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传范文

时间:2023-03-20 04: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玄龄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房玄龄传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唐书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日:“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 -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4 分)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4 分)

5.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

(3分)

答案:

1.B

2.B

解析:不包括“君王”。

3.A

解析:“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 定跟随”错,文中有“会伐辽, 留守京师”。

4.(1)这个人机敏有学识,是应当委以重任的。

每次替我的儿子陈述事情,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好像是面对面说话一样。

评分标准:语句大意1分,“若”“委任”“面”各1分。

(2)对这些多加用心留意,就能够保全自身了!汉朝袁氏几代忠诚守节,我内心很崇尚,你们也应该效法学习他们。

评分标准:语句人意1分,“躬”累叶”“师”各1分。

5.第一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功绩,第二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由此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器重和信任。

篇2

经过半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舞钢市第四季度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圆满闭幕,这次比武是对全市重点单位微型站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是加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一次有效实践。比赛中,全体参赛人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全部赛事,充分展现了我市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微型消防站队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风貌。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比赛取得圆满成功以及刚才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成功举办全市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将有力地提升我市消防工作水平。为举办这次比武竞赛,市消防大队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全市重点单位和各物业、社区克服种种困难,严格训练,积极参赛,为比武竞赛的顺利举行作出了贡献。

借此机会,就进一步抓好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

微型消防站指的是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的消防队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全市灭火应急救援任务日趋繁重,消防警力不足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也为社会单位增加了一道“防火墙”。因此,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和微型消防站建设,单位法人作为微型站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加大经费保障,配齐配强专职队员,配备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必要的灭火器材及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能够正常运行。

二、注重使用,加强管理

建好微型消防站是基础,发挥好其应有作用才是最终目的。消防大队要熟悉各重点单位微型站建设情况,掌握联系方式,将其纳入119指挥调度体系,一旦有单位发生火灾第一时间调动本单位和毗邻单位的微型消防站赶赴现场处置。各社会单位要紧紧围绕防火巡查、灭火救援、消防宣传等三项基本职能,不断强化日常训练和器材操作熟悉,树立执勤战备意识,确保随时“拉得出、灭得快”,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合工作,主动履责

篇3

关键词:氐;羌;婚姻;融合

婚姻形态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课题。通常, 一个民族的婚姻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因此了解氐、羌两族婚姻的特点, 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两个民族的起源、演变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有关氐、羌的婚姻形态,学术界鲜有专门的论著涉及,多是淹没于一般的叙事当中,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论述。

一、羌族的婚俗

载有羌族婚俗的史书,较早的要数《后汉书》,其中《西羌传》一文说,羌人氏族无定,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1]这是指同姓亲属不通婚、纳后母寡嫂为妻的一种婚俗。其中后一种被叫做“收继婚”,这种婚俗在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较为普遍,如匈奴、乌桓、鲜卑、突厥等民族皆有流行。

郭义恭《广志》就谈道:“羌与北狄同,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姓。一人生子数十,或至百人。嫁女得高赀者,聘至百犊。女披大华毡,以为盛服。”[2]这条史料说的是羌族王公、贵族婚娶的盛况,一夫多妻,子孙繁盛,聘礼不菲,而服饰颇具民族特色。当然这描述的是羌族特定的阶层,而一般的羌民,不至于有这样的规模。

羌人的婚姻形态,除了文献中的记载,在一些实物资料上也可看出端倪。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夫蒙文庆为亡父亡妹七世父母造立的石像上,有像主夫蒙文庆、母雷男纸、妻党。从其母亲和妻子的姓氏来看,雷为氐或是羌姓氏,党为羌族姓氏,所以石像即《夫蒙文庆造像碑》所反映的是羌族的族内婚。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的《雷明香为亡夫同 乾炽造像记》题名中,有像主雷明香、兄横野将军疆努司马雷标、弟宣威将军辅朝请别将雷~安、夫旷野将军、殿中司马同乾炽、息女贵妃、息女贵宗、女夫雷季玉、女夫夫蒙双养、外孙夫蒙荣姬。雷、同 、夫蒙皆为羌族姓氏。此碑铭亦反映了羌族族内婚形态。

至于当时羌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文献记载亦不少。史书说,后秦姚兴时,“立其昭仪张氏为皇后”;姚泓时,姚恢叛,“恢舅苟和时为立节将军,守忠不贰”[3]。此为汉族张氏、氐族苟氏嫁与羌族姚氏的事例。又,仇池国主杨保宗既立,杨难当妻姚氏谓杨难当曰:“国险,宜立长君,反事孺子,非久计”[4],此为羌族姚氏嫁与氐族杨氏的例子。

前秦苻洪母、妻皆出自姜氏,史载其“母姜氏寝产洪”[5];洪第三子健,“母姜氏梦大罴而孕之”[6]。又,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有司奏:仇池“(杨)集始驱狐剪棘,仰化边服,母以子贵,宜加荣宠”,结果,“除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假银印”[7]。这些均是羌族姜氏嫁与氐族苻氏、杨氏的例证。北周《郭羌四面造像铭》有像主郭羌、妻卢胡仁、父五王、母李罗妙、叔母王毛女、母蒲寄疆、妹姜女、外生雷辉庆、弟妇白女定、弟妇杨先妃、弟妇鱼阿贵等,姜为羌姓,蒲为氐姓,李为汉姓,但氐也有李姓。由像主妹姜氏可以判嘞裰魑羌族,他娶非本族的卢氏为妻,他的父亲则娶氐族妇女为妻。像主的姐姐或妹妹嫁给了雷姓羌人。从像主弟妇的姓氏来看,白姓非羌姓,龟兹国王姓中有白氏。杨姓氐、羌皆有,鱼姓似为氐族姓氏。

又,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荔非兴度观世音造像碑》上,在其碑座四周刻有荔非氏家族的供养人,有曾亲、祖亲、叔祖、叔祖母、父、母、叔、叔母等。从中所反映的婚姻状况看,羌族荔非氏除了娶同族内的不同姓氏钳耳、雷氏等为妻以外,其族内成员也有娶匈奴族刘氏、盖氏为妻者。从以上文献和造像材料来看,其反映的是羌族的族内婚,或是与氐、胡诸族通婚的现象。

此外,从明、清时期川西北少数民族的婚俗中,能追溯到羌人婚俗的一些细节。据《蜀中广记》记载,明代羌族“嫁娶,富者以猪羊、毛毡、布匹、粟麦为礼”[8]。而道光年间《石泉县志》记载,松茂、平武、石泉“皆番羌杂处,而在石泉者最驯”,婚姻交易少银钱,用牛、羊和布匹,以木刻为信。婚礼重财币,男家提媒于女,女家同意后,方行聘礼。大抵以马、牛及三脚大锅为币,女家以衣装器用答礼。贫家聘礼,仅杂粮数斗。[9]这或许就是古代羌人婚姻的遗存,从中可以窥见到唐宋以前羌族婚俗的情况。

二、氐族的婚俗

《魏略・西戎传》说,氐人“嫁娶有似于羌”。至南北朝时,史书记载氐人的婚俗和文化说:“婚姻备六礼,知书疏。”[10]这已是接受汉族影响后的情况,或者是史家的溢美之词。从目前所见到的资料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氐族,主要实行的是族内婚,现以姻族为对象详述如下:

毛氏。苻登即位之后,“复改葬(苻)坚以天子之礼。又僭立其妻毛氏为皇后,弟懿为皇太弟”。此为氐族苻氏娶同族毛氏之例。

石氏。晋孝武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后凉国主吕“光妻石氏、子绍、弟德世至自仇池,光迎手城东,大飨群臣”;又,“光甥石聪至自关中,光曰:‘中州人言吾政化何如?’聪曰:‘止知有杜进耳,实不闻有舅’”[11],则石聪为吕光姐之子,是知氐族吕氏、石氏互为婚姻。

令狐氏。《魏书・氐传》说,仇池杨“千万孙名飞龙,渐强盛,晋武帝假平西将军。无子,养外甥令狐茂搜为子”。据此,杨飞龙姐嫁令狐氏,故有外甥茂搜。

杨氏。后凉吕纂于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僭即天王位,是月“立其妻杨氏为皇后,以杨氏父桓为散骑常侍”[12]。《武阶备志・列女》说,“苻丕皇后杨氏,仇池人,征东司马(杨)膺之妹也”。是杨氏嫁与吕氏、苻氏。又,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杨毅弟宋奴,“使姑子梁式王”杀杨初。[13]则杨氏又嫁与梁氏。

苻氏。《晋书・苻坚载记》说:“俄而(樊)世入言事,坚谓猛曰:‘吾欲以杨壁尚主,壁何如人也?’”又,仇池杨宋奴死后,子佛奴、佛狗逃奔苻坚。坚“后以女妻佛奴子定,以定为尚书、领军将军”[14]。是苻氏嫁与杨氏。

苟氏。《晋书・苻坚载记》说:“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生坚焉。”又,苻坚于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称大秦天王,改元曰永兴,追谥父雄为文桓皇帝,“尊母苟氏为皇太后,妻苟氏为皇后”。则苻坚母、妻皆出于苟氏。

姜氏。北周明帝武成年间,有“氐酋姜多复反,攻没郡县”。前秦有苻健母姜氏、苻洪母姜氏。此为苻氏娶姜氏为妻之例。

王氏。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年)八月,前秦苻坚以王腾(长水校尉)为并州刺史,镇守晋阳,王腾本“苻氏婚姻,氐之崇望也”。

以上文献的记载反映的是氐族的族内婚,以下讨论族外婚。

拓跋氏。仇池杨玄子保宗、保显投北魏,魏太武帝拓跋焘拜保宗武都王,“尚公主”[15]。此拓跋氏嫁于杨氏。又,杨难当孙杨大眼之妻元氏,亦为拓跋氏。[16]

刘氏。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前赵国主刘渊“赦其境内。立其妻单氏为皇后,子和为皇太子,封子V为北海王”[17]。此单氏,即氐酋单征之女。[18]此氐女嫁与匈奴刘氏。

赵氏。《太平御览》引《十六国春秋・后凉录》:后凉“(吕)纂母赵淑媛。”

张氏。《晋书・苻坚载记》说:“坚大惭,顾谓其夫人张氏曰……”

梁氏。晋永和十三年(公元357年),苻健卒,苻生即位,“尊其母强氏为皇太后,立妻梁氏为皇后”[19]。又,后凉吕纂叔吕他,其妻亦为梁氏。此梁氏嫁与苻氏、吕氏。

强氏。苻生“尊其母强氏为皇太后”。又苻坚时有“特进强德,(苻)健妻之弟也,昏酒豪横,为百姓之患”[20]。是羌族强氏嫁与苻氏。

樊氏。氐豪樊世问苻坚道:“杨璧,臣之婿也,婚已久定,陛下安得令之尚主乎?”[21]是樊氏嫁与杨氏。

潘氏。杨大眼的前妻为潘氏,史称:“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22]

高氏。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上释迦像龛中有“清信女高思乡为亡子苻四品追生”,苻四品的母亲高氏似为一汉族姓氏,此可视为氐族与汉族通婚之例。

以上,得氐人姻族:毛、石、令狐、杨、苻、苟、拓跋、刘、赵、张、强、樊、潘、高、姜、王,共16氏。其中,不属氐族者:令狐、拓跋、张、潘、高及匈奴刘氏,6例,略近上列姻族的1/2。而且,这6例氐人与外族联姻多是有条件的,如拓跋氏、潘氏,系投附北魏的氐人所娶,而张氏,为苻坚入主中原后所娶的汉妻。因此,从以上材料看出,魏晋十六国时期,氐族的婚姻形态主要为族内婚姻制,即嫁娶限于本民族之内,同时,具有同姓不通婚的特点。

三、氐、羌婚姻形态的讨论

内婚制,是起源于史前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它以氏族外婚和集团内部通婚为特征,这种集团通常是指部落,即部落内若干氏族互相通婚;而不与部落以外的人通婚。这种内婚制的特点,还延续到阶级社会初期;不过,其范围已有所扩大,不止限于某部落或部落联盟,而是发展成以民族共同体为单位。譬如,公元前5世纪雅典伯利克里时期,就曾以专门法律的形式规定过:禁止与“异乡人”结婚。[23]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氐、羌的婚姻形态,还具有原始内婚制的某些特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氐、羌在大量迁往内地以前,其阶级社会的发展还不充分;另外一方面反映出,内迁氐、羌在周围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包围和影响下,如何顽强地实行民族内婚制,企图保持住自己的民族血统和特征。

但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互处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氐、羌的婚姻形态已经不是纯粹的内婚制。自十六国初期起,氐人酋长就因为投附匈奴汉国,而把女子嫁给匈奴贵族。另据《荔非兴度观世音造像碑》记载,羌人荔非氏除了娶同族内的不同姓氏钳耳、雷氏等为妻以外,其族内成员也有娶匈奴族刘氏、盖氏为妻者。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与羌之间的通婚已经开始变得十分频繁,以上资料中,就有氐人杨氏娶羌族姚氏,而氐人齐氏、苟氏嫁与姚氏的记载。氐、羌两族的通婚,在魏晋之前,可能已有较长的历史,这从两族皆有“姜”姓可看得出来。而十六国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关中渭北及武都地区的许多氐人,都是与羌族通婚的。但是,这一时期羌族、氐族的相互通婚,并没有因此保持住两族的民族特征。相反,关中渭北以及陇山东西氐、羌经过南北朝、隋唐时期,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的融合,到五代、宋时,这些地区就很少能见到他们的踪迹了。

综上所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氏族的婚姻, 有以下特点:

首先,由于氐、羌两族居住的地域及环境较为接近, 故氏、羌两族的婚礼婚俗颇有相似之处。在现有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把明清时期川西北“ 羌人” 的婚姻状况,作为探索氐、羌婚俗的参照物。

其次,从本文所列举的资料来看,魏晋十六国时期,氐、羌的婚姻形态主要为族内婚姻制,即嫁娶限于本民族之内;同时,具有同姓不通婚的特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氐、羌在大量迁往内地以前,其阶级社会的发展还不充分;另一方面反映出,内迁氐、羌是如何通过民族内婚制,企图保持住自己的民族血统和特征。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氐、羌的内婚制已经受到挑战,逐渐崩溃;而通过与汉、胡等族的通婚与融合,两族终于走上民族融合之路。尤其是氐族,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以至今天其踪迹难寻。

注释:

[1](唐)李贤注:“寡妇曰,力之反。”,作嫂讲。

[2]王先谦《后h书集解》引惠栋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84年。

[3](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十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3页;(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十九《姚泓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3页。

[4][15](唐)李延寿等:《北史》卷九十六《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73页,第3174页。

[5]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页。

[6](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十二《苻健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68页。

[7](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九《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30页。

[8](明)曹学纾骸妒裰泄慵恰肪砣十二《川西二・茂州、叠溪》。

[9]道光《石泉县志》卷二《舆地・风俗》。

[10]《南史》卷七十九《西戎・武兴传》。

[11](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二十二《吕光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58页。

[12](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二十二《吕纂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6页。

[13][14](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八《氐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04页。

[16]《魏书・杨大眼传》:杨难当逃魏后,于魏和平五年(公元464年)死,其孙杨大眼长成后为北魏名将,官至中山内史等。大眼先娶潘氏,后娶继室元氏。《魏书・官氏志》:“拓跋氏后改为元氏。”

[17](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2页。

[18]《通鉴考异》:“(单)征,即光文皇后之父。”

[19](唐)房玄龄:《晋书》一百十二《苻生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72页。

[20][21](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87页,第2886页。

[22](北齐)魏收:《魏书》卷七十三《杨大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34页。

[23][苏]B.N.科兹洛夫:《各民族人口的变动》,莫斯科:1969年版,第315页。

篇4

如坐针毡是一个汉语成语,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自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近义词:胆颤心惊、面无人色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张皇失措、心慌意乱、胆战心惊、芒刺在背、坐卧不安。

反义词: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不动声色、视若等闲、不慌不忙。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龚半伦便是龚自珍的儿子。龚自珍自不必说,一生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还大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即便辞官归乡,也要“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惜,龚大诗人这样的品格并没有在他的儿子身上得到延续。什么君臣、父子、兄弟,通通都是浮云,唯一有一席之地的就是他的小老婆。“五伦”只剩下夫妇,还是个小老婆,故号“半伦”。

能给自己封这样一个名号,其人可想而知。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龚半伦没有像他父亲一样为大清江山肝脑涂地,也没有像其他饱读诗书的愤青一样要杀出一片新天地,而是随英舰北上来到北京,用礼帽遮住那条长长的辫子,与洋人打成一片,狐假虎威,好不得意。随后,他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珍宝重器而归。然后,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龚自珍在1841年就与世长辞了,倘若他活着看到了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又会做何感想呢?

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老丞相一世功不可没,所以在他临终时太宗就封其次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长子房遗直则承袭房玄龄梁国公的爵位。房遗爱的妻子也非常人,正是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房遗直觉得弟媳妇是金枝玉叶,就想把爵位让给弟弟,没想到太宗却不允许。这一来,太宗和房遗直就惹怒了房遗爱两口子。两人先是想夺下哥哥的爵位,后又想谋反朝廷。《旧唐书・列传第十六》中记载:初,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主既骄恣,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遗爱伏诛,公主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

龚半伦和房遗爱好歹都是在老爹去世后才敢胡作非为的,有人更是胆大包天,父亲还当着官呢,他就敢肆意妄为了。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这么个主儿。《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说:“其子景晖为魏州司空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狄仁杰在做魏州刺史期间,百姓感其恩德,曾为他修了一座碑。后来,狄景晖也到了魏州,飞扬跋扈惹得百姓不得安宁。大家伙儿一气之下把为狄仁杰修的那座碑就给砸了。狄仁杰知道后怒发冲冠,罢了他的官,断了他的钱。

篇6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因俗而治”;民族政策

“‘因俗而治’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古代羁縻政策开始萌芽。羁縻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因俗而治’, 即在少数民族承认中央王朝的前提下,中央王朝允许其进行有限度的自治,保持本民族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及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1]

一、实施“因俗而治”政策的主要原因

首先与传统的“因俗而治”政策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夏、商、周时期的民族政策,即要服荒服制,到周朝更为完善。宋・蔡沈《书集传》云:“要者取要约之义,特羁之而已。”到了先秦时期,在《礼记・王制》就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之说。汉朝在边疆地区设立使匈奴中郎将和西域都护及大量的属国等机构来管理北部、西部少数民族。汉朝政府也设置了属国这种管理方式,《史记・骠骑列传》曰:“乃分徙降者(于缘)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这类属国,与郡同名,“稍有分县,治民比郡”[2]。属国都尉下设的官员,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因此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前代的民族政策,很自然的就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因俗而治”的政策。

其次是受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居住格局的影响。中国在夏王朝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了两大居住区域,“即以华夏族为主体聚居的中原地区,和以各少数民族为主的边疆地区。两大地域相距遥远,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进而导致中原与边疆的生产生活方式、政权组织形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距比较大。”[3]所以在客观上要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来发展各民族。而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各个朝代也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不断探索适应少数民族发展的新形式。

二 “因俗而治”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民族机构的设立

首先是三国时期,在魏国,中央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和职官主要是鸿胪少卿,尚书台列曹尚书中的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掌管边疆少数民族事务。[4]在地方上,设置的地方机构和官员主要有:护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桓校尉、东夷校尉、辽东属国校尉、护羌校尉、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府等。吴国中央管理民族的机构和职官,基本上同于曹魏。在地方设置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军事监管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军事监控机构有北部都尉和南部都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是荆州二郡和交州九郡。蜀国在中央设置了大鸿胪和客曹尚书等官,来管理民族事务的职官,管理归义蛮夷和投降者的少数民族。蜀国诸葛亮丞相在《隆中对》中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5]之策。

其次是西晋时期,自东汉以后,北方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史称“五胡”。民族形势变得复杂化,西晋中央设置了客曹尚书“主护驾羌胡朝贺事”[6]。

最后是东晋南朝时期,在中央设置祠部尚书,未设客曹尚书,大鸿胪卿的设置不固定,“有事则权置,无事则省”[7]。在南朝的宋朝时期,在尚书台里开始设置客曹尚书,它的职责是管理夷狄事务即“主外国夷狄事”和掌管朝会事务即“掌羌、胡朝会”[8]。在这之后的梁朝、齐朝和陈朝,都是因袭了宋朝的制度,让客曹尚书具体管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事务。另外,在宋朝时候,还特别设置了大鸿胪,但是到了梁朝的时候,大鸿胪改成了鸿胪卿,权力有所提升,超过了客曹尚书,“位似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9]。到了陈朝的时候,基本上按照梁朝的制度进行管理。在地方设置上,东晋和南朝的各个王朝设置的军事机构来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主要是通过派遣校尉、中郎将、督护等。根据《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等史书的记载,当时设置的军事机构主要包括南蛮校尉、平蛮校尉、安蛮校尉、宁蛮校尉和三巴校尉等等。南朝时还设立了中郎将、护军和督护。例如平越中郎将。“平越中郎将……治广州,主护南越。”[10]总之,地方设置因袭了前代,但是有所新的发展,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也更加严密,客观上为后世的行政设置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这一时期“因俗而治”政策的制定

曹魏实行拉拢少数民族上层,怀柔安抚的政策。曹魏不仅对鲜卑诸部大人采取拉拢之策,对西域城邦首领和西南蛮夷君长也施行笼络之策。曹操对鲜卑三大集团“皆表宠以为王”[11]。如封鲜卑素利、弥加、厥机等为王。曹魏对西南地区的巴夷进行了封侯和赏赐官位。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对巴夷和z夷惊醒了册封和任命,“巴七姓夷王朴胡、z邑侯杜C举巴夷、z民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C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12]。

三、对这一时期“因俗而治”政策的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边疆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客观上密切了各个朝代中央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族的统治。 “因俗而治”政策易于吸收当地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政,利于地方统治的稳定。但是地方在民政上因俗而治,也导致各地治理程度参差不齐。给中央政府管理方面带来了许多不便。其实中央对边疆的管理还处于半游离状态,只要承认中央王朝的管辖,自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之,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从实施的结果看,显然利大于弊。(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钟月.浅谈历代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政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第25卷第5期.

[2]范晔.后汉书.志二八.百官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张钟月.浅谈历代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政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第25卷第5期.

[4](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M].二十五史补编.排印本.第2册.2772页.北京.中华书局.

[5]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M].第4册.9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房玄龄.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M].第3册.7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房玄龄.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M].第3册.7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沈约.宋书.卷三十九.百官志上[M].第4册.1234、12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

[9]魏徵.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上[M].第3册.7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沈约.宋书.卷四十.百家志下[M].第4册.12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

篇7

众所皆知,“醋”常被我们用来比喻因感情而生的嫉妒心情,如“醋意”、“吃醋”、“吃寡醋”、“醋劲儿”、“醋罐子”、“争风吃醋”等俗语,这典故出自于一段千古趣事。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大臣房玄龄劳苦功高,赐给他一位美妾,没想到房妻抗旨,不准丈夫纳妾。太宗大怒,给她两个选择:一是服从圣旨,任丈夫纳妾;二是喝御赐的毒酒自尽。那房妻是个刚烈人物,宁愿喝毒酒寻死,但没想到她喝下的实际上是食醋,太宗捧腹大笑,大家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场喜剧。令人想不通的是,唐太宗赐房妻喝水、酒或酱油也同样可以令她不死,为什么偏偏要赐她喝醋呢?有一年笔者到山西旅游,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山西人最爱喝醋,据说原因之一是当地的水质呈碱性,而醋是酸性,两者可以调和;之二是山西煤矿多、粉尘大,《山西十八怪》中就有“路边泥土当柴卖”一说,而多喝醋可以去尘;之三是由于醋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相传早在周代山西就开始生产醋了,喝醋这一习惯早已渗入山西人的骨血,成为山西历史的一部分。导游告诉笔者,山西人每餐不离醋,据说阎锡山的士兵打仗都要带着食醋,如果打了败仗,就“宁交枪杆子,不交醋葫芦”。他猜测说,唐太宗李世民原是“太原公子”,当然会嗜好喝醋,因此才在惩戒房妻抗旨时第一时间想到了醋,进而有了这个故事。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用谷物酿醋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有了醋的文字记载,食醋在汉代就被普遍生产,成为劳动人民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之一。山西老陈醋是我国北方著名食醋,与南方米醋不同的是,它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化、酒化等工艺,然后再经高温快速醋化、文火醋醅和伏晒抽水陈酿而成。这样炮制出来的醋色泽黑紫,液体清亮,酸香浓郁;食之绵柔,醇厚不涩;夏天不会发霉,冬天不会结冰,越放越香,久放不腐。

如果你去游山西,导游也许会带你到一家生产醋的工厂参观、购物,那里也许会展示发酵不足一年的陈醋、发酵二到五年的老陈醋、像口服液那样的保健醋,还有加辣醋等,琳琅满目,使你关于醋的知识大大增长。你还可以亲口尝试,如果你经得起第一口几乎令人倒牙的酸味,你就会觉得它酸得很有滋味,酸得又非常舒服。在细品的同时,你也许会品味到唐太宗为何会赐房妻喝醋――要知道,醋可是酸溜溜的呢。

篇8

关键词 十八家晋史 《新晋书》 刘知几 《史通》 亡佚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The Lost Dynasty Interview of Eighteen Jin History before Tang

HAN Liuyong

(The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Nantong Campus, Nantong, Jiangsu 226006)

Abstract The author through combing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scholars of Tang Jin Dynasty Emperor eighteen years with the "New Book of Jin" repair critical attitude, we can prov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 codification. Secondly, the author Tang Jin history for eighteen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efore the Lost sudden analysis of reasons for this, and they exist in both codification related deficiencies, but also suffered causal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war, the death of eighteen Jin History can be described as unnatural trend.

Key words Eighteen Jin History; "New Book of Jin"; Liu Zhiji; "History"; lost

魏晋南北朝为我国史学发展的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的私家著述兴盛。尤其是两晋沿袭东汉末年的私家撰史遗风,考今本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所引,以及《隋书·经籍志》所著录,除了正史和编年史之外,其他地方传记和宗族私传的编撰都极为宏富。两晋史的修撰可谓连绵不绝,由两晋到南朝宋、齐、梁,每代都有编撰者,其史籍大多数流传至唐代,为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重修《晋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在唐所修《新晋书》完成之后,唐前所存的十八家晋史先是与《新晋书》流布,后来全部亡佚,其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1 唐前十八家晋史与唐修《新晋书》各有千秋

关于唐代以前有关两晋史料的典籍众多,有“十八家晋史”之说,由贞观二十年闰三月唐太宗李世民所下《修晋书诏》所提出,其原文为宋代大型类书《玉海》所引:“十有八家,虽存记注,才非良史,书非实录。荣绪烦而寡要,行思(谢沈)劳而少功,叔宁(虞预)味同画饼,子云学堙涸流,处叔(王隐)不预于中兴,法盛莫通乎创业,洎乎干、陆、曹、邓,略记帝王;鸾、盛、广、松,才编霜记,其文既野,其事罕有。”①稍后,唐代著名学者刘知几在《史通·古今正史》中亦载:“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纂录。采正典与杂说数十余部,兼引伪史十六国书,为纪十、志十二、列传七十、载记三十,并叙例、目录合为百三十二卷。自是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竞从新撰者焉。”②

唐太宗《修晋书诏》首先指责其撰史者才“非良史”,其次贬低其书“非实录”,然后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以上诸家著作的偏颇之处。当然,唐太宗所修《新晋书》亦存在类似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受到后来学者的指责。因此成书之后,即受到当代人的指责,据《旧唐书·房玄龄传》记载有当时士人对《新晋书》编纂者及其书的评价:“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③从中可以看出批评《新晋书》史料的采撰不精,剪裁失当;还有在人物论赞中使用骈文,虽然言辞华丽,显得言过其实。

另据刘知几《史通·采撰第十五》载:“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恢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夫以干、邓之所粪除,王、虞之所糠秕,持为逸史,用补前传,此何异魏朝之撰《皇览》,梁世之修《遍略》,务多为美,聚博为功,虽取说于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④刘知几批评唐修《新晋书》不重视史料的甄别去取,取小说杂书入史,追求语言的华丽。直到清代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提出:“而《晋书》亦削而不载。其所载者大抵弘奖风流,以资谈柄。取刘义庆《世说新语》与刘孝标所注一一互勘,几於全部收入。是直稗官之体,安得目曰史传乎?”⑤四库馆臣既重申了刘知几的观点,指责显得更为苛刻。对于《晋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取舍与材料的采撰,是深为不满,甚至质疑其能否承担史传的功能。

当然,对于刘知几的批评,当代学者并不完全赞同,认为二十四史中之一的《晋书》采小说入史,才形成其独特的文风和可读性,是形成其风格的重要因素,恰恰是唐修《新晋书》的长处而非短板。

大体而言,从史料的原始性来说,唐前十八家晋史占优;从囊括两晋历史的完整性而言,《新晋书》当然后来居上。尤其是唐前十八家晋史亡佚之后,唐修《新晋书》在保存两晋史料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2 唐前十八家晋史亡佚非自然之势

据笔者检索《隋书·经籍志》与《新唐书》、《旧唐书》相关志的记载可知,唐以前所修十八家晋史与所修《新晋书》长期并存,后来前者逐渐消亡而后者仅存。《新晋书》能后来居上,取而代之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唐前十八家晋史本身在编纂方面的缺陷,是其亡佚的先天因素。

清代王鸣盛在所其撰《十七史商榷》中“《晋书》唐人改修诸家尽废”条下有详细的考辨,他指出:“王隐、虞预、谢沈似只有西晋无东晋,干宝、习凿齿更不待言。其孙盛虽记东晋事,然就其本传考之,则盛之卒似桓温尚在,温死于孝武帝宁康元年,则孙盛之书大约不过至海西公或简文而止矣,其后所缺者尚多。邓粲只有元帝、明帝两朝,徐广只有简文帝、孝武帝、安帝三朝,尤不得为晋史全书。”⑥

从以上王鸣盛的批评来看,唐前所修十八家晋史,能囊括两晋之事并且流传的,仅有臧荣绪与萧子云所著,其他诸家的从编纂体例到时间跨度以及史料采编等方面,都无法与唐修《新晋书》相抗衡。

其次,唐前十八家晋史亡佚于人祸酿成的兵燹战乱,是偶然因素促成,非自然之势。

清代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六之“《新晋书》”条下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乃勅史官更加撰录…… 迨安、史陷两京,故籍散亡,唯存贞观新撰书,后世遂不知有新晋之名矣。”⑦钱氏谓唐前诸《晋书》亡佚于安史之乱,参考上文笔者检索唐前诸晋史在正史中《经籍志》所引简况,可知钱氏论断不确,盖未详考而致误。

金毓黻所著《中国史学史》中认为:“惟刘知几谓贞观撰《晋书》成,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竞从新撰(《史通正史》),是诸家旧史之渐就湮废,本为自然之趋势。”⑧据上表可知,直至欧阳修、宋祁等人编纂《新唐书》时期,唐十八家晋史皆存,据中华书局版《新唐书·出版说明》:“《新唐书》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O四四年),到嘉祐五年(公元一O六O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而据李培栋先生在《〈晋书〉研究(上)》中说:“唐朝何时修新《晋书》,说法历来不一。中华书局一九七四年点校本之出版说明持‘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八年)成书’说。一九七九年版《辞海》持修于贞观十八年至二十年间(644-646)说……然而,认真查究下来,《晋书》始修于贞观二十年,而非十八年。”⑨依据《旧唐书·房玄龄传》,新《晋书》完成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当无异议。至《新唐书》完成公元1060年,唐前十八晋史中的大多数已经与《新晋书》共存了至少413年。诸家在史学史专著的论述,认为唐前十八晋史逐渐亡佚的观点明显是谬误的。

唐前十八家晋史的亡佚是偶然因素,主要是人祸酿成的兵燹战乱所致。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经籍会通》论曰:“牛弘所论五厄,皆六代前事。”然则书自六朝之后,复有五厄。大业一也,天宝二也,广 明三也,靖康四也,绍定五也。通前为十厄矣。⑩胡氏所言只是举其大体,中国古代历来战乱不可胜数。另据《宋史·艺文一》载:“迨夫靖康之难,而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遗。” 皇家藏书几乎皆亡佚,民间藏书景况亦当如此。所以说北宋末年金兵入侵酿成的兵燹战乱,才是唐前十八家晋史亡佚的主因,这当然是偶然因素,非自然之势。

唐前十八家晋史,从南宋至元代至正时期,仅存孙盛《晋阳秋》,其他皆亡佚,故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不见记载。有清一代,考据风气盛行,许多学者从事《晋书》的辑佚工作,以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为翘楚,但汤氏所辑并不完备。另有汤球(撰),黄爽 (辑),乔治忠(校注)《众家编年体晋史》,对唐前十八家亡佚晋史亦有辑校,可作为研究两晋史的参考资料。

注释

①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8:54.

②④[唐]刘知几撰,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192,287.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2463.

⑤ [清]永瑢,清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3.8:405.

⑥ [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王永平,张连生,孙显军校点.十七史商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224.

⑦ [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心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3.12:130.

⑧ 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90.

⑨ 李培栋.研究(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

篇9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忽然冒出了女汉子这么个莫名其妙的称呼,这不仅是对男子汉的挑衅,更是对女人莫大的讽刺侮辱。之所以这样的称呼现如今大行其道,我觉得骨子里有些女权主义的意思,只不过假“女汉子”之名行河东狮吼之实罢了。试想一下,一旦社会上女人们都不遗余力争当河东狮吼,那天下男人就真没多少好日子过了。

说道河东狮吼,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屡屡被文人墨客在作品中不惜笔墨冠于强势女人之首。河东狮吼就出在四川,其人即是坡所作《方山子传》上的陈季常。他是四川青神人,与东坡为内亲;他怕老婆的状态,东坡所深知,故作诗赞美之曰:“忽闻河东狮子吼,挂杖落手心茫然。”四川出了这种伟人,也应该算作一桩令天下女人引以为豪的美谈了。

其实古今中外,河东狮吼大有人在,每每载入史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畅谈不衰的趣闻轶事。诸君读过希腊史,都知道斯巴达每逢男子出征,妻子就对他说道:“你不战胜归来,不许见我之面。”于是男子一个个奋勇杀敌,斯巴达以一鼻屎大小国,遂崛起称雄,倘平日没河东狮吼强大的威慑,怎能收此硕果?后来斯巴达女人又对战争产生厌恶,二度大发河东狮吼神威,一致拒绝与男人同房,致使战火硝烟立时化为一派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姗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传说,苏氏未娶之前,已经闻悍妇之名,然而苏氏还是娶她。这或许出自于男子汉的征服欲,他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驯马没有什么可学,娶个悍妇,于修身养性的功夫大有补助。然而事与愿违,有一天河东狮吼大发,苏氏吓得几乎尿裤子,慌忙夺门而逃。正到门口,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洗脚水下来,正好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自嘲道:“我早晓得,雷霆之后必有甘霖。”

林肯的老婆,也是有名的河东狮吼,一贯骄横跋扈,唯一的嗜好就是破口骂人。有一天一个十一二岁的送报小孩子,不知是送报太迟,或有什么过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恶骂,骂不绝口。小孩去向报馆老板哭诉,说她不该骂人过甚,以后再不敢去那家送报了。这是一个小城,于是老板向林肯提起这小事。林肯说:“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这小孩子偶然挨一两顿骂,算什么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以后成为总统,据他小城的律师同事赫恩顿的传记,大致可以归功于这位河东狮吼太太。赫恩顿书中说,林肯怪可怜的,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全是因河东狮吼的老婆逼出来的。

我国河东狮吼更比比皆是。东晋而后,南北对峙,历宋齐梁陈,直到隋文帝出来,才把南北统一,而隋文帝就是最怕老婆的男人。有一天独孤皇后发了怒,文帝吓坏了,跑进山中,躲了两天。经大臣杨素诸人把皇后的话说通了,才敢回来。兵法曰:“守如处女,出如脱兔。”怕经曰:“见妻如鼠,见敌如虎。”隋文帝之统一天下也宜哉!闺房中见了老婆,如鼠子见了猫儿,此守如处女之说也;战阵上见了敌人,如猛虎之见群羊,此出如脱兔之说也。聊斋有曰:“将军气同雷电,一入中庭,顿归无何有之乡;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门,遂有不堪问之处。”唯其入中庭而无何有,才能气同雷电,唯其到寝门而不堪问,才能面若冰霜,彼蒲松龄乌足知之。

隋末天下大乱,唐太宗出来,扫平群雄,安定海内。他用的谋臣,是房玄龄。史称房谋

杜断,房是极善筹谋之人,独受着他夫人之压迫,无法可施,忽然想道:唐太宗是当今天

子,当然可以制服河东狮吼的老婆,就诉诸太宗。太宗说:“你喊她来,等我处置她。”哪知房太太几句话,就说得太宗哑口无言,私下对玄龄道:“你这位太太,我见了都害怕,此后你好好服从她的命令就是了。”太宗见了臣子的老婆都害怕,真不愧开国明君。当今之世,有志削平大难者,他幕府中总宜多请几个房玄龄。

从前有位大将,很怕老婆,有天愤然道:“我怕她做甚?”传下将令,点集大小三军,令人喊他夫人出来。不料夫人大摇大摆出来,忽厉声道:“喊我何事?”他惶恐伏地道:“请

夫人出来阅操。“经多方考证,才知道这是明朝戚继光的事。戚继光行军极严,他儿子犯了军令,被他斩了。夫人寻他大闹,他心怀胆怯,就养成怕老婆的习惯。谁知这一怕反把胆子吓大了,以后倭寇来,他就成为抗日的英雄。因为日本虽可怕,总不及河东狮吼之可怕,所以他敢于出战。

凡此种种,足以见得河东狮吼并非绝对的不好,男人的智慧很多都是被凶女人逼出来的。然而话又说回来了,青史留名的男人,无论惧不惧河东狮吼,都是闻名天下的好汉。而作为凡夫俗子之我等男人,则不能不对河东狮吼们噤若寒蝉,屡屡处于闻风丧胆的悲惨状态之中。天下的男人,除了甘为小男人伪娘之流,没哪个心甘情愿找一个河东狮吼,一辈子如鼠见猫般战战兢兢失魂落魄。

说来说去,所谓的女汉子,无非是女人们自欺欺人捏造出来经不起推敲的伪称呼而已。真论起来,要说女汉子非武则天莫属,君临天下号令三军,敢问如今自称女汉子者哪个能与之相匹敌?然而,即便武则天也从未自诩为女汉子,她从里到外彻头彻尾仍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真女人。女皇在诗《如意娘》中写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谁能想得到,一位叱咤风云杀人如麻的女皇,竟然如此缠绵,如此儿女情长!

综上所述,女汉子毕竟是女人,妄想借汉子之名咸鱼大翻身,岂不让男人们笑掉大牙。女人就是女人,应该温柔婉约淑娴典雅,应该如水般恬静舒缓浸润男人火热的心。男人就是男人,勇猛刚强宽宏大度,应该用火热的胸膛温暖柔弱的女人。可女汉子摆明了不愿做女人,可除了变性手术当个假男人外,又能奈其何呢?既不甘为女人,又无法混充男人,那干脆称之为非驴非马女骡子得了!

篇10

【关键词】履屐;词义演变;探究

一、语料说明

本文在对“履屐”的调查研究中,对于语料的处理方法是:分先秦至西汉、东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专书,在此范围内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分析。各时期的划分及代表专书如下:

先秦至西汉:《诗经》、《左传》、《战国策》、《史记》

东汉至隋:《论衡》、《汉书》;五部佛典; 《世说新语》、《贤愚经》、《百喻经》、《杂宝藏经》

唐五代:《敦煌变文集》、《祖堂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全唐诗》

宋元明:《朱子语类》、《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苏轼集》、《窦娥冤》、《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代:《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镜花缘》

二、“履屐”的本义及始见年代

1、“履”的本义

《说文》: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 ,舟象履形。一曰尸声。

《小尔雅・广服》:在足谓之履。

《玉篇・履部》:履,皮曰履。

2、“屐”的本义

《说文》:屐,忠病4勇氖。支声。

王筠句读:元应引作履属也。又曰,屐有草有帛者,非止木也。

3、“履屐”的始见年代

“履屐”最早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中:

遂以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T、履屐,皆精好。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四)

三、“履屐”的历史演变描写

先秦至西汉时期,没有“履屐”的用例。

东汉至隋出现“履屐”3例,其中

表[鞋]义2例,如下:

例1 遂以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T、履屐,皆精好。(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四)

例2 凡存神光,行真仙之事者。又不得以衣服借人,亦不服非己之物,诸是巾褐履屐之具,皆使鲜盛,三魂七魄或栖其中,亦为五神之牛忌污沾故也。(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十)

表[小事]义,“履屐间”1例,如下:

例3 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第七)

唐五代出现“履屐”1例,为古语遗留:

例4 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宋元明时期有“履屐”10例,其中

表[鞋义]6例,如:

例5 式忽梦见玄伯,玄冕垂缨,履屐而呼曰:“吾以某日死,某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宋・李P《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

例6 进丝布单衣及袷、绢裙、纱衫T、履屐,皆精好。

(宋・李P《太平广记》卷二九五 神五)

例7 勿以五月五日见血物,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七月七日思存恶事,勿以八月四日市履屐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 说戒部三)

例8 刘与男女酹地祷之,不复出矣,妻竟以心痛卒。刘妹复病心痛,刘欲徙居,一切物胶着其处,轻若履屐,亦不可举。(宋・李P《太平广记》卷三六三 妖怪五)

例9 施行此道者,勿令人犯其履屐,弄其巾褐也,七魄变成龙虎,守人地关,伏于屐履之下;三魂化成灵光之云,映其巾中。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一 秘要诀法部七)

例10 明日日中时,以东流水沐浴毕,更整饰床席,易著衣物,浣故者,更履屐,先除澡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

表[小事]义,“履屐间”3例,如:

例11 盖玄于履屐之间无不当其任,温于h博不必得则不为,二子于平居无事之日,盖必有以察其小而后信其大也,岂必大用而后见哉?(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例12 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四)

例13 欲安民安矣,至于吾身之所以安,则谓之私而不敢为,夫岂人情也哉?履屐之间,可以用极;鼓钟之末,可以观政。(金・元好问《元好问集》卷三十三)

清代语料中没有出现“履屐”的用例。

四、“履屐”的历史演变总结

(一)“履屐”的语义演变图:

[足衣,鞋子] [小事]

(二)“履屐”的引申分析

引申理据:“履屐”是古人的足衣,服饰中的一种。足衣从所处的位置来讲,是处于最低位置,也是最不起眼的位置(古人的衣袍很长,鞋子是藏在里面不外露的)由这种位置上“不起眼,卑微”的特征引申指[小事,微不足道的事]。

(三)“履屐”的成词问题

“履屐”在语料中的出现率很低,总共14例。 应该判断其始终没有演变成词。

作者简介:余桃桃(1978-),女,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铜仁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词汇学。

参考文献:

[1]《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