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27 19:2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谚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

篇1

2、东风急,备斗笠。

3、柱石脚下潮有雨。

4、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5、青蛙叫,大雨到。

6、燕子低飞要落雨。

7、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8、鸡进笼晚兆阴雨。

9、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篇2

1、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2、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3、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5、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6、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7、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

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9、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10、自然是真正的法律。——弗洛里奥

1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12、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王尔德

13、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反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佚名

14、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

15、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

16、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7、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8、急雨才收翠色新,长青树上露沉沉,迷蒙白雾轻如许,欲上秋空作暮云。——寂莲法师

19、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正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佚名

20、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李清照

篇3

第一条谚语是“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它的意思是“:燕子低飞的时候或者蛇过道的时候,大雨就马上来到的意思。”有一天,我看见了燕子在低飞,果然那天下午的时候下雨了。

第二条谚语是“早雾晴,晚雾阴”,它的意思是“:早上如果出雾的话,就是晴天。晚上如果出雾的话,就是阴天。”我又去验证了一下,果然又是这种情况。

第三条谚语是“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它的意思是“:如果蚂蚁搬家就会下雨,如果蜘蛛结网就是晴天。”我又去验证了一下,果然又是这种情况。

篇4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何种语言形式表达的。因此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与metaphor的角度来对比英汉中的“隐喻”。

汉学中的修辞学渊源流长。《易.乾.文言》提出“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陈望道(2010)也提出“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的论述,他还引用了唐彪《读书作文谱》中的修辞观点:“说理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理反以隐,则宁质毋华可也。达意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意反以敝,则宁拙毋巧可也”。杨先生继而还提出了修辞的三个境界,即“记述的境界”、“表现的境界”和“糅合的境界”,同时指出了修辞学的功能最终所能达到的三个层面:确定意义、解决疑难、消灭歧视。

中英文隐喻中的美学都面对两种审美境界:一是人为的美化,正如古典美学中的“错彩镂金”(华丽或浓艳);二是发乎自然的创作的朴素修辞,即“初发芙蓉”(朴素或自然)(王一川,2009),这两种隐喻形式不乏出现在大量的日常习语中。

2.关于大自然无生物的隐喻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表达思想,语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而不断发展的。法国布留尔(1985)说过:“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这种具象性的原始思维是人类各民族在历史早期共同的思维方式(徐鹏,2007)。人类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渐发展过程。在说明未知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时,人们总喜欢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或相近性,用已知的或熟悉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从而形象地感知新事物。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时,人们也往往借助形象的比喻以达到感性的认识。因此比喻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3.关于大自然有生物的隐喻

如同汉语中众多与动物有关的俗语、成语、谚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大量有关有生物构成的成语、谚语和俗语。这些自然界的有生物同样会给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带来相似或相近的联想。

4.隐喻修辞中的爱情审美观

隐喻在爱情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最多。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不同,不同民族语言的隐喻方式和喻体使用也不同(徐鹏,2007)。在表达爱情时,有的民族喜欢用“花”,如“莲花”、“芙蓉”、“月亮”等来比喻女子的容貌,而有的民族却喜欢用“水”、“玉石”、“小动物”或其他自然物体来隐喻。

汉语中表男女相思和爱情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处的借“晴”比“情”);谢榛的《四溟诗话》:“黄蘖向春生,苦日随日长。”又曰:“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又如:“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此“丝”实为“思”)”;再如:“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有广东民谣云:“雨里蜘蛛还结网,想晴惟有暗中丝。”以“晴”喻“情”,以“丝”喻“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篇5

关键词 气象谚语;预测;天气变化;气象知识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037-02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s from Common Weather Proverbs

HUANG Xiu-yan

(Fengsh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engshan Guangxi 547600)

Abstract Weather proverbs ar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understanding natur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time-tested and tempered, which accumulated in long-term practic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that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Although people often mention and use weather proverbs in daily life and work, the true meanings are knowed little by peopl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s are simply explained for common and scientific and guiding weather proverbs,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weather proverbs more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weather proverbs; forecast; weather chang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大自然中,风、云、雨、雾、日、月、星以及动植物等,都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人民群众通过仔细观察它们活动的规律,不断总结和积累,然后用以简明扼要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出来,就有了气象谚语的产生[1]。现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其所蕴含的气象知识。

1 看天识天象

1.1 看云识天象

观察天空来识别天气,是人们最常用的方法。而对霞这一自然现象就有着深刻的感性认识,用霞出现的时间、方位与色彩来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有了一定的效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太阳照射在西边的云彩上经过云彩的散射,使云彩呈深红色,这就是朝霞。它说明西边天空已经有云存在,而早上起云是由于天气系统性原因而成的。未来随着天气系统东移,本地将逐渐转受其影响,天气将转阴雨[2]。相反,晚霞是夕阳斜照在东边天空上的云彩而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西部天空没有云彩,而东边天空的云彩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本地愈来愈远,不会影响本地,天气会晴好。“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今晚火烧云,明天烧死人”、“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也是类似的道理[3]。气象谚语中也有很多是关于云与天气的描述,因为云的形状、高低和变化趋势都能直接反映当时当地天气运动的状态,能预示着天气未来的变化。故有“云是天气的招牌”之俗称。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马尾云,吹倒船”、“天上扫帚云,三五天内雨淋淋”。这里所提到的云都是高云,其中钩钩云指的是钩卷云,马尾云、扫帚云指的是毛卷云。这些云常产生于系统入侵前后,常是刮风下雨的天气。预示着好天气的云也有“瓦块云,晒死人”、“天上起了老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今夜斑斑云,明天晒死人”。这些谚语描述的都是透光高积云,它常产生于单一气团内部,在稳定云层下,是好天气的征兆。夏日晴朗的天空,大家所常见又熟知的白云飘飘,即是淡积云和碎积云。关于它们的谚语有“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疙瘩云,晒得欢”、“早上浮云走,晌午晒得欢”等。

还有关于描述云移动方向来预测天气的谚语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等等。

1.2 看太阳、月亮、星星识天象

此外,人们还通过太阳、月亮、星星等的外形变化来预测晴雨天气。“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月色胭脂红,非雨就是风”,这说明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等杂质,而这种情况容易产生阴雨天气。但是,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如系统入侵、热力对流等的影响是不足以形成降水的。因此,日落和月色的“胭脂红”,只能说明未来天气不阴雨的可能性大而已。“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这是晴朗无云的夜间,星光闪烁,往往反映出空气层结相当不稳定,有乱流、湍流存在,预示天气可能会转坏。

1.3 听雷声识天象

雷声也常被人们作为预测天气的依据,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4]。“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指这2个方位起雷暴,来得快,风力大,时间长。谚语中根据打雷的方向来判定雨量的大小有“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等。

2 看风识天气

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气变化趋势,也就是说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的预兆。关于风的谚语,也是不计其数的。“早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早西晚东风,晒得海底空”、“晚上起东风,明日太阳红通通”。这些谚语意思是午后到傍晚吹东风,晚上和清晨吹西风,一般都是晴好天气。其实谚语里所说的东风和西风,即在气象学上是指海风和陆风,这种海陆风现象一般产生于单一气团控制下的稳定天气系统里。因此,可以预兆未来天气仍为晴好天气。“昼息不如夜静”意思是白天没有风不如晚上没有风更能说明天气状况稳定少变,未来天气仍旧晴好。这是因为处于稳定高压控制下晴朗天气正常情况是白天风力逐渐增大,晚上风力逐渐减少,甚至无风。晚上从没有风到出现有风,说明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5]。而白天有风,就有2种可能了:一是日变化造成的;二是天气系统影响。因此,“昼息不如夜静”更能说明天气晴好的可能性大。“南风多雾露,北风多严霜”,雾、露和霜的形成条件除了空气中水汽达到一定的含量外,还要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温度在0 ℃以上只能形成雾和露,在0 ℃以下或左右才有可能形成霜。南风带来的空气一般都是较高的温度,相反,北风带来的大都是寒冷的空气。因此,吹南风更容易形成雾和露,吹北风则易形成霜。“狂风暴雨不终朝”、“飓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些谚语主要指狂风狭着暴雨来势猛,但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描述的是夏天常见的热雷雨过程。

3 看物识天象

民间群众还常根据动植物的一些特定变化来预测天气。因为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们的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气变化的规律。“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而暖湿空气通常带来阴雨天气。“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也是类似原因。“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蚊子聚堂前,来日雨盈盈”、“蚯蚓封洞有大雨”、“蜘蛛结网天放晴”。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降低、湿度增大所做出的自然生理反应。人在晴天转雨时,也会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就会有“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的谚语。

4 结语

气象谚语不但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民间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在看天种地的时挥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它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贴近生活的方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时至今日,科学主导的时代,天气预报已经深入到全国各地农村,但气象谚语仍不失为广大农民看天看地种庄稼和安排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6]。希望通过该文能让更多的人不只是知道它字面上的意思,还能理解其真正蕴含的气象知识,并恰到实处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5 参考文献

[1] 严光华,官秀珠.气象与农谚[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42-243, 258-260.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1-22.

[3] 陈珍.自然密码中的“弦外之音”——漫谈气象谚语[J].内蒙古林业,2009(4):58.

[4] 李晓光,贺敬.谈天说农谚[J].农民致富之友,2011(7):43.

篇6

[论文摘 要] 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何种语言形式表达的。因此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与metaphor的角度来对比英汉中的“隐喻”。

汉学中的修辞学渊源流长。《易.乾.文言》提出“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陈望道(2010)也提出“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的论述,他还引用了唐彪《读书作文谱》中的修辞观点:“说理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理反以隐,则宁质毋华可也。达意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意反以敝,则宁拙毋巧可也”。杨先生继而还提出了修辞的三个境界,即“记述的境界”、“表现的境界”和“糅合的境界”,同时指出了修辞学的功能最终所能达到的三个层面:确定意义、解决疑难、消灭歧视。

中英文隐喻中的美学都面对两种审美境界:一是人为的美化,正如古典美学中的“错彩镂金”(华丽或浓艳);二是发乎自然的创作的朴素修辞,即“初发芙蓉”(朴素或自然)(王一川,2009),这两种隐喻形式不乏出现在大量的日常习语中。

2.关于大自然无生物的隐喻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表达思想,语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而不断发展的。法国布留尔(1985)说过:“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这种具象性的原始思维是人类各民族在历史早期共同的思维方式(徐鹏,2007)。人类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渐发展过程。在说明未知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时,人们总喜欢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或相近性,用已知的或熟悉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从而形象地感知新事物。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时,人们也往往借助形象的比喻以达到感性的认识。因此比喻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3.关于大自然有生物的隐喻

如同汉语中众多与动物有关的俗语、成语、谚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大量有关有生物构成的成语、谚语和俗语。这些自然界的有生物同样会给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带来相似或相近的联想。

4.隐喻修辞中的爱情审美观

隐喻在爱情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最多。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不同,不同民族语言的隐喻方式和喻体使用也不同(徐鹏,2007)。在表达爱情时,有的民族喜欢用“花”,如“莲花”、“芙蓉”、“月亮”等来比喻女子的容貌,而有的民族却喜欢用“水”、“玉石”、“小动物”或其他自然物体来隐喻。

汉语中表男女相思和爱情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处的借“晴”比“情”);谢榛的《四溟诗话》:“黄蘗向春生,苦日随日长。”又曰:“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又如:“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此“丝”实为“思”)”;再如:“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有广东民谣云:“雨里蜘蛛还结网,想晴惟有暗中丝。”以“晴”喻“情”,以“丝”喻“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汉语中表亲情的:《子夜歌》:“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此“梧子”乃“吾子”也。)”;“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懊侬曲》:“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閤里;梧桐不结花,河由得梧子。”《读曲歌》:“非欢独慊慊,侬意亦驱驱;双灯俱时尽,奈许两无由。”“十期九部果,常抱怀恨生;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此“油”乃“由”之意)。

汉语中表示友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西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陆凯《赠范晔诗》)。  汉语中表女子容颜和身姿体态的:“浓妆呵,娇滴滴擎露山茶;淡妆呵,颤巍巍带雨梨花(乔孟符《扬州梦》)”;“桃脸儿通红,樱唇儿青紫,玉笋纤纤不住搓(《董西厢》)”;“面如满月尤白,眼似秋水还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污泥而不染,婷婷净植”。

英文中的情感隐喻观:‘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Robert Burns)’(我的爱人似已朵红红的玫瑰。);‘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Marry in haste, repent at leisure.’(匆匆结婚,慢慢后悔。);‘Where there is great love, there are always miracles.’(有爱,便会有奇迹。);‘At the touch of love everyone becomes a poet.’(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是诗人。);‘Life is the flower for which love is the honey.’(生命如花,爱情如蜜。);‘You make my heart smile.’(我的心因你而笑。);‘Love’s tongue is in the eyes.’(爱情的话语全在眼睛中。)。

5.隐喻修辞中的政治观与宇宙观

《易.乾.文言》中的“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就充分说明了汉学中的一种修辞观点。《论语》十四《宪问篇》云:“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左传》成公十年云:“《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礼记》三十二《表记篇》云:“信,辞欲巧。”汉学中修辞强调“天人合一”,而西学往往天人二分,在基督教中上帝用语言创造了一切,上帝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可是亚当的子孙道德沦丧,违背了和上帝的契约,于是上帝引发洪水毁灭人类。英语里有很多反映这方面的习语,如‘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before the Flood’(指圣经诺亚Noah时代的大洪水,现在用来比喻“很久以前”、“远古时代”)。

6.结语

汉语的俗语修辞从形式上看大多比较工整,用词精妙,音韵对称,节律有序。而英语修辞特点在于手段形象,借代较多,利用隐喻和夸张来达到其语用目的。英汉俗语修辞中隐喻的共同特征都是建立在自身的深厚文化背景基础之上,因此在欣赏其文学美学价值时,同时也欣赏了他们背后的灿烂文化,正好起到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tone(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效果,这正是我们研究英汉俗语修辞及其美学价值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p: 62.

[2]列维.布留尔[法].(丁由译).原始思维.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pp:150.

[3]王一川.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徐鹏.修辞和语用:英汉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pp. 154.

[5]杨树达.老清华讲义:中国修辞学.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pp:001.

[6]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实际上,我们只要查出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用好、用准激趣的问题,找好激活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同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会得到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态度、情感、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包括学生的态度、兴趣、方法、效果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潜力,如何将学生的这种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教师是一个重要因素。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激活学生的兴趣入手。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手段

高中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知识面广,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必须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和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幻灯片、电视录像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充分利用高中地理课本插图、高中地理挂图和高中地图册进行教学。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信息。地理图片、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的文字叙述,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教学目的,使教师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可增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因为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可以用课本中“热带草原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稀树青翠、草高茂盛,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辽阔葱绿的大草原;干季,树木落叶,草类凋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

2.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优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根据需要使图形由虚变实,由小变大、由远到近,提高图的透明度、区分度和清晰度,成为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特别是对于没有图片又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如果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则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如讲到“城市环境问题”时,如果按照课本上的条条顺序,则学生会感到很枯燥。远不如教师在幻灯片上绘出彩图,投影展示城市、工厂、汽车、垃圾、河流、酸雨及绿化等概况,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使学生形成地理概念和空间概念。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概念,并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这一概念时,可先出示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然后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出示绘有向下凹的泥沙沉积带,说明河床不断抬升,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清晰的演示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的形成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易记的谚语、歌诀、顺口溜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就会感兴趣,记忆效果明显。适当引用谚语、民谣进行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关于长江这一知识点,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关于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等,编成顺口溜: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格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可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培养其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引申和辅助。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乡本土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原样、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其他地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与记忆。结合家乡的一些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观与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小组通过观测活动,对气象、天象、物候、环境进行观测,并对此作出记录,积累资料。

3.模型制作与测绘。

地理模型具有形象、直观的良好视觉效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测绘活动是测量数据、绘制地图的技能训练活动。在气候研究、资源调查、乡镇规划、水土保持等建设方面,都需要测量数据和地图。学生可绘制学校平面图和进行街道、社区等小型测量活动。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结语: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教师只有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

参考文献:

[1]赵福才.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186.

篇8

一、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在生产生活方式中的生动体现

坎儿井实际上就承载了维吾尔先民在适应与改造独特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创造的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伦理智慧。

新疆的坎儿井,是古代维吾尔人根据新疆吐鲁番和哈密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创造的一项水利工程。新疆的坎儿井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即出现其雏形。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干旱少雨,盆地北部的天山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每年夏季,山上的冰雪融水汇成河流,冲下山谷,径流进入山前的戈壁沙砾地带。大量的水在烈日下蒸发和渗入沙砾之下,能到达绿洲的水量很少。于是当地人民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下创造出了坎儿井的节水保水灌溉方法。坎儿井的水源就是山上的雪水经过渗漏流砾石层里的潜水。坎儿井一般由暗道、明渠、竖井和涝坝四部分组织。暗道即地下输水道,明渠用以引水灌田,竖井是暗道的出入口与通风口,为防风沙,竖井的井口常用石块或树枝、苇草封盖。据统计,新疆各地坎儿井有1600多条,总长达5000多公里,被誉为“地下大运河”。

维吾尔先民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产生活方式中的生动体现:维吾尔族人挖渠时种杨树、建磨坊时种柳树、屋后建果林、庭前种葡萄。没劳力的孤寡人家也栽种葫芦、南瓜、紫茉莉和牵牛花来美化庭院。葫芦可作器皿、药罐、装饰品。维吾尔民族在哪里安家落户,首先要在那里种树。从夯院墙到上房梁,至少费时三度春秋,待人住时就桑杏开花,榆杨成荫了。没有种植花草、果树的维吾尔族人家很少见。甚至在墓地上也种树养花,祝愿亡灵灵魂像树一样常青。在南疆,常见送葬队伍前有一人拿着树枝引路,人葬后,将树枝种在墓旁,由亲戚常来浇水。在于旱、缺水地区,往往以竿代树。维吾尔族人焚烧莳萝、青兰、千日红等植物除虫,在屋子里养花,在自留地里栽培胡荽、藿香等蔬菜,通过这种传统的空气洁净法来预防感冒、头痛及某些呼吸道疾病。他们还重视饮用水的清洁,不在泉头、渠首洗澡,用过一次的水不再重复使用,即使洗脸水也要和饮用水一样清洁。

维吾尔族敬畏绿色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也被融入到了其生产生活方式之中。维吾尔人认为“栽树或种田而被飞禽或人畜所食,被食用部分即为施舍善行”,给花浇水也是善行,花草枯死时向植物表明歉意。维吾尔族将动植物名称广泛运用于人名、地名。如地名中的阔什特热克(双杨树)、阿里米力克(苹果园)等;人名中的苏皮尔各阿洪(苕帚)、萨姆蒴克(大蒜)、夏木夏特(云杉)、阿娜汗(石榴花)、巴哈尔古丽(迎春花)等。所以即使在“乱砍乱伐”时期,具有500~1000年树龄的梧桐、核桃、无花果等古树及化石在天山南北也得以保留。

二、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动体现

维吾尔族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在文学作品中的生动体现可以通过《福乐智慧》略见一斑。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著,成书于1069~1070年。全书共85章,13290行,韵文体。《福乐智慧》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福乐智慧》崇拜自然的思想:由于西域地处干旱地带,人们特别崇拜太阳。《福乐智慧》中写到:“太阳一出,大地温暖”、“太阳浑圆无缺,灿烂的光芒始终如一”。《福乐智慧》还用日出、月圆这样内涵深厚的词汇命名国王和大臣,将自然崇拜和社会生活巧妙搭配。同时,古维吾尔人特崇拜火神,认为它可以抵抗附身之邪恶。《福乐智慧》中说:“有四种东西,虽少也不能嫌少。”(306行)其中“一种是火”(307行)。古维吾尔人也崇拜水,《福乐智慧》有许多对水崇拜的描述,如“口腹干净,好处如河水涌流不停”(5352行)、“人心是花园,君恩是水”(1807行)、“出口的良言好比流水,流到哪里,哪里就花木藏龚”(2688行)、“哪一座花园里清水长流,必然鲜花盛开,散发馨香(1808行)。有水必有山,古维吾尔人将自己居住的山脉称为“Teng-ritag”(天山、上帝之山)、“Kuttag(福山)”、“Muzta-gata(冰山之父)”。古维吾尔人从自然中获取力量的思维方式,得益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崇拜。

《福乐智慧》顺应自然的思想:基于对自然界规律之认识,《福乐智慧》认为疾病与自然气候有关,人须顺应四季,随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养生。正因为如此,在当时游牧状态下,维吾尔先民更多的是顺应自然,在看到它能给自己生存带来益处的同时,备加爱护它。

《福乐智慧》与自然和谐互益的思想:在第五章部分章节中,作者笔下或集中或分散地描述出世间万物皆与四素对应,他不但认为宇宙是由四要素构成的,而且认为生命也是四要素的一种组合。并把四要素及其对立统一看成是人体的构成、肉体和精神状态的基础,强调四要素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大地和绿水亲密无间,百花千草绽开了笑脸。亲友们如能和睦相处,更会把新的亲友增添。”(3212)自然界的万物之间对立统一的现象是不容违背的客观规律。大自然是这样,人世间也是如此,自然界不停地运转着,生命也运转悠悠。不难发现,作者所坚持的就是人与自然要永久存在,不仅要达到自身的和谐,更须实现二者的和谐互益的思想。

三、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在中的生动体现

历史上,维吾尔族在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之外,曾经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其中摩尼教被维吾尔族历史上建立的两个汗国确定为国教,11世纪后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的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萨满教义里,既有预防破坏森林的观念,也有限制破坏森林的规约。萨满教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祆教十分重视洁净,所以有关洁净的戒律和仪式也颇繁复。祆教把生活中的事物分为洁净和不洁净两大类。火、水、金属等被认为是最洁净之物,不可玷污。水必须保持清洁,避免沾染污秽之物。

对萨满教和祆教的信仰,使得维吾尔先民们不自觉的产生了对天、树、水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摩尼教在人行为方面主张不杀生。

按佛教教义,一个人死后,再次投胎时,不一定是人,可能是一种生物体。一个人如果破坏了一根草、一棵树,都有可能伤害到他逝去的亲属朋友。任何生物和人一样都是平等、有生命的。

佛教和摩尼教这种“不杀生”、“泽被草木”等思想对信教群众起着一种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保护动植物的理念,从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伊斯兰教主张仁爱万物。《古兰经》和《圣训》倡导人们要对一切自然之物存有仁爱之心,禁止人们无故宰杀幼畜、砍伐幼苗。伊斯兰教还专门规定在斋戒期间在禁地之内不准打猎。可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动物。同时伊斯兰教教导人们要珍惜土地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因为“在主那里,万物是各有定量的”(《古兰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人类的生存条件,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创造天地,是比再造人类更难的,但世人大半不知道。”所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用应以不过分为原则,在此前提下,伊斯兰教还主张人类应该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伊斯兰教认为,自然界变化,日月循环,四季交替等,绝无神秘之处,人们应该仔细观察,努力探索,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合理利用大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典。

伊斯兰教特别重视整体和谐。在伊斯兰教看来,真主创造了一个井然有序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内容丰富多彩、生气盎然。真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协调有序的世界,从日月星辰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矿藏、河流、阳光、水分以及大地上的一切生物,这些事物共同构成了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万物都按各自的规律的存在发展,宇宙间的一切没有一件事物是没有意义和目的的。人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只是真主在世间的“代治者”,所以与万物是和谐的统一体。人类不能随意地破坏自然界,只有把握认识了万物的规律,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与人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相互协调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古兰经》教导我们:“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圣训说:“善者必不损一蚂蚁。”可见万物与人类是一样的平等生存,彼此之间是和谐统一的。

伊斯兰教生态观既要求考虑现世,更要求穆斯林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人类相对于自然而言,其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存在期则需要无数代人去遵循其运行规律,共同享受自然生态环境的恩赐。伊斯兰教主张,人类应该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点,达到人类和自然的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人类绝不能被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态所迷惑,也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简单地顶礼膜拜,而是要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特点和规律。

四、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在禁忌、习惯法中的生动体现

禁忌是带有规范功能的民俗,虽然没有强制处罚手段,但其或然性灾难后果和违禁后的咒语带来的心理约束力使禁忌能够起到对人的行为的规约作用。比如维吾尔族谚语中关于林木的禁忌:“有园林的人,就是有靠山的人”、“没有树林、果园的农民和富人,不算是真正的农民和富人”、“果树不枯死不能砍伐”、“花园没有鲜花,夜莺不来歌唱它”、“折断幼苗的人会夭折”、“砍一栽十”、“森林多,风灾旱灾少”、“森林是水库,水多它能蓄,水少它能吐”等。关于水的禁忌:“往水里撒屎,嘴脸长脓泡”、“不准往水里吐痰”、“谁打死了猫,将猫扔进水里,谁就会死在狱火之中”等。关于动物的禁忌:“谁抓了羽毛未丰的小鸟,谁的手就会颤抖”、“带给动物的危险和灾难也会落到人的头上”等。

“习惯法是法律成长的摇篮。”习惯法是民族风俗中具有社会调控作用的核心部分。《新疆青年》(维文)1982年第11期发表的《新疆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森林法》有这样的内容:从南疆的昆仑山北麓的古国——鄯鄯(现叫楼兰)王国古地出土了在公元三世纪的用当时的国语怯卢文记载的森林法,其中规定“不论是谁都严禁随意砍伐树木。对于砍伐有根的树木者,罚一匹马;森林在生长期禁止砍伐,违者罚一头牛”。怯卢文是西域鄯善国、于田国在公元三世纪到四世纪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文字,说明早在1500年前,西域地区的不同族群就已经认识到了保护林木的重要性。

篇9

关键词:蛇蛇文化 根源 语言

一、前言

作为一种爬行动物,一方面,蛇因为其身体柔软,反应灵敏,生存能力强,消灭鼠害,被奉为智慧、善良、正义和诚实的化身,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阴险狡诈、恩将仇报,被认为是残暴、愚昧、邪恶和死亡的代名词。由于语言是文化的外农,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蛇在语言上的使用不同就反映了东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反过来。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赋予了蛇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东西方不同的蛇文化对语言文学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东西蛇文化的根源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从一开始,蛇(snake)这一具有双重特性的动物就被置于截然不同的地位上。正是由于蛇文化发展的根源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东西方对蛇的用法及其联想意义的不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 东方蛇文化的根源及演变历程

在原始时代,由于知识的贫乏,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充满了疑惑和恐惧。“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大自然的一切,包括自然现象、生物和无生物都是象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意志的活物”(袁珂,1988)。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初民渴望寻求强大而又神秘的自然物作为保护和依靠的对象。蛇,以其诡秘的花纹,致命的毒液,细长的身躯,游走于丛林、草塘、河流之中。自然而然,神秘莫测的蛇成了人类依赖的神,产生了蛇图腾。“人们不仅把图腾看作是氏族祖先的标志,不仅认为图腾是自己的庇护神,而且幻想同图腾进行品质及力量的交换”(王小盾,1989)。从图腾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就与蛇结下了不解之缘。闻一多先生曾考证,祝融、黄帝、匈奴、越人等部落都把蛇作为部落的图腾来崇拜。

在母系氏族的生产力条件下,女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出于对女性的原始崇拜和龙图腾的原始信仰。人们自然而然地把作为图腾的蛇与起社会主导地位的女性结合到了一起,中国的女娲传说就是这一结合的产物。东汉王逸《楚辞天问》注曰:“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蛇神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女娲补天的故事众人皆知。因此,蛇与女性从图腾氏族社会开始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也为男权社会以蛇比喻女人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由于蛇的自然属性,东方蛇起初备受推崇,与人类始祖的地位并驾齐驱。相传蛇图腾是龙图腾的前身,很多学者认为龙的原型是蛇,是蛇的一种。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实际上是把远古时代的蛇图腾加以神化装扮而成的。因此也可以说,我们是蛇的传人。

2 西方蛇文化的根源

在西方文化里,蛇文化根源则完全相反。蛇因其冷冰冰的外表,丑陋的三角头型,诡秘的行踪,出没于黑暗角落,而成了邪恶、残酷、魔鬼的代言人。为什么在东方文化源头享受崇高地位的蛇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成了人们深恶痛绝的对象呢?在西方文化的发展源头即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蛇频频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我们还需要追溯到对西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基督教圣典《圣经》(Holy Bible)。《创世纪》对蛇的描写:"Now the serpent was more crafty than any of the wild animals the LORD God had made,He saidtothewoman,"可见蛇比之其它生物的狡猾。正是这条狡猾的蛇,亦即魔鬼撒旦的化身,欺骗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引诱他们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the forbidden fruit),违背了上帝的意志,犯了原罪(original sin),从此人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开始漫长的苦难历程。而所有这些始作俑者蛇也遭到了上帝的惩罚:“Youwill crawl on your belly and yOU will eat dust aU the days of your life,"蛇将人类带向了黑暗和苦难,成了魔鬼的使者,理所当然遭到诅咒和唾弃。作为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圣经》对蛇的定义决定了蛇在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三、东方蛇的弱化及在语言上的体现

母系氏族社会的蛇因其无足却能疾步如飞。神出鬼没,生殖能力强,生命力旺盛,蜕皮后能重获新生而让原始居民感到神秘莫测,被奉为神灵,也是图腾的重要标志。女性则因担负种族繁衍的重任而与蛇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父系氏族阶段到来时。男性成了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超过女性,女性权力逐渐衰弱。女性地位也下降到社会的最底层。随之而来的便是代表女性权威的蛇图腾也随之弱化,因为女性与蛇最初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在意象上都是紧密联系的。此外,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蛇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蛇不再是那么神秘,而是本质上残忍恶毒。因此,东方蛇文化的贬化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父权社会对母权社会的胜利是其弱化的根本原因。

蛇从备受推崇到备受鞭挞的文化演变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女性地位同样体现在语言上,有些词语也体现了性别歧视。汉语中“美女蛇”(外表美丽,内心阴险狠毒的女人)、“蛇蝎心肠”(女人内心狠毒)、“蛇妖”、“蛇精”、“水蛇腰”等词语全都修饰女性,表明女人是万恶之源、红颜祸水,这一点与西方的蛇意象在蛇与女性方面基本一致,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语言中用蛇喻指贬低女性的用法能够更生动地体现出蛇的地位的急转直下,隐射了女性地位及女性文化的弱化。此外,现代汉语语言对蛇的象征意义或用法通常都赋予贬义的色彩。在汉语中,有很多关于蛇的词语、成语和谚语,如打草惊蛇(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漏,使对方有所警觉),杯弓蛇影(喻疑虑不解,自相惊扰),佛口蛇心(形容人口上甜蜜,心中狠毒),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龙蛇混杂(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分不清好坏),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的坏人),引蛇出洞(比喻用某种策略引出坏人或敌人,再进行出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人心不足蛇吞象(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画蛇添足(做事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外来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斗不过当地的势力),春蚓秋蛇(指书法拙劣、丑陋)。

以上可以看出几乎所有与蛇有关的词语、成语和谚语都表现出了蛇文化语用意义的反面形象,早先蛇作为图腾的崇高地位已不复存在。现代汉语语言上的蛇用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蛇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是邪恶、狡猾和 残忍的代名词。

四、西方的蛇文化及在语言上的体现

1 蛇与女性

《旧约・创世纪》中,蛇引诱人类的母亲夏娃偷吃了禁果,夏娃又引诱了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上帝将人类赶出了伊甸园。蛇为什么选择夏娃而不是亚当作为引诱的对象呢?可见蛇与女人有着某种先天的特定联系。Snake、Serpent的首字母均为字母s,指蛇狡猾细长的身体盘绕于大地,其形象也象征着女性舞动着的婀娜多姿的身材,而且更为巧合的是,Snake、Serpent和女性人称代词She都以包含复杂文化意义的字母s打头,而这个由字母s加男性代词He所构成的she又是汉语中蛇的拼音形式,不能不说蛇与女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跳舞的蛇》中,蛇意象更富裸的女性气息。诗人借助女性身体产生了灵感,把舞蛇女郎与蛇融为了一体,通过蛇的舞动刻画女性的动态美。而在《圣经》原罪教义里,女人和蛇都同样被上帝打入冷宫:So the LORD God said to the serpent,“Because you have done this, Cursed are you above all the livestock and all the wild ani― mals!You will crawl on your belly and you will eat dust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夏娃也丧失了原有的地位,由最初的伙伴和帮手沦落为男性即亚当的受统治者,开启了男权社会的第一扇门:To the woman he said,“I will greatly in crease your pains in childbearing;with pain you will give birth to children,Your desire will be for your husband,and he will rule over you,”从这个意义上说,《圣经》无可厚非地开了性别歧视之先河。

2 蛇在英语语言上体现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蛇是邪恶、凶残的象征。这种文化内涵反映到语言上有其深刻的寓意。英语语言里有关蛇的用法可谓琳琅满目。英语里对蛇的称呼有很多种,如snake,serpent,reptile,schmuck,vernllil,viper,zombie,adder等,这些词语在英语俗语、俚语甚至口语里都是指代阴险狡诈、卑鄙可耻、忘恩负义的小人。典故the snake and the eagle,cherisha sankein one’sbosom都表明了蛇奸诈无比、凶狠恶毒、恩将仇报的形象。

此外,英语语言中关于蛇的用法还有很多,如If you have been bitten by a snake,you are afraid of aneel(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asnakeinthegrass(潜伏的危险,伪善的人);the old serpent(魔鬼撒旦);nurse a viperin one’sbosom(姑息养奸);a sheer cold-blooded reptile(一个彻头彻尾的冷邪恶魔);a snake in grass cloaked with hospitality(一个披着热情好客外衣的阴险的人)。《圣经》中也提到:“It biteth like a serpent and stingth like anadder,”害人身体的酒被比作Serpent和adder,把液体的酒和毒蛇的毒液作了类比。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这一点西方人却很难理解。因为dragon在英文中的含义包含蛇的文化内涵:a large serpent,a fabulous animal usually represented as a huge winged sca~y serpent with a crested head and large claws正因为有了serpent的含义,英语中dragon完全不同于中国的“龙”,而是与“蛇”相同,是恶魔(devil)的象征。

篇10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