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3 21:3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冬日寒夜,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情感,毅然挥就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的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品味诗句的大意,努力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语文阅读,“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还适时地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

[设计思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寓理于诗。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我采用了“适度延伸”的方法:如由“古人学问无遗力”,交流古人勤学的故事;由“纸上得来终觉浅”,联想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等。

这首诗还在一个特点,就是比中明理。在教学中,我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领悟事理一是“少”与“老”的对比:古人读书不遗余力,十分刻苦,少壮时下了苦工夫,到老时方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学问多么艰辛不易;二是“知”与“行”形成对比:少壮时下苦工夫读书,固然可贵,但如果止于读书,到后来未必有成,要获得真“知”,关键在于“行”,必须亲自实践。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1、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诗人,你知道那些?(自由畅谈自己所了解的爱国诗人)

2、关于陆游你知道多少?(联系第四课学过的《示儿》来谈陆游,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你还背过哪些陆游的诗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题目中有个生字,指“聿”,是哪些字的一部分?该读什么音?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讨论:诗题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在读书时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二)适度拓展,理解诗句。

1、反复诵读。

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古诗。

2、自主学习。

(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3、畅谈感悟。

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拓展理解。

第一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第二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三句: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第四句: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5、创意表演。

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练,注意人物语气和态度,以此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对比,感悟道理。

1、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要使年老的时候有所成就,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结合古人的学习,来谈今天的学习)

可结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来感悟,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悟“知”与“行”,明白读书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结合刚才“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3、从“古诗”到“生活”,进一步明理。

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这首诗。

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引导从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身上总结得出: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课外延伸,加强阅读。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几首,读一读,试着把它背下来。

(推荐阅读:《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书愤》)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诗人卡片”。

篇2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来看一句诗:

(出示PPT:“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必须再向上登一层楼。

师:很好。那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我们再看一句,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PPT:“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就在庐山里。

生: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自己身在庐山。

师:这句诗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观察要全面,要客观,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

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叫做什么?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说得太好了。其实,这样的诗句很多,表面上是说一件事、一处景,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哲理诗。(出示:哲理诗)

【评析】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思维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由表象走向思辨。在这个年级向学生传授一些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将对他一生的人格塑造、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打上鲜亮的底色。

二、 抓关键,明题意

师:今天我们将跟大家再学一首哲理诗。

(出示课题,齐读)

师:题目中有一个生字,这个字怎么念?

生:聿(yù)。

师:怎么来记住它呢?

生:“纪律”的“律”字,去掉左半边。

生:也可以将“津津有味”的“津”字,去掉左半边。

师:子聿是一个人的名字,他跟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关系?

生:他是作者陆游的小儿子。

师:你觉得课题中哪一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生:“示”字。

师:“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启示、教育。

师:那这个课题什么意思呢?

生:冬天的夜晚,陆游用读书获得的感悟、感受教育儿子子聿。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纷纷说:陆游为什么要教育儿子?陆游是怎样教育儿子子聿的?陆游教育儿子的内容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

【评析】一首诗的题目,往往揭示了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这么说,古诗的题目是读者打量这首诗的“一束光”,是走进作者内心的“一扇门”。从题目入手,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全诗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 读诗句,感节韵

(出示“活动1”的要求:自由大声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分小组交流。分组交流后各组在全班展示。)

哲学智慧

教育专家姜树华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诗读起来都特别顺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轻声读读,找找原因。

生:因为古诗都押韵,而且一般都是偶句押韵。

师:这首诗哪两个字押韵呢?

生:“成”和“行”。

师:找得很准,“成”韵脚是eng,“行”的韵脚是ing,eng和ing是相邻的韵母,这在古诗当中是允许的,叫做“斜押”。

师:韵脚知道了,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呢?同桌练习练习。

(师范读,生试读,再齐读)

师: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来了,听起来就会有抑扬错落的音乐美!浓浓的诗味也就有了!

【评析】读正确,读流利,仅仅是朗读古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读出古诗节奏和韵律。抑扬顿挫的古诗诵读,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学生的心田,也潜移默化地熏染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读出意境或情趣作铺垫。

四、 明诗意,说典故

(出示“活动2”的要求:1. 借助提示,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并根据诗意,谈谈你联想到哪些成语典故。2. 小组交流,并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一、二两行?

生:古人读书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年少时付出的努力,年老了才有收获。(师板书:做学问)

生:我联想到古人勤奋的一些成语典故――悬梁刺股。(生分别说: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师:能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吗?

(生分别讲述“悬梁刺股”等成语故事,略)

众生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师指导朗读一、二两行)

师:哪一组汇报,说说三、四两行?

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想理解获得真知,要真正透彻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实践。

生:这里的“纸上”,说的就是“纸上谈兵”。

师:谁来讲一讲“纸上谈兵”的故事?(生讲故事,略)

师:赵括为什么会失败呀?

生:因为他没有将读到的兵法与实际结合起来。

生:因为书本中的知识是机械的,需要灵活运用,他没有实战经验。

众生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指导朗读三、四两行。齐读全诗。)

【评析】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联系诗中暗藏的经典成语典故,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仅走向深刻立体,而且也感受着作者语言文字的温软、熨帖,诗中用“典”的哲学智慧,这也是本课教学的研究重点――诗中用“典”。

五、 品诗句,悟“真知”

师:一首好诗需要反复品读,接下来我们看“活动3”的要求。

(出示“活动3”的要求:再读诗句,思考哪些地方你最欣赏,为什么?重点关注两组反义词。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

生:“少”“老”是一对反义词。

生:他们用在同一句中,这样更能体现古人做学问很勤奋,而且持之以恒。(板书:持之以恒)

师:你知道哪些人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成就的吗?

生:“大器晚成”的有齐白石。

(生纷纷答:刘邦/司马光……)

生:“行”与“知”是反义词。

生:“知”是指书本知识。“行”是指实践经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师:这叫做什么?(板书:知行合一)

师:同学们,窗外是凛冽的北风,一位壮志未酬的老将军,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他俯下身来,耐心地教导儿子如何做学问――

(生齐背诗)

【评析】始终有两组相对的字词,“老”和“少”,体现古人做学问的不易和持之以恒;“知”和“行”,则告诉我们,获得真知必须“知行合一”。通过两组反义词的品析,揭示做学问的两个核心要素:持之以恒、知行合一,这也是这首古诗的作者寄予后人的人生智慧。

六、 用典故,写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回顾了不少成语典故,体会了诗人诗中用典的精妙,古人很智慧,古诗当中用“典”的比比皆是。我们来看一看。(出示PPT)

师: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典故,只是我们平时没有用心发现。典故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的厚重积淀,还蕴藏着中国古人特有的哲学智慧。下面我们也来学习古人运用典故。请看――(出示PPT)

【评析】诗中用“典”的诗句很多,让学生把学到的典故完成片段练习,将典故进行古今“迁移”,学以致用,就是将语言文字的学习由“输入”走向“输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七、 课总结,获感悟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一个人光埋头读书不行,还必须用于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生:学习了诗中用“典”。

八、 拓延展,了期盼

师:同学们,陆游对他的儿子给予了殷切期望,一连写了八首他《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后大家可以把陆游的其他七首与今天所学的这首对比着读一读,你肯定会有不少新的发现。(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

【评析】由一首到八首,一下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把学习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知晓:课堂所得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必须还要有课外丰厚的积累。

篇3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 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 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 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 清·刘熙载《艺概·诗论》) 的境界。

一、重现诗中形象,感知哲理古诗形象之优美

诗歌往往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就是要把诗中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要理解哲理古诗中深邃的哲理,必须借助这些形象, 沟通读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搭建起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杏花春雨、山水田园、广袤大漠等物象世界, 重现那些或庄严、或雅致、或小巧、或博大的形象,让学生去领悟哲理古诗所包含的人生意义,激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

1.讲述故事,突出形象

以听故事、说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做好巧妙铺垫。例如,在教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教师先给学生们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接着过渡到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儿子应该怎样读书,从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诗题。这样,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突出了古诗中的形象,营造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境。教师努力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为加深学生对古诗哲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2.反复诵读,再现形象

让学生自己读古诗,读准、读通、读懂,这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哲理诗同样有诗的特性,它们音韵优美,意象鲜活,含义深长。因而反复吟诵,不仅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例如,在讲授《观书有感》时,我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就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现。这“方塘”能反映出“天光云影”的特点,就说明塘水深而且清。在学生们反复地诵读中,美丽的景物画面就如同画卷一样在他们的眼前呈现出来,让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3.品字析词,整合形象

哲理诗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画面,常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蕴涵着理趣。想象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诗歌的画面,对于学生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将起到搭桥建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哲理诗中的关键字词,咀嚼、品味、整合,再现诗中的景象。例如,在讲授《渔歌子》时,我让学生读一读,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山清水秀、白鹭翩飞、桃花流水、斜风细雨……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我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置身于词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写写脑海里看到的画面。这样,把这一组组形象进行整合、重组,把单个的形象变成连贯、丰满的形象群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纵情山水、自然恬淡的词人形象。

二、感悟诗人情感,体味哲理古诗情感之深沉

“诗言情”,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一首好的哲理诗既洋溢着睿智的哲思, 又蕴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哲理的挖掘上,从而忽略了对诗歌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智慧地捕捉激情点,敲击出诗中沉潜的情味,将“情”的体验灵活地贯穿于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动情、悟情、达情,从而使教学过程迸发出耀眼而迷人的情感火花。

1.诵读诗句,体悟情感

哲理诗同样具有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做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所以,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反复诵读、品悟鉴赏、熟读成诵之外,还要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时,引导学生对诗句细细品味,反复诵读,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境界。

2.品读诗眼,碰撞情感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解读诗眼,可以举一纲而张万目,让人体会到诗句的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体会到古诗深沉的情感。如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锄禾》这首哲理诗时,可以抓住 “辛苦”这个诗眼:首先,“辛”是个象形字,表示古代用刑的刀,像刀割一样难受,当然十分辛苦。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天空中的烈日和农民伯伯的脸、手、额头的汗滴,并让学生说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他是怎样锄草的,他干活干得怎样……把农民辛苦的样子记在心里。最后,指导学生写好“辛苦”这两个字。这样,抓住诗眼,以诗中的形象为依托, 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学生与诗人进行了情感的碰撞,把握了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得到了哲理的启迪,“辛苦”两个字不仅写在了本子上,也写进了学生的心里。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哲理古诗理性之深远

哲理诗往往将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韵、深邃的哲理与诗味的语言融为一体,能增长智慧,启迪人心。哲理诗一般都从眼前景、身边事、寻常物写起,对普通平凡的生活作永恒的哲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不多,情感体验相对较少,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背诵、积累。

1.联系生活,感悟哲理

哲理诗同样是源于生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能让他们更好地感悟诗中的哲理。如教学《观书有感》时,我就引导学生在“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品读中,深刻领会了“清如许”与“活水来”的关系,明白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意义,为学生领会读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小的池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想到“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碧波荡漾”等。我再让学生读读闻一多的《死水》,让他们谈谈:这“死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两个水塘的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很快就会明白,因为前者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所以才会非常清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了。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在美的熏陶中就能感受到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的道理:塘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人要知事明理,就得靠认真读书学习。

2.生活叙事,以事推理

哲理诗中从生活里抽象出来的哲理具有普适性。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推出哲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如何让学生明白陆游究竟要告诫儿子要怎样读书呢?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让学生说说哪些古人做学问是“无遗力”的,读着 “少壮功夫”这个词会想起什么诗句,又会想起曾经学过的哪些人物,在什么情景下可以用诗中的诗句来告诫自己……诗从生活中来,又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诗人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中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

3.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将诗中得来的哲理和生活匹配起来,成为活性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学生与他人的交际中,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哲理诗的终极目的。教完了一组哲理诗后,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古诗的运用:当同学遇到困难,伤心失望、一蹶不振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他朝着希望前进;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成天得过且过,我们可以送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他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教师节可以送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诗句,这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的贺卡或书签中写下警句,赠送给同学、教师或自己。哲理诗启迪着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读书明理。

四、激发想象空间,赏鉴哲理古诗意境之幽渺

重视意境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宋代的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灵动玄远的意境。哲理诗和叙事抒情、写景状物的诗歌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

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 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 启发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纵横驰骋,神携物游,感知诗中丰富的、美的形象,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从而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空灵。如学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可引导学生想象霞光万里、斜阳远照、满天铺锦的景象……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可引导学生想象那重峦叠嶂、绵绵山岭、幽幽深林……融理入景, 理与景化, 就能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 浑然一体, 意蕴天成。

篇4

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诵读部分的作品,以唐诗宋词为主,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经过历代筛选过的精品题材广泛、思想健康、内涵丰富,既有阅读和欣赏的审美价值,又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因此流传至今,而且脍炙人口。本文就通过对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的诵读教学进行初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诵读教学

引言:

传统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抱着书摇头晃脑的进行死记硬背,学生虽天天有晨读, 但大多满足于熟悉课文内容和音韵上押韵的浅层次上。书读了十来年, 到头来读报念稿都难,尤其是对经典古诗词的诵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认识的偏颇, 忽视了诵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就是一种艺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中有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课文, 要了解内容, 能顺畅地朗读, 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明确要求, 但就学生的阅读来说, 绝不应仅仅满足于对课文的朗读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 否则我们便陷于为课文而教的难堪境地。

一、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意义

1、积学储宝,增强能力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对课本课文的学习而延伸到课本课文之外, 学会阅读课本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以成句, 生涩无味, 令人尴尬。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意,每一作品各配了一幅精美的彩图,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融于一体,这在全国教材史上是独树一帜的。编者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精神美食”。在阅读与欣赏中,我们常常发现作品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名言警策性的诗句,读后深受启发,令人感奋。

例如《长歌行》的结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就是总结性的语言,是全诗的主旨。诗人从自然景物的变化归结到人生少壮难得,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及时努力,莫负众望。因此,中学生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每首古诗词学好用好,有条件的还可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

2、启迪思维,领悟哲理,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

经典古诗词中有不少说理诗,它们意蕴深远,技巧高超,还包含许多人世哲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例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说明了“知”与“行”的道理,在这里,作者特别强调“躬行”的重要性。经过亲身的实践,自己有了切身体会,才能够彻底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并能自如地运用。

又如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下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池塘之美,隐喻读书心得。通过对首联描绘的景象加以议论,揭示题旨。要使所做的学问大有长进,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探究新问题、认识新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造。事实证明,阅读这些发人深省的诗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说理性诗歌,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形象,在表达手法上将描写与议论巧妙地结合起来,寓理于形象之中,细心体会内涵无穷,反复诵读含英咀华,我们就能够领悟到作品所蕴含的深邃的哲理。

3、辞采美丽,让学习感受古典汉语的魅力

和现代文一样,古诗词诵读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复、顶真、反问等。细心阅读,认真钻研,我们一定会发现作品“借喻”例句最多,如“沉舟侧畔千帆过”、“小荷才露尖尖角”、“谁言寸草心”、“尝将冷眼观螃蟹”等。当然也有不少“明喻”例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比喻极其新奇精当,既能刻划人物形象,抒发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又能使人深刻地认识事理。可谓言之有辞采,传诵百千载。这些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掌握了这些修辞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提高欣赏其他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方法和技巧

1、创设意境,身临其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 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 所谓意境, 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 通过意象的把玩, 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在诵读的时候再现诗歌的意境。

例如《天净沙 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用低沉的阅读声音感受那种萧条孤独和思念亲人的情感。

2、走进内心,感同身受法

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 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 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 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 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 心里感到憋屈, 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 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 李白毕竟是李白, 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 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 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 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 出路又不知在哪里, 心里不免沉重起来, 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 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下子振奋全篇。理出本诗情感轨迹,然后运用先低沉再逐渐亢奋的阅读声势感受诗人的豪放情感。

参考文献:

[1]景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方法浅析.科学教育[J].2010,(03).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诵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思维,积累丰富的语言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韵律感,能够增强他们学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激情。

1.语文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1.1语文诵读能够增强理解记忆的效果。

语文知识的积累离不开一定量的记忆。这种记忆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将知识进行内化生成,从而发展创新。诵读则是在反复阅读过程中,不断激活自身的语文学习思维,提高理解记忆效果。

1.2语文诵读是丰富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体验过程。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身对语文学习理解的过程,更是亲身经历的情感深化过程。诵读则是将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地揣摩外化,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接受思想情感熏陶。

1.3语文诵读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离不开一定的激情引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语感对写作的重要影响意义。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定会不断地增强语感,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语文诵读教学的方法运用策略

2.1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理解背诵。

关键词语是文章的核心词汇,也是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此,笔者以为,利用关键词进行联想,理解背诵,一方面能够减少记忆的量,便于学生进行连贯成句,另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创新。抓核心词汇法应该体现在几方面:①紧扣语句的中心思想主题,能够体现文本意思的词语;②注意一些实词,特别是动词、名词等;③注意体现前后的语句思维,即应有一定的逻辑性。

例如,在苏教版(下同)六年级上册的第22课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的诗句教学中,我运用了上述的方法:(1)要求学生划出自己在古诗学习中不懂的词语,特别是像“遗力”、“绝知”、“躬行”、“方塘”、“徘徊”、“清如许”、“源头”、“活水”;(2)建议学生反复地朗读诗文,鼓励他们运用同桌互读和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来激活阅读思维;(3)鼓励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加强诵读,特别是建议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提高诵读的效果;(4)为学生的诵读提供展示舞台,通过运用比赛等形式来激活学生的诵读信心和激情。

2.2运用多种感官,强化诵读记忆。

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主要是通过运用眼、手、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诵读,通过运用这样的理解记忆方法来增强他们的理解记忆。这些方法主要是:①鼓励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大意;②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口、眼、脑等多种感官来增强理解与记忆;③建议学生在综合感觉器官的基础上,运用分角色等朗读方法来增强理解记忆。

例如,在《我们爱你啊,中国》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段的诵读教学:“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在听录音磁带的过程中,进行多种感官学习理解记忆。这样的诵读方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提高学习理解的效果。

2.3发挥想象,增强诵读的发展创新性。

学生的思维想象有着无穷的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思维想象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和创新。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运用想象将记忆的内容进一步形象化和物化,以增强理解记忆的效果。这样的方法主要有:①图画生成法,即将所记忆的诗文等内容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进行记忆;②内容联想法,即鼓励学生通过挖掘内在的思维联系进行想象;③对比反思法,即鼓励学生通过运用与此相关或相近的内容进行诵读,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④拓展延伸法,即要求学生在围绕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以提高学生的深度和广度,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3.语文诵读教学的几点注意

3.1语文诵读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3.2语文诵读教学应该注意其他语言学习功能的综合运用。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多元化综合运用。学生应在诵读记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写、辩等形式进行综合运用。

3.3语文诵读教学应该注意古典诗词等名句的背诵积累。学生的诵读应该关注一些经常使用的经典名著中的名句或名段。诵读则是加强学习理解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言,在新课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1)注重阅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来进行理解;(2)鼓励学生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记忆;(3)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一定的展示舞台,为他们的诵读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海霞.解读“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理念[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2).

篇6

热点1:成长类诗词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运用片段: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

适应话题:心事、学习、道路、追求、少年、梦想、回首。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节选自王勃《滕王阁序》)

运用片段: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适应话题:志向、快乐、梦想、前行、道路、感悟、收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运用片段: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想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认真奋斗……

适应话题:前行、道路、自信、追求、挫折、心灯、未来。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运用片段:周文王拘于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作《春秋》;左丘失明,始著《国语》;孙子膑足,而谱《兵法》;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天问》……泰戈尔说得好:我不求生活中的艰难有个止境,只希望能有一颗征服他的心。

适应话题:挫折、偶像、成功、得失、取舍、坚强、成长。

热点2:情感类诗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运用片段:妈妈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礼物,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她望着我怀疑地问:“是你送我的礼物?”那一刻,在母亲的眼里我分明看到了泪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啊,我该怎样面对你那涌动的泪水呢?

“落红虽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落红对土地的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小草对太阳的感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只有感恩,才能促成和谐。

适应话题:母爱、情感、报答、感恩、家庭、珍惜、细节。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运用片段:当我们三年的同窗即将分离时,你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你是停滞不前,还是像诗仙李白那样潇洒的吟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适应话题:珍贵、友情、美丽、牵挂、记住、校园、感动。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运用片段:爱喝果汁的我,接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境界,初涉人世,意气风发,理想高远,“少年不识愁滋味”;爱喝咖啡的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备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已经不再回避艰难困苦。

适应话题:境界、追求、求学、铭记、珍惜、前行、滋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运用片段: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

适应话题:走近名人、滋味、品味、生活、滋味、文学、美景。

热点3:景物类诗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细雨》)

运用片段:我爱春雨,爱她的温柔,爱她的无私。绵绵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直润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滴滴春雨,润绿了小草,催开了花朵,将整个大地摇醒。

适应话题:雨中、老师、母爱、声音、感恩、滋润、感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运用片段: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适应话题:书卷、山水、自然、画卷、真美、走近、风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运用片段:漫步于山野,你留心小径草丛中正开放的野花,茎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散发出微微的清香。这时,你的心就会神清气爽,远离那世俗尘嚣,收获一份“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朋友,快快走近自然吧!

适应话题:哲理、心境、阅读、从容、美好、环境、诗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运用片段: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它独有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

适应话题:江南、人与水、走近、自然、风景、故乡。

热点4:美德类诗词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运用片段: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品读苏武,读出的是忠诚;“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读谭嗣同,读出的是正气;“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品读林黛玉,读到的是凄美。

适应话题:生命、高度、坚守、明天、肩膀、美德、记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运用片段:我想做像杜甫一样情系苍生的诗人。我要体会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要学习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襟。

适应话题:胸怀、担当、情感、境界、生活、成长、道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运用片段:地震中,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看着这个镜头,我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适应话题:根基、基石、磨炼、坚守、自我、磨难、成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运用片段:这时的李清照已经遭受了国破、家亡、夫死的重大打击,但面对朝中文武的懦弱,仍以高亢的歌喉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之歌,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尖锐思想,直刺当朝统治者的无能。

适应话题:历史、态度、自我、生命、坚守、赞美、偶像。

热点5:哲理类诗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物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运用片段:“暗香浮动月黄昏”,文人骚客坚定不移地追随你的脚步,只为欣赏你傲霜斗雪的那一刹那辉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们欣赏着满园鲜花时,可曾想到,春去秋来,百花凋零时那一派惨淡?

适应话题:感悟、心灵、风景、欣赏、低调、自然、哲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运用片段:请保持快乐的心境。面对乌云,不必紧锁眉头,因为彩虹总在风雨后;面对风雪,不必烦恼,因为瑞雪兆丰年;面对高山,不必心生忧愁,因为总有一天会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情与豪迈。

适应话题:高低、顶峰、风景、道路、眼界、目标、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节选自荀子《劝学》)

篇7

     一

中国向来有道与技合一的传统,也就是说,考察一个创作既要通览其整体透露出来的思想意蕴,也要细观其具体呈现出来的营造效果,道与技难能拆分。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形成分工的不同,各门类都具有本体的特征,但其道仍是融于其技之中。固然技有时表面上反其道而行之,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能指”寓于“所指”,只不过阶段性、偶然性进步反映了终极性、必然性规律。因而,任何创作的进步是一种活态声像而探索着恒定的深邃奥妙。故此,专业细分有益于学科精进,但只是孜孜于一专而不能博览群观未免狭窄,而在一专之内仅仅偏重道或技而不能恰和融通也难成大器。只有将人文修养与工艺技巧完好融结,才能创造出具有历史高度和时代深度的大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才能取得人们的共识共赏获得美誉。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造成习惯性的“以大观小”的思维方式,那么西方科学的“天人二分”则侧重于对客观物象的分析来“以小观大”。在艺术创作中,中西方相同的是,都注重“道”或曰“是”的存在和作用,不同的是,中国更多的是“以道观物”故侧重体现“意境”,西方更多的是“以物察道”故侧重塑造“典型”。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意味深长:“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者也。’”这里说明好“道”又进于“技”,但同时又由于“技”的精湛而对“道”的认识的升华,也就是说,始从“道”入手于“技”,后由“技”而了然于“道”,达到一种“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竅,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为碍,而况大輒乎”之自由忘我的境地。其实,解读《主子》,一方面它含有中国传统之话语精髓,而从西方视角看亦有其由“技”返“道”之启示。西方自近现代以来文艺复兴的思潮导致世俗社会的觉醒,科技的进步也使宗教的功用获得了合理的阐释,艺术创作符合主流态势而拓展了人们审美的空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摆脱了中世纪神本主义宗教观和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人本主义宗教观,表达了新型的和谐的神人观。人文主义神人观消除了宗教与世俗生活的对立,激发了人们对今生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推动了西方世俗精神的形成;为宗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促成了服务于世俗生活的新教精神的诞生;推动了科学精神的塑造,促成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与独立发展。人文主义和谐的神人观为构建近现代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纵观西方艺术、哲学、科技三位一体的互动,更重视具体事象的内在剖析而深究本体的质因暗含。这就提示我们,在道与技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先道还是先技,二者无法剥离。那种只强调道或者技的做法都是偏颇的,无道之技只是“雕虫”而已,无技之道也只是“雕龙”而已,虫再精细也只是刻镂逼真,龙再高妙也难免虚无恍惚。

由上所述,结合起来看,艺术创作必是“道”与“技”的合一,由先秦庄学到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的推进延展,使艺术家也沿此线索不断进行着对“道”的阐释和对“技”的穷通。其实大千世界无不如此,万物必有其内在规律和表现态势,科学技术研究就是通过现象的深窥察照寓涵的本质,观念无法脱离载体,技法也无从凭空产生。当然,宏观上讲,也存在道与技分立的争辩,比如专门从事理论者往往从理论到理论,专门从事实践者从实践到实践,然究其实,理论研究者能脱离实践空谈吗,反之,实践者能脱离理论妄造吗?一种理论被世人认可必有其现实的基础,一种实践被大众称道必有其崇敬的根据,中国古人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西方近人言“怀疑一切”,“价值重估”,无论是玄谈还是实证,此为言说之辩,的的不可二分,重道轻器或重器轻道虽各有侧重,然“以大观小”或“以小观大”必道器相兼,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或实践都是二者相互参照的结果。就艺术创作而言,又有门类细分,同样融贯着“道”与“技”的探索,中外有成就的艺术家莫不如此。

“道”与“技”不可偏废,自古往今已然证实。中国的文人艺术似乎偏重于“道”,细察其“技”也非常了得。西方的艺术与科学相关,其“技”也透射出对“道”的映现。当下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二者出现偏离的倾向。理论研究者较少实践技能的体会,因此往往坐而论道,陷人空谈,对艺术作品不能启发引领,深读细解,难以起到因势利导、拾遗补缺的作用。创作实践者则不关心理论视域的展拓,往往只囿于一隅、率意孤行,不能跟上时代观念的嬗替更新,故而作品也就显得缺乏创意,面貌陈旧。而且由于如此造成的恶果,导致二者之间的貌合神离、相轻相非,或者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又虚情假意,大家各自为营共谋“生存”。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其对艺术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真正的理论研究者也要潜心下来认真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技巧,而真正的艺术创造者也要静坐下来仔细阅读相关著述以汲取营养。这里也不是否定纯理论或纯实践的独门修行,不必曲解,如观念一定要详实地论证吧,细巧一定要精谨地表现吧,不能空疏或粗糙吧,只是褊狭的一意孤行可能一枝独秀,但恐怕只能造成茕茕独立而落落寡合的结果。实际上,一位大家必是理论与实践兼容并蓄集于一身者,任何所谓的“禅悟”或“炫技”都容易流于“虚幻”或“功夫”。

    二

弥合道与技的分野而使艺术创作形神毕现,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能力显而易见不容忽视,没有扎实的学习就没有坚厚的基础,没有过硬的能力就没有超强的手段,学与能理应融结。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不学,人可以无能,但不可以不练,只有勤学苦练、相辅相成才可臻于至境。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才能正是通过知识的积累来获得的,同时又创造着未经检验的知识。一般认为,知识来自实践,其初级形态是零碎的亲身经验,高级形态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哲学知识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的知识在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那么,学习知识显而易见是人不可忽略的终生过程,而且还应在学习中大胆反思和质疑并有所发明和创造。同样,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并予以强化。有人深入分析:“学习能力的成分是学习能力研究中的重点,更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学习能力的成分主要由知识力、解析力、生成力、迁移力、执行力和强化力等六大成分组成。其中知识力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操作的能力,解析力是从新材料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相应认知的能力,生成力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能力,迁移力是使用已学得的图式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能力,执行力是落实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强化力是对学习活动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能力。这些成分使学习能力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由此引申而言,人生的学习不只是枯燥地识记,而是消化吸收成为强健体魄的营养,并在能力的增长中创造着薪新的谱系。

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智慧总结,是文明搭建的登攀阶梯,不去遵循知识的轨迹前行,系统地学习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就有可能多走弯路或踏上歧路。同时,学习知识也不只是死记硬背、纸上谈兵,或者是只为了谋取“黄金屋”“颜如玉”,而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深入发现,在知识的长廊中破解未知的奥秘开辟延展的途径。故而,在现实语境中有效地学习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反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才能得到增长推进。同样,在艺术专业领域中,任何知识都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由此形成的智能可以丰富人的修养,提升人的识见,那种不爱学习的人也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和成就。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所遇问题的分析察考中,在实践的过程中提供预见或前瞻性的思考,使人的能力得到开掘和拓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能力也由历练获得强化并反顾知识的可靠性。故此,那种好高骛远或抱残守缺者都非真正的有学有能之人,不过是一种不学无术或闭目塞听之人的欺世盗名之举。

如果说学与能带有人文学科或自然科学中的学术研究与发明创造的普适性,那么在本文中所言说的艺术创作中则指学理和技能串接的双向互动。它包含纯理论研究中的知识建构与知识创新,纯技法操作中的经验积累和经验突破,同时两者又尽可能地结合起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务实的回味。这就要求艺术家不能只是僵化地学,还要具备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的能,那种教条的形而上和刻板的形而下都不是所提倡的,髙分低能和重技轻艺也难能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人才。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云“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是讲不能浅尝辄止,而要追根究底,否则怎有真才实学而有所建树?古代贤哲皆明了此理,反观今人却少有坚守。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荷尔德林说“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说“人在说话,话在说人”,维特根斯坦说“语言伸展多远,现实就伸展多远”。西方近现代学人的深度究问提示我们,任何求知都无坦途,不具功力不下气力,只想功名速成安能登得堂奥?当下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学不扎实,能不精湛,又各行其是,于是导致学与能脱节,那种具有高深文化含量和高难技巧向度的佳作难得多见,而急功近利还美其名曰前沿创新的玩意却大行其道。这是艺术的繁荣还是艺术的悲哀?这是审美的挺进还是审美的堕落?

固然,不应否认艺术创作总体上是令人欣喜的。在当今信息爆炸、网络覆盖的全球化语境中,人们的视野扩大了,认知深刻了,有更多的要学,也有更多的要能,这就要求时不我待,迎头赶上。不学无以成,不能无以当,那种凭着固有经验还在沾沾自喜地顽守传统者事实上巳经落伍,更有一些偷懒磨滑、有名无实者只为苟延残喘、混迹江湖都将弄巧成拙。而面对所谓“后”时代的来临,似乎过往的一切都背时了,只有怀疑、消解、叛逆、颠覆仿佛才是超越,果然如此吗?后现代思潮是有其祛蔽的意义,但更多的应含有峻深的探索,只有破坏而没有建构,或者说只有迷乱而没有指向,那就是一种无知的曲解。眼下的艺术创作不是没有恢闳壮丽的鸿篇巨制,也不乏美轮美奂的精雕细刻,那必是道与技相通、学与能兼备的理与物之和谐的结晶。但是也有更多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充斥于市场,其操作者既无学的辉映,也无能的蕴涵,只为沽名钓誉而鱼目混珠。有的打着“主旋律”的旗号玩着“图解式”的概念,编造着乏味的故事给人以空洞的说教。有的托借所谓先锋的观念而兜售怪诞的意象,其浮躁的腔调和狂妄的姿态无疑败坏了艺坛的风气。无论是那种“审美疲劳”还是“审丑情结”,假如长此以往,不仅混淆视听而且滥开沟渠,就会误导受众、污染环境进而引发病毒。因此,对于以上类似顽劣倾向绝不应姑息纵容,只有建立起良性的评价机制从而鼓励人们向学的心态和强能的体认,才能催生出更多的时代精品而不是危及生态建设的垃圾。

    三

求道求学与强技强能不是背道而驰而应并行不悖,很难说清孰先孰后或孰轻孰重,根本上是实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如果说人之初即精神与物质的天然浑成,那么知与行当为一体。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自古生成,尽管在今天看来或许含糊笼统,缺乏西方式的科学分析,但宏观上思考也不无道理;西方的天人二分方法传承已久,近代以来尤其学科细分侧重专深剖解,对于格物致知尤其严谨精到,但有时也难免促狭窄小挂一漏万。这里不说中西方文化的各自优劣短长,但殊途同归都在知与行中挖潜和嬗进,或由知观行或由行观知,都在人类发展史上探究知的奥深和行的确当。据此说来,艺术创造也不外乎这一规律,不管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或是二者结合,都须知行合一。没有知便没有行,没有行便没有知,艺术创造作为一个活态过程或生态符号,贯通的是命理意识和物化呈现。

由此可见,在全球性视域的观照下中西方艺术也存在相对性。固然如有人所说越有民族性就越具世界性,以坚守原生态来抗衡现代性,但是如何在传统中建设却是令人困窘的问题,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就应进博物馆或成为活化石?或者如有人所说走向世界的现代性就应扬弃民族的传统性,按照普适性的法则来校正独特性的步伐,那么在统一标准的模式下遮蔽了陌生化的生存,又能符合大千造化的自然规律而各具生机意态万千吗?再进一步讲,民族的、传统的艺术我们还知多少,能行多少,世界的、现代的我们又知多少,能行多少,是否达到知行合一呢?好像真正研究到极致的也是凤毛麟角,而且有着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的风险。这里不是否定那些执意独行的可贵的探索者,他们的探索无疑会给人类宝库添加珍惜的财富。但是一味持守地方情结或全然主张世界大同恐怕都非正途,20世纪以来艺术的冲突与交流巳经证明死抱国粹或全盘西化都无出路,只有站稳立场、兼容并蓄才能获得新生。其实任何人都难能脱离其生养的环境,但都希望生活质量能够改进,本着这一观点,艺术作为人的生命的托载,难道不该适应其繁衍的土壤、扩容其生存的空间而成长得更为健壮吗?

在此之所以强调中西的对接,是要说明知与行的深含,“知大于行”或“行大于知”都难成完美。中国南宋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代中期思想家王阳明于倡导心学基础上提出“知行合一”,在《传习录》卷上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巳自有知在。”可见都明了知与行关系的重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更是一位思想深邃、知识渊博、才能超众、技艺不凡的学者、巨匠,他集画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之才能于一身。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同时研究人文历史与自然科学,为了创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涉猎光学、数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其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为后世矗立起一座丰碑,至今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莫不是将学识与技能结合创造,不断地超越古人、超越自己而声名卓著。如今,面临艺术创作中的问题的确应该反思,那种因“空言”和“徒技”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者,不但难成大家也恐泯然众人矣。

在从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中,原先的封闭固守已被改革开放所打破。随着思想观念的深人拓展,精英与大众的界域也在逐渐地消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在发生着重新的阐释。实际上,在任何社会中,精英艺术与大众生活都不是脱离的,只不过其评断标准在坐标系中不同而已。以往的高雅可能沦落风尘,时尚的通俗可能异军突起,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而应在新问题中寻求破解的新方法。因而,知与行也要在新语境中生发“此在”的意义。我们无法否定精英、高雅的存在,但那必是从大众、通俗中优选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都是说的此理。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引发风云激荡、轩然大波,“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得到倡扬,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之口号,鲁迅发出“救救孩子”之疾呼,都是由于对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痛恨,“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少年强则国强”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尤其是当今中国走向世界及西方文化的涌人,吸取“他者”的优质因子已无可厚非。在现代化的“地球村”,我们须知的东西更要多,我们当行的路途更要准,不求知不力行,还是标榜着所谓的“精英”、端抱着莫名的“高雅”,实是无知。大众有着无限的创造力,通俗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不从中集纳鲜活的养料与书本知识贯通起来,只能落得孤芳自赏或日暮途穷。这里并非否定历史精英的品位,也非抬高现实大众的觉悟,而是说知与行必须顾及时空之境,只有如此,或许为识时务、成大器者。

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契合延伸,既是一个牵涉广远又是一个指涉细微的问题,整体上它包罗万象,“一览众山小”,具体上它鞭辟入里,“润物细无声”。况且正如一个人的头脑与四肢一样,理论与实践对于艺术创作又怎能二分?就以理论而言,空论无史又不关注当下有何教益?如以实践而言,极匠穷工又不关合切用有何效能?理论与实践再不相关,那又能衍生出何样的结果?恐怕只能制造出一些虚设的幻影和华丽的外衣。就艺术创作门类与专业细分,理论与实践更当融通契合,否则,“有意味的形式”怎样呈现其“符号全息指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识,中国的诗文、书画、乐舞、工艺、戏曲、小说等等无不沿着文明的发展轨迹产生着嬗替更新,西方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也无不在文明的探索中发生着潮流的涌进。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头脑中却因信息的匮乏而不思进取,或在当今科技发达的年头里方法上却因手段的贫瘠而老调重弹,都是目光短浅、夜郎自大、裹足不前、刚愎自用的表现。

“长期以来艺术学在理论和历史方面存在着认知和体制方面的错位和断裂,这注定了学科缺乏宏通和系统格局的命运。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一个错位和断裂的学科是否称得上一个成熟的学科,而将一个不成熟的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的在时机上又是否成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增设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起步未久,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认识和做法也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但绝不能以此否认该学科存在的必要,绝不能既迫切希望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又对各门类艺术之间存在着共性及打通之必要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否则,学理上的自相矛盾只能暴露出艺术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急功近利,最终导致学科品格的可疑和分裂。”

实际上不可否认,艺术学科的建设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困难,而中国的艺术创作晚近以来又大都是从学脘孕生出来的,固然出现了一批大家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在艺术圈里有相当一部分混饭吃的人,有的本就缺少艺术的基因和美感的直觉,有的则为谋生阴差阳错地走人艺术却是为攫取浮名暴利,有的质地基材很好但出现了引领的偏差而耽误了前程,有的虽有执着的追求但治学练功方法上错失了最佳的机遇……种种弊端不得不令人反思。因而,在民族复兴的大业上艺术创作如何振起,是关涉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科学以及教育效果的重要课题。正如有人所言:“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理清艺术发展、运行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