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20 10: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宿新市徐公店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思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诗歌描写的是暮春农村的景色,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见到的田园风光。一道稀疏的篱笆,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树上的花纷纷凋落,新叶刚刚冒芽,还没形成树荫。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再也找不见它们了。诗歌将农村的生活和景致描绘得惟妙惟肖,真实感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思维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发展。古诗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学传承,目前教学中侧重学生的诵读积累,而忽视了思维训练。针对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以手语表演和划划圈圈两种方式,开展了动作思维的训练,以发展孩子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的教学手段,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提高孩子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开展动作思维训练,提高孩子理解能力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许多抽象的语句都不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自己的轨迹。因此,可以通过手语表演和划划圈圈这样两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动作思维的训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1.结合手语表演,理解古诗含义
比如,教学《画》,这是一首写景的古诗。老师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再用铅笔圈一圈,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学习之后就让孩子们给这首诗配上动作:远看山有色(孩子们手搭凉棚,踮着脚尖,极目远眺,继而画个大大的“s”,表示“色”);近听水无声(侧耳倾听,微微躬身,然后摆手,表示遗憾。);春去花还在(右手食指中指伸出,代表两足行走,流水的光阴悄悄流逝,带不走朵朵花儿,手掌合并,托着下巴绽放笑颜);人来鸟不惊(以手为笔,书空“人”字,以臂为翅,依旧飞翔)。
这样的训练方式适用于《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见》《小池》《望庐山瀑布》等诗篇。与手语相结合,赋予古诗自己的感彩。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理解古诗的内涵,可谓一举两得。
2.利用圈圈划划,亲近古诗意象
小学低段14首古诗中有9首古诗纯粹是描写作者所见所闻,分别是《画》《村居》《小池》《山行》《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圈圈划划,你在这首古诗中读到了哪些景物。
比如,《宿新市徐公店》,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划出了“黄蝶”,我追问:“你真的看到了黄蝶?”
“应该没有黄蝶!”张雅宣突然叫起来:“不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了吗?”
“那要是儿童急走追蚱蜢――”我问。
“跳入草丛无处寻!”
那么“花”呢?文章明显告诉我们:“树头花落未成阴”,花已经落了,树木尚未成荫。
“篱落疏疏一径深”,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看看那篱笆是怎样的,有密有疏有高低。那是因为春天乍到,篱落的主人还没来得及修葺?放牛的孩子偷偷拔走中间一根用作赶牛的棒子?经历一冬,霜雪压迫,篱笆断节?仔细观察之后孩子们都理解了“疏疏”一词,也明白了这句中的“篱落”就是“篱笆”。
孩子们通过圈圈划划,不但理解了古诗的含义,还了解了作者对于这份景物所含着的感情。
当然,这样两种方式的训练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村居》,这首诗的前联是写景的,可以动手划一划,后联是叙事的,可以演一演。又如《宿新市徐公店》可以先划一划,后演一演。孩子在课堂上动手动身动脚,符合孩子好动活泼的天性,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学生内化能力
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字面上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具有整体性,画面在脑海中形成的过程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训练了孩子的逻辑能力;具有直觉性,在每个孩子脑海中的形象各不相同,训练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维
古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孩子带进那梦幻又遥远的世界。比如,教学《忆江南》,我先播放音乐《琵琶语》,并深情地给孩子们介绍《忆江南》的创作背景,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孩子们似乎看到了白居易在庭院里寄情桃柳,醉意微浮,朦胧间回到自己陶醉的杭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孩子与作者之间没有距离,与文本之间也没有距离,诵读与理解也变得水到渠成。音乐能够使孩子在课间活动中澎湃的激情迅速沉静,走进诗文那悠远宁静的世界里。
创设情境的方法就是出示画面,唯美的画面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许就会弄巧成拙有时候,太过直接的表示反倒缺少了美感,不如留给孩子自己想象的空间。
形象的画面与音乐交融,让孩子们把文字内化成鲜活的生活情景,看到落花会吟诵:“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看到蝴蝶会感叹:“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破题揣测,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破题揣测就是让孩子看着诗题,说说要是自己写这个题材,会写点什么。比如,《回乡偶书》。我们学校有很多孩子是“移二代”。父母老家都是在乡下,经过一代人的奋斗已经移居到城关,孩子们会在寒暑假跟随父母回老家,乡下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有书本上的各种家禽,有不打游戏机专爱捕鱼捉虾的小伙伴,有泥泞的小路,还有夹杂着青草气息的空气!他们构建着自己的憧憬,再去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那份落差会在孩子心里烙下痕迹,让他们永远记得这个少小离家的诗人。
3.运用比较,强化学生思维
汪潮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那是因为比较能够让教学对象各自的特点一目了然,相得益彰。同样是白居易的诗,在写《草》的时候,功名未成,孜孜追求,有着草一般的坚持与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写《琵琶行》的时候,伤心失落,天涯何处寻知己?才会“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样是面对山村乡景图,高鼎看到的是一群孩子:“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杨万里的眼中却只有一个孩子:“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引导孩子对诗文进行比较,从而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积累和运用也变得容易起来。
三、结语
动手动脑练思维,发展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入情入境学古诗,提高了孩子理解的能力。这样的古诗学习相较于传统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更加灵动生气,也更受孩子的喜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这一类古诗描写的对象是儿童,展现了童年时代充满趣味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笔者姑且把这类诗称为“童诗”。童诗或抓住孩童的动作,如《所见》中的“骑、闭口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急走、追”;或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小儿垂钓》中的“怕”,《池上》中的“不解”,旨在通过不同方面的巧妙刻画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由于古诗讲究炼字,所以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往往只有一两处,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在童诗的教学中如何寻求合理策略,让学生更好地读出诗歌的韵律,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掌握学习童诗的方法,提升学习童诗的能力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抓住动作,注重整体勾连
“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解读文章,一定要遵循整体把握的规律,要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整体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是最有效的。同样,解读古诗也不例外,将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童诗的教学中,如何让内容以整体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内心呢?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在描写儿童的古诗中,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儿童的一个共同点——儿童的活动。如《池上》中小娃的活动是采莲,《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是捉黄蝶,《小儿垂钓》中的稚子是钓鱼,《村居》中的小儿是在剥莲蓬。为了让读者更加可感,作者几乎都抓住了儿童的动作进行描写。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抓住儿童的动作来把握整首诗的内容,做到前后内容的勾连呢?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儿童追黄蝶的画面。第一、第二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第三、第四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视角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关键的动作组织教学。“诗中的儿童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追逐黄蝶的?他追到黄蝶了吗?黄蝶去了哪里了?”通过两个动作,学生就能够将诗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把握,建立起诗句之间的联系,在脑海中形成诗的整体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悟童诗。
《所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放牧的孩童形象。第四句诗中“闭”和“立”两个动词,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联系这两个动作进行整体把握。“牧童闭口立是想干什么?骑在黄牛背上的牧童一直都是这么安静吗?”这样就建立了同第三句“意欲捕鸣蝉”之间的联系,同时勾连到第一、二两句诗,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两幅画面一动一静,第一幅感觉轻松,第二幅感觉紧张,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对整首诗的感受。
二、把握心理,体味表达秘妙
《池上》写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诗人在诗中叙述了一个小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那么,诗人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娃写出来的呢?诗人匠心独具,除了抓住小娃的动作描写外,更重要的是巧妙地捕捉到了小娃的心理。“不解”这个词的巧妙运用,让小娃的形象更加生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紧扣“不解”感受文字的表达秘妙。“你知道什么叫‘不解’吗?文中的小娃不解的是什么?”小娃不解的是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了,这次偷采没人会知道。“除了小娃自己认为藏得很好,有谁知道他没有藏住?”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学生恍然大悟:小娃“偷采白莲回”,想藏好不让别人发现,可是他却不知道“浮萍一道开”暴露了他,除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外,全世界的人都看在眼里了,多有趣啊!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不解”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类似这样的“傻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畅所欲言,和文中的小娃建立起了生活中的联系,对小娃的心理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小儿垂钓》中的“怕”也十分精妙。蓬头稚子怕什么呢?是怕诗人的询问惊跑了鱼因而请他不要过来?还是要路人走近些再告诉他?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式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整首诗显得更有灵性,给读者更具想象的空间。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诗歌是一门精粹的艺术,用字是不能忽略的。”
三、想象画面,诵出童诗情趣
宋诗有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中的文字是静态的、呆板的。我们就是要通过诵读将静态和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可感,让每一个文字活起来,感受到诗句的美。童诗的画面感特别强,人物形象特别鲜明,如何让学生的脑海中逐步浮现这样的画面呢?“一首诗诗意的多少取决于它激起人们想象力的程度”,同样,对一首诗能有多深的理解,也取决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给予了这首诗多少想象。诗歌是需要联想的,与想象不可分离。
1.在想象中走进画面
如在教学《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时,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放纸鸢孩童的快乐,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放风筝的儿童是怎样奔跑的,他的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他会说什么。至此,学生充分调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放飞自己的想象,将文中静态的图画转变成真实的活动场景,仿佛自己来到了放纸鸢的空地上。
又如在《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感受“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绘的情景,教师引导追问:“挑促织就是我们说的斗蛐蛐,蛐蛐在战斗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响?蛐蛐的主人会说什么呢?旁边围观的小朋友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让学生作为主持人介绍一下这样一次“挑促织”的场面。学生兴趣盎然,用各自不同的想象诠释着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中,教者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让静止的文字活跃起来,活跃学生的童心。让学生的想象在时空中翱翔,进而享受简练的文字带来的独特体验。
2.在诵读中感受情趣
课程标准对于诗歌教学的叙述简要如下: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通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但三个学段都重点强调了优秀诗文是需要诵读的。诵读在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画面、体验古诗情感、感受语调音韵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在朗读《池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想象画面,走进人物内心,我带着学生放慢朗读的节奏,让学生的想象驰骋,思维活跃起来。在朗读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比较哪句应该读得最慢,哪几个字最慢。于是,通过比较发现,最后一句“浮萍一道开”读得慢一些,最后三个字“一道开”读得更慢一些。通过教师的范读、同学的试读,比较哪种读法能让画面感更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浮现在脑海中。
篇4
引导学生涂涂画画,理解诗意。《草》这首诗通俗浅显,却含意深刻。诗人抓住野草的生长规律,对野草的顽强生命力给予热情的赞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句“一岁一枯荣”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耳听老师的描述:“野外的小草长得多么茂盛啊!绿绿的,一棵紧挨一棵。”学生照着老师的描述,用绿色铅笔,画出了一片绿色的草。接着我问:“你们画的是什么季节的草?”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说:“我画的是春天的小草。”“我画是夏天的小草。”接着我又让学生听老师的描述:“小草慢慢地由绿变黄,打不起精神啦!”学生照着老师的描述,用绿色铅笔、黄色铅笔,画出了黄绿相间,倒在地上的小草。我又问:“你们画的是什么季节的草?”有的学生说画的是秋天的小草,有的学生说画的是冬天的小草。随后我问学生们:“在一年当中春夏季节,小草长得怎样,而秋冬季节小草会变成怎样的呢?”学生们看着自己画的图,很容易地回答道:“春夏季节小草长得茂盛,秋冬季节小草变黄、变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一岁一枯荣”的意思,同时还认识了小草的生长规律。
引导学生涂涂画画,扩展想象。《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通过学习对乡间景物和儿童捕蝶情景的描写,赞美了乡间优美的春景,很富有情趣。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把诗句变成一幅画,扩展他们的想象。
(1) 我们要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你觉得每行诗要画哪些景物呢?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稀疏的篱笆(篱落)、长长的的小路(一径)、叶儿不浓密的树(枝头)、儿童、黄色的蝴蝶、菜花。
(2)这些景物中,蝴蝶要画成黄色的,请你认真读诗,想想“枝头、菜花”要画成什么颜色,为什么?有学生说:“从‘花落’‘未成阴’看出诗人描写的是晚春时节,枝头上长满了嫩绿的树叶。”;有学生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句告诉我们菜花是和蝴蝶同样的颜色,黄黄的。”
(3)老师启发,让学生绘出一幅风景图: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菜园边围着稀稀疏疏的篱笆。一条小路长长的伸向远方。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嫩绿的叶子长满枝头。微风拂面,地面上树影斑斑点点。
(4)“儿童急走追究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我让学生想象诗人看到儿童追赶蝴蝶的情景。有的说:“儿童看到蝴蝶停歇在菜花上,儿童用网子去捕捉。”有的说:“蝴蝶找不到了,儿童急得搔搔头。”还有的说:“蝴蝶找不到了,儿童急得大哭起来。”……
篇5
一、根据内容营造教学的艺术环境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古诗,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但并不是每首古诗都有趣。要让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每节课的起始阶段要巧设导语,运用美妙和谐的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情感的导入新课,让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想象,产生情感。然后再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抓住学生在一堂课前15分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力充沛的最佳时机,可一边指导学生学习诗的内容,一边指导学生根据诗意创作图画。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板演画面情形,其效果会更明显,尤其在一、二年级学生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效果会更佳、更有效。这样的教学,不但给学生传授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
二、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情境
古诗结构严谨,用词准确、精炼,思想性强,内涵深刻。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诗的意境,揣摩作者心理,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让学生想象:诗人泊船瓜洲的这一夜晚,皓月当空,作者看到江边的小草已绿,想到时间已过去了一年,而不能回家,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此时,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贴近了,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情怀。
三、通过加强诵读体会优美的意境
诗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诵读训练,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不断咀嚼,也能体会到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能体会到田园诗中的和谐、宁静,也能体会到山水诗的壮观、秀美,更能读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泊船瓜洲”一诗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绿”字上做重音,并引导学生对全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将“绿”字,逐一替换成为“来”“入”以及“满”等字,并再次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更换“绿”字之后的诗文再次进行大声朗读,以促使学生在一遍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绿”字的深层含义,从而让他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诗人为什么要将“绿”字用在本诗中,而并不是采用其他的文字,来代替这个“绿”字在全诗中的地位,进而让学生在整个思考与摸索过程中,逐步体味到“绿”字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即:它不仅将“春风吹绿江南岸”的优美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还把春回大地,自然界一片复苏的美景,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让诗文情境再现
篇6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的对话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其次才是后两种形式的对话。离开了前者的对话,后面的对话形式就会落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会落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双向互动、产生共鸣的过程。与文本对话使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都将被激活,思维的火花、创新的能感使他们达到掌握语言、发展思维、了解世界、认识角色,并获得美的启迪,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挑山工》时,审题后就“你对挑山工有什么了解”这个问题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挑山工的工作就是挑货上山:有的说挑山工的身材都是又矮又粗。肌肉发达。肤色黑黝黝的。老师接下去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读、默读、小组一个接一个读等)反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和问题。如果说前面的交流还只是学生与课文粗浅的对话。那么经过充足的读书思考,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就比较深入了。
二、教师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的目的不在于还原,而在于创造。但是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化,所以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更全面的阅读。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别出心裁地设计通过画篱笆、画小路、画“追黄蝶”等场面,让学生理解诗意。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自由分组:一组配画,一组改成小故事,一组到电脑里或书籍中查阅相关资料。一组外出观察等等。这样的“对话”练习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等能力。学生通过“变”、“做”、“演”、“议”、“练”等操作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进而学好语文。
三、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一方面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提醒学生注意文本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要以自己的另一方面要参与阅读,以自己的理解,特别是要以自己的人生阅历等学生尚不具备的储存,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伟大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瑰宝价值。古诗词利用其较文章而言更加简短的篇幅、凝练的字句,表达诗人的情感,或豪放,或叙事,或寄情山水,或儿女情长,或报效祖国,或思乡无眠,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内心的深厚情感在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为将来学习古铺垫,而更是要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维捕捉力以及感受语言美感的能力,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一、意境赏析、以图辅之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古诗意境赏析的起点,帮助小学生在思维脑海中形成诗中的意境图。然而,这种想象力却着实不够充分,对于想象力还比较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想象出的意境会显得苍白无力。图画、漫画在这时就弥补了小学生想象力的不足,为古诗词的意境赏析打开了一扇大门。
例如,在教授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在讲解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出诗人游园未成,却仍感叹“春色满园关不住”的雀跃心情,以及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的意境。而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游园不值》的图画,使学生对于诗中诗人所说“不值”、“应怜”、“久不开”、“关不住”、“出墙来”等意境产生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小学生对于图画的喜欢更胜文字,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这一点,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想象力更丰富。
二、诗中情境、以演践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性教学亦离不开这种教学方法。在许多古诗词中都有情境的体现,比如一些田园诗,田园式的创作风格或体现童趣,或抒发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类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仕途不如意的自嘲心态。教师在教授这类诗作时,要把握住诗中活灵活现的情境,让学生成为诗中的主人公,亲身表演出诗中的情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意本诗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描写的是,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然而,黄色的蝴蝶却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了。这两句描写的孩童追蝶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图,教师可利用此点,让小学生们自己表演追蝶嬉戏的画面,充分体会诗中的童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程度很高,也喜欢表现自己,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通过表演展示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境,为教师的情境升华做铺垫。
三、体会诗情、以诵悟之
古诗词的写作形式,体现出我国古代书面语形式,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与今时今日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讲解好,而诵读便是能够解决这一困扰的有力手段。“诵”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小学生必用方法之一。古诗词便需要小学生多“诵”多“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中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体会诗情,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是著名的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教师讲解诗意以及诗中所含情感后,让学生朗读进而背诵下来,体会作者的无奈,以及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希望卫青在世的深沉却又激昂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共鸣。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同时,还要将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内心昂扬激愤的爱国情操的同时,引发内心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的意境讲解中,教师结合图画使枯燥的文字更加生动逼真,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图文概念,以图辅之;在讲解古诗词的情境时,教师不妨将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中描绘的动态图,以演践之;在讲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诵,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深沉情感,以诵悟之。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传神意境 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挖掘能够降低古诗词教学难度的教学方法,寻找捷径,为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铺设坦途,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概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试论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34-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一、经典美文,培养人文精神
(一)走近亲人,感悟浓浓亲情
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一缕阳光,一泓清泉。在浓浓亲情的呵护中,一个个幼小的生命由第一声响亮的啼哭,长成英俊的少年,妙龄的少女,生命之花在亲情的浇灌下出落得如此娇艳。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亲情,体验平凡生活中的亲情。享受亲情,珍惜亲情,陶冶了学生美好的情感。
(二)走近社会,感受人间真情
在现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世界,有人惊呼人性的泯灭,良知的沦陷。方寸之地,大千世界,一个个小小的真情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真理:人间还是好人多,人间处处有真情。播种爱,便收获爱。为了让这个真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扎下根,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音像画面,向学生充分展示一个充满真情的社会。
(三)走近自然,培养完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自然,亲睦自然,在大自然中领略无限美感,这样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完美人格。
二、优秀古诗,培养人文精神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古诗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悟古诗的意境,提高审美素质和陶冶性情。因此,我认为古诗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和深邃的意境把握,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讲堂”为“学堂”,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师可根据不同古诗的特点,灵活选用最佳导入方法。上课伊始,设法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宿新市徐公店》可采用赛诗的形式,让学生背诵所了解的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引入新课。《望庐山瀑布》可采用看录像导入的方法,学生在看了有关庐山的录像后,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
(二)朗读古诗,品味诗意
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还能加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三)画演古诗,交流创意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清新的山水画,抑或是一幅淡雅的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品味好诗句,便常常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
三、诗乐一体,升华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畔、黄鹤楼下,学生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的情景。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然而诗仙李白仍伫立江边,遥遥凝望。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12-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上,教师针对相同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曾就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建议:“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郭元祥教授用“修炼”一词道出了教师在课堂上优化教学语言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作为一线语文老师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幽默风趣,让学习变得愉快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乐此不疲。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常常因为有了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而笑声阵阵,充满魅力。例如,以下是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于老师印象记》教学片段。
师:看看于老师的身材怎样?(板书:身材)够不够当模特的料儿?(笑声)先猜猜身高多少。
生1:于老师身高大约1米65。
生2:于老师身高1米70左右,中等身材。
师:说得差不多。于老师年轻时身高1米69。心想,年龄大了或许还会再长点儿,谁知,不但不长反而矮了,现在只有1米68了。(笑声)身材除了身高,还包括胖瘦,谁连起来说一说?
生3:于老师中等身材,身高1米68,稍微有点发福,但身材仍然很匀称。(众生笑)
师:听了你的描述,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看来人还是喜欢听好话的。(众生大笑)
又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学生理解了词语“有气无力”后朗读课文时还不够理想,于老师继续进行指导。
师:谁能把杂草“说”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有气无力了?
生1: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师:你没有完,(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生大笑)
生2: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生大笑)
生3(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从两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于正老师的课是多么轻松、愉快、有趣,在这笑声的背后,我们可以触摸到教师的机智、博学和对学生的爱。
二、富有启发性,让思维不断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由“已知”引向“未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例如,以下是特级教师李吉林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片段。
师:请你们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1: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一点还是松一点?请说出理由。
生2: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3: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4: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在李吉林老师的点拨下,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仿佛亲临诗中那个早春的乡村:“树上只能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树头花落未成阴’。”“要不要画上蝴蝶呢?”李吉林老师这个问题一抛出,同学们讨论得更激烈了:“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不要画蝴蝶,诗中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意,李吉林老师提示道:“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不清哪是菜花,哪是黄蝶,所以还是要画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 “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了,这样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李吉林老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学生们的思维层层递进,想象的翅膀尽情飞翔,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
三、饱含情感,让课堂意蕴无穷
唐代诗人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不仅能将学生紧紧吸引,而且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特级教师王崧舟以其诗一般的教学语言著称,他总能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特有的境界中,营造出“诗意”的课堂。例如,以下是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一课的引读片段。
师: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生(朗读课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一份温暖,那一刻的幸福,这里只有――(生朗读课文略)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里只有――(生齐读课文略)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王崧舟老师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们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去,与文本、作者进行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能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该哀则哀,该乐则乐,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
四、丰富的肢体语言,胜过千言万语
美国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人们谈话,35%的内容靠单纯语言表达,65%靠肢体语言表达。”现代心理学家也得出一个公式: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表情。可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可以胜过千言万语。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很有吸引力,青年教师向他取经时,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说的:“首先,我很注意面部表情。进了课堂,我努力做到微笑中显热情,严肃中显慈祥,给学生以轻松、愉快、机敏、富有朝气的感觉。我总是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我在亲切地注意着他。其次,我很注意讲课姿势和说话声调。‘以姿势助说话’。”这里,于永正老师所说的“面部表情”“讲课姿势”“说话声调”等强调的便是肢体语言。教师能够根据上课内容控制好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同时伴以恰当、自然的表情、手势,就能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将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中。
篇10
一、初读入情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回忆,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引领学生真切体验,让学生进入文中感受其境,凭借学生相似的情感感受其情、心灵相通、入情入境。从上课一开始就渲染氛围,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情感连接沟通,引导学生“披文而入情”。如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在课前播放了庐山云雾的专题片,影片影音并茂,把壮观多变的庐山云雾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后赞叹不已,接着我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大家纷纷举手,有的同学说,“庐山真是太美了!”、“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庐山真是人间仙境啊!”、“我真想去庐山玩一玩”……学生们陶醉了。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大家朗读课文,同学们观看影片后所产生的激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课文文字蕴含的情感马上得到了有机统一,学生凭借已有的情感体验,与文中蕴含的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二、细读动情
这是学生情感在萌动基础上的即时强化。它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涵与脉络,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这种内心情感的发展,驱动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均忘情地“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景中”。
自读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汉语言具有独特性,语言体验要达到心领神会,而不能单纯地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学一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不能据此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黄河那种奔腾而下的博大气势。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过多地分析、讲解,而应放手让学生自读体验,感悟领会。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这一切是为了诱发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体验语言内含的情感。
导读体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引领学生的语言实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发展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的萌动,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与脉络,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感悟、领会。
三、精读移情
教学抓住学生情感趋向的契机,由细读进入精读,品味精彩语言,悟其神韵,借助比较、鉴别、想象等,深化情感,使学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身上,进入“我”“他”“同一”身临其境的境界,使情感弥散而趋于稳定。
品读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重朗读,重感悟”已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共识。小学语文教材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美,也都蕴含其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读多揣摩,也就是“在读中想”、“在读中感悟”,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理解和体验,享受美的教育。
想象体验。李吉林老师曾对想象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了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思维空间。”我们的语文蕴藏着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潜能的无限生机,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学生的想象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一点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四、诵读抒情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助于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通过言为心声的抒发,在同学之间交流彼此的内心感受,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并使情感更加明晰、强固。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增加文化底蕴,积累语言材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诵读训练,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和片段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诵读。这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一种升华,通过这种有感而发的训练,使学生由文本而产生的情感更加清晰、强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指导学生诵读练习,让学生在诵读中张扬个性,积淀情感。
参考文献:
[1]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