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简介范文
时间:2023-03-27 22:3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韩少功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焊工培训;资格鉴定;管理;电力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焊接过程大部分还属于手工或机械操作,操作者的技能对工艺过程有较大影响。因此焊工的技能受到广泛的重视,ISO质量标准体系(ISO 9606)及先进工业国家对其均设有专门的规范予以规定。我国亦参照ISO/EN等标准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5169-2003钢熔化焊焊工技能评定、GB/T 19805-2005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等)。
同时出于焊工安全及全面职业技能的要求及不同行业应用时对焊接的特殊要求,因此在各国及我国对焊工均制定有相应的涉及安全法规及专业标准培训与资格鉴定的要求。
由于焊接是电力设备中最重要的制造工艺之一,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力行业的运行安全,因此一直受到电力行业的高度重视,其焊工培训和管理也是我国开展最早,最完善的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焊工培训、资格鉴定及管理的有关情况如下。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鉴定
焊接过程涉及电、光、热、电磁辐射、有害气体、粉尘、易燃易爆气体、高空作业等不安全因素,其安全教育得到重视。我国在1999年10月1曰起便施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对此加以管理,其证书采用IC卡形式,俗称“焊工IC卡”。本办法系强制性法规,该办法规定,焊工上岗前须参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其内容主要是焊割技术及安全的基本知识及技能。目前该项工作由国家安全监督局系统实施监管。这项工作通常为属地管理。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法规的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对无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焊工上岗处罚力度加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较为正常。
2.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我国实行在全社会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教育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是工人综合素质的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培训者技能全面提升。对于焊工共分五个层次,分别是;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五级-初级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较长、培训费用较高。目前该项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
3.电力行业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
基于电力行业对焊接要求的特殊性(材料、接头形式、可靠性等),专门制定了电力行业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的规定,“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第8.3.1条规定:电力行业“焊接受压元件的焊工,按SD263《焊工技能考核规程》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程》进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方可担任相应的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目前,SD263《焊工技能考核规程》已经被DL/T 679 《焊工技术考试规程》替代;而《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程》亦已被2002年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取代。DL/T 679 《焊工技术考试规程》为原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颁布的法规,由电力行业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批准的属地电力行业焊工考核中心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颁布的法规文件,具体由属地政府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机构管理。
对现行标准内容比较发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和DL/T679两者对焊工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焊接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来测评焊工的焊接技术能力,只是在实际操作考核时对试件的合格标准和适用焊件的范围有所不同。总的来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的要求要严于DL/T679的要求的。目前电力行业的焊工最好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要求进行考核,基本上能满足DL/T679的要求。建议修订标准时统一焊工考试标准,以降低焊工考试的成本。
4.上述三者培训内容及鉴定要求的相互关系
第1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是焊工上岗的必备条件。第2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是焊工综合素质的培训。第3部分:电力行业焊工技能培训是行业焊工上岗的专门技术培训。它们三者培训内容及鉴定要求之间部分内容相互重迭,大致关系见图1。
在目前电力行业实际情况下,合理的组合是1+2+3特别是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者,使焊工既有安全技术培训、全面的综合素质,又具有行业的专门的理论与实践的能力。一般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企业高级业务骨干。1+2的组合使焊工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当其具有中、低级(四、五级)证书时事实上已基本具备“3”的基本要求,只需稍加培训便可以较快达到“3”的要求,适合于技校学生、企业一般业务骨干。1+3的组合实施的成本最低,适合于企业焊工的普及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出口产品与国外工程的增加,电力行业的国际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一些国外有关焊工制造资格认证也逐渐在国内推行,其中相应国外焊工技能培训及鉴定的标准在国内也逐步得到采用;如;美国的焊接生产制造企业的焊工考核和鉴定采用美国的机械师工程学会ASME第九卷的规定,或采用美国焊接学会(AWS)的AWS D1.1规定。欧盟焊接生产制造企业的焊工考核和鉴定,采用EN287-1《钢结构焊工资格考试》、EN287-1418《熔焊和电阻焊的焊接操作人员资格考试》规定。加拿大焊接生产制造和企业的焊接程序由加拿大焊接协会(CWB)实施认证,焊工、焊接操作工及定位焊工都要经过CWB的考核。
此外焊工培训及资格认证的国际化倾向亦应予以关注。目前国际焊接学会(IIW)负责国际焊接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正在建立中,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在内共有37国家加入了这一体系,在这些国家中,按照统一的规程进行人员培训,统一标准进行考试,合格者颁发统一样式证书,证书在全球被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1]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S〕,1999.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S〕,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S〕,1996.
[4] 国家职业标准:焊工〔S〕..
[5] 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S〕.
篇2
【关键词】《马桥词典》 本源概念 湖南方言 翻译模式 音译
一、引言
本源概念指某一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而成的特有概念,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它是外来的。何教授在《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一文中抽取《围城》、《Χ鞒疱h》及The Da Vinci Code三部小说中349条本源概念,经统计:小说类文本翻译模式为“意译>直译>换译>省略”。受此启发,笔者着眼寻根小说这一特殊题材,求证其翻译模式。
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湘籍作家韩少功先生的《马桥词典》是一部不得不提的小说。该书本源概念十分丰富,主要反映在大批量的方言词汇上。其英译本由著名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翻译,针对方言词汇,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含直译加注)、意译、换译、省略与音译五种策略。本文即以《马桥词典》为例,对以上五种翻译策略的处理做一粗浅探讨。
二、湖南方言英译
湖南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形成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可以深刻地反映出湖南地域文化的特色,这同时给译者的翻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正如奈达所说:“如果一个文本是以非标准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要面对在目标语中寻找合适的对等物的困难。”但即便困难重重,我们也不能忽视方言英译,这样才能更好地译介汉语文学作品。
三、《马桥词典》平行语料库简介
笔者建立了一个《马桥词典》汉英平行语料库,汉语语料来自于《马桥词典》,英语语料是其英译本A Dictionary of Maqiao。笔者参考《长沙方言词典》及《湖南方言》一书,首先从本项目汉语语料中抽取出共662条湖南方言词汇,然后以文本句为单位平行对齐汉英语料,最后对方言词汇及其翻译策略分别标注:直译(含直译加注)T;意译P;换译S;省略D;音译L
四、蓝译《马桥词典》方言词汇的翻译模式
经统计,在共计662条湘方言词汇中,意译(42.90%)>直译(36.25%)>音译(10.73%)>省略(8.01%)>换译(2.11%)。统计结果与何教授提出的翻译模式相比存在两点差异。第一,文本中新增了音译这一翻译策略,且所占比重大于换译与省略。这无疑是寻根小说的特殊性使然。“在跨文化交流中,碰到大量异族区域特色词汇时,译者倾向于采用音译法或音义兼译”。第二,文本中省略现象多于换译。究其原因,《马桥词典》中有5个词条所涉及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极其复杂,考虑到过多解释会影响读者阅读,因而译者在征得韩少功先生同意后,将小说中的这5个词条(罢园、怜相、流逝、破脑、现)及其对应描述一律省译。
1.意译。意译指翻译本源概念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它的字面意义。在处理寻根小说文本中的本源概念时,译者更倾向于意译,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信息。
例1 归元:beginning
例2 十八扯:to mix up sixes and sevens
湘方言“元”指初始,译者不拘泥词语形式,将其蕴含的意义翻译出来,可以避免译语读者产生误解。而“十八扯”形容说话漫无中心,意译为“to mix up sixes and sevens”贴切形象,可见在翻译方言词汇时,意译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直译(含直译加注)。直译是指将载有本源概念的源语形式转换成译语形式,加或不加注。直译策略使译者可以保留源语文化,并将其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例3 电药:electric medicine
例4 样板戏:“Model Operas” (the eight revolutionary operas deemed “politically correc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湘方言“电药”指蓄电池,“electric medicine”再现了源语的结构形式及方言特色。在例4中,考虑到样板戏会对外国读者造成理解困难,译者在直译的基础上添加注释,利于保留源语文化。
3.音译。音译,即在英译过程中以汉语某一具体事物名称的拼音音位为单位,保留汉语的发音,简洁扼要地凸显原文特色的译法,用于表达英语缺失词汇或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事物或概念。包括人名、地名、译语中空缺的词汇等。
例5 哩咯啷:Ligelang
例6 拉喂子:nee-naa
湘方言“哩咯啷”代指情人以及谈情说爱的活动;“拉喂子”代指空袭警报。由于存在文化空缺,以上两词分别使用汉语拼音和根据词汇本来发音进行英文转写两种方式翻译,保留了中国区域文化中这些概念或事物的特色。
4.省略。省略就是让本源概念从译文中消失。省去的本源概念或由上下文语境补充,或不译,避免影响上下文表达与理解。例如:“流逝”、“现”等,鉴于@些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区别和联系极其复杂,省译是最佳选择。
5.换译。换译指用译语文化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的本源概念。在本源概念翻译中,换译是最好的一种认知翻译策略,但由于目的语言、本源语言的历史性、文化的不同,制约了其应用。
例7 打起发:on the take
例8 话莫讲散:Stop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方言“打起发”指小偷小摸、占便宜,换译为俚语“on the take”将更易于外国读者接受。“话莫讲散”指讲话要直奔主题,“Stop beating around the bush”也是一句俚语,意为不要四处寻觅,虽与原意略有偏差,但喻意相近。
五、结语
综上,除直译、意译、换译及省略外,恰当使用音译在方言英译中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意译>直译(含直译加注)>音译>省略>换译的翻译模式,希望可以为今后寻根文学英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03):211-219+241.
[2]Nida,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韩少功.马桥词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4]Han Shaogong.A Dictionary of Maqiao.Lovell,J.(tran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篇3
《红高粱》的作者就是莫言。我读到莫言的简介,从此知道这世上有一个艺术学院文学系,冥冥中向往。
1998年我考入军艺文学系,做了文学系的第二届研究生,师从写过《莫言论》的张志忠,莫言的同学黄献国、朱向前、李存葆等先生。
这最初的缘,自然来自莫言。
入学刚数月,我就有了采访莫言的机会,恰巧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传说有关。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马悦然,在不少场合演讲,都说国内最有希望获奖的是莫言。这条新闻很有价值,一家刊物希望我采访一下莫言。我早先对莫言就有好感,便欣然前往。
那时候莫言的长篇只有《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一晃十五年,莫言获得传言里的诺贝尔文学奖,众望所归。
也可以说对莫言而言,这个奖迟到了十五年。这十五年,莫言即使不再写小说,也完全够资格拿奖。
这十五年的意义,对莫言大不一样,起码北京的房价上涨十倍,奖金不增而减,原先可以买1000多平米的大奖,现在就只能买100多平米了。
这十五年的意义对我也很不一般。
我写莫言的文字前后近十万,赞美、批评均有,赞美的很少有人读到,批评的却已天下传闻,因为那本著名的《与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书》。这本书非我策划,但作为好友,人家向我约稿,要求多说不中听的意见,少讲好话。莫言、贾平凹已经很强大,说好话的太多,他们不需要说好话,任何批评都动摇不了他们在当代文学里的地位,他们是“皇上”,我们就是来向“皇上”进言。
我觉得有理,未曾多想,就开始傻愣愣“挑刺”,“片面的深刻”,一挥而就,感性有余,理性欠缺,更不全面。他的《丰乳肥臀》一直没买到,他获诺奖后我才拜读。
这书经过一番“包装”,隆重上市。
我这才知道其他的评论家,包成了“伪批评家”,而莫言、贾平凹、王安忆这几位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也包成了“伪作家”,做了我们的“对立面”。
大概不这样“决绝”,这书很难卖?
拿到样书后,我摇头笑笑,抗议说:如果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都是“伪作家”,那国内就没有真作家了。策划人也朝着我笑,我只能表示理解。
自然,这本书的影响力超出了我的想像。
在我看来,莫言他们的作品恒在,怎么解读无损于作品本身,阅读者仍得去买过来看,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因为各人的喜好不一,别人爱得死去活来,在你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确信,莫言是那种值得大家阅读,进行评价的作家。
既然他早在1998年就已是小说“大师”,应该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我们所做的,无论是捧场,还是敲打了杂音,那都是“锦上添花”,会让他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读者。
如果毫无关注,那作家才是应该着急的。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则说,“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这应该代表瑞典文学院的意见,认同者有多少,只能留待历史来评价。
至于德国汉学家顾彬批评莫言时说,1949年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是“二锅头”,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是“五粮液”,这句话并不很恰当。因为1949年以后,仍有精妙浑厚之作,尤其篇幅不长的作品中不少。
我揣测顾彬是从欣赏语言的角度说这番话的,但是杨绛、王安忆、阿城、黄国荣、阎连科、贾平凹、曹乃谦、李锐、郑义、刘恒、章诒和、韩少功等人的代表作,语言都很精湛。莫言早期的中短篇小说,语言也不错。汪曾祺的语言,无论小说、文论,还是散文,都深得传统文化底蕴,不让乃师沈从文。这都是茅台、五粮液。
篇4
【关键词】轻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海上风电
0.引言
现代高压直流输电(HVDC)普遍采用晶闸管和移相换流器技术,多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1]。但晶闸管(SCR)开关频率较低,换相损耗大。而移相换流器接线复杂,体积庞大,换流电压谐波含量高、功率性能指标低等缺点。因此,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的原因, HVDC在近距离小容量的输电场合却难以应用。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尤其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快速发展,其额定电压越来越高,并且在很大程度频率变化范围内仍能有较好的电压分布,促进了HVDC的轻型化,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即HVDC Light应运而生。
这种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把HVDC的容量延伸到了只有几MW到几十MW[2],除具有传统HVDC的优点外,还可直接向小型孤立的远距离负荷供电,更经济地向市中心送电,方便地连接分散电源,运行控制方式灵活多变,减少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和电压闪变,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
1.轻型直流输电简介及其特点
轻型HVDC是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和电压源换流器(VS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设送端和受端换流器均采用VSC,则两个换流器具有相同的结构。换流器由换流桥、换流电抗器、直流电容器和交流滤波器组成。换流桥每个桥臂均由多个IGBT串联而成。换流电抗器是VSC与交流侧能量交换的纽带,同时也起到滤波的作用。直流电容器的作用是为逆变器提供电压支撑、缓冲桥臂关断时的冲击电流、减小直流侧谐波。交流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交流侧谐波。
HVDC Light其特点:
(1)VSC电流能够自关断,可以工作在无源逆变方式,不需要外加的换向电压,从而克服了传统HVDC受端必须是有源网络的根本缺陷, 使利用HVDC为远距离的孤立负荷送电成为可能。
(2)正常运行时VSC可以同时且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 控制更加灵活方便。
(3)由于VSC 交流侧电流可以控制, 所以不会增加系统的短路容量。
(4)VSC通常采用SPWM 技术,开关频率相对较高,经过低通滤波后就可得到所需交流电压,可以不用变压器,所需滤波装置的容量也大大减小。
(5)多个VSC可以接到一个固定极性的直流母线上,易于构成与交流系统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多端直流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灵活多变。
2.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自1954年世界上第1条高压直流输电联络线投入工业化运行以来, HVDC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技术在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送电、两个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70 多个HVDC输电工程[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显著,国家将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展首推风电。合理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但这些可再生能源一般分散性强、且远离负荷中心,接入系统后还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情况。传统直流输电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很经济,而模块化设计的轻型直流输电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3.轻型直流输电的应用前景
(1)向偏远地区供电。
(2)海上供电。
(3)城市配电网增容改造。
(4)清洁能源发电。
(5)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
(6)在风电领域的发展前景。
由于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发电量比陆地上更大,同时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在当今技术的可行性条件下,海上风力发电必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5]。但是,随着海上风电场容量在电网中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场对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电能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补偿(Static Compensator,STATCOM),电压源换流器等,虽然能在部分范围内改善风电场并网性能,但是对电网的影响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改善。因此,对海上风电场并网方法的研究就非常必要。
VSC-HVDC系统传输性能好,对于相同线材,其传输容量为交流系统的1.5~2倍。VSC-HVDC系统电能损耗小,其阻性损耗一般只有相同容量交流系统的65%。换流站为室内式设计,占地少,维修容易,建造工期短。海上风电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在于所采用的大容量换流器,其主要为ABB、西门子公司所拥有,并在国外的大型海上风电场得以成功应用[5]。我国在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方面还处于跟踪与技术储备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已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并在福建(岛屿输电)、甘肃(大型风电场)、上海(城市供电)建立了应用示范。
4.结束语
作为一项新型的输电技术,HVDC Light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应用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轻型直流输电将在向偏远地区供电、海上供电、城网增容改造、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改善配网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全面开发以及电力市场日益发展和完善,对高品质电能质量和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HVDC Light必将在我国得到日趋广泛的重视,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官洁,任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文俊,张一工,韩民晓,肖湘宁.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一种新一代的HVDC技术[J].电网技术,2003,27(1).
篇5
[关键词] 吴越春秋;数术;占梦;占卜;占妖祥;相术
一、《吴越春秋》所记数术类别
元代徐天祜在《吴越春秋序》中指出:“其言上稽天时,下测物变,明微推远,若蓍蔡。”即是就其数术思想而言。《吴越春秋》中涉及的数术,主要有占梦、占卜、占妖祥、相术、孤虚术等。
1、占梦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记载了夫差占梦的故事:
吴王果兴九郡之兵,将与齐战。道出胥门,因过姑胥之台,忽昼假寐于姑胥之台而得梦,乃寤而起,其心怅焉。乃命太宰,告曰:“寡人昼卧有梦,觉而恬然怅焉。请占之,得无所忧哉?梦入章明宫,见两鬲蒸而不炊,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两殖吾宫墙,流水汤汤越吾宫堂,后房鼓震箧箧有锻工,前园横生梧桐。子为寡人占之。”
太宰为讨好吴王,言此为大吉之梦。吴王又召公孙圣占,公孙圣占曰:
入门见鬲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黑者,阴也;北者,匿也。两殖宫墙者,越军入吴国,伐宗庙,掘社稷也。流水汤汤越宫堂者,宫空虚也。后房鼓震箧箧者,坐太息也。前园横生梧桐者,梧桐空心,不为器用,但为盲俑,与死人俱葬也。
大凶之兆,后来吴国被越所灭,凶梦果然应验。
占梦之术,周时已有,《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曰:“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1]周代掌占梦之官有大卜和占梦中士。《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梦》,三曰《咸陟》。”占梦的目的是为了“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占梦中士则“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占梦故事在史书中的记载很多,而且很灵验,神秘色彩很浓。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
景公举兵将伐宋,师过泰山,公梦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公恐,觉,辟门召占梦者,至。公曰:“今夕吾梦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识其声。”占梦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公曰:“诺。”[2]
晋代出土的战国时小说《汲冢琐语》,被称为“诸国卜梦妖怪相书。”[3]所载占梦故事更多。
由于古人迷信,占梦之风到汉代依旧盛行不衰。如东汉王符《潜夫论》有《梦列》篇,把梦分为“直、象、精、想、人、感、时、反、病、性”十类,以论吉凶祸福。赵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如此生动灵验的占梦故事。
2、占卜
《吴越春秋》关于占卜的内容有十多处,几乎是逢大事必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皆非三代卜筮之法。”黄宗羲言:“方技家多托于上古,无所征言,唯六壬见之于《吴越春秋》,子胥、少伯皆精其术,然与今世所传亦复不同。”[4]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也认为《吴越春秋》中的占卜方式为古六壬式的,“又六壬式法,杂见《吴越春秋》、《越绝书》,俱东汉人作,其语必有所受。”俞氏还指出了书中的三处六壬式占卜:其一为“《吴越春秋》作胜先、河魁、登明。文种又言:‘范蠡之行,后入太一,前翳神光。’”其二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辛亥占,七月胜先加时。”其三为“《勾践入臣外传》,甲戌占,三月河魁加时。”
六壬,《十驾斋养新录》:“六壬之占,载于正史者,《晋书・戴洋传》:咸康五年,传贼当来攻城。洋曰:‘十月夜半时得贼问,干为君,支为臣,丁为征西府,亥为邾城,功曹为贼神,加子时,十月水王木相,王相气和,贼必来。寅数七,子数九,贼高可九千人,下可七千人。从魁为贵人加丁,下克上,有空亡之事,不敢进武昌也。’案六壬以月将加所得时,视干支所加神,以决凶咎。”《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六壬式经杂占九卷,梁有《六壬式经》三卷亡,《六壬释兆》六卷。六壬之名始见于此。汉代已有六壬之术,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被冠以六壬之名。“六壬家又有贵人、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元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虽不详列十二之名,当与六壬家不异。’”关于“六壬十二神”,《癸巳类稿》的记载与《十驾斋养新录》完全不同。《癸巳类稿・六壬古式考》云:“《五行大义》引《玄女经》云:‘六壬所使十二神: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刚、太一、胜先、小吉、传送、从魁、河魁、征明。’则今所云十二将。”《吴越春秋》中占卜也有十二神的概念,如《勾践入臣外传》之范蠡占“功曹为蛇而临;戊,谋利事在青龙。”《夫差内传》之子胥占:“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丑。天地行殃,祸不久矣。”《吴越春秋》中涉及的“六壬十二神”,明显不是一个系统,既有《玄女经》中的“大吉”、“功曹”、“太一”、“胜先”等,也有《十驾斋养新录》所记“青龙”、“朱雀”、“白虎”、“太常”等。因此,《吴越春秋》所载六壬术,应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古式。
3、相术
出于形法家的“相术”在《吴越春秋》中也多有论及。《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形法家:“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吕思勉言:“后世以人之贵贱贤愚定于骨法,盖出于此。”非唯相人,相宅、相器物之术亦出于此。这些《吴越春秋》中均有记载。
《吴越春秋》所载相人术如:《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观之,罔有识者。翌日,吴市吏善相者见之,曰:‘吾之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此处未明言“善相者”以子胥何特征为断。子胥相专诸:“子胥因相其(专诸)貌:确颡而深目,虎胸而熊背,戾于从难,知其勇士。”子胥因专诸不寻常的体貌而断定其性勇。被离相白喜:“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被离依凭白喜的举止特征而推测其性情狠戾贪功。以上所举三例,虽然相人的技法不尽相同,但其结论的准确均得到了证明。汉代相人之风盛行,相人术多载于史书,如《史记》记有吕公相高祖,田中老父相吕后及孝惠鲁元等事。东汉王充《论衡》中有《骨相篇》,王符《潜夫论》中有《相列篇》,对相术作了专门的讨论。《汉书・艺文志》中有《相人》二十四卷。据《史记・张丞相传》载:“韦贤至大鸿胪,有相工相之,当至丞相……贤后竟为丞相。”由此可见,汉代有专门的相工,属大鸿胪管辖。
相器物具体事例在赵晔之前书籍中尚不多见。《吴越春秋》中风湖子相宝剑的故事颇有特色。《阖闾内传》楚昭王得湛之剑召风湖子问:
风湖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于人,故以送死。一名湛庐,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
风湖子以剑的形状纹理等推断剑的吉凶,鱼肠剑纹理倒逆,磐郢剑不合法度,都是凶器;湛庐剑材质精良,是吉器。这正合《汉书・艺文志》形法家以“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之言。《汉书・艺文志》中有《相宝剑刀》二十卷(佚)。上世纪出土的居延汉简《相宝剑刀》,相“善剑”的标准有四条,其中一条为“视之身中星如黍粟状,利剑也,嘉以善。”《阖闾内传》提到“季孙拔剑视之,锷中缺者大如黍米,叹曰:‘美哉,剑也!虽上国之师,何能加之。’”与上述居延汉简有同类描述(“缺”字疑是“星”字之误)。
4、占妖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祥。”《夫差内传》写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谏执意伐齐,结果变生妖异:
(吴王)坐于殿独见四人相庭相背而倚,王怪而视之。群臣问曰:“王何所见?”王曰:“吾见四人相背而倚,闻人言则四分走矣。”子胥曰:“如王言,将失众矣。”吴王怒曰:“子言不祥。”子胥曰:“非惟不祥,王亦亡矣。”后五日,吴王复坐殿上,望见两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王问群臣:“见乎?”曰:“无所见。”子胥曰:“王何见?”王曰:“前日见四人,今日又见二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子胥曰:“臣闻四人走,叛也。北向杀南向,臣杀君也。”王不应。
妖异的出现,是“天”对君主的谴告。董仲舒《春秋繁露・必智且仁》云:“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不足,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能畏恐,其殃咎乃至。”夫差不顾天遣,一意孤行,终至亡国,正应了董氏之言。赵晔在书中插入这样一个怪异故事,显然是受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二、《吴越春秋》多记数术之原因
清代钱福《重刊〈吴越春秋〉序》言:“若附会于谶纬梦卜之说,则固当时之所尚,而左氏传《春秋》亦多述焉,不可尽谓其无据。”钱氏将《吴越春秋》多记数术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时代风尚使然,二、受传统文化影响。钱氏所论极是。笔者就其结论引申之,为论述方便,调整一下二者顺序。
1、文化渊源
数术之兴,可追溯至远古。《汉书・艺文志》已有周代数术的记载:“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总管卜筮、占梦的职官是大卜,大卜又有卜师、龟人、氏、占人、筮人、占梦、视等下属分司各类“观妖祥、辨吉凶”的具体工作。太史亦兼掌卜筮。先秦著作中充斥着大量数迷信故事(占梦故事,前文已述)。卜筮故事也多见于《左传》、《国语》等书中,例如: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2、汉代数术兴盛及儒生的方士化
数术在先秦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更是如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大师董仲舒“始推阴阳,为群儒首。”董仲舒师承公羊学,而《公羊传》特征之一是善言灾异。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灾异说引进儒学,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其《春秋繁露》中专论阴阳的就有《阳尊阴卑》、《阴阳位》等六篇;专门讨论五行的有《五行义》、《五行相胜》等九篇;更有求雨、止雨等法。非止董仲舒,汉代“今文家说经,能脱之(阴阳五行)者十无二三。”阴阳五行实际上已成为“汉代人的思想骨干,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没有不用这套方法的”。汉代以阴阳五行为主的数术学也十分兴盛,其名目繁多,形式复杂。《后汉书・方术列传》云:
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侯之部、钤决之符,皆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
风尚使然,汉代许多儒士亦精通数术。如杨厚,祖父善图谶学,父杨统,精“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杨厚“少学统业,精力思述”,顺帝时,“陈汉三百五十年之”(《后汉书・苏竟杨厚列传》)。顺帝时太尉李固,“明于风角、星、河图、谶纬。”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来就学者三千余人。”《后汉书・周黄姜中屠列传》襄楷“善天文阴阳之术。”这些人基本上是儒生、官吏,儒生的方士化在东汉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篇6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游览;原因
游览作为文学题材,首见于昭明太子《文选》。《文选》在所选诗赋中设立“游览”类别。赋中“游览”有3首,涉及游走活动的赋作类别还有京都赋、郊祀、畋猎、纪行、宫殿、江海、物色。诗中“游览”有23首,涉及游走活动的诗作类别还有公宴、祖饯、行旅等。这些词都涉及人的游走活动,而且暗含人对周围景物的观览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游览活动是文人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游览不同于其他的游走活动,游览是人纯粹的审美活动,类似于今天的旅游活动。这就意味着,此时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态度,从上古时期的比德山水转变为纯粹的欣赏、审美,山水景物不再是人道德、功利目的的附庸,而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发泄口,是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转变是对后来唐代山水诗派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文选》中的游览文学兴起绝不是偶然,也不能仅看成是个人随意所为,其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
第一,魏晋南北朝人们的生活趋于多样。一方面,由于当时战乱频繁,朝代更迭,使身处其中的人们缺乏生存和生活的安全感,连生存都艰难,更何况儒家提倡的建功立业的不朽理想了。苦闷中的人们放弃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苦苦求索,寻找新的安慰和寄托。于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人们寻求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畅游天地,寄情山水。正如王粲在《登楼赋》中开篇所说“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另一方面,人们在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对比中,很早就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悲叹。他们感悟到“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曹丕《芙蓉池作》)、“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谢混《游西池》),于是在及时行乐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伤感情怀影响之下,人们索性任意放开怀抱,借大自然以解忧、舒怀,“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芙蓉池作》)。
此时人们游览的形式大致有三种。在聚会和宴会过程中,安排游览活动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的金谷集会(《金谷诗序》)和“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兰亭集会(《兰亭集序》)。其次,三月三等传统节日给了人们聚会同游的机缘。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三月三,原为上巳节,主要是为了驱邪、祈福,到了魏晋以后,慢慢增加了踏青游春的娱乐成分。如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再次,还有一种形式特殊的游览,即侍游。游览者的身份、地位不平等,有处于尊贵的君主、贵族,也有处于附庸地位的臣子、文人。因此,侍游者游览重点不在于自我身心的舒展,而是愉悦统治者,所以诗歌中透露出来的政治意味浓厚,字里行间多为赞誉、奉承。
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审美趣味的提高。首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孔子时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转变为“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的纯粹的审美和欣赏,更加突出大自然的本质属性和形式特征。在人们心目中,大自然不再高高在上,不是理想人格的化身,而是人的朋友,是人可以亲近的对象。在诗、赋、序、书等多种文体中出现了描写自然风光的片段,还出现了不少名篇、名句。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还有谢灵运的诸多诗歌。尤其是《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把池塘作为描写对象,诗人在旁欣赏风景,陶醉其中。这是一种诗化的景物,比自然景物本身更具美感,非诗人倾注身心不可得。自然山水不仅是人们审美的主体,并且成为人们解忧、舒怀的载体。人们往往在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大发感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游览者在欣赏景物的时候,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升华,起到了涤荡灵魂的作用。如“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其次,人们逐渐认识到游览活动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人们不是步履匆匆地从出发地赶到目的地,而是信步闲游,身心放松,只为享受游山玩水这一过程。沈约在前往东园的路上,采用的方法是“聊可闲余步”。在游览诗中,诗人往往会交代自己的游踪,并且随着游踪的变化,展开对景物的描写。如徐敬业《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登陂起遐望,回首见长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第三,道、佛思想的影响。道家玄学思想在当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首先,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的重新认识和深度关注。“自然”一词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既是自然规律,同时也是指大自然本身。这样道家就把抽象的自然之道与具体的自然界联系在一起。另外,道家的齐物论思想,也把人看成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以一种亲近、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此,人们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游览山水的俯仰观察中去体悟玄奥的道理和自然造化的神秘,把亲近自然、欣赏山水看成是实现精神自由、人格超脱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那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兴盛,道教宫观数量大增。道观往往建在清静幽雅、风景宜人的青山绿水之间,这样既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契合,又是身逢乱世的人们前往暂求心境平和之避世所,同时也是人们对道教信仰的思想依托。如沈约就曾写过一首《游沈道士馆》。诗借游道士馆,指出秦皇汉武求仙好道、祈求长年,其目的在于满足无穷欢娱的欲望 ,说明只有“止足”,不为外物所累,才是求仙得道的根基。
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与当时流行的道家、道教思想相结合,蔚然兴盛。统治者大兴土木,建造一大批佛教寺庙。赵挕洞卧戏妒Φ懒既住菲湟辉疲骸翱上Ш教煜潞茫址缇笆羯摇!被墼对诼剿ǖ亩炙拢岸淳∩矫溃锤合懵澹俨贾帧H允此稍怨埂G迦方祝自坡摇8从谑夷诒鹬渺郑餮棠短希苍谡奥模陨袂宥嘌伞薄#ā陡呱肪砹┮虼耍卫浪旅硪簿统闪巳嗣堑陌弥弧4罅啃从卫浪旅淼拦莸氖闪苏庖皇逼诘囊淮筇氐恪U庖焕嗍枰饩扯嗲逵摹⒖樟椤㈢午浚淳巴ǔO不督岷系澜獭⒎鸾汤砺郏椅抟焕獾乇泶锍鍪说淖诮谈星椤P涣樵说摹兜鞘曳股返仁柰ü钥樟榫布诺纳剿拿栊蠢词惴⒆约憾苑鹄淼奶逦颉?br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游览文学的兴起与当时现实社会背景、人们生活品味提升和宗教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萧统.文选.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梁)刘勰著.韩泉欣校注.文心雕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4] (晋)陶渊明著,(南朝宋)谢灵运著,曹明纲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吴功正.山水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6]李健、康金声.田园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7]胡大雷.谢灵运 鲍照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篇7
客
——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系乡土”之《平凡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文段,从“人物”和“环境”两个方面,感受文中“乡土情怀”。
2.通过阅读经典,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认知,感悟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重点难点】
1.从“人物”和“环境”两个方面,感受文中“乡土情怀”。
2.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认知,感悟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情境法
【课前准备】
1.阅读《平凡的世界》,了解路遥及其创作情怀,完成阅读札记简表。
2.熟读课文,梳理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反馈
1.给下列选项中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
)
A.惊蛰(zhé)
镢头(jué)
瓮声瓮气(wèng)
父子两
桃红柳绿
B.一瞥(piě)
屏息(bǐng)
曲高和寡(hè)
瞎转悠
世外桃园
C.耿直(gěng)
苞蕾(lěi)
一曝十寒(pù)
难为情
头晕眼花
D.炽热(chì)
揶揄(yé)(yú)
少不更事(gèng)
高粱面
不知所错
解析:
2.阅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人物+事件)
二、悦读分享
文中善良、质朴、亲切的人物形象,充满泥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无不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围绕“乡土情怀”找出感触最深的文字并和大家分享体会。
1.我感触最深的文字:
2.我来朗读:
3.我的理由:
三、研读拓展
结合原著,联系所学,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乡土情怀”
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小结
“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
——茅
盾
五、课后作业
推荐阅读:
1、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2、贾平凹《秦腔》
3、莫言《红高粱》
4、韩少功《马桥词典》
5、汪曾祺《大淖记事》
做
客
板书:
路遥
情节:农村生活,平实自然
厚重深刻
人物:淳朴勤劳,顽强坚韧
乡土情怀
环境:地方特色,泥土气息
附:
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黄土地情怀(节选)
黄土地成就了路遥,路遥又把黄土地赐予自己的才华和情感回报给了黄土地,他的小说都寄托着他深沉的黄土地情怀。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来看路遥作品中的黄土地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特有的黄土地语言
“语言民俗主要表现在方言用土语中,负载着民俗文化因子和种种深刻意义的方言土语不仅是民俗学家的考察对象,也是作家极感兴趣的东西,它们时常被作家当作创作素材,纳入小说之中。”赵树理写的山西味的普通话,老舍的北京味的小说,都是作家成功运用方言土语的例子。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他对黄土地的爱恋都转化为笔下的黄土地特有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运用使小说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就好像在听一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路遥在描写陕北农村时,就用“圪崂”、“山峁峁”、“塄坎”等方言词来反应陕北的山川地貌;用“门楼”、“硷畔”来反映陕北的村舍院落;用“脚地”、“灶火”、“旮旯”来反映陕北窑洞的特征。他在形容家庭贫困生活窘迫时运用了“�惶”、“烂包”等一些方言词。小说中还有一些通俗而形象的方言口语词“压茬”、“犟牛顶墙”、“歪好”、“爬熊”等,这些词是陕北人对一些能感知东西进行描绘时所创造的特种方言,有浓重的黄土地味。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还运用了黄土地特有的民歌和信天游、链子嘴来抒发人物的情怀。陕北民歌《冻冰歌》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先后出现五次,成为小说中一个精彩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润叶怀着爱情的渴望从城里回到双水村找少安时,突然从田地对面的山梁飘来了田万有的歌声,唱的就是信天游:“说下个日子呀你来不来,硷畔上跑烂我的十双鞋。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
大量的方言和陕北民歌的运用无不深刻地表现出路遥对陕北黄土地的深沉的爱,他从未考虑过这样的口语化,会不会引起读者的抵触,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黄土地情怀全部形之于笔端。
2.
黄土地的地域文化
黄土高原饱经了沧桑与苦难,自秦汉以来,这里就是边关重地、军事要冲。北方匈奴政权和秦汉政权长期对峙,发生冲突,导致这一片土苦难异常,成为农业定居民和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要地。由此形成了陕北独特的性格特点:男性多壮实剽悍,女性多窈窕娟秀;男性多倔强刚毅,女性多心灵手巧;男性外静内热、厚重木讷,女性情真意切、热烈似火。这是陕北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是数千年来在社会和自然双重磨蚀下来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就闪耀着陕北人的光辉,男的倔强刚毅、内敛木讷,女的情真意切、热烈似火。孙少安在十三岁就开始逐渐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供养着父母和弟妹,弟弟妹妹都在读书,家里劳力只有他和他的年迈父亲,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的凄苦,经常是吃不饱,没东西吃。而且少安年纪轻轻还要在外面承受着村支书田福堂的处处刁难和打击。但是少安并未轻言放弃,毅然的挑起了这幅沉重的担子,克服了生活的苦难,使家里的光景越过越好。孙少平在上学时期经历着饥饿的折磨,后来他又为了摆脱命运,使自己真正的成长不依赖别人,他选择进城做小工,尽管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却反而为拥有生活成长的自由而高兴,从未放弃他的理想。他们身上有着陕北男子的倔强和刚毅,敢打敢冲,不言放弃。他们在面临爱情的时候又展现出陕北男子的内敛木讷的一面,比如少安,少安在面对润叶时虽然心里也是充满着爱意,却一直不敢表露,也不敢正面的承认。少平也是如此,刚开始对田晓霞就不敢表露出太多的欣赏和爱意,是逐渐在交往中才有所表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显然就如陕北的女子一样,情真意切,对待感情非常的认真,而且面对自己所爱的人也敢于表露爱意,热烈似火。田晓霞和田润叶在小说中就是敢于坦承自己的心意,而且非常执着,润叶是即使嫁给了李向前也依然爱着少安,晓霞是不顾一切的爱着少平即使两人的家庭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小说中的黄土地特有的地域文化风貌和具有黄土地人性格的主人公都从另一个侧面显现出路遥的黄土地的情怀。
3.
对黄土地和农民的热爱和赞美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的黄土地的情结还表现在对土地和农民的赞美,充满了激人奋进的力量。在这部小说中他更倾向于展示农民的美德(善良、勤奋、忍受苦难的韧性、对命运不去的抗争),这并不是说路遥不知道农民所在的劣根性,而是他把这些可爱的亲人们塑造成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雕像,并把他所有的爱都灌注在这群雕像上,因此,他从内心深处就不愿去击碎它们,可见这份爱之深沉。正如艾青颂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也正是路遥的真实写照,他用一行行朴素的文字,一句句深情的叙述,表现了对陕北农民的热爱和赞美。路遥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农民(孙玉厚、孙少安)、干部(田福军)还是青年知识分子(孙少平)都对这片黄土地有着一种原始的坚定信念。在这部小说中孙少安是一个变革浪潮中的最先觉醒者,但是他还是不愿离开土地半步。他总是这样说:“咱们是农民的后代,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
以及“在土地上产生一种艺术创作般的激情……”
。又比如孙少平,他最后放弃了进省城工作的机会,最后还是回到了黄土地上的煤矿做工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黄土地上养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和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
这已经足够说明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无论他走到哪里,根总留在家乡、留在黄土地。这又何尝不是路遥内心世界的外显呢?而且路遥在这部小说里,则直接发出“睡吧,亲爱的大地,我们疲劳过度的母亲……”
“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啊”等对黄土地的灵魂直白。
作者充分的展现出他对黄土地及农民的深厚而复杂的情感,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在作品中,对黄土地、对农民,他灌注的浓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同情,构成他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这种浓烈的情感色调贯穿在他的几乎全部创作活动之中,是沸腾在他作品中的血液。”
黄土地的情怀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
“正如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化心理的滋生都有其内在的因素和外在条件一样,路遥的黄土地情结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篇8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下流行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缺少多媒体的教学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加生动细致地讲述课堂内容,将视觉与听觉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和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最为普遍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多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好多媒体,才可以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进展更加迅速,学习兴趣更好地被激发出来。
一、多媒体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本的内容的,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老师的知识,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其少,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解决这种局面,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计算机在课堂上的应用使得原来只有在书本中以单纯文字出现的知识点可以在大屏幕上生动形象地用图画、色彩、声音等呈现出来,使整个课堂动态和静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的图画声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的授课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更好地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真正地使课本上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得到身心的双重培养。不过,在应用多媒体时,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不能把多媒体当成信息科学技术课的全部,这样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水而低下。
二、多媒体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一个新鲜事物在普及应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媒体计算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普及应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在课堂中,多媒体计算机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有的对于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新型授课模式感到不适应,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制作高质量的、有代入性的课件,并且对具有这种情况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更加优秀的教学方式,师生携手打造多媒体课堂。对于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地和学生们一起解决而不是独断专行,要积极地听取学生对于多媒体应用提出的意见。单纯地只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没有办法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也要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于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练习,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多媒体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过程中与教师自身的融合
在现代课堂中对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教师要有着清晰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虽然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不可以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授课内容的讲解。尽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人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更加科学、更加高效,但是过度依赖计算机始终是一个不好的行为,如果完全把课堂交给多媒体计算机来进行,教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照搬多媒体课件,就会造成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丧失,使得学生厌倦课堂,最终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处理好自身教学和多媒体的关系,即要求教师运用自身授课的灵活性去弥补多媒体的机械性,也要运用多媒体授课的快捷性加快教师授课的进程,控制教学的进程,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不过,教师要防止学生被强行带入到多媒体课件的既定学习计划中去,要切实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任务,多媒体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加强自身和多媒体计算的融合,取其长处,去其短处。想要在现代课堂中,真正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做好现代教师自身和多媒体计算机的融合关系,只有教师和多媒体计算机做到了更好的融合,才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如果缺乏了多媒体,那么信息技术学科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坚信,多媒体计算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成熟,其发展会得到更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文章从《奥德修纪》和《尤利西斯》“寻父”主题比较入手,得出“寻父不见,遇父不识”同中之异的内在原因是信仰颠覆之后现代人的荒原感的结论。他们无从建构一个中心重新支撑起灵魂的高度,转而陷入精神危机。
关键词:寻父不见,遇父不识,精神荒原
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题材进行不同的处理,无疑是相异的审美选择使然。这其中蕴含着作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寻父”主题在乔伊斯的著作《尤利西斯》中起到提纲挈领性的作用,而这一主题也在西方文学中频频出现,并且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改变,阐述了相异的文化内涵。《奥德修纪》是乔伊斯创作《尤利西斯》的灵感来源,他依据忒勒玛科斯寻找奥德修斯的故事创作了斯蒂芬.迪达勒斯找寻精神之父布鲁姆的艰难历程。而且他本人还将《尤利西斯》的每个章节与之对应,强化两者之间的“近亲”关系,欲研究《尤利西斯》“寻父”主题的演变,《奥德修纪》是不可或缺的文本资料。
一、“寻父不见”与“遇父不识”
《奥德修纪》表十年特洛伊战争过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决定荣归故里。但是由于海神波塞冬的怨恨和阻挠,奥德修斯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游动山崖,独眼怪人,基尔喀等),在海上漂泊流浪十年之久。期间奥德修斯的妻子一边拖延众多求婚者,一边让忒勒玛科斯去寻找他父亲。经过一番艰难的搜寻,忒勒玛科斯并未成功找到奥德修斯。仅仅从普罗透斯那里得知生父被囚禁在卡吕普索的海岛上。回到伊塔克,他遇到了刚刚归来的奥德修斯,但是他问牧猪人,”眼前这个外乡人是谁?”我们得知这样一个事实,忒勒玛科斯执着地寻父,但是这种寻找是盲目的,因为他并不认识父亲。雅典娜遮住他的双眼,令他“寻父不见”且“遇父不识”。
我们来看《尤利西斯》的“寻父”缘起。都柏林的小推销员布鲁姆先生,虽饱读诗书,但过着不如意的日子。整日的奔波生活不往好里走半步。早年丧子一事在心中隐隐作痛。性无能不仅让他断子绝孙还让他忍受带绿帽子的屈辱。他本人遭受政府的盘剥,又因着犹太人的血统享受着市民阶层的白眼和羞辱。布鲁姆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却能甘之如怡。同样遭受如此精神折磨的还有斯蒂芬.迪达勒斯。为人善良却因着无神论的执着让母亲含恨而死,蜗居在碉堡里还担惊受怕,直至被扫地出门。学腹五车却难高山流水遇知音。斯蒂芬希望能同过找寻精神之父来让自己摆脱这样的现状。可是斯蒂芬同样找寻无果。
未遇见布鲁姆时,寻觅的无望让他甘愿沉溺于勾栏瓦肆之中,寻求片刻的愉悦以麻痹心灵的焦灼。遇见了布鲁姆他又将其否定。因为布鲁姆已经将自己的艺术天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勇气,一个父亲本应具备的尊严,本应持守的伦理秩序等特质通通用苟且偷生的外衣严密地包裹起来。斯蒂芬发现布鲁姆不是那位父亲,而是另外一个自己。艺术没有拯救布鲁姆就像科学未能拯救自己一样。两个人都在精神的荒原中漂泊无依,略有不同的是,自己是年轻时的布鲁姆,布鲁姆是未来的自己,逃离精神的荒原是无望的。所以当“寻父不见”,“遇父不识”变为“寻己无望”时,斯蒂芬选择离开布鲁姆,拒绝其挽留的好意。
虽然“寻父不见”和“遇父不识”是两则故事的相同之处,但是结局截然相反。《奥德修记》中,忒勒玛科斯协助奥德修斯圆满完成了赶走求婚者,保卫家园的任务。一家三口重新团圆。《尤利西斯》中,布鲁姆和斯蒂芬在月光下分别,布鲁姆躺回空荡寂寞的房间,二楼的莫莉正做着出轨的充满欲念的梦。流浪者继续漂泊,小人物依旧卑微,者不思悔改,无爱的家庭土崩瓦解。表层原因是,当儿子陷入这种“寻父不见”、“遇父不识”的困境之中时,父亲对此的反应不同。奥德修斯认得儿子。他只是为了完成他的计划而伪装自己。当雅典娜晓谕他相认时,他便在忒勒玛科斯面前显身。然而布鲁姆虽然自己去教堂,但是他并不认为天主是真实的存在体。面对年龄与小鲁迪相似的斯蒂芬,他将之视为客人来接待。讨论各种话题。但是忽视了斯蒂芬到底在想什么,在恐惧什么,在绝望什么。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尽力在回避,因为他无能为力,因为他同样在泥潭之中,无所为,无所动,没顶才会来的慢些,周边人即使呼救,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只能提供一些丝毫不能温暖人心的热可可,尽一丝东道主之谊。
深层原因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人格化的神,说是神的旨喻不如说是人出于本性的呼求。雅典娜的怒火和惩罚是奥德修斯内心的呐喊,屈辱,自尊,复仇,自我保护,要求正义和公平,反抗欺压和霸占的想法成为他认子的动力。儿子可以帮他复仇,双方的合力可以让他的人格更强大。但是小人物的世界里,除了上述双重性的压迫,还有自己为自己套上的重重枷锁。否定神圣,亵渎神明,消解秩序,丢弃真理。良心的律法被解构一空,防御欲念洪流的堤坝却未曾建立。洪流散去,就只有孤独的灵魂在荒原上游来荡去。失落感“把疲惫不堪,气喘吁吁的我/带入了幽深荒芜的厌倦之原”?小人物的荒原透露出现代人的绝望。他们知道寻找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何物。他们的境遇如同南帆描述的那样:“儿子又是处于悬空的漂游之中。再也没有权威向儿子提出什么,要求什么,一切都显得无可无不可,瓦解了父子等级秩序,儿子再也不知道该肯定什么,为什么肯定。除了及时满足短暂的快乐,儿子提不出任何对待世界的长期原则。完全弃绝父亲――包括精神上的父亲,任何理想、道德,良心都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寻父不见”的绝望感让他们疏忽大意,像苏赫拉布一样“遇父不识”,像俄狄浦斯一样对父亲下了杀手。他们将找寻的亲手毁灭。
肖洛霍夫的《胎记》,中国戏剧《汾河湾》,韩少功的《爸爸爸》都反映着这样的悲剧。在冲突中要么弑父,要么弑子,像鲁斯塔姆一样抱着尸首痛哭,像俄狄浦斯一样戳瞎双眼,像布鲁姆一样精神腐朽。由此可见“寻父不见”与“遇父不识”确实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身体死亡和精神毁灭,并且从古至今不仅未曾消失,还愈演愈烈,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元凶之一。
二、现代人的精神荒原
然而,追本溯源,精神之父不是从未被寻到过。在《新约.圣经》有关浪子回家的故事就可以找到“寻父寻见”的依据。挥霍无度终陷困境的小儿子写信给父亲,希望通过做仆人的方式换得父亲的饶恕,出乎意料的是父亲不仅原谅了他,而且华服美食相迎。因为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叩门就开门,寻找就寻见”,只要儿子承认了父亲的存在,叩响父亲家的门,寻找父亲的身影,父亲就一定会出现。因为父爱是一种责任,当男人成为父亲时,他们就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份义务。虽然现代人像穆利根,伊万,斯蒂芬,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在各方各面否定了神的存在,也能找出千百条理由来证明《圣经》书的荒谬之处。“人的堕落暴露了人渴望成为一个自我建构和孤立的存有,而不是个有限的受造物”④但是这些面对精神死神的现代人依然还想寻找那样的一个家,可以落脚安歇,寻找那一份父爱,心灵可以得到安慰。一个能替代上帝救赎他们的精神之父,不是信仰,不是科学,不是艺术,不是政治,不是社会,那是谁呢?莫莉在梦境中给出了一个答案,即文章的最后一个字“yes”。此处的“yes”应为省略句,由“对啦,是谁呢?哎,这他们也不晓得我也不晓得”省略而来。可见这个答案并不是个回答,而是个发问,尚无人能解。我想这或许就是乔伊斯对“寻父”主题的再创造,他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一个永远无解的问题。(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孟昭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3页。
[2] 《毁灭》,波德莱尔,选自《波德莱尔诗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篇10
关键词:宋代诗学批评;本色;本然;才气;情性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149—05
作者简介:刘飞,男,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合肥230009)。
“本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还有待考察。六朝时期,刘勰对此有所运用。如《文心雕龙·通变》云:“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色,不能复化。”在唐代,对该词的运用已较为频繁。如《唐律疏议》、《通典》、《唐六典》、《旧唐书》及佛学著述《大毗庐遮那成佛经疏》等,但鲜有涉及文学批评者。直到宋代,“本色”一语才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郭绍虞先生认为:“本色之说,始见于陈师道《后山诗话》。”①“本色”作为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而被使用,陈师道盖为始作俑者。②《后山诗话》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③宋末元初,“本色”往往成为诗论家如严羽、刘克庄、方回等人的常用术语。关于“本色”之含义,郭绍虞先生曾有论及:“本色,指本然之色,当行,犹言内行。故陶明濬《诗说杂记》卷七谓:‘本色者,所以保全天趣者也。故夷光之姿必不肯污以脂粉;蓝田之玉,又何须饰以丹漆,此本色之所以可贵也。当行者,谓凡作一诗,所用之典,所使之字,无不恰如其分。未有支离灭裂,操末续颠,而可以为诗者也。’”④郭先生此论断是就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中“须是本色,须是当行”这句话所作的解说。如进一步考察,对宋代诗学批评中“本色”一语之含义,则又可以细分为如下几方面:其一,就艺术审美来看,意在强调诗歌风格的自然得体,不露雕琢之迹。其二,以创作主体而论,指诗歌创作中当以才而不以学,肯定才气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其三,从诗歌的本质来看,本色也反映出诗论家对诗歌吟咏情性之本质的重视。另外,本色也关乎诗论家对诗歌之文统的认识。
在宋代尤其是宋末元初有关诗论家的论述中,本色一语往往因使用的语境不同而显得内涵各异。另外,有关论家并没有直接使用本色一语,但所言说的诗学观念往往也与上述几方面的内涵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因此,本文拟结合有关论述,从上述几个方面分别做出考察。
一、本色即本然此又可分别从文体和语言两方面来看。从文体上来说,本色是指所作诗歌最能符合其作为该文体的风格特点。前引陈师道《后山诗话》以本色为标准评韩愈之诗和苏轼之词,即是立足于这种意义上的评价。关于诗歌体貌之本色的批评,韩愈是受到议论较多的诗人之一。在对韩愈诗歌的品评上,陈师道的看法对后代较有影响。除上述所引外,又如《后山诗话》云:“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髙而好尔。”陈师道于《后山诗话》中引黄庭坚语云:“黄鲁直云:‘杜之诗法,韩之文法也。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上引两文出处虽是引用黄庭坚语,亦可作为陈师道本人的看法。宋末元初,有关对韩愈的品评多承袭陈师道的看法,或指出其诗歌之另类风格。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清代叶燮《原诗》云:“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这里指出韩愈在诗歌创作上能突破固有窠臼,务去陈言,力求创新。而以文为诗,正是其典型的创作风格。严羽评价韩愈五言绝句有别于众唐人而能别开生面者,也多因为韩愈以文为诗之故。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二:“坡诗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典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态,盖自以其气魄力量为之,然非本色也。它人无许大气魄力量恐不可学。”此处的本色之评,也是指出了苏轼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特点。
又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孟郊之诗,憔悴枯槁,其气局促不伸,退之许之如此,何邪?诗道本正大,孟郊自为之艰阻耳。”韩愈《送孟东野序》评孟郊诗云:“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髙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它浸乎汉氏矣。”韩愈在该文中主要表达了作家创作多因不平而鸣的观点,并认为孟郊即是其中的一位典型。其实,韩愈对孟郊如此欣赏,也是因为二人在诗歌创作的艺术趣味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韩退之《琴操》极髙古,正是本色,非唐贤所及。”严羽此评盖来自于北宋唐庚,唐庚《文录》:“《琴操》非古诗,非骚词,惟韩退之为得体。退之《琴操》,柳子厚不能作;子厚《皇雅》,退之亦不能作。”⑤严羽之重本色,还体现于其《评点李太白诗集》,如卷六评《僧伽歌》“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云:“本色语,清超之极。”卷十七评《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云:“不本色不佳,太本色亦厌,如此乃免二病。”
那么,宋人所谓诗歌这一文体的本色特征应该是怎样呢?此以严羽为例略作考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严羽在此处以“悟”来解说诗歌之本色。妙悟,为修禅之方法,严羽在此以禅喻诗,认为诗歌创作亦须通过妙悟为之。作为诗道的悟,就是要达到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可用“兴趣”来概括。严羽所谓的兴趣,如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中所说,是“指诗的兴象与情致结合所产生的情趣和韵味”⑥,“实际就是力图表现诗歌的抒情特征及其艺术感染力量”⑦。妙悟和兴趣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妙悟为诗歌创作之手段,而兴趣则是凭藉这种手段所达到的审美效果。以妙悟和兴趣为标准论诗,严羽最推崇唐诗,尤其是盛唐诗作。《沧浪诗话·诗辨》云:
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严羽的妙悟和兴趣,可以说正是对诗歌本色特征的认识。在严羽看来,本色的诗作,最起码应该包含有情感、形象和韵味等重要元素。而严羽之所以如此强调,自然也带有反拨当时江西诗派所造成的诗坛之弊的意图。顾易生等认为,严羽的兴趣理论“实际上无非力图描述出诗歌中的形象应该空灵蕴藉,深婉不迫,令人神往不要太落实。这种艺术要求,对于宋诗中某些过于散文化的偏弊,如抽象说理、一泻无余、堆砌典故、补缀奇字等埋没情性、损害形象与意境之美等,不失为有益的针砭”⑧。
在文体特征上,严羽、刘克庄等强调诗歌的本色,意在维护诗歌的体制特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作为一种文体,它所具有的基本的体制风貌应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文章在历代能得以继承发展的一个前提,而作为该文体的具体写作方法,则可以做到创新求变。作为诗学批评,对一首诗是否本色的评判应是批评展开的基本立足点。在严羽等人看来,作为诗歌的“有常之体”,当要包括情感、形象和韵味等基本的因素,这也是诗歌的本色因素。以此而论,宋代的诗歌创作在对诗歌的本色要求上正恰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离。宋末元初的诗学批评中对本色的强调,也正反映出有关论家对诗歌文统的维护与回归意识。汪涌豪教授认为,宋人对本色的重视,反映了宋代在诸体文章创作和理论大大丰富情况下批评家的尊体呼声。尊体,就是要求恪守文体固有的制约。宋人运用本色这一范畴,就是要表达对尊体之人及其作品的推崇。⑨在此需要提出的是,作为江西诗派骨干的陈师道,在宋代竟能最早地以本色论诗,既是出于对江西诗法之弊的批评,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诗歌本色特征的思考。其本色之论对后代诗学批评如关于辨体理论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语言上来看,即要求诗歌的语言自然清新,不露雕琢痕迹。例如刘克庄对梅尧臣诗歌的评点:
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世之学梅诗者,率以为淡。集中如“葑上春田阔,芦中走吏参”。“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每令夫结友,不为子求官”。“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山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之类,殊不草草。盖逐字逐句,铢铢而较者,决不足为大家数,而前辈号大家数者,亦未尝不留意于句律也。⑩
梅尧臣曾云:“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他自己也正是这种诗歌审美境界的实践者,刘克庄以梅尧臣为典范,道出了诗歌创作时在艺术技巧运用上的辩证法。此也正是康德所谓:
在一个美的艺术作品上我们必须意识到,它是艺术而不是自然;但在它的形式中的合目的性却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以至于它好像只是自然的一个产物。”
显然,在自然清新和刻意雕琢之间,诗论家无疑多倾向前者。而本色往往也被用来形容或强调诗歌风格之自然的专用术语。重视诗歌的本色语言,宋末元初,包恢、刘克庄、方回等对此皆有所论及。例如:包恢《书侯体仁存拙稿后》云:“文字觑天巧,未闻取于拙。”刘克庄《晚意》云:“末年慕川寒山子,不是行家本色诗。”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一评赵昌父《顷与公择读东坡雪后北台二诗叹其韵险而无窘歩尝约追和以见诗之难穷去冬适无雪正月二十日大雪因用前韵呈公择》云:“昌父当行本色诗人,押此诗亦且如此,殆不当和而和也,存此以见‘花’‘义’‘盐’‘尖’之难和。荆公、澹庵、章泉俱难之、况他人乎?”又《瀛奎律髓》四十七评崔涂《长安逢江南僧》云:“本色当行诗。”
由于受江西诗派的影响,宋代诗歌创作以学问为诗的风气倾向突出,故宋代诗论自然要涉及诗法方面的探讨。也有学者认为,宋人之尚法与宋学及宋人之尚意相关。如萧华荣教授就指出:
宋人好言“文以理为主”,又好言“文以意为主”,二者大致一样,“意”便是意中之理。由于尚意,宋人作诗往往“先立意”、“先命题”。为了表达题意,便必然讲求“血脉”、“势向”、“曲折”、“布置”、“立格”、“炼字”、“炼句”等方法,这类论述在宋诗话、诗论中比比皆是。
宋人诗法之探讨,语言的运用自然是其重要的内容。南宋后期,诗学批评在语言上亦有所反思。因此,涉及自然与法度之辨。朱熹论文,既重视自然,又强调要学习古人之法度,就表现出在对自然与法度二者关系的初步思考。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云:“须是本色,须是当行。”更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精到之见。严羽此处所谓的本色,即是指诗歌的自然天成。当行,是指诗法的运用。如果一首诗做到了艺术技巧的精到和艺术审美的自然天成,那么,就无疑是优秀的创作。
二、本色与才气
此是关于诗歌创作中对主体要求的问题。作诗当以才还是以学,此问题多为宋末元初的诗论家所重视。故而有所谓才学辩。如费衮云:
作诗当以学,不当以才。诗非文比,若不曾学,则终不近诗。古人或以文名一世,而诗不工者,皆以才为诗故也。退之一出“余事作诗人”之语,后人至谓其诗为押韵之文。后山谓曾子固不能诗,秦少游诗如词者,亦皆以其才为之也。故虽有华言巧语,要非本色。大凡作诗以才而不以学者,正如扬雄求合六经,费尽工夫,造尽言语毕竟不似。
费衮,字补之,江苏无锡人。费衮此论,此实为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张目。又其《梁溪漫志》卷七《诗作豪语》:“诗作豪语,当视其所养,非执笔经营者可能。”李昴英《题郑宅仁诗稿》云:“诗词虽寄兴写物,必有学为之骨,有识为之眼,庶几鸣当世,落后世。不然,是土其形,绘其容,望之宛然若人也,置雨中败矣。”亦肯定学的重要性。
而严羽则表达了与费衮、李昴英等针锋相对的看法,其《沧浪诗话·诗辨》所谓“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之论,似更看重诗作创作中的才气因素。如果以学问为诗,则会失去诗歌的本色。《沧浪诗话·诗辨》云: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严羽虽然不否定诗歌创作中的学问功夫,但显然他更把作者的才气放在了主要地位。而才气又与妙悟相关联。作者有才气,才能妙悟为诗。而凭妙悟创作的诗歌,才是所谓的当行本色。以此为标准,严羽对宋代诗歌提出批评: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沧浪诗话·诗辨》)
在对唐诗的评价中,严羽也是以此为标准,对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给予高评:
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
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沧浪诗话·诗辨》)
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沧浪诗话·诗评》)
严羽专做李白诗评,显然,也正是出于对李白的天才诗作的爱好。例如:评《春日游罗敷潭》“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云:“自然如此,拈出却生动。”评《僧伽歌》“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云:“本色语,清超之极。”
李杜优劣的讨论是宋代诗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话题,二人孰高孰低,关乎批评家诗学思想的建构。北宋时期,尽管有欧阳修对李白诗歌给予了称赏,但总体来说,对李白的重视与评价比杜甫较低。如王安石编李白、杜甫、韩愈、欧阳修四人诗为《四家诗选》,在四人的排序上以李白为最后。之所以如此,与王安石论文重道的文学观念有关,认为李白才高识卑,多言妇人与酒。甚至认为,李白诗风飘逸,但缺少变化。王安石之论显然是拘于一偏之见。又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责难之意溢于言表。尽管诸多抑李扬杜之评各有不同的诗学立场,但批评家并不否认李白诗歌创作中的才气因素以及其诗歌的本色特征。
南宋后期,一些诗论家对李杜的评价较为客观辩证,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即使是作为江西诗派的后期代表,奉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的方回,也并没有表现出抑李扬杜的态度。方回《瀛奎律髓》共选录杜诗五言154首,七言67首,并在《瀛奎律髓》等著述的有关品评中对杜诗技法进行了一番总结。而相对来说,《瀛奎律髓》选录李白诗歌共有五言10首,七言2首,数量则远低于杜甫。但尽管如此,方回对李白诗歌却多有高评,而且,其点评往往以杜诗相参照。如评李白《瀛奎律髓》卷二十四评李白《送友人入蜀》:“太白此诗,虽陈、杜、沈、宋不能加。”卷四十二评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盛唐人诗,气魄广大。晚唐人诗,工夫纤细。善学者能两用之,一出一入,则不可及矣。此诗比老杜律虽宽,而意不迫。”方回之肯定李白,多侧重于欣赏李白的诗才和其诗作的自然天成。方回此评,亦与其诗学思想相一致。方回《诗思十首》其四云:“满眼诗无数,斯须忽失之。精深元要熟,玄妙不因思。默契如神助,冥搜有鬼知。平生天相我,得句匪人为。”方回一向被认为江西诗派后期的一支中坚,但综观其诗论,并不囿于江西宗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江西诗法的反拨。故方回推崇李白之诗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建构其诗学思想的用意。
就宋代诗人的评价上,也有一例值得关注。刘克庄《后村诗话》云:“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此为刘克庄对陆游、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特点作比较评价。就杨万里来说,刘克庄着重指出了其诗歌中的天分因素。而凭借天分创作,诗作多具有自然天成的风格。在这方面,李白的诗歌创作无疑是其中的典型,同样,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也有此特点。如姜夔《送朝天集归杨诚斋》评杨万里:“箭在的中非尔及,风行水面偶成文。先生只可三千首,回施江东日暮云。”诗中“风行水面”之谓,即是指杨万里诗歌的自然天成。而之所以如此,显与作者所具“箭在的中”的才气密切相关。而被刘克庄视为以学力为诗的陆游,其诗论中实际上却表现出对才、气的看重。陆游论诗,涉及才、气、学等创作因素关系的思考。其《方德亨诗集序》云:“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又其《颐庵居士集序》云:“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舍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陆游所谓的“自得”,当指诗歌审美效果的自然之妙,而此境界的获得,在他看来,显然是离不开作者的才气因素。
三、本色与情性
宋末元初,在诗歌本质的认识上,如严羽、刘克庄、戴表元等皆有重性情之论,此以刘克庄的诗学观点为例略作考察。刘克庄曾批评了宋代两种诗歌倾向,《后村诗话》卷二云:
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
“波澜富而句律疏”,是指苏轼等受韩愈影响以文为诗。此种诗作,虽显才学与创新,但在刘克庄看来,不是本色之诗。此点前面已有所分析。“锻炼精而性情远”,则是针对黄庭坚开创的江西诗派抛却性情为艺术而艺术的做法提出批评。诗歌的本质是表达情性,缺乏性情之作更不能视作本色之诗。又刘克庄《竹溪诗序》云:
唐文人皆能诗,柳尤高,韩尚非本色。迨本朝则文人多,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辨博,少者千篇,多者万首,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
刘克庄此论涉及两方面内容:其一,评韩愈诗,失却本色。韩愈诗歌创作以文为诗,在当时已是较为普遍的认识,刘克庄此论,当是承续陈师道所谓韩愈“以文为诗”的看法。其二,评宋诗之特征,或说理,或以学问为诗,或以诗为政事言说之手段,然皆失却诗歌之诗性特征。
在关于诗歌的本色与性情方面,刘克庄关于风人之诗的论断亦可作为佐证。
余尝谓以情性礼仪为本,以鸟兽草木为料,风人之诗也。以书为本,以事为料,文人之诗也。世有幽人羁士,饥饿而鸣,语出妙一世。亦有硕师鸿儒,宗主斯文,而与诗无分者。信此事之不可勉强欤。……夫自《国风》、《骚》、《选》、《玉台》、胡部,至于唐宋,其变多矣,然变者诗之体制也;历千年万世而不变者,人之情性也。
余窃惑焉。惑古诗出于情性,发必善;今诗出于记闻,博而已。
以本色而论,显然,刘克庄在一些著述中不断地把风人之诗与其他诗风相比较并肯定风人之诗,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强调诗歌要抒情言志。另外,结合其关于诗歌价值的有关论述来看,刘克庄所谓的情性,当有更为宽广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己之私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克庄所论不仅意在匡正江西诗派,而且对“四灵”、晚唐诗风的小境界、小结裹的创作也同样表达了批评意见。如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所论:
(刘克庄)极力提倡合乎“本色”的“风人之诗”,也即诗人之诗,它以抒情言志为本……诗之“本色”,特征在于通过艺术来抒情言志,形象地描绘社会人生。“本色”之鲜明,应更有利于世态人生的描绘。所以,他从诗的本色出发,深入一层地揭示诗非小技,应有益世教。
刘克庄还就诗歌的性情和艺术形式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村诗话》卷四云:
前人谓杜诗冠古今,而无韵者不可读,又谓太白律诗殊少。此论施之小家数可也。……韩退之尝云:“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则物之浮者小大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此论最亲切,李、杜是甚气魄,岂但工于有韵者及古体乎。
文中以韩愈的气盛言宜之论,来反拨有关对李、杜诗评的偏颇。韩愈所谓的气,是指作者的精神个性因素。刘克庄认为,不论文章的短长与声韵如何,都应该对“气”婉转附之。也就是说,诗歌中作者的精神个性体现得如何才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如此,才是本色之作。在这方面,李、杜堪为典范。另如其《自警》诗云:“笔枯砚燥自伤悲,文体全关气盛衰。倚马纵难挥万字,骑驴尚足课千诗。”亦可视作其对精神情性的看重。
综上所述,宋末元初的诗论家从不同角度以本色论诗,当有着如下几方面的意义:其一,从文统上来看,强调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特征,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回归唐诗的倾向。其二,从价值功能看,刘克庄等人看重风人之诗,认为诗非小技,反映出有关论家在当时社会转型时期对诗歌价值的重视与思考。其三,从艺术技巧上看,反对过于雕琢及以文为诗,强调自然,既反拨当时宋诗中为艺术而艺术及以文为诗等不良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严羽、方回等有关论家对诗歌艺术至境的追求。其四,从创作主体来看,批评家因重视本色进而重视作家的才气,诗歌创作当以才而不以学,这既能引发诗坛对诗歌这一文体特征的审视,同时又对创作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而言之,宋末元初诗学批评中以“本色”论诗,是在宋代诗歌实践愈显丰富与多样化的基础上,在宋末元初这一独特的时代背景之下,诗论家们对诗歌特征所作出的重新认识和诗学审美建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