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26 18:5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经采薇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经采薇的诗意

篇1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雕塑 彩饰 意味

经过宋元时代高度发展,景德镇瓷业在明清两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景德镇延续不断发达的瓷业状态,完善先进的制瓷技术,使瓷器呈现“制作日巧,无物不有”“天下窑器所聚”的繁荣面貌。皇家又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供皇室御用瓷,带动着景德镇瓷业蓬勃发展,技术日益精进。从而巩固了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的地位。其发展由宋元的青白釉瓷为主流转变为以彩瓷装饰为时尚,具有技术变革的意义。

明清由于彩瓷的兴起,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粉彩等装饰手法逐渐代替了宋元陶瓷雕塑刻划花和堆塑的装饰,只是在器物的盖钮、双耳等部位仍保留雕塑的语言。由于装饰倾向的变迁,景德镇的陶瓷雕塑艺术自然地向陈设艺术瓷方面靠拢,并继续烧造佛道题材的雕塑和明器雕塑。在陶瓷雕塑的外表形式上走向了彩塑特点,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审美趋势。

延续前朝塑造传统,是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脉络鲜活流传的根本,特别是在实用器物上采取雕塑开工进行装饰,更显这种活力的涌动。如器物盖钮、双耳、提梁、底足、流口、把柄以及颈、肩、腹部雕饰,均应前朝传统造型要素进行塑造,虽功能延续,外观造型则随朝代文化发展产生审美流变,彰显塑造旨趣和文化理念。明清这类装饰性雕塑也是如此,与前代一样,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一是相对独立的雕塑品作为器物构成部分,如盖钮雕塑成动物形状;二是与器物外观相适应的变形形象装饰,如狮、虎、象形双耳、鼎足造型;三是器物表面浮雕图形塑造,如八宝纹、花卉纹雕刻;四是应器物形制雕塑盘卷、贴塑变化处理,如瓶颈肩部盘龙、塑兽;五是象生性器物形制,如鸟形壶、人形罐。这诸多形式,总体上还是为器物外观造型作装饰之用,雕塑功能仅作一种附属形,服从于器物外表,为其增色添彩。明清装饰性雕塑的审美变化,主要体现于造型的彩画,颜色釉的装饰,致使本已应器物因素削减的雕塑造型语言,再由绘画因素所蚕食、消解,客观上为明清彩塑陶瓷发展做了新的铺垫。有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五彩透雕凤纹洗口瓶(图1),可见这种审美变化。此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基本形无太多变化,其特色是颈中部塑一口含透雕如意纹的兽头,上部饰蕉叶透雕花瓣纹,颈腹处更加精彩,出现了锦地开光花叶纹,边饰透雕云凤。显示了透雕装饰与彩绘装饰相结合,焕发的色泽绚丽、光彩夺目,具玲珑剔透的美感,以工艺精湛寓示了陶瓷雕塑新的表现语汇的诞生。

明清之前景德镇陶瓷雕塑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不刻意追求表现形象的酷似,不刻意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精准,它的审美核心是“以形写神”,在艺术的表现手法方面注重挖掘传统,追求表现对象的内在美。然而,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的高超,在观念上转向刻意追求陶瓷工艺美,追求技术的完善、精巧和外观的准确。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多象生瓷,如瓜果、植物、仿竹木器皿、漆器等都力求惟妙惟肖地表现对象,从而演化成玩赏性的工艺美术品,陶瓷雕塑原有的理想精神被“取悦于人”的社会风尚淹没了。

明清景德镇陶瓷雕塑多以加彩为主,雕塑工艺更趋精细,表面装饰更显真实。从雕塑艺术角度说,这种彩瓷雕塑已暴露出陶瓷雕塑艺术由比较纯粹的、相对独立的、富有雕塑艺术本体精神的表现姿态渐入彩瓷张扬的新境。在材料运用重点转换的彩绘审美意识的影响下,一批高雅、艳泽的素三彩和古彩陶瓷雕塑于明末清初时产生,形成了景德镇陶瓷雕塑史上彩绘瓷塑的又一审美意向。当然,在彩瓷横空出世的明清两代,彩瓷雕塑无疑是以彩代塑,也就是七分彩三分塑,似“惠山彩塑”。过去影青釉所确定的材质与雕塑相得益彰的表现手法都被彩绘封闭了,瓷质剔透、层次丰富的装饰意味被彩瓷替代,这种转换产生了新的雕塑审美意趣,成为一种时尚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并影响到今天的日常生活。明清陶瓷釉彩缤纷,造型多样,瓷器成了釉彩、绘画、雕塑合为一体的综合工艺品。这是宋元以降已有的现象,不同的是毛笔代替了宋元“半刀泥”刻划花,雕塑由主体形象向附庸形象靠拢。与宋元景德镇陶瓷雕塑的理想化审美特点相比,明清的陶瓷雕塑则更注重愉悦的心态表述。

明清时期,景德镇烧造大量的神佛塑像。此类寿佛阔额长须,慈眉善目,身材瘦长,神清气爽,手执如意,旁依梅花鹿,有神佛造像捏合并用的痕迹,传递出不同凡俗的状态。这恐怕是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寿星的最新样式(图2)。明清寿星像的塑制,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许多器物浮雕饰以寿字,可见明清二朝社会充盈的仙道思想和审美趣味。寿佛的塑造因这种浮华思维的支撑,往往华丽多彩,浓艳纷繁。青花、五彩、粉彩作为寿佛雕塑形象的基本装饰色彩,搭配运用,其俗到极处便是雅的装饰效果,渲染出一种强烈的喜庆气氛,成为当朝时尚,后有八仙祝寿、东方朔、文昌帝君和婴戏都是这种伦理思想作用的结果。

明成化年间烧制的一件《青花布袋僧》(图3)塑像,采用的是青花装饰。其造型宽额凸腹,两手自然下垂,盘腿端坐,腰身微驼。整体效果简洁大方,突出了布袋僧的憨厚、朴实,艺术地表现出超逸幽隽、脱俗高雅的意境。这件作品在雕塑塑造手法上,已显示出景德镇传统瓷雕技法的纯熟程度,为景德镇的彩瓷雕塑确定了衣饰简洁、形象概括,适宜后期装饰的景德镇传统雕塑所独有的造型表现形式。由于受彩绘工艺的制约,景德镇的瓷塑一改过去涩胎上加彩的技艺,变为釉上加彩的新工艺,造型也慢慢地朝概括、提练的方向发展,直至到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地步。如传统的《三星》瓷塑,其衣着、动式,均为呆板之状,衣纹的褶折稍作刻划,大面积的平面板块留给彩绘者去装饰。因而,这类瓷塑装饰华丽、表情丰富,合乎大众生活的需求,有一种“俗到极致便是雅”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平民意识的增强和艺术性与商品性的结合。至今,这种传统瓷塑装饰技艺仍合乎平民百姓的审美意味,并深深地影响着东南亚华族文化的发展。

由于制瓷工艺进步、发达,明清景德镇陶瓷雕塑不仅拓展了表现题材,塑制了过去不曾涉及的内容,而且在刻意追求高、精、尖塑制难度的同时,使许多新奇的表现效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陶瓷雕塑语汇。清代崇尚的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和富有情趣的表现效果,具有工艺美的学术价值,为艺术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如象生瓷“花生”“荷叶”,其塑造技艺堪称超写实的典范,几可乱真。这种自然化表现的陶瓷雕塑,就是照搬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达到再现的目的,迎合当时社会取悦于人的把玩心理。景德镇俗称此类小型雕塑为象生瓷,如当时塑的南瓜(图4)、石榴、胡桃、莲子、粟子、海螺、蟹等都忠实于实物大小形状,制作精巧。为追求更加逼真的效果,古代陶工充分利用釉彩工艺发达的优势,进行特定釉研制,从传统黄、黑、白、褚、红等釉系中变化、提炼出酷似花生、石榴、胡桃、虾蚌等形态表皮色釉,经精仿工艺操作、烧制,使这些鲜果、水产的仿造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它是明清时期彩塑陶瓷制品的又一高峰,也是中国超写实雕塑最早的典范,显示了古代彩塑设计者的超人智慧。当陶瓷雕塑失去其艺术的独立性,以工艺瓷出现时,它只能靠形式的华丽与精细的雕琢来取悦于人。这种华丽与精细是符合当时纤巧、文弱的文化心态的。

清代由于粉彩装饰技法的创造运用,较之于五彩、素三彩装饰更能真实地摹仿自然景物、人物,使得瓷塑的釉上装饰更趋精进,富有写真表现空间,瓷塑的开相,全身的满地彩更加趋同于彩塑效果,具有真实感。产于雍正时期的《粉彩凸雕狮流壶》(图5),集堆塑、凸雕、镂雕于一体,把手和流口塑两个不同形态的狮子,巧妙自然地安置于凸雕加透雕的壶身,有狮子戏绣球的感觉。在如此复杂的雕塑工艺之上,还非常工巧地填上了细密繁缛的粉彩。那时,这种工艺复杂、装饰华贵的壶,在欧洲市场十分抢手。

清代乾隆时期陶瓷雕塑最显著的特色是将所有器物雕塑化,经过彩饰之后突出其玩赏意味。把装饰性器物雕塑的五大特点综合一处,以塑造上追循工艺极限、技艺上至精至绝为乐事,博得世人欢心。这种将器物雕塑形象化处理,有诸多形式来展现造型主体。如简化器物肚腹外形,强调颈口部雕塑形象;或将器物外形作背景,采取堆、塑办法,把人物或动物、故事情节串于器物之中;另有许多器物造型组合的过渡器件,如各种承托,也塑成雕塑样式;再就是采取通体透雕,层层套叠的方式,将器物完全雕塑工艺化。器物雕塑化处理的同时,还嫌精雕细刻得不够,往往加以重彩,使艺术性造型以塑彩结合的方式,达到工艺美的至高境界。有人称此为庸俗,其实古今中外哪类工艺制品不是随技艺的进步而提高至精至绝的工艺美呢!艺术的存在都是由其自身变化规律所决定的。

由于彩瓷走向了颠峰状态,我们从众多的陶瓷器皿浮雕和镂雕装饰图案中可以看出,描和绘对陶瓷雕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雕塑艺人们基本在用雕塑工具来绘画,那些楼阁亭台、自然山水、历史故事、花卉图案、戏曲人物等更接近画的形式。由于明清两代陶瓷雕塑因彩瓷的兴盛而显得极力向绘画靠拢,加剧了雕塑自身特点的丧失。陶瓷雕塑的文化特征愈加无法体现,雕塑艺人的热情和才能只能倾泻在工艺性、装饰性的雕琢和堆砌上。另外由于分工过细,雕塑与彩绘形同一条道上并驾齐驱的马车,跑得时间久了,距离便拉开了。是雕塑依附彩绘,还是彩绘依附雕塑,因此,雕塑与彩瓷的结合,很难恰到好处地相融一体,展现新的面貌,相反,一种趋俗的态势隐约凸现,这种现象造成的必然结果是萎靡繁缛的衰落风气。明清景德镇陶瓷雕塑在“取悦于人”的精神力量支配下,追求的是色釉的纯正地道,雕刻的精巧规范,描画的细密入微,烧制的完美无缺。这种审美标准的极致产生浑然一体的工艺美感,让古今的收藏家们把玩意浓,其身价与日俱增。

(注: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陶瓷彩绘雕塑艺术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YS04)

参考文献:

[1]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熊钢如.陶瓷雕塑[M].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

[3]熊廖.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4]李刚.青瓷风韵[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5]苗学礼.景德镇清末民初雕瓷[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为此,我们调查了学生阅读书籍的范围,观察他们的阅读方式,发现学生对书籍选择上无明确要求,不管什么书,只要感兴趣,拿起来就看,基本上是信马由缰、囫囵吞枣和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分析其原因:一是学校和教师对阅读本身缺乏理性思考,将阅读这种复杂活动表面化、形式化、活动化,没有纳入课程管理,缺乏科学指导,还处于感性实施阶段。二是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阅读的主要任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小学阅读要解决哪些问题不清楚,读什么、怎么读、培养哪些阅读习惯和能力没有准确定位。三是对当代阅读特征的变化没有应对措施,传统方式的阅读满足不了学生现实需要。四是有近15%的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阅读障碍,读书时音调不准,增字减字,速度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上述原因导致了学生知书不达理、达理行不变的问题,产生了读与不读区别不大、后续学习优势不足的现象。我认为,如果学校和教师只知道读书好、读书有用,但不清楚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对阅读来讲就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和魅力。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这不得不让我带着老师们重新思考:小学生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

小学阅读“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任何人来讲,阅读的作用除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滋养心灵,累积内在的生命能量,提高生活品位。而实现这一切的保障就是让学生从小开始就喜欢阅读、学会阅读、通过阅读积淀学习能力。实践证明,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不具备就会制约其他能力的形成,并会衍生出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基本上是不会阅读造成的。而小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和关键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而且,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阅读,以后就再也学不会了。可以说,成人阅读障碍就是学生时代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所致。所以,对小学生来讲,阅读就像生命一样珍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学校来讲,为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季节是重要使命;对教师来说,要让学生在这个季节中享受有品质的阅读生活,是应尽的义务。

多感官、取法乎上的大阅读。这些年,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也让我很费解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与我二十几年前教过的学生相比,对周围事物和信息的敏感力严重下降,注意力、专注力、听力、视觉范围都在减弱,对世界万物的存在木讷迟钝。这种现象是印证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古训,还是教育出了问题,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但这让我很担心,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丧失学习能力。而且还会因为对事物漠视,造成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枯萎,人生也会暗淡无光。阅读本身是多感官协调运动的过程。美国科学界的一项研究证实,阅读障碍症是多感官混乱造成的,阅读不仅仅与视觉处理问题和语言处理问题有关,还是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的结果。要想提高阅读的效果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调动所有感官帮助感知和吸收信息,感官参与越多对文章内容的记忆越深刻。我国古代提倡的眼、耳、口、手、心“五到读书法”,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在多感官的刺激中体验读书乐趣。事实上,从阅读的本义上看,凡是用眼睛看到的、用心去体会的,都是在阅读,阅读的对象自然也就包括了文本性和非文本性的信息资源。基于这样的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颠覆“阅读就是读书”这一贯的理解,在审视学生阅读问题时,有必要将阅读范围扩大,将阅读内容具体化,于是我们提出了阅读文本、阅读声音、阅读图画、阅读自然、阅读社会和阅读自我6大领域,并构建了学校阅读的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多感官阅读。

在阅读范围确定后,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很重要。面对当今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信息资源,开卷有益已经是悖论,对甄别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讲,选择阅读内容意义重大。宋朝理学家朱熹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各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教育, 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当代美国教育家柯领也认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儿童精神被污染,要尽可能让儿童的心灵接触美的东西。上述观点,是儒家“童蒙养正”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诠释,本人非常认同这种观点,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并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取法乎上的原则,力求把最精彩的课程、最优秀的文化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读有价值的书、听高雅的音乐、欣赏最美的画面,强调经典阅读。同时,尽量避免学生阅读娱乐性、消遣性的读物。我们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还依据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做到深浅适中,多少适度,重个体实际和需求,不一概而论。

品尝真阅读的味道。阅读绝不是简单的“读”和“看”,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浅尝辄止、被动应付、缺乏思考的阅读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3个关键词:一是思考。思考是阅读的基石,只有带着思考的阅读,才是真阅读。正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二是育人。阅读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对话,阅读的过程是促进心智成长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塑造完美人格。如果阅读起不到促进心智成长的作用,便不是真正的阅读。三是享受。学生在阅读中能感觉到快乐,内心有一种充实感,对阅读有一种依恋,是一种享受,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也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我们将“阅读即思考,阅读即育人”作为师生阅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将“虔诚阅读,明理力行”作为校训,让阅读有的放矢。

我们在实施阅读工程时,强调3个行为:

一是倡导主动阅读。目前一个让我惶恐不安的现象是,人类似乎不知不觉进入了靠外物刺激的生存时代,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学生的文化、生活用品,无不追求新、奇、特,来“引诱”学生使用,而对学生健康和习惯是否有利却置之不理,许多儿童书籍包装精美,但内容却乏味至极。只靠刺激征服读者,正像麻辣烫唤起味觉一样,怎能激发内在的生命力量?时间久了对身心均是一种伤害。在实践中,我们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用了各种招数,像少留作业,奖励书籍、食品、文具等各种手段。这样的方式,只是在初期产生一些作用,很难持久。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我们认为,激发主动阅读的动力靠内在的力量,不是靠外部的手段,内因永远是主导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外部奖励,通过制订计划、畅谈读书感悟、写读书笔记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增强阅读自信,教给学生应对阅读困难的方法,提供有趣的、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们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是最重要的义务和绝对的职责。对学生来说,阅读没商量。当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后,教师不必为如何吸引学生读书而费尽心机。并通过践行“虔诚阅读,明理力行”的校训,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和自主阅读的意识,使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努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寄托,最终达到主动阅读的目的。

二是培养阅读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利器而行事之人,自然是幸福之人。阅读能力就是阅读的利器,是阅读的中枢神经。阅读能力强的人必定能体验到阅读的幸福,阅读能力缺失是阅读障碍的根源。大概、差不多、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无法形成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不同的学段侧重点不一样。低年级强调识读,也就是对重点字词的深入解读,我校编写的《汉字的秘密》正是为配合低年级阅读而编写的;中年级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强调理读,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和专注力,在阅读理解上下工夫。“阅读・活力”课堂就是针对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而构建的,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为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年级强调品读,注重思考内化,情感细化,品行变化。我们将教科书的阅读作为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与其他书籍相比,教材是最优秀的学习指导书,只要能够正确地阅读,就可以成功地提高学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阅读教材,要读出教材的结构,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式。不同的教科书阅读方式也有差异,关注的重点内容便不一样,须因地制宜。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阅读课外书,学会提问题的方式阅读。例如,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怎么介绍的?这本书写的是真实的吗?全部真实还是部分真实?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思考过程。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才能将阅读内容镶嵌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产生理想的阅读效果。

篇3

市红十字会:

你会“关于青少年、幼儿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仲裁委员会收费项目及其标准的请示”(京红〔1995〕第15号)收悉。根据京财综(1995)996号《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住院保险仲裁收费的复函》精神,经研究,同意由你会组建的北京市青少年、幼儿疾病住院医疗保险仲裁委员会在受理理赔过程中的争议时,收取仲裁费600元,仲裁费由败方负担。

此收费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请你会及时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手续。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岗位意识;增强

在讨论提高财务管理效果时,同行往往聚焦于如何优化财务技术以及财务流程。对此,笔者表示赞同。但仍须指出:面对财务管理的程式化过程,在关注技术的同时还应增强财务会计人员(以下简称: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之所以提出这一论点,可归因于这样几点认识:(1)在组织资源范畴下,“人”的要素处于核心、关键的地位;(2)实践表明,财务管理活动所要求的跨部门协同,依赖于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正因如此,探讨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培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岗位意识包括哪些方面呢。从总括层面来看可以包括: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沟通意识。其中,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而沟通意识则构成了财务人员的个人素养的一部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管理的岗位分析

在实施岗位意识培育之前,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岗位特点展开分析。而岗位特点又与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相关联。因此,以下将围绕着: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三项内容进行岗位分析。

(一)资金预算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资金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起到统筹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特别对于具有事业部型结构的组织而言,对各事业部单元的资金需求进行合理预算便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在经济学视阈下,受到信息不对称和财务人员有限理性的干扰,往往在统筹预算编制时会被诸多因素所影响,如因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批准事业部不合理的预算资金申请。由此,将给企业(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资金使用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针对资金的使用管理除了涉及到监管资金流向和流量,还须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控制。前者较好理解,而对于后者而言实则在于,单位在筹措资金时不仅将面临会计成本,同时在资金稀缺性的促使下还会形成机会成本。那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岗位的要求是什么了。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形式和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资金分配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无论是盈利性单位还是非盈利性单位,都面临着对资金进行再次分配。即部分资金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并行于资金循环中;部分资金则作为发展积累资金,存在于企业(公司)银行帐户之中;而还留存一部分资金,作为单位职工福利津贴的储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需在整体视野下来考察单位的事业发展。

二、分析基础上的岗位意识要求

在上述岗位分析基础上,其对于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团队意识要求

从岗位分析中不难发现,现在财务人员面对专业项目的预算审批、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如,电力单位在进行项目施工中,所面临的资金预算就存在着包括施工周期、工程物资采购、地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财务管理人员应建立团队意识;并相信,在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互补下(一般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人员参与),定能克服诸多专业上的障碍。

(二)协作意识要求

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对于财务人员的协作意识要求很高。实践表明,针对该协作意识的要求包括:(1)提高成员间的信任度;(2)维系成员间的和谐工作关系;(3)激发成员间的互助精神等。不难看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驱动,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协作意识,从而满足财务跟踪管理的机制需要。

(三)沟通意识要求

以电力单位为例,在组织部门职能化的情况下,各部门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在进行预算资金申报或是利润提留上必然存在着“利己”动因。笔者并不对这种动因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强调:财务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从而在人本原则下科学、合理、灵活的展开资金预算工作。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便为下文的路径构建明确了方向。

三、要求指向下的路径构建

在培育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模式组成

1.岗位培训。作为常规培养模式的岗位培训,应在内容设计上进行创新。即减少以往突出岗位技能、实务的特点,须增强涉及岗位意识对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重要性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展开。

2.团队互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财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二)模式实施

1.针对年轻的财务人员。年轻财务人员可以界定为,才毕业或毕业5年以内的人员。应在岗位培训方面着重提升、优化他们的岗位意识,并将组织发展目标内化为他们努力工作的驱动力。通过充分发挥其可塑性强的优势,来培养组织的新生力量。

2.针对具有一定资力的财务人员。职业疲劳期的负面影响,将抑制他们在意识提升方面的努力。然而,可以在团队互动中请他们向年轻人讲述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也能在讲述中激发自身的职业情感。最终,促进自身的素质优化。

(三)模式评价

不难发现,财务人员岗位意识属于思想领域的要件,根本无法直接量化评价。为此,可以把财务管理团队看作为评价单位。通过较长期的工作业务状况,在多方评价的基础上给予考核。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在构建路径时应遵循: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沟通意识的要求,并针对新员工和老员工分别进行岗位意识培育。之后,还应以财务管理团队为整体,评价他们在岗位意识增强方面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3).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型工匠;创新教育;技能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点。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包括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方式的实践等尚在起步阶段。

一、高职院校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当今时代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大批面向一线社会工作岗位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高超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且拥有一定创新素质和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逐渐在理论上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实践中的高职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仍存在诸多困境。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鉴于高职教育发展的诸多局限,高职院校要勾勒更深远的发展愿景,势必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创新型社会的到来,高职教育原有的观念、体制、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遭遇培养新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发展瓶颈之际,国家也在顶层设计层面作出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调整方针。

二、高职院校以实践技能为导向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

当今时代急需大批知识型新型“工匠”,从现代学徒制的战略选择出发,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旨在培养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出色的专业技能技术,且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实用型人才,无疑是促使职业院校发展更快,走得更长远的一个有力杠杆。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阐明高职院校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与理论依据,且综合对比多所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的优劣之后,探索能够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创新型、知识型的新型“工匠”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可能。

1.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为市场“量身定做”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具有市场性,从专业设置到课程设计适应市场发展,随市场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动,闭门造车式的专业设置只会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去甚远。另一方面,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刚入校或入校一年以后仍然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模糊,学习目标方向不明确,因此并没有学习专业理论的积极性和紧迫性,普遍存在着“混日子”的心理。因为兴趣和意志的缺乏,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是得过且过,最终因为学无所成,且多数职校生所学专业不仅不精,还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节,最终导致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用”,毕业以后处处碰壁。

结合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及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在建设专业时应主动与社会企业、行业产业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上根据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从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方面深化职业院校与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既然是以培育能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应不以“普通专业”为主,而侧重“技术专业”。因而,满足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性、应用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是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应重点考虑的焦点。增强专业的技能性、操作性、综合性和普世性,就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并重。

而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则主要要从打消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迷茫心理与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要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了解这一专业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和掌握怎样的专业技能,从哪些途径、怎样学习才能满足专业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学成以后能够胜任哪些工作等等。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与所学专业适应性的基础上,才会更理智地生发出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学习知识,即促使其自主自觉自愿学习。其次是课程的设置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还要适应社会经济的人才需求,因此需要设置更为灵活实用的课程模块,以达到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三者的协调统一,提高理论课程的知识含量、专业课程的专业含量和实践课程的技术含量,凸显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实用”三大特性。

2.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杠杆,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且适应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为提升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以“引进来、走出去”、教师发展中心等为杠杆,加大对本院校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引进来、走出去”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行“双导师”制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来”既可聘任名校及校外科研机构专家、高工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也可引进普通高校的博士或青年教带领校内学生做科研课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推行专任教师+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度,甚至可尝试由企业师傅直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走出去”即专任教师下企业。教师下企业分走访和实习两类,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应定期到有本校学生参加实习的企业走访;专任教师则可尝试让其与学生一起到企业“实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实习,既让老师尽到关照、监督、指导学生的责任,也能利用自身的知识为企业实时实地解决实际困难,达到校企合作的共赢,还能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弥补实践实训技能跟不上理论教学水平的不足。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服务教师全面发展、着力提高执教人才培养的服务型专设机构,教师发展中心以辅助教师发展为宗旨,承担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训、交流服务、质量评估等职能,故而依托教师发展中心,能更有效地推进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的相互融合,为教师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与支持,满足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也更有助于为本院校打造一支忠诚度更高、综合素质也更高的师资队伍。

3.以培育“工匠”为目标,明确实践技能培养导向

“技艺授受”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落实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身上,就是能够在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之后具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技能。而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传承之人,高等职业院校便更能在社会大力提倡重振工匠精神的大好契机下一路高歌猛进。在培养“工匠”型技术人才时,职业院校不能套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否则容易造成W生两面“夹生”的状态。为强化学生实践实训能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与特点,明确以就业导向为基础的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比如在校内外创建汽车美容店等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采取与社会企业、校外工作室相一致的运营模式,同样对外接受订单,为实践教学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等,既可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能为学生创造收入。

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最终目的是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即更好地就业,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隙对接。要实现这一目的,不防重拾对“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信心,在现实操作中改革和创新“订单班”的具体做法,真正落实“订单班”开设的初衷。“订单班”式人才培养的实质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也涉及多种因素,目的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出发,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密切校企联系,使学生更好就业。从“订单班”式人才培养的内涵出发,可以得出――让企业在学生甫一入学便真实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中,学生毕业时仍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情况自由选择企业――这一结论。那么,更具体的操作则是高职院校每年均在一年级各专业设立紧密型的“订单班”,“订单班”的校内实训场所由校企双方共建。“订单班”成立后,企业每周或每月定期派遣师傅到校内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实践技能,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双向对流。“订单班”学生毕业后,企业有义务安排其就业,但学生也有权利重新选择就业方向或到岗时间等。从大一开始的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既能让在校生更早熟悉行业现状,也能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实习时长,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隙对接,此外还能加强学生对未来预就业企业的忠诚度,企业也在这过程中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蒋萌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2);

〔2〕谢淑润,夏栋.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08);

〔3〕李小娟.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6);

篇6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多变,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这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巧思与创新意识,发展多元的课堂教学策略。多媒体技术的便捷带给中职语文课堂全新的面貌,如何巧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中职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中职语文课堂相对于普高传统的语文课堂,在教材的选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更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丰富的感官刺激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通过信息整合知识,建立学习的多元化。而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并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善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展现出出色的教学艺术。

以中职语文课堂《诗经》二首(高教出版社)一课的教学为例,平时学生学习古诗,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讲述法解说诗歌的涵义,哪怕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往往也只能以文字的方式记忆,以自己的想象来体会诗歌意境,而他们的实际生活中缺少类似的情境,所以很难透彻提升自己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鉴赏能力。《诗经》二首中,一首《静女》为爱情诗,其中描写的男女感情尤为含蓄,为后人所咏叹。而《采薇》表现的则是戍边士兵思归的内心哀痛。两首诗皆篇幅不长,针对所教授对象的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PPT制作基础,我设计的授课教学流程是:

一、引起兴趣导入

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静女》《采薇》的诗词朗诵,画面配有诗词及音乐伴奏。学生听完朗诵后思考,这2首诗的诗歌风格与以前所学的诗歌有何不同,进而进入当天的课程主题:古为今用学古诗。

二、知识要点梳理

认识诗经,了解诗经的诗风特点

a.使用头脑风暴教学法,教师朗诵一些平日很熟悉的诗句,介绍皆出自于《诗经》,学生恍然大悟,引起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对《诗经》的诗歌风格和特殊的句式的印象。

b.以多媒体课件用要点形式介绍诗经相关知识。

c.展示《静女》《采薇》的译文。

三、语文课堂与信息的融合

加深对古诗意境的了解,播放《静女》《采薇》的动画。(动画取至于网络,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信息图像以动态的视觉形式呈现,学生脑海中充满了具体的画面感,有利于加深对古诗意境的了解与记忆。)

四、分组学习

教师展示并分发学习任务单。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单的要求,除课本的两首古诗之外,又另外选取诗经中的:《氓》《蒹葭》《无衣》《硕鼠》共六篇给学生抽签选择,全班分成6个小组,将自己小组选中的古诗改为新诗或改写为白话文故事。

各组分组完成对古诗的修改工作,要求修改完成后各组制作成一份2页的多媒体课件并在全班展示。教师做指导。

课程结束前需将学习任务单中:工作分配、改写方式、创意构思等内容讨论并填写完成。

作品展示,学生分享心得,教师做反馈评价,填写课堂活动反馈单。

我设计的课堂活动反馈单的一些问题如下:

1. 使用多媒体展示之后,我对诗经的了解更清楚了。

2. 使用多媒体展示后,我对《静女》的意境能更深入了解。

3. 使用多媒体展示后,我对《采薇》的意境能更深入了解(符合、非常符合、不确定、否)。

4. 我在分组学习中学到了(可多选):(团队合作、写作技巧、分组合作、讨论问题)

5. 你最喜欢的活动单元是?(认识诗经、《静女》动画、《采薇》动画,展示作品)

经过收集反馈表并统计后,可以看到:学生对利用多媒体呈现古诗内容比较感兴趣,认为自己更了解古诗了的比例也达一半以上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喜欢的单元依序为各组作品发表展示、古诗动画、古诗知识介绍。

通过这次多媒体技术融合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反思到:

一、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语文科单元教学对学生学习有正面的影响。除了可以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所学,并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之外,也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及动力。

二、创意离不开经验的源头活水,无论是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都要以旧经验来创造新体验, 教师在课程活动设计之初,就应做出适当的规划,将传统教学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将新旧两种模式,密切地整合在一起。

三、运用创新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但兴趣只是学习的第一步,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得维持学习的动力,及适当的评价和反馈,让同学接纳评量,才能寓教于乐,学习将更有效果。

四、教师除了创新教学方法的理念外,更可以机动性地调整教学行为,以寻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效,落实专业自主。所以,唯有多充实自己、参与创新教学相关研习活动,方能在教育情境中有更多的体认。因此教师们可以透过对教学现场的观察、师生互动的回馈鼓励和进修研习的机会,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探索力,唯有教师自己能多多延伸自己的学习触角和参与团队学习的组织,透过创新教学的课程设计和行动研究的反思,才能给予学生更多不一样的新体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地方经济要增长,地方产业要做大、做强还要做优,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付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地缘环境、文化资源优势,并且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也存在着地域优势,我们一定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从而使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高校通过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但能促进地方高校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能使高校获得较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和取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二、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可行性

首先,地方高校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和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地方高校通过及时调整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其次,在地方高校中汇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这些人员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本身还拥有各类基础实验室、大型精密实验仪器、丰富的专业书籍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有利于高校教师和技术人员取得较高水平、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最后,地方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第一,地方高校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积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第二,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分析、排序和再造等一系列的过程,使企业得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是企业培训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为当地企业培训提供了师资保证。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地方高校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就是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建立良性共生关系。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制订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及相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的资源条件、发展实际状况,并且要依据今后本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确立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各产业特点,加强专业特色,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高校在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实践性学习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学分,从规章制度上保障学生课程实践应用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完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优势,建立企业、高校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应借助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赢。地方企业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等科研部门设立在高校,由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科学保证。另外,地方高校要培养出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可选择那些产业规模大、影响力好的地方企业将学生的实验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让学生到企业第一线进行学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基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能充分吸收实践工作中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高效地再现这些知识,同时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设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的教师队伍,即专兼结合、理实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是绝对有必要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考察、跟岗学习,深入企业第一线,支持教师参与相关企业职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做到实践―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各种从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具备专业从业资格证和任职经历教师的比例。以此提升地方高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高校还可以广泛吸纳地方各行业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等,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这也是建设和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方法。

四、结语

总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克服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正确合理地制定了本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淑芳,田伏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3-125.

[2]黄国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8.

[3]陈晔,孙忠梅.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4):7-9.

[4]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1):135-136.

[5]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56-58.

篇8

(恩施州财政局 湖北·恩施)

摘要:“营改增”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商品和服务,有利于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和完善税制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发展及财政收支的影响,希望为完善“营改增”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营改增”;地方经济;财政收支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湖北省恩施州“营改增”试点改革按照应税服务范围,经调查摸底,纳入试点行业纳税人1336户,2012年缴纳营业税19830万元,占全州营业税入库总额的17.3%,占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4.9%。

分行业看:陆路运输239户,水路运输22户,管道运输1户,研发和技术服务26户,信息技术服务22户,文化创意服务235户,物流辅助服务122户,有形动产租赁服务41户,鉴证咨询服务171户。

分类型看:已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11户,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企业38户,小规模企业656户,起征点以上个体户6户,起征点以下个体户166户,临时代开票户25162户次。

二、“营改增”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消除重复课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近年来,恩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增长14.6%,拉动全州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贡献率达44.2%。目前大部分第三产业以缴纳营业税为主。由于营业税主要以营业额为课税对象,各个环节之间的营业税不能抵扣,产品经历的生产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的环节就越多,所含税负就越重。而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企业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所包含的增值税金可以抵扣,“营改增”后能够降低第三产业的税负,提高利润率,促进恩施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2)有助于恩施增值税收入的增加。“营改增”使增值税链条基本完整,从静态看增加了增值税收入,从动态看由于在最终消费以前的各个环节,税收环环相扣,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3)有助于深化行业内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随着恩施产业结构升级举措的落实,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全州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期末的31:29: 40调整到28: 32: 40,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低到30%以下,全州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三一二”到“三二一”的历史跨越。但是由于企业外购服务所含营业税无法得到抵扣,企业更愿意自行提供所需服务,导致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分离,制约恩施经济发展后劲。“营改增”后,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部门从生产企业分离而不增加税负,也可以使生产企业内部服务转由外包服务而不增加税负,三次产业融合,促进恩施产业结构升级。

(4)有助于出口服务贸易发展,优化全州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近年来,恩施外贸出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全州累计实现外贸出口2.3亿美元,增长1.1倍。由于服务业在出口时无法退税,造成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营改增”后,对出口服务贸易不但可免税,而且对出口服务贸易本身和为产品提供的服务也可退税,这样必然会激励恩施出口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恩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三、“营改增”改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从政府层面看,“营改增”改革未来会增加恩施财政收入,但短期内对恩施财政增收会产生一定影响。营业税是地方税种,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按75: 25的比例分享,对政府来说,原本可以全额征收的税种转化增值税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政收入,对财政收入的增加带来不小的影响。根据中国财政年鉴数据显示,从1998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营业税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超过增值税分享收入,约一半以上营业税是增值税分享收入的2倍。“营改增”后,恩施税收总体水平短期内可能会有所下降,将对财政收入产生“减收增支”的影响。

恩施营业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2011年财政收入统计,2011年恩施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9亿元,比上年增收5.8亿元,增长22.2%,五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共实现收入总额18.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9.4%。其中,实现营业税8.8亿元,占201 1年地税收入的42.6%,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7.4%,是占比最大的税种。实现增值税3.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2.1%。恩施营业税比重(营业税占地方增值税、营业税之和的比重)约为70%,从2012年营业税完成情况来看,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势态良好。可见,全州财政收入对营业税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营改增”后,在不改变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的情况下,恩施营业税比重会降到60%以下,将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1)从减收因素看,“营改增”增加了进项税额抵扣,对小规模纳税人设定3%的优惠税收征收率,因此,企业整体税负会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随之带来财政收入减收。另外,由于营业税是恩施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属于共享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营业税又是地方政府收入,即便税收收入不变,地方政府收入也会减少75%。由于地方缺乏能提供稳定收入的主体税种,虽然现行试点的方案,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那么从理论上讲,也存在地方财力减少问题。

(2)从增支因素看,根据目前试点情况,由于经营模式、盈利能力、成本结构、发展时期不同,“营改增”后,在同样的税率水平下,部分试点企业由于抵扣项目少,税负会有所增加。据调查,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的多数从业者认为,税负能马上减轻,无需财政扶持。而大型鉴证咨询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中的经营租赁行业以及物流辅助服务业,则要求财政扶持。以物流企业为例,实行“营改增”后,货物运输企业实际增值税负担会增加。为此,恩施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也需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以扶持税负增加的企业,用以平衡企业税负,从而增加财政支出。上海对税负增加的交通运输业通过财政扶持政策予以补贴,上海市按税负增加额的70%予以补贴。税制改革后恩施交通运输业增加税收5000万元,假设按上海市补贴70%算帐,将增加财政支出3500万元。2011年,全州“1+6”试点改革企业缴纳营业税5500万元,2012年全州预计缴纳营业税16570万元,比2011年增加11070万元。以上税收减少约8000万元,保守计算,当年减少财力5600万元左右。目前,对税制改革后税负上升的企业,省财政厅正在研究“不征不退、按月预征、年底清算”的“暗补”方式,即不实行财政补贴的“明补”政策,若执行这一方案,则全州预计会增加财政支出。

篇9

(湖南工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和就业中存在的矛盾和主要问题,将“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讨论了“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实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等的实践教学“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三重一高”模式;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33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C0317)。

*作者简介:李大军(1979-),男,湖南理工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及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20

长期以来,经济的增长被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最新的《环境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报告(2013版)》显示,2010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420万人左右,预计2015年达到840万人,2020年将达到1 690万人,环保产业未来的人才缺口巨大,这预示着环保类技术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而在我国传统教学体制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在就业时普遍受到冷遇,各高校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办学压力。环境专业为何会“叫好不叫座”?这是一个值得高校管理层和业内人士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合理,培养的毕业生实践技能满足不了环保单位的用人要求。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新世纪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过程要联系生产实际需要,着力构建“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

根据现有企业对本科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大多为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锻炼,实践教学时数较少,并且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甚至有的往往流于形式,并未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另外,环保企业在用人方面,青睐于实践能力丰富,具备专业应用型的人才。为此,为培养出更多的、更好地适合环保事业需要的人才,需要适度改革现行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1.2 教、学、做分离,供需脱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办学规模的迅速增大,由于经费、场地设备、师资、机制等原因的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特别是校外实习,普遍存在基地少、执行难等困惑,导致教、学、做分离,供需脱节,企业用人出现“有人用不上,要用找不到”的现象。

此外,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环保岗位一般由于专业性要求高,需要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致使实习单位愿意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学校与大多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参观实习,缺少与实习单位建立更深入的合作框架,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推进缓慢,落后于学生对岗位实习的需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本无法动手操作。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时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如何在校内创建具有实际工程规模的模拟实训场所,将是发展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方向。

1.3 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结构不合理

按照人才结构,通常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学术型人才是最上层次,但为少数;工程型和技术型处于中间,技能型人才则为最下层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程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将加大,技能型人才将逐渐减少。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教育规划的同时,应用型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以应用型为核心,形成其办学特色。

1.4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言至关重要,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摆脱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枯燥的“闭门造车”现状,就应该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另外,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内容趋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较多。比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中,关于催化还原法脱氮工艺(NSCR、SCR)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实验室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或模型,加之多数教师自身也缺少相应的生产实践经验,故而在授课计划中无课时安排或授课时走马观花,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工艺过程和原理,更不会有兴趣去探索和研究这类环保设备的工艺参数。

2 “三重一高”办学模式的内涵

2.1 课堂教学应注重基础教育

所谓“重基础”,即重视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达到基础理论扎实,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够用的科学知识基础。因此,高校教学应加强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基础厚实、适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人才。

2.2 实践教学应注重技术教育

“重技术”,即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专业技术精湛,能够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2.3 注重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重能力”,即重视学生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职业、社会发展需要。环境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重知识,轻能力”,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再渊博的知识都是无用的。因此教学除了要准确反映学习领域的内容和排序,并实现具体的教学情境,还要体现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特点,宜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2.4 人才培养要具备高素质

“高素质”,即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的培养,达到综合素质高,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可见,“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是保持一致的,它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中,重基础是根本,重技术是实质,重能力是保障,高素质是前提。四个方面共同形成合力,开创“三重一高”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新模式。

3 “三重一高”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注重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效果和和实践效果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因素,是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保证。培养具有一定实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首先必须配备一支既具备专业知识、又熟悉工程实际应用技术的“双师型”教师。很多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趋于年轻化,虽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能力,但在企业实际锻炼较少,对工程现场不够熟悉,导致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联系不够紧密。因此,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作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接触社会和行业,增加社会经验、行业知识,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提高专业技能等实践能力。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师资培训基地或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等进行专门学习培训,让他们更新知识和观念,掌握新工艺和技能,增强科研能力,且对于取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实行一定奖励等。

3.2 “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

实践证明,在高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院校可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是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效方法。采取“学位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结合,可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使这些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3.3 “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

根据湖南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学校在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上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学院从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市场需求出发,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主要形式可以包括科研及咨询服务、技术成果转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工人岗位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工艺改进或派遣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社会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大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的转变,逐渐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积极探索企业课程嵌入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校企双向参与和分段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订单式定向培养、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联合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生产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工学结合、交叉培养等模式。

(3)要积极扶持学院科技产业的发展,要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发展“产中校、校中产”,将学院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学院创收。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基地在教师业务能力、科研水平提高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开展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岗位技能训练和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4)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课程技术应用的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和科技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环境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操作过程进行讲解,课堂上要广泛运用图片和动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同时应适时配合现场参观、讲解以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工艺、设备和技术的理解,并组织相互讨论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要加强与企业及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制订计划,开展一定数量的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

(5)注重校企合作,推进国际合作。学院应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及企业合作办学的发展模式,与国内外名校名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部分优秀的学生到国外继续深造或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

4 “三重一高”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算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知,“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素质与能力拓展体系,而强化实践教学是实施“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转变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切实重视和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构建“三重一高”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其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5 结论

“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它符合社会的需要,也符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对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其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办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在教学上强化课程技术应用的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及“产学研”合作,以此构建新的环境工程专业“三重一高”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其专业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惠芳.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3(6)

2 皮科武,万端极,高林霞.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比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

3 廖兴盛,裴习君,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

4 N.J.Brookes,S.S.Morton,A.R.J. Dainty,et al. Social processes,patterns and practices and pro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

5 徐学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J].教育探索, 2012(2)

6 邹雄伟.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J].水利科技,2007(2)

7 李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

8 梁存珍.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学院;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2014年9月,总理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时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次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之一,被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自此,创新创业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股新的全民社会热潮。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具体操作中,各个高校由于自有资源基础和院校特色各不相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也是各尽其能。然而,笔者发现,通过设立创业学院这一枢纽型组织,来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工作,成为近年来很多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举措。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校已相继成立30多所创业学院,而且每年都有新增创业学院成立,目前拥有创业在读生近2000名。[1]不可否认,创业学院的设立对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和研究,课程体系打造和实践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创业学院具体运行的进一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瓶颈问题也随之凸显,并日益制约创业学院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本文试图在梳理高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创业学院实际运行中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和现状

(一) 组织架构

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多数高校采取了一种“非实体化”的运作方式,即“无形学院,有形运作”[1]。在这种组织模式中,创业学院并非独立二级学院或实体学院,其工作团队由学生处、团委、各学院抽调辅导员及非编人员组成,不设正式编制;经费上有专项经费支持,但挂靠在学生处财务户头;办公场地一般设立在学校行政办公楼或经管类学院。

另一方面,在领导配备上,几乎全部高校采用相同模式,即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任创业学院院长,副院长则设置多人,一般包括学生部(处)长,教务处长,研究生院(处)长,团委书记,经管学院院长等。另有个别高校也会设立专职副院长,主管学院建设和日常运行。

(二) 制度规范

各高校在创业学院成立之初会制定总章程或发展大纲,作为创业学院设立的纲领性文件。另有若干管理细则或管理办法,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课程培养计划》、《创业导师管理暂行规定》等,也对创业学院日常管理和运作起到规范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创业学院普遍的“非实体化”特征,各高校创业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尚不成熟,尤其缺少完备的长效化细则。

(三) 培养体系

几乎所有的创业学院在培养体系方面的操作和认同是一致的,即需要从课程培训和实操孵化两个方面来打造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方面,主要依托经管类学院精品课程、大学生就业和心理帮扶中心团体培训拓展项目以及团委科技创新赛事资料等内容,通过开办“青年创业特色班”、“创业通识教育培养班”、创业者沙龙等培训活动,讲授创业知识,营造创业氛围。部分有能力的高校也会拓展海外培训项目和企业参观实习,为课程培养体系搭建更为直观的高阶通道。

实操孵化方面,高校创业学院现有实践抓手和模块主要有三项: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校内创业项目运营(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对接。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是高校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创业训练载体,学生们从团队组建、项目构建、计划书撰写、项目答辩等一整套流程中,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模拟创业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向内创业项目运营是指针对学校现有的实训基地资源,有经营意愿的学生团队以招投标的方式竞标项目的运营权,获得运营许可的团队通过项目实操,感受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对接是指由政府或学校联合企业出资,开设创业孵化基地,为有能力、有项目、有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费用减免、风投引入对接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业的最终落地。

(四) 师资队伍

创业学院师资队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依托各高校经管类学院而形成的专家型讲师团,二是各高校通过校外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企业家创业导师。专家型讲师团主要负责校内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讲授,内容涉及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企业家创业导师的传授形式则更具多样化,包括创业沙、论坛、大讲堂、案例分析课、经验交流分享会等,且时间安排较为随意,并无定法。

二、创业学院发展的困境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