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8 14:0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篇2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学情分析
文中字里行间带有作者自身特有的创作背景和强烈的个体情感,那份浓浓的思乡深情,对于没有远离故土的十岁孩子来说自然有难度,因此,必须努力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贴近文本,并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生活体验、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实现自主学习,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作用只是组织与引导。
2.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语实践活动,重视析文品句、入境悟情,将语言文字还原到其本身所体现的场景和感情中,融合课内外知识,引导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表现方式,从而整体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
(1)理清重点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词品读文字,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讨论交流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交流中运用语言,锤炼表达,充分感受桂花给童年时代的“我”和全家带来的欢乐。
(2)在前后对比读思中,悟得母亲说的话的含义,体会母亲与我的思乡情感以及“我”对童年生活乐趣的深深眷恋,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运用课文表达特点,回忆自己童年的快乐,仿写童年趣事的片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摇花乐”、“桂花雨”的乐趣,体会母亲和“我”的思乡情感以及“我”对童年生活乐趣的深深眷恋。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和“我”的思乡情感以及“我”对童年生活乐趣的深深眷恋。
教学难点
领悟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前预学案设计
1.进一步了解作者琦君生平及作品,可以选择性地读一读她的作品。
2.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朗读并想象文字背后所描绘的情境,适当做一些批注。
3.搜集桂花相关的诗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思乡深情,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让学生抓关键字词并展开想象,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摇花乐。
教学过程
一、 古诗导入——“桂花雨”
桂花,自古至今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描绘与赞美的景物之一。学生交流与桂花相关的诗句。
·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 山云漠漠桂花湿,梅花翛(xiāo)翛荔子然。
二、 交流分享——“摇花乐”
这节课琦君将带着我们去分享她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这一童年趣事?
1.理清顺序。
(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按“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将本段分成了三层,哪组来交流一下?(指名一组学生汇报。)
(2)小结指点:这样划分你们同意吗?我们写一件事就要这样按一定的顺序,有条有理。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儿让学生理清顺序的同时也暗含了写作的指导,读写相机结合却不露痕迹。
2.话题讨论。
(1)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常说一段文字一幅画,这就离不开丰富的想象。(读着这一段文字,脑海中一定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把想象到的情景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2)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话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话、推动课堂发展的主要抓手,以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为主,让学生个体在小组中交流,评议推荐或合作练习展示,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开放的展示空间,也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3.交流。
预设:
(1)摇花前。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一说。
师:组织小组间互动,并引向对“缠”的关注。让学生从动作语言表情展开合理想象。
朗读体会。
(2)摇花时。
四人小组学习互动交流。
预设:
①乐:仿佛看到小琦君乐得一蹦三尺高,嘴里喊着:“噢,摇桂花啰,终于可以摇桂花啰!”(联系体验想象。)
②“帮、铺、抱、摇、喊”几个动词。
③桂花很多,很香,“沙沙沙”,真的像下雨,落在头上,像……
师:真想永远留住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随着文字再走进画面,美美地读一读。
播放摇桂花的情景等课件,齐读“摇花时”,进一步体验摇花乐。
(3)摇花后。
小琦君是快乐的,她的父亲也乐此不疲,忍不住吟诵起了一首绝句——(出示)自己吟诵后,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小组交流、补充。)
预设:
①“花雨缤纷入梦甜”。(所有这些快乐都会进入她的梦乡,留在……)
②“细细香风淡淡烟”:母亲的“撮”,父亲的“点”,包含着对桂花的什么情感?(珍惜、尊敬、敬重。)
把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诗句,一起来吟诵。
设计意图: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导得恰到好处,方能唤起学生真切体验,放飞丰富的想象,激发灵动的思维,让文字和情感一起跳动。
二、 细细品味——“桂花香”
1.过渡:这缤纷的桂花雨带给全村人的又是什么呢?读第四自然段,找到最关键的一句话。
2.交流:出示“全年,整个村庄”。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比较一下,两句中的“桂花香”完全相同吗?
预设要点:
相同:都写出了桂花香的浓,从 “浸”、“沉浸”中体会到的。
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香的不同。
学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 桂花香是串联全文的线索,摇花的“乐”及孕育的“情”就浸润在这香气中,这一环节通过“桂花香”的前后对比体会,既从内容上进行了整合贯通,更巧妙地延伸了“乐”的内涵,学生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 深入感悟—— “思乡情”
1.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母亲说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学生读。)
2.学生个体交流:
预设要点:
(1)外地的桂花也香,但家乡的这棵金桂是母亲亲自种的,家乡的金桂给一家人,给全村人带来了乐趣。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月是故乡明,那花呢,那人呢?
①花是故乡美。花是故乡香。②人是故乡亲。
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呀,母亲这样说其实是她的一种感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思乡情”。(板书:思乡情)
(本班新市民子女较多,这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相机诱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3)母亲思念家乡,那琦君呢?(读最后一节。)
师: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为什么会如此思念故乡吗?
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幻灯出示:
《烟愁》中作者写到:“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乡思》里,作者写到: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3.小结:
(1)同学们,其实这“摇花乐”、 “桂花雨”代表着什么?
(2)我和母亲思念桂花其实是在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这种写法叫“借物抒情”。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所以在小结这一环节让学生领悟借物抒情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带着琦君这浓浓的思乡之情,课后去阅读她的散文集《桂花雨》或她的其他作品。
2.小练笔。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情境教学 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00-01
古诗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典籍,做好古诗词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要求。传统“死记硬背”的诗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致使很多学生虽然可以背诵大量的诗词佳句,却没有能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意蕴和情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注重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要求背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对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走进诗词的美妙意境,乐于读诗、学会赏析。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呢?
一 情境导入,走进诗词意境
新课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有效的新课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的思考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仔细钻研教材,重视新课导入的重要作用。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王菲演唱的歌曲《水调歌头》的MV,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意境深远,让学生跟着唱,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听歌、唱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作者在写这首词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走进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给新课教学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做好新课的导入,目的就是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 剖析写作背景,把握诗词主题
诗词中一般有着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学习故事首先要了解作者创作此诗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是学生理解诗词主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向学生补充作者写作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把握理解所学知识的线索,体会作者在诗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弃官西行,看到人民生活疾苦的情况下创作的,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全文。通过这种方法拉近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思想差距,帮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所学的诗词,为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分析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意象是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情思而把客观事物艺术化的一种创作活动,也是古诗词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既是作者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情感价值的载体,是客观事物与诗人内在情感的统一。分析诗词意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象,以此让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词作者的情感。如教学陶渊明《饮酒(其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将‘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看’,你感觉怎么样?”这时,学生会积极思考,从而得出“‘见’字好,‘见’字可以体现出作者无意中看到南山的一种神态,可以体现出诗中悠闲之人的闲适生活,更能体现出作者向往世外桃源生活的思想活动”这样的答案。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境,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集中讲解常见的诗词意象,如“月”体现的是思念家乡亲人的意象;“流水”往往体现的是人生苦短的伤感与忧愁;“霜”体现的是苍凉凄冷的情感;“梅花”体现的是坚贞高洁等,以此引导学生做好常见意象的感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诗词鉴赏效果。
四 进行诗词鉴赏,组织诵读活动
篇4
一.明类号其脉
所谓类,一指形式方面的体裁类型,一指内容方面的题材类型。古代诗歌说白了,无非是一些具有大致相似人生体验的知识分子,采用有限的几种诗歌形式来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和情感而已,大可不必抱有畏难心理。有意识的区分诗歌类型,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点,进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行文脉络,就可以正确揣摩诗歌的主旨了。下面择要对不同题材的诗歌从代表作、常见意象和情感诸方面作一点简单介绍。
1.山水田园诗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归园田居》。
意象及特点:明月、青山、竹林、清泉、耕夫、野老、渔樵、牧童、深巷、场圃、东篱、柴门、桑树、;宁静、清新、优美。
感情:描写清新、优美的山水风光、田园生活,表现恬淡闲适自得的心境,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咏物诗
代表作:陆游《卜算子·咏梅》。
意象及特点:松、竹、梅、兰、菊、莲、蝉、蜂、月、石灰、梧桐、芳草;既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更要体味其内在品性。
感情:歌颂孤傲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现不畏、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3.边塞诗
代表作:范仲淹《渔家傲》。
意象及特点:塞下、孤城、阴山、长城、楼兰、玉门关、长河、大漠、孤烟、琵琶、羌管、角声、胡马;雄浑、壮阔、苍凉、悲壮。
感情:赞美雄奇的边塞风光,表现边塞征战生活的艰苦,批判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抒发思乡念亲的孤独或奋勇杀敌的豪情。
4.怀古咏史诗
代表作:刘禹锡《石头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象及特点:燕子、旧时月、某古迹、古人、故事;凄凉、衰败、豪华、繁盛。
借古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借古讽今,劝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借故地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5.即事咏怀诗
代表作:杜甫《登高》《客至》《登岳阳楼》、陆游《书愤》。
意象及特点:岸、舟、客、古道、高楼、夕阳、浮云、鸿雁、沙鸥、瘦马、飞蓬;悲凉、衰败。
感情:漂泊无依、仕途失意的哀伤,老病孤愁、思念家乡亲人的孤寂,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慨叹,轻松愉悦、悠然自得的心境。
6.送别诗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
意象及特点:长亭、孤帆、兰舟、杨柳、烟波、灞桥、南浦;离愁别绪。
感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对朋友的劝勉祝福。
二.辨文解诗味
“诗言志”,诗人“情动而辞发”,读者就应该“披文以入情”。善于抓住诗歌中的“文”——那些与诗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词句——可以说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人情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所谓的关键词句,可以是一个字或词、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前者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和“伤离别”,道出诗情;后者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点破情韵。
诗歌的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从同是表现“愁”绪的例子来看,有的出现在诗歌的开头,如“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总领下文,贯穿全篇;有的出现在中间,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的“忧愁”,点染忧情,承上启下;有的则出现在结尾,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总结全文,卒章显志。
能够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通常是这样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的诗句直抒胸臆,尽显情志。例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高度概括并抒发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的私愁和时代、民族、国家的“公”愁。有些字眼能够传达出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例如“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中的“无绪”、“留恋”写出了情人分别之际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议论抒情句中的词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会影响到对诗人感情的把握,对此我们应采用反训的方法。例如“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赢得”、“可堪”应分别理解为“落得”、“不堪”,才能体会出诗人反对草率出兵的态度和对忘掉民族耻辱现象的悲痛。
神态举止皆关情。人物的情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既是行走之轻快,亦是心情之轻松,表现出诗人笑傲人生的喜悦、豪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也往往透露了诗人的感情。例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其中的“看”,隐隐流露了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情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用典以抒情言志。古代诗歌常用典故,典故运用得好,可以非常形象地表达诗人深挚的感情,深化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辛弃疾的词作多用典故,我们应该了解相关典故的来龙去脉,并揣摩诗人用典的意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含有明暗冷暖色调的景语,能够渲染气氛,暗示心情。例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中的“凉”字,不仅写出了秋气的萧瑟,而且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凉。有些景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诗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例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有风雨,人生有顺逆,但是诗人心中既无风雨又无晴,表现出其处变不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三.执象悟诗境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与物,它们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体。
就人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忧国忧民的形象。如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钟情田园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3.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求贤若渴的形象。如曹操的《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就事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长亭。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所以常用来指离别。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月亮。古诗常用月亮烘托情思,作为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梧桐。多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杨柳。“柳”谐音“留”,所以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达的是离愁别恨。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鹧鸪。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好象“行不得也哥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6.杜鹃。传说蜀王杜宇被迫让位给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杜鹃,叫声哀切。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思归的象征了。如秦观的《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些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中的“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的审美习惯。但是,对形象的把握要避免绝对化,因为同一形象可以有不同含义,如陆游笔下的梅花和笔下的梅花就不可同日而语。
感受、分析诗歌形象既要注意其表现形象的方法——通过叙述事件(如《木兰诗》)、运用环境烘托(如《江雪》)、使用各种描法(如直接或间接描写言行、肖像、心理、细节等),又要注意其表现的角度——虚实和动静等,这些相互映衬的手法可以开拓诗歌的意境。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实写客中情景,后两句则化实为虚,以想象未来相逢的乐反衬今夜分离的苦,又设想今夜的苦将增添相逢的乐,读来余韵无穷。而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态,以幽静之景写恬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