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话题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6:0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话题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弱小的小草正努力用它顽强的生命力钻出土地的那一刻,你却从它身上一跃而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剥夺了它那幼小的生命,这你愿意么?
将要开放的月季,里面好象充了气,灌满了水,显得那么娇嫩。等到绽开花朵的时候,你却无情的把它摘走,这你愿意么?
回答当然是不愿意。现今树木不断被砍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2.5%。只近世界水平(22?)的一半,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天然屏障被破坏,森林经济崩溃,生态危机爆发的局面。影响整个自然规律的改变。群山中只剩下被砍伐完了的光秃秃的树头。留下几只可怜的小鸟在传递着树的。水土一天天流失,沙漠一天天扩大,耕地渐渐被吞没,眼前的郁郁葱葱,恐怕只有在梦里才看得见。原始的森林变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砍伐、火灾、虫害,吞噬着树的身体,树彻底失望了,留下了悲痛欲绝的眼泪。
曾几何时,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她拥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江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瀑布,繁衍了一代代的优秀儿女。地球穿着一条蔚蓝色的纱裙,成为众星球的焦点。幽幽蝉鸣,蛙声连连,海欧轻盈地掠过海面,秋风落叶,田野飘香;地球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不要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闯进我们的生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校园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篇2
(1)环保的重要性
It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leading a low-carbon life style which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2)具体做法
种树--- Firstly, planting trees in a park on weekends with your friends will be a good choice. Because by doing so, the air will be refreshed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we live will be beautified.
走路/骑车上学--- Besides, if I were you, I would walk to school instead of driving so that the
gas that does to our health will be reduced effectively.
随手关水龙头--- Last but not least, It is necessary to save water by turning off the tap after washing hands. Or we’ll run out of fresh water very soon.
篇3
一、要加强素材储备
作文主要有三部分:标题、开头、结尾。文章的标题相当于文章的眼睛。确立好的标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的开头要紧扣标题,抓住文章的中心。文章的结尾同样要再一次点明中心。
文章的开头要审好题,直接切入主题。有了一定的素材并不意味可以写出好文章,虽然学生平时看了很多好文章,但很多看过的内容很容易被遗忘,建议学生要有个摘抄本,把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写的好的内容抄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开始可能觉得没什么用,但如果坚持的话,就会看到效果。
二、要加强对话题作文的针对性训练和指导
(一)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代,开启作文的话题活水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不关心社会动态,对社会新闻一无所知,只知道读书本上的东西。其实,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可以当作话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写作话题。学生应该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的话题,写起来才能游刃有余、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多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多一份对生活的激情、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潮流,认真地感悟、体验生活。
(二)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无论做什么事,方法很重要,话题作文也一样,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对学生写话题作文的方法指导,要围绕给出的话题来进行扩展,不能文不对题,让学生从直观的展示中来吸纳其精髓。在话题作文训练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用一些写作手法如夸张,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三)要强化学生从多角度来确定作文大意
在写话题作文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确定中心思想、确定作文的写作意向。突出主题,安排材料,不管是写什么,得先打定主意要表达什么,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要表述出自己对该话题作文的思想认识,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众所周知,“意”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意胜则文胜。
作文立意要做到以下四字:准,意思是不能跑题,要紧扣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意图。深,要深刻不肤浅,写出文章的深刻内涵。稳,就是要做到对文章题目把握准确,稳写稳胜。新,就是要新颖脱俗,写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要想做到以上几点,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启发多向思维,让学生多层面、深层次、广角度、按照话题的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做到面面俱到,围绕话题的类是什么、因是什么、果是什么来展开文章的联想,完成文章的写作。学生要尽可能把所能想到的内容都写出来,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三、在做好平常练习的基础之上,也要加强非常练习
我们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之下,引导学生向更高一级发展攀登。在学生找好要攀登的范文后,教师还可以进行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办法,专项训练要围绕一个既定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综合训练要引导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思维,综合各个写作要素来展开,争取让学生在作文上尽情发挥,闪烁发亮。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制定可以达到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要切合实际,逐渐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想象、多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并能将事物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由表及里,由外在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从细微之处发现深刻思想,由远及近,由眼前所见事物联想到将来的发展取向。
篇4
写译是英语学习的输出口,而写作的难度更大。纯粹性写作技巧是不存在的,从本质上说,本文所谈的技巧是对不同话题写作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明确和展现。本文从写作本质入手,透彻讲解了不同话题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
话题写作 技巧点拨 高职英语
虽然不同话题的写作内容存在着很大区别,但写作逻辑、语言构成、构思过程具有明显地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灵活应对多种话题,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全面发展英语硬实力。目前,高职学生对话题作文的重视和熟悉程度远远没有达到教学要求,还需要写作规律和技巧的辅助。本文基于高职英语的不同话题写作,对写作素材、写作逻辑、写作技巧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力求为学生展现出高职英语写作的可用规律,让写作教学的过程和目标更加明确。
一、高职英语写作的考察重点
漫画作文、情景作文、应用文是高职英语写作的主要类型,话题涉及到教育、健康、环境、感谢信、道歉信、校园活动等。这些话题和文体一方面指明了写作范围,使W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明示了话题和文体之间的交叉,更便于让写作教学统筹兼顾,相关内容进行灵活地切换。
高职英语写作的考察重点分为话题、句型、词汇三部分。首先,学生需要具备与话题相关的表达,如:在文化话题中,学生需要知道“文化交流”“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表达;其次,学生需要根据漫画、图表、情景、应用类型的不同要求,掌握相应的写作结构和描述模式,如:“三段式”写作模式、“论据支撑论点”模式、“总分总”结构;最后,学生还需要准备足够的形容词和副词进行灵活地词汇替换,展现出自己的词汇量,全面提高作文的质量,如:“大量的”表达:a good many、a large many;“上升的”表达为:increasing numbers、growing numbers。这三个关键点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要点,尽快打破对写作的心理恐惧,大胆地组织英语句子,增加练习英语作文的机会。只有在话题素材、句型结构、词汇量三方面最到位,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作文的质量。
二、不同话题英语作文具体的写作技巧
1.掌握固定的写作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高职英语作文的字数要求为120词左右,并不要求学生展开长篇大论,而是运用较为准确的语言,完整表达一件事。因此,写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健康还是教育,他们都可以选择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写作结构。运用这些结构一方面确保全文逻辑正确、结构完整;另一方面提醒自己写作方向,减少无效地写作时间。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健康”话题为例。当是漫画作文时,学生选择采用漫画写作模式,即第一段描绘漫画,点明写作主题;第二段采用“总分总”或“论点论据”模式进行阐述说明;第三段进行总结,说明意义或个人方法。当是图表作文时,只需要将第一段改为描述图表即可。这种写作模式也可以替换对应的内容,成为其他话题的支撑框架。如此一来,不同话题作文的框架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学生只需要记住两种写作模式,便可以迅速地搭建起完整的写作结构,呈现出整篇文章的逻辑。
2.掌握句型之间的灵活转化,促进句子的多样性
句型变化、长短句交叉、虚实结合、主被动变换等都是话题作文的得分点和亮点。单一的句子结构会降低文章的美感;冗长的句子结构会影响对主题句的识别;过多的主动句子结构会失去论述的客观性。因此,不同话题内容的作文都需要掌握句型之间的灵活转化,增强语言表达的气势,让整篇文章的表达具体、生动。
例如:利用“The fact that(…)suggests that(…)(一个现象事实表明一个道理)”来表达多个话题内容。在文化话题中,可以表达为:“The fact that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 are attracted to Chinese culture suggests that a culture can be accepted in the world.(外国人被中国文化吸引的事实证明了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保护环境的话题中,可以表达为:“The fact that people in a large range of industries are attracted to plant trees suggest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universal .(各行各业的人们关注种树活动表明了环保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句型还可以运用在其他话题之上,完整地引出文章主题。教师应该向学生多推荐固定句型以及句型的变换,如:“It is obvious that…”可以替换为“Obviously , ...”;“There are due reasons to…”可以替换为“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这些句型变换对学生的写作和英语文章理解会产生莫大帮助。
3.积累话题素材和替换词,提升作文美感
不同话题的主要区别在于话题涉及到的相关表达,但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却不存在较大差别。换句话说,不同话题的作文上的形容词和副词是通用的。教师应该抓住写作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话题素材的同时还要加强记忆替换词的力度,帮助学生从形容词和副词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不断增强作文的美感。
例如:不同话题的作文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或方法,需要“首先、其次、最后、总结”等分层性信号词。这些信号词的表达可以是“firstly、secondly、lastly、to sum up; about all、in addition、more importantly、in short”等,掌握这些信号词可以处理好段落内容的分层。作文表达替换表达减少低级词汇,增加被动虚拟结构。如:将“some people”替代为“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将“must”替代为“never fail to”。这些替代性表达也会为文章增加很多亮点,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些话题相关的表达,对日常话题的相关性内容进行时常练习,避免写作缺乏实质性内容,使得整篇文章空洞乏味。
【结 语】
不同话题的高职英语写作模式、结构逻辑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和联系。根据本文的分析,话题作文的教学需要做好积累素材、替换副词形容词、段落结构以及句型模式的研究,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写作思路和方向,最大程度地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宏.以任务优化英语写作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报,2011(1)
【2】张琦.高职英语的写作技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5
关键词:作文;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话题,对于作文而言,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偶尔看到几篇谈有关作文创新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同感,下面就从立意、选材、拟题、布局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立意新
立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新颖的立意可使整篇文章增色添彩、意蕴隽永。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一语道破了立意的重要性。从近年学生的考卷上看作文情况,对于话题作文能写出富有创新性文章的学生很少,尤其在立意上多是千人一腔、人云亦云。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创新呢?主要方法有:
1.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指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从多个角度推导出多个思维结果。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的对手如何”, 但这一点谁都会想得到,缺乏新意。若寻找不同的立足点,联想到对手与成就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强对手,大成就”的立意;联想到对待对手的态度,就有“对手,感谢你”的立意;联想到为什么要有对手,就可以得出“对手的价值”的立意;联想到对手的条件,又可得出“对手是一个高度”的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句形象点出了客观事物多侧面的特征。一个事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可得出不同的新意。
2.纵向思维。纵向思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然后经过比较,选择出最能表达中心、最富创造性的立意过程。如以“牛”为话题作文,就要突破一般现象的定势思维“面朝黄土背朝天,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新的立意就有:从反刍现象想到学习要不断复习、咀嚼,从浑身是宝想到奉献,从好斗想到敢于挑战。这些立意避免了就事论事,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刻性、新颖性。
3.逆向思维。如以“创新”为话题的优秀习作《鲁班门前应“弄斧”》,以“要敢于探究、创新,不囿于前人旧说”作为切入点,针对“不要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这一定势思维展开求异思维,提出“只要能有所进步,就要敢于打破前人旧说”的新观点。还有,像习作《要异想天开》《败了,多好》等,都属于逆向思维,这些作者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从怀疑、否定、批判的角度立意,探求立意的新路子。
二、选材新
学生一到作文,选择的材料无非就是雨中送伞、路上拾物、给老人让座、帮盲人过路,亦或大而空、不着边际的高调赞颂,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生活的丰富多彩,取材范围十分狭窄。要在选材上创新,有如下方法:
1.选择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不选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2.选择最有意义的材料,去掉重复的材料。
3.选择最典型的材料,减去一般的材料。
4.选择真实的材料,删掉虚假的材料。
5.选择时代感强的材料,删除陈旧的材料。
又如以“对手”为话题的作文,根据以上方法从“身边事”“课堂中”“教材中”“报刊中”几线索中选择材料。“身边事”这一线索的材料有:以平时一直对自己不错的同学为对手反观自己的缺点;以全班第一名为对手给自己加压;以自己行为习惯中的老毛病为对手克服惰性,战胜自我。“课堂中”这一线索的材料有:《公输》中公输盘与墨子一个攻城,一个守城的故事;《庄子》中运斤成风的故事;唐太宗与魏征一个善谏,一个善纳谏的对手,促使了唐繁荣安定盛世。“教材中” 这一线索的材料有:《勾践灭吴》中勾践以吴王夫差为对手,卧薪尝胆,灭吴;《伶官传序》中对手强,意气盛,无对手,身死国灭;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等保守派的对手存在,更增强了其变法的决心,使改革者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三、拟题新
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题目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题好一半文”,好题目除了要紧扣中心、简洁有力、忌大而空外,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也极为重要。拟题方面的创新方法,归纳如下:
1.展示观点,如《偶像不要也罢》《广告应该健康》。
2.设置悬念,如《成功者的背后》《遗憾是什么》。
3.巧用修辞,如《好“胃药”,由“疗效”说话》(借代)、《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对偶)。
4.借用诗词,如《一路梨花处处开》(陆游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诗句)。
5.善用典故,如《新版“孔明挥泪斩马谡”》《孙悟空答卷》。
这些拟题,打破了常规,化平为奇、化静为动,不落俗套,直观醒目,读来耳目一新,韵味无穷,常常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四、布局新
近年来作文考试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或“自选文体”,意在淡化文体,鼓励创新。于是许多学生另辟蹊径,大胆选用新体裁,产生了许多形式多样、布局巧妙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
1.营造小标。恰当地营造小标题,不仅能使文章层次清晰,给文章增添色彩,而且能呈现出匀称醒目的结构之美。可以用“一”“二”“三”“四”或结构相同的词句或选用诗文句拟写小标题,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一考生以《我也有尊严》为题,然后以马致远的《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作小标题,分别抒写了当今的环境问题,反映了要善待大自然,人类和大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的主题。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文本解读 作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与落实,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的直接实施者而言,我们所面对的一些尴尬已是再也不容回避了。
一、面对文本的尴尬――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了新意义的建构中。因而,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新课标还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学生以话语权。这些主张另一方面所反应的就是我们教师如何对待文本以及和我们一起面对文本的学生。
而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反文本”倾向。比如,学习《愚公移山》,就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学习《背影》,就认为父亲是个土里土气的人,他爬铁轨是“违反交通规则”;学习《风筝》,就说鲁迅对兄弟的感情虚伪之极,猫哭老鼠――假慈悲。这些都表现出对文本的这种确定性的否定,表现出一种对文本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态度:文本已不再是阅读的对象,而只是引发对话的一些“引子”。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是如何反应的呢?在听课过程中,你可以听到赞扬之声不绝于耳,都是“你很棒”“你很优秀”等廉价的表扬。学生只要回答,教师都说好。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不管恰不恰当都给分,惟恐伤害了学生那颗“稚嫩”的心灵和学习的积极性。若有几个较真的教师计较起来,那么一顶和新课程相悖的大帽子马上就扣了过来。面对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和歪曲,我们语文教师显得吞吞吐吐,畏首畏尾,不敢对学生说“不”。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知不觉地采用了以下这些调控行为:或是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对生成的问题轻轻掩饰过去,然后脚下抹油,溜之大吉;或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把皮球踢给学生,此题课后再议,草草收兵。还有的教师就是表扬学生精神可嘉,再冠以“创新”之名,对“异端”说法赞以新颖,夸奖一番,把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这句名言说了又说。
现代阅读观念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但教师要知道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它同时受到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没有文本的确定性,它与读者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也就不可能与读者真正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阅读就由作者的独白变成了读者的独白。
对于课堂生成问题的矛盾,教师应该及时妥善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学机智。高明的语文教师渴望这“未曾预约”的教学灵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由此可知,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机智生成。多一些对课堂信息的捕捉、判断、重建,这才是教育的“生命关注”。
二、面对作文的尴尬――别有幽愁暗恨生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今中考大多是话题作文,于是在“聪明”教师的指导下,大量的套题作文、宿构作文应运而生。其原因就在于中考作文命题不设审题障碍,文体不限,角度自选,话题作文的实质就是题目自拟。这样一来,泛化的中考作文题产生宿构作文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满分作文,可以看到借此灵丹妙药、投机取巧取得作文高分的学生有增无减。中考作文命题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而眼下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是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三者合为一家,写作往往以主题为单位,缺少系统的训练。文从字顺、起承转合、过渡照应,我们的学生都不知道。既然没有写作教材,那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实际的教学中,写作教学也只是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和点缀罢了。好在中考作文批改中写作部分大多有基础分,上下幅度不大,这才是真正的福音,也是茫茫然的教师之大幸。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教学观:
一是直觉主义。该观点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没有规律可言,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大用处,于是大而化之地向学生鼓吹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认为“量”的积累没有达到他们规定的“多”的标准,怎么能够引起“质”的飞跃呢?具体让学生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连自己也不甚明了,也就对作文教学没有整体计划,没有合理步骤,没有科学安排,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使作文教学处于自由式放羊的境地。
二是公式主义。该观点的教师把技能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用工艺流程式的方法指导学生制造作文,强调公式化的写作。具体操作就是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按起承转合等基本技巧严格操练,和学生大谈“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的格式,在作文考试中就可以去复制粘贴,就可以去按照练熟的作文框架去填充材料,这样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是功利主义。即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围绕着话题作文穷追猛打,无休无止,或者是大剂量地写,一周一考,每考必有作文,没有节制,或者是搞文选式教学,指导学生大背范文,以不变应万变。
正是这三种作文教学观及做法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我们的教师不喜欢教作文。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主体人文精神的缺席和人格意识的丢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呼唤真情实感,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灵思想自由,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让学生的心灵飞翔在感动的天空中,这是作文教学新气象到来的最根本的预兆!
以上所述只是在语文教育改革前进路上出现的问题。笔者的意思绝对不是要语文教学再回到老路上去,而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语文教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5).
篇7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
篇8
一、巧用修辞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百元钞票的自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幸福像花儿一样》《平淡如水的日子》《快乐集装箱》《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哭泣的骆驼》《坐着读书,站着做人》《鲜花与荆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真的错了吗》《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如以“诚信”或“环保”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播种诚信》《向诚信问好》《地球的烦恼》《高烧不退的地球》等。
二、故设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强烈念头。再如《100分我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夜之后》《做“贼”心不虚》《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如以“成功”或“考试”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功成名就的悲哀》《只有一人及格的考试》。
三、移用诗词法
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做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移用诗词法”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小说《在水一方》你看过吗?作家琼瑶为小说命名化用的就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又如鲁光在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有一段描写教练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这部分的题目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用的就是唐人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一句。如根据下面内容拟标题:湛江市近年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你的家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若要你就此拟写一份新闻报道,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标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又如赴美穷留学生路生为生计替人洗碗、洗厕所……受尽洋人的白眼和讥笑,每当他漫步纽约街头,遥望天边的明月,想起年迈苍老的父母,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伤心的眼泪,若要你把此情景描述出来,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月是故乡明》。
四、错位思考法
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渴望“非典”》《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具有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如以“自由”或“补课”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渴望失去自由的日子》《放弃自由的自由》《假如有个星期八》等。
五、以小见大法
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明确。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你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
以《你是我的新娘》为题目怎么能写跟爱心有关的内容呢?老师是这样设想的:一个处于青春花季的女老师小梅患上了晚期肮癌,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其男友整天守在病床旁,痛不欲生,为了让女友幸福快乐地走完有限的生命历程,他不顾父母极力反对,决定和小梅结婚,走向红地毯的新娘小梅老师开心地笑了。再如《妈妈不爱我》,可选取身为教师的妈妈由于工作繁忙,以校为家,对“我”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令“我”产生妈妈不爱我的想法,但“我”最终理解了妈妈的行为,从女儿“我”的这个角度写出了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爱心”的话题。如以“青春”或“宽容”为话题,用此法可拟写标题:《花季有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
篇9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此外,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他*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篇10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北宋时期司马光曾这样告诫人们。正所谓: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课题。而语文课堂则是实施德育最佳场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好育人工作呢。下面就教学实践谈一谈体会与感受。
一、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1、体会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水,名胜古籍的文章,他们优美动人的语言似甘醇的美酒沁人心脾。如山水如画的《三峡》;《与朱元思书》这些文章里的德育因素,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爱国激情。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阅读、感悟文本,积聚道德正能量。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给予与奉献、不懂得感恩、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教材中也不乏这方面的思想内容。如《邓稼先》、综合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就能在无痕中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品格,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怀,坚强的意志。
3、崇尚榜样,进行理想教育。如今身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常常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常胸无大志,理想缺失。例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理想。在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感受古人的远大抱负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理想不是个人贪图享受,而是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为人类谋福利。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引导学生感受鲁迅毅然弃医从文,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救国救民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启发引导,学生增强了理想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在总结归纳中进行德育教育。总结归纳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也使思想得到升华。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生字时,总结归纳汉字的形声、会意等构造特点,既可以突出华夏先祖的聪明智慧,又可在无形中增长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感受方块字独一无二的美,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学习《马说》一课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问:“你是否想成为千里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千里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成为千里马,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随即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更实际地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教学完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后,我结合本单元的课文给学生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5、利用成语故事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典型的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我用一个故事教育学生要懂得诚信: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故事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般的教诲。
二、在书面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写作不仅能培养写作技巧、文字功夫,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在选择作文题目时,除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我注重选择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文题。例如作文《在路上》,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恩于一路上的收获、受到的关怀;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求学之路,有困惑有奋进,有泪水有欢笑,写得真实感人。例如话题作文《比较》,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生活中究竟需不需要比,比什么,比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比等。一系列的作文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在作文批语中我常结合学生文章的中心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宣教。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因此在实践活动我用《我学会了……》为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为了完成这个实践活动,学生需事先动手做,再思考如何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克服困难的品质,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如让学生出一期手抄小报,当小导游介绍自己游览过的点,大量的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情趣,诱发了创造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感悟、体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塑造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表达一份份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