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范文
时间:2023-03-18 03: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请您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篇2
在我们中国过清明节的时候有着许多的习俗,也有许多的禁忌需要我们注意。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_清明节有什么禁忌事项,欢迎参阅。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来自寒食节。中国古代历史中本有两个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只隔一两天,先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气合二为一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扫墓和祭祖的好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说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传开,于此日祭祖扫墓,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风俗。
相传,先秦已经有了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成型。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因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几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合一,就形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直到现在,上坟扫墓的日期规定也不是很严格,清明前后时间都可以。.
清明节有什么禁忌事项一、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吗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二、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好吗
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
三、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四、清明节能穿红内衣吗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当然,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但是,特别提醒,如果你是本命年,则红内衣可穿。
五、为何清明期间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提醒你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_?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六、清明节忌过生日吗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节生日,提醒你要提前过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坊间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
七、清明节当天为何少些娱乐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否则,日后恐生麻烦。
八、为何不能因头发而盖住额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当然,以上所说有些封建迷信的意味。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就好。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他们可能会很顾忌这些,还是稍微注意一下为好。
清明节应当注意事项一、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我们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风水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万年历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答案是并不是,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卯时。不过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因为此时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二、怀孕的妇女能清明节去扫墓吗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不二堂提醒朋友们:咱们祖国辽阔,南北方对于扫墓的习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儿女均前往扫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则通常女儿不前往扫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儿则随夫前往扫墓。
三、为何不能因头发而盖住额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气运命门所在。
清明节有哪些禁忌 清明节不该忽视的十五个禁忌
四、清明节能穿红内衣吗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当然,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但是,不二堂特别提醒,如果你自身运势很低,或者有孕妇或者儿童,可以带红色辟邪物品随身。
五、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因为我国古代把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而黄色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六、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不二堂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七、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能去扫墓吗?
扫墓那天,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建议就不要去墓地了。因为此刻正是身心处于虚弱的当儿,极易招致阴界生灵上身而造成回家之后的麻烦;另外孕妇和6岁以下的小孩也谨慎去扫墓。
八、扫墓时为何不得嘻笑怒骂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
九、为何要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不二堂特别提醒朋友们: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因此给亲人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尤其不要在墓地照相。
十、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吗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十一、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清明节有哪些禁忌 清明节不该忽视的十五个禁忌
十二、清明节扫墓回来要净身洗衣吗
与清明节前忌买鞋类似,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十三、清明节拜祭辈分有讲究吗
清明节拜祭当然需要讲究辈分,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是让祖先祝福过的,所以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十四、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扫墓吗
坊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这个是习俗问题,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么,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
十五、为何清明期间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
篇3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恢复放假传统,人们开始重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各大媒体也适时予以关注和报道,凤凰、腾讯、新浪等一些门户网站还特地推出清明节专题,可见清明节正恢复其原有的文化影响力。但随着文化全球传播的冲击,清明节正处于尴尬境地,既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消减,又面临着西方节日和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并传承清明节文化,成为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问题。清明节文化在传统社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哪些特征?
笔者以致力于传播中华大文化的凤凰新传媒为着眼点,以凤凰网文化板块节日专题中2010至2012年的清明节文化专题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期解读现代信息社会视域下清明节文化的传播。
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清明节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主要通过超越生死的内省式方式、宗族式的特定习俗仪式和大写意的诗词进行传播。
1.超越生死的内省式人内传播。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②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将生死并置,慎终追远,进行内省式思考,将对祖先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并置,从而自我传播清明节文化,实现人内传播。
2.宗族式的习俗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传统清明节正是在人们共享“慎终追远”和“乐生惜春”的文化信仰中,以宗族为团体单位的形式聚集在一起进行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等习俗活动,是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文化仪式。
3.大写意的诗词文本传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就是传播中国清明节文化的诗词文本。综观中国文学史,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数不胜数,“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词说清明》一书,就收录了近80首‘清明诗词’”。④这些关于清明节景象的大写意诗词,成为清明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里诗情画意地传播着清明节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看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其特点有三: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以户外活动为主的清明节习俗并不适合网络传播。如何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呢?凤凰网注重延展传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从养生、革命历史、养老、生态保护等现代视角,延展清明节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的现代转型。
1.养生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多种习俗延展到现代人所热衷的养生领域,既将清明踏春等风俗体育运动扩展为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有益运动,也将清明节的时令食品与现代食疗保健的生活之道相联系进行传播,悄无声息地将养生融入到清明节文化的传播之中。
2.历史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祭祖文化与纪念誓死抗日的东北义勇军、纪念抗日殉国的黄埔英雄、扬威异域的中国远征军和纪念在日殉难劳工、烈士等中国抗战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进行传播,缅怀革命先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3.社会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孝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孝道所宣扬的家庭养老与现代社会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之间的矛盾,并从现代人养老观、中国养老制度等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4.文化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融合三毛、史铁生、泰戈尔等人的文学作品,从他们的生命价值观突出清明节“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文化主题;从儒、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中阐释蕴含于清明节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生死观;并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清明节”。
5.生态保护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通过提倡网络祭祀等低碳方式过节,主张心祭重于形祭,注重剔除清明节仪式中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环节,并针对人们越来越多开车回家过清明节的现象,提倡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远途多拼车或搭公共汽车等,以低碳方式出行,从而将清明节亲近自然的文化延展到生态保护的现代生活方式中。
总之,凤凰网不仅整合扩充传统的人内传播、诗词文本传播和习俗仪式传播方式,而且增添了爱国主义、养生和生态环保等现念,创新传播环境,从文化、社会、历史、生态保护和养生等多维度地传播了清明节文化。
网络传播清明节文化的特征
传统清明节习俗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历代传承,其传播倾向于一种参与式的互动传播。而网络传播也偏向互动传播,网络媒体担当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传统节日的角色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怎样的特点呢?
1.线上互动式传播。到2011年底已有近12万网民参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中“现代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调查,到2012年4月6日止已有近两万人参与网友评论留言,他们纷纷在清明节遥寄自己的哀思,这样大规模的网络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2.虚拟场景式传播。凤凰网在2010年清明节专题设置了祭奠南疆战士的网络专区,传播推广“网络祭奠”这种新媒体形式的清明节新风俗。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构建虚拟灵堂、纪念馆和灵堂等,模拟墓地场景,以网络献花、供奉祭品等进行模拟祭祀仪式,可有效替代传统清明节烧纸、放鞭炮、磕头等方式,让清明节的民俗走上更加文明、健康、卫生的道路。
3.多媒体式传播。凤凰网整合新华网、中新网、东方网、新京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整合传播,在文化板块开设图文并茂的清明节专题,在凤凰论坛举行“清明感怀”有奖征文比赛活动,2012年还特别策划“三个人的怀念”视频专题,形成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综合传播局面。
总之,凤凰网在传播清明节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借鉴整合传统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发挥网络媒体的特性,赋予清明节以文化时代性,满足现代人的文化传承需求。这种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媒体特性相结合,对清明节文化进行现代性修正的传播模式,值得我们今后在利用网络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中借鉴与学习。鉴于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传统节日文化可能在网络传播中迎来欣欣向荣的明天。
注释:
①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8月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81页
③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篇4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很重要的一天。不晓得在这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你们知道关于清明节知识多少呢。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_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欢迎参阅。
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1、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
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郑博士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郑博士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
郑博士的回答是也不尽然,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古代是在5-7点,即卯时,也即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2、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3、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因为我国古代把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4、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5、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郑博士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6、扫墓时能随意着装吗
不可以。为尊重亡者,扫墓应庄重着装、念头和言行。通常来说扫墓时要着深色衣服,并衣着整齐,神情庄严肃穆为妥。
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清明节有人在先祖亡亲墓前垂泪,也有人在爱宠坟前掩泣。不止是人有墓地,宠物同样也有墓地。人们为宠物扫墓也跟拜祭祖先差不多,宠物墓前有照片、有白菊、有生前至爱的玩具作陪,还有的以水泥、大理石碑筑就跟人一样。除实体墓地外,宠物网络墓地、纪念博客也蔚然风行。和悼念亲人的网上祭堂一样,宠物祭堂可以祭酒、献花,申请也容易,多数只需输入宠物和主人的名字即可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3]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来自寒食节。中国古代历史中本有两个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只隔一两天,先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气合二为一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扫墓和祭祖的好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说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传开,于此日祭祖扫墓,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风俗。
相传,先秦已经有了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成型。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篇5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德育课程; 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 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 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 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 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转贴于
篇6
主持人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你们的好朋友——红领巾广播台又来到了你们身边。本期红领巾广播台由我们四0二班为大家播音,欢迎大家收听!
主持人甲:我是四0二班播音员××*。
主持人乙:我是四0二班播音员××*。
合:本次播音我们为大家安排的栏目有校园快讯、“
清明节——我们的节日”专题、佳作欣赏、营养快线等。
崔:首先请听校园快讯:
孙:上周我校开展了以“法在心中,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校园学法童谣和格言警句的征集活动。各班同学纷纷投稿。下面请听我班同学的撰稿。
崔:黄柳写的童谣:题目:遵纪守法大家唱
好孩子,听仔细,争创“四好”要牢记。
上下楼梯靠右行,自觉文明守纪律。
脚步轻轻学小兔,大型活动有秩序。
课堂之上专心听,合作探究敢创新。
果皮纸屑不乱扔,爱护环境好习性。
过马路,左右看。宁等三分不抢行。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法规谨记心。
学法懂法你我他,争做合格小公民。
孙:陆宇轩写的童谣:题目:校园文明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课间文明做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同伴友爱记心儿,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谦让风格尚,
你拍四,我拍四,勤俭节约好品质,
你拍五,我拍五,克服困难不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比学赶超争上游,
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要谨记,
你拍八,我拍八,安全礼貌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爱护公物记心头,
你拍十,我拍十,遵纪守法好孩子。
崔:孙泽锴写的格言警句:交通法规记心胸,平安握在您手中……
孙:崔小敏写的格言警句:学法守法从娃起,利国利民又利己。
崔:下面是关于举办2010年××县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通知:本次活动以“家乡?校园”为主题,作品要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内网容要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注重时代感、艺术性和创新性。本次活动共分四组,分别为小学一组(1-3年级)、小学二组(4-6年级)、初中组、普高组。作品长、宽不得超过80cm×80cm。作品背面请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学校、年级、年龄、辅导老师。书法作品以软笔书法为主,绘画作品形式不限。
孙:学校举办第二届读书节的有关通知:(音乐起)
崔:接下来是“清明节——我们的节日”专题。
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孙:是啊,下周一就是清明节了。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崔:你算问对人了,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孙:还有吗?
崔: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网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孙: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植树,还有哪些活动呢?
崔:清明节还有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活动。
插柳:清明节,民间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意为避免虫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通过荡秋千来增进健康,培养勇敢的精神。
放风筝:表示对天下太平的祝福,也给自己带来好运。
孙:你懂得的可真多!
崔:在今天我们过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孙: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捍卫祖国的尊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没有烈士们的英勇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时光?苍天在上,英魂永存。我们不会忘记先烈,忘记历史!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振兴祖国!
合: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音乐起)
孙:下面是佳作欣赏:陆宇轩的数学小论文。
崔:最后让我们共同走进《营养快线》专栏。
孙:我的话题是“学生要重视早餐”。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的重要课程都安排在上午,早餐就成为上午学习的能量保证。前一天晚餐到第二天清晨,已经过去7-8小时,前一天晚餐的食物早已从胃中排空,小肠已
将其消化吸收,血糖也降到了最低水平,这时血糖水平已不能为上午紧张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热能,也不能保证大脑对糖的需求。人会出现精神不振、全身无力,从而使学习效率低、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有人觉得已习惯不吃早饭,并未影响学习效率,这是一种假象。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请重视早餐,吃饱吃好很重要!
崔:我说的是春季饮食小常识:春季气温由寒转暖,阳气上升。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协调统一。春季饮食上要注意清温平淡。1、主食要多选用大米、小米、小豆等。2、牛肉、羊肉、鸡肉等副食品不宜过多食用。春季蔬菜品种较多,应多选择各种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麦菜、苋菜、包菜、汤菜、萝卜等。3、应少吃高脂肪类的食物及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
合:祝同学们健康活泼,快乐成长!(音乐起)
崔:时间过得真快,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篇7
20xx北京清明节好去处清凉谷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四合堂地区。景区地外塞外、云蒙山阴坡,它由清凉谷、水帘洞两部分组成。终年不断的白河水,从景区门口流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环境造成这时的凉爽气候。推荐理由:清凉谷景区风景优美,水源充沛,气候凉爽,假期带上餐具来这里野炊,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独特享受。这里的娱乐项目也非常的多,在清凉谷景区入口处,丰富的水上项目独树一帜。爬水上网格,走水上钢丝,荡水上秋千,捉小鱼,走浮桥,竹筏竞技无不新颖独特,趣味横生。在距离景区2公里处、水面宽广的清凉湖里竹筏泛舟,更让人惬意悠游,乐不思归。
线路交通:清凉谷位于密云县石城乡北石城村,交通方便。公交路线:1、从东直门乘长途车至密云转车;2、节假日早7点在东直门乘专车直达景区。自驾路线:从三元桥下京密路到密云,过黑龙潭15公里处即到。
清明节北京哪里好玩:后河
后河是北京地区风景比较秀美的“野景点”之一,交通方便,更重要的是这里保持着难得的清静,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野炊佳地。推荐理由:后河峡谷春有百花,夏有清泉,秋有红叶,冬有冰挂。在峡谷底部,沿着清澈蜿蜒的溪水溯溪而下,还可以在12万平方米的“高峡平湖” 古城河水中泛舟垂钓。上钩的鱼儿也可以为野炊增添一道佳肴。
线路交通:后河峡谷位于延庆县北10多公里的110国道旁,距北京城区85公里,交通方便。公交路线:德胜门长途车站,乘919路快车,经八达岭高速路,约1小时左右到达延庆县城。包乘小面包车,西北行半小时左右即到山脚。自驾路线:沿八达岭高速路到达延庆县城,西北行20分钟左右即到山脚。
清明节北京哪里好玩:白河峡谷白河峡谷是一处原始风貌保存相当完整的自然峡谷,被形容为“百里画廊”,以汤河口为标志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游最壮观雄奇的一段当属密云天仙瀑附近的京东第一弯,酷似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此次重点介绍白河上游,自怀柔汤河口向西逆流而上,景观与下游大不相同。推荐理由:白河峡谷的腹地有一大片滩涂,非常适合户外野炊。大河飘流,野炊露营,聆听河水哗哗。山谷中一条银色的水带,阳光照耀下,反射着粼粼波光。柔和艳丽的阳光照在白河峡谷两岸,白河在两侧群山静静地蜿蜒流过,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线路交通:白河峡谷位于白河干流上的白河堡水库,跨越延庆、怀柔、密云三县,距延庆县城30公里,西北与河北赤城县相连。公交路线:东直门乘东密专线到密云站,换乘去黑龙潭的中巴到黑龙潭,再乘小巴向白河峡谷。自驾路线:从三元桥走京密路到黑龙潭往北可到。
清明节北京哪里好玩:白河堡水库
白河大峡谷是北京地区不可多得的高山峡谷景观。冬季路左侧山上冰雪覆盖,还可以看到冰瀑布,白河已经冰封,象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在峡谷之中,景色十分奇特。推荐理由:白河堡水库是北京的第三大水库,也是北京饮用水源的上游。在这里里野炊露营,水源的问题不用愁,而且还是无污染的“纯净水”。水库两侧还能看到高高的烽火台和明代长城的毛石遗迹。水库北岸还有很多浅滩,湖水蔚蓝、与天一色,是个野营烧烤的绝妙好地方。线路交通:白河堡水库位于白河上游延庆县东北,距北京市区110公里,距延庆县城30公里。公交路线:乘坐到赤城的长途车,到白河堡大坝下即可。自驾线路:京昌高速公路昌平西关出直行向十三陵方向,长陵路口左转(永宁方向)——延庆永宁——刘斌堡——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路口左转(刘干路)过了桥,前方有个向左至燕山天池路标,向左行进至白河堡水库。
清明节北京哪里好玩:金海湖
金海湖,原名海子水库,是北京市的三大水库之一,这里湖面开阔,有近万亩水域。50年代,海子村东侧建起了拦河大坝,坝高数十米,长数公里,坝上建有新景点。横山和湖光半岛将金海湖分成南湖和北湖。推荐理由:金海湖周围峰峦叠翠,野卉生香,云影波光,美景如画,是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因此,来此地野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线路交通:位于平谷县城东18公里处,距北京85公里,北有大金山,南有海子村。公交路线:东直门乘918路至平谷可达。自驾路线:北京-京顺路-枯柳树环岛右转-平顺快速路-穿过平谷县城往东-金海湖下停车检查站左转-按照导向牌即可达。
清明节北京哪里好玩:野三坡
野三坡是一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自然风光奇特,生态环境纯净,古老的历史文物独具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自1986年开发旅游业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被称为“世外桃源”。线路交通:野三坡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
推荐理由:在野三坡风景区内,拒马河边,有专门供游人野炊的点火区域。沿岸群山竞秀,环境清幽。千姿百态的奇峰秀水,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动人心弦的绝妙传说,极富诗情画意,构成了旖旎的风景走廊。游人云集拒马河畔,白天游泳、划船、滑沙、赛马、登山,夜晚点起篝火,燃放鞭炮烟花,品尝独具特色的坡烧烤,拒马河两岸就会成为消夏避暑的胜地,游人欢乐的海洋。拒马河是因水大流急,对所经山地切割作用强烈,多形成两壁陡峭的峡谷,使拒马河谷成为百里画廊。
公交路线:乘坐917公交到十渡,再坐开往野三坡的小客车。
自驾路线:一早从北京出发,上京石高速,在“阎村”下高速走京周路,往周口店方向,经良乡“北关环岛”直行,沿“十渡”指示牌前行进入房山县城,往十渡方向,然后再由十渡一路向西约半小时则进入野三坡风景区。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8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有哪些呢?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 ( 节气清明)、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冬至 ( 节气冬至)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等。
了解来历,意味深长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具有深刻的含义外,它的背后还蕴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在写作中,加入节日的来历,会让文章更深刻。
例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江中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也叫重九。古人以为是值得庆祝的节日,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和“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如果你去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时,写起来就特别亲切了。
习俗丰富,特色为主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每个地方的特色都不同。
例如:腊月就开始扫尘(将家里的蜘蛛网和灰尘打描干净)。年前准备好“松糕”(用粘米粉和花生做成的白色糕点),意味着步步高升,还要炸油角和“糖环”。“糖环”是用面粉过筛,拌入砂糖,印模后炸成金黄色,糖环形状如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连绵不断,生生不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摆上盆桔和鲜花,意味着一年大吉大利,花开富贵。
中秋是小孩子喜欢的传统节日,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东莞还有节前送中秋(外婆到女儿家送月饼、灯笼和各种食物给外孙)和拜中秋(儿孙辈到长辈家送月饼)。在月亮下开“和碌”(蜜柚),意示着家人要和和睦睦。到了端午节,东莞水乡片各个管理区进行赛龙舟。除了赛龙舟,还有做龙船饭食。龙船饭食有点像扬州炒饭。龙船饭的用料很多,先煲一煲饭,将玉米、红萝卜、肉丁、蘑菇炒好,再将饭和些佐料搅拌,色味香俱全。有一位同学写东莞的春节,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做“咸丸”,大家不妨了解东莞的传统美食。
到了除夕,北京人要吃饺子,我们东莞就食“咸丸”, 食“咸丸”表示合家团圆之意。普通汤圆都是包了豆沙馅、芝麻馅,再放糖煮熟,而东莞的“咸丸”却是斋丸,而煮丸子的汤就非常丰富了。准备做东莞咸丸啦,奶奶先准备好鸡、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蚝豉等佐料,光看这锅咸丸的食材就知道美味。奶奶先是用油锅炒这些配料,倒上热水,放上鱼胶(鱼肉饼),煮出来的汤很鲜甜的。煮好汤底就开始搓汤圆,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究,用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这个时候小孩子也可以搓粉团,因为你想大的也可以,小的也可以,这并不影响这锅咸丸的质量。将搓好的粉团倒入鲜甜美味的汤底,咸丸在锅进翻腾,汤汁浓厚,尝一口,味道鲜美,一家人围着锅,吃着咸丸,过年嘛,一家人肯定要团团圆圆啦!
搜集诗句,锦上添花
篇9
二十四节气是二十四个不同特点,时间的节气,而惊蛰也是其中一个节气,并且惊蛰是属于春天的节气,那么关于惊蛰的含义和谚语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惊蛰的含义和谚语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惊蛰的含义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的谚语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惊蛰节气前后可以上坟扫墓吗惊蛰前后是可以扫墓的。在惊蛰的时候,我国部分地区都会有扫墓的习俗。
篇10
要留心观察。在节日里,你和周围的人都做了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人们怎样纪念、庆祝?精神状态如何?怎样谈论节日……你要仔细观察,留心收集节日活动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材料,就不怕作文没话可写。
要精心选材。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如过年放鞭炮、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习作中,你要认真琢磨所写节日有什么特殊意义,有哪些特定的习俗,人们怎样度过这一节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在头脑里放一遍“电影”,比较一下,觉得哪件事最能反映节日特征,给你的印象最深,那么你就写这件事吧!
请看一位同学描述的“五·一”劳动节吧:
“五·一”劳动节,我们也应该用劳动来纪念这一节日呀!大家一合计,决定上街擦护栏,美化我们的城市。下午,当我带着抹布来到街上的时候,哇,同学们早就干得热火朝天了。看,素有“大力士”之称的杨昊和王东手抓桶柄,健步如飞地来回换水。“百灵鸟”杨倩一边仔细地擦着护栏,一边轻声哼着歌儿,那样儿既惬意又好像在享受。最惹人注意的要数“调皮大王”何波了。他今天一反常态,干得比谁都卖力,抹布擦不干净,他就用指甲把污垢抠下来,再用抹布擦……
小作者廖廖数笔,就把我们带到了街上的劳动现场。作文选择的这一事件最能反映劳动节的特征,而选择的典型有男有女,有力大的,有力小的,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浓墨重彩地刻画何波这个特殊人物,反衬了大家对劳动的重视。
要细致描写。节日的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有多大,人们情绪怎样,有哪些行动、口号等,你最好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场面重点刻画,写出当时的气氛。而对于具体的人物活动,你要抓住人们的行动、语言、神情等细致描绘,让读者能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体会到内心的兴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感动人。
再欣赏一位同学写看花灯吧:
五颜六色的花灯,真是太美了。你看,有一只红鲤鱼张着大嘴巴,舞动着身子,摇着尾巴,旁边还有许多荷花和荷叶,真是一派河塘月色,年年有余(鱼)!那花灯在男男女女的手中变化着花样,一下子就排出‘新春快乐’四个大字,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记不清还排了多少个字,反正只记得当时锣鼓喧天,悠扬的锁呐笛子声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