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施工合同范本范文

时间:2023-04-06 20:2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监控施工合同范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监控施工合同范本

篇1

承包单位:

甲方将建筑工程项目委托乙方施工,为了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施工安全,双方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同时,签订本协议,双方必须严格执行。

一、工程概述: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分包形式:

二、工程项目期限:

自 20xx 年 月 日起开工至 20xx 年 月 日止完工。

三、协议内容:

1、甲乙双方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法规、条例、规定。

2、甲乙双方都应有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包括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各级专职和兼职的安全员;应有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工人的审证考核制度及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3、甲乙双方在施工前要认真勘察现场:

(1)工程项目应由甲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项目由乙方按甲方的要求自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乙方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施工。

4、甲乙双方的领导必须认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督促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纪律、制度法规。

5、施工前,乙方应组织召开现场安全生产教育会议,并通知甲方委派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介绍施工中有关安全、防火等规章制度及要求,乙方必须检查、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6、施工期间,乙方指派 同志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有关安全、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防火工作等;甲方指派 同志负责联系予以协助督促乙方执行有关安全、安全措施以及防火等的落实情况。甲乙方双方应经常联系,进行项目安全检查等工作,共同预防事故发生。

7、乙方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类规定,接受甲方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甲方有协助乙方搞好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督促定期检查的义务,对于查出隐患,乙方必须限制整改。

8、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由各方自理,甲乙双方都应督促施工现场人员自觉穿带好安全防护用品。

9、甲乙双方人员对各自所处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施工,并由有关单位落实整改后方准施工。一经施工,就表示该施工单位确认施工场所、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符合安全要求和处于安全状态。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后果自行负责。

10、由乙方提供的机械设备、脚手架等设备,在搭设、安装完毕提交使用前,甲方应会同乙方共同按规定验收,并做好验收及交付使用手续。严禁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否则由此发生的后果概由擅自使用方负责。

11、乙方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以及工具等均应由乙方自备。如甲乙双方必须相互借用和租赁,应由双方有关人员办理借用租赁手续。借出方应保证借出的设备和工具符合安全要求,但借入方必须尽心检验。借入使用方一经接收,设备和工具的保管、维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损坏遗失或造成伤亡事故均由借入使用方来承担责任,负责赔偿。

12、甲乙双方的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不得擅自拆除、更动。如确定需要拆除更动的,必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和甲乙双方指派的安全员的同意,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能拆除。任何一方人员,擅自拆除所造成的后果,均由该方人员及其单位负责承担。

13、特种作业必须执行国家制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经省、市、地区的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站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定期审证;中、小型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做到“定机定人”和持证操作;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十不吊”规定,严禁违章、无证操作;严禁不懂电器、机械设备的人,擅自操作使用电器、机械设备。

14、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各项防火防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不准任意玩意,损坏偷盗。动用明火必须有三级动火审批手续,并制定防火监护人员,签发监护工作交底书,落实监护措施。焊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严禁无证操作。生活设施内,严禁使用电炉,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取暖,烘烤衣服,不准私自拉接电线插座,不准躺在床上吸烟。电饭锅、电炒锅等电热器具应到指定的专间集中使用。

15、乙方需用甲方提供的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检测,如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应及时向甲方提出,甲方应积极整改,整改合格方准使用,违反本规定或不经甲方许可,擅自乱拉电气线路造成后果均由肇事者单位负责。

16、遵循先订合同后施工的原则。甲方不得指派乙方人员从事合同外的施工任务。乙方应拒绝合同外的施工任务,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有关方负责。

17、甲乙双方在施工中,应注意地下管线、障碍物及高低压架空线路的保护。甲方对地下管线和障碍物应详细交底。乙方应贯彻交底要求,如遇有情况,应及时向甲方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保护措施。

18、乙方在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后,应自觉地办理从业人员的登记注册手续。

19、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乙方人员在施工期间,造成伤亡、火警、火灾、机械等其它事故(包括由乙方责任造成甲方人员、他方人员、行人伤亡等),甲方有协助紧急抢救伤员的义务,乙方负责事故上报,经济赔偿及善后处理。事故的损失和善后处理费用,应按责任,协商解决。

20、其他:

(1)为认真落实安全管理等规定以及责任制方针,乙方需向甲方交纳安全风险保证金 元,以作为甲方对项目的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考评的奖罚。

(2)项目工程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具体参照附件。

21、本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盖章即生效:协议作为合同正本的附件一式四份,甲、乙方各执二份。

甲方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

篇2

摘要: 本文从一个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浅论国内施工单位(承包商)的成本风险控制,尤其是合同层面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控制,成本风险管理,不可预见成本

项目成本风险管理包括成本风险管理规划、成本风险识别、成本风险分析、成本风险应对规划和成本风险监控等各个过程。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项目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 随着建筑行业透明度的深化以及市场的充分竞争,建筑承包市场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形成有效的成本风险控制体系成为国内众多承包商的突出难题。

一、 准确计算工程量,材料、劳动力和机械台班成本

在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项目成本风险分析时,通常会采用成本分解结构作为基础,本文用工作包模型计算项目成本,首先确定工作分解结构下各工作对应的成本项及各成本项的成本要素,然后计算出每个工作的成本,最后算出整个项目的成本,如下公式:

………………………………………… (1-1)式

………………………………………… (1-2)式

式中: 为工作 的成本, 为工作 对应的成本项数, 为项目的工作数, 为工作 中第 项成本项对应的工程量, 为完成每工程量的人工单价, 为完成每工程量的机械台班单价, 为材料单价。由上式可以看出,工程量、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机械台班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风险。

当下许多业主都采用清单计价模式,对于每一分项工程的分解结构各不相同。比如同为钢筋混凝土地坪,某计价清单可能分解为场地平整、压实、C10混凝土垫层、C30底板混凝土、钢筋、面层磨光和切缝,而另一某计价清单可能简单分解为C10混凝土垫层、C30底板混凝土和钢筋。实际施工过程中场地整平和压实、面层磨光和切缝的工程量确实存在,所以承包商进行报价过程中,需要对业主提供的明细清单进行分析,对遗漏的工程量需要补充计价算入成本,以便降低漏算而导致的成本风险。

从1-1式中,可以看出人工单价 、机械台班单价 、材料单价 直接影响工作项的成本,但工程量 的大小对整个工作项的成本影响最大。当前市场环境中原材料价格纷纭突变,变幻莫测,在施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材料的成本几乎占整个成本的70%以上,一个成熟的承包商必须有成熟的控制体系来管理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如采用锁定材料单价、集中采购、转移风险等措施来管理此类风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人工和机械台班成本在施工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短期内居民收入持续提高的趋势将不会改变,这必将导致施工成本中的人工和机械台班成本逐渐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所以承包商在项目投标阶段就必须根据项目周期长短考虑材料、人工和机械台班的涨价因素,项目持续周期越长,成本风险越大,项目持续周期越短,成本风险越小。

二、 识别合同中的成本风险条款和陷阱

当下众多业主将闭口合同作为业主方成本风险控制的尚方宝剑,闭口合同将成本风险转移到承包商。在工作内容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闭口合同在合同有效期内不调整总价,许多承包商都寄希望业主产生变更获得更多利润,变更并不一定是增加工作量,某些业主也存在减少工作量的可能,甚至有些业主在合同中会明确约定“业主有权利将承包商未开始施工或者采购的工作量取消,并扣除相对应的管理费、利润和税金”。这样的合同条款对承包商存在很大的成本风险,很多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方式,业主很有可能取消的工作正好是利润较高的工程量,而留下的恰好是利润较低甚至亏本的工程量。

众多外资企业和国外EPCM管理公司通常采用《工作范围》和《工程量清单》来约定承包商工作内容,业主常会将工作范围阐述的笼统且含糊,常会使用“地下所有管道”,“所有钢结构防火涂料”等范围不明确描述,这些含糊描述将会成为日后施工过程中的合同陷阱。合同中必须清晰明确地说明工作范围,即使业主采用了上述的含糊描述,投标单位也必须通过答疑、议标等手段将此类疑点弄清楚并需将此类澄清文件列入合同内容。

图纸之间、图纸与明细清单之间、图纸与技术说明之间常常存在矛盾之处,存在矛盾就必然导致采用不同的施工材料或者施工工艺,也必将导致不同的施工成本。但很多业主常常仅用一句“业主对此类矛盾之处具有最终的解释权”而将所有成本风险转嫁给承包商。平等公平的合同应该约定各类图纸、明细清单和技术说明的解释权先后顺序。

工程款的支付对项目的成本风险控制同样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项目顺利进行的资金链需求,也关系着资金本身的成本。众多施工合同中对工程款的支付设置了大量附件条件,有些附加条件可能在短期内是无法完成的工作或者受制于其他因素的制约。有些地区的地方财税制度和备案制度也会影响工程款的支付。最合理的支付是预付款、月进度款、质保金加保函模式,进度款按月支付有利于承包商的资金周转,按里程碑事件节点支付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极其容易让业主找到不支付的理由。

工期延误索赔是所有施工合同中都会存在的条款,对此类风险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比如设定上限。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工期的延误责任很难绝对地划分清楚,但对处于相对弱势的承包商来说,工期延误索赔的风险要远大于业主被索赔的风险。部分业主因为要满足设备安装进度而设定的不同阶段的里程碑事件节点,如不能满足这些节点同样将受到工期延误索赔,这些里程碑事件节点不仅会制约施工进度的安排,而且还由于模板、脚手架等材料非常规周转周期和频率导致成本的变化。

虽然各个地区都有当地的施工合同范本,但大量外资业主或者管理公司并不采用这些施工合同范本,而是使用FIDIC合同范本,FIDIC合同是集工业发达国家建筑业上百年的经验,把工程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合同条件,这个合同条件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被采纳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国内承包商,尤其是世界500强的大型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学习FIDIC合同条款,这样才能使国内承包商成功的走出国门并融入国际承包商行业。只有了解了这些条款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识别、控制和管理成本风险,也才能够识别部分业主的不合理的合同陷阱。

三、 重视不可预见成本的控制

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由此带来大量不可预见成本,承包商无法消除不可预见成本,但它总是存在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对于不可预见的成本控制,我们只能预留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这些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

地质方面的不可预见成本对土建项目影响较大,虽然大部分业主在土建投标阶段提供了地质勘查报告,但很少有投标单位认真仔细地研究项目的地质勘查报告,时间上也不允许投标单位清楚地了解地质情况。所以对于闭口合同,承包商需要充分考虑到地质情况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其实将地质状况风险完全转嫁给承包商无疑增加了承包商的成本控制风险,但承包商只能通过增加预留费用来抵御此类不可预见风险。这种转嫁风险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但这并不一定是风险分配的最佳的举措。

材料、劳动力和设备价格的不可预见波动是成本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本文第一节已经阐述,在此不再讨论。

不可预见费用的另一大项是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的不可预见事故,尤其是安全事故。零事故和零伤亡应该是所有承包商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真真投入设施和用品来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文明社会进步,安全事故的风险成本将会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承包商更充分地考虑到安全事故的不可预见成本风险。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和投入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但承包商也可以通过购买员工意外伤害险来降低安全事故成本风险。

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之类的不可抗力同样是不可预见事件,这些不可抗力虽然在法律上是一项免责条款,但同样对承包人造成工期和成本的损失。承包商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一切险来降低部分不可抗力成本风险。

除上述的不可预见成本风险外,还存在大量不可预见的成本风险,如工作内容变更、工期变化、施工组织调整、政府协调等等。承包商除了提高管理水平外,只能在投标期间增加不可预见费用,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允许承包商充分考虑所有的不可预见因素。

四、 结束语

根据ENR的统计报告,我国进入ENR TOP-225的企业超过40余家,但真真能够走出去承包发达国家的重大项目的国内承包商微乎其微,甚至境内大部分外商投资的项目总承包都来自国外知名总承包单位。这些国际承包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将大量具有跨国项目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招入旗下,大大降低了国内承包商的竞争能力。国内承包商必须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成本风险控制,如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成本风险控制体系成为我国众多承包商的实际课题。成本风险控制是一个多部门合作才能完成的复杂课题,不仅贯穿于承包商从投标至竣工的各个阶段,而且还涉及到承包商各个机构部门。我们相信中国的承包商能够积极面对目前的挑战、吸收国外知名承包商的先进经验、逐步壮大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并促进中国建筑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士昭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第一版

[2]郭宇、刘尔烈,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改进项目成本风险分析,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3月

[3]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Third Edition,2004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4]王杜,房屋建筑估价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03月第1版

[5]Risk management trend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ving towards joint risk management, Rahman.M.Motiar and Kumaraswamy.M .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2.9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

0引言

公路工程的施工合同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就某一工程制定的目标,其中含有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经签订,该合同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公路工程中所签订的合同,是该工程中最高的指导文件,其中将技术、经济、法律等三个方面科学的联系在一起。公路工程量非常大,所以合同中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多,执行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工程的施工合同就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的工程资料。公路工程中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工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很好的协调各方的关系,同时也能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合同纠纷,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公路工程的合同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进度计划等,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履行情况作出评价,找出影响其正常进行的因素和差异性,为今后正常的履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面的进行合同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正常的履行合同,处理好工期、投资、质量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使得工程合同顺利执行,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如期完工。

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概念

公路工程合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将发包人、承包人联系起来的一种重要的资料,同时表明了工程具体的内容,明确规定了工程各方的实际利益,也是一种实现明确的工程协议。公路工程中所签订的合同主要是工程施工企业与施工单位、机械租赁企业、材料供应商等签订的合同,其中包含了各方的经济利益和具体履行的条款。该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在合同中的最高准则,明确了各方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协调好所有合同参与者的关系,彻底解决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合同纠纷情况,以实现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加强合同管理是保证合同顺利的完成,根据我国法律进行管理,保证正常运行,方便后期的施工,控制好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三个方面,将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避免出现问题之后各方扯皮的情况,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2加强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作用

施工过程中的合同是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根据,在实施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将各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依法执行好合同约定的内容。②便于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约束双方的行为,做到互相监督,切实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③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当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合同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来划定各方的利益范围,不能损坏任何一方的利益。④合同管理可以使得签订合同的各方建立自觉履行的意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各方自觉的遵守合同和法律的规定,共同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3目前公路工程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

3.1工程招标存在问题影响了合同执行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发展比较快,市场环境相对成熟,也逐渐的规范起来,施工队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逐步走向了规模化和专业化。但是因为施工合同上存在一定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某些招标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利用甲方的优势故意对乙方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故意压低价格、增加合同附加项,让乙方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为了能够接到工程项目,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乙方大多都忍气吞声,不得不接受甲方的一些无理要求。相反,有的乙方为了获得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使用联合投标的方式,甚至恶意串通一气,故意抬高工程价格,导致不当竞争现象的大量存在,使得整个建筑市场的风气非常混乱,给合同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3.2合同一方拒不履行合同,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某一方的原因导致了有些工程的资源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无法提供,导致了工程项目的停滞或者是被动执行,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建设项目,因为前期准备工作无法按照法律执行,征地拆迁不到位等导致后续工作无法进行,工程进度一致被拖延。有的承包方在施工中的技术人员数量、资格不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且工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型号、数量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求,还有工期等问题不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3有些合同条款非常的模糊,不能约束合同双方的工作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工程投标过程不规范,有的招投标形式非常的简单、存在口头话的协议形式。施工的双方并未制定合同文本,也不按照业内合同范本进行签订,而双方自我商定了一种合同形式,因为经验、对于工程理解不足导致了合同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包含的内容也不全面,给后续工程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的合同条款设置非常的不严密,存在歧义,这就无法避免的造成了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纠纷。

3.4施工中存在大量的转包和分包的现象,导致了合同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根据公司的标准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已经获得施工权的工程随意承包给第三人或者是将其承包的工程进行分包。但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转包和分包的情况依然大量的存在。导致了合同执行过程中非常困难,工程质量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无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债务纠纷,影响了工程顺利进行下去,合同管理也就无法进行。

3.5合同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机构的权威性不足

招标监督管理机构在进行审核、制定招标文件过程中,虽然知道很多的讨论不合法、不平等,但是仍然根据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办理。招标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承诺一些优惠条件、降低工程价格、缩短工期、工程质量不标准等条款,这些现象大量存在。同时还存在工程的投资者、周围环境以及权力管理人员对于中标结果的干预情况。合同部门除了要具备仲裁、监督的只能,同时还应该具备处理合同条款纠纷的职能。

4对加强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对策

合同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处理工程建设中的索赔、变更、分包和转包、延误、争执等问题,处理好各方的纠纷。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合同管理中含有投标书、招标文件以及工程中各方的一些往来信件等。合同支付项目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开工预付款、工程变更、材料预付款、价格变动、工期延误违约金等等。对于上述所有的项目进行支付和计量,需要提供完整的工程证明材料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因此需要完整的保存所有施工的原始记录。

4.1优选合作方,增强法律观念

全面的了解工程参与的各方,优先选择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合作方。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该仔细的研究、阅读合同有关的法律,认清合同管理的范围,了解工程数量、质量、价格、工期、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就具体合同任务作出具体的解释,避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扯皮的现象,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4.2积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使用公司规定的合同范本。根据合同所要求的不同内容,选择最恰当的合同文本,有利于让合同的双方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和义务,避免合同中存在缺项、漏项的现象,导致了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

4.3做好合同审查工作,做好资格审查工作

严格执行公司的合同管理制度,做好审查工作,是保证合同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合同的审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审查施工各方的营业执照、信誉度、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备和技术条件等方面,严格审查投标方成功案例和施工经验,保证投标企业在中标后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4加强合同审查工作,促使各方积极履行合同

合同执行的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合同的规定定期的检查其执行情况,并且建立其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存在一些偏差情况,应该及时的分析、纠正,对于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进行查处,使得合同履行更加的正规和规范,避免因为违规而造成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①实时的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检查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并且由监理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尤其是隐蔽工程以及变更工程,所涉及到的工期、费用等方面要记录清楚,尽量的避免各方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工程履行,包含了工程数量、任务、质量、价格方面的要求,还有一些保修条款、违约责任的具体规定等等。③根据合同规定的要求做好工程量的签证,做好工程变更资料、协议以及补充合同等重要资料的保存。④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实时监控工程的执行情况,尤其是合同完成情况和资金支付情况,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工程,同时将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5做好合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

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指定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人员,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做好合同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保证合同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他们及时的了解合同具体内容,做到有理有据的执行合同,主动的履行工程合同。

5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切实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应该从合同谈判时就开始进行,直至保修日结束,尤其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和合同管理,及时的考核合同执行情况,将合同落到实处,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董明月.高速公路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1).

[2]杨耀峰.全过程合同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1(20).

[3]康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5).

[4]张永丽.关于公路桥梁工程中合同管理的相关探讨[J].低碳世界,2017(02).

篇4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i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audit, and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auditing method of project cos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audit experience;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

引言: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以来,工程造价审计在我省重视程度不断得到加大,运用日益广泛,在现实中也取得不少成绩。就我省形势而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内需,各大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这正是工程造价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时机,此时研究工程造价审计现实意义更为强烈。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1、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是:充分了解分项工程内容、了解工程价格的市场行情和各种应缴税费的情况。作为业主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工程中介机构调查,提供有关分项工程单价报告,为工程招投标作好充分准备。

2、工程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应认真编制和分析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如招标公告、工程量清单等等,其中有不少条款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控制工程各阶段造价的主要依据,应仔细斟酌,做到准确、详细和周全,而且条款之间、文件之间应互相衔接,避免出现相互矛盾。

2.1招标文件是造价控制的关键。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投标过程乃至于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一个成功的招标文件,有利于体现业主的意愿,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工程造价的监控;一个不完善的招标文件,会给日后的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带来麻烦,造成纠纷,引起索赔,进而使工程造价失控,违背招投标的初衷,失去招投标的意义。例如有关设计变更增减工程如何结算的问题,如果招标文件没有提到,或者说得比较含糊,在施工合同也没有明确约定,就会引起竣工结算时的分歧和争议,甚至成为投标单位追加工程款的突破口。工程量清单是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工程量清单作为投标计价的依据,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在现行招标投标制度下,多数业主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工程量清单和相应的标底。工程量清单编制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应表述准确与完整,应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项、不留缺口并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以防止日后的工程造价追加。在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应克服只看总造价不看分项单价的思想,因为实际上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分项报价均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项报价最低。投标单位通常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变化较小的项目的单价降低,将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这样在竣工结算时,可以成功地达到追加工程款的目的。另外也要克服只看单价不看相应工程数量的弊病,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研究,并应充分利用第一阶段收集到的工程价格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哪些报价过高,哪些报价过低,必要时可运用回归法确定合理报价。还要克服只看单价不看工作内容,不看施工技术方案的缺点。

2.2注重评标阶段报价合理性审查在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不能只看总造价而不看每项单价,因为实际上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一项报价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项报价最低。为此应注重以下要点:

一要抓住主要项目。要克服只看单价不看工程数量的弊病,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研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哪些报价过高,哪些报价过低。

二要比较工作内容。要克服只看单价不看工作内容,不看施工方案,不看工作要求的缺点。如刷乳胶漆子目,刷两遍与刷三遍的单价是不同的;用高档牌子与用一般牌子的单价也应该是不同的。

三要增加报价澄清程序。由于不同的施工工艺、不同的建筑材料会引起造价不同,为保证评标合理、公正,以最终实现合理低价中标,在评标、定标过程中应根据《招标投标法》并参照国际惯例增加清单报价澄清程序,给投标人一个解释澄清的机会。要注意方案与报价的有机联系。

3、工程项目施工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落实第二阶段已确定的造价控制目标与控制计划,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则与内容,特别是注意增减工程量的签证工作。在工程量签证前,应区分哪些该签,哪些不该签;哪些项目是合同内的,哪些项目是合同外的;哪些工作内容已在投标单价中包含,哪些没有包含;如果要签应该签多少等等。

4、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是:核算实际完成工程量,核实各分项工程使用的综合单价是否与投标时或合同签订的综合单价一一对应,审核竣工结算汇总金额。如果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工程数量不包死,就应按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等竣工资料重新准确计算工程量。如果设计变更增加的分项工程在招标时的工程量清单中无相应项目单价,须重点核实增加的项目的综合单价是否按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进行编制,编制是否合理等。在这一阶段中可能会遇到施工单位追加工程造价的索赔,这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里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造价控制,可以实施反索赔,这也是我们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需要努力加强的。

二、认真研究合同文件,严格区分业主和承包单位的权力义务及合同风险

1.违背原合同实质性条款签订补充协议,增加工程造价。

承包单位为了中标,往往在投标文件中针对施工管理各个环节、施工风险和交付的建筑产品做出各种承诺。然而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业主为了其方便管理,忽视上述承诺,在未提高标准的情况下,另行签订各种目标和质量管理等补充协议,以奖金的形式增加工程造价。如某工程承包单位在在投标文件中对具体完工时间、质量要求、优良率、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均作出了详细承诺,而在施工时,业主又就上述承包单位应履行的合同义务签订各种形式的目标、质量、安全文明管理补充协议,约定发放各种形式奖金,违背原合同实质性条款增加工程造价。

2.不严格履行合同专用条款,按通用条款进行结算,增加工程造价。

国家针对不同行业工程项目,了合同范本,制订了合同通用条款。而部分项目在签订合同时,根据项目自身特点,通过合同专用条款的约定,对合同范本中的通用条款进行了修改,而项目结算时却未依据专用条款、仍沿用通用条款的约定进行结算。如某行业通用条款规定,工程主要材料依据国家公布的物价指数及不同分部分项工程权重按照指数法结算价差,而该项目专用条款对上述规定进行了修改,约定除属政策性价格调整的材料外,其他材料的价格一律不予以调整,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由承包单位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但该项目在结算时,却对所有主要材料均进行了价格调差,违反合同约定增加工程造价。

3.通过工程变更和索赔,将应由承包单位承担风险转嫁给业主承担。

通常承包合同的技术条款和商务条款对各个工程清单子项的施工流程、措施、工艺标准及相关施工规范依据等均有明确的约定,并明确约定相关费用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承包单位以各种理由,提出各种变更和索赔,规避其合同义务,增加工程造价。如某工程技术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的各种降温措施,商务条款也明确规定这些措施引起的各项费用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然而承包单位以其投标报价未考虑混凝土冷却费用,而要求变更增加通水冷却设施及费用,不合理增加工程造价。

篇5

1做好项目责任成本

预算工程项目责任成本预算是责任成本管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上级单位给项目核定的成本支出的最高限额,也是考核项目的绩效标准。从根本上对工程成本实施有效监控,通过编制责任预算也可明确项目的利润来源,梳理项目的工作节点,明确工作重点,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企业可以成立项目效益评估与预算考核领导组,全面领导和开展各个项目的效益评估及预算考核业务工作。由于项目施工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项目中期评估情况为确定项目综合经济责任指标的主要依据,具体三期评估所占权重比例为:初期30%、中期50%、终期20%。项目三期各种评估指标确定后,项目经理必须与公司分别签订初期、中期、终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书》,作为项目成本考核的依据。项目部要严格按照《项目效益评估报告书》确定的目标进行全过程管理,公司严格按照三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书》的约定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2做好项目责任成本控制

项目责任成本控制是对项目责任成本费用的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把工程项目的费用控制在批准的费用限额内,不断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以保证项目费用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责任成本控制包括:方案优化,责任预算二次分解、工程数量的控制,劳务控制,材料费用控制,机械设设备控制,其他直接费控制,间接成本控制,应缴税金控制,合同管理,变更索赔管理等。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点:

(1)加强成本控制中的物资管理环节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为重要,如果忽视材料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讲,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是对物资消耗得控制,要想对材料消耗实行有效得控制,就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就必须对单位、分部、分项以及工序材料消耗进行逐日登记和归集。首先,工程从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经过审批后的施工预算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其次,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各项目部的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采购,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委托书中对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均应予以约定。再次,要严格把好物资的验收、入库、出库关,做到限额领料,预料回收,盘点核算,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最后,要建立材料“逐日登记”制度,项目部所有购入材料(包括甲供材、劳务队自行采购材料)均需在当日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月结。

(2)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首先,要有专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其次是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要制定合同范本。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涵清楚,严谨不漏。

(3)强化经济观念

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3做好项目成本分析

责任成本分析是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信息流。责任成本分析室将各责任中心实际发生成本与编制得责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责任中心成本的节余或超支,查找发生差异的原因,总结管理经验,教训及不足,研究应对措施,合理规避给类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责任成本分析一般分为月度成本分析、季度成本分析和年度成分析,一般月度责任责任成本分析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本月经营成果分析,对劳务队、架子队计量拨款分析,材料节超分析,机械费用分析,工程数量的节超分析,施工方案优化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单价节超分析.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项目间接费分析,资金流向分析,本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上期存在的问题本期整改落实情况。责任成本分析的依据为: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期初签订得责任预算、每月劳务物资财务台账等。项目成本分析就是通过月度、年(半年)度及阶段的经济活动分析来找到项目成本偏差的原因及降低项目成本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项目的盈利。

4科学改进项目责任

成本核算制度责任成本核算计算实际成本脱离责任成本预算的差异,能够对责任中心成本控制得业绩和过失进行评价和奖惩,调动责任中心员工得积极性。当今美国会计界两位著名的教授库珀和斯拉莫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而成本核算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从企业成本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体系产生的收益将远大于暂时支出的信息核算成本。此时,建筑企业不重视信息价值,忽视成本核算工作,将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5注重考核兑现

考核兑现是责任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证责任成本工作能够顺利、持久开展的一项重要环节。对考核结果实施兑现,是责任成本管理得激励机制,是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得源动力。

二、总结

篇6

(一)对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缺乏规范有效约束机制

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管理者在工程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而是利用职务之便为一些施工企业开绿灯,干活少,结账多,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费。更有甚者在工程材料上大做文章,对一些利润高的设备、材料指定厂家、公司压榨施工企业利润,施工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难免要求追加工程价款,这无疑会增加工程造价,也会给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二)不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批程序

政府项目建设方多为行政部门,管理者往往缺少工程管理经验和造价控制意识,不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批程序,项目建成后有的领导可能会随意变更项目,往往不同领导有不同意见,朝令夕改,因此在立项后随意扩大投资规模、提高设计标准、返工、拆除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变更常是口头指令,无从查证,既形成损失浪费增大工程造价,又容易滋生。

(三)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低,返工率高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政府建设项目相对于社会项目风险低、垫资情况少、工程款拨付也比较及时,很多施工单位比较青睐,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往往恶意压低造价以求中标,很多不符合资质的企业也通过挂靠等方式参与投标,但是这些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施工经验欠缺,在施工时往往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因此不得不返工,这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

(四)对造价管理公司、监理公司等中介机构的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公司越来越多,很多政府项目不仅预算、标底的编制由造价公司完成,甚至一些项目的预决算审计也委托造价公司进行,但是,这些中介公司不用为所承揽的咨询服务承担经济责任,加上从业人员的素质不一,有些人员不按规定办事,很难保证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特别是在标底编制时,漏项、错项时有发生,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有的项目没有监理机构介入,或者监理公司形同虚设,不能在工程中履行其监督的职责,这也会导致不必要的变更发生,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

(一)加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最高限额进行设计,在施工图纸设计前,设计单位要进行实地调查,保证施工图纸的可操作性,设计图纸要经三级审核,确保准确无误。杜绝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脱节从而导致工程变更。从建设方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题下,尽量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二)规范招投标管理

凡符合招投标要求的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同时,规范招投标管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止一些不合理投标行为。对于信誉度不好、技术水平低的施工企业可以放入黑名单,禁止其参与政府投资的项目。

(三)规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公司的职责

明确建设单位职责,加强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对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把监督关,要对在建工程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监督。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不能履行职责的管理人员要追究其责任。不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对于不可避免的变更,建设单位要严格管理,对于签证限额要有明确规定,签证一定要经更高一级的责任人确认方可生效,做好签证记录,以便于工程决算。对于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应建立准入制度,调高门槛,定期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必要时可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一些不按规定办事,造成损失的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

(四)规范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批

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擅自变更,确因设计图纸存在缺陷或错误、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设计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报项目原审批部门审批;对于增加造价过大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研究批准,不得规避审批。

(五)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工程中标后即进入合同签约阶段,有效的合同是促进施工单位按约履行合同义务的保证,是工程价款结算也是结算时审计部门审计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设单位要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范本,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明确合同的内容和双方权责,确保合同用词准确、条款完整,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尽可能减少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六)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筑材料定价机制

建筑安装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是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占建筑工程造价的70%,因此对建筑工程中材料及设备价格的确认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很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当地的政府指导价,对于工程建设中普遍使用的钢材、水泥、碎石、红砖、瓷砖、中砂、门窗、方板材等材料的价格都在信息价格中详细列明,但是很多装饰材料、电力系统内材料(如电力电缆、配电柜、控制柜、变压器等)、供水系统内材料(如阀门、仪表、水泵等)未列出,而施工企业往往钻空子故意高报此类材料价格,赚取高额利润。这就需要各级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投标前,事先对各种装饰材料、安装材料品种、等级及价格做初步的了解,尽可能地做到亲自实地考察,多参照几家供应商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这样,对施工企业投标报价中单价过高的部分可及时予以控制,从而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财政资金

(七)审计部门要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跟踪

目前审计部门多是开展事后审计,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够,因此审计人员要推进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转型,对建设项目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项目竣工结算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将跟踪审计常态化,强化现场审计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审计人员跟踪审计时可以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向相关单位发出审计整改函,落实整改,将违纪违规现象消除在萌芽阶段。

(八)高度重视结算审计,严把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

工程计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审计人员要对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计算时要认真严谨,同时尊重实际,坚持不少算、不漏算、不多算、不高估冒算,保证量、价的准确真实。认真审核现场签证单,核实其签证要素,去伪存真,对签证中涉及的量、价,重点核查落实,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在政府工程管理中投资审计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的投资审计工作,既可以有力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改善和加强内部管理,又可以对政府投资体系的合理监控,规范投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陕西全省开通网上审计文化书屋

经与审计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协调,陕西省为省厅和10个地市、杨凌示范区、西成新区及107个区县,共计3955名在职审计人员开通网上审计文化书屋账户,实现了全国首个网上审计文化书屋全覆盖省份。

篇7

关键词:工程建设EPC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 模式战略

前言

在工程建设承包尤其是国际工程承包实践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主对建设工程的功能要求的日益多样化,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原有建筑市场通用的单一“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分离的传统承包模式,存在工程进度衔接不畅、工程质量、责任难以划分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由一个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设计、建设过程、工程质量、工程造价负责的EPC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奥运期间,国家体育场(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和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意蕴吸引着中外游客驻足流连。这些设计先进的工程,都是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的成功典范,代表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EPC模式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完美结合,有助于达到创新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的目的。

1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

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大型国际工程项目通常采用的管理模式,“EPC”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这一模式的规范运作程序源于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1995年出版的《设计―建造总承包与交钥匙工合程同条件》,1999年出版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条件》以及《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等国际工程承包普遍使用的合同范本。

2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基本特征

我国在2003年就出台文件予以推广EPC承包模式,与传统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相比较,其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

2.1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2.2 发包人(业主)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即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1)、所谓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支付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FIDIC编制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2)、所谓事后监督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一般不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但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对项目实施总过程进行事后监督。FIDIC编制的《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即是采用该种模式。

2.3 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即,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即发包人(业主)则是建设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3 国内主要EPC项目的项目特点

3.1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大跨国公司对华的投资战略已由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的合资合作经营转变为独资经营,逐步把大量的研发部门转移到中国市场。在北京及上海聚集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例如埃克森美孚、拜耳、强生、微软等。这些大的跨国公司的进驻也带来了大量的EPC工业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不同于国内传统的工业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1)建造要求很高,由于其制造工艺的先进性,基本采用高于国标的美制及英制标准,重视后期的调试工作。

(2)非常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把安全无事故作为项目的第一要务,安全管理的标准高,涉及面广,内容很细,对现场文明施工要求也很高,国内普通建筑企业很难适应。

(3)现场的施工除了有设计已有图纸以外还需施工单位深化设计图纸制成加工图,经设计批准方可实施。

(4)注重绿色节能施工(LEED),节能标准及效果还需经专业机构评估认证。

(5)基本采用FIDIC合同条款处理变更及索赔,有的合同文件以英文描述为准,违约罚金较重。如施工单位不能熟练掌握及运用合同条款将在各项索赔中处于被动状况,造成经济损失很大。

(6)投标中需要管理人员能用英语做演示及澄清,项目所有往来文件均需采用双语,对施工文件的传送及归档要求高。

(7)最近,针对上海发生的11.15火灾事故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了22条更为严厉的现场管理措施以加强管理,施工及管理成本也相对提高。

3.2 这些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这些项目的利润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如果技术质量不达标,合同管理跟不上,最后非但不能赢利,反而会造成亏损。针对这一情况,一些有实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均成立了专门班子来承接相关项目,比如中建集团、上海建工、南通四建、江苏建设等,这些大型建筑企业的优势在于:

(1)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较强的技术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

(2)弱势的方面在于:(a)集团公司无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外资项目的竞标工作,一个项目可能有几个子公司同时竞标,恶性竞争,给外方客户造成误解,影响公司的市场声誉。(b)各个分公司并非专注于这一特定市场,外资项目专业人才流动频繁,无法积累经验和实力,难以造就持久的竞争力。(c)没有专门的市场部门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3.3不少外资背景企业也利用自身的信息及管理优势强占市场蛋糕,如宝维士联盛、杰联、美施威尔等,他们的主要优势在于:

(1)有完整的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部门,与大型跨国集团有长期的建设合作关系,品牌资源丰富;对外资项目的建设流程及管理模式非常熟悉,与业主项目管理部门接口衔接通畅;熟悉FIDIC条款,有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

(2)弱势因素在于:(a)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多数项目采用劳务分包,管理人员流动大,施工质量及现场管理良莠不齐,投标时的美好愿景难以实现。(b)资金链比较薄弱,管理成本比较高,抗风险能力差。(c)对国内的建筑法律法规了解不透彻,违规操作现象较为普遍,政府协调能力弱,经常因此造成项目的延误甚至停滞。

4 EPC承包项目管理战略

EPC总承包企业要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工程建设为主业,经营方式国际化、业务范围多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项目管理科学化为特征.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营销机制、运行机制。在专业设置、设计程序、设汁方法、项目管理、表达方式上.符合国际惯例;在管理体系上,继续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以专业部室为基础;在运行机制上,继续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项目经理对总承包项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使项目管理和控制水平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EPC承包企业要夯实“三大支撑”,强化“四大控制”。

4.1夯实“三大支撑”。

一是技术支撑。加强与科研、制造、建设、生产单位的协作,尽快将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发出更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形成自已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具有运用国内外专利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二是人才支撑。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工作层,充实人力资源配置。核心层为有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骨干层为管理、营销、技术、安全、合同、法律等专家:工作层为工作效率高、业务精熟、素质好的各类技术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EPC总承包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技术型、管理型的高级人才,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台型人才等。三是硬件支撑。改善和充实支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技术装备,建立复盖EPC承包的全部设计技术和项目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管理的计算机一体化和进度、质量、费用的有效控制加大设计手段的更新和投入,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先进软件,不断扩大应用队伍,提升设计技术,在设计方法、设计水平上。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国际化,为开展与外商的设计合作创造条件。

4.2 强化“四大控制”。

一是投资控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施工招投标:加强预决算管理,精力放在项目前期。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使每一分钱的资金得到台理利用。二是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监管网络,落实领导责任制,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推行一流工程的目标管理,组织劳动竞赛,创建文明工地,用一流管理,创建国优工程。三是进度控制。优化工程网络计划,牵牢设计“牛鼻子;抓牢材料供应关,扫清施工“拦路虎”;强化现场调,以“小节点”保“太节点”,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四是安全控制建立工程安全组织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制。要加强设计过程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管.落实安全制度建设,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实现“三无一个零”(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上报事故为零)

4.3 EPC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EPC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和对成员的素质要求有别于传统的施工企业组织班子。EPC工程项目一般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根据EPC项目合同内容,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以工作组(Work Team)负责工作包(Work Package)的模式运行,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作组的活动,而工作包负责人全面负责组员的活动和安排。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法定权利对工作组的工作行使领导、监督、指导和控制功能,确保工作组的活动符合公司、业主和社会的利益。在EPC合同执行完毕后,工作组也随之解散。

EPC工程项目对项目经理和工作包负责人的要求有别于传统的施工经理或现场经理。EPC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对项目全盘的掌控能力;必须熟悉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采购管理、工程的综合协调管理,这些综合知识的要求远高于普通的项目管理。工作包负责人的素质要求也远高于具体的施工管理组。工作包负责人往往是在专业上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是管理协调方面的能手;不仅在技术工作、设计工作、现场建设方面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在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对大局的控制和统筹能力方面均应有出色才能。正是高素质、高效率的团队形成对项目经理的全力支持才得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

篇8

关键词:工程;结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势下,作为投资主体,无论政府、企业或个人,必定会对资金流向严格把关,认真审核,为此,或多或少造成了工程进度与资金到位的时间差;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范围广,事后审核往往难以追溯,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工程项目的结算工作动辄持续一年半载,工程余款的拨付一拖再拖,基层施工单位、企业的资金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1、建设业主对外结算管理的定位、角色

单纯就合同关系而言,建设业主作为合同甲方对合同全面负责,对计量、结算、支付等理应拥有决定权。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特别是大型公共设施、基建项目的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对于通过政府财政、政府融资等渠道支付的资金,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行使相应的监管、备案等行政职能,层层把关,层层审核,因此,就实际操作而言,工程合同的建设业主(甲方)往往不具备一审定案的权力,在工程结算的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充当承上启下的中间人角色。工程结算前期,建设业主首先依据各种工程资料,根据监理单位的意见,对工程结算作初步审核。初审后,建设业主负责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进行面向各级政府部门的结算审核,直至终审定案。建设业主的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定位,决定了其必须同时充分发挥好审核、协调两种职能,并细化、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为此,以下将分别讨论建设业主对外和对内两种结算的管理。

2、建设业主内部的结算管理

2.1结算资料管理

作为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的管理单位,建设业主从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方面对工程全过程实行全面监控、管理,并掌握着最原始的、最准确的工程情况、资料。科学地进行工程资料的收集、管理将为工程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建立完善、严谨的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如土建、市政道路桥梁、交通智能化、水电安装、园林绿化等分别建立一整套的资料目录清单、体系,严格按档案归类规则备份工程技术、经济、政策等资料,对已保存资料的借用、使用办理好登记手续,慎防资料遗失。同一记录文件或资料应同时按工程项目和资料类别分别复制备份以便日后检索查考。内外业管理工程师应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工程资料的收集持不放过、不妥协、不轻视、不缺位的态度,一张简单的现场施工示意图往往成为日后工程结算计量,审核的重要根据。同时,做好内外业管理工程师之间的协调,杜绝移交错位,管理推诿等,避免使资料管理出现真空地带。

2.2对工程结算的审核(内审)

本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阐述:一是程序性审核;二是技术性审核。前者主要审核结算文件、图纸、资料的合法性,如签证工程量是否已包含于合同单价内,设计变更是否已在施工方案中考虑,竣工图中的工程量是否如实反映竣工情况,有关支持证明材料(洽商、会议纪要、备忘录、进货记录、发票等)是否齐备等等。该部分的审核直接关系到结算资料的说服力,是各级审核单位查验的重点。对于技术性审核,主要包括工程定额套用合理与否,非投标工程或清单外工程的人工、机械、材料消耗量的合理性,措施费用及其他项目费用的完成情况,规费套用是否依据文件要求执行等。由于建设工程的规模极大,单项工程又动辄涉及两个以上的专业,像我曾经历的项目温州市瓯海大道工程,就包括市政(道路桥梁、路灯)、交通智能化、绿化等专业。单个建设业主单位内的造价管理人员配置又极其有限,因而,结算审核时,对上述两方面审核工作应做到整体兼顾,突出重点。(1)审核前,首先与现场管理(外业)工程师进行详细沟通,了解工程特点、概况,特殊工艺的流程,存在及遗留问题等,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有所掌握,以此确定审核的方向和策略;(2)对工程量,细审清单外项目及涉及费用数目较大项目,粗审清单内和涉及费用较小的项目;(3)严格把关各种程序文件的合理性审查,如工程延期申请、整改通知单、水泥、砂浆配合比记录、施工方案审批、竣工验收证明等;(4)做好备忘录、审核洽商纪要等过程性文件以及审核确认书等结论性文件的记录和保存。

3、建设业主对外的结算管理

建设业主单位完成内部审核后,工程结算审核进入了另一阶段--社会审计。此时的结算审核有两重含义:工程结算资料审核和工程结算报送、批复程序。经过建设业主单位的内部审核后,工程结算仍须报送建设业主单位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负责工程款拨付的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前者的审核主要是基于对行业内部建设项目情况、各种行业规范和原则以及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总体掌握与控制。后者的审核则主要从国家(地区)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把关等方面着手。温州市瓯海大道工程是省重点工程,是省审计局委托市审计局审计把关。虽然两种社会审计各有侧重,但其本质依然是对投资的控制,其审核的过程及技术手法与建设业主的内部审核是大同小异的。由于现行的建设工程合同范本对结算的审核机构、审核时间没有法定的约束,而对甲乙双方的索赔、违约却有明确界定,这使到工程结算往往陷入如下的僵局:由于审核机构、环节的重重设置,审核时间较长,工程余款不到位,施工单位(乙方)在审核时,极容易出现抵触情绪,不积极配合审核单位对数,反复提出变更要求,将工程结算等同合同索赔、合同违约,极端化考虑单方利益,更有甚者提出诉讼,给建设业主的社会审核工作及整体结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有鉴于此,建设单位办理结算社会审计时,应以协调组织为重点,如报送工程结算资料,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谈判、对数,跟踪结算审核进度等;同时,亦应保持高度的原则性,对各种协商性问题、业主承诺问题的处理立场应有所坚持,充分行使解释权,不能一味充当老好人,为完成结算而迁就任一方,已有的定论。为此,建设业主必须平衡好结算审核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既要使审核做到理据充足,客观公正,更要做好与结算审核各方,特别是政府部门、机构的协调沟通工作,积极主动跟进工作,调和各方矛盾,既让审核单位顺利完成审核任务,又使施工单位意识到建设业主是为解决问题而努力,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诉讼行为,维护建设业主自身的公信力和合法权益。

4、工程结算与财务决算的配合

工程结算的所有审核程序完成后,建设业主(甲方)向施工单位(乙方)拨付工程余款,施工合同正式履行完毕,甲乙双方合同关系即告终止。但就建设业主单位本身而言,工程结算仍未最终完成,对于因工程建设而发生并独立于施工工程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如:前期工作费、建设单位管理费、行政诉讼费、融资利息费、开办费等必须予以清理核算,这就需要工程结算与财务决算的密切配合。建设业主单位,无论其性质是企业还是事业,内部机构必然是业务与财务分离,这在根本上造成了工程结算与财务决算的割裂。但对业主的整体而言,即使不追求盈利,项目收支亦应保持平衡,各种收入、开销均应“出师有名”,做到帐目分明。一方面,工程部门应将工程结算有关情况和进度知会财务部门,谨防出现超付工程款的现象;同时做好沟通和协调,对各种项目、工程要有整体把握,实事求是,不通过在建项目对施工单位结算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应随时更新工程款到位情况,对施工单位的各种财务履行情况、不良纪录等应及时通知工程部门,避免施工单位钻空子。对于建设单位自身发生的各种工程费用,两部门应在工程建设全过程随时知照,尽量做到实报实销,对不能及时列支的资金,应保留相关好完整的证明材料,以便日后查证和追溯清算。

结束语:

工程竣工结算是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和重要手段,根据竣工资料通过对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竣工结算书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以有效避免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竣工结算中,经常出现的多算、重复计算、套用定额错误等情况发生,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把好工程竣工结算关。

参考文献:

[1]魏谦.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J].山西建筑.2008(01)

[2]张荣华.论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0(31)

篇9

关键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安全问题 濮阳市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87-03

一、针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安全问题的改进思路

建立维修资金使用安全环境,必须要分析使用过程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及防范方法。维修资金使用过程具有周期长、参与角色多、责任和义务主体更替频繁等特点。我们根据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逐一分析。

1.使用项目申报阶段。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及各地方性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一般由业主申请,物业服务企业提出使用建议或使用方案,并由业主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向主管部门申请或备案。其中有三点容易出现问题:

(1)申报工程项目是否在维修资金允许的范围内。

(2)因普通人缺乏工程造价专业知识,难以判断维修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有没有发生乱报、多报、错报的情况。

(3)在收集列支范围的业主签名过程中,是否存在伪造业主签名、代替业主行使表决权利的情况?另外,业主具有知情权,维修方案是否公示?是否对业主存在隐瞒、欺骗、有意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

对维修范围,可以建设或强化维修项目分类管理,规范工程项目范围对工程造价合理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维修工程审价制度。对于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表决权,一方面要加强业主自我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建立维修资金审计制度和公示体系。

2.工程施工阶段。由于业主或物业缺乏专业的施工管理能力,难以确保工程质量。一般问题出在:

(1)施工方未经过公平、公开挑选。

(2)施工合同的签订是否较好的维护业主利益。

(3)施工过程及用料得不到有效监督和控制,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对此可利用建设领域管理的经验,建立相应的维修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督制度。提出对施工企业进行优选、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管控的法律指导。

3.资金使用划拨工程。备案通过划拨资金阶段,资金的安全管理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维修项目完工后管理部门的资金审核是否能严格把关?资金的拨付方式是否合理?

(2)使用划拨资金如何在相关业主账户中进行合理分摊?

(3)专用管理银行划拨程序是否确保规范、安全?

上述问题表明,资金划拨阶段是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关口。资金划拨时必须预想到划拨出去之后,有可能出现资金被占用、挪用、错误划拨的风险。因此通过各种风险后果的分析,应通过加强对资金划拨要件完善及核实、正确进行分摊、对支出手续和目标账户的核对等手段,确保资金出口安全。

此外,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时,需要考虑监督管理执行效率。如果备案审查过程和资金拨付手续过于细致、繁琐,会增加使用申报难度,降低使用效率。因此,一要规范流程、提高运转效率;二要积极引导业主参与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协助;三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申报、审核、投票、公示等环节的执行效率。最终各个层面的措施,均是为了建立有序、规范流程,在各个环节保障业主决策权和知情权。并对业主缺乏专业判断能力的方面,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引入专业机构等办法,综合构建维修资金使用安全的环境。

二、优化管理模式,创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要确保维修资金使用安全,首先要从管理模式及机制上想办法、求实效。建立业主自我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协助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专户银行监督资金风险的多方参与管理的维修资金使用“三管一控”新模式。

1.引导强化业主自我管理。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维修资金的所有权人是业主,因此业主享有法律范围内对资金的决策权。管理部门应当充分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及决策权。应采取措施唤起业主的共同事务决策参与意识,引导业主加强自我管理。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维修资金相关知识和政策,对业主委员会及物业服务公司展开定期专项培训等,培养业主的参与意识,使业主了解自己的权益及如何保障合法权益。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业主维修资金政策的普及。根据我们了解,目前很多业主对维修资金政策不甚了解,甚至对资金的性质及如何使用一无所知,为保障其权益,必须加强对业主的政策宣传。

(2)开展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专项培训工作。业主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在维修资金使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实践中他们的作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责任心、缺乏公共管理意识及专业知识等原因。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行为极待加强。建议管理部门加强业主自治自律体系建设,通过深入研究、创新方式,推进物业项目业主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建设。可以通过组织定期培训活动,开展先进业委会及物业服务企业的评选,促进业主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合法维权、依法履职。

2.规范服务企业协助管理。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是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持续的活动组织。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具有积极参与维修资金管理的责任。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相关管理工作,促使物业服务企业协助管理。如通过标准量化评价物业服务企业对维修资金相关活动的诚信力度、支持力度和执行结果,与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档案、资质审批等方面挂钩(具体方式根据地方物业管理情况需单独设计)。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物业服务企业积极诚信履职,如在选择施工单额(比如10万元以上)时,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企业。在维修资金申请使用工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对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维修方案工程报价、业主签名及分摊明细予以公示。在业务服务合同中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对工程施工、工程质量负有监督责任。不负责任的,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进行处罚或要求赔偿。

3.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维修资金有资金数额大、管理项目多等特点,决定了维修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对于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部门应规范操作行为,严格进行程序监督。把好“四关”:

第一,把好材料审核关,对使用维修资金的申请资料进行严格的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审查。在特殊情况下,要对是否属于维修资金使用范围、资金使用方案的合理性以及业主签名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公示、分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把好现场勘查关,为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对使用维修资金达到一定资金(如5万元以上)的工程,行政部门可以派出两名以上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拍照,并估算工程量、工程造价等,防止套用、滥用维修资金的现象发生。

第三,把好工程验收关,行政管理部门要监促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施工单位搞好工程验收,并签署督促业务、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施工单位搞好工程验收,并签署工程验收报告。没有完善的工程验收报告,不拨出最后一笔工程款项。

第四,把好层级管理联防关,完善市、区(县)、街道三级维修资金管理机制,强化区域属地管理。对重大维修资金使用项目,可实行市、区(县)、街道管理部门联防监控。

4.做好专户管理银行风险监控。资金支出时,可能发生资金划拨至非正常使用对象账户上的情况,即资金被挪用。因此专户管理银行应仔细审查专用票据真伪、是否具备支出条件,认真核实维修工程费用数额、施工企业专用账户等情况。核准确认后,方可划拨资金。如发现专用票据不符、专用账户不对、支出手续不齐全的,应立即停止办理。并及时与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查明原因。防止资金支付发生意外,把好资金出口安全。

三、完善濮阳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合同范本,加强维修资金使用的监管

当前资金使用方面的政策较粗,对维修资金的使用范围分摊方式以及维修过程中的程序把控没有操作性强的统一规定,对相关角色的约束力不足,也是造成过程漏洞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细化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

1.细化使用过程操作规范。对于维修资金的使用范围,各地方的维修资金管理办法都有明确规定,即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改造等。

但对于不得使用维修资金范围的规定不尽相同。《住宅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对不得从维修资金中列支的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该办法的规定较为合理。而某些地方或者没有将应由当事人承担的费用排除在列支之外,或者没有将应由相关单位如供水、供电应承担的费用排除在外,特殊情况除外。这种不统一的规定给资金使用的操作带来混乱,且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容易造成资金的滥用。因此建议各地对维修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包括例外情形等。

对于维修资金的分摊方式,各地均有原则性的规定,即遵循“谁受益,谁分担”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受益与分摊不一致的情形,导致损害了分摊人的权益。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受益”难以界定的问题,如一楼用户不使用电梯,是否应当分摊维修费用?由此产生了对“谁受益,谁分担”原则合法性及合理性的质疑。维修资金的正确分摊与否直接关系业主的切身利益,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对资金的分摊方式出台实施细则予以规范。

2.制定并完善了濮阳市房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程序。

(1)申请单位(人)带相应证件。查询维修资金、制定维修方案(施工方做预算、施工方由申请单位、人确定)、电脑输入、相关业主签字

(2)业主签字完成后,要经过以下程序:一是勘察现场;二是公示(预算公示7天、相关单位、业主自行公示);三是物业公司、业委会或相关业主签字、盖章;四是组织施工。

(3)工程竣工。一是验收:相关单位、业主组织验收签字盖章;二是申请单位(人、施工方)做决算;三是勘察现场;四是决算公示7天;五是通知申请单位(人)开发票;六是整理相关手续转财务科。

维修资金使用程序是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财政部令第165号文件第三章)、《河南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建(2012)76】文件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办理。

3.引入第三方参与监督制度。管理部门对资金的安全使用负有监管责任,但一般来说管理部门缺乏相关专业人员,也不具备审计、监理的职能和资质,为确保资金使用过程的合理、合法,我们建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维修资金的使用过程,建立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工程审价制度以及维修资金财务核算审计制度等。

四、规范操作流程,打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安全链条

在维修资金使用过程中,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不按程序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造成使用混乱或漏洞。因此,如何规范维修资金操作流程,打造安全链条,显得尤为重要。

1.管好源头,加强审查备案。维修工程使用方案审查是管好维修资金使用的第一环节,主管部门必须从源头抓起。

2.理清责任,规范办理流程。申请使用、备案审查、组织施工、工程验收、申请列支、资金划拨是维修资金使用的基本操作流程,这些流程环环相扣,稍有不慎,维修资金使用安全链条就可能出现裂痕,甚至断裂。因此,要严格划清管理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专户管理银行的责任,明确分工,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并对违反操作规定使用维修资金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打造结构紧密、防控到位的维修资金使用安全链条。

3.管住出口,把好最后一道关。资金划拨是最后一道程序,行政管理部门应认真核实维修工程验收报告、工程质量监理报告、资金预决算审核报告、维修工程发票和相关公示相片资料等。专户银行要对拨付款项资料进行仔细核查。确认无误后,才可开具维修工程费用专项票据进行拨款。

五、加大智力支撑,提升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环节安全

维修资金的规范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系统建设。系统建好了,资金管理的工作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建议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和完善一套可与互联网相互访问的维修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短信通知服务、电子对账单传送、业主网上投票、维修服务对象数据库、资金使用统计分析等功能,为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专户管理银行和行政主管部门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确保业主的知情权,构建技术防范维修资金使用风险的监管体系。

1.提供多种告知服务,提升业主监督能力。使用过程应充分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将维修资金使用项目的工程造价、涉及户数、分摊方案、小区公示、业主表决、账户余额及增值收益等信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开通有线电视阳光政务等技术手段,及时告知每位业主,方便业主随时掌握情况。提升业主主动参与和监督的能力。

(1)方便业主查询。业主可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查询责任主体、维修方案、资金使用、工程施工等信息。

(2)提供便民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可通过信息平台对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当前状态、维修记录、资金使用进行登记和管理,便于业主随时查询。

(3)及时告知业主。行政管理部门可利用信息平台将维修资金使用项目的工程造价、涉及户数、分摊方案、小区公示、业主表决、账户余额及增值收益等信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告知每位业主。也可“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分类”、“维修工程计价规范或标准”、“维修工程造价指数”等内容,便于业主掌握维修工程的使用范围和计费标准。

(4)设置反馈渠道。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使用申请、投票表决、维修结果等公示信息,业主如有异议,可以直接进行咨询、建议、投诉和举报

2.建立住宅维修资金使用数据库,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为加强对维修资金使用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建议建立设施设备信息库及维修对象数据库。

(1)将每个物业管理区域建立设施设备信息库,记录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信息,制定检修、维护计划和重要设施设备的维修预警机制,提高维修资金的合理利用效率。

(2)将使用维修资金维修的物业进行分类罗列,对已备案的维修项目的基本要素进行归类整理,建立维修对象数据库,供管理人员参考其有关信息数据进行判断,提高备案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信息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安全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加强信息数据的采集,并在数据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信息化技术为资金使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藉此强化管理。

(4)加强资金使用数字影像档案管理。将资金使用方案、工程审价、工程监理等数据存档备案,对维修工程造价、合同、竣工验收报告及业主签字等重要材料通过数字影像档案技术,转换为可长期保存的数据资料,便于查阅、核实和审计工作。

(5)加强中介机构信用档案管理。对中介机构在维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记录信用档案,并与资质评定、信用等级、工程选聘挂钩。

3.加强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精确统计住宅维修资金使用量、维修工程类型、维修对象使用频率等基本信息数据,提供科学的统计分析报告,对相关数据进行类比,摸索维修资金使用的内在规律,预测维修对象的使用周期,初步判断资金使用的趋势走向,为维修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有力支撑。

4.保障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简便规范。当发生屋顶、墙体严重渗漏、电梯故障、消防设施出现功能障碍等危及房屋安全或严重影响业主正常使用的紧急情形时,维修工程的资金使用按照紧急使用程序办理。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只须提出书面紧急使用方案,经主管部门核实后,便可先使用后备案、边公示边施工。待维修工程竣工后,再组织严格的评估验收工作,补办相关手续。紧急使用程序简化了资金使用操作流程,保障了紧急维修工程及时维修,维护了业主的切身利益。

5.保障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审查”。一是审查维修工程是否属于使用范围。对每项维修工程都指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仔细查明工程属性、维修原因、列支对象等要素,发现超出使用范围的,及时予以纠正。二是审查使用方案是否严格按要求进行公示。使用方案必须包括维修项目、费用预算、列支范围、分摊金额等。三是审查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当工程造价超过10万元上,则建议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四是审查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是否符合要求。认真核实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物业服务企业、施工企业是否已经认可工程质量,并签署了工程验收报告。对工程规模较大或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积极建议聘请工程监理机构,确保工程质量。

6.保障住宅维修资金使用安全。濮阳市实行了住宅维修资金专户银行管理,资金支出时,必须经管理部门审核后才开具专用票据,再由专户管理银行核准确认后将维修费用直接划转至施工企业。

六、结束语

维修资金和其他资金如社保基金、公积金等在性质方面有相通之处,即都属于个人所有资金。所有权的归属决定了对资金的责任及处置权。因此维修资金的管理是备受各界关注的敏感话题。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资金管理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和公信力,责任重大。维修资金使用管理更具有其复杂性,其复杂性源于资金的所有权人、管理部门、使用申请人、维修工程实施方、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各方面利益主张、责权和义务的不同。对此,我们要把握住维修资金制度设计的初衷,在此基础上平衡各方关系、梳理各方责任义务。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政策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规范,借鉴国内其他城市较好的管理实践和引入较新的技术手段,促使管理行为规范运作,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海南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2010.8.15

[2] 续磊(导师:赵万一).关于物业服务纠纷的调研报告.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9

[3] 刘卉(导师:尹志强).论物业服务合同的特殊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3

[4] 孙雅静.已售公有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问题分析.财经界,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