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8 09:1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秦兵马俑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立足教材,厚实课堂
秦兵马俑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有点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各种信息途径,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知识场景,使他们在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也经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二、实施对话,互动生成
课文第4~9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众多类型和鲜明形象,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学将军俑,我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读出形象。学生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看一看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通过读、说以及关键词语的感悟,将军俑威风魁梧、昂首挺胸的形象出现在了学生的面前。第二次对话要读出气势。学生再读这段话,根据将军俑的动作、神情想象一下,“将军”可能在干什么?想什么?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让将军俑“动”起来。第三次对话读出美感。学生通过想象了解了将军俑后,教师映示将军俑的插图,让他们欣赏将军俑,这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到将军俑威武凝重的气势,激起了内心的震撼。他们静静地欣赏图片,用心灵与插图对话,感受图画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情动辞发,学生在对话中似乎聆听到“将军”的脚步声、呐喊声,从心底激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之情。
三、开拓空间,引导感悟
在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他们精读第10自然段,感悟兵马俑作为艺术珍品的精美。从“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中,学生感受到了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接着再启发学生想象:兵马俑还会有哪些神态呢?又好像在干什么呢?随后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几个兵马俑,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模仿书上的句式说话。在整体感受完兵马俑的类型与鲜明形象后,我给学生播放了长达3分钟的兵马俑的课件,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兵马俑的气势。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为兵马俑这一艺术瑰宝题词,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三维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四、瞄准目标,提高素养
篇2
1、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老师讲学生写,这便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起着消极的影响。然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这样的状况。老师职能从直接的“主导者”变为间接的“引导者”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便显得更加“春意黯然”。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职能的转变即教师变为一名“服务者”便是一个很大的特色。
2、教师的学习态度的转变
众所周知“教学”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教”的师生的互动,也体现在“学”的过程中。教育的信息化更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应的提高。达到“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信息能力。”与此同时,教育的信息化也提供了更丰富的数字资源提供给教师学习,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于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立项的,中国最大规模的远程教育机构——中央电大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工程”建设。这些资源的提供主要是为了促成让教师能够终生学习的观念的形成。当然教师的学习的态度的转变不仅仅是包括终生学习的意识,还包括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等。
3、学生的职能的转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他把1到15岁的学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此时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不断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图像,声音,影视资料等,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作为接受的主体,要求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通过信息技术等方式最后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是形式的改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二、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及信息技术结合的优势
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的学科,语文学科更具有综合性,不能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特别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对于小学生是十分抽象的,如何解释便是成为了一个难题。可以说让学生明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便是身临其境,这也符合情景教学理论的要求。可我们知道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条件的限制,情景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创作相应的情景。笔者将通过苏教版的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秦兵马俑》和《音乐之都维也纳》试作简略分析。在《秦兵马俑》一课中,我们可以通过一段小的视频来介绍秦朝和秦兵马俑的。这便打破现代与秦朝这个古代遥远的距离进而更容易的学习。对于《音乐之都维也纳》我们也可以采用相似的办法,在介绍维也纳时可以对应的匹配上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现状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生;阅读能力;策略
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阅读,最终实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1]。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如何强化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一、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师多以成绩和升学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因而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课堂教授的知识点上,很少主动进行语文阅读。同时由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和家长的“严格”管教,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进行主动阅读的学生中,他们阅读内容比较单一,以趣味性较强的文章为主要的阅读材料。
上述这些情况造成了学生阅读量少的问题,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有效的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新时期重要的特点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作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2]。它与新时期教学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对于语文阅读的理念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这对于其将知识层面的认知转化为实践阅读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技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满足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阅读情景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秦兵马俑》为例,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尽快进入文章的意境,我在正式上课之前,先是为学生展示了一些秦兵马俑的图片。这些图片上形态各异的兵马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音频、视频等形式创设阅读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攻克阅读难点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和认识能力有限,因此在阅读时难免会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我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可重复的特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比如在《月光曲》的教授过程中,学生们没办法体会到《月光曲》描述怎样的情景。由于我不是专业的音乐老师,没法专业具体的表述给学生听,恐怕就算是专业的老师给孩子们讲了,孩子们也是一知半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展示一下那样的画面。于是我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制作了这节课的课件。在为孩子们展示视频的同时,播放《月光曲》的曲子。孩子们通过音乐和视频,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了乐曲所描述的场面,很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意境。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为孩子播放了《月光曲》的曲子,让孩子们随着音乐朗读,果然孩子们这一次朗读比之以往更有感情、更有节奏。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仅有兴趣是不够,还要学会阅读的技巧。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给文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划分文章层次、归纳主要内同、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等。
只靠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提升上述要求涉及的能力,制作成课件,每一项内容,配以范例和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多媒体的使用,也避免了利用纸质材料的不可重复性和材料的有限性,可以让学生多次查看,且可以及时利用网络资源补充进去,不至于学生产生阅读的厌倦感。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阅读的技巧,并让他们用投影仪等展示他们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在合作的氛围中,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利用多媒体制作阅读课的课件,还有一个好处,它可以允许有需要的同学下载回去,有课上当时解决不了的难点,在课下继续使用,重现课上的教学内容。
结束语: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阅读能力是进行其他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阅读情景、攻克阅读难点、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进行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信息技术”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便出现了,而在当时主要指的是从产业发展角度进行阐述。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计划。在该计划中明确强调“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教学部分的普遍应用和推广。”[1]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主要依靠的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也是对于新的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素质。并且信息与信息技术要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本文试图分析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
一、教育信息化中教师和学生的转变
1、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即老师讲学生写,这便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起着消极的影响。然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这样的状况。老师职能从直接的“主导者”变为间接的“引导者”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便显得更加“春意黯然”。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职能的转变即教师变为一名“服务者”便是一个很大的特色。
2、教师的学习态度的转变
众所周知“教学”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教”的师生的互动,也体现在“学”的过程中。教育的信息化更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应的提高。达到“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信息能力。”[2]与此同时,教育的信息化也提供了更丰富的数字资源提供给教师学习,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于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立项的,中国最大规模的远程教育机构——中央电大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工程”建设。这些资源的提供主要是为了促成让教师能够终生学习的观念的形成。当然教师的学习的态度的转变不仅仅是包括终生学习的意识,还包括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等。
3、学生的职能的转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他把1到15岁的学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3]此时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不断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图像,声音,影视资料等,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作为接受的主体,要求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通过信息技术等方式最后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是形式的改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二、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及信息技术结合的优势
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的学科,语文学科更具有综合性,不能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特别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对于小学生是十分抽象的,如何解释便是成为了一个难题。可以说让学生明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便是身临其境,这也符合情景教学理论的要求。可我们知道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条件的限制,情景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创作相应的情景。笔者将通过苏教版的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秦兵马俑》和《音乐之都维也纳》试作简略分析。
在《秦兵马俑》一课中,我们可以通过一段小的视频来介绍秦朝和秦兵马俑的。这便打破现代与秦朝这个古代遥远的距离进而更容易的学习。对于《音乐之都维也纳》我们也可以采用相似的办法,在介绍维也纳时可以对应的匹配上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现状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有及其强大的信息功能,集动画、声音、图像、影视资料等于一身。教师可以很方便的来查找资料进行备课从而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这也是信息技术被普遍采用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这其中也存在的不少的文体。例如
⑴课件的单调性。多数教师的课件多以静态和文字为主,较少的运用动态,这无疑很容易陷入传统教学的困境。课件也无法适应全体学生,毕竟学生有所差异。⑵忽视教师的作用。多数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尤其在授课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把自身的隐退到教学之外。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还是属于师生。教师可以在授课时通过体态语言和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进行相对应的调整。这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取代的。⑶对学生的阅读的限制,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更注重学生在动态环境中提取有效的相关信息,而对于传统的静态阅读是有所忽视的这种情况多数老师并未引起重视,长此以往反而适得其反。这也是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予我们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手段,对教师和学生的转变具有推波助澜的功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待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
[2]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
篇5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如果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同时就会产生相对高一些的积极性,这样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就会相对容易,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们日常的语文课中也常常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现代的信息技术,这样不仅仅可以活跃我们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声形并茂,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会让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工具,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有兴趣,通过教师及多媒体工具的引导,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由于我们江南的环境与沙漠的环境截然不同,学生无法想象沙漠环境的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把单纯的文字描写变成了鲜明生动的图像。当学生在媒体上看着乌云密布、风沙袭卷,听着狂风呼啸时,仿佛自己来到了茫茫的大沙漠,真正体会到沙漠环境的恶劣。此时,学生会急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可见。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对于创设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大有裨益。
二、利用媒体,化难为易,加深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提供的情景,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注重情感体验,提高感悟力。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看到过海,对理解课文第二节所描绘的西沙群岛海域的独特风光更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对“同一海面的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那种黄绿交错的海面究竟是怎么样”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如果单靠语言解释,可能是事倍而功半。我们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底有高山,也有大峡谷,鼠标点击,学生一目了然:峡谷处离水面距离大,因而水的颜色深;高山顶离水面近,水色自然就浅。海面上一块块黄色和一块块绿色相同,鼠标一点,它们互相交织融合在一起。媒体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突破重点,弄懂难点,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增长了知识。
三、利用媒体,提供素材,促进表达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巧妙地创设各种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直接的说话内容。传统的说话训练,一般是教师出示某一句式,让学生训练,其课往往是学生煞费苦心也难以想出恰当的句子。如果学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学生有了真切的感觉,就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时,老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句子,就会水到渠成。如教《云房子》一课时,课上我设计了用“有的像……有的像……”说话练习。由于学生缺乏“发现的眼睛”,在以往的说话练习中,多数学生会说:“天上的云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猫,还有的像小兔。”这样单一的句式,内容也很贫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姿态各异的云,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说出来的句子内容丰富多彩。如有学生说:“天上的白云真多啊!有的像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像撒腿奔跑的骏马;也有的像敏捷顽皮的猴子。”还有学生说:“天上的白云有的像一群群骏马奔驰在无边的草原上;有的像一群群鸭子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媒体,课外延伸,扩大阅读
篇6
一、在故事叙述中体验伦理价值
兴趣是最大的赢家。这部纪录片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方式,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再把镜头转向品德课堂,故事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因此,教师可以把故事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并主动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带来的各种危害,我神情凝重地给学生讲了震惊世界的《腊芙运河化学垃圾污染事件》。学生听罢一种危机意识油然而生,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在情境创设中体验道德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部纪录片用亲情与乡愁滋润着观众的心田。由此及彼,小学品德课本身感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切实提高品德课的实效。例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为了渲染母爱的质朴无私,我配着悠扬的钢琴曲,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地给学生诵读了课本中的散文《妈妈的爱》。顿时,课堂上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气场”,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情景交融,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良好的情智教育。
三、在艺术渲染中体验美育意蕴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语文,是传统的基础性学科,作为教师,要做好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教学空间不够宽阔、情感氛围不够浓厚、教学内容不够生动丰富等等。如果信息技术能很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将能很好地突破这些教学困境,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养成
朗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最重要、最常用的阅读手段就是朗读,它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作为一项口头语言艺术,它通过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静止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灵动有声的口头语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相关课文描述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继而通过声音来表现这种感悟,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养成。
如教学《草原》这段:“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图促读,以视频促读、以音频促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生活经验也有限,他们难以想像草原到底有多美,那么这段优美的文字也就难以真正到达学生的内心。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旖旎的风光,配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草原的美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用眼观风光,用耳听音乐,用心悟美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爱上了朗读。
二、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今的世界依然硝烟弥漫、动荡不安,但是对于身处和平幸福的中国孩子来说,他们很难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怎样的灾难。因此,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战争纪录片,并且定格在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惨场面,让学生深切地去感受。有几个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伤心地流泪了,带着这样悲痛的心情进入课文的学习,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的“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游人经过这条孔隙的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我们还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也很有帮助。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这一课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小杨科的悲惨生活。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人类掌握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劳动都非常重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它的语言具有概括、含蓄、跳跃等特点,因此在把它通过语译初步弄懂之后,还要根据诗歌原句的提示,调遣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出诗歌的情景,才能真正深切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如《江畔独步寻花》一文的教学,我运用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小径,观赏春天的风光:鲜花朵朵,层层叠叠,蝴蝶翩翩,娇莺恰恰。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出来了,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含义。
《海底世界》一课中描写海底的声音是极为丰富的,但是孩子们并没有亲身体验过,仅仅凭借这些文字描写是很难想象出来的,此时我们恰到好处地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听到了“像蜜蜂的嗡嗡”“像小鸟一样的啾啾”“像小狗一样汪汪”……这是多么美妙和一种体验呀!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还能补充出许多声音呢:像小猫一样喵喵、像树叶一样的沙沙、像雨点一样的嗒嗒……
课文《秦兵马俑》中“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走进它们的身边,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为帮助学生感受将士们当年的英武和复杂的神态与内心,仅仅文中的插图是不够的,这时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就能很好地为学生感受氛围、感悟情感提供便利,这样的资源利用既在文本之中拓展,又向文本之外拓展,丰富了文本空间,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
篇8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审美教育的视界加以观照,以“探寻插图精髓,欣赏色彩之美”,“放飞想象精灵,领略意境之美”,“把握朗读精华,领悟情感之美”,“体认语词精妙,感受语言之美”,“运用比较赏析,认识结构之美”为主要路径开掘文本中的各种审美因素,引领学生感悟和品位文章内容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文章形式的格式美和韵律美,文章风格的质朴美和规范美,让文本之美诗意流淌。更深刻地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从而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探寻插图精髓,欣赏色彩之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高度重视绘图,力求让尺幅之地尽现美育价值。教师利用教材中现成的色彩插图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说,精心创作的插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做到了图文并茂,不但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杜甫的《绝句》一诗,描绘的是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景色。翠柳青天,黄鹂白鹭,雪岭泊船,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不仅再现诗中美景,还蕴含着诗人愉悦的心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彩色插图,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然后让学生体会景色美在哪里。“两个黄鹂”点染在一片“翠柳”之中,“青天”中勾勒出“一行白鹭”,黄翠白青,色彩是那么鲜艳,那么和谐,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最后让学生领悟诗人描写草堂门前明媚秀丽的景色,为的是表现诗人愉悦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
二、放飞想象精灵,领略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融情入境?关键在于能否展开建立在文本之上的丰富联想。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气象万千的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纷繁微妙的心态,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意境。教师要做一个学生想象天空的守望者,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启发学生用心灵来感悟。
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一课,“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美不胜收的意境,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词语的解释、内容的分析等这类抽象且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使儿童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是很难的。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黄果树瀑布,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那气势磅礴的瀑布从山上流下时撞击激起的小水珠,经风一吹飞溅开来,乘着水汽慢慢地飘落,那升腾时的飘渺就像烟,那弥漫时的朦胧就像雾,那纷纷落下的就像雨;听觉感受的是震撼人心的乐曲――瀑布直泻而下的声响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是大自然谱写的一曲交响乐,使人有一种畅快淋漓、身心释放、充满活力的感觉。此时此刻,学生身临其境,变“话”为“画”,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形美声美,从而与作者的感情相交融,领略到文本的意境美。
三、把握朗读精华,领悟情感之美
叶圣陶先生一向提倡“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老所描述的这种境界,就是通过吟咏诵读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领悟到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作品的深刻内涵。朗读的作用,有时是教师讲解无法替代的。
篇9
一、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也依赖于学习兴趣的产生,进而促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产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意识,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并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起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圆”这一图形的认识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资料,比如古代的大马车、秦兵马俑中的战车、木轮车以及现代的各种轿车、火车等图片,首先从外观上让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从古至今,无论哪朝哪代,车轮永远是一成不变的圆形.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起兴趣的产生;同时,以这样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更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也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内在的生活资源,进而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最终强化其自主性与探究性.
二、图形知识生活化,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初中数学中的某些图形比较单一、抽象,学生不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尽量将这些知识“生活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例如:以“最短距离”为例,如果直接出题是:求L上的一点C,使其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即使题目再简单,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产生厌弃的心理,会的同学会不屑一顾,不会的也不见得会更加细心地学习. 这时,教师可以将题目尽量变得生活化:如图所示,L是一条河流,A,B是河流同侧的两个村子,现需要在河流L上选取一点C开设管道,以方便A,B两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那么,C点应该怎样选择?理由是什么?
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实际生活出发,联系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现实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觉着更有用,所以也会集中注意力来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同时,鼓励学生对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与知识时刻注意,并引导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解决,最后学生也会更加深刻地掌握此题的解法是对于L作A的轴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C点,即为最合理的选取点.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为学校教育事业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图像、声音与动画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真实、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促使其产生学习热情,提高思维与想象的能力.
例如: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人物、动物或其他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以动画的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了解并掌握:物体沿着某个方向移动后的图形和之前的相同,那么这种图形的移动就是平移,等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情节或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一步一步地引出问题,将相关知识层层展示、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重视数学在学生实际生活领域中的拓展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抽象实际问题为具体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因而,初中数学教师更应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数学教学拓展于学生的生活领域,提高其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浴室中的墙砖、街道上的彩砖进行研究与分析,帮助其巩固“平面镶嵌”等相关知识;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收集2012年我国经济数据,作出条形统计图;等等.
篇10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一时期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生,他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又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誉为“神医”。华佗制成的全身剂“麻沸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张衡发明地动仪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期,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了人们的恐惧。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此类的发明早1700多年,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地震的知识只是初步了解,物理还没有学习,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地震学知识,还是物理上的力学知识,都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学生容易误以为只有预报、预测地震才有用,而对及早了解地震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而将这一部分内容定为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找出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帛。
2.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请学生结合书上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制作我国造纸术外传时间表,并搜集史料,讨论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4.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简单介绍纸的生产原理和过程,或课外带领学生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工艺,亲身感知历史。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小字内容,了解张仲景和华伦的主要医学成就。
2.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张仲景和华伦的故事,感受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难点突破方案
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1.利用PowerPoint演示地动仪的工作情况,使学生感受动态效果。
2.搜集有关张衡在科学方面的贡献的资料,感受张衡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思想
以电脑课件演示,使科技成就能够让初一的学生初步理解,科技成就的发明过程和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造纸术、数学、医学
教学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科技名词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秦汉时期的起止年代,经历过哪几个朝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共440年。秦、西汉、新、东汉)2.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的统一、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然后总结,这一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秦汉时期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演示板书)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今天已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汉代的纸张,大家请看屏幕。(演示纸出土的地点)
纸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最主要是用作书写材料。大家想一下,古今中外,在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呢?(学生回答略)
这些书写材料同纸相比,有什么缺点呢?
(演示纸同其他书写材料优缺点对比,停在汉纸)
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是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简很笨重,带来许多不便。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竹木简奏章重120多斤,到了汉武帝时依然难免其苦,大家教材,这是文人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汉武帝看了一个月。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轻便、实用、经济的书写材料,于是造纸术应运而生。大量的考古发掘都发现了属于西汉前期的纸,从而证明了纸的发明是在西汉。人们最先造出来的纸叫絮纸,后来发展为麻纤维纸,再改进为植物纤维纸。(演示纸的改进)
纸是人们受到什么的启发而造出来的呢?大家看这个"纸"字的偏旁,对,与丝织有关。人们用上好的蚕茧抽丝织物,一些劣质的茧只能制成丝棉。制丝棉要把蚕茧煮烂,再放在水竹席上打烂做成丝棉,这时竹席上会留下一些丝,干后形成薄丝棉片,揭下可以用来书写文字,由此受到启发人们制成了丝絮纸,后来,人们又用麻做原料制成麻纤维纸。但无论是絮纸还是麻纸,其原料来源少,纸的质量还有一些欠缺,真正使我国造纸术名扬世界还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
105年,宦官蔡伦总结以前人们的造纸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造纸术。我们看屏幕。(演示蔡伦像、汉代造纸过程)
造纸术后来传遍了世界各地。(演示造纸术传播图)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大家看英国大科学家培根对包括造纸术在内的四大发明的评价。(演示弗兰西斯·培根的一段话,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全书分九章,故称《九章算术》,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返回主菜单)
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主要有:(演示医学成就表,让学生划书)1.《神农本草经》2.张仲景。3.华佗(返回主菜单)
- 上一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
- 下一篇:生命站立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