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羚羊木雕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文课堂预设 知识性问题 生成性问题 探究性问题 层级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68-02
作者简介:李玲(1973―),女,河南洛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洛阳市河洛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问题设计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审视十年艰辛之旅,我们会发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瑕疵,甚至是顽疾。比如教学问题设计的随意性、教学问题设计的浅显化、低效化,教学问题设计的去语文化等。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因此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要想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本民族语言”,我们就必须祛除问题设计的顽疾,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优化问题设计。
一、知识性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现行教材也对语文知识作淡化处理,在此大语境下,语文知识教学基本不再被纳入教学视野。然而,语文知识教学缺失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但没有多少提高,反而不如旧的教学要求下培养出的学生”。面对这种困境,王荣生组织编写了一套“新视点”语文知识专题教程,以期弥补知识的不足。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单独使用这种“纯知识”教程,而放弃“文选”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所蕴藏的语文知识,系统地设计知识性问题。
知识性问题,就是教师在预设问题时,根据文本特点,有计划地挖掘教材文本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从而设计出既能传授语文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
1.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被迫把送了人的羚羊木雕要回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是什么?
A.追问起羚羊木雕的下落,可“我”已经送给好朋友万芳了。
B.“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
C.爸、妈着“我”去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
D.虽然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并谅解了“我”,可“我”很痛苦伤心。
2.请以时间顺序对这些情节重新排列,同时比较和原文的不同之处,并且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插叙的写法。
3.谈谈这种写法对课文的内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所起的作用。
这个教学设计以课文为依托,在讲解中贯穿着“插叙”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既学习了文本,又学习了语文知识,同时也避免了以往语文知识教学枯燥无味的弊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始终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面对淡化语文知识的新课程教材,教师要反复“玩味”教材,系统地挖掘出蕴藏在文本之中的语文知识,并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源源不断地呈现给学生,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生成性问题设计
生成性问题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文本所预设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根据储备知识,获得新的知识,根据生活经历,获取新的情感体验。生成性问题设计可以从文本内容、情感、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设计,也可以从语言、结构等角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生成性的问题,通常潜在或显在地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提示。
比如《看云识天气》一课,由于云的分类繁多,容易使教学过程零乱无序,也容易使学生学习起来乏味无趣。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在对课文进行认真细密的解读后发现,可以用题目“看云识天气”这个句子来贯穿教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看 云识 天气”,以此句式让学生进行造句比赛。这个句式对学生有很大启发,很快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说看卷云识晴朗的天气,有的说看积云识温和的天气,有的说看卷层云识阴冷的天气,有的说看雨层云识雨雪天气,有的说看积雨云识暴风雨天气,有的说看晕识风雨天气……在这节课上,笔者通过“看 云识 天气”这个句式精彩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同时,由于本节课一直处于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所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具有“生成性”的问题设计,引领个体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对话,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这从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回答中就可见一斑。而要设计出生成性问题,就必须“研读教材”,读出文本的内蕴美,读出文本的语言美,读出文本的结构美。
三、探究性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阅读,但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生活感悟远没有达到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自由阶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探究性问题设计,就是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文本或整合相关资料,设计出让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具有特征性、规律性结论的问题设计。
比如在《风筝》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理清“我”的情感变化。经过认真的探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一个疼爱弟弟、对弟弟负责的人――毁坏弟弟的风筝正是希望他有出息;“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思想的人――认真阅读外国讲述儿童的书;“我”是一个勇于反省、承认错误的人――向弟弟道歉。设计这个探究性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探究“我”是什么样的人来分析这篇文章的多重主旨。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而且还乐于接受,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踊跃。
在课堂上,探究性问题的结论不仅仅通过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展示出来,还可以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探究性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妙的探究性问题。
以上感悟,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角度进行问题设计的横向思考。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文本的教学问题设计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以一环扣一环的问题群形式出现,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有纵向思考,即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级性,尽量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课例设计应注意遵循以下规律:从基本知识积累到基本内容的理
解,再到基本写法的欣赏,从简单到复杂。
篇2
一、有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王荣生教授说过,“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教师只有对教材了然于心,才能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一个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解读结果,但是,在这些不同的解读中应该有一个着眼于课程目的和学生实际而定的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有责任将课程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传达给学生。否则,以己之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如何才能有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呢?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潜下心来,认真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站在不同的位置去俯瞰教材,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挖掘文本本身具有的价值;第二,以学生的视角,思考从该文本中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立足文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教师对文本才会有全面具体而深入的感知,有融会于心的感受,有深刻的个性理解,和更灵活巧妙的教材处理艺术。
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二、有准确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它对课堂教学有着规范、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有人说:“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航向,从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做起”,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曾这样描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她如同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
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学定教,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来。如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我们的农村学生,基础较薄弱,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思想和心理正逐渐走向成熟,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满意,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希望通过这样的目标,能在教学中学习本文抓住某一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能感受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在后面的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如果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
当然,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要做到:
第一,目标设定要简约。一堂课不能什么目标都想达到,能做到“一课一得”就已经很不容易。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二,目标设定要有层次和梯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层层推进,任务的布置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目标设定要从书本走向生活。温儒敏教授一再强调,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语文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语文能力,进而延伸与拓展到生活中去,因此不能拘泥于课堂,应该让我们的教学在生活中得到深化与升华。
有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三、有新颖的教学设计
新颖特别的教学设计,学生会深深地被吸引,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而思维活跃,情绪饱满,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顺利达成教学目的。而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使学生顺畅地走进课文,走出课文,是教学设计创新的最佳方法。
如我们学习《社戏》,如果按常规上就是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可教师如果把握好了这课的教材,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可以抓住这个突破口: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这一设计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让学生畅谈学习了本文得到的启发,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教学目的也容易达到。
如《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以家庭圆桌会议的的形式开展辩论。中心议题是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面对分歧,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就是家庭圆桌会议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不俗,教者致力于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就为全课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新颖的教学设计,是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有效的手段。
四、有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要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就离不开语言品味。语言品味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语文教学其他目标的途径之一,因此要重视语言品味的教学。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文中的一些字词进行咬文嚼字、揣摩品析,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其意蕴。比如笔者在讲解朱自清《春》一文时,引导学生对“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作了品味,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②“嫩嫩的,绿绿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对词语反复揣摩咀嚼,明确了“偷偷地”和“钻”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用“偷偷地”修饰“钻”,表现小草不知不觉,写出了小草具有人的灵性,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而“嫩嫩的”、“绿绿的”描绘出小草迷人的色彩,洋溢着作者赞不绝口的喜爱之情。这样引导学生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让学生不仅揣摩到文字所包含的意蕴,而且提高了对语言喜爱和玩味的兴趣。
在这方面,许多前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陈钟粱先生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先生引导学生品读“终于”一词,在不断地点拨中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深入,最后读出了三层意思:1、时间久;2、过程艰难;3、信念坚定,这三层意思的理解既照应了故事情节又读出了百合花的精神。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词语却奏响了课堂的主旋律,不能不让人佩服先生的慧眼独具,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启发:当我们牢记为什么品味语言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怎么品味语言。
关于语言品味的方法,已经有许多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就有人将之归纳为比较品味法、情境体悟法、 生活体验法、美读感染法、空白填补法等等。阅读教学中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方能得心应手。
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语言品味训练中得到提高,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是实现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最好途径。
五、有潜能的激发,有情怀的培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激发潜能,培养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语文的教学,它不应该是一种告诉,它应该是一种亲历,一种体验。一种对沉睡潜能的唤醒,一种对封锁记忆的激活,一种对幽闭心智的开启,一种对囚禁情愫的放飞……教师于其中可以起到向导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要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待去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学生,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要让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发无限的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发现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下,有些学生的智力水平很高,但人格有缺陷,“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事不负责,对己太执迷”。这种智能与道德人格发展的失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育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语文教育就是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调整、平衡其感性和理性的不和谐。语文教材中体现社会美的内容,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现自然美的内容,教会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献身科学的雄心壮志。体现艺术美的内容,教会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好的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这个媒介,善于发掘教材中美的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启迪其性灵,培养其情怀,升华其思想。
潜能的激发,情怀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最好体现。
篇3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常常会收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本班曾有一个学生,其他成绩都不错,唯独语文成绩不理想,学习语文也比较被动。自从让她扮演语文科代表的角色,她很快就产生了与语文科代表角色相应的行为模式,学习语文显得格外主动,认真努力了,时间一久,她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地利用机会,放手让学生去扮演角色。比如,教学完《谈编报》就让学生扮演出报工作人员的角色,编手抄报、黑板报。学生担任这一角色后,马上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板报出的毫不逊色。此时,如果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何愁学生的学习劲头调动不起来?另外,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要学生上一堂课、批改作业等。适时地采用这些方法,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角色地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原理”是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它的要点是,人和动物总是自动出现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增加。这说明及时提供强化,能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而产生愉,也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长期积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有个后进生,在笔者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对课文《故乡》体裁、作者进行了提问。在其他学生的哄笑声中,笔者本着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他明确知道自己的知识是正确的。同时以他为契机,鼓励其他学生要学习他有勇气、敢大胆提问的精神。结果,这些强化因素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以后的课堂教学,学生都能针对课文内容积极提问、回答,甚至争辩。这一可喜的现象,正慢慢改变着学生原先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逐渐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一点点地培养和巩固起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年度期末测试中,本班的语文成绩在全校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强化原理虽然来自心理学,但也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适当运用这一原理,强化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问题太容易,学生会把成功归于任务很容易,而任务很难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即使成功了也会把成功归于侥幸。只有适度或者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才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从而产生自豪感,促进能力的提高,增强信心,并产生快乐。 如我在讲《风筝》一文时,由于一开始没有考虑周全,开篇就问:“文中作者的性格怎样?”结果学生不知所答。问题太易,会不启不发。我们还要注意问题难易的梯度,按一定的顺序去设计问题。如我在讲解《羚羊木雕》一文时,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你和父母发生了意见分歧,通常怎么解决?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这一环节,我通常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问题。在初读阶段,我采取总提式提问: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事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分析打基础的,所以采用总提式提问。在精读阶段,我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你认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不对?为什么?作者的思想倾向于谁?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发生?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总结阶段,我采用归结式提问:学习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生活有怎么的现实意义?学生总结了文章中的经验,起到了现实的作用,体现我语文教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篇4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要打破机械、沉闷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③周朴园已经知道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④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样就避开了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学会积累。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学好语文关键在平时,学生不妨准备三个归纳本:现代文归纳本,主要归纳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文化常识、文学常识;文言文归纳本,主要归纳文言词法和句法,即常见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摘录本,主要把日常学习中精彩的句、段和热点问题汇总,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这项工作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若能坚持,则对语文学有好处。
提前思考。高一语文以课文为例子和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与初中教材不同的是,高中阅读教材信息量大,层次多,篇幅长,如果不提前预习和思考,课堂上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降低听课效率。因此,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前熟读课文,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打上记号,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会给课堂学习带来动力和求知欲。
勇于表达。表达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学生在高中阶段要特别重视课堂上的讨论,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和同学、老师辩论。同时要勤动笔,及时写下自己的点滴思考,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就会显著提高。
二、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品尝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能担此重任。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予人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题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模仿《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写作,为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架构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写作信心。
四、运用音乐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在一次全国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一中的来凤华老师执教《我与地坛》一课,在赏析过课文并和学生深入探讨了“地坛”的象征内涵及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对民族和母亲的爱之后,授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母爱的认识,意在点拨学生懂得母亲、懂得母爱。因史铁生的文章开启了学生的认知,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各抒己见,谈得十分动情,教学现场十分感人,台上台下热泪盈眶。这时,音乐响起,来老师用饱含感情的声音总结道: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出家门
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诵读声未落,“花,轻轻地绽放……”满文军《懂你》的歌声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响起,并且越来越响亮,课堂在《懂你》的歌声里结束,但母爱的旋律却久久在学生和听课教师心中回荡,此课在强手如云的比赛中力拔头筹。
《懂你》这首歌曲本身就十分感人,用于这堂课的收尾,似乎更增添感染力,原因何在?
篇5
[关键词] 小组合作;语文课堂;表现欲
一、问题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讲人,而是一个“旁观者”。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活跃的,课堂成为了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小组合作学习已在我校开展多年,自己也在这一教育领域里辛勤工作了多年,但随着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了解及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激情渐渐下降,从而使得本应有思维碰撞的语文课堂一度沉默。这种现象在高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
二、原因
1、学生的生理发展影响着学生的表现欲。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欲会越强,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还不成熟,情绪还不稳定,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而且迫切希望其他人能够知道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很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不管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但随着年龄的随长,高年级的学生生理开始成熟,想问题会比较深入,常常会考虑答案的正确性,考虑自尊心等等问题,从而也使得学生的表现欲下降。
2、教学设计内容缺乏科学性及吸引力,不能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课堂缺少活动环节,激发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及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有多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只从“教”这个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不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3、个别教师滥用奖励机制,让学生失去竞争的劲头,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成功感。合理的奖励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但有些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把这种奖励当作一种机械性地“药品”,过度地使用,让学生失去新鲜感,更让他们的失去了表现的欲望。
三、策略
有教师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直接点名的方式,希望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展示自己。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提倡的是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由被迫学变成我要学,直接点名的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作为课堂的操控者,我们教师怎样才能把被动变成主动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先学后教,学生参与预习,增强课堂表现的自信心
充分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也是课堂得以深入和拓展的基础。学生合作预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预习习惯,感觉效果不错。比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由于初中的古诗词难度不大,我们便尝试让每个小组“承包”一首诗,小组成员再分工,如介绍作者、理解内容、感悟名句、诗词中心、课外拓展等。于是,学生他们会利用自己手头的各种资料去完成任务。在预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每个组员都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到锻炼。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在有准备的前提下,熟悉了课文内容,自然有信心在课堂上“大展身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会活跃起来。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有趣味性的问题,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上。问题的设计必须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具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有趣味性的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如我校陈碧艳老师授教《背影》时,提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和“谈谈你眼中的‘父亲’”,两者对调控学生话语权所起的作用大相径庭:前者是一个问题,问的结果直接指向了提问者的标准答案。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话语权活动空间较为狭窄;后者是“谈”,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学生的话语权可以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问题。在这个话题情景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学生话语权的参与率就会明显提高。
当然,我们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有趣味性的问题的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体现层次性。学生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遵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的课堂才没有成为优生的专利。
2.把游戏融入到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学习效果良好的关键在于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滋有味,这就离不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游戏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机地贯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完成教学目标的效果。比如在讲《羚羊木雕》时,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有感情、带表情、说话符合人物身份等方面来朗读课文,课下排演课本剧,本课一个重点就是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很多方法,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都很有特点,能把人物活灵活现的演绎出来,同时也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整个课堂是轻松愉悦的。
3、奖励机制要合理化、多元化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比如认读生字 ,开展一分钟认读。比一比哪一个组在一分钟内认得多而准。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差一点的组员;差的学生来自集体的荣誉感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这样,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也给了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4、教师自身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起着一定的影响。还记得我校吴培森校长的那句话:要想学生喜欢你的课堂,那么先让学生喜欢你本人!的确,现在的初中生处于15-16岁的年龄,看问题的角度也比较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与他们和老师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老师,常常会发现学生打从心里喜欢你,认真地上你的课,学习的劲头也跟着上来;相反,只会对语文产生恐惧感。基于此,我经常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地学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堂,对语文也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吕星.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