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业的高职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11 12: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好就业的高职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好就业的高职专业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030-01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社会的焦点话题,特别是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就业竞争和本科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在2011年3月我院举办的“双选会”上,邀请了260多家单位,有180家单位出席参加了此次“双选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年毕业生为两千多人不到三千人(其中高职高专类1020多人),其中有来自深圳、福建、浙江、江西等各省的市区、县、乡镇的医疗卫生单位及与医相关的企业。但结果却不是很尽人意。难道是单位的待遇真的那么不尽人意么?据了解并非如此,现今的乡镇卫生院较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善,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医院的大力扶持,其环境和待遇已经有所提高。有的非公有制单位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像浙江这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虽然是些非公有制单位,但是由于人民生活随平的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也相对有所提高的,很多医院的环境也是不错的,尽管如此却还是难被学生所看好。

通过研究与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类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与途径,找出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不仅能引导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率。

一、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1.国家出台政策扶助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较少。近年来,为了缓解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和高校毕业生都相继响起了“到基层去”的声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利国利民的良策,都号召当代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很有利。在这些扶助政策中,多数是面向本科类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多,面向医学类毕业生的更少,目前只有“三支一扶”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能将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纳入计划中,但名额有限。

2.高职类医学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绝大多数的职业教育学院都是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后的人才可以直接进企业实习然后安排就业,连贯的培养模式保证了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医学类教育不同,它不能和企业联合办学,因为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去向是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但这样的单位往往是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不能直接就业的,因为专科起点的医学生在毕业一年后才有资格考助理医师证,有了助理医生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的医学工作,没有职业证是不能行医的,正规的医院不会接收毕业生,只会留少部分毕业生在医院见习,这加大了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乡镇一级的卫生单位及非公有制单位其实都是高职类医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处,每年到校招聘的单位不在少数,但应聘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人认为乡镇卫生院地理偏远、条件落后和工资待遇不如自己的期望价值高,大家都报以观望和等待的态度,出现供需两难的现状。

4.农村家长“跃龙门”思想严重。高职院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乡镇一级的生源,家长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一群90后的学生们可以说是家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在家也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从小没有吃过苦。对于他们来说,想通过上大学这条捷径来跳出农门,改变原有父辈人的生活状态,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穷乡僻壤,虽然非公有制单位和基层就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但还是有很多人和他们的父母既不愿意他们回到基层,也不愿子女到非公有制单位。

二、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生要确立就业导向的学习观:良好的学习观是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将取决于在校期间个人学习上的竞争。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关键看其能否在校期间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是否更适应社会就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意识和观念,积极树立新就业导向的学习观。

2.学校需加大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学校除了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强引导学习外,还需要“请进来,走出去”,请一些基层就业和创业成功人士到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们宣讲他们的基层就业和创业经历,谈谈他们年轻时的择业、就业观念,谈谈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带领学生走出去,下基层了解社会需要,调查基层的就业需要,从需求上找出路,为以后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

3.转变学生“实习等同就业”观念:很多学生从实习分配开始,就一心想去级别高、条件好的医院,乡镇卫生院不想去,总认为能去好的医院实习,学的知识肯定多,以后能留下来的机会也大,能先分配到那里实习也算是占了先机,为以后的就业先找好门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现在很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都要参加一定的专业考试和面试,仅凭短时间的实习是不能解决就业的根本问题的,且在很多实习医院,对于高职医学类的学生来说,留下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4.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院校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

(1)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很多学生都抱有就业“一步到位”的思想,总想一毕业就能找好医院上班,那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等升学考试,一来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历,二来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毕竟高职医学类学生的文化起点低,对其他本科院校的高学历医学生来说,在就业竞争上不占优势,不可能一步找到好单位。(2)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卑感或盲目自傲都是自我认识失调的心理反映。因此,应学会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和心理测试,在择业中要减少盲目性,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3)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锐意创新的精神。高职学生因为涉世不深、阅历肤浅,再加上心理不够成熟,在求职择业方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创业的艰辛,大都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所以,教育他们树立起艰苦创业的思想非常重要。首先,要彻底抛弃奢求洁净、高雅、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其次,要懂得创业的艰辛。凡事都有成本、都有代价,青年人求职就业过程中要付出的就是吃苦和精神上的磨练。(4)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面试应聘技巧指导。毕业当年,分析当下医疗机构的就业形势,弄清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研究职业热门和冷门的发展前景,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结合自己的学识专长、兴趣爱好和体能状况,以适当超前的意识选择基本适合自己的职业。 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篇2

伴随山东省教育厅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录取结果的公布,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已于6月底之前全部发放完毕。录取结果显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本年度普通专升本录取率为59.4%,从录取院校看,不乏青岛农大、聊城大学、临沂大学等省内名校。接近六成的升本率,使牧院毕业生除高质量就业外,升学通道更加畅通。

尽管该校专升本录取率很高,但学生对专升本的报考态度似乎并不热情,还是令人颇感意外。随着毕业生对口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该校专升本报名率逐年下降,五年前专升本报名率甚至高达22.6%,今年的报考率则下降到7.1%,即使已被本科高校录取的毕业生,每年申请放弃入学资格的也大有人在。

“专升本报考率与就业率正相关,我们目前所讲的毕业生‘就业难’,更多难在本科生就业。本科生不如专科生好就业,是专升本报名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王老师解释说。

影响专升本报考率的根本原因,一是该校毕业生就业好、质量高,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并无显性差异;二是早就业、早实践,追逐创业梦想。人各有志,发展路径多元,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自我修习成为该校专科毕业生的务实选择;三是先就业、再升学,跨越本科直接读研成为不少牧院学子的睿智做法。根据国家现行教育招生政策,毕业两年以上,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升学路径中从高职到本科到研究生全面衔接的“立交桥”已经畅通,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例,如果考生有升学读本、读研愿望,首先可以考虑“3+2”专本接读班,该校是山东省首批“3+2”专科与本科分段培养招生试点院校,从2013年起,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按照分段培养的模式,招收了“3+2”专本接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班。今年,该校又新增了“3+2”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培养,使年度“3+2”专科与本科分段培养本科招生试点班招生人数达到160人,为今年山东省夏季高考理工类考生增加了高职起点直读本科的学习机会。除此之外,可以先选择就业高职专业,待专科毕业时,既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继续专升本,还可以先就业再读研,选择更多,机会更大,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务员逢进必考竞争机制的建立,公务员招考的“独木桥”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失去了耐心。当下,国家对技能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到经济社会亟需的各类岗位建功立业、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广大高职毕业生的高度自觉。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学科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争论已经结束,分野日渐清晰,职业教育的春天难道还远吗?

篇3

关键词: 涉农专业学生 就业焦虑 调适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扩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产生了就业焦虑等问题。大学生就业焦虑存在显著的院校类型差异、城乡差异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高于本科院校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城市学生。高职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就业焦虑的症状显得更严重,值得我们深究和思考,不仅要发现毕业生的就业焦虑问题,更关键的是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就业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一种综合的负性情绪,是人们主观预期有挫折、威胁压力等情境来临时,感到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就业焦虑是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

就业焦虑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的原因,因择业过程而产生,随择业过程的结束而消失;第二,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择业的场面、对自己的影响程度相关。大场合的、对自己影响较大的择业面试,使得焦虑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长。范围小、对自己影响较小的择业面试,焦虑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短;第三,就业焦虑较少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神经功能障碍,而焦虑症常有不自主的发抖或震颤的精神运动性不安症状,也常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对职业期望值过高。

期望值过高是产生就业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许多学生都希望能有较高的工作起点,从而改善经济状况,提升自我的社会地位。部分学生就业心理和意识或多或少停留在坐等分配和跳出“农门”的层面上,片面追求专业对口的现象仍存在。有些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对职业期望值过高。

(二)涉农专业高职生源素质,专业水平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涉农专业生源减少,质量下降;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开放型的思维能力较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生活阅历和见识不广等直接影响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对职业岗位的决策,使部分学生就业压力大,焦虑症状严重。

(三)家庭及亲友方面。

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发展的变化中,就业制度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还不健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到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走后门”、“凭关系”选择到好职业,导致学优生却找不到好工作的现象。高职涉农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其家人及亲友的社会地位不高,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亲戚朋友不能帮助推荐好的岗位,因而忧心忡忡。也有学生觉得无法实现家人的期望,或与家人的就业观念不一致,因而引发就业焦虑。

(四)学校方面。

1.近几年,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指导方法不够灵活,满堂灌输理论,案例运用少,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实际训练机会,因此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差。尤其对于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明显存在诸多不足,如就业指导课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开设随意性大,导致课程内容不完善、单一性和零散性问题突出。

2.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迫切希望学院帮助解决择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在就业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的形势,毕业生的上述需求更为迫切。如学院的就业心理指导缺乏针对性,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就业焦虑心理。

(五)缺少创业资金。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创业,除具备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创业资金,而涉农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富裕,很多学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创业资金。国家虽然有青年创业基金,但向高职专业学生提供的特别少,难以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焦虑应对策略

(一)高度重视,合理引导毕业生找准定位。

涉农专业高职院校必须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式,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好就业心态,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引导学生坚定就业信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认识到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是就业最有力的保障。其次,引导毕业生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需求,从而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缓解就业焦虑。

(二)健全劳动市场用人机制,完善农业类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为实现合理就业提供重要保证。2002年8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该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对没有执行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确定不同学历的劳动者工资的最低标准,增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意识,确保涉农专业高职生毕业后能进入相应的职业岗位。

(三)加大扶持力度,打造“零门槛”、“零成本”的创业实践平台。

政府有必要加大对涉农专业高职生的扶持力度,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为其搭建一座“零门槛”、“零成本”的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可以集中建立一个孵化基地,通过整合政府、金融、媒体、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涉农专业高职创业者提供创业导航、创业培训、创业见习、创业孵化、创业沙龙等各项服务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专门为高职涉农专业创业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

(四)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焦虑的心理辅导。

调查发现,学生就业焦虑存在显著的院校类型差异、城乡差异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高于本科院校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学生在复杂的就业过程中,面对就业的困难、挫折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会出现多种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学院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心理咨询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就业焦虑。

参考文献:

[1]舒晓丽.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2]张晓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预测因素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5.

篇4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高职学生;职场竞争力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以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业技能进行培养,面试技巧进行培训等的指导工作。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多数是在毕业前半年进行的。学生们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学校开设各种各样的就业指导课程等,这种培训,带给大学生的只是具体的求职技巧上的指导,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提升高职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够。现在的某些学生是在只注重分数而很少关心能力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入校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对于他们来说,大学是什么,未来是什么,人生如何规划等问题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一个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做好就业指导的启蒙教育。而现在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在毕业前的半年进行,这段时期学生既忙着应付各种招聘会,又要上就业指导等课,时间很紧,学生还没有消化好就去应聘,导致学生就业选择的时候显得很茫然。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2.高职学生定位不够准确。激烈的职场竞争、激增的应届大学生、严重的区域性就业失衡等问题,使就业市场的发展很不协调,学生往往偏重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区,这就使本来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职场,高职生不能准确定位、就业期望值又高,就业自主能力又不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目前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多数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多注重政策层面的指导,多关注“就业”本身的问题,至于就业质量的高低,由于人员数量不足则很难顾及。而且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则多偏理论,案例也是只针对学生,离真正的职场情况还有一定距离,从职业发展方面的师资配备看也显得严重不足。

4.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缺乏。目前多数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但仅限于理论教学,教师只是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也只是以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用不大。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如何去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导致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二、高职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主题构想

1.加强职业规划的指导,做好职业启蒙期教育。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处于朦胧状态,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为职业启蒙期。这个时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使学生对学好专业课有一个主动性,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好职业定向期教育。大二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专业课的学习,对所学专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职业生涯有了一定的规划,我们称为职业定向期。在这个阶段我们采取的做法是:(1)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便进行职业定位;(2)完善双证制培养工作,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工厂聘请有经验的师傅参与培训工作,使学生在进入工厂前就受到职业技能的专项培养。几年来我院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至少拿到一个职业技能证,100%获得双证;(3)邀请企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成功的企业家等来校介绍就业的经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4)在高职2+1模式下的最后一年,利用“1”时间,将学生安排到工厂,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就业技能,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从而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实现更好的就业效果,提高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3.加强就业技巧的培训,做好职业冲刺期教育。大三进入到就业的最后阶段,为职业冲刺期。我们主要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技巧培训、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另外,利用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守信教育、择业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主并邀请人力资源、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给毕业生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综合辅导、现场讨论、模拟“双选”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辅导。让学生在不同的授课方式中去感悟、去思索,从而使其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也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指导教师要利用毕业前的最后阶段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前的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4.摸清学生就业的想法,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前,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效果。如,我们在生物08级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进行就业顶岗实习前,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88.73%学生很想毕业以后马上就能参加工作,并有强烈的愿望;对就业的地点有61.97%学生希望在省内工作。对于企业的性质学生们要求的不是很严格,在民营和国企都可以,基本上持平。对薪酬的要求,有2/3的学生能正确定位,要求较合理。对劳动强度要求较随意的占半数以上。对于企业是看重现在还是未来发展的学生各占一半。在就业方面有95.77%的学生希望得到学校的推荐。对于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有35.21%的学生认为已具备,39.44%的认为一般,18.31%的认为不具备。对于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愿意从事发酵行业的学生是制药行业的2倍。根据这些调查,我们在学生2+1顶岗实习前邀请了一些用人企业到我校来选拔学生,被选上的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一年,结束后双向选择,经过几年实践,效果很好,本专业的学生声誉一直在上升。

5.利用网络数字化管理,创新就业指导的新模式。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指导的新模式,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QQ群,整个群是由教研室的老师担任群主与管理员,随时把握群的动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目前这个QQ群中有近200人,吸收了3个年级的学生,既有毕业班级的学生,也有新入校的学生。建群的目的一是建立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二是随时与就业用工有关的信息;三是为学生相互交流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学生反应效果良好,我们将总结经验,继续将这个群办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与教师沟通的渠道。

6.了解就业市场的行情,开创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发动全体教研室教师通过网络、调研等渠道,主动出击,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教育学生抓住机遇,随时迎接用人单位的挑选。如2010届毕业生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生物ZG07共有毕业生55人,截止到2010年6月15日一次签约就业协议52个,占94.5%;灵活就业3个,占5.45%;总就业率100%。位于全校高职专业的首位,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目前这些学生已经分布在各个行业,有63.64%是在我们专业的培养方向的行业工作,详细分布情况如图1。由于我们专业在就业工作上做的早,管理到位,不流于形式,为就业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如,生物07级就业工作做的较好,这种状况已经延续到生物08级。现在生物08级在第2学年还没有结束,就有企业到校招人,现在已经签约实习的有:本溪汇源录用30人,山东德州汇源录用12人,辽宁科泰生物基因制药有限公司录用5人。另外,还有沈阳今方药业预计录用5-10人,沈阳依生制药预计录用5-10人,本溪市龙山泉啤酒厂预计用10人左右,还有本溪市木兰花乳业有限公司预计用10人左右。生物08级就业形势看好。

三.结论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很大。但是只要把就业指导工作做早、做细、做实,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坚持高职办学方向不动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社会需求出发,准确定位,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这样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职学生是可以找到一席之地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专业建设、工程测量、特色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也得到飞速发展。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仅重庆市2011~2013年工程测量专业需求预测人数就将达到每年约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会不低于这一需求。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下面就从“五个对接”与“十个衔接”方面谈谈对特色教育的思考。

一、“五个对接”——特色办学之路

1、对接政策寻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直接的一类教育,其培育的学生多直接进入工作一线,其发展的方向与政府政策导向就密切相关。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是首要任务。

2、对接市场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为此,坚持对接市场设专业,才能使得专业的开设贴近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测量人才需求信息,调整结构使其与主导产业挂钩。根据调研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争取让学生“所学即所用”得到最大发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原则。我院每年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毕业生95%以上都有较好就业岗位,工作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职业特色日趋显著。

3、对接企业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完成。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内容,积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适应企业市场需要,避开学生理论化,工作迷茫的情况。课程的设置主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切实反映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4、对接实训定师资。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组织与开展充分依托企业,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从根本上做到了重视实践育人,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由于企业的参与,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5、对接岗位练技能。

以往,高职教学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沿用学科课程体系,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还有差距,使得有些企业在招聘了毕业生后还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不能是空谈,必须要落得实处。刻舟求剑的故事人人皆知,可用不变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却依旧是许多策略的失败根源。现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不能闭关锁国。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真正做到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一同构建满足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师傅的研讨,确定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岗位课程。

二、 “十个衔接” ——特色教育体系

“十个衔接”,即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

1、适应区域产业需要,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

作为西南地区水利类示范院校,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满足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原则。

2、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

进一步开展行业调研,优化专业的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明确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

3、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的衔接。

根据行业调研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并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

4、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优化教学过程的衔接。

建设校内实训室,进一步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对接,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和顶岗实习等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逐步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

5、促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着手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

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丰富多样化的招生模式。

7、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优化评价机制的衔接。

从行业中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进入校园,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

建立校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去工程实地参加工作的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9、推进产教合作,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

聘请其他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作为行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和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推荐。

10、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

探索建立行业参与职教集团的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

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能力,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城乡土地规划、地形图测量、工程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教材开发不足。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材基本上是借用相同专业本科教材,即使有高职专用教材,也很难符合高职生的教学需求。还有理论教材偏多,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教材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违背了动漫专业教学规律,变成了单纯的理论教学,遏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构建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遵循以适应市场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可以创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含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围绕高职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创新性”、“艺术性”、“实践型”、“应用型”,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中,它以实践型、应用型为重,贯穿艺术性与创新性,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为主体,以专业教师、行业技师为主导,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是:理论课程着重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以动画概论、动画速写、动画技法、CG动漫绘制技法、Flas制作、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二维动画基础、三维动画基础等课程为主,同时设置实践应用、模拟仿真、实战项目开发等内容的课程,把工作室的项目工作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在实训课中,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动漫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习、实训内容体系。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确定进入工作室学习的时间。一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见习、打基础为主,对专业实践知识进行感知性的学习,如了解动画片的流程、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等,学习本专业所需的各种软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以后学习的方向。二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主,通过项目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意创新、团队合作能力,如原画设计与制作、动画前期设计与制作等,当然这一时期以制作为主。三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提升能力培养为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主攻方向,如在完成整个动漫短片的创作设计流程的基础上,也就是学习编导、剧创、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合成、特效等内容后,选择其中一项为主攻方向。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掌握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采用全开放式教学。每个工作室确定一位负责人,由动漫专业教师和行业专业技师作为指导教师。每个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年级与特点制订出每学期的教学和实训计划,通过个人负责制的形式,安排学生的学习与实训。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创新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三年级学生以参与项目开发性质的课程为主,把工作室的项目内容贯穿整个课程当中;教师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从以“讲授法”为主到以“讨论法”为主;在教学形式上,从以教师为主的“单项传递”到以学生为主的“师生互动”式;在教学目标上,从以“授人以鱼”为主到以“授人以渔”为主;在师生关系上,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外,教师对学生可以进行专业辅导、综合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比赛,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制作。工作室负责人可以聘请专家不定期地对学生举办讲座,进行专业信息传达、职业认知辅导、就业指导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5-01

1课程改革与学校的发展定位

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课程改革任务始终是较为艰巨的。因为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人才质量的提升而随社会需求调整开展的,是随按需而教而转变的。

大前提如此,可分析到每一学校、每一课程的课改,又有其十分明确的独立定位。每一学校与其它学校相比,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定位,如教学目标、培养方式、人才质量标准、就业发展空间等等。也就是A校区别于B校任务属性。

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空间是市场经济决定的,学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别是地方特色专业,这就是它的生存定位和发展定位。所以我们说,课程改革也是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来着手准备的。课程改革前我们主张首先要去全方位进行市场调研,修改和完善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了学校为市场经济发展所须努力的方向,人才培养周期任务指标时限,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后择机而行。

2课程改革的基点

课程改革是一所学校对每一具体课程实施教学改革,虽然是单独对其中的每一门,但它是受学校整体的教学规律控制的,这里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式、质量检查标准,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要有超前性安排。

课程改革是一门课,但不是一个人去做工作。所以说课改之前要认真分析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实验场地,还有实施课改所能依据的社会资源。关上校门搞课改是不提倡的,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双师人才,共同搞课程改革,培养出应用人才,才会产出新的人才质量典范,推进市场发展快速运行。

3课程改革的任务

课程改革的任务必须解决好,也就是必回答的三个硬性任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什么?怎么进行课程改革?

3.1为什么进行课程改革

1)要明白我们每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都是第一位的,是生存的源动力。如果你培养的毕业生大量的闲滞,派不上用场,学生无法适应经济运行、社会急需,那你失去了教育的目的。随着你学生的闲滞、堆积,你办学潜力也就失去了,失去生存市场的学校,将自行淘汰。

2)高度回味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单一重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知识应试,没有更好研究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的后果是:只实现了知识的一元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情感、能力的三元实现;只关注了学生课堂上学习了多少,忽视了学生在社会上还积压多少;只关注了每一门课程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分值在能力转换进程中的价值。

这是发现问题,属于认知阶段。

3.2课程改革改什么

社会所需,学生所缺是考虑这一问题的出发点。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考评方式等等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解决社会人才需求,冶炼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所要改的目标。

3.3课程改革怎么改

这个问题不是几句就能说清楚的。总的说是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学习方法、教学评价、教材研发与选择、教学设施设备开发与利用等),主要的改革,是改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改其培养目标和能力开发,是改其应用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的高度达标。一句话,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改革是在这个大目标下,从一门课程入手去尝试的切口。

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点,切口就是化就业危机为契机,研究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适应性,以就业能力为改革的风向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多,就说明课程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

4课程改革的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三大任务,即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高职院校一方面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注于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学相比,更能满足于社会对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的需求。根据这些任务和需求,课程改革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能力提升放在首位,为高效就业解决社会压力,为服务社会提供人才保证,为学校声誉做好人力宣传工作。

真正能解决这些成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我们认为,课改应从本校品牌专业、长线专业、主干课程入手,因为这些是在市场竞争中最有实力的,也是社会声望较高的广告点,它是学生家长为培养孩子而选择你校的主要出发点,只有在这方面课改,才会有整个专业能力的提高,引导好就业方位,也使课程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把今天课改课程变成精品课,使精品课为品牌专业服务,发展壮大学科建设的教学团队,组建、扩建好品牌专业的实践实训队伍,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走产学研一条龙工作流程,通过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专业核心技能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编写满足工学结合需求的专业特色教材,也包括基础教材、职业技能教材和生产性实训指导教材,使课程改革、教材研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适应。

5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进专业的建设,专业的建设的目的是打造品牌专业,品牌专业是立系支校的支点,根本目的是把社会、企业、市场所需的劳动力早日培养出来,达到人才产品能用、可用、好用、顶用、耐用,使专业建设在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树超、范唯二位专家在谈到专业改革与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时提出了十点宏观而极有操作性的工作建议,我认为这样课改是正确的、方向性的,是完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就业路途畅通,实现品牌立校的重要发展脉路。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上海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讲稿.

[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邵庆祥.论垒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4]黄丽.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5]姜根龙.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几点建议.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篇8

关键词:应届弃考 教育机会 教育问题 升学就业 社会公平

长期以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承载一个社会对命运、对知识、对教育本身的关注。一批又一批通过高考走进大学的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体现着国家意志选拔人才的高考牵引着社会注意力。每年高考时节,“高考新闻”都会牵动国人神经。

2009年高考有两个数据引人关注,一是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人,比去年减少了40万人;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这意味着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没有报名而弃考。

一、弃考现象利与弊

持乐观态度:其一,高考人数下降反映了学生及家长长期固有观念“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转化,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社会的成才观也逐渐从高考独木桥转变成立交桥。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不少家长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但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的选择。

其二,高考人数下降预示着“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将被逐渐淡化,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被逐渐落实。

其三,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会逐渐将高考降低为一个合理的环节。

高考人数下降不仅反映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变化,更说明教育内部的一种嬗变、危机,即教育品质的下降和沦落,当务之急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快着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进程,恢复和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包括高考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的信任。

重庆有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湖南罗彩霞冒名顶替和浙江航模加分事件触动了人们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引发高考公信力的缺失让高考失去原有的魅力,高校忽视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公信力下降,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

持消极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教育虽是大势所趋,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依然需要大多数国民能接受高等教育,从这一层面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应引起省思――人口整体素质怎么办。

读大学当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可能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进入大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累“势能”。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大学接受良好教育。弃考无疑是对教育机会和社会公平的挑战。

二、弃考原因初探析

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弃考原因复杂多样,84万人的流动去向也多种多样。

1.是为出国弃考。一些高考生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空巢班”备受,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出现高三毕业班“空巢”现象。

2.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被迫放弃高考。

3.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不少学生家长算起“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真不如早点就业。

4.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5.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

6.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7.职业教育更能顺应社会需求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文凭和能力在不断较量,掌握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培训能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提前进入社会。

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三、解决弃考之殇的措施

当前就业压力增大,引发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尖锐,学生对于未来期望和投入产出的充分衡量后做出放弃决定,导致缺乏对教育预期的信心,直接影响到现行的高等教育。

1.积极稳妥扎实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让已经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成为社会人才,重振教育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机构。

2.国家要出台政策举措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3.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放高端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当前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折射了经济结构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4.要积极探索教育体制的改革,真正推行重视社会教育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要努力跟社会需求接轨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严格自身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导思想是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高考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证明的、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中国正在大力推动高考改革,使高考从单一标准下的考试功能转向为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服务。”

篇9

关键词 高职 食品生物化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58

Abstract Food Biochemistr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Food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biochemistry teaching courses and the goal of foo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o discuss contents of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of food biochemistry and the schoo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etc.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Food Biochemistry; reform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建立在食品、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包括食品的化学构成及构成比例、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方面的功能、营养成分和安全性,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变化和这些物理化学变化对食品在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①

1 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一般为48~64学时,3~4学分,总学时数中理论教学时数占80%~85%,实践教学学时占15%~20%。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由于其理论性强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学习过程中要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并且记忆许多基础知识点,其中要求学生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基础,使学生形成自我的潜在认知记忆,才能较好地开展学习。然而,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高中时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学生并非理科生,因此学生刚开始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比较吃力,理解专业知识有一定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②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但其实验实训条件却难以做到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如多年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主要是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因而学校也是以满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为主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未集中加强食品类高职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就使得食品类专业的专业实验条件无法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因此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需大力开展。

2 改革措施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此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同时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设施完善的食品生物化学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由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较为抽象,综合了多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必然感到不适应。为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购置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验设备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为学生的课程实验实训提供了条件,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学时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授课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了重新调整,在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上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时数,即由原来的实践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15%~20%提高到30%~40%,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为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实训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毕业后工作需要奠定了基础。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将教学内容用图像和动画生动地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机理表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样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和实验方法的枯燥繁复性,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课时介绍某一物质的性质时,应从该物质的特性出发,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当做到及时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释,而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当指导学生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详细地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写于实验报告中。③

另外,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盲目接受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记忆知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加深记忆。比如,对人体 8 种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借一两本淡色书来”,其中,“借”代表 (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 (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④

(4)革新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大多采用的是闭卷笔试考核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同时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也没有较好的让学生发挥真正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在实验过程中指出,因此待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实验结果,而没有进行问题的探讨,导致实验课程没有得到较大的完善。因而,在课程考核方式上,首先应该调整学生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应该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积极性、课堂讨论;提高实验实训成绩的比重,实验实训成绩考核评价应该多侧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完成质量、实训过程中的组织能力等;相应减少期末成绩的比重,但是期末成绩中的题型,如能够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或实际解决问题的题型应该适当增加,这样既能考核学生是否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十分考量教师本身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包括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挖掘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把学科知识由繁变简,由书面变通俗,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在学习上引导和指导他们外,还应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和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并了解学生后,会发现学生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学霸”型,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认真,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前面几排位置;第二类属于“跟风”型,他们对自己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是保持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遵从并完成老师安排布置的任务就行,没有深入挖掘知识,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中间位置;第三类属于“我行我素”型,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上课学习全凭自己的心情,有时候心情好就学习下,心情不好就将学习抛之脑后,主要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基本上不配合老师,经常旷课、逃课,即使不旷课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一般坐于班级的最后几排位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引导和指导方式,对于“学霸”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即时的肯定或表扬,让他们持之以恒,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跟风”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循序渐进,慢慢地让他们喜欢上所学学科,耐心地加以引导,并且让他们多与“学霸”型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在整体上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对于“我行我素”型学生,教师应当多单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抓住他们“我行我素”的原因或本质,予以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努力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结语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应当把握好以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综合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同行、学生、企业的信息,不断地总结、讨论和交流教育思路及改革创新,才能找到真正适合高职高专食品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注释

① 谢达平.食品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② 李佩艳.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271-272.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9-0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体制能量的释放,我国农村已根本摆脱了过去短缺经济的约束,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因而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成为现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破解这一矛盾的钥匙便是建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

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最紧缺的是经贸类专业人才。新农村经贸专业人才主要指熟悉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在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市场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的人才。据统计,在湖南新增的16万就业岗位中,80%属经贸类人才,而其中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经贸类人才占其中的60%以上。如在2009年湖南首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五星级休闲农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300余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0 000余个就业岗位中,销售、营销策划等经贸类岗位的数量远超研究人员、检验员、化验员等岗位。根据本课题主持人对与会的益阳市11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岗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招聘人员的最低学历的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占13%、高职专科占67%、高中及以下仅占20%;经贸类专业岗位占招聘岗位总数的43%,而在经贸类专业岗位中高职专科占比达96%,足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对高职经贸类人才的急需。

但是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担心涉农专业影响招生,对原有涉农专业建设投入不足,培养模式改革不力,甚至改弦易张,将经贸类人才培养定位逐步转向城市,导致了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同场竞争,而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不愿服务于农村、不愿到农村工作,更加剧了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短缺。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发生了所谓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征象,出现了柑橘、大白菜、西兰花、西瓜等烂市现象。农产品流通不畅,增产不增收,已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新农村经贸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关键是要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人才。高职院校应勇于担责,发挥师资、设备优势,围绕当地农业特色,开设相关涉农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新农村经贸类类人才,为新农村现代流通工程建设服务。

一、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现状

在近些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贴心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并不多,可以说还相当匮乏。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总量不足

课题组在湖南的永州、邵阳、郴州、常德等地农村和唐人神、金健米业、湘农集团等十几家著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现阶段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虽然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的发展速度很快,而涉农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相对较慢,难以适应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商贸流通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具体来说,当前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如下八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村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才、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国内一些农业类院校和涉农教育专业越来越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困惑与压力。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过分强调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倾向,一些院校把涉农学科和专业调整为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畜牧、种植及农副产品经营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主业特色越来越淡化,副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主业副业化、副业主业化倾向;也有个别涉农院校和专业,干脆对“农”字避之不提。这就导致了涉农商贸人才的严重不足。

(二)人才质量不高

调研组在浙江、湖南、安徽、广西四省供销社系统高职院校,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条件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深感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紧迫性。目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建设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传统理论多,技术含量低;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环节(实训、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强;课程结构及内容僵化,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专业教材的版本陈旧,缺乏现代营销知识的传授等等。面对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贸类人才,必须做到把握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运用好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人才服务农村意识欠缺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要想在农村流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经贸类专业人才队伍。调研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表示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事业发展的瓶颈。唐人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文说:公司每年都要到相关高职院校招聘营销、国贸、连锁等专业毕业生,应聘者非常多,但绝大多数人缺乏为农服务的意识,更缺乏涉农经贸知识,实际招聘到的少量毕业生还要花较长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他建议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心态定位”的引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服务农村的意识。

二、高职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一结构采取的培养方式。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总和,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既定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职业教育规划,对涉农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让农民接受好的教育”,要让农民“学有所教”,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覆盖。这里所说的“农民”,都是指能够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或者已经从事于新农村建设,或者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对于已经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在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让其掌握技术,拥有科学知识。对于将要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主要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愿意服务农村,执着农业事业的大学生。而这个人群,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主要对象。

培养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既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也是基于价值分析的人才情感的明确。笔者以为,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上对农村的热爱,事业上以农村为首选。在人才培养上,首先应该让学生认同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种认同,既是在情感上的,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要将专业培养与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农村市场发展现状;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学有可为,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同时,应积极的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学习、实践,增进学生对农村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在农村发展的信心。

2.专业教育要突出实效,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职业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色在于:普通高校偏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对新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刻意地拔高或压低,而应该坚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性。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教育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有针对基于地域、市场、人文等方面“三农”状况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和方向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现实把握能力,加快学生的角色转换速度。

3.专业设置要把握全局,人才结构要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是在国家各个层面合理分工、统筹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要在这一全局下深刻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积极筹划,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归。这主要是指,在职业教育中,要根据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地域经济社会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专业。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人才需求的数量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或决定要素,职业院校尤其是商贸类职业院校要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着眼全局,合理谋划,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能否顺利地通过流通领域而向消费领域过渡”的重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既是一种情感的培养,更是一种技能的、知识的培养,也是一套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深入推进。

(二)着眼现实,积极探索,完善新农村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1.渐进阶梯式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有效地整合学校、社会和农村三方面的资源,分阶段、有步骤培养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在高职院校方面,重点是传授有关商贸类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校内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社会中介组织方面,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岗位特点,继续开展实践操作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动手能力。第三,学生步入农村后,对农村社会有了更紧密的接触,则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再教育,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特色、产品特点,并不断学习与广大农民交流沟通的技巧。

2.产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产教研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经营服务、科研开发的一体化。2009年4月,我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教育集团,集团聚合了包括友谊阿波罗集团、湖南省农资公司、湖南省棉麻公司、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旺德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43家企业、36所职业院校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茶叶协会等5个协会,打造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技术推广链和就业链。以此为契机,出资成立了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省供销社控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具体承办网上供销社,致力于联接城乡、服务三农,构建全省涉农产品流通的大型信息物流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产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针对新农村经贸类专业,如何做好产教研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学校、经营服务单位和科研开发部门的紧密结合,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可以增加实习实训场所,扩大实践锻炼的机会,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企业也能在结合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大力推进产教研一体化模式,能使涉农人才的培养更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实际,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赢。

3.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合作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以是全方面、多形式的,双方的合作必须是平等、自愿和互利的。订单培养最能体现校企合作的精髓,这对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特点,更具有挑战性,只有高职院校与涉农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面向农村、满足涉农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职业院校还能为涉农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开展短期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积极探索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发展思路,在校外创建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营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打造产业集团,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三)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拓宽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视野

职业院校要培养新农村经贸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在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营贸易类人才,解决当前农村经贸类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要积极拓宽职业教育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当前的需要,也使学生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往往被人诟病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单纯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农村建设固然需要经贸类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职业教育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前提,以人才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创造性的视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林杰.商贸人才培养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路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291.

[2] 高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方法[J].中国培训,2009:36.

[3] 张全福,张忠福.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职教论坛,2006:27.

[4] 彭建国,王箕裘.湖南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六类人才需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禹明华,冯和平.涉农商贸经营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商务职院学报,2010(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Talents in Economy & Trad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LIN Guo-an,YU Mi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