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母亲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5 19: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颂母亲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颂母亲的诗

篇1

颂母古诗一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游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颂母古诗二

《十报父母恩》

一报

累却因缘重,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却风灾。

罗衣都不挂,妆镜惹尘埃。

二报

临产受苦恩。今日

怀胎十个月,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惟具死来侵。

三报

三报生忘忧恩。今日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来张。

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 儿键,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四报

咽苦吐甘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五报

日干就湿恩。颂日

母原身抽湿,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思怜恒废忱,宠弄 能欢。

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六报

哺乳养育恩。颂日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增无怒目,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七报

洗濯不净思。颂日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康。

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思深摧玉貌,洗濯损盘尤。

只为怜男女,慈母改容颜。

八报

远行忆念思。颂日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

子出山关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九报

深加体恤恩。颂日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

子若原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十报

究竟怜惜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步虚》

【唐】司空图

篇2

寒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现代诗——《繁星》、《春水》。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她以细腻而不失优雅的语句,将诗句以浓浓的爱意包裹着,使人倍感温馨。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不难看出冰心奶奶充满着奇幻的梦,童真的心永远保留。或许,我读不懂冰心奶奶的心,但她的世界,一定充满着爱与美。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大爱无疆的,是伟大圣洁的。”《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如”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没有华丽的词饰,单是这满含真挚情感的诗句,就打动人心扉。在她眼里母爱的伟大无穷,甚至于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同时,冰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对深沉的母爱的赞颂。冰心在一个雨天见到一张大荷叶为红莲遮风避雨而触景生情,在《荷叶·母亲》中赞颂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感受爱的伟大;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鼓励着我们……母爱是琐碎的,细腻的,琐碎到一句问候,一声唠叨,一丝关怀,这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意。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竟不懂得珍惜这种爱,甚至厌烦,殊不知者唠叨背后的大爱,又何曾珍惜,感激过这种爱。但冰心奶奶对母爱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激,并热衷的赞美,使我深省。爱是寂静的,或者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的——一春潺潺的细流。我们在爱中生活着,一直被爱簇拥着,但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感悟过爱?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潮澎湃。从书中,我更多地读出了诗人对爱的感悟,我的心,被这份爱,这份美,感动了,融化了……

宝鸡电力设备厂子校初一:王紫涵

篇3

《回延安》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全诗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作者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烘托了热闹气氛。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代人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要说我为什么要感恩妈妈,就说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的那件事吧:去年,秋季的一天,我们坐车去琴行考级。下了车,我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琴行。也许是心理作用太强,我紧张的直发抖,一想起万一考的不好,那怎么对得起这些日子妈妈的苦心呢?。“姜还是老的辣”我的心思一下被妈妈看穿了,妈妈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用她那粗糙得手轻轻的抚摸着我得头,说:“又紧张了是不是?心里不要老惦记着,把心放平。这一次就算失败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不是你自己长说的吗?好了,不要多想了,进去吧!”妈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我可以看出妈妈其实还是有些不安。

我定了定神,走了进去,坐在座位上,我那颗幼小的心不禁又砰砰直跳,想起刚才妈妈说过的话,幼小的心还是渐渐平静下来。我镇襟危坐,静气凝神,按动琴键,顿时紧张、担心全没了,我的心和美妙的旋律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一只天鹅……我成功了,这都是妈妈那金子般的心。啊!妈妈又一次鼓励了我……

在我们成功的同时,和其又想到过你的母亲,不要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成功的背后,可是母亲一直在鼓励你、为你加油、支持你呀!妈妈把我们养育成人,小时侯,不懂事,不听话,淘气的我们,哪一件事不是母亲为我们操劳?

篇5

关键词:舒婷;自我;祖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和同时期的很多朦胧诗人相比,舒婷很少以一种理性的、功利的眼光来审视外部世界,更多的是以一个女性的情怀来感受和体验现实,这就使她的诗带有感性的成分:清丽、柔婉而哀伤。在很多人纷纷为自己筑起一面墙来阻隔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封闭内心的情感、对周遭的环境抱以怀疑的态度时,舒婷却选择了对他人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人沟通,理解同情他人的痛苦,并尊重个人的自我价值。

有人曾把舒婷的诗分为“低音区”和“高音区”[1],但是不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诗中所表现的核心内容还是对爱的讴歌、对美的不懈追求。

一、“高音区”――关注祖国民族的命运

在“高音区”中,舒婷关注的是祖国民族的命运,代表作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代人的呼声》等。这些感人至深的诗篇显然表现出了诗人对祖国无比强烈深沉的爱,抒发了诗人“大我”的情怀。

1979年,让经历过“”浩劫的国人感到身心俱疲,受到的伤害和打击还未平复和消失,对前途的困惑和迷惘使人痛苦、不知所措。但诗人舒婷还来不及抚平内心的伤口,就迫不及待的写下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织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膀/祖国呵……”全诗的抒情主体即“我”和“你(祖国)”,诗人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直接倾诉和呼唤,表达了诗人的一份怎样的感情啊,这完全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不离不弃的、深沉浓烈的挚爱,“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感人肺腑的诗句中传递着诗人对祖国的热忱和无私,诗人愿意舍弃自己的肉体去成全、去换取她深深爱着的民族的未来,不愿再看到她沉沦下去。舒婷,这个文弱的女子,用坚强、用大爱、用宽广博大的胸怀来呼唤祖国的沉寂,来融化人们心中的冰峰。《一代人的呼声》同样真挚:“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诗人呼吁:“为了孩子们的父亲/为了父亲们的孩子/为了各地纪念碑下/那无声的责问不再颤栗/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读着这段令人为之动容的诗句,跟随诗人,在脑海中想象着那个时代的种种画面:不幸破碎的家庭,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孩子,妻离子别的无奈,还有一座座纪念碑下的冤屈……在不幸面前,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是逃避?是隐忍?还是让不幸变得更加不幸?然而舒婷用她的“大爱”告诉我们: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选择包容,应该选择更好的生活,自怨自艾只会让我们错失改变现状的机会。纵然我们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但只要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可以战胜一切!

二、“低音区”――普通人的自爱和爱人

在“低音区”中,诗人重返个体,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爱:自爱和爱人。这一部分的诗篇代表诗人更高的水平。比如《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呵,母亲》等等。

首先,作为一位女性诗人,舒婷更加关注女性的命运,这一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很多。以《惠安女子》为例,鲜明深刻地表现出了现代女性的觉醒,诗中的“惠安女子”有着“琥珀色的眼睛”,望着远方的野火,“把头巾的一角轻轻咬在嘴里”,在心中隐藏着对于幸福的强烈渴望和遍体的忧伤,没有人真正想要读懂她的心,也没有人试着去真正了解女子的过去、她的现在、她的明天……人们对她的印象是肤浅的,仅仅停留在那个封面的插图上,她只是人们眼中的一抹风景罢了。诗人借“惠安女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对她们勤劳隐忍的美好品格的赞美以及为女性命运不被关注而鸣不平。在《神女峰》一诗中,这样的感情表现的更加真挚。“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这是诗人替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的呐喊:“神女”们为了所谓的道德,甘愿在寂寞和痛苦之中挣扎着。与其如此,倒不如抛开道德的约束和捆绑,享受世俗的生活乐趣,向身边的爱人倾诉心事,感受爱人的无尽关怀。不做无用的展览品,做丈夫身边的妻子,随时在爱人的怀中哭泣、释放……

其次,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在舒婷的诗歌中也随处可见。一首《读给妈妈听的诗》写得异常动人:“时隔多年,我才读懂了/你留在窗玻璃上的字迹/你被摧毁之前的满腔抗议/呵,无论风往哪边吹/都不能带去我的歌声吗?妈妈/愿所有被你宽恕过的/再次因你的宽恕审判自己”。1957年,舒婷的父亲被遣送到偏远的山区劳动,她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和一个破碎的家庭回到了厦门老家。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母亲义无反顾选择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不堪重负的家庭,尽量保护孩子使他们免受摧残。可以说,是母亲的坚强、母亲的呵护伴随舒婷的成长,是母亲的不幸教育着她。母亲是一棵树,她就是这棵树近旁那一方泥土中的一粒种子。没有树的遮风挡雨,哪里有它的发芽成长?舒婷诗里所写的,全是对母亲无声的怀念。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母亲的心中定是写满了委屈和伤痛,还有堆积在胸中的说不出的抗议和愤怒。但是母亲竟用宽恕和仁爱的心去包容不幸的现实。这首诗里,没有难懂的字眼,没有空洞虚伪的赞颂,有的只是浓的早已化不开的深情,和诗人在失去母亲之后的孤苦伶仃之感。诗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呼唤自己的母亲,我们读出了诗人真挚的感情。这首令人伤感的诗极为准确地描绘出了“润物细无声”的母爱,那不是激流,不是瀑布,而是潺潺的小溪……

最后,是舒婷的爱情诗。“舒婷有着充满现代气息的爱情观”[2]。爱情双方应当是两个独立的主体,相互为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间,又要不失柔情无时无刻给予对方关怀。尤其是女性,更应该在爱情中抱有自尊自爱,不能完全依附于自己的丈夫。要有自己的想法,决不能任由他人的操控和摆布。在爱情里,要做自信的人,要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舒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绝不是“凌霄花”、“鸟儿”、“源泉”、“春雨”,而应该是一株“木棉”,与你平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你我交相辉映,一起迎接未来。诗人的这种理想的爱情观念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价值确立的基础上的。她一改当时社会上延续下来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呼吁男性应当发自内心尊重女性。同时身为女性,更应懂得要以独立的心态面对生活。

舒婷的诗歌追求深刻而又明确的主题,鲜明的倾向,使她的诗虽给人朦胧之感却也明朗。“‘爱’是自始至终贯穿在她的诗歌中的主旋律”[3],没有爱的表达、爱的抒写,就没有诗歌情感的升华。有人说,“‘爱’是舒婷情感和意识供养的神明”[4]。诗人虽深陷那个缺乏爱的年代,但舒婷却用手中的笔、用笔下的诗毫不吝惜地播撒着爱的种子,让我们的内心从此有了温暖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4]孙艾葵,孙麦青.爱的宣言――浅谈舒婷诗的思想[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0)

篇6

在中国这个历来都是男尊女卑的国度里,唯独对母亲却是历来都敬而又重的,早在《诗经・凯风》里就有遣责让母亲过于操心的七个儿子的诗句,煌煌的中国历史硬硬地把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强行挤出了记载,却唯独对母亲尤其是艰苦绰绝的寡母褒扬有加,自古有“母仪”之说。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一些蔑视女性的男人却偏偏对老母亲做出极供奉之状,在妇女地位很低下的农村,在女人连吃饭都上不了桌的落后地区,却常常出现为老母亲祝寿的感人场面,老母亲被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当木偶摆设,儿孙们借此大吃大喝,这时候母亲的出场似乎只是为了祭祀之用,她自己有没有快乐无所谓,她的感受,也没有人去关心。

这真的很可疑。一个女人从少女熬到老祖母的位置,就像从泰山脚下攀登到玉皇顶,这中间要经过多少煎熬,在传统社会里,须先选一户人家将自己嫁出去,接下来要低眉顺眼地伺候公婆,再然后是完成一个女人最伟大的使命,生孩子,确切地说,是要生儿子,要相夫教子,夫死之后要守寡,要把儿子含辛茹苦抚养成人,还要带孙子,母亲熬成了老母亲老祖母老老祖母,路漫漫其修远兮,最后终于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坐在堂屋正中央等着儿孙们前来跪拜,看看《红楼梦》中贾母的地位就明白了。一个女人随着岁月的推移,从轻贱变得尊贵了,这种地位的转换和断裂是很有戏剧性的。

真的是很奇怪,一个女人在没有了青春没有了欲望没有了容貌只剩下一个皱巴巴的空壳子的时候,在再也做不成“祸水”的时候,忽然获得了尊敬和赞颂。我想在这被极力打造的伟大母亲形象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阴谋:要求女人奉献和牺牲。

每每听到对于母亲的大而空的颂歌,心里就感到腻烦,其实这时候被大肆歌颂的母亲已经变得抽象起来,她不再是一个具体生动的血肉之躯,而是变成了一个符号,一尊没有性别的神,像供在香火缭绕的壁龛里的呆头呆脑的泥塑。

篇7

她在《山中杂记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话》中,把海与山从视野、颜色、动态三个角度去对比,她以灵敏的思维抓住了海和山的主要特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对海和山加以描绘和概括,唯美的语言中无不流露着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海是动态的,活泼的;而山,是静态的、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作者在这里把山和海比喻成‘病牛’和‘银花’,可见她对海的深情厚意。但作者还意犹未尽,接着把海上和山上看月出进行比较,更惟妙惟肖的说出了山的崎岖、僵冷,使人没有;而海璀璨、妩媚,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美感。在这里作者也认为大海也有缺憾,例如,大海没有的野花,没有可爱的小鸟。然而她一转笔锋,却说起山中姹紫嫣红的野花虽然美丽,但很快就会凋谢,赶不上大海的浪花,会一年四季不断;小鸟也虽然可爱,然而也赶不上大海上的海鸥的美丽姿态。到文中的最后,她更是情不自禁对大海进行深刻的赞美,说大海有透视能力,让人们去探索大海深处所蕴藏的宝藏。爱是冰心文学世界的主题,她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是超然的。她喜欢大自然,一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就有到了故乡的感觉。

除大海之外,山川、云霞、繁星、花草、飞鸟等都在她笔下栩栩如生。怀着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她用虔敬的心态描写山林、花鸟、云霞……,从中领悟了自我生命和自然生命的交融。她笔下的山川、花鸟、云霞等争奇斗艳、流芳溢彩、美不胜收;她还在笔下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明月,以及月下的各种美景,例如《往事二》,写的便是月下青山。她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她虽说无可比拟,但却在这万难之中展开了她病留青山中的一段对月下美景赞叹不已的情感,这不可比中的比,真是妙语连珠。她在无可比的情况下,传神地刻画出她此时山中月下的感受:“只能说是似娟娟静女,虽有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杨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她把月下的青山比作月下静女,这种审美发现,使文章有了下面展开的无限可能性。接下来,她在这位“静女”身上付与了一种流动的美:“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壮严。”在她的笔下,把月下青山,画成了幅天然的图画。我们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冰心不仅是具有丰富情感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描绘色彩的画家。接下来她以四个否定的排比句,来继续描写这月下青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将军夜猎…”因为那会使静冷的月光缭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燃枝野餐…”因为那会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因为这一切都‘太人间’了,与这月下的青山的空灵超凡的格调太不协调。这时文章才进入正题,因为病中的作者倚枕望月,原来“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也就是说,此刻的月下青山只宜于作者自己,病中的、倚枕望月的“娟娟静女”。她在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时,更是让人“悠然如醉”,她在《通讯四》中写道:“江水申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她在这里展现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墨画,真是美极妙极。冰心对自然景物的独具特色的描写,成为她作品中最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在冰心的文章里,她不仅用最隽丽和清秀的语言赞美大自然,还把大自然的景物人格化,把它们比作母亲或与自己性情相通的朋友等,例如她在《往事(一)七》里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蔽阴?”这是冰心在一个大雨天,看到一枝红莲被一张大大的荷叶遮蔽呵护着,而心生感触写下的。在她的心中,母亲是人一生中,唯一可以依靠的避难所、是温馨的港湾。冰心用形象生动的拟人写法,既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恋,情深意切,催人泪下。冰心在《繁星》一四中写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在这里,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比喻作母亲,把宇宙比喻作摇篮,而自己则成为了自然的孩子。在冰心的眼里,人类来源于自然最后还应该回归于自然,所以人类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冰心在《繁星》一二中写道:“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受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冰心在她的作品,大多采用清丽秀美的语言,描绘着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于平淡中享受无尽的审美乐趣。这首小诗,一方面写出了母亲象春光一样对作者的滋润,另一方面抒写了作者对母亲满怀深情的赞颂;冰心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象阳光对自然的热爱,就象小雨对花儿的眷恋。她在《繁星》四七中写道:“儿时的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了吗?”冰心从小就以海为伴,粼粼的海水溅起的浪花、海边灿然的朝阳晚霞、午夜露台上灿烂的星辰,陪伴着她度过美好的童年,所以她在此把它们比作是她儿时的朋友,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把大自然的纯洁和清丽,都注入了她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另外冰心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崇拜还体现在,她把大自然的花草等比喻成和自己性情相通的人,从而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取向。

她在《繁星》二四中写道:“向日葵对那些末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好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她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作者通过向日葵的感受,写出了白莲的出污泥而不染的“亭亭的傲骨”。向日葵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和浮出水面后,感觉截然不同。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向日葵说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但白莲浮出水面后,向日葵则自惭形秽,被白莲的亭亭傲骨深深折服。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也从中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纵览冰心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哲学”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回响,她爱祖国、爱儿童、爱母亲、爱自然,她的作品大多数以自然为题材,但从中体现出多重的爱恋。她的作品中很少写国家的重大事件、时代的风云,但她作品中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净,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她作品中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她的作品能永葆青春世世相传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雁 单位:通化职工大学

篇8

唯美的立冬节气作文1

当秋天的最后一片枫叶翩然落下,当冬天的第一道冷空气浩浩荡荡的来袭,我就知道,冬天来了。

只要冬天一来,大家都躲进棉被里,忙着睡大头觉。总觉得白天怎么那么长,夜晚怎么那么短,睡也睡不饱,每天睡眼惺忪的被叫起床,眯着眼睛洗脸、吃早餐,一边打瞌睡一边上课。唉呀!这万般的无耐和痛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不过,还是有人喜欢冬天。只要冬天一来,火锅店就有着大排长龙的客人,有收不完的白花花钞票,老板感谢它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讨厌它呢!还有一些姜母鸭店、烤肉店的老板,都把冬天当成财神爷来看待,他们都非常喜欢冬天。可是,冰淇淋、冰棒 …… 等冰品店的老板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冬天非常冷,大家都不想吃冰,一家家冰店都陆陆续续关门大吉。这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我喜欢在冬天吃火锅,红红亮亮又辣又香的,吃完就会从头暖到脚,通体舒畅,非常舒服。如果进火锅店时你是冷冰冰的,出来时就会是热呼呼的。冬天时,火锅店总是水泄不通,有的时候还吃不到呢!如果你现在正在流口水或是身体冰凉凉的,那就快去吃火锅吧!保证物超所值,不畏寒冬!

我也讨厌冬天,因为它喜欢害我感冒,如果我在冬天感冒,我的鼻子就好像被喷了一层红色的漆,总是红通通的,擦也擦不掉。

冬天是好是坏,没有一定的答案。用心去体验冬天,你会发现,其实冬天真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冬天也一样。而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养足精神,让我用满怀的期待,期待冬尽春来吧!

唯美的立冬节气作文2

冬天,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季节。它不像春天那样的温柔,也不像夏天一样火热,更不像秋天一样阳光灿烂,但冬天却是迷人的。

你仔细望去,田野里一片碧绿,温棚一排排、一片片,瓜果满园,农民伯伯在播种着、收获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路边的冬青依然那样抬着头、挺直腰。小吃多种多样:水饺、粉丝、炒饭……让你眼花缭乱。超市里空调开放,品种丰富:青菜、水饺、水果、饮料……真是应有尽有。特别是一场大雪过后,房屋、地上、庄稼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马路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柏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有的滚雪球,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玩得开心极了。

我爱冬天,更爱这美丽的景色!

唯美的立冬节气作文3

诗意,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美丽的风景,可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前行,忘了欣赏这风景。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雪几乎是不会出现的。那些从未见过雪的孩子们默默等待着那心仪的大雪。“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谢道韫眼中的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韩愈眼中的雪。孩子们都想看看,雪,到底有多美。

盼望着,盼望着,大雪终于降临,天地浑然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正应了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

孩子们见到雪,兴奋地跑出家门,呆呆地望着天空,呆呆地望着这从天而降的雪花,他们痴痴地笑了。他们开心地打雪仗,堆雪人,尽情地在雪地里奔跑……但美好总是短暂的,不久,雪停了,剩下的,只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般的肃杀。

草木凋零,蛰虫冬眠,大地万物都趋向休止。只有那松柏,依旧屹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安如山。古人云:“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眼前的这片松柏不也如千百年前一样坚韧吗?这种傲骨峥嵘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去钦佩,去赞赏吗?待到春回大地之时,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松柏也由此得到新生。梅,陪松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对梅大加赞赏。不止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赞颂梅花的诗文,赞赏它“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虽然不畏寒冷,在寒冬盛开,但他早晚也会像玫瑰,像茉莉那样凋谢,相比松柏,这难道不只是昙花一现吗?

冬,有诗意,同样的,春,夏,秋的诗意也无处不在。它们像金子,像宝石,在各处散落着,躲藏着,需要我们用一双孩童般的眼睛去发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天大地万物焕然一新的诗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夏天树阴水影烈日灼心的诗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秋天暗淡愁惨孤独寂寥的诗意。

在诗意中生活,才能更好彰显生命的价值。

唯美的立冬节气作文4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立冬一路踏歌而来,摇落了一树树晶莹的翠色,穿过鸟鸣的呓语,伴着远方的雪花,来到了故乡的河流、原野、家园。立冬了,这个冬天就这样在寒风冷雨中悄然地来了。

这个季节,万物匿藏,干净开阔,就像经年的岁月中那些空白的时段。屋外的虫鸣,早已匿迹销声,窗外的那棵柿子树上灿灿的黄叶一夜间簌簌地落尽了。秋去冬来,谁也无法改变的宿命。只愿这深秋的万物安静地飘落、沉眠、潜藏,只愿这难捱的冬天就这样开始走向更深的时光,不知不觉地与来年的暖春邂逅。

屋外,天地间,风渐渐地变大,雨渐渐地变大。凄迷的风雨声,如将要离世的生命,凄惨地把最后的哀痛留给了世间。倚门细听,这凄风苦雨声中似乎又蕴含一种略显忧伤的诗情。一直听着,依然是孤独的、带着一丝凄凉一丝隐痛的情感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淡淡的思绪,飘荡在窗外,虚无飘渺。凄凄的风雨声,悠悠的飘洒心中。此时时刻,这凄凄的风雨声轻轻拂动着我的心扉,似乎尘世间这老去的风物,以及这地老天荒的破败,都成了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阵痛。时间过得真快,又一个立冬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的来了,就在这一时刻,时序结束了金秋,走进了严冬。可是我还没领悟够秋的寥廓,还没嗅够桂花的甜香,还没品味够黄花的晚节,还没有收拾好秋获的行囊。看着这阴冷的天地,真的期待选一个艳阳,满载秋的记忆,到河畔,穿茫原。看天高云淡,赏艳阳金秋,寻秋的记忆。不知何故,此情此景,我隐隐觉得内心深处有些厌恶万木霜天的隆冬,只留恋不舍那和煦的秋阳。

篇9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驶过黄河铁桥时,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从天而降,奔向远方……那一刻我发现,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生活中的故事,也

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缥缈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是我感受温暖与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当我在欧洲学习和工作期间,祖国更是我常常魂牵梦萦的地方。每当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仿佛黄河汹涌的涛声就在耳畔……

远在他乡更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长江、黄河,从青藏高原逶迤而下,不舍万里,奔向大海;珠穆朗玛峰巍峨屹立在世界屋脊,任凭狂风把头顶的雪雾撒向天边;太平洋的波涛轻轻拍击着宝岛的礁岩,仿佛在亲密地和大陆喃喃私语……

祖国的历史悠久绵长,就像黄河、长江,历经千年风雨,千回百转,一往无前。回望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

当孔夫子面对流水感叹生命的消逝,屈原忧国忧民抚剑悲吟,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就已经被注入了永恒的力量――信仰,责任,关怀,无私。

当李白畅游山水、纵情高歌,杜甫执笔沉思、仰天悲唱,他们给中华民族的子孙留下的,不仅是光焰万丈的诗篇,而且是传承千载的精神――激情,想象,热爱,博大。

当李清照悲切吟哦,岳飞怒发冲冠,他们让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不是抱怨,不是叹息,不是畏缩,而是坚韧无畏、勇往直前的宝贵品格。

我们有无数的词语赞颂先辈们在民族灵魂中熔铸的崇高、坚定、克

己、宽容、和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的瑰丽词句,是一个民族的宽广胸怀,也是我们今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念支撑!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耳畔仿佛又听见了那支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

吹稻花香两岸……

(选自《我的祖国》,有改动)

篇10

我虽然有几根白头发,但是对这种粗笨的植物可以让头发黑起来的事实在不相信。妹妹走了之后,我就把它们扔进一张破桌子的抽屉里,从此不再管它们。

转眼到了春天,一天我打扫卫生,嫌破桌子碍事,想把它扔出去。收拾抽屉的时候,看到几个何首乌的块茎,令人惊奇的是,它们都发芽了,其中一条芽儿已经长了一尺多长,在抽屉的狭小空间里仍然茁壮地生长,似乎想冲出这个郁闷的世界,去外面享受阳光的温暖。可是,厚厚的木板限制了生命的萌动,它们的希望只能蜷缩在这狭小的抽屉里。

我惊叹植物生命的顽强,同时也纳闷它们在没有土壤,没有水分,也没有阳光的环境里是怎么繁育生命的。当看到那渐渐萎缩干瘪的块茎时,我忽然明白了,那是母体的力量。那块茎宁肯自己消瘦、干瘪,甚至化为泥土,也要把自己身上的最后水分、养分无私地输送给嫩芽儿,让希望尽可能展现生命的绿色。

我忽然想起了乡下的母亲。为了能给我们兄妹五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长年累月吃苦受累,供养我们上小学,上中学,一直上到大学,让我们展现生命的颜色。

我腾出几个花盆,找来一袋花土,把那几个嫩芽儿连同几块茎小心地种在盆里,放在阳台上,让它们尽情享受阳光,以生命的绿色报答母体的养育。我想,等何首乌长大了,我就把它送给弟弟妹妹,我会对他们说:“这是长在抽屉里的何首乌,是母体舍弃自己所繁育出来的新生命!”

(选自《扬子晚报》)

赏析

作者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由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寻常小事引出思考,巧妙地表现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主题。文章虽然短小,却既是深情的颂歌,又蕴涵着哲理,构思之精巧,使人有通幽览胜之感。

思考练习

1.你觉得本文最重要的构思特色是什么?

2.本文作者看到“那块茎宁肯自己消瘦、干瘪,甚至化为泥土,也要把自己身上的最后水分、养分无私地输送给嫩芽儿,让希望尽可能展现生命的绿色”,就“忽然想起了乡下的母亲”,并且立即精心栽种那些何首乌,还打算“等何首乌长大了”送给弟弟妹妹,对于这样的情节内容,你认为本文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表现主题的方法?

3.你认为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4.你还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哪些写作特色?请略举一二。

5.请你从抒情与哲理这两个层面归纳出本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