的思想。经典的诵读,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精神享受。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教诲;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豪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凡脱俗;关汉卿《窦娥冤》写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曹雪芹《红楼梦》呈现世间的繁华与衰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风景无限。学生收获到的是字字珠玑的华美篇章,收获到的是堪与日月同辉的哲思睿理。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苏轼的词为例,就可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先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加以搜集整理,辅以自己的品味赏析,集结成册,并展示交流,教师可适时进行总结性评述。当然诗文诵读会,以同一作家、同一题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交流都会是促进学生阅读经典的催化剂。

二、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品味真、善、美人性光辉

经典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历史,中国现当代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造就了许许多多文坛大师和优秀作家迥异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语境。传统的文学形式此时已走入死胡同,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白话诗文创作以其随意、率性的特征给濒临僵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作家都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从投笔从戎的那一刻起,就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唤醒愚弱的国民上。他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穿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病弱。老舍先生则以其细腻温婉的笔触,勾勒北平市井小人物的生活,使作品具有了人民性和人道主义情怀。也正因为如此,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以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美文创作,或缜密漂亮,或冲淡自然,或闲适幽默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韵致。诗歌在西方诗歌流派的影响下,同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现代诗派代表人物戴望舒一首《雨巷》融进无限忧伤的情思意绪。冰心则创立了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冰心体”,其诗歌中对自然、母爱饱含深情的吟咏,曾温暖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对这些文学大家、思想大家,我们的孩子还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开办读书交流会和教师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当然对经典篇目的诵读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作品熟悉到“出口成诵”的程度,才能逐步理解感悟到作品的精髓。

三、放眼世界,开拓视野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世界中的人,我们的眼光也应该面向世界,汲取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泰戈尔等一串串永远镌刻在人类文学史上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类思想的光辉。他们的经典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经典篇目,学生要做好详尽的读书笔记,并就感触颇深的语言做圈点批注。师生还可以共同搜集有关的鉴赏资料,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书交流会上共同分享。

四、让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篇9

吴冠中(1919― ),江苏宜兴人,著名画家。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吴冠中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使江南水乡的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提出了“风筝不断线”的创作原则,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形韵”新体系。

【 思想艺术 】

吴冠中散文文字简洁、流畅、轻灵,文风质朴清新,自然率真,不刻意造作,又饱蕴深情。他的文章宛如牧笛,信口吹出,吟咏艺术、自然、人生,不应时俯仰、随人长短,皆为自己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曾说:“我写得十分浅近、直白。我觉得,描写感情应当直抒胸臆,不应该用一个多余的字词。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宁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画家特有的色彩感、造型感又使其文有着别具一格的明澈与棱角。因此他的散文美在自然、美在简练、美在坦荡、美在真诚,处处流露出画家的艺术情怀。他尤其擅长于用文字来绘画,这些“文字画”中有形有色有香有味,更有哲理与情思。几乎每一幅绘画力作,他都用文字重新描画一遍,使画与文双璧交相辉映,互动互补,极富意蕴情趣。

【 重要作品 】

吴冠中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他出版的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 经典重读 】

父爱之舟

吴冠中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及我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间……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最后庙里的菩萨也被抬出来,一路接受人们的膜拜。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冬天太冷,同学们手上脚上长了冻疮,有的家里较富裕的女生便带着脚炉来上课,上课时脚踩在脚炉上。大部分同学没有脚炉,一下课便踢毽子取暖。毽子越做越讲究,黑鸡毛、白鸡毛、红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后来父亲居然从和桥镇上给我买回来一个皮球,我快活极了,同学们也非常羡慕。夜晚睡觉,我将皮球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但后来皮球瘪了下去,必须到和桥镇上才能打气,我天天盼着父亲上和桥去。一天,父亲突然上和桥去了,但他忘了带皮球,我发觉后拿着瘪皮球追上去,一直追到楝树港,追过了渡船,向南遥望,完全不见父亲的背影,到和桥有十里路,我不敢再追了,哭着回家。

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天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腰带,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初小毕业时,宜兴县举办全县初小毕业会考,我考了总分七十几分,属第三等。我在学校里虽是绝对拔尖的,但到全县范围一比,还远不如人家。要上高小,必须到和桥去念县立鹅山小学。和桥是宜兴的一个大镇,鹅山小学就在镇头,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设备齐全,教师阵容强,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因此要上鹅山高小不容易,须通过入学的竞争考试,我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我高兴极了,主要是可以给父亲和母亲一个天大的喜讯了。我拿着级任老师孙德如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全班60人,名列第一。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他接着问:“那朱自道呢?”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的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十名。”正好缪祖尧老师也在我们家,也乐开了:“茅草窝里出笋了!”

我惟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投考无锡师范了。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既节省了旅费,又兼做宿店和饭店。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在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们见了嘲笑。

老天不负苦心人,我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庆贺我考取了颇有名气的无锡师范,父亲在离开无锡回家时,给我买了瓶汽水喝,我认为汽水必定是甜甜的凉水,但喝到口,麻辣麻辣的,太难喝了。店伙计笑了:“以后住下来变成了城里人,便爱喝了!”然而我至今不爱喝汽水。

师范毕业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但师范生等于“稀饭生”,同学们都这样自我嘲讽。我终于转入了极难考进的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工业救国是大道,至少毕业后职业是有保障的。幸乎?不幸乎?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观原因,我接触到了杭州艺专,疯狂地爱上了美术。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我羡慕过没有父母、没有人关怀的孤儿、浪子,自己只属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醒来,枕边一片湿。

(选自《散文》)

【 作品赏析 】

父母艰辛劳作以及对“我”的关爱,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常常闯进“我”的梦境,伴随“我”的一生。作者一开始就写出这样的情节,凸现父亲对“我”的关爱。文章第六段中写道:“我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里重点抓住钱来之不易,但父母“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从而体会到父母对“我”的关爱。家庭经济虽然困难,父亲还是千方百计供作者读书,这深深地感动着作者,激励着作者,片言只字无不表现出作者对父爱的歌颂。

吴冠中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他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鲁迅笔下的乌篷船,这些和他心中的父爱形成共鸣,姑爹家那只小船就如一只父爱之舟,成了他心中难忘的父爱的象征。这“父爱之舟”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

这是以梦境形式写成的回忆性文章,写出了自己在艰辛求学的经历中父亲的关爱,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父亲供“我”上学为主要内容,水到渠成地表现了“父爱之舟”。本文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阅读本文时要细加体味。

【 相关链接 】

吴冠中和他的“敌人”们

吴冠中是一个战斗者,“特立独行、离经叛道、惊世骇俗”贯穿他一生,叛逆与斗争的对象包括他的父母、老师、传统理念甚至自己――当我们用“斗争”或“敌人”来统称这些时,这个概念已赋予更多指向。

15岁前,吴冠中的人生道路是父亲设计的,上个花钱少的学校,毕业后当个高小教员就是父亲的最佳安排。但吴冠中还是公然违抗父命,“宁可饿死,也要学画!”

篇10

2007年,新诗90华诞。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盘点将成为这一年诗歌的重要话题。诗歌在2006年经历了“梨花体”、“裸诵”等风波,在2007年初始又迎来了“排行榜”、“公约”等事件,这些,都是中国新诗一路走到现在的悲喜剧。在这些激进的事件中,诗人一改以往的矜持,在主动或被动中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声明着他们的诗歌理想,而这却让大众再次迷失,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人的认识,宛若陷入了迷阵。

诗为天地立心,它永远是人类盛放心灵的容器。中国新诗经历了90个春秋的磨练,是是非非,诸多曲折,但它无可争辩地仍旧包含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参与着中华文明的建设和传递。在新诗90年之际,诗歌和诗人在远离公众多年之后突然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似乎是某种巧合或暗示。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就让我们用一种新的姿态和角色温习诗歌,试着回忆或总结中国新诗90年的历程。我们是谁?诗歌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一、创诗纪:第一首新诗的诞生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一首白话诗《蝴蝶》

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的这首题为《蝴蝶》(原题《朋友》,写于1916年8月23日)的诗,这被看作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这些诗带有明显的新旧“过渡”色彩,甚至有点“四不像”,但在文学史意义上,艺术价值的粗陋不能掩盖重塑民族文化的勇气。),从此之后,一批一批的诗人成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记录者、专注于灵魂的观察家、语言的历险者。有人因此称道,这“两个黄蝴蝶”,把中国的诗歌带入了另一片花园。

在当时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后来,又发表了有具体主张的《谈新诗》。应该说,这些都是点亮中国新诗的智慧之星火。但就艺术表现力而言,那8首发表在90年前《新青年》杂志上的白话诗,同时,包括他在1920年3月出版的“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今天回过头去看确实有些单薄、粗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那个深深困囿于古板语境的时代,那种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革新的气势和精神,对我们现时的诗歌写作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尝试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是“白话文运动的最后一役”,向诗人表明用白话文作诗是可能的,正如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所说的:“它只有宣言的价值,你现在再看看它,根本没法读,于美感上太粗糙。”

实际上,文学的每一次变革,不仅是因为文学本身的需要,也或许还有对现实与人生新的发现与体验,的“诗歌革命”是否也即如此?

任何―个新生物的出现,都会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中蔓延。那些有着共同的诗歌理想的诗人们,便聚集起来讨论诗歌,于是出现了各种或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新诗社团和各类提出各自主张的新诗派别。1921年初,在杭州成立的“新诗社”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主要的组织者有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等,其创刊的《诗》月刊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份新诗刊物。从此,中国新诗的各类思想主张也就进入了互相交流探讨之中,互相争辉斗艳。

而今,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和诗歌,都不可能回到90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了,但无论是诗,还是生活,仍如90年前那般在持续变革。

二、检阅:90年人物谱

1917年,中国新诗完成了它的一次同中国传统诗歌的“断裂”。2007年,是中国现代新诗诞生90周年,“蝴蝶”飞走了,“鸽子”也远去了,但中国新诗这条“小河”自它的发源之日一直流淌到今天,并且,还会一直流淌下去。那么,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又该记住哪些人,哪些诗?

代表作:《蝴蝶》

他带来了汉语诗歌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1920年以前,中国只有一种诗歌形态,而在此之后,仿佛忽然就有了另一种与古典诗歌泾渭分明的诗歌形态。这是两千年以来中国诗歌形态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周作人代表作:《小河》

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从周作人开始,或者说,从《小河》开始,中国新诗有了最初的美学风格,摆脱了旧体诗的限制,不再追求格律韵脚,完全使用自然的音节。

郭沫若代表作:《女神》

郭沫若作为“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和英勇战士,是在追求自由理想,创造新世界的崇高信念下从事创作的,这一切都体现在他1919年至1920年之间创作出的《女神》中,让人们坚信:新世界的即将诞生,同时,亦开创了新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冰心代表作:《繁星》《春水》

在20世纪初就出版了《繁星》和《春水》,北大教授洪子诚对其的评价是,“成为以来女性诗歌的惟一收获。”

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的诗歌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请命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但能令人愉悦,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诗人穆旦说:艾青的诗“会摇起你年轻的精力,鼓舞你更欢快地朝着斗争,朝着光明”。

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

他为新诗“创格”功效卓著,开创了中国新诗格律化的新格局。

臧克家代表作:《有的人》

臧克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作品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段沧桑历史的缩影,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卞之琳代表作:《断章》

回首“五四”,多少人感怀怅然,不说别的,在文学的视野里,那是一方自由晴明的天空,卞之琳那么幸运地生活成长在那个诗意的时代,和他的老师徐志摩一起,编织“新月”的诗意。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

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在中国诗坛的成就,远非“雨巷诗人”所能锁定,他曾用笔,确切讲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的灵魂。

郭小川 代表作:《投入火热的斗争》

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时期,他的一系列优秀诗作都记录了时代的痕迹。

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北岛代表作:《回答》

在北岛早期的诗作中,美学的叛逆与时代的投射混合在一起,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代精神的表征。

海子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被认为是80年代中后期非常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诗歌个案,他努力不懈地重建着理想中的“神性的史诗”,他是离上帝最近的诗人。

顾城代表作:《一代人》

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有时是远古的神明,有时是黎明的鸟叫。从他的诗里,我们依旧可以听到他从走廊尽头跑来的脚步声,他推开门,他推开门,推开一重重厚重的门……

舒婷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是“朦胧诗”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浮沉最能体现“朦胧诗”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变化。朦胧诗后群体代表人物:韩东、于坚、柏桦、翟永明、李亚伟、阿斐

在“朦胧派”退潮后,诗坛又涌现出了一次诗歌浪潮,一些比舒婷、北岛、顾城等人更为年轻的诗人,他们不为主流文学所接纳,便成群结队,自办刊物,高喊“pass北岛”,彻底抛弃“朦胧诗”表现的愤懑、哀怨和寄托,痴迷于人的内心体验。这些诗人的作品虽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不可忽视的是,从他们开始,中国诗歌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个人写作姿态。

三、诗生活:生活的变化与诗歌的困境

从1917到2007,9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中国新诗没有“飞”多远,但也没有在纷繁的事物更迭中消失。不管是“朦胧诗”还是“口语诗”的偏好,还是“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论,90年刹那,或疏离,或密切,它仍然以自身的方式与力量,锲入生活的内部。

“两只蝴蝶”飞上中国天空大约50年后,有关诗歌从语言到形式解放的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在逐渐消隐。而诗歌自身的表现力和独立性的缺失,正在暴露出它们疲软的病态。

[朦胧诗群的崛起]“我”成为主体的自由写作

“朦胧诗”始发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岛、顾城、食指、芒克、江河、多多等诸多诗人与这一诗潮发生了紧密的联系。1978年12月23日,北岛与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并执笔发刊词:“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这本印刷粗糙、发行有限的民刊记录了一些来自“地下”的声音,并像磁铁一样迅速吸引了一群青年。欧阳江河当年就将《今天》当作诗歌写作的“启示录”,认为它“带来了异端思想和怀疑精神”。 在朦胧诗之后出现的诗人钟鸣,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着这场遍及全国各地的“诗歌运动”:“在北京的院落里,在白洋淀寂静的村庄,在贵阳某基督教堂的凋敝的楼上,在四川由门板房衔接的小巷子里,在云南的橡胶树下,在北大荒的原野,在广州装饰的珠江大桥边,在上海的苏州河边……一些敏感的人,一些美学幽灵,开始发动诗歌昆虫的翅膀,好像有个更深,更微观的世界正在敞开,蜜蜂嗡嗡,最先从钢铁的碾轧获得忧伤的韵律。”

相比于半个世纪前,内心更多的禁忌被消除,更多的坚冰被摧毁,新的诗歌美学正在建立,词语悸动如新芽,在内心的墙壁上开出绚烂的花朵。“童话诗人”顾城曾谈到“朦胧诗”的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而这一切,又纠集在当时沉闷、压抑的特殊历史境遇里,所以,他们的诗歌读了以后“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臧克家坚决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艾青也陈词严厉地说其“把‘我’扩大了遮蔽整个世界”。这样的诗潮,如时代一样,在当时产生了广泛、激越的争论。

事实上,“朦胧诗”承接了“五四”的新诗传统,而在美学上则显得更为自觉。让诗歌回到本体,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使“我”成为了主体,这是“朦诗群”带来的显著“贡献”。

[第三代诗歌运动]向“下”的写作,向“在”的写作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推出“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展示了64个诗歌流派和社团。这次大展后来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影响到了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诗歌写作。

据主要策划者、诗歌批评家徐敬亚统计:到1986年7月,全国共有非正式出版的打印诗集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同仁诗刊和诗报22种,遍及全国的诗社多达2000余家。而这个时期的青年诗人对正式的诗歌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与抵抗,认为诗歌探索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在正式的诗歌刊物上得以体现,只能依靠“非主流”的传播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写作,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众多诗人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走上了一条相对于“朦胧诗”更纯粹的道路。他们以一种“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式的姿态消解了北岛那一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气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味”的平民气息,自然、随和的口语化写作。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1982年)便被视为从朦胧诗转型为“新写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种“第三代诗歌”写作,更自我,语言、形式更自由,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于坚则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有人说,正是这种过分自由和口语化的随意性,给“一个恶搞诗歌的时代”埋下了伏笔。

[网络时代下的诗]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

时光流转到1999年。

这时,距1917年已82年。这年4月,在北京的“盘峰诗会”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矛盾推向了前台,后者大力倡导民间的、与日常生活和现实语境发生密切关联的“原创的”、富有活力的口语性写作,批评过分依据知识优势的、以翻译诗歌为写作资源的“让人头晕”的“知识分子写作”。

是年,王家新提出以“后朦胧诗”取代“第三代诗歌”的称谓,极力批判所谓“民间写作”。于坚反击:“第三代诗歌并非所谓后朦胧……后朦胧诗在80年代张扬的是‘文化诗’,到了90年代则变成了t知识分子写作’……”

于坚如今没有了当年的“激烈言辞”,“我是出于对母语的敬畏,希望能警醒人们汉语在衰颓,你把我那些激烈的措辞抛开,你会发现什么?我听说一个美国研究者就比较理性,他说‘盘峰论争’是中国诗人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而在此前后,“暗地病孩”、“下半身”、“橡皮”、“唐”等不计其数的

诗歌社团,借助网络的平台先后进入视野。竖、朵渔、沈浩波、尹丽川、阿斐、AT、春树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诗人,以各为不同的、新的写作姿态出现。诗歌之外,他们中的一些则是新锐摄影家、插画师、图书出版人、业余乐手、广告业中的老板、职业发呆者、计算机专家、网络编程高手等。而诗歌之内,他们继承了第三代诗歌或其他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同时,面临着更为开阔、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从根本上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

其实,这些年,这场争论仍在以各种形式继续,“民间立场内部争论”、“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到恶搞赵丽华的所谓“梨花体”,到“裸诵事件”,再到“文学已死”的讨论……闹剧从未中止。欧阳江河认为,这是在“抢占谁是诗歌主流的话语权而已”。

这些事件娱乐化地出现,不由得引起发问:网络时代是否加剧了诗歌困境的扩大?读者需要的是经典作品,而诗歌呢,又如何面对网络文化、商业文化的冲击?洪子诚在2006年的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现在的问题和整个诗歌环境有关,和诗人本身有关。……太大众就变成流行文化就没有多少价值,诗歌和流行文化之间应该区分他们之间的责任和读者。”

[青年诗人的现状]散居在远方的部落

(文/肖水)

1980年后出生的诗人,被习惯地称为“80后诗人”。于年龄来说,他们是真正的“青年诗人”。然而,在当今中国的诗歌景观里,真正呈现“青年”面貌的并非是在面目上青春年少,而在内心世界壮怀激烈的他们。

在2003年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之后,80后诗人在整体上消失了。这是一个忽然消失在云端的庞大军团,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孤军奋战的倔强斗士,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群被时间抛弃的散兵游勇。

A.上海和杭州的“face”诗歌群体

“face”诗歌群体以“face沙龙”为纽带,聚齐了居于上海和杭州两地的陈错、肖水、谷雨、清水、余西、蒋峰等最重要的80后诗人,以及茱萸、洛盏、叶丹、余味等当今最活跃的大学生诗人,更团结了长三角地区的一批年轻学者和作家,人数众多,交游密切,当为现今最活跃的80后诗歌群体。他们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仍然坚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仍然坚持着诗歌创作,其诗歌和诗歌评论作品某种程度代表着80后诗人的最高水平。

B.北京的“秦”诗歌群体

“秦”诗歌群体以“秦论坛”为纽带,聚集了一批主要从东北来到北京的优秀80后诗人,其中以小宽、木桦、土豆、鬼鬼为代表。鬼鬼现主要进行小说创作,土豆转向报刊的编辑事务,木桦一边写作,一边拍独立电影。小宽在做美食记者的同时,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写作。

C.广州的岭南诗歌群体

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阵地,一批80后诗人也活跃于此。在广州,重要的80后诗人有唐不遇、阿斐、AT。唐不遇是80后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重修辞,长在思考。被称为“最早的80后诗人”的阿斐虽然不甚活跃,但仍有作品问世。AT的诗歌短小,意象复杂,独具象征性特色。

D.北京大学诗歌群体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北京大学诗歌群体成为80后学院派诗歌的代表。其主要人物有王璞、小鸭、张力、吴向廷。这个诗人群体不事张扬,安于校园,但以高质量的诗歌令人仰佩。

附:“811后”代表诗人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唐不遇,《珠海特区报社》编辑,代表作:《魔鬼的美德》。博客:http://省略/PoetColumn/tangbuyu/index.asp?vAuthorId=tangbuyu

2.陈错,《每日商报》记者,代表作:《第二十二年》。博客:http://chencuo.省略

3.肖水,复旦大学研究生,代表作:《文森特》。博客:http://amsterdam.省略

4.小宽,《新京报》记者,代表作:《游戏会》。博客:http://省略/blog/user1/201

5.余西,华东师大研究生,代表作:《含糊之诗》。博客:http://ivy06.shineblog.tom

6.谷雨,《杭州日报》记者,代表作:《狐狸踏雪的三种可能》。博客:http://lamp.省略

7.小鸭,北京大学研究生,代表作:《一觉》。博客:http://hqqq.blogcn.eom

8.木桦,自由职业者,代表作:《我在哭》。博客:http://muhua.省略/

9.蒋峰,浙江湖州公务员,代表作:《白毛鸟》。博客:http://blog.省略/jfhuzhou

10.清水,《南方周末》记者,代表作:《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博客:http://airfish.省略

11.土豆,《新京报》记者,代表作:《孤独的红桃A》。博客:http://yuchy.省略

12.鬼鬼,青年作家,代表作:《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熊山》。博客:http://blog.省略/guiguixb

13.阿斐,《南方都市报》记者,代表作:《与谁对饮》。博客:http:///lifeihui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