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24 15:1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摄影与摄像》 课程考试 考试改革
良好的教学必然建立在对学生已有学习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良好的教学也必须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的学习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教学、学习和评估被看成三位一体的整体。作为评估核心概念的课程考试不是外在于教学和学习的,而是镶嵌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种延伸和深化。课程考试的科学性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升课程考试的科学性成为我们关注的议题。我于2006―2010年就《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在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的能力,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及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效果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等几个方面的统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与评价中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教师的教学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高考、中考之类的“高利害考试”如此,高校内部的课程考试同样如此。校内课程考试除了要关注课程标准的达成及公正性以外,也必须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目前的考试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学习与应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目前常规课程考试之利弊
虽然,考试对于教学和学习巨大的引导作用及考试本身可能带来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我根据调研,发现高校常规课程考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以笔试科目为主,而非笔试科目很少;(2)期末考试比重较大,采用闭卷形式很多,较单一。“闭卷笔试”等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由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构成,所考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描述,开卷或者实践能力测试等考试形式相对较少。
以上情况表明:本应以通过诊断、反馈、促进学习为目的的课程考试却普遍采用了为选拔而设计的考试模式,课程考试不仅采用了选拔考试的形式,而且借助于选拔考试中的实施方式、评分方法来实施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估,甚至用选拔考试的解释方法来解释课程考试的结果。这种课程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在考试方法上往往侧重于考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记忆性内容偏多,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背诵和记忆上面,考试前临时突击,放松平时学习,对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偏少,不能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检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因此,建立起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性要求、以能力测评为核心和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多元型课程考试新体系急需进行实践和探索。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学习》一书中就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习的关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评估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Big idea),因此课程考试不仅要反映学习,而且必须促进学习。为此,课程考试必须是“为学习”,而不只是“对学习”的考试,校内考试必须是形成性的――即使通常被认为总结性的考试(如期末考试和课程结束时的考试)也应当形成性地使用。这样一种“为学习”的考试必然反映课程教学,必然是对教学过程的模拟,是与教学行为“同构”的。[1]
为了使得《摄影与摄像》课程考试改革能够取得成效,我在课程刚刚开始讲授时,即向学生谈到了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些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考试改革的认识。同时还进行了对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认识和要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赞成课程考试改革。
通过研究,我们将课程考试改革遵循的基本方法确定为:知识考试与能力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课程结束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实验(实践)操作考试、作品+答辩、点评和成果相结合。设置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把考试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不采用“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争取构建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评价体系。[2]
我要求学生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考试外,鼓励采用口试、实验(实践)操作考试、成果展示、图片评析等考查形式。同时向学生宣布:本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实验(实践)考核和期终考核,比例分别为30%、35%和35%。具体构成及要求如下:(1)平时考核(30%):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水平方面。学习态度的考核,主要是考查每个学生的上课出席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课发言及平时测验的考核。(2)实验考核(35%):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作品的分值列入,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3)期终考核(35%):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时间为11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其中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是以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在论述题中,改变常规的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安排让学生对一张图片(如《东方红》)从摄影者的角度用摄影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这种形式,让许多学生充分展示了对摄影艺术的独特的见解,提高了艺术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评分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切实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把考试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做到由教学主导考试,考试为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对影视作品拍摄中的技术技巧运用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和实战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训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重点进行讲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习。
《摄影与摄像》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基本理论学习后,容易产生实践的强烈愿望。我便及时安排他们开展课程实验活动,要求学生们带着了解“照相机的使用”或“摄像机的使用”等任务去学,带着“题材摄影与摄像”任务去练等。同时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去进行实践。例如在进行《校园摄影》实践活动的命题时,我要求学生在拍摄过程中不要流于俗套、千人一面,而要大胆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拍摄实践过程中,不少学生用独特的眼光来审视所拍摄的对象,结果拍出了不少好的校园摄影照片,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此时,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学生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钟情于自己的创新杰作。因此,我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要求他们走上讲台进行创作经验介绍和交流,同时安排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拍摄作品的质量和点评、答辩的水平也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进行记录。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席指导,对学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眼光给予了肯定,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引导学生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让他们从自己的创作成果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又对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考试的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平时学生上网查阅相关影视作品资料,到图书馆了解摄影与摄像进展的明显增多,学生通过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赏析,自然而然地会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锻炼发现创作素材的能力。其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增强。理论课上经常出现争先恐后发言的情景,上实验课的兴趣亦明显提高。再者,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通过探寻感受乐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已经初显成效:2007年和2009年学生作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分别在大赛中获国家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还有多部影视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奖。在“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活动中,学生选送的作品获最佳摄影奖,在专业院校学生参加的情况下,实属不易。这说明他们的摄影与摄像的基础较为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由此参加拍摄的一位学生被苏州(市级)电视台考核录取。还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摄影与摄像》课程实践探索活动证明,进行考试方式改革,不但能真实和客观地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们体会到摄影与摄像的艺术魅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对该课程考试改革模式深化完善,为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大汇.学业测量与评价的理论背景[J].现代教学,2005,(5):4-6.
篇2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考试体现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德育课。从内容上讲,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从设置的出发点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为学生将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1.试题设计重能力
1.1 试卷形式新颖活泼。减少或取消死记硬背等刻板题型的数量,多增加一些有创意的题型,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觉得比较好的题型是:
1.1.1 开拓型分析题。分析实际上可以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比如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办法等。
1.1.2 政治小论文。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学素养、逻辑推理和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命题人可以命多个题目,让学生自己来选择,题型活但不死板,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1.2 试题背景充满生活情境。新课程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传统的命题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材料本身的现实性,更多的是注重材料与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感受,使现实的材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现实感”。现实的材料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感受脱节,那么对学生来说仍旧是“抽象”的、“理论”的甚至是“遥不可及”的。因此,设计试题要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必须进一步优化试题情景的设置,不能仅仅考虑到情景材料的现实性,更要注重材料与学生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经验与感受。
1.3 试题设问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一特点特别要求我们的教学(包括考试这一环节在内)要注重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传统的课程理念下,考试所反映的只是一种问与答、考与被考的关系,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是个完全被动的应试者。
2.考试过程重人文
2.1 分层考试与“爬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淡化考试制度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于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基础和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新课程下依然沿用“一刀切”的考试方式显然是不妥的。我们可以由易到难分别设计基础卷、能力卷、挑战卷,并且实行基础卷的佼佼者下次可考能力卷,能力卷的佼佼者下次可考挑战卷,挑战卷的优秀者可免考的制度(称之为“爬梯”制度)。
实行分层考试淡化了考试的甄别功能,模糊了学生间的分数对比;创设“爬梯”制度,在考试中引入全新的竞争机制,这有利于发挥考试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贯彻,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2 重考与免考。在现实的考试中,很多学生有“恐考症”,考前会出现“考试综合症”。另外,难免有学生因为临场发挥不佳而考砸。如果能给学生以重考的机会,既避免“一棍子打死”,又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消除他们的考试恐惧心理,重拾他们的信心。而免考制度是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优惠待遇,它的推行既是师生民主平等的体现,又能让这些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其他相对较弱的学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诚信考试。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指出:“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思想政治本身具有德育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3.考后评价重全面
3.1 走出评价误区。品学兼优,一直以来都是好学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只不过,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给“好学生”的界定蒙上了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学而优则“好”,成了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水平、轻心理素质……所有这些,在有意无意中都成了“好学生”评价的既定原则。而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重视其智力、品德的发展,同时也同等程度的重视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并且在关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上,还突出强调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死的知识为活的应用,以体现时代的要求。
3.2 转变评价方法。第一,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的过程性应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考后评价时要注重学生考前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考试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第二,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为主是为了使学生作为主体,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不断实践、反思,不断地分析、认识、完善自己。第三,以服务性评价为主。在以教育和发展而不是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学生评价中,要将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不能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给学生排队,而是要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这些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坚持鉴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篇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weak for the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the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simulates the occupation ro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modern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his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ried to put the students in the scene of the re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ma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ork of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be done in modern enterprises, makd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orrect using proces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ools such as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result in improving their engineering qualities and 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关键词: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Key words: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experience typ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60-03
0 引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核心课程[1],它从质量哲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3,4]。因此,构建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进行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工程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保障[5]。
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着“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和行动-业务操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学习”这样一条逻辑主线。首先从质量管理工程师服务的工作岗位入手,调研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质量工作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能力要求,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业务操作和行动领域,最后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实现操作和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知识结构的转换,从而构成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
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利用工业工程专业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有资源,采用整合、充实、提升的方法,基于体验平台,着力营造真实的现代企业工作情景,让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训练,从而具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完成工作技能和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1.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环节,分质量管理认知、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三个层次。
课内实践环节包括仿真实际操作实验和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将课程中的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运用于职业岗位的能力。开设的实验包括minitab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工序过程能力实验、过程质量控制实验等;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课程设计则是教师从现代企业提炼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将学生按岗位职责分工,分别设计质量解决方案。
课外实践环节以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或工业工程实施较好的企业为背景,通过现代企业的认知和生产实习、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全真企业项目实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和灵活运用质量方法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
质量管理认知实践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主要对企业生产质量的概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有个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质量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通过课程实验与课外实训共同完成。如学生首先通过对具体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的企业实习,了解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测量手段和方法造成的样本数据误差、控制图的表现形式等,然后在实验室通过对产品的数据采集、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学习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工具。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则是企业与学校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外项目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掌握质量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质量方案的改进和优化设计等职业技能。
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1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内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和课程结束后课程设计的形式实施。
课堂实验时,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通过对实验零件的加工、抽样方案设计、抽样、测量、数据收集,使学生深刻理解测量系统分析中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概念,强化学生对测量系统能力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收集的数据,利用minitab软件,通过绘制直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判断工序是否存在系统变异,确认影响工序的因素;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数据设计和绘制控制图,如果数据超出上下控制限,让学生返回查看零件的加工过程、检查数据测量过程,确定造成数据超界的原因,从而判断是否将数据修正、删除或保留;进行过程能力计算,判断工序过程的能力是否充足,并根据得到的结论验证其正确性。这种模拟情景式的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将质量管理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贯通,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在企业的应用过程,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岗位能力。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时,把从现代企业提炼出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将学生按岗位职责进行分工,如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从质量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到质量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全部过程,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2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外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基地实习、模拟仿真实训和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的方式实施。
通过实习基地的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产质量管理岗位,对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企业运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请企业相关人员就典型零件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装备、加工工艺和测量、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企业需求角度去思考自己将来要承担什么岗位,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拟承担的岗位,培养学生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人的意识。如我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外实习基地包括高踞世界驱动行业领先地位的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在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从齿轮原材料(以硬齿面的棒材为例)的抽样检验开始,通过棒材的切断、齿轮毛坯和齿轮吊装孔的加工、齿轮毂孔的加工、齿轮毛坯和齿轮毂孔的检验、齿轮的成型软加工(滚齿加工)、齿形的测量、齿轮的热处理(淬硬)、齿轮的喷丸处理、热处理后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硬加工、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健槽加工、齿轮的成品测量等加工工序的实习,让学生仔细观察齿轮各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及质量控制方法。讨论和分析齿轮的成型原理和各工序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激发学生改进不合理工艺的创造欲望。
模拟仿真实训包括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和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的实践技能和用质量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质量问题的就业能力。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统计工具实训、质量检验实训和质量认证实训。如在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到某企业观察和了解液压缸缸筒的加工过程,并抽取了500件缸筒作为样本,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缸筒内径的测量并记录数据,最后,将测量的数据带回学校进行测量系统测量能力实训分析,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质量工具和方法的实训。如直方图工具实训、直方图的形状分析和工序能力能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判断实训,计量值控制图实训和控制图的稳定性和受控状态断定实训,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能力评价实训,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寻找产生工序能力不足的因素和原因和因果图绘制实训等。
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训、质量管理流程实训、产品开发流程实训。启发学生从全局高度思考,提高自身的那些素质,才能在质量管理工作岗位上能提出优化运营流程的建议和措施,提出改进工序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从更深层面上理解企业的质量文化、组织结构、企业运营、制造模式、加工流程、现场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真正体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评定和审核,质量管理流程及企业经营运作方式等。如质量管理流程综合实训中,将模拟企业分成决策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物流部门、采购部门几个部门,与模拟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包括供应商、产品零件采购商。让学生充当不同部门的岗位人员,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训练学生建立、运行及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对质量检验职能和工作程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的分类等岗位意识,体会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在实际企业质量管理中的控制点。
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包括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训练、课外项目兴趣小组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将学生置身于人、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质量问题灵活地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检验方案和运用综合质量控制工具,通过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跨部门作业实现质量控制的完整过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质量项目,在教师和企业质量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实习、开题、方案制定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将毕业设计结果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质量改进过程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从自己的科研项目出提炼出适合学生进行项目工作训练的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并负责子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根据学校提供的各企业质量问题解决需求信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专门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和质量方案设计。针对脱颖而出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挑战杯项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教务处组织的国家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实施。让学生完成申请书的撰写(包括立项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研究成果、研究计划等)、答辩、开题、中期检查、项目验收报告等完整过程。让学生掌握系统、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体验式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模拟实训、顶岗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分阶段、分层次地让学生理解现代企业质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熟悉企业是如何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和审核,体会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在解决企业质量问题时的灵活而正确的应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能力,努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付英,郑辉,孟延红,薛强,马臣.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71-74.
[2]张根保,何桢,刘英.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3]郝,綦良群,孙凯.基于资源协同的质量管理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5(5):32-34.
篇4
首先,是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际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工作人员还拿不出多少成熟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和影响学校教师的道德教育活动。因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只能生吞活剥国家的道德教育指导方针和写在文件里的德育基本原则及其规范体系。其次,是教育者的形象不佳。按照教育规律,没有教育者的为人师表形象,教育者不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就没有教育,德育教学更是这样。一种成功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始终是主导,被教育者是主体,主体是否愿意被主导,跟着主导走,重要的不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而是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这就是我们说的以身立教、言传身教。再次,是学校里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都不大健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作为道德理论教育,中职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中职德育必修课程进行的。这些课程由于其课程目标和标准的限制,涉及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不很全面,并不能解决中职学生应当掌握的德育理论知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一般来说,德育教学的课程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仅靠单独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德育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德育问题是脱离其他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附加的内容,仅靠在各门课程中穿插德育理论内容,容易因教师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欠缺而无法将问题深入。
二、提高德育课程教学实效的对策分析
学校的德育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作为改造学生的一种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和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则,而且要求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程的教学除了课堂讲解的方式以外,还必须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以尝试在如下方法的结合中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演讲和客座演讲。教师可以用演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有关德育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其历史发展概况。例如,职业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在社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价值抉择的框架和模式,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等。教师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职业教育机构专职教师来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或联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德育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提供给学生一个接触实践情况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本校德育教师本身在抽象的德育理论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相关理论。
第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小组,就某个德育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记录讨论的情况并在全班做反馈报告。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辩论小组,设定一个辩论题目,让学生有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做一个正式的辩论。讨论和辩论都可以从某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例如温岭虐童案折射出新形势下幼师职业道德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讨论和辩论也可以安排在每一部分政治理论的讲解之前进行,这样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讲解了德育理论以后,再让学生回顾以往的讨论、检讨和对照自己的观点,可以增强讨论的实际效果。
第三,角色扮演的情境训练和个人示范。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实际案例,通过多人组合创式情境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所涉及的角色,像警察、肇事者、旁观路人、调查员等,从表情、服饰、姿态、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服务等多方面考察和训练,并通过分组互相点评、教师点评等方式,纠正其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是学生感受职业礼仪规范。教师也可以只提供案例事实的一个大概情况,以便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想象和设想在不同的场景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伦理问题,并大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既是生动形象的,又是富有创意的。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受教育者所在集体内的相互影响,是两个不可忽视和偏废的方面。凡是要求学生应当有的行为,教师本人应该首先具有这种行为,并且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活的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家长等人的全部生活和一切言行举止。
篇5
一、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着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软件类型的学院中,根据老师的不断教学,不断摸索,不断改革出新的创新思路。对于高素质软件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体制中具有不少明显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1.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培养高素质软件型人才时,所有体制不与其匹配,导致管理制度的单一化,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不规范化,相对独立性的问题影响严重,没有和课程知识的配合性,导致学不能致用,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2.管理机构不健全。各大院校都会设置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但是学院(系)这一级别,缺乏相关的教学管理机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比较多,单单依靠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很难有大的成效,很多的问题浮现出来,难以解决实践质量问题,并且及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所以院系应及时抓紧建立属于自己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提高对软件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和指导。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软件工程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教学老师拥有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足,学生无法在其身上学习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并且引进先进软件企业工程人员补充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4.时间成绩评价考核方法不科学。实践评价方式仍然将学生软件作品,作品报告等作为评价学生成绩高低的重要依据,对于只注重结果,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实现如今相当落后的弊端,学生们毕了业,走进社会,会因实践能力不足,跌一个大跟头,如若想让学生不输在社会的起跑线上,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和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实践效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制
根据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进行设计实验,创新实训等,从而达到学习实践,到企业实习的社会掌控性,努力发挥好,学校的本质,起到让学生走进来,走出去的良好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明白,进了学校并不等于进了温室,走出校门也不等于走进火海。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充分做好迎接人生挑战的准备,加强对软件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实践教学中融入工程案例,优化课程实验,多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们能够提前有多实习的机会,适应企业实践性,开拓软件创新性。达到三个大的阶段,程序的编程实训到软件系统实训,再到应用开发实训的过渡过程,尽快适应,今早开展培育是学校的必要任务,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开发培养。依照企业的严格指标来进行专项训练,能够让学生在提升软件能力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培育到,包括交流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根据新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软件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的阶梯式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实现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的高效管理,学校与企业研发一系列方案,构建一体系教学系统,阶梯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有一个学习构架,引用最新科技和知识,让学生们不断进步,更有效的设计出高大上方案。成立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于实训方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单评价报告结果。建立一套信息反馈制度,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系统,提高教学评估质量,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老师责任心也会逐步增强。
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多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教师,建立与企业同步的工程综合实践环境,促进学术和科研一体化,建设大的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多多参与科研,让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获得优秀的奖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可以建立综合实践考核法,让知识、能力、素质可以明显提升,增强个人和团队的拼搏精神。
篇6
论文摘要:师范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提高高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教师职业技能专题训练网站及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方法、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从而达到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教师职业技能,可以理解为以教师口语、共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艺术素质(音乐、美术)、实际教学技巧(掌握课程标准、使用教材、备课和写教案、/说课、讲课)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技能。这些技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能读、能讲、能写、能画的“四能”和会唱、会画、会跳、会表演的“四会”,达到以教师素质要求为本,以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主的培养要求。这一定义是对教师职业技能较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还应该包括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更新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及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职业技能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成功进行职业活动的保障。
一、目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数量日益增多,而相应的师资、课室缺乏。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学校的各种设施更新速度缓慢,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院校采用大班教学或压缩课时的形式,甚至用讲座的形式完全代替师范技能训练课程,造成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减少,几乎没有互动和反馈,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的时间、手段、方式也在减少,致使大部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原地踏步,只靠原来的基础支撑,这些客观原因成了阻碍学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2.已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课通常只是在理论上给予指导,省略练习环节,无法将一些方法、训练手段细化,致使很多学生上完课后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意义能口若悬河,但实际如何操作或如何进行有效练习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却无从下手。由于开设的课时有限.内容偏多,且大班教学,教师们对很多问题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将问题细化,忽视一细节问题,只能对学生提些要求或期望,至于如何去做或做得如何没有办法掌握和监控。
3.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评价和反馈缓慢,甚至没有评价反馈。学生水平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无法判断,只有到诸如普通话测试或其他类似的大型考试时才有一些简单的量化指标可供参考,平时没有一个平台可供学生检测自己到底达到何种程度,学生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得过且过,到最后要用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所学不够。
4.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领悟能力不同。由于学生本身的基础参差不齐,领悟能力差异也很大,传统上课方式无法关照到所有学生,且往往只是理论上的指导,如何在课后给学生提供平台以弥补上课时没有提及的细节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进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也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及网络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且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及观念的更新,人们的学习方式将会打破传统的框架,朝着新的观念发展。在新的学习观指引下,网络将会成为人们实现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将会成为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职业技能网络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教师职业技能网络课程必须依托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网”网站,进而根据实际需求开设相关科目的网络课程,如普通话、三笔字、演讲学、简笔画、班主任工作等的网络课程。
同时,网络课程不只是静态的内容的组织,而是一个随时准备逐步展开的教学过程的浓缩或准备。换言之,就是要在平面的二度空间的内容组织中展现一个三维、立体、动态的教学过程。将网络课程与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结合起来能开辟一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新天地。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一般技能训练无法比拟的优势: 转贴于 1.学习形式灵活方便,拓展课堂的时空界限。学生可以随时点击,自主性强。网络课程具有可以随时点击的特点,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空余时间随时点击学习,从而提高有效练习次数,延长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共享程度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课时有限,而教师要讲的内容又多,很多问题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细化。而网络课程的内容可以选材广泛、内容具体,同时配以声音和图像,并有强大的链接功能,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
3、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有效解决师资及课时不足的难题。网络课程的内容存储于远端服务器中,供学生随时学习,这可以有效解决任课教师和课时不足的问题。
4.内容更新方便、及时,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由于网络的更新方便快捷,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及时上传到网上,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动态,有利于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优化教育资源的目的。
5.给学生提供交流、练习的平台,并可以及时反馈结果。在网络中有多种交流平台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譬如教学留言板、BBS等,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学习过程的互动协作性,同时改变了师生角色,形成了互动教学体系。
三、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提倡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网络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在提倡利用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陷入了一些误区,譬如试图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构建全新的“网络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本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有效地运用网络课程。
1.注重网络课程中导航设置的人性化。导航的设置应灵活、方便,因为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导引的作用,人性化的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使用效率。
篇7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添加剂 教学体系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概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形势[1]呼唤技术管理复合型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我国第一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并于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正式招生,从而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随后在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吉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30所高校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已有72所高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招生数量不断增加[3]。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与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1]是研究食品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与人类健康及市场需求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它以生物、化学及管理学等为支撑学科,以现代检测技术、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为主要手段,为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市场化提供科学的技术管理保障。其培养目标应该是技术与管理复合性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才的培养过去一直分散在农、医、理、工等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各不相同。长期以来,传统专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新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这种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1]。
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各高校对新时期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解上也有所不同,制订和构建的本专业培养计划各有差别,专业的培养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2002年底在西安召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干课程研讨会上,各相关高校提出的主干课程汇集在一起达35门之多。教材建设存在一定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成套教材。当今食品科技类教材、图书日益繁荣,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教材显得不足,且与实际脱节,教材滞后、内容重复问题十分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进步,新的不安全因素会逐渐被检测和鉴定出来,从而成为新的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会因为科技进步而“自然”减少。同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培养中,普遍重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已不适应当前食品安全的宏观形势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要求,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4]。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食品科学、微生物学、营养卫生学、毒理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食品原辅料及成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并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的“通食品、强检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营养学、食品科学有关的基本理论,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加强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分析检验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安全生产、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和参与食品国际贸易等方面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积极遵守食品行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素质;
2.掌握食品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以及食品生产基本工艺、设备相关基础知识;
3.掌握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4.掌握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企业、市场和食品管理、卫生监督及国际贸易机构从事分析检验和质量评价的能力;
5.具备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素质任意选修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看出,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检验检测技术,轻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对于食品原料性质和食品加工工艺的全面了解不够。这样的课程设置会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对食品工艺和食品本身品质的变化了解不够,因此,很难客观地从一些质量安全事件中找到其引发质量安全的诱因。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致使教学内容无法深入。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分别为:(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泡剂;(4)抗氧化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姆糖基础剂;(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21)食品用香料;(22)食品加工助剂;(23)其他。每类又包含多种食品添加剂,少则几种,多则达上千种。这就造成了《食品添加剂应用》课程的知识点既多又杂,且课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整,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应用》主要讲授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概念、作用、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常用品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上课教材选用郝利平等编著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食品添加剂》,其主要内容包括12章:食品添加剂概论、食品防腐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着色剂、食品护色剂和漂白剂、食品调味剂、食品增稠剂、食品乳化剂、食用香精香料、食品酶制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及食品营养强化剂。根据我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其中的酶制剂在前期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及《食品酶学》中已较为系统地学习,其中的营养强化剂在前期课程《食品营养学》中已有较为详细的讲述,其中的食品护色剂、漂白剂、其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面相对较窄,而内容又比较杂,考虑到课程学时的限制,也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最终,发现学生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市场、食品添加剂企业,以及食品院校的调研,根据各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对本专业先修课程、后继课程的衔接性比较差,学生在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缺乏实践环节,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极为重要。由于课时的限制,相对于食品添加剂方方面面的知识而言,教学内容仅以理性学习为主,我院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尚未开设相关实验环节。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化。因此,应在保证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框架不变、主要内容稳定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补充、调整教学内容。注意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动向、注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极为重要。为了加强这门课的实践环节,因配套独立实验课程,研究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验证性实验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必要环节,适量的验证性实验必不可少,但涵盖多个知识点、多项技能和多种方法的综合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理论教学,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力度不够。
随着食品添加剂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如食品添加剂新标准GB2760-2007[5]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新概念[6],以及微胶囊技术、生物酶解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为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理论教学以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速度,笔者认为,以往的食品添加剂教学中,关于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介绍力度不够,不能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和新信息。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依赖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行业和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等充分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行业发展最前沿的动态,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可以通过提出如:当前食品添加剂有哪些最新技术和新产品你认为发展趋势如何如何解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等启发式问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通过进行课堂分组讨论等主动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前沿技术和理论知识学习探讨的兴趣,同时也大大丰富了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
4.闭卷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教学活动都要进行成绩考核,但成绩考核不是目的,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就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在我院的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通常在考前突击复习以通过考试,考试过后,复习内容基本都以忘记,并不能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因此,考试方式迫切需要改革。
参考文献:
[1]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等.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4):109-112.
[2]李雪琴,工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66-68.
[3]宋洪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轻纺,2009(11):42-43.
[4]宋晓庆,李大鹏,陈义伦等.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53-55.
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经管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5-0079-02
1 前 言
项目教学法在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中得到应用。对学习领域课程理论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起因是当时德国的行业和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学校以科学性和基础性为出发点培养的学生脱离了企业实际。这一课程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课程设计要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和教学要以行动为导向。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项目,采取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方法进行教学。而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存在众多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也出现职业怠倦的现象,这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影响了高职学院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而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主张以整体化的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项目课程则完全超越了任务本位课程重点关注任务本身的特征,这样就可以使师生在实施一个整体的项目中将各个任务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实际的工作。但在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实践中,由于认识、实施、学情等层面上的问题,使得项目教学法的效果被削弱。
2 与项目教学法相关的理论
项目教学法可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课题研究教学法,是一种以探究为基础(inquiry based)的教与学的过程。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其强调以真实的任务驱动学生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讲究师生间、学生间的协作与会话,从而达到意义构建的目标。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三中心论”,即以经验为中心、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其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应在注重学生兴趣的条件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是一种在“做中学”的方法。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自思考,发现知识、掌握规律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理论重视内在的动机、直觉思维和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3 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3.1 项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任务没有驱动力
进行项目设计时,可以采用企业的真实项目,也可以采用模拟的项目,但均应包括该门课程的所有任务。实施项目教学法并不意味着这些项目与任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不积极、角色扮演不积极、小组提交的作品粗糙、方案没有理论深度等现象都说明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被任务真正地驱动。因此,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的同时仍然要求包含一些艺术化的元素,如教师的神情举止、语音语调及用语等。另外,除真实项目外,对模拟项目要精心选择,比如,学生熟悉的企业的模拟项目、近年发生商业事件的企业的模拟项目。项目应该不仅可由教师在事先选择,还可由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自己确定,这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时,也会出现不同的班级反应差别较大的现象,这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等作出必要的教学调整。
3.2 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流程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后,由于学习小组内部没有很好地开展分工与合作,导致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既没学到理论,也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讲究学生是行动的主体,学生们主动通过分析项目制订计划,在相互协作及充分收集信息、讨论后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最终提交的应是产品、服务或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项目设计者、情境创建者、信息提供者或项目协作者,教师所起的作用不是指挥(direction),而是促进(facilitation)。这种方法的初衷是好的,因为按这种流程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计划与决策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使学生从整体项目角度去学习各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却是小组中常有不少同学不参与方案的制作、对知识的理解不充分、受时间限制学生不能良好地完成项目,甚至常有小组完不成项目。
3.3 项目完成的质量不高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就是在开展一种研究性的学习。由于缺乏理论的讲解,学生对知识、原理的掌握不佳,提交的方案质量不高,如分析不透彻、针对性不强、结论简单、说服力差等。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协作能力有一定要求,以便学生能够深入探讨、共同解决问题,但是这些能力也是我国高职学生缺乏的。针对这一问题可尝试采用的办法是增加案例教学或示范教学,将关键的知识、原理融入其中,并通过讨论、归纳引导学生理解或掌握。
3.4 任务过多导致学生负担重
一个项目一般都会包含多个任务,如果任务过多会使学生根本无法完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前后衔接性较强的任务,一旦中途没有完成,将影响后续的教学,甚至导致有的小组不愿继续参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的要求,可以将任务难度降低,也可以减少小组成果公开汇报的次数。对于非关键性的任务,还可以采用班级集体汇报的方法,但这也将很难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3.5 项目设计缺乏发展性
在依据工作过程组织项目及任务的思想下,由于很多国内中小企业内部的工作任务本身就不完善,导致一些较好的理论得不到应用,依此设计的项目从长远来看不够完善、缺乏发展性。高职学生大多去中小企业就业,在进行岗位、任务分析时也主要以这些企业为基础,但由于这些企业中的工作过程存在简单化、轻理论重经验的问题,易使项目设计时忽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是完全依据中小企业实际进行项目设计,还是适当兼顾理论前沿与先进实践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以中小企业工作实际为教学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参考其他企业较好的做法并将其融入教学中,这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上对工作进行适当优化。
3.6 考核方法不完善
目前对小组的考核虽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但实践中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个小组的项目多数时候主是要由小部分较积极的同学完成、学生互评执行情况不佳,这造成一部分同学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另外,由于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多任务要完成,在对每个任务进行考核时也会发生考核内容不完善、或执行考核过于烦琐而带来很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可在小组实施不同的项目、任务时指派不同的同学负责、主导,这样就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获得较全面地锻炼;另一方面可依据项目、任务内容的复杂与重要程度,适当调整、简化考核指标。
4 结 论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学院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其在国内的应用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或者说应对其进行部分的改造以适应国内的实际情况。比如,欧洲的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学习项目课程,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而国内的学生则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特别是对高职学生来说,除少量课程实施较成功外,普遍存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难度较大的现象。项目教学法积极的一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国内应用时仍需从项目内容设计、教学开展的流程、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必要的理论讲授安排、评价方法等方面来进一步改造、优化。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与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章金萍.市场营销专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8]刘景褔.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9]王永静.项目导向的大学课程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郭岩.目前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
[11]黄振山.有关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的启示[J].科技导报,2009(7).
[12]王建初,RützelJose.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13]杨黎明.关于项目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坛,2009(12).
篇9
关键词: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考核改革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创造一种真实和仿真的职业岗位教学情景,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操作的统一。它以某种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练边讲,练讲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职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认知轻能力、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时段、分场所独立进行,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其弊端已突显出来。首先,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应用而遗忘。其次,在理论学习阶段,课程设置、教材编排多以学科特点和知识系统性为基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造成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教学方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缺少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缺少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情景,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掌握从事具体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显然不能有效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现代企业和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突出,以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必须围绕解决职业技术领域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做法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发展联系起来,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分析检验技术》是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培养精细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技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该课程的内容占据了化学检验工考证内容的50%以上,并且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专业技能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传授型”,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实验课和理论课间隔时间长,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与形式上都相对独立,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学习效率低,基本技能训练欠缺,这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培养目标相悖,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三、《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重构研究。我院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对该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检验工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以工作过程为指导、以七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种类为主线设计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将某种化学分析检验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完成前七个项目后,该课程重构出的第八个项目为综合能力项目,培养学生遇到分析检验问题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能正确处理数据和撰写正式论文报告等综合职业岗位能力。项目设计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能力培养到综合能力培养。
(2)具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将每次课定为4个学时,在有多媒体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每次课以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情景活动设计为载体,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学习环境,将理论实践一体化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任务驱动、工作情景设计为主体,辅以角色扮演、项目组管理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学生成绩考核改革研究
改变了理论考核与实践环节独立考核的格局,研究出合理可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考核评价方式,使评价可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评估,并能起到促学的作用。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过程考核,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提问等情况进行考核。(2)学生参与考核,项目考核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考核学生项目完成的全过程、项目实施的成果以及其所表现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项目考核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见上表)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化学分析检验技术》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逐步实现了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技能项目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实训室为中心转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本文系中山市教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D10060)及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2]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9).
篇10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多元化 技工院校 职业能力 评价 过程性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并且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有效手段,而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型人才。因此,技工院校的技能鉴定模式必须满足甚至超前于教学改革,才能在促进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发挥更加有利的促进作用。目前,一体化课程改革已得到普遍认可,正处于全面推广实施阶段。要使其改革成果持续发展,本文以为,改革传统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评价体系,是对一体化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有效模式。
一、过程性评价模式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理念
首先,强化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与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一致,实现了“教、学、做、评”融为一体。一体化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而本文所称的过程性评价就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评价单元,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设计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设计考核活动,把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评价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切实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而且,由于一体化教学与企业技术革新、工艺改良结合紧密,突出强调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所以,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能够根据企业岗位变化适时地调整评价工作,能够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的技能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鉴定出来的人才更能够满足企业需要,更能被企业认可。而传统的鉴定模式通常采用在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学习后,一张试卷定理论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定技能成绩的方法,这种仅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缺少对职业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和评价内容的调整。由此,侧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极易导致为追求合格率,学校重视考前培训与职业标准的选择性对接、忽视将职业标准要求与日常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考前抱佛脚的现象,着实不利于职业技能鉴定作用的良性发挥。
其次,过程性评价内容反映了一体化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方位评价。传统的终结性鉴定模式检验的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无从评价。而注重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其考核项目包括该专业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综合职业能力要素,在各个典型工作任务中分项考核,如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能力、岗位工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工作记录整理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评价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还包括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态度等职业素养,促使学校和学生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果,还要时刻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经历体验。
第三,过程性评价方法与主体多元化,体现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特色。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过程性评价可采用课堂观察、口头问答、技能操作等多种方法,同时还涉及多个人员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组的同学,形成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实行校企合作办学的还有企业评价。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占总评价比例较小,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占比要大些。这样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使命感,又由于企业参与评价更能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评价的诊断,使学生、教师、企业从各自角度,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予以弥补。
二、过程性评价模式符合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制度
为了满足行业、企业、院校、社会等不同鉴定对象的需求,维护职业技能鉴定的统一与发展,我国建立并实施了多元化评价机制,构建了多元化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对技工院校学生采用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模式完全符合“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要求。
评价主体多元化指评价人员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技术人员,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我们采用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更为真实、科学。
评价标准多元化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合理的评价标指标体系,评价者不能以一元的标准来进行分析,而是要将国家职业标准与学校、企业和社会标准有机结合。本文所指的过程性评价即并非将职业标准分解成知识点、技能点,与学校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简单地相对照,而是从课程体系、课改标准入手,把企业评价方法和标准引入到人才培养中,将企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用职场或企业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评价方法多元化即是要求从重视培训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转变,注重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多地采用口试、技能测试、仿真模拟、业绩评定等方法,每一次评价要尽可能多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本文提倡的侧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形成性的过程化评价如前所述很好地体现了该要求,
三、实施过程性评价须着力把握的原则
1、评价标准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技工教育是就业教育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教育,其性质决定了技工教育必须以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目标,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即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的。而我们所进行的评价模式改革就必须要坚持以源于实际需求的标准进行评价,才能达到以评价促进学习,以学习促进就业的目标。所以,过程性评价标准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调研分析职业岗位群的系统要求,并与之有机融合,确保科学、客观、公正。
2、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现代技工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按照部颁教材工作页要求的方法进行过程性的定性考核,对职业能力采用随课程进程通过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过程性的定量考核及阶段性的终结性考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
3、评价主体坚持多维化。为保障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应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自评(包括学生互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维评价体系。其中,学校评价和学生自评侧重考核学生的意志品德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各项能力;企业以“能力+业绩”的企业评价模式侧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工作业绩、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社会评价(政府委托鉴定机构)主要由鉴定指导中心委派的考评人员(企业技师、学校教师)对学生阶段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
多元评价是一种多元动态化评价过程,是完成职业技能教学培训与养成的推进剂。多元评价机制是开放的综合系统,只有与其他相关制度配套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所以,建立强化过程考核的评价模式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