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0 00: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找规律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找规律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例一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例一情境图的课件。

学具:例一中的彩旗、彩花、灯笼等。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发一个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师:拍拍手,拍拍手,跺跺脚。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接下去该做什么呢?

师:哇,你们真聪明,猜得很准,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这样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事物,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做规律。(板书: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第二个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这里有红、黄、绿等几种颜色的爱心,老师先出示一张红色爱心,你们大胆猜一猜,老师第二张会出示什么颜色的爱心呢?老师出示第二张黄色的爱心后,在让同学们猜一猜第三张,依此类推,直到完全猜到为止。

师:同学们开始猜得不准,后来猜得很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开始没有规律,后来有规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一组、重复出现)

二、探究新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一定很高兴吧,大家是不是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过一个开心的儿童节呢。这是我们实验小学六一儿童节时要把教室布置成的样子,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学例一,大家说,好看吗?

师:大家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

生:有彩花、彩旗、灯笼,还有男女同学围成圈跳舞。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1,学生自己观察一会儿。2,小组合作探究。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一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生:彩旗的规律是一面黄、一面红,又一面黄、一面红不断排列的

师:我们能不能用更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彩旗的规律呢?教师指导。

彩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一面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师:大家说的真好,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老师现在要在彩旗的后面再摆一面旗,按照彩旗的规律应该摆什么颜色的呢?

生:黄色的。

师:说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因为彩旗的规律是一面黄、一面红,所以红旗的后面肯定是黄旗。

师:真好,老师如果让你用画圈的方式给彩旗分组,你会吗?学生画圈后,教师总结,彩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

课件出示彩花情境图

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有什么排列规律呢?给他们怎么分组?如果在后面加一朵,应该加什么颜色的呢?

生: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如果在后面加一朵,应该加红色的。

课件出示灯笼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灯笼有什么排列规律?

生:灯笼的排列规律是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图中你还发现其他有规律的物体吗?对,围成一圈跳舞的学生也是有规律的。

课件展示跳舞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跳舞的学生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们是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接着往下画一组吗?

课件展示绘图内容,

先个人思考,再合作探究,然后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象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们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准确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规律。

三,知识应用

1,(课件展示85页的做一做),师:请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笔涂一涂。

完成后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相互判断并欣赏大家创造的规律。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涂色时是怎么想的。

2,做动作,猜规律,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3,找规律,画一画,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并说一说他们分别是按什么分类的。

他们是按形状分类的,上面应画圆柱,下面应画三角形。

4,找规律,涂一涂。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篇2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60页的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材简析:

1、内容分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现象做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周期现象中找规律的策略水平。

2、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较与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知

国庆节快要到了,钵池山公园装扮的可漂亮哪!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只见门口两边摆放着鲜花、插着彩旗,公园内道路的两边挂着彩灯。(课件出示门口摆放的鲜花、彩旗、彩灯的情境,而且出现顺序有规律),师问:大家看,这些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是这么的漂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鲜花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汇报规律。

教师小结: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就要到了,同学们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小红准备用彩珠穿一根漂亮的项链搜给妈妈。(课件出示小红穿彩珠的情景,并且有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向小红一样亲手穿一根项链送给你们的母亲,愿意吗?

师: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珠子。那么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想一想,再动手穿一穿。

学生思考,再讨论,同桌交流想法。实际动手操作验证。

学生汇报及交流结果

学生1:画图的方法:

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蓝色,表示红色),第18颗是黄色。

学生2:计算的方法:把每4颗珠子看着一组,18÷4=4(组)……2(颗),第18颗是黄色。

老师追问:为什么把这4颗珠子看着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2,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8颗是黄色呢?学生结合图解释。

老师追问:第18颗珠子的颜色与每组中第几颗珠子的颜色相同?如果在计算中,发现没有余数,说明什么呢?

(三)、巧设活动拓展,内化升华

1、老师:紧张的探索过后,再来听段故事放松一下好吗?(放磁带: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老师:这个故事能听完吗?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都是由“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这四句话组成的。

教师板书: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老师:那你们能知道这个故事中第28句是哪句话吗?第37句呢?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有规律的现象。如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那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欣赏属相歌)

(四).交流收获,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法能和大家说说吗?

篇3

教材分析:

《比赛场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该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数额限制在4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能正确计算比赛场次。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和体育及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关键: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一、谈话导入、出示问题。

1、谈话

师:有谁知道我们五星小学是石狮市唯一一所省级什么传统校?(乒乓球传统校)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请举手,看来还真不少。那我来考考大家吧?你们了解乒乓球的赛制吗?

2、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校运动会要增加乒乓球赛,我们六(1)班要选出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课件出示)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比赛场次”(板书:比赛场次)

3、认识单循环制比赛:认识“单循环制”: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应该抓住什么条件?我们把这种比赛方式叫做单循环制。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一)探究问题一,利用学过的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交流解决方法 。

3、师小结:看来,不管是画图法、还是列表法都非常直观简洁的,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比赛的场次了。

(二)提出问题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六(1)班有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如果现在有10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还用刚才的方法解决,你觉得怎么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我们发现10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问题有些复杂,如果按照学过的列表法或画图法一一画出比赛场次会比较繁琐,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研究过程,探索解决比赛场次的策略。

对了,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请你根据刚才列表或画图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试着总结出计算比赛场次的策略,并完成课本85页中的3个图表。

(1)要求:先独立做,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再与同伴说一说。

(2)交流规律

方案一:列表找规律

交流展示: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案,你是如何找规律的?

引导学生发现:把10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能不能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说一说)

方案二:画图找规律

师:还可以采用方案二,通过画图找规律,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2名同学时,只有1条线;3名同学时,增加了2条线;4名同学时,又增加了3条线,5名同学时,又增加了4条线,得出1+2+3+4=10。

说一说:10名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总结规律,找出解题策略:5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4;6名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5;以此类推,10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7,即1+2+3+4+5+6+7+8+9=45,所以45名同学一共要比赛45场。

(3)补充等差数列求和方法:

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

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值相等。则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项数÷2。如:(1+9)×9÷2=45

(4)为什么每次同样是增加人,但比赛场次却是+2、+3、+4呢?边看图边跟同伴说一说?

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参赛人数每增加1人,比赛场次所增加的数目等于原来参赛的人数,增加的场数应该是(现在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如果有n个人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场次?

根据规律得:1+2+3+„„+(n-1)= 比赛场次。根据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得(1+(n-1))×(n-1)÷2= 比赛场次,也就是n(n-1)÷2

三、问题延伸

1、比赛结束后,2名教练和10名选手握手告别,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2、抢答:(只列式不计算)

(1)全班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2)小红与3位好朋友决定互送卡片庆祝节日,他们一共需准备几张卡片?

3、刚才8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28场,如果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介绍淘汰制比赛规则:淘汰赛是每两名同学之间比赛一场,必须分出胜负,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决出冠军。

(1)画图帮助理解,列式:4+2+1=7(场)。

(2)小结: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淘汰一名选手,淘汰几人即赛了几场,8名选手参加,最终一名选手夺冠,淘汰了7名选手,所以比赛了7场。( 8-1=7)

篇4

关键词:发现规律;创造规律;欣赏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54-0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为学生提供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探索、操作、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感知规律,认识规律,探究规律,并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从而认识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摆规律,再通过涂色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整个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四、学情分析

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在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规律”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他们发现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得情感。

六、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七、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探索、操作、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感知规律,认识规律,探究规律,并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八、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正方体、圆柱、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彩笔一盒。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渗透品德教育。

课件出示:互相尊重?摇欣赏别人?摇胸怀开阔?摇文明讲话

谈话:同学们,你们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2.拍手游戏。

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玩拍手游戏,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拍手—拍手—跺脚)3次,小朋友猜一猜接下去是什么动作?你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吗?

小结:同学们做的很好,真棒!像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动作就是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仔细观察,画面中有规律吗?哪儿有规律?都有些什么规律呢?请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精心创设的“节日联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1.选一选(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彩旗。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1、3、5、7……面彩旗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第2、4、6、8……面彩旗颜色一样,都是黄色的。

师:猜一猜,后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生:后一面是黄色的,我发现彩旗是按1面红色、1面黄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我们把1面红色、1面黄色旗子看成一组(课件闪烁一组出现),彩旗就是按照1面红色、1面黄色的规律重复出现的。那么彩花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

(2)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彩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1、3、5、7……面彩花颜色一样,都是绿色的。第2、4、6、8……面彩花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

师:猜一猜,后面一朵彩花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生:后一面是绿色的,我发现彩花是按1朵绿色、1朵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我们把1朵绿色、1朵红色彩花看成一组(课件闪烁一组出现),彩花就是按照1朵绿色、1朵红色的规律重复出现的。教师还有灯笼,灯笼的摆放又有什么规律呢?

(3)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灯笼。(课件:一盏一盏地闪动)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1、3、5、7……面灯笼颜色一样,都是紫色的。第2、4、6、8……面灯笼颜色一样,都是红色的。

师:猜一猜,后一盏灯笼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生:后一盏是紫色的,我发现灯笼是按1盏紫色、1盏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我们把1盏紫色、1盏红色灯笼看成一组(课件闪烁一组出现),灯笼就是按照1盏紫色、1盏红色的规律重复出现的。同学们在联欢会上玩的真开心,仔细看看,它的规律和彩旗、彩花、灯笼一样吗?

(4)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学生图。(课件:学生一人一人的闪动)

师:猜一猜,后面一个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是怎么想的?生:学生是按1个女孩、1个男孩的规律排列的,1个女孩、1个男孩为一组,后面一个是女孩。

(5)观察上面的“彩旗、彩花、灯笼、学生”的画面,你从这些画面上想到了什么?(它们的排列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课件出示:每组颜色不同、形状相同、数量相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小旗的排列规律,后面的小花,灯笼,小朋友都放手学生自己去找,再集体订正,要学生说明选择的原因。做到“授人以渔”。

2.摆一摆(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上图,都有什么图形?有什么颜色?(有正方体、圆柱;有蓝色和粉色)。

师:请同学们摆一摆学具,后面应该摆什么图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摆,其余学生自己摆)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是按1个正方体、1个圆柱的规律摆的。(课件闪烁一组)

(2)课件出示:观察下图,都有什么图形?什么颜色?(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绿色、黄色、红色)。

师:请同学们摆一摆学具,后面应该摆什么图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摆,其余学生自己摆)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是按1个红色三角形、1个黄色圆形、1个绿色正方形的规律排列摆的。(课件闪烁一组)

(3)对比两图,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每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涂一涂。(教学例3)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彩图,说一说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涂色。

(2)课件出示:“做一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涂色,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已能够找出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例3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涂色,交流想法。

(三)创造规律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只要涂出的颜色是有规律的,给予肯定和表扬。集体展示交流,评选优秀设计师。

【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应运于生活,创造规律,体验规律美。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欣赏规律的美(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受规律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五)巩固练习

练习十六第1、2、3题。(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这里设计了一个按规律涂色练习,一个辨析练习,体现的练习的层次性。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你能找出我们身边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十、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对应的思想探索并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1.出示问题:提问:你想拿哪两张天文台参观券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10张参观券上标注1~10,参观券淡化,闪烁出示方框,用红框框住1、2。

2.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学生思考、探索后汇报。引导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完成板书:

拿券/张 拿法/种

2 9

3.出示问题:如果要拿3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学生思考,汇报时交流。

课件演示红框向右平移,每移动一次,红框内对应的第一个数闪烁。

引导发现:框在最左边,是第一种拿法,以1打头;平移方框,2、3、4,第2种拿法,以2打头;3、4、5,第3种拿法,以3打头;继续平移……8、9、10,以8打头,有8种拿法。即:以几打头,就有几种拿法。红框每平移一次,拿法也就与打头的数——对应。

4.出示问题:如果拿4张连号的参观券呢?

探讨:有没有简捷的方法,找到有几种拿法呢?

预设:方法1:将红方框从框1、2、3、4直接平移至框7、8、9、10。打头数是7,一共有7种拿法。

方法2:列式计算。

5.出示问题:如果拿5张、6张券,分别有几种拿法?

学生互相交流拿法有几种,各是怎样想的。教师完成板书:

拿券/张 拿法/种

2 9

3 8

4 7

5 6

6 5

观察板书,交流: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改编问题:将“10张天文台参观券”改为“15张天文台参观券”。学生思考,解答。体会:题目在变,规律不变!

三、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1.花边覆盖问题

2.旅游日期问题

3.“购物街”问题

教学思考:

与其说,我是反思这一节课的形成过程,还不如说,我是注释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找规律”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学校内听课时,一位老师基本遵循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实施教学,当时我头脑中生成了一些不同于上课老师的朦胧的教学处理方法,也就产生了上这一节课的冲动。

作为以“找规律”为课题的数学课,要找的规律是什么?研读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师用书,我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教学把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通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从数学角度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方框按顺序平移,体会对应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律。

怎样找规律呢?也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找怎样的规律,其实,我们更需要在“找”上做文章。找规律的教学价值与重点是在“找”的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关于这节课的学习的经验可以支撑他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呢?研读教材,以例题中第一个问题为例,这道题陈述的内容也就是:从10个数中,每次框出相邻的两个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我感觉,例1设计的问题,是用探索有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引入可以框住多少个相邻两个自然数,但这样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好像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少学生都绕不过弯儿来。当我读到其后的练习第1题时,我立即觉得可以由此问题引入。拿两张连号的天文台参观券或电影票等,这是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甚至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这样的问题,更容易诱发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带着原有的力量起跑。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其后的设计,我又想怎样过渡到像例题这样的“框数字”问题呢?眼睛突然一亮,学生在口述如何拿参观券时,会很自然地将参观券编号,这样,我就可以引导学生将10张参观券编号,从而通过“符号化”,抽象成框数字问题了。这是否又可以看作将一个现实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呢?

如何拿相邻的两张参观券,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呢?我放手让学生探索。不过,在方法上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做了这样的引导:每位同学独立想一想怎么拿,可以写一写怎么拿,有多少种拿法;也可借助材料纸上的数,用笔框一框、圈一圈、连一连,试一试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学生交流,他们的方法也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也许采用了圈圈、连线等不同的形式,但实质一样,都是用一一列举的思路解决问题。我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通过枚举,找到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框3个数的问题,学生仍然沿用刚才的枚举方法,我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放慢节奏,采用近似慢镜头放映的方式,让学生朦胧中感觉:每次框3个数,框法有多少种,正好与框内的第一个数相同。紧接着,我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对以上的“对应”发现鲜明感知,紧接着,我又回头让学生回顾刚才框两个数的平移过程,再次让学生感知“对应”关系。我的认识是,这是本课探索规律的第一条重要的规律。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应该说,这是我对本课找规律的第一点理解。

其后,框4个数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应用“对应”的规律解决问题。这时,学生还是逐个平移红色的方框,我又提出:是否有更简捷的方式找到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呢?我的意图是:红色的方框不再逐个向右平移,而是一下子从最左端平移至最右端,通过找框内第一个数,找到一共有多少种拿法。而且,这样也为学生后面的算式算出有多少种拿法提供解释算理的形象支撑。事实上,学生在此即提出算法。有学生用“算”的方法,这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没有形象支撑,我觉得学生难以理解,也许最后就演变为套模式解题。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往往总结出“算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抽象?这是否标志着学生新的重要的进步?为什么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求解会归结为某种算法的应用?学生为何会思考“算法”?是否是因为学生潜意识中存在着数学问题是需要计算作出解答的潜在观念?……问题,不能简单地一算了之。

“算法”的抽象,应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础之上。因而我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建构数据排列、再框出相关的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共有多少种框法,与框内的第一个数对应。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应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齐头并进。

框5个数、框6个数的问题解答,既是对刚刚发现的规律的应用,并让班级中部分人对规律的理解应用扩展到全班每一位学生,又为后继进一步从解决问题的答案中发现规律积累观察的材料。

课堂上,教师的预设如何实现,也许就在这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捕捉学生的发言,从而捕捉学生的想法,并进而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产生真正意义的、深层的互动。找规律,我们既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解决问题之后。规律,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解决问题之后的进一步思考与发现,但又促进了解决问题时寻找不同的路,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后一层意思,是否又意味着:“找规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接下来的解决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例题中的问题进行“变式”,从而让学生感悟规律应用的广泛性。

例题中的变式,是框几个数,由少到多地变化。接下来,被框的总数,从10个数,变为15个数,继而150个数,在拓展应用中让学生感悟:题目在变,规律不变!我们的方法不变!“花边”问题,引导学生标注数据,化归成已解决的“数字”问题。“旅游”问题,学生“无中生有”,构建出7个连续的自然数,自然也就化归成框数字问题了。

在这之前,学生所框的数字,都是连续的自然数,如果不是连续的自然数,如何?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提供给我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一节目中“妙手推推推”的游戏,这样,借用游戏素材,我引导学生:把一串没有规律的数,转化成有规律的连续自然数。

篇6

多媒体课件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引发探究期待,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认知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认知难度,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多媒体课件在应用上应追求实效,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先进与新颖;教师要在立足学情,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慎用课件,用好课件,真正使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显身手。

1 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把握时机,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并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过犹不及皆不可取,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亦是如此。教学内容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就使用;教学内容不适合用多媒体来呈现,则不用。比如,一位教师讲授“可能性”的相关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使用Flas来模拟掷骰子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观察。通过课件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试图通过动画模拟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倒不如用实际的掷骰子活动来代替动画模拟同样能够实现这样的作用,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相反,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要从一组图片中找出各个图形排列的规律。找规律并不难,难的是学生如何用富有逻辑和规范的数学语言将规律表述出来。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对图形进行了置换、平移等操作:先把第一行从整个图片中分解出来,再把第一行图片平移复制到第二行,然后把第二行的第一个圆形平移到最后一列,最后将整行往前平移一列,此时图形就和左边的图形前两行完全一致了。下面两行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学生在多媒体演示的提示下,将每一个步骤用语言表述出来,找出了图形的规律。在教学中,这个分层呈现并结合学生语言表达的环节非常重要,既是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过程,也是对内容的记忆过程。有些教师可能觉得这样做费时间,用自己讲解的方式来替代学生表达,这不但会降低学生主动理解的水平,还会削弱学生的记忆效果。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把握时机,使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对于那些更适合用传统表现方式或学生动手操作方式来呈现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甚至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不能单凭模仿与记忆,而必须去“做”数学,即动手实践。教师务必给学生创设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感受,激活学生思维。比如,教学“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可以通过将该种图形变成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利用动画展示精确的推导过程。像关于“平行四边形”、“平行线”、“角的认识”等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多媒体呈现大量的正反示例才能更好地表现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概念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以形成准确、深刻的认识。这样实施教学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满怀探究热情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

3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

在一些教师心目中,对于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多媒体的作用就是在于直观、生动、形象,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常常过分夸大了其直观、形象的一面,而忽视了对其辅助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事实上,直观并不是目的,直观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直观和抽象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在教学“射线”一课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呈现了表示手电筒发出光柱的图片,然后从这幅图片中引出“射线”这一概念。教学过程中,该教师很好地把握了直观和抽象之间的关系。“射线”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但是教师用直观形象的图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射线”的概念,实现了直观向抽象的转换。这种转换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牵强的痕迹。学生通过教师的这种引导,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很多关于射线和直线的例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公式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的转化

多媒体课件可以更为直观、准确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或体验水平。尤其是对于一些公式的推导,多媒体课件的“出场”,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的转化。比如,教师给学生讲授“圆面积的计算”,常规的情况下,教师只是给学生讲授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通过操练来强化对公式的掌握。而在这节课中,笔者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把圆分成4等分,然后进行重新组合,再分成8等分,然后进行重新组合,之后16等分、32等分,模拟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展现面积推导的思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圆的面积计算可以转化成为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或公式,都是学生必须记忆的内容。事实上,学生复述概念或定理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不足;另一方面,存在复述困难的学生常常会存在理解不准确、不深刻的问题,把应该意义识记的内容变成了机械识记,自然更容易遗忘。实际上学生对概念、公式等内容的记忆质量主要取决于对内容的理解水平。而在进行概念、公式的教学时,经常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概念或公式转化成直观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提高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1.激发兴趣,“玩”中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时,有这样一段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身体语言表示出来,好吗?师:拍手。(生拍手。)

师:拍手。(生拍手。)

师:跺脚。(生跺脚。)

师:再按拍手—拍手—跺脚的顺序来一遍。

师:请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生(高兴地):拍手。

师:哇,你们真厉害,一猜即中。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生1:老师说的是拍手、拍手、跺脚的顺序 。

生2:我发现我们是先拍两次手,再跺一次脚。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这样按顺序变化、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一上课就听说要做游戏,便兴致很高。在游戏中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猜猜接下去是什么动作,并在游戏中巧妙揭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但如能在个别学生发现规律时,让学生一起说说拍手、拍手、跺脚的游戏顺序,就能带动全体学生体会出一定的顺序即规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2.创设情境,“趣”中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如教《乘法口诀》时,请一些学生到讲台上来扮演青蛙,其他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数青蛙》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嗵”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嗵,扑嗵”两声跳下水。又如《乘法分配律》时,如果直接告诉小学生字母表达式:A*B+A*C=A*(B+C),这样小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掌握。但如果将之改编为歌谣形式: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再结合数学式子(3*4)+(3*5)=3*(4+5)其中3代表我,4代表爸爸,5代表妈妈,*代表爱,这样就融合成了快乐的一家。我*爸爸+我*妈妈=我*(爸爸+妈妈)。这样的情境导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小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小学阶段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的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搭建平台,“赛”中学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小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

篇8

一、目的明确根据我校学期初的工作安排,结合我校教学质量年活动方案,如期组织实施了此次大型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检验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巩固提高,落实教学质量年活动,为教师互相学习和锻炼提供平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实施周密严谨教导处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与4月17日制定了此次“教学质量杯”教学大比武评优方案,于5月15日——5月27日组织实施。全校任课教师积极参与,除两位教师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外,所有科目共出课54节。各学年组充分发挥学年组的集体力量,创设出浓浓的备课氛围。全体教师认真筹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及各学年组长分中年组和青年组两个评优小组,实行实时跟踪,认真履行职责。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此次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并于今天圆满结束。

三、评优选先,立足发展。

在所有的54节课中,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不弄虚不作假,不论是讲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不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希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满腔热血和殷切希望。充分表明了我校教师真抓实干,立足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对市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正确认识。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程序井然。活动结束后,各学年组认真总结,对本组每位教师的讲课情况客观公正、不折不扣的进行讲评,发现优点,弥补不足,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共同促进。评优小组全程跟踪听课,认真分析教学现象,并及时反馈给讲课教师。利用5月27日下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召开了教学活动分析会。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发展性的评价。根据此次活动方案的指示精神,从54名出课教师中评选出27名优秀课教师,从中选拔出8名教师做了汇报课。

四、成果与反思本次大型教学活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充分。从宣布教学大比武实施方案之日起,各教师精心准备,不难看出每位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学具。如:吴晓光老师的《呼吸器官》。高英丽的《》,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等,证明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

2、教育观念的转变显著,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计,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教学气氛比较和谐。如郎丽华的《制作年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操作。何辊《let‘s tall》。

3、课堂教学整体把握明显改善,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不失教学的整体把握,如赵金凤老师的《》,李景秀老师的《》。

4、课堂教学体现艺术性。

很多教师精心策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放弃任何一个可利用的空间。如郎丽杰的《找规律》开头和杨翠芳的《找规律》结束后,学生找规律走出课堂等等。

5、注重创设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比如:杜鸿敬老师的《鲁本的密秘》,于鸿波的《妈妈的爱》音乐感染,通过老师入情入理的引导,6、语文课普遍注重朗读的指导,如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席庆霞的《丰碑》等,注重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

7、师生关系确立倡导民主,力求平等。

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讲课教师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了服务意识,力求服务到位。不少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扩大了师生交流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索、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老师走下台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合作者。使用民主性的语言,允许学生不同的想法,包括错误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过程。如宋秀媛、孟丽老师的课等,把比较枯燥的内容放到一定的情境当中,课堂气氛热烈。

不足之处:1、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不应消弱基本训练,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训练是不可少的。例如教师的板书,学生的书写、板演等。

2、部分老师拘紧放不开,语言生硬,教态做作。原因是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抓不好学生,造成自己讲自己的,顾及不到学生,还由于紧张出现了知识和书写上的错误。

3、多媒体等通常方法配合不到位。要正确使用课件,课件中不要出现错误,让课件服务教学而不是教学中的瑕疵。

4、注意教学的民主。提问根据难易程度发问不同的学生,加强差生的指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5、课本只是个案例,努力发掘内涵,并定时引领到广阔的课外知识中去。

6、个别教师的范读不到位,无法给文章的情境定调。

7、语文课上的学生阅读要充分,数学课上的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8、动手操作不能胡来,做好指导。

几个怪圈:1、讲数学的少,讲语文的多。

2、不使用课件好像不符合新的教学模式。

3、不是相关学科,漠不关心,甚至只听了一、两节课。

4、出工不出力,反正我讲了,也有记录,过后不反思。

篇9

【关键词】数学;微视频;微课;微课件;融入

一、运用微课视频,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微课”的优势特性进行语文知识重点的强调、难点的突破和亮点的突出,可以借助“微课”的“小”实现教学效益的“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突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以“微课”的浓缩精华突显数学知识中的亮点,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欲望跟随“微课”的不断变化而实现饱满。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画面形式进行圆的立体展示,将圆的各个结构分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感知圆的立体图像,让《圆的面积》的学习不再抽象、不再苦闷。

二、运用微课视频,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形式多样

通过微课增强课堂视觉效果,突破教学重点微课可以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集声音、图文、动画等为一体,为学生呈现清晰的图片、丰富多彩的视频,增强视觉效果,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秒的认识》这一教学过程中,关于“1分=60秒”的结论,小学生无法直观认识,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帮助小学生理解:微课视频里有一个大大的钟面,钟面上有会走动的秒针和分针,同时还有60个小格子,这60个小格子就代表了60秒,教师同时在微课里增加音频效果,当秒针每走1格,就发出“嗒”的一声;分针走一格,发出“叮”的一声。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这个微课时,要求小学生认真数数,当秒针走了多少格,响了多少声“嗒”,分针才会发出一声“叮”,当分针发出一声“叮”时,微课画面转换成一张大大的笑脸,这种画面冲击让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起来,“1分=60秒”这个教学难点也就得到了有效突破。

三、运用微课视频,教师构建完善的微课资源学习区

“微课”作为将复杂而庞大的教学内容融入成几分钟的教学材料的手段,充分运用了浓缩精华的这种思维理念,确保了课程知识点讲学的一目了然。特别是精巧绝妙的小学数学知识,虽然其逻辑思维性极强,但是基础原理十分简单且浅显易懂。因此,利用“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机会,将教学知识深刻且科学的贯彻入小学生思维理念之中,将可保证其内化数学理念,并逐步形成系统且完整的逻辑性思维。例如,在学习“找规律”的过程中,率先应确保小学生明确的理解“规律”这一名词的概念。对此,教育者可利用“微课件”播放从1到7的数字影片,其内容可以是单纯的从1到7;亦或是从1到7再从7到1的过程。观看完影片后询问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明白从1到7的过程是递增序列,而从7到1的过程是递减序列,两种序列本身便说明了该段影片数字变化是存在规律性的。由此,利用“微课件”令学生了解何为规律,而这种了解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而并非教师的硬性灌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动脑能力。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可以继续利用“微课件”,制作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图片内容,让学生通过寻找“微课件”图片中的规律,自觉白发的内化找规律的技能,并潜移默化的理解规律的存在。

四、\用微课视频,延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篇10

教学中仅靠感悟无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该如何是好呢?

一、感悟很混沌,“比较”变清晰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就深深体会到感悟的能量是有限的,仅靠感悟不能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找规律》单元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1、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如例1;2、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如例2。

例1要学生探索的事物搭配的规律其实是乘法原理,就是指完成一件事情有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情),每个步骤有若干种方法,依次把若干种方法相乘就得到完成一件事情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例2以及其后的练习题则是排列与组合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共同点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而不同点是排列有序的,组合是无序的。教材都是引导学生先操作或画图,然后列出算式寻找答案的。在课堂上学生感悟得不错,并没有什么困难。

意外出现在第二节课。学生学完了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之后,在独立完成配套的练习册时。突然,有一学习能力还不错的男生提问:“这题怎么做呀?” “有三位数学老师分别是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和两位语文老师分别是钱老师、吴老师。现在要选出一位数学老师和一位语文老师,能有几种选法?”全班只有一名男生回答了上来。我这才意识到,两堂课上学生虽然深入地探索了规律,但是真正运用起来仅靠感悟是不够的,必须把两者进行比较辨析。所以,我立即请学生把两天所学的规律进行比较。如果有2类物体或2个步骤,先选一类再选另一类或先完成第一个步骤再完成第二个步骤,这就属于事物的搭配问题。那么,就可以用乘法计算:一类物体(第一个步骤)的数量×另一类物体(第二个步骤)的数量=搭配的方法数。如果是一类物体在排队或是在一类物体中进行选择,事情一个步骤就能完成的话,这就是物体的排列问题。其中,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每一次的排队或选择都可以交换位置与顺序有关;二是不可以交换位置与顺序无关。可以先画一画图来理解题意,再列出算式。如:“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共通了几次?”这是排列问题,并且2人间只要通一次电话,不能换位置,如图1,可以列式为2+1=3(次)。“3人互相寄一张贺卡,一共寄了几张?”这也是排列问题,但2人间要寄2张,能换位置,如图二。也可用字母来表示换位置的情况:三人用ABC表示,AB、BA、AC、CA、BC、CB。算式可以列为3×2=6(次)

图1 图2

规律是蕴含在大量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学生找出的规律其实也就是建立一种数学模型。经过比较,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在感悟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本质比较,就进一步建立了找规律的数学模型,体会到尽管数学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解决问题的实质是不变的。在比较之中侧重于学生的数学思考,把学生对找规律的初步感悟由混沌变清晰。

二、感悟很肤浅,“作图”显深意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以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往往通过折纸直观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些显而易见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并不难。同样,用折纸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清楚地发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无需用过多的时间去探究。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感知了、明白了,但过后的练习所反映的情况是错误频繁出现。可见,仅仅依靠折纸的操作来对对称轴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过于肤浅。这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让浅显的感悟外化、抽象化,作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在学生通过折纸探索长方形2条对称轴、并尝试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画出对称轴之后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如:对称轴两边相对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两个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接着可以让学生辨析:“为什么长方形的对角线不是对称轴?”在此基础上进行作图、测量就会发现以一条对角线为折痕两侧对应点的连线不与它垂直,即另一条对角线不与它垂直。所以,长方形的对角线不是对称轴。同理可以让学生作图辨析正方形的情况。相对于长方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言,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常识对于学生来说在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同样,可以让学生在折纸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猜测、画图尝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与记忆”,作图探索也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对称轴的探索过程,利用作图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动笔画图、实践验证的能力。

三、感悟挺茫然,“想象”来帮忙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旋转”一课时,例题是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了汽车转杆旋转的情况,让学生从中感悟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含义。既然这两种旋转的方向的名称里都有“时针”二字,如果把概念的认识与钟面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学生应该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图1 图2

如图1:转杆打开就是从3点钟方向旋转到了12点钟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转杆关闭就是从12点钟方向旋转到了3点钟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把例题图中的转杆放置到钟面之中,让抽象的旋转有了依托的背景。在观察了转杆在钟面图中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情形后,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转杆的转动情况。然后,把直角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如图2,在此基础上脱离钟面的直观图示,可以展开想象来帮助理解旋转。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钟面作为背景,整个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在大脑中逐渐建立起准确、鲜明的感知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完成图形的整体旋转了。

通过想象的助力,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操作到想象操作的训练,加深了对旋转的认识、形成了相应的表象,从而降低了学习旋转的难度,逐步提升了空间想象的能力。

当然,数学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合理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