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8: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提前阅读积累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我认为教师需做“有心人”,要有“大局观”。比如,四年级第一学期伊始,我即引领学生通览课本,让他们知晓本学期八个单元依次分别要写“景观或景物”“观察日记”“童话”“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成长的故事”“奇思妙想”等。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三大一细”,也就是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细心观察、大胆联想。只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再加上细心观察生活,写作时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才能下笔如有神,笔下生花。
紧接着就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在预备周和第一周重点阅读描写“景观或景物”的文章;第二周和第三周重点阅读各类“观察日记”;第四和第五周重点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第六和第七周重点阅读描写“动物”的范文;第八和第九周重点阅读“记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的习作;第十和十一周则重点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的记叙文;第十二和十三周就重点阅读描写“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第十四至第二十周,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如果学生能多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我坚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并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提前阅读类似的文章,提前积累语言素材,学生就能克服“没什么可写,语言贫乏”的通病,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
二、坚持先说后写
说话是写话的前导和基础。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程来看,先出现口头语言,然后产生记录它的符号――文字,最后才形成书面语言。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最先学习的也是口头语言。两岁左右,儿童已能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学之后才开始认识字词,学习书面语言。
我认为“说”和“写”不应当脱节,而应该交错进行、互相渗透、紧密结合。“说”和“写”的训练应当一直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三、适时化整为零
时下的作文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完每组课文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后,即进行“布置任务”式的作文教学。其基本套路就是,一明确写什么,二明确怎么写,三明确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
要破解学生“畏惧作文”这个难题,我认为教师必须要提前谋划,在讲读课文读写结合的练习中,让学生在读写小练笔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完成单元习作。
比如,为了完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观察日记,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第一单元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时,即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的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叶子,仿照第八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叶子;接着,在教学第二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时,则要求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作业――观察你最喜欢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仿照第二自然段抓住颜色变化的写法,描写你看到的植物的茎和花(或果)。
这样,通过读写结合,适时把单元习作的任务分解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习中去完成,不但学生学得轻松、压力骤减,而且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
四、学会构思提纲
学生步入中年级,知识较为丰富,见闻较为广博,为什么仍有部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愁,不知从何下手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构思,不知怎样把自己的“隐性思维”显现出来。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板书时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了“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桥形图”等思维导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
通过板书,让学生懂得“圆圈图”可用于联想,“气泡图”可用于描述,“双气泡图”可用于对比,“树形图”可用于分类,“括号图”可用于拆分,“流程图”可表示程序,“复流程图”可表示因果关系,“桥形图”可用于类比。
通过实践学生就会明白,写作文时,只要恰当使用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构思,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拓宽思路,不仅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写出的作文会言而有序、言之有物,更加具体、生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口语交际;指导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发表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简单、直接、有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将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他人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增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一、正确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口语交际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能力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明交际素养的一种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审美价值观等,并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紧密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双向活动。交际双方的信息交流涉及多个方面,要求说者表达清楚,情绪得当,并且根据听者的接受能力、情绪、状态和环境氛围等作出相应的言语调整;听者则需对说者及时作出回应。口语交际是互动的语言实践,具有情境性、即兴性、组合性等特点。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和特点,注重口语交际的实践性训练。
二、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对口语交际理解肤浅。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口语交际不是口头作文,也不是学生的听话、说话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只是锻炼了倾听和表达能力而已。
2.缺乏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日常说话并不能代替口语交际训练,只有开展有效的训练才能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强度性,脱离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是现阶段口语交际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学评价欠缺。许多教师认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评价其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一认识是片面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包含语言运用能力,还包括与人交流等能力。因此,教学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放在口语交际的效果上。
4.忽略师生间的交流。在口语交际课堂中,一些教师操控整个课堂的进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实,口语交际并非学生或者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过程,教师不要将口语交际课上成口头作文课,要重视师生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5.不注重教学技巧。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将口语交际教学当作普通语文教学,不注重教学技巧,缺少情景设定,致使口语交际模式单一化,教学缺乏层次,学生的思维受限,最终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加大口语交际训练的强度
口语交际训练应贯彻语文教学的始终,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可以由日常交际活动入手,如买东西、打电话等等。每周固定的口语教学课时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保障。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写日常话题,适时向学生传授表达和交际技巧、规范用语等,将口语交际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
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口语,口语交际训练也要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如买东西、安慰同学、说说家乡特产等等;创设互动交流的情境,如交流喜欢的明星、谈自己的爱好;创设表演的情境,如当小导游、进行角色表演等等。创设情境时可以由多媒体引入,或者由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描述,亦或是通过不同的活动进行设定。特定的情境不仅给学生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有利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深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非常必要。教师要重点挖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资源。大量的口语交际资源都隐藏在阅读材料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的某些口语交际话题设计成口语交际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名人故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小新闻会”等,都可以设计成口语交际活动,并利用某一段时间强化训练一个口语交际主题,集中训练某项口语技能。
4.扩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广度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结合过程。小学中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训练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交际的技巧、方法、策略等等,实现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也应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家长是教师的好帮手,与家长多一些交流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口语实践,可以布置一些日常的交际作业,如体验售货员的日常生活、饭店服务员的接客点餐服务,或者考察某家文具店的销售情况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
5.强化口语交际实践的针对性
口语交际训练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它与语文思维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挑选适宜的话题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层次要突出,难度要有梯度,要与生活联系紧密并具有趣味性。其次,要有计划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通过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使学生系统、快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交际技能。再次,要鼓励学生朗读并背诵精美的篇章、意境优美的诗歌散文、名人著作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鉴赏和感悟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积累。
6.注重对口语交际效果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评价不应局限于语言表达的层面,而应注重对交际效果进行评价。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从语言内容、语言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还要置于具体的语境当中,评价学生语言的得体性、表达艺术性、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口语交际的实际效果和意图等等。如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规范文明用语,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善于倾听,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有技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不能总是针对个别学生,要观照全体学生,要平等公正,给予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评价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语文明、学会理解、懂得尊重。这样既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潜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口语交际教学要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沟通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为人处世、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交流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角色,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使口语交际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虹.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1).
[2]王银梅,张恒河.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J].学科教学探索,2003(11).
[3]龙运西.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1).
[4]刘小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