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的秋天范文

时间:2023-03-22 08:1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何其芳的秋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何其芳的秋天

篇1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秋天》文章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那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感受了老舍先生那温晴的冬日,体验了梁衡先生那充满张力的夏季,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气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2、教师范读,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A、字音挑错

B、用“/”画出每句诗的朗读节奏。

C、何其芳的《秋天》给我们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3、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

4、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品读探究:

A、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B、诗的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是谁在游戏?为什么说是“游戏”?请你谈谈“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戏。写出了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

C、“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点出那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笛声的不知踪影,却暗含着秋天已经来临。)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作者用了“梦寐”一词。作者用它要表达或者预示什么呢?(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

6、三幅画面能否打乱,为什么?(不能,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丰收时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

7、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用何其芳的《秋天》中所描绘的乡村秋天特有的景物,按自己的喜好,写一写我们理解的秋天。

例如:夕阳落日的余辉洒向大地,也缓缓照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个身体粗壮结实,着上半身的农家汉子,背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走在小道上。夕阳的余辉照在他蜡黄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乡间田野独特的泥土味,农夫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农家小院里,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预习《古代诗歌四首》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篇2

我爱大自然,爱她的姿态万千,爱她的春夏秋冬:

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我看到了春天,她是多么美!“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你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她是多么的温柔;“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又是最富有活力的季节……

伴随着梁衡的《夏感》中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我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第二个孩子——夏天,一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丰收的季节终于在何其芳的《秋天》中感受到了。秋天,她“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我找到了,秋天,她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她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她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读到了冬天,寒冷的冬悄然而至,冷气频频光光临,

篇3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出生于一个守旧的大家庭,“永芳”之名,受之父母,其蕴之意,可推为“让芬芳之名流传千古”。后自改名字,曰“其芳”,谦谦君子之范已从姓名溢出。无怪乎诗人后来能快速接受新思潮,阅读大量新诗,并开始了他清纯、脱俗风格的散文诗歌创作。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这是一个20岁左右大学生的作品,不管是从词句到意境,还是从构思到技法,竟是如此自然与成熟,一如成熟的,美艳绝伦;又如清纯的少女,卓立拔俗。长江后浪推前浪,魏晋大诗人谢灵运如能穿越,看了这首诗,也定会为之击节赞叹。质朴的文字幻化为一幅幅轻柔而又实在的梦境,清新而又宁静,淡雅而又浓郁,朦胧而又透彻。是个人追寻的一种企盼与构画,还是理想社会的一种探求与预言?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能凭借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去猜度了,或者二者均有之吧。

一个大学生,以笔代步,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决定将自己的足迹定格在山村、水乡、草原三个自己十分留恋的地方。然后,用幻美的颜色和轻灵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三幅极为别致、极富神韵的画面,三幅画面既流动又整合,这便是《秋天》

第一幅画面的景点是山村,这里展示了两个劳动场景:一个是山谷伐木,一个是园中采摘瓜果。首句先用“震落”,后用“丁丁”,都从侧面写出了山中伐木活动,含而不露。“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给读者留下了空阔的想象空间。而“露珠”前面用“满披”一词进行修饰,既让画面有声之前有形,又暗示人们入山时间之早。诚然,这两行美丽的诗句不外乎从《伐檀》中化用而来,但是诗人在这两句诗的顺序上来了个颠倒,由近及远,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古,让人进入一种邈远、氤氲、朦胧的氛围。“飘出幽谷”,让人感觉亦真亦幻,如入仙境。接着从时间角度,由远及近,展示了第二个劳动场景:妇女和孩子背着背篓在园中采摘瓜果,瓜果那么多,又那么大,甚至那么香,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两个场景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山民们过着丰衣足食、返璞归真的生活,甚至连镰刀也可以“沾光”――“饱食稻香”。这里既有自然分工的忙碌,又有丰收后的喜悦与闲适。因此,笔者认为,此情此景也决非刘真福先生的“农家丰收图”几字能概括的。是啊,如此慷慨和富足的秋天,谁不喜欢,谁不留恋呢?纯洁的诗人便有了个美好的愿望――让这样的秋天永远停留在这民风淳朴的山村吧。

第二幅画面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风景,一位渔民在深秋的清晨,冒着冷雾,撒网、收网,并无所获。环境如此清寂,形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满怀希望虔诚的投入,打捞的却是空空如也。按理,渔人的心理相应是空落落的,可诗人却笔锋一转,“轻轻”一词真是耐人寻味。既可以暗含渔人失望而归的心态,又可以理解为渔人悠然自适,并不是为“鱼”而“渔”,而是以一种极为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同时又不破坏全诗轻柔的氛围,情调是那么和谐、统一。秋天本是个成熟的季节,“游戏”一词却让秋天变得如此天真与淘气,它与渔人玩起了捉迷藏,一种梦幻般的人伦之乐在这条渔船上,不!是这个江南水乡上的演绎。掩卷稍思,不难发现渔人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将自己的心胸情感、志趣与渔人合二为一。心灵的那份宁静与淡泊,悠然与豁达同陶潜又有何异?

篇4

随着秋天的到来,秋风送来了丰硕的果实,也送来了即将到来的寒冷的冬天。在不同人的眼里,秋的姿色也是不同的。在欧阳修的《秋声赋》中,秋是凄凉的;在何其芳的《秋天》中,秋是美丽的。在我的眼里,秋是多姿多彩的,更是充满希望的。

秋虽然没有春天那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那异常茂盛的绿树;没有冬天那雪白纯洁的雪花,但她有着四时飘香的果实,它给农民伯伯带来丰收的喜悦,更有那一封封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它们给那些学子们送来了无比的喜悦。

闭了眼,那些丰硕的果实不只属于果树,更属于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那一封封饱含希望的大学、中专录取通知书,正是我们那些曾经拼命的同学的成绩?我们相信,有努力就有成功,有播种就有收获。这些是秋天带给我们的惊喜,可在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我们这些六年级学生的压力。五年啊,现在还没返过神来,就已经度过了五个春秋,还剩一年,就是升入初中的时候了,家长们给我们的期望不小,老师给我们的作业更多,只有我对同学们的留恋减少了。每天都生活在忙碌的日子里,各科的作业让我们做得头都大了,尤其是英语作业让我们抄得手都麻啦,没有谁顾得上给你一个安慰,家长说,这是应该做的;老师说,老师也苦啊;同学们就更不用说啦,自己的事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去安慰你啊!

秋,有时也是凄凉的,一个人坐在乒乓台上,安静得让人想起一个人,或一件事就会让人泪流满面,也许在这时,一片小小的树叶就会打断你的思路,或许不期会下一阵小雨,朦朦胧胧的小雨,让你不知道是树叶上滴下的水珠,是圣诞老人同情我们垂下的泪,还是老天催促我们回家而洒下的雨水。即使明明知道在下雨,却也想站在雨里,默默地享受这大自然的洗礼。

在我眼里,春是缠绵的;夏是酷热的;冬是冷酷的。唯有秋,他拥有甚于象征着春天的五颜六色的花——,他拥有着象征着夏天深情的绿——万年青。但他没有夏的炎热,没有冬的严寒。让人感到既温暖又舒适,更给人以深切地希望。

篇5

诵读的起点在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路标,是旗帜,要想让学生做到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自己得身先士卒,第一个做到。教师那或悦耳动听,或铿锵有力,饱含情感温度的声音,能很快地将文章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何其芳的《秋天》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诸如“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等诗句,足以醉人。教师在范读时,可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对比,展现诗歌情感的延绵起伏。通过教师的范读,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能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文本。因此,诵读对教师的要求,是树立以读为本的理念,并具备高超的诵读示范能力,让诵读声在语文课上响起来。

诵读的要诀是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任何诵读的机会,提升诵读技巧,以诵促读。对于自读课文,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段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学会自己去感悟。如莫怀戚的《散步》,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母亲决定和孙儿一起走小路、“我”和妻子分别小心翼翼地背起母亲和儿子等片段,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爱与谦让,体会中年人的那种责任感。对于精读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片段,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细嚼慢咽”。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在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紫藤萝花由稀落到拆掉、再到繁茂这些段落,让学生自己慢慢去感受作者睹物释怀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训练时要注意诵读的技巧,提升诵读的质量。文体不同,诵读的要求便不同,议论文的诵读要求声音洪亮,刚劲有力;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诗歌的诵读则要抓住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充满激情的诵读,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除了不同文体要掌握不同的诵读要求外,把握停顿、语气等也相当重要,一个调子,一种语气,一种情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21个“也”字,这些“也”字,语气不尽相同,诵读时自然也要有所体现。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最终是要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健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骨,它统率着“听”、“说”、“写”的教学,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价值取向多体现于此,阅读教学如果缺少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缺少引导学生对人类情感的体验,缺少对学生个体情感、个人的生存价值、生命意义的关注,整个语文教学都将因此显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综观新教材的价值取向,结合美学美育思想,我认为,语文文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媒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审美解读来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最终实现语文教育即人的教育。

一、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

审美,是主体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挖掘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主体心灵感染、熏陶的过程。

1.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

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诗文往往隐藏在活泼多变、纵横自如的题材与结构之中,给人以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有的则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之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抓住文本的线索,捕捉其审美对象。教师应从审美形象着手,对它进行分析鉴赏,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达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审美把握。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学习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其内容如何,更要品赏课文中的物象与意境的性状、色彩,体验和品评课文美情美意作用于读者心灵的方式和程度,学生的阅读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有别于传统的课文讲授。

2.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语言美

语言是课文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如散文、诗歌中的整齐对称的工整美和参差不齐的错落美;童话、散文、寓言、小说中语言的深沉而含蓄美。可以说,语言审美成为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如《春》的语言非常简洁精美,形象生动,值得阅读者好好地品味,文中对于动词的运用、变化的句式、口语的穿插等都是很有味道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还有一些奇妙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赏析语言美,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如看语句在特有的语言环境里是否能生动、准确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看词语的选择,句式、修辞等的运用是否贴切、生动等,要让学生对文章语言进行反复地品味和揣摩。

二、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的美

我们强调情感、想象是着眼于学生主体方面,亦即从学生的审美心理意识方面,改善、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1.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

欣赏体验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象,它们是文学性体验,也是文学欣赏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即使是文学修养很好的人,想象也是不可绕过的“门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抓住文本的线索,捕捉其审美对象。教师应从审美形象着手,对它进行分析鉴赏,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达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审美把握。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帮助学生解读课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做一些新尝试,不要急于在学生刚一接触文学作品,就带领他们进入主题探讨或思想分析的阶段,要让学生反复地吟咏课文,沉浸在课文情境中,结合旧有知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训练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很多,除了老师的引导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或者用笔记下想象的画面。总之,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的意境。事实上,对学生来说,联想、想象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对作品中所具有的美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2.营造感情教学的氛围

如何实现感情教学?笔者认为,让学生在美读中调整好情感状态,在美读中“进入”情境;在欣赏、研讨课文时,注意体验作家、诗人的情感,将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力求与作家、诗人的心灵相通;注意分辨作家、诗人表达的情感的性质、类别和程度;造成一种课堂情境与氛围,大家相互激发、相互交流;允许对作家、诗人的情感作独特的体认和说明。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要让学生去感受作家在诗中所营造的独特的氛围,去感受作家独特的情怀。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显得清静;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显得清远;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显得清甜;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它又显得清柔。这种氛围、这种情怀,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

三、结语

以上是欣赏描写赞美大自然美好内容的文章,初中课文中,还有不少文章都可归入此类。《沁园春•雪》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烧美好的北国雪景;《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夜》犹如一首小夜曲,等等。这类文章在歌颂赞美大自然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种种美好的感情,要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地阅读体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情感上与作者、作品的情感相沟通,达成共鸣,由此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其袭.课堂教学美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10月,我应邀到大贵中学讲了一节公开课《秋天》(何其芳),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可谓是一节有效的语文课。执教语文二十余年,这一次课堂之旅得到的收获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课后经过反思,再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我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无欢声笑语,无思想火花的碰撞。其结果是摧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是教学的无效和低效性。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对有效性定义为:“教学要促进发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进入某种过程,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这样的教,才会促进发展,才是有效的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文体特点和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在上《秋天》这节公开课前,我在本班上过一遍。基本上是按照诗歌教学五步法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尽管我讲得很细很全,也自认为教学设计很完美,但学生却情绪低落,一问三不知,并且我也没有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这让我很沮丧和忧心,因为我即将要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群体。此时,我觉得应该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设计进行一个调整了。诗歌的特点主要是情感性和形象性,而情感最能激活学生的兴趣点。为此,我将教学目标简化为两个:一是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二是品味诗歌的语言。目标明确简洁,既考虑到文体特点,又切合了学生的情感需要。

(二)重视朗读融情于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了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朗读技巧是复杂而多样的,如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容易陷入一种技巧论的漩涡,而忽视了朗读中最具生命力的因素——情感。

例如:在《秋天》这首诗歌的朗读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朗读的节奏、重音,但对诗歌中舒缓轻柔的感情基调却始终把握不到位。是一带而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还是解决学生中的实际困难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最终我选择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要知道,“因为内驱力的存在,我们才可能使有机体作出我们希望它们作出的各种反应。”在教授《赫尔》一课时,对这一教学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对文中三幅画面的感知,学生体悟到了秋天的清幽和宁静;其次,通过与《夏感》一文的对比示范朗读,学生弄清急促高亢和轻柔舒缓间的区别;再次,学生通过体验朗读,读出了诗歌的韵味,进入了诗歌的意境,获得了一种愉悦感和美的享受。至此,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接下来的教学也比较顺利。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基调和节奏技巧。

(三)品味语言,重视言语技能训练

1.在语境中品味重点语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这已成为理解语言的一大原则。如《秋天》一文中重点词语的品味。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在语言品味中,我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品味了第一节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其他两节由学生自主品味,独立完成后讨论交流,教师再点拨释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发挥想象,在对比中品味同样是写《秋天》的悠闲宁静,诗中的三幅画面却稍有不同。第一幅秋图主要刻画了农人内心宁静的喜悦;第二幅秋渔图主要刻画了渔人自由自在的悠闲;第三幅秋思图主要刻画了牧羊女内心的多情和思念。这都需要我们发挥想象,仔细辨别,否则很容易流入一种模式化的理解,就会有损《秋天》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品味语言,要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对语动情,对言生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作者和文本的内心世界。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需要,激活学生的情感,重视语文的学科特性,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阅读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全过程。所以,语文教学过程要发扬民主,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这样,教学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笔者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讲故事、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又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后因势利导,笔者又引导学生用一个“骗”字概括全文,学生深入探讨并明确了“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的人物关系。最后总结得出:因为私心使人们上当受骗并相互欺骗,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学习课文后笔者激励学生口头作文,课文续写一个结局。学生兴趣高昂,一个个思涌如泉,出口成章。

二、实践活动,能力更强

语文是一个贴近生活,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搜集提炼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切切实实提高学生能力的内容,让学生受益终生。在七年级《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笔者让学生课外搜集关于马的成语、歇后语、俗语等,让他们尝试着讲关于马的小故事,编演关于马的小品,学生积累了很多生活中的俗语,如“马脖子上挂铃铛——叮当响”“猴子骑马——一跃而上”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这个新鲜事物,并且可以不局限于书本,而是适当地增设一些内容,比如将一些课文变成课本剧,或者教师自己巧设一些内容,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现,如请学生编一场“孔乙己与范进相见时的戏”,制作放大以后的“核舟”,展开关于《黄河颂》的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都能在一定限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的学习由课上延伸到生活实际当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激励评价,促进发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当学生解答了一道疑难题时,教师应当及时作出评价,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当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一个问题,多名同学回答后,让学生自主评价,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又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

四、用多媒体,提高效率

多媒体进入课堂,使语文课超越了时空限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词五首》时,课文的五首词中有三首词有插图,笔者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描述有插图的三首词的内容,剩下的两首词笔者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地画,画出词文展示的画面。每个学生热情高涨,都动笔进行创意地画,最后笔者用多媒体将学生所画的画投影出来,共同分享学生所画成果。通过创意的画学生加深了对词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又如:教学何其芳的《秋天》时,学生对“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3句诗难以理解。笔者把这些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饱含着稻香的稻田;清凌凌的水面弥漫着淡淡的冷雾,岸边茁壮的乌桕树倒映在水里,婆娑的乌桕叶的影子与游戏的鱼儿嬉戏着;江面上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年近花甲的渔夫悠闲地划着小桨,不时地向江面撒几次网;空旷辽阔的草野中一个牧羊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的牛背,仅有几只蟋蟀引吭高歌陪伴着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的画面,作者笔下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一个晴朗、明媚、快乐、悠闲、惬意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就形象地表现出来。借用电教手段,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44-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渐渐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这也必将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初中语文来说,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现代的教学模式将是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下集“图、文、声、像、影”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优化辅助课件的制作,能还原语文学习中的人性之美,使其趣味性得到开拓,构建语文教学活动的创新思维。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遵循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借助计算机技术以课件或幻灯片等形式优化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用课件这种形式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如在教《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笔者运用计算机课件,先显示出紫藤萝花唯美的画面,并配以轻音乐,创设出优美的情境,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紫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笔者又用动画变化的形式唤起学生对紫藤萝花美感的体验,品味美的意蕴。学生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紫藤萝瀑布之美时,说出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同学展开交流争论,课堂气氛达到。这时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使语言得到积累,达到教学优化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创造性思维。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由于所处的地点不同,单凭单纯的想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些抽象。教师也想把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理解,可是对于学生来说,脑海中冬天是: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树木萧萧,街道萧条……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济南温暖的冬天的画面运用计算机课件创设出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计算机技术创设出鲜活的、栩栩如生的画面,让简单刻板的教学变成富有生趣的,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期待感,会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动机,学习的自主性也会受到鼓励,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 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提高教学效率的因素之一就是能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现代教学要求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启发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巧设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故乡》一课,教师用幻灯片将课文背景展示给学生,然后将问题提出: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就能引出全文的主题所在。教师以课件形式生动有趣地设疑质问,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插嘴”、争辩、提问,教师往往认为学生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情况下会加以斥责,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打击,因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现代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允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赞扬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在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下,教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可以更加形象地加以展示解答,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跳鱼儿”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会提问:“老师,课文中介绍的跳鱼儿真有趣,可是我从来没看见过跳鱼儿,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跳鱼确实很少见,所以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师在学生质疑过程中,利用课件展示跳鱼的图片、特点、习性等,动画演示跳鱼的各种形态,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得到激励,在课堂上敢于发言,这样就容易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3 探索创新,培养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不敢想、不敢问、不敢做、不敢说,思维受到束缚,一些学生因此学习成绩上不去,缺乏自信。这样恶性循环,课堂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其实他们并不是笨,并不是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只不过这种学习模式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要环境和条件允许,他们的潜能就会表现出来,创新思维就能被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探索创新。

如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对诗里的语句不好理解,教师将诗中的美景、意境以课件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领略田园中的秋天、江上的秋天以及作者想象中秋天,犹如置身一幅水墨画,陶醉于美景,流于情感的阅读,对诗就能深入理解了。

借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教学,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现代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单一模式的教授,而是要让学习变得多样化,发挥学习中的扩展思维,让学习变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以点带面,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语文学习就是要促使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学生学习课本的信息来源并扩展到课外相关的知识范围,让学生展开联想,也能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灵活多样地去接受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

[2]阎可珍.对当前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J].语文教学通讯,1981(8).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