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人生哲理范文
时间:2023-03-18 13: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哈佛人生哲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简介作者背景,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
二、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标出朗读的停顿,然后让学生自由读。
2、点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思考:
⑴这首诗是写什么,他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让学生讨论。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⑵《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
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
追问:试写出以下事物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象征手法。是比较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小草──
粉笔──
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三、合作探究,交流领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未选择的路》每一小节的意思:
⑴伫立(思索)。
⑵决定(选择)。
⑶选择后的惆怅。
⑷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
“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4、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5、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篇2
[关键词] 《闻香识女人》;剧情情节;隐喻
影片《闻香识女人》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于1992年出品,上映后即获多种奖项。以往对该片的研究多侧重于从剧情情节分析主人公范克中校的内心世界或性格,(陈志菲,2003;李朝阳,2012)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该片进行隐喻性解读的文章并不多见。隐喻或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关概念隐喻的研究始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Johnson,1980)一书的出版。Lakoff和Johnson(1980:3-4)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将隐喻提升到了思维的高度,认为人们的日常概念体系本质上就是隐喻的,因此,隐喻无处不在,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尝试对《闻香识女人》剧情情节的隐喻性作一分析,从而说明隐喻无处不在之说在电影文本中也同样有所体现。
一、剧情简介
范克中校曾是詹森的幕僚,虽有多次晋升将军的机会,但因种种原因均与之失之交臂。一次,他在培训士官时因酒醉误拉手榴弹引线以致双目失明,不得不退役赋闲在家,依靠伤残退休金度日。双目失明的中校既不能见容于家人,又因过往经历使其对这个世界的黑暗面了解过多,因此心灰意冷,决定自杀离开这个“黑暗”的世界。在此之前,他决定重温一遍过去拥有的奢华生活,住豪华宾馆、享受美食、与美人共舞、开法拉利跑车。因此,他未同侄女罗丝一家去度假,却在受雇于其侄女而来照顾他以便赚钱买机票回家过圣诞节的高中生查理的陪同下一起赴纽约看花花世界。在纽约,范克中校如愿以偿地住上了豪华宾馆,享受着人间美食,也赢得了与美人共舞以及开法拉利飙车的机会。心愿完成后,他准备饮弹自尽,结束自己黑暗的人生,但却被善良而细心的查理及时发现并阻止。查理虽受雇于范克中校的侄女照看他,自己却也有满腔烦恼,满腹心事。他与乔治是博德学校三名学生捉弄校长垂斯克的目击者。离开前,垂斯克校长曾与他交谈,并给了他两条路,要么供出恶作剧者去哈佛上学,要么被开除。查理向往去名校求学的机会但并不愿意以出卖同学为前提,因此拒绝了校长,面临被开除的厄运。返校后,在纽约之行中已与查理培养出亦父亦友感情的范克中校突然出现在师生纪律委员大会上,并成功为之辩护,使查理免予被开除。
二、剧情情节的隐喻性
这部影片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一起失败的自杀、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地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全部过程,喻示着人生起伏的哲理,即万事开头难(邂逅)—人生高峰(探戈、飙车)—遭逢困境(自杀)—峰回路转(演讲)—新的循环再次开始这一过程。这一隐喻不仅体现在组成该片的整体情节中,也分别体现在探戈和飙车事件中。下面我们先从该片整体情节看这种隐喻性,接着再分别从探戈和飙车事件看这种隐喻性。
(一)整体情节的隐喻性
范克与查理的第一次相遇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悬念。首次亮相,范克狂妄自负而又暴戾的性格便在银屏上展露无遗。他气势凌人地对查理进行“审问”,致使腼腆的查理落荒而逃,后来在其侄女罗丝的一再请求下才又勉为其难地同意照顾范克。这一幕不但激起了人们对范克中校的排斥和厌恶,也极大地激起了人们对查理这个品学兼优学生的同情和担忧。不由自主地猜测性格如此不同的两人相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渐渐对范克和查理的遭遇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一个性格暴戾、老于世故,一个谦厚温和、涉世未深,但这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人却有着本质上极为相似的遭遇。具体而言,范克因为一起意外的事故导致双目失明,只能依靠伤残退休金度日,因此赋闲在家,百无聊赖。另外,也由于其原来所处的环境使其对整个社会丧失了信心,因此心存死念。而查理则由于目睹同学对校长的恶作剧,也面临两难的抉择。校长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如果他说出肇事学生的姓名,学校就保举他上哈佛,否则就开除他。查理虽有去名校求学的愿望,但却不愿出卖同学来换取,因此拒绝了校长,从而也就面临着被开除的命运。带着如此之大的问题和压力,查理来做兼职照顾范克,希望能赚到回家过圣诞节的路费,试问谁会不为这个孩子感到忧心?看到他面对的范克是如此暴戾,谁又能不对他产生同情呢?这次邂逅让人们明白了人与人的相处之难,尤其是在刚开始接触,互相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就更难了,真所谓万事开头难。随着情节的展开以及观众对二人遭遇逐渐深入的了解,观众也开始为这二人的命运和前途担心。范克和查理各自的命运和前途会是怎样的呢?其后的探戈和飙车以隐喻的手法给观众提示,喻示每个人都有处于人生高峰的时候。自杀事件使观众对二人了解得更深,自杀事件本身又喻示着每个人都会遇到打击或挫折,有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这时候有些人或许会选择以毁灭自己来结束一切苦难。最后,该片用一场精彩的演讲给大众解惑,喻示事无定数,一次小小的事件或许就会给人们带来转机,因为范克正是用他的演讲才能挽救了查理的前程,也正是在这场演讲中,范克的雄辩才能和一身正气吸引了一位美丽的女教师,这使范克在自杀计划被查理打破后真正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范克的两大爱好是女人和法拉利,侄女罗丝一家出游后,他便在查理的陪同下出发去纽约以完成与美人共舞、开法拉利跑车飙车等愿望。在飞机上,范克第一次展示了他闻香识女人的才能,仅凭嗅觉,他就能准确判断出空姐所用的香水品牌,听其发音,中校即可判断出她的出生地并与之交谈,这使查理感到非常震惊。同样,这也是观众们的反应。相信由此刻起,无论是查理还是观众,对范克的看法都有了一定的改观。无论对什么事,能精通到如此地步的人必不平凡,也一定有其可取之处。到达纽约后,范克顺利完成了与美人共舞及飙车(法拉利)的愿望。与美人跳舞时,范克舞技高超,举止优雅,使人很难将之与在那黑暗的小屋中首次亮相的暴戾盲者联系在一起。在狭窄的街道飙车时虽被警察拦截,但警察竟未发现他是一个盲人,此刻,我们也会同样震撼于其车技及演技,这一切都使我们对范克的多才多艺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由一开始对他的排斥变为了现在的由衷钦佩和满怀同情。这两件事充分说明了凡人皆有得意日的道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愿望实现,目标达成后的空虚也会让人不寒而栗。平常人、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如此一位曾经叱咤风云而又多才多艺现在却成为盲者的中校。这种悲戚的感觉只能是无限扩大化,加之其此行纽约的目的本就是再享受一次以往的奢华生活然后自杀,因此中校在心愿已了之后的一瞬间,精神也崩溃了。他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留恋,于是将查理支去远处买药和烟,准备开始实施自己的自杀计划。然而,细心的查理意识到了危险,他迅速返回并成功阻止了中校的行动。这件事的隐喻性表现在每个人都会遇到打击或挫折,都会有空虚和绝望的那一刻,或许会想到以毁灭自己结束一切这一点上。
人生对谁来说都不容易,可是人生也充满了变数,一次小小的事件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或一生,电影中范克中校那场酣畅淋漓的演讲所达到的效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结束了纽约之旅后查理也将面对学校的审判,他是孤独的。但就在这时,与他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忘年之交的范克中校来了,不仅坐在他的身边,而且还替他辩护,呼吁校纪律委员会慎重考虑对查理的处理,因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前途……有一天,这会使你们自豪。”受其感召,全体学生起立为之鼓掌,校纪律委员会也宣判查理无罪。毋庸置疑,这是一次精神大洗涤,此后,相信该校的作风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学校的各个部门也不会永远作为校长的棋子或傀儡存在。对查理而言,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转机,他免除了被开除的厄运,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将来。对范克中校而言又何尝不是呢?他的演讲震撼了全场师生,包括美丽的女教师克莉丝汀·唐伊。随后,他又以自己闻香识女人的绝技使这名女教师为之更加倾倒,从二人的对话以及这位女教师看他的表情,我们不难猜出结局,中校一定可以满足他每日醒来都有一个美人陪伴的梦想。他的人生必将继续,无论是好是坏,至少他会抛弃自杀的消极念头。自此,影片之初留给大家的悬念都已解决。年龄、性格、经历差别极大的范克和查理成了莫逆之交,而且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互相拯救了对方的前途和生命。同样,影片情节喻示的人生哲理也有了完整的体现。
(二)探戈和飙车的隐喻性
体现在该电影情节结构中的人生大隐喻也同样体现在组成该片剧情的探戈和飙车事件中。中校虽有与美人共舞的愿望,但邀美女跳舞并不容易。一开始他先以风趣的谈话打消正在等候男友的美女唐娜的疑虑坐下,告诉唐娜自己和查理可以陪她等她男友,同时还可以使她避免受到“色狼”的骚扰。然后,中校向唐娜展示自己闻香识女人的绝技,猜出了其所用香皂的品牌,使其惊讶不已。进而又以绝妙的口才将这个不善跳舞的美女邀下舞池,旋舞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更以精湛的舞技震惊全场。后来曲终人散,唐娜被其男友领走,临走时频频回首,充满了对范克的留恋。妙龄女郎唐娜临走时的频频回首是希望的象征,具有双重意义,不但说明范克的人生还有希望,也说明他能给别人带来希望。最后中校重燃生活的勇气并帮助查理赢得胜利就是很好的例证。整个过程中邀舞、跳舞、曲终人散、频频回首正映射着该片全剧结构喻示的人生哲理:万事开头难(邀舞)—人生高峰(跳舞)—遭逢困境(曲终人散)—峰回路转(频频回首)—新的循环再次开始。
开法拉利飙车是范克的第二大爱好,但要实现此愿望并不容易。首先要租到法拉利跑车就颇费周折,范克是盲者,而查理又不够年龄,二人均不具备在车行租车的条件。后来,好不容易租车到手,范克就在查理的指挥下开始在狭窄的街道上飙车,毫无疑问飙车的感觉很好,但却因为超速被警察拦截在路上。令人惊讶的是那位警察并未给范克开罚单,甚至都没看出他是位盲者,这何尝不是给范克给观众留下的无限希望呢。可见这次飙车事件中租车、飙车、超速被截、免开罚单也映射着该片全剧结构所反映的隐语:万事开头难(租车)—人生高峰(飙车)—遭逢困境(超速被截)—峰回路转(免开罚单)—新的循环再次开始。
三、结 语
《闻香识女人》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一场失败的自杀和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全部过程,同时也道出了万事开头难—人生高峰—遭逢困境—峰回路转—新的循环再次开始这一人生隐喻,从而印证了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隐喻无处不在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李朝阳.浪漫与正义——《闻香识女人》的经典魅力剖析[J].电影文学,2012(04).
篇3
一、成功多元化
李开复博士是美籍华人,前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比尔・盖茨七个高层智囊之一。读过《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之后,对“成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成功不是单一的,成功的途径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者不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是做事与众不同。不见得必须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成就,也不在于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爱因斯坦的人生理想是发现“统一场论”,但它没有实现这一理想。可在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发现“统一场论”,这对世人来说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为世界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力。
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人与人尽管千差万别,地位、名声有高有低,财富有多有少,但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心尽力扮好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平凡的,都是一个成功者。李开复在书中列举了他家园丁的例子:“他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经常用近乎痴迷的态度,研究园艺技艺。每当掌握了一种新的栽培和修剪方法后,他都会幸福无比,那神情就像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他凭借超常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了所有雇主的好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可以成功,成功有大小之异,无轻重之别。曾经有人问过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你为有总统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吗?那位总统的母亲却说:“我还有一个儿子,他正在地里挖马铃薯,他非常勤劳、朴实,我同样为他感到自豪!”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著名经济人唐骏说过:“如果把我的成绩与比尔・盖茨相比,我的成绩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把它和我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我可以说,我做得非常成功。我无须和自己的偶像相比,我只要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比以前进步了,就算成功了。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
成功者永远找方法,失败者永远找借口。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新加坡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想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后,大笔一挥,在报告上批了一行字:你们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我们有阳光就足够了!旅游局看了批文,仔细思考,终于恍然大悟:总理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是让我们利用自己的优势――阳光,大做文章。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植花草,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国家”,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居亚洲前三位。
二、做好该做的事
李开复说过:“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赚钱。”
100多年前,在英国的一个乡村田野上,一个贫苦的乡下人正在耕种,忽然河边传来一阵呼救声。乡下人快步奔向河边,看到一少年正在河里挣扎,便奋不顾身的下河将少年救起。事后才知道落水少年是一个贵族世家的儿子。几天后,贵族登门道谢,坚持要报答乡下人,乡下人摇头拒绝。乡下人认为,天地间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就在这当口,乡下人的儿子回来了。那位贵族说:“我把你的儿子带到伦敦去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总可以了吧?”乡下人接受了这个求之不得的建议。后来,乡下人的儿子发明了青霉素,并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此人叫弗莱明,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二战期间,英国面临着最为艰苦的岁月,那个曾帮助过弗莱明上学的贵族的儿子,在伦敦患了严重的肺炎,最后就是用青霉素治好的。这个贵族的儿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李开复强调要“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海尔总裁张瑞敏也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凡事要立足实际,“量体裁衣”,不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好高骛远,强求自己取得遥不可及的成就。
曾经有一位在克里姆林宫工作的老清洁工这样说:“我的工作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从表面上看,这位清洁工的话有些狂妄,一个清洁工的工作竟与一个总统的工作相提并论。但事实上这位清洁工的话包含十分深刻的人生哲理。总统的工作无疑重要,但清洁工也不是可有可无,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与其盯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还不如从眼前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一棵青青的小草,就不要去羡慕大树的繁茂,因为小草也能带来春的生机。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许多事情是没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班主任无法选择学生,但只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能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把自己视为珍珠,难免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倒可育出一片新绿,生活换个角度、换种姿态、换种眼光,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一切都将不同。记得《读者》上有段话:你不能决定命运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可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不必为自己比不上别人而郁闷,也不必为境遇不好而太过伤感。当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就因周瑜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理由。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必自寻烦恼?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
三、学会欣赏
李开复说:有胸怀才有成功,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做学问的境界取决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胸和气量。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又来了一位年轻人问同样一个问题,老人同样反问,年轻人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老人便说:“这里同样好。”旁观者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在不同人眼中,世界会变得不同,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风景,你带着满腹怨气看,你就会觉得一无是处。魏书生说过:“当你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时,你就觉得你生活在天堂里;若把身边的人看成魔鬼,那你就会觉得生活在地狱里。”
大众论坛上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不出大师不怪你,扼杀大师你有罪。没培养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不能怪某一个人,因为杜甫那样的大师不是想培养就培养出来的。但假如有一个人本来有希望成为大师,但他的才华被你扼杀了,使他变成庸人,那就是你的责任。
四、终身学习
在众人眼里,李开复像个天生的演说家,无论面对怎样的观众,他都可以用引人入胜的演讲,将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展现。但《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中透露,这“天分”其实是他坚持练习的结果。以前他曾是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每次上台演讲都会拘谨或退缩的学生。
李开复在书中从学习的目的、境界、基础学习与大学时光的学习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阐述,很有借鉴意义。
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只有付出才会成功,态度决定一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学校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相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究。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充电学习,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则寓言故事:一只狼在草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对他说:“森林这么静,猎人已回家,老虎也不在近处,你没有任何危险,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狼说:“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就来不及了。”
读书学习,尤要重视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书不一定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应反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宋代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熟读精思方可成就一代宗师。
五、关注未来、全面育人
主席在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教育要关注今天,更要关注明天。”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也曾说过:“教育必须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
哈佛校长与南开校长在《对话》节目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哈佛校长:中国学生的成绩要比美国的好,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国学生之下,我们有那么多学生获诺贝尔奖。南开校长:中国学生还是很听话的,读书也很刻苦,独立思考的能力确实差了一点。
没有升学率的学校过不了今天,只有升学率的学校过不了明天。优势来自内涵和特色,教育工作既要今天的“高升学率”,又要明天的“持续发展”,素质与分数相得益彰,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天今和明天不偏不废。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
篇4
故事的魅力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面对来自全球媒体的摄影机和现场的四百名听众,这位来自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那些随母亲一起经历过的故事,那些从说书人嘴里听来的故事,那些“用耳朵阅读”到的故事,以及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故事……正是“站在大地上诉说”的方式,给予了这些故事贴近灵魂的力量。
当然,新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二者虽有相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和文学的最根本区别是:新闻是非虚构的,是真的;文学是虚构的,是假的。新闻文学化很容易使合理想象甚至假新闻大行其道,使新闻写作的改革与创新偏离正确的航向。《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新闻与文学的一些特点,而且还为新闻和文艺工作者揭示了新闻“客观真实”与文学“艺术真实”的区别,值得我们在新闻采编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思考和借鉴。
如何讲故事
毫无疑问,文学和新闻的本源都是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作家不可能写出作品,记者也不可能写出新闻。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故事,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故事的眼睛和用心讲述故事的心情。眼睛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有两种感知方式,一是“看”,二是“观察”。“看”与“观察”是很不一样的,“看”只是感知事情的存在,是平面的,表面的;而“观察”强调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目的就是要有所发现,是体现个性化的、触及本质的发觉。转型时期,焦虑和不安容易迷失人心,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形形、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所吸引,以致于忘记了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和倾听,也就丧失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而也就丧失了讲述故事的能力。
既然说“新闻”是“事学”,是一个叙事文本,因此,与一切叙事文本一样,其叙事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其传播的效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其核心就是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近来,新闻报道大力倡导“体验式采访”方式,其中又分为过程式体验式采访、角色式体验式采访、交互式体验式采访。“体验”二字使记者一沉到底,深入民间,贴近草根,直接地气。体验式采访让记者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由观察而发现,由发现而凸显新闻深层内涵与意义而加以客观记录。
2012年央视“走基层”报道了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带领当地农民工远赴浙江打工的故事。整个报道没有宏大叙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细节:沾益县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陈家顺教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绝大多数连火车都没有坐过的农民工在火车上怎么上厕所,怎么把零钱和整钱分开放,提醒他们出门事宜等等……《新闻联播》连续五天把版面给了这样一个个真实的细节。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第三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让他们意外的是陈家顺这组报道在德国播出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德国一家电视台做民调时发现,德国民众非常关心当下普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中国的崛起,很多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当下生活很好奇。一家节目公司向他们推荐了央视的“走基层”节目,他们第一个播的就是陈家顺。让这家电视台吃惊的是,节目推出后,居然有很多德国观众给他们发邮件、打电话表达他们对节目的认可。后来外交部知道了此事,跟杨华说“让德国观众认可中国媒体做的新闻,比在其他西方国家都要难。”因为德国民众经历过纳粹时代,他们对自认为有宣传色彩的节目很敏感、很抵触,他们往往将中国官方媒体视作政党宣传的工具。那为什么云南的基层干部可以打动德国观众?德国电视台的负责人说,根本是在于真实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国底层民众和基层国家公务员的生活和情感。①
贴近观察,用心倾听,认真讲述。“走转改”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带着对普通民众的深情,真正沉到一线,才能采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温度的作品。改文风不可能在闭门造车、“复制粘贴”的方法里实现,不可能在“眼睛向上”“隔窗看景”的情景下实现,更不可能在“身入心不入”的状态中实现。很多到基层的记者是沿着“进入、深入、融入”这条心灵路径去采访的。记者们带着心下去,带着感情下去,他们用慢速度的纪录片式,让观众、读者共同体验中国的大基层和中国的普通人。在这里,体验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它是平视,它不是俯视,不是怜悯,而是与基层的普通人面对面的沟通和理解。在这里,体验是一种升华,也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它让新闻工作者重拾对职业的敬畏,回归常识。
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最后,莫言又讲了三个故事,一个发生在他小学三年级,一个发生于他在部队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是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故事。依旧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依旧是发生在寻常人身上的故事,只是当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些片断就带给人无限遐思。这些感悟或许还称不上人生哲理,但却是生活所给予的启迪。所谓故事的力量,大概就在于“抵达你的心灵”。
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有这样一句名言,他说:“在全球传播的时代,我们通常会选择故事讲得好的那一方,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很伟大的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中国普通百姓能听懂、肯接受,而且外国人也能听得懂,哪怕他们不赞成。秉持“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才能有效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真诚是一种力量,谈真实,讲真事,接地气,原汁原味,已是最好的味道。
篇5
摘要:新加坡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道德建设方面都极为重视东方传统的儒家精神的教育,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分析新、韩两国儒家精神教育之间的异同,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韩国;儒学精神;启示
一、新加坡与韩国公民教育中的儒学精神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儒学精神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成教材在学校里正式开设《儒家伦理》课的国家。“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保持东方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以取得平衡,抵消西方文化中的腐朽部分。”新加坡政府选择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儒家伦理作为对国民实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八德目,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治国之纲”和社会道德标准。他们认为儒家提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和“修己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是针对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人生哲理;仁爱、忠恕、善恶、义利、孝顺、谦虚、诚信、勤劳、节俭等儒家提出来的品德,应当加以发扬光大,以实现其现实意义。
(二)韩国公民教育中的儒学精神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儒家思想注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念,提倡“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的整体主义原则,于是在韩国文化中非常强调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儒家精神主张的和为贵,“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要求人们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外平成”的“五典”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以“礼”和“仁”来协调公共生活领域内的和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要对他人尊重和友善。
二、新、韩两国运用儒学精神的异同
(一)两国儒学精神的相同之处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两国都结合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并赋予儒家精神以现代意义。新加坡在借鉴儒学精神上剔除了传统儒学中带有强烈封建性色彩的学说,赋予其符合现代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其道德建设的需要。新加坡的《儒家伦理》教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特色,它所贯彻的基本精神是“把适合我国社会的儒家伦理价值观念灌输给年轻的学生”[1]儒家思想在韩国深入人心,但儒家伦理进入韩国文化,并作用于学校德育是接受了韩国文化的改进和受到学校德育的相应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儒家伦理的某些部分被删去、被改写,或在中国被强调的东西而在韩国不被重视;另一方面儒家伦理的某些东西已根据韩国实际被重新阐释。[2]
其次,两国都相当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新加坡政府认为,儒家的许多伦理观念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1982年2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在中学施行儒家伦理课程,作为中三中四学生的选修宗教课程之一。1985年《儒家伦理》教材正式出版,开始在全国各地通用。除了《儒家伦理》课教材,新加坡还出版了一大批道德文明教育的通俗读物;1990年还出版了一部英译《三字经》,该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了《儿童道德丛书》。在韩国儒学自一千多年前传入之后,便成为维系韩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崭新民族精神气质的力量。韩国人把这种体现韩民族精神的儒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学校德育的主体框架,通过德育,使儒学反作用于韩国文化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强烈民族意识的韩国人。[2]
(二)两国儒学精神的不同之处
一方面,在内容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传统儒学中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是新加坡推广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但新加坡政府结合具体国情,赋予其新的内涵:例如所谓“忠”,不仅包括爱国,爱校,以校为荣,还包括敬业乐业;“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不仅包括爱人还包括爱己(自尊)、爱物;“礼”和“义”不仅包括尊敬别人、尊敬老师、尊敬长辈,还包括守法;“廉”就是为官的德行;“耻”就是指人们的耻之心,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富国强民做贡献。韩国的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是“八德”中的“三德”忠、孝、礼。韩国学者与学校仍然教育国民认识父母对子女的亲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这种双向的责任与义务,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在家尽孝,于国才能尽忠,突出“孝道”在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础性及其时空超越性。
另一方面,两国的伦理道德教育在具体途径上有所不同。新加坡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其思想政治教育有亲切感人的理念和口号来号召大家,另外政府则也通过法治和社会引导的方式,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韩国则在日常生活当中实行潜移默化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这可以从相似的民间节日以及习俗风情中深刻地感受到。韩国多用阴历,其传统节日如正月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观灯节、五月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等都同中国节日相同。
三、新、韩两国运用儒学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对儒家精神去粗取精,继承发展
与新加坡和韩国一样,我国同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新加坡和韩国批判地弘扬儒家文化,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这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说,儒家思想是两种哲学,即政治儒学和人生伦理。政治儒学是为古代君王制度的合理化作辩护的,人生伦理规范了个人的日常言行举止。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其加以区分,去除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封建性糟粕,并结合当今时展的新特点,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二)赋予“忠”以时代意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加坡和韩国虽然在内容上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历史对儒家精神“八德”有不同的解释,但是两国的明显共同之处就是强调“忠”即爱国。新加坡是多种族国家,它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强调国家和社会利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人民为新加坡的文明进步和团结奋斗,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感召力。韩国则属单一民族,因而把国家看成是一个大家族,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强调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使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我国在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要一如既往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从小树立国家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之中,目前的现状急需构建和谐社会,而公民教育所起的力量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公民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的现代视野的公民,因而对促进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儒家所宣扬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的公民教育所用。(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立文、李平主编.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冯增俊.儒家伦理与韩国学校德育[J].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篇6
“我理想中的大学像一座千年庭园。她古朴,但不古板。她是庭园,却敞开门扉。他进来的时候,双眼迷茫,走出时,双眸澄澈。智慧之火点燃了他的心,他的使命是传扬这生生不息的智慧之火。”
“我希望大学像知识的海洋,有丰富的书籍和优秀的教师。我希望教师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带给我们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师面对年轻的学子,不沾世俗的交流开始了。他们从高处审视这个世界,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睿智的语言教诲我们。”
经典著作中用概念表达的思想,学生们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学理想,似乎成了缥缈而虚幻的梦。
一位蜚声海外的华裔美国学者说,清华园、未名湖,甚至哈佛、耶鲁,都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也许只有康桥河畔,还静静地流淌着徐志摩式的优雅大学梦。
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但是,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大学出现了制造伤熊事件的学生、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知名教授……大学到底怎么啦?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的?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改建工程,都促使人们思考,大学应该如何改革,是回到象牙塔?走出象牙塔?还是超越象牙塔?
不久前,在京的十余位教育科研学者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发起的一次题为“大学理想的思考与重建”的论坛,对于回答上述问题,他们的观点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沉溺象牙塔:大学社会功能的丧失
1.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学界定为“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我一向主张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同时继续保持不承担责任……工业界已经发现了利用纯科学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学的实用性;医学界也在探索类似的联系——如果医学院试图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服务能力,它将毁于一旦。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发展,它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那样的改革,即使他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
的确,大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功利,但是,这种“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是纯粹的“象牙塔”,只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中。
2.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创始之初,大学并不是高尚的殿堂。中世纪,大学就如皮鞋匠行会一样,也是职业性的行会组织;大学也不是要教什么虚无飘渺、一无所用的“纯粹的高深知识”,而是要培养牧师、医生、律师、教师这样的职业人士。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人文学科才开始在大学中得以传授。经过几个世纪的积淀,大学才养主义的理智传统。受教会与皇权的双重制约,大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注意: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获得自治权。直到18世纪末,大学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受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大。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使科学取代了宗教和道德哲学,大学探究自然和陶冶心灵的任务几乎平分秋色,甚至有所胜出,科研与教学一样重要。德国大学很快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在二战和冷战中,美国大学全面、深刻地卷入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中,标志着大学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认为,从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伟大的校长和大学都是在社会进行变革的时代产生的。正是促成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变革,才有了伟大的洪堡和柏林大学;正是把大学从象牙塔变为社会服务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顿、威尔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转型,中国的大学无疑应当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出现一些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二、失落象牙塔:大学理念主要话语主体的失位
1.考量标准:需要倾听各种声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重要资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知识趋性”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大学的社会责任、功用及组织目标等关涉到大学理念的问题,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做出批判性考察、衡量和建设性洞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认为,讨论大学理念无疑是对大学进行合理地反思,将有助于扩展人们观察大学的视界,增加表达大学价值观的话语资源。然而,反思大学实践,进而反思实践背后支撑性的假设或理念,只是考察大学理念的一个层面。如果不把实践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体纳入研究视界中,就有可能使讨论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无法深入。而一旦我们把大学实践、大学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论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们就会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谁是大学理念的话语主体?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最应该考虑谁的利益?谁最有发言权……诸如此类的疑惑成为人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尊重私人话语:回到理念主体
周作宇这样开始他关于大学理念主体的思辩:“我”是谁?当“我”阐明大学理念时,是阐明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与“我”的大学生活或与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何关系?谁的理念最有价值?周作宇认为,这是回到理念主体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话语主体是论述或可能论及大学理念的人,所有与大学利益攸关的人都是潜在的主体。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在现实中,各种主体的话语地位是不均衡的。从现有文献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以大学理念为题作文研究、探讨的大多为研究者,推动大学变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门(如合并问题),而受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关于大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的一个最大的主体——学生,在大学理念的表达中远离公共论坛。是学生的声音真的没有价值,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失去了话语权利?
在主要话语主体失位的情况下讨论的大学理念,是缺少动力和活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照射下的大学,是苍白、空虚的大学。
难进象牙塔: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1.大学精神的内核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生全认为,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大学精神是大学在扮演一种特殊社会角色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它是大学的使命、功能、目标和理想等内容的概括和浓缩,是大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根据刘生全的分析,大学职能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取向与层面:
个体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追求”再生产(内化)知识,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增进个体的力量和人生幸福。强调大学的教学功能的观点集中表现了这种取向。
社会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科研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是这种取向的典型表现。
组织取向层面。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大学精神里应有比较鲜明的组织取向,如重视和强调大学的独立和自主等。其动力在于保存、发展大学自身,这样才能与社会发生积极互动,避免被社会“牵着走”。
究其实质,大学精神的不同层面所体现的主要无非两点:独立与创新。前者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边界”,是大学在“确证”自身之为大学方面的一种“警戒”和努力;后者体现在大学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大学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的追索。
2.中国大学缺失了什么
独立和创新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依照刘生全的观点,中国的大学向来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非现代意义上的、本身即为“官学”的中国传统“大学”暂且不论,自成立于1898年、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师大学堂,到“”结束前的中国高校,莫不因此承载着太多的政治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职能仅仅被“窄化”为政治职能,其他职能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后来,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转而依附于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独立性显然无从谈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属“伦理类型”,具有重人伦而轻自然、重整体而轻个体、重思辩而轻实证等特征,这一点导致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不发达,缺少以创新为精髓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大学往往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这既表现在教学、科研等职能的发挥上,更表现在所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上。
四、超越象牙塔:建构中国理想大学
1.理性和理性的激情:理想大学的象征
《中庸》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说:“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进入象牙塔”,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高深学问”。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杨旭东眼里,大学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态度。
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院派推崇的“沉思默想”,智者学派以降的论辩传统,还是中国书院的会讲制度,稷下学宫的争鸣,都洋溢着理性的激情。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所谓理性的态度,是指看问题时“面向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即“是其所是”。大学学者将理性态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学者气质。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理性的追随者。
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推不倒的“围墙”。
2.知识与道德:评价大学的必要尺度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崛起奠定了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坚实地位,并不断地塑造着大学的办学目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认为,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演变成为市场培养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知识,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已经陷入微不足道的境地。倡导教育商业化的人士甚至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职业训练机构,它向“顾客”(学生)售卖产品(教育服务),以获取相应的回报。
但是,怎样评价大学生伤熊事件?怎样评价大学生中得到贷款后不再考虑还款的现象?怎样评价某些大学的“道德漠视”行为?
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学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人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包括大学教师在内的教师群体的道德状况难令人满意。也有人认为,大学是神圣的殿堂,但是,学校的一些作为有失道德水准。仔细省察当今大学的精神氛围和道德状况,这种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道德教育的这种尴尬局面?
在我国,大学的评估和排行主要看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是一种“知性取向”。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大抵采取可以量化的“知性”衡量指标和手段。评估大学办学质量,总得有一些相对的“硬指标”,但是将“硬指标”过于夸大,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这是大学理想的失落,背离了大学的本义。大学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具有社会性,它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在生产、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学还要遵循道德准则,负载道德理想,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3.时代精神:在大学理想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年中,北大南墙曾经一拆一建,大学破墙开店的经商风承载了特殊的意义。高校追求办学层次高、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升格风,追求科层等级的行政风,甚至出现学术制假等等,都曾是媒体上的抢眼话题。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刘振天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之中;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缺乏对大学理想、办学规律、办学特色的真正理解。
对中国来说,现代大学是舶来品,严格说来,西方大学的本性、传统及其理想,并没有很好地在中国扎下根。历次政治运动对大学破坏最为严重,相当一个时期,大学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淡薄。改革开放后,某些大学面对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冲击,变得认不清方向,出现了理想的真空。
按照刘振天的观点,梳理或重建我国大学理想,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更要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在我国就是实现现代化。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4.规范和制度:大学理想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除了经费投入外,制定了大学准入制度,规定办大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守一些规则等。社会更多的是在规范大学,对大学的服务显然不够。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天认为,从长远来看,社会要充分服务于大学。大学是很脆弱的,文化的包袱、政治的压力、经济的危机等都可以给大学以沉重的打击。社会对大学的失范和失语,意味着大学的发展上没有了规范和责任感。
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否则,只能是约束了大学,宽容了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在我国,研究大学理想,要紧的与其说是观念层面,不如说是制度层面。比如,我们倡导学术自由理念,那么,学术自治与大学独立就是其制度化条件。我们提倡办学特色,那么兼容并包与多种形式办学就是其制度性保障。依据法律办学,加快现代教育法制化步伐,都会对大学产生积极影响。
5.大学之用:大学有巨大能量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可译为“知识就是权力”。可以预料,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将在未来社会中表现出更加巨大的力量,甚至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社会权力。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当代社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央教科所蒋国华研究员认为,大学及大学之用也必将是多元的。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要领先靠什么?大学的兴衰在什么?大学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点在何处?从近十年来的文献看,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蒋国华认为,对大学来说,无论怎么多元发展,其主要矛盾运动依然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同志指出了“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个论断,未来大学将重新分类:一类是所谓名牌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之用在知识贡献。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与集聚总是跟着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走的道理。另一类是所谓“大众大学”,包括不论专业、学科、年限的各种高中后教育机构和传统的所谓正规大学,其主要之用在人才支持。
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自拥有的知识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任何文字游戏式的“知识创新”,任何“回到象牙塔”的呼号,都无济于事,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学术看点
1.伟大的校长和一流的大学都是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产生的,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成为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2.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
3.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
4.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与创新,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5.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理性与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永远推不倒的“围墙”。
6.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背离了大学的本义。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7.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 上一篇:有关冬雪的诗句
- 下一篇: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