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27 02:0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的现代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物的现代诗

篇1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上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落叶食指我随手拾起一片落叶。

2、若有所思地仔细端详干瘪的叶片上皱纹深藏背面叶脉象青筋饱涨没有金黄荣耀的色泽只是一张青灰色的面庞它曾是那么丰满光亮墨绿的叶片闪耀着希望风暴中有它激烈的争辩骄阳下遮片舒适阴凉如今在命运寒流的驱赶下它象个卖艺的老人一样蜷缩着身躯沿街流落瑟瑟发抖的低音浅唱一片无人理解的枯叶竟是我心中一片迷惘梨树希尔达·杜利特尔银色的尘雾从地面升起我的手够不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趋势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主要指的是对草本、藤木、灌木、乔木等植物材料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并按照植物的立地条件和生长规律,结合园林景观当中的其他素材,通过多种构图形式,将这些园林植物在一个群落中相互配置,从而创造出一个美观、稳定、舒适、和谐的能够供人们欣赏游憩的园林景观。本文就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以期更好的推动我国园林艺术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园林也被称为古典园林,素有“写意山水园”的美称。它的植物在配置上通常是以不对称、不整形、不成行成排的自然设计布置著称,在景观效果上力求达到自然山林的视觉效果。传统园林在植物配置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即:

1、 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是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的核心,要求其配置景观不仅要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进行反映,还要抒发园主的感情、理想、寄托等等。即使园林具备写意功能。

2、 在空间较小的地方多用近景植物

在我国传统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常常在空间狭小的地方配置适当的能够近距离观赏的植物素材,以观赏植物的姿、色、香、雅、奇、古等。

3、 多用乡土树种

在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园主多采用那些具有地方性、季节性、民族性特征的乡土树种进行景观的构建。

4、 重意境,轻习性

在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中,园主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和意境化、人格化等方面的影响,在植物的配置上偏重于那些象征高雅清逸、升官发财、吉祥如意等意境的树种,而不注重对植物本身生态习性的考虑。

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

1、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注重植物配置的科学性

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

1)加强生态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人们对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而园林景观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当加强生态学理论对植物景观配置的指导作用,以便更好的达到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造景目的。

2)加强对植物的环境资源价值的利用。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植物不仅具有观赏和美化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资源价值。例如净化空气和水体,改善小气候和土壤质量,吸收、分解污染物,降低噪音等等。因此,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要加强对植物环境资源价值的运用,从而营造一个舒适、宜人、优雅的园林环境。

3)根据植物群落的自然发展规律,营造其多样性。在园林植物的造景配置当中,要充分的发挥艺术形象力,以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为创作的源泉,汲取创作灵感。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发展规律,通过利用植物群落的结构、季相、外貌等的有机结合,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而营造出和谐、自然的园林景观。

2、 强调人性化设计,注重景观的功能设计

在现代园林的植物设计和配置当中,要强调人性化设计,注重景观的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就是指设计师要利用相关的设计要素,通过对它们的合理组合,构筑出符合人体尺度和人们需去的园林景观和活动空间。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根据美学的要求,加强园林景观的功能设计,从而营造出时移景异、步移景异、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园林植物景观。

3、强调体现城市文化特征,突出地方特色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同时,对城市内在精神文化素质同外感形象的统一性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而园林的植物文化也成为城市诸多精神内涵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配置要着重强调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植物可以见证和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香山红叶;苏州光福香雪海;杭州十里荷风、三秋桂子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1)加强植物自身文化性同四周环境的融合。由于园林植物通常具有丰富的立体观赏感和寓意,因此其构景常常充满诗情画意,达到声色俱佳的园林景观效果。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延续古典园林的这一经典造景方式,将植物的自身文化特性同四周的园林景观环境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使构景充满人文情趣和氛围。

2)加强乡土树种的利用。园林景观的造景宗旨就是保护植物的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园林。因此,对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应多采用乡土树种,以便于形成一个较为稳定且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同时,加大对乡土树种的运用,也可以这样既可以提高园林绿地中的生物量,降低采购和管理的费用,从而节约园林的投入资金。

3)加强市树市花的运用。市树市花是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生态和文化象征,它具有极强的代表意义和凝聚作用。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运用市树市花,能够极大的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对青少年和儿童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4、 积极运用新品种,营造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我国目前应用于园林造景方面的植物种类还相对比较贫乏,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加强对新品种的运用,通过充分应用大自然中丰富的花草树木,扩大园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从而丰富园林植物的物种,达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中,要不断发挥合理、科学的艺术创作力,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出自然、美观、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改善园林周围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孙波.试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J].农业与技术,2008(12)

[2] 张声平,刘纯青.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3] 王银群.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浅析[J].广东建材,2010(06)

[4] 吴兴宇.现代园林植物配置[J].工程科学,2009(07)

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现代化 发展策略

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未来发展,形成新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的五大教育支柱观念已经深入到职业教育机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对世界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应以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对教育现代化及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教育现代化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育全新的超越和诠释,是教育的一种整体转换运动,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开放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法制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塑造人的现代素质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既要按照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运作,但更要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具体地说,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提高就业者素质为目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化要求不相符的原有教育观念、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提高众多劳动者素质、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

2.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树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观念,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担负着技术应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众多的科学技术专家、研究人员,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受过良好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大量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服务效益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职技术培训、实现技术人才现代化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确保高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的保障。

二、教师队伍现代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终落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富有开拓性的教育实践。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教师必须先实现现代化。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展开,不可避免要反思并重构教师角色,即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国际教育所倡导的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转化。教师角色现代化转变的基本特征为:

1.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构主义学习”“情境教学”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发现,不断构建新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及与学生的关系,要有新的思考,使自己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与时代相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虚拟、仿真的实验或多媒体教学演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具有现代的职业教育精神。现代职业教育精神是指教师的时代职业意识、思维活动和基本的职业心态,同时还要表现出对现代技术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彰显教育个性。教育个性是教师在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较稳定的教育精神和心理特征,体现在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独特的感悟和独立的见解,并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二是重视人的人格魅力及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能将先进的职业思想、科学技术,成功地传达给学生。三是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职业能力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

3.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现代化,要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知识不断得到优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教师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创立、构建,以及与其他专业技术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的策略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职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现代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及高尚的情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1.重塑灵魂工程师,打造培养现代化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典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了解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感召作用。一是重师德修养,塑教师风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应该是彰显人性美德的表率,为人师表,与人为善,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要用人类科学技术文明充实和培育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要具备高尚的技术职业道德,即尊重科学技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及教育事业,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对业务精益求精,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二是铸时代形象,塑灵魂之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与各行各业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人类的形象大师。现代化教师应有时代特征,形成内在修养与外在风范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科技进步,做科学技术的捍卫者,做学生走向科技道路的导航者。

2.陶冶情操与心智,从基本素养方面打造全新的现代化师资队伍。一是以教师的人文素质推进教育现代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内涵一直处于弱势,办学时间不长,文化积淀不足,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人文知识氛围,那么培养出的人必然缺乏丰富的想象力,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这种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职业精神和积极人格极为不利,将导致教育对象人格的失衡,导致竞争意识不强和发展动力不足,更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潜能的人。丰厚人文知识的底蕴与积淀,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二是以教师的价值观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传递,教师现代化要从人文价值观的高度来把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育人工作,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要以建设现代化和谐校园,发展现代化和谐文化为基础,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培养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4

    关键词: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艺术;研究

    1 植物造景及其重要性

    所谓植物造景,主要是指技术工作人员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的构思,巧妙的造景技艺,通过栽培管理、 搭架造型、整形修剪等工艺,来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形象。植物造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它集园艺学、美学、文学、雕塑以及建筑学等于一体,同时也体现了和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环境以及生态自然的一种追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植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不可或缺的绿化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业已成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主流,并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艺术

    2.1 各种植物的动势与均衡

    由于各种植物的姿态存在着差异性,石楠和臭椿等比较规整,而松树、榆树以及合欢等植株则具有一种动势,因此在造景配置时,最为讲究的是各种植物互之间或者植物与周围环境要素的协调;同时,还充分考虑这些绿化植物的生长阶段以及随季节的变化,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出现视觉上的不平衡感。

    2.2各种植物的对比与衬托

    在城市绿化造景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形态差异,比如植株的高低、呈现的姿态、叶色叶形以及花形花色等,进行对比设计,使建造的景观表现出特殊的艺术构思,同时也衬托出植物景观之美。在城市绿化树丛组合过程中,一定要要注意不同树丛之间的相互协调,不宜将姿色和形态差异太大的树种种植在一起。

    2.3各种植物的层次与背景

    在城市绿化造景中,为了有效克服建造景观的单调,可以乔木、花卉、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等进行层次性配置,不同花期和花色的植物可以分层配置种植,从而保证绿化景观的丰富多彩。在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过程中,背景树的设计也很重要。一般而言。背景树应当高于前景树,而且栽植的密度要合适,最好能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色调以深颜色为宜;背景树应当与前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色调或色度差异,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衬托效果。

    2.4 绿化景观的起伏与韵律

    在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过程中,道路两旁以及狭长地带的植物配置应当注意纵向上的立体轮廓以及空间上的协调变换,要做到高低搭配、起伏有致,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节奏韵律,从而有效地避免绿化景观的局部呆板。

    3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中的注意事项

    3.1 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植株

    城市植物造景并非一时的观赏,而是要有长期实用性。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周围的环境合理地选择植株,将乔、灌、草、藤等植物层植成群落,并进行人工修整,从而形成一个稳定、合理,能自我更新的植物群落。绿化植株的选择应当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以本土植物为主,尽量减少因引种和运输而造成的成活率低,对于那些产生飞絮、异味、易过敏甚至有毒的植株,应严格杜绝。

    3.2 城市造景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营造生态园林景观

    在寒冷的冬季,阔叶树等将会落叶和休眠,因此,在植株的配置过程中应注意阔叶树和针叶树之间的搭配比例,尽可能地使植株群落在一年之中都能发挥生态高效。同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当多建造一些开放性、耐践踏的草坪,从而为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场地;同时,通过建造一些可让人近距离感触的绿化造景,对于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在城市造景的维护过程中,对于生态植物群落中的各种病虫害,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杀虫剂及除草剂等药剂,可以采用一些生物学方法来实现对城市造景的生态维护。

    3.3加强全面参与,共创美好家园

    从实践来看,现代城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已不再只是简单的基础绿化表现形式,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在满足城市绿量和植物正常生长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城市绿化植物造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它是使全体人民共享国家政策以及惠民工程的载体。既然是惠民工程,笔者建议在进行城市绿化植物造景之前,应当组织市民参加工程项目规划,多听听市民的建议和意见,这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绿化植物造景对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倡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以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特征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处理、传播、应用基础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又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以智力资源为第一位要素,它既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以其取代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命脉但日趋短缺的自然资源,同时又通过知识和智力对稀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综合和集约的配置。综述来说,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知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曾作为传统的社会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本、战略资本。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而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乘法效应”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才得以真正发挥。

(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制造模式开始转向创新知识密集型产品上,特别是一些知识高度密集的新兴产业,如网络经济、在线经济和电子贸易等迅速兴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日益信息化,对于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以提供各种形式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型服务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原先那种大批量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这不仅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及时满足市场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三)管理以人为本。在工业经济社会,财富的直接载体是物,因此占有或获得财富,就必须首先占有各种物质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及其载体都是人,因此掌握了知识的人远比物质资源本身更为重要。由于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往往与创新紧密结合,这就需要给人以最大的创造空间和条件,注重启迪人们实现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企业所有成员都能参与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在企业内部构建荣辱与共的群体,形成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荣辱与共,共同发展。

(四)无形资产投资占比加大。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这远不同于传统经济中依靠大量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的投入,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在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人力资源取代传统资源而成为战略性资源,通过研究,人们开始对它的资源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一门新的会计学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将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20世纪,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股东财富最大化”被大多数企业确定为首要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缺陷在于它在资源配置上过分考虑股东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在知识经济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有所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一重大变化改变了企业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仅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等,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资本,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收益。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是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挑战。另一方面,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作出相应调整,要以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取代片面“功利”管理目标,诚信、竞合、社会责任等成为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的新课题。

(二)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在整个20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曾作为传统的社会资源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在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变化,财务投资分析的重点应发生转移,应将研究开发知识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分析的重点。另外,在财务筹资方面,知识经济扩大了企业资本的范围,企业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并且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知识资本的筹集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资产管理方面,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资本的数量及价格,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价值及未来收益的管理。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其价值和未来收益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势必会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未来收益分配的难度,因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拥有知识的劳动者向企业投入了知识资本,按经济要素分配企业收益,是必然选择,但由于目前没有恰当的计量方法,其分配比例就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三)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受到严重冲击,网上交易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同时,也使资本的流动速度更快速,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是货币管理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使得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方法必须创新改变。在财务分析方面,必须建立一套适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资本分析考核体系,以切实反映企业知识资本投入状况及其成果,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实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知识经济这场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革命,在改变全球经济总体格局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在20世纪,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让今天的人们得不偿失,这一切不仅有悖于人类发展经济的初衷,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所以,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将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在这种宏观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必须调整传统的经营发展战略,适应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要求。

(二)多重目标成为企业的追求。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所占比重将相对上升,这些都要求我们对企业资本的范围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债务人、政府、社会公众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务要求。

21世纪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世纪,消费者的权益和地位将大大提高,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把消费者满意作为首要目标,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生产、营销、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改善,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享知识,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所以现代企业应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三)财务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宽。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影响是无形资产,这使财务管理的核心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而且其内容将超出现行的无形资产的基本范畴,除专利权、版权、计算机软件外,许多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企业商誉、管理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越来越重要。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会计主体向着利益关系“联合体”方向发展。

现行会计期间的概念为公历月和年,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高科技使交易瞬间完成,报表使用人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所以传统会计期间不再是必然的选择。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企业的产出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只有出资者才享有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权,但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和技术以及利用、加工这些信息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产权理论提出了挑战,企业的收益分配论也会发生改变。

篇6

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越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而且还有优美的城市绿化环境。往往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花草树木的装饰,整个城市就不会有生气。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城市绿化环境建设已十分地重要和迫切。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和管理是绿化施工建设的继续,只有进行科学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植物生长茂盛,发挥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展现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城市绿化已逐步将园林绿化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园林绿化植物的施工种植时间不是很长,而建成后的养护管理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一年四季不间断进行的。因此,园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关键是养护和管理。

二、园林养护管理的意义

园林植物养护主要是为了让园林植物更好的生长,提高观赏效果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是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没用苗木出圃或起苗开始,经过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树木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人工的进行时间活动。其中包括园林树木栽培、管理以及各种灾害防治以及数体保护。

三、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 、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

(一)土壤管理

城市绿化树木生长的土壤十分贫瘠,土壤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为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有:第一,深翻。土壤深翻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孔隙度及含水量,使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得到改善,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使树体健壮,叶片浓绿,花芽形成良好;第二,培土。有的城市绿化树木受环境和地理位置限制,不能翻土,则需要培土。培土具有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营养、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在多雨区、寒冷季节,土层薄的地区多在晚秋初冬采用培土措施,防止土壤流失、保温防冻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第三,中耕除草。通过中耕,能使土壤表层松动,使之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除草可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利于生长,同时除草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清除了病虫害的潜伏处,除草还可保持绿地的整洁。

(二)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园林树木生长的关键,水分是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能维持细胞膨胀使枝条伸直,叶片展开,花朵丰满、挺立、鲜艳,并使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水分过多时,根际含氧量减少,根系呼吸作用微弱,影响树木养分的运转与合成;水分不足时树木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枝叶生长缓慢,花芽形成量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园林树木绿化的效果。同种植物在一年中不同的生长期内,对水分有不同的需求量,早春植株萌发需水量不多,枝叶盛长期,需水较多,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需水较多,结实期要求水分较多。

(三) 修剪植物

修剪植物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和调节植物中的水分,以保持吸收养分充足,达到花繁叶茂的目的,有时也要根据欣赏的要求去剪裁植物的形状,在修剪形状之前要把握好修剪时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树形,主轴中心干明显的树种,要保护中心干的生长优势。花灌木应根据花芽着生的部位进行修剪:花芽着生在当年枝条的,可在冬季短截修剪;花芽着生在去年枝条上的,在花后进行短截;花芽着生在多年生枝条上的,除剪去过密枝、半枯枝等外,一般不进行修剪(见树木造型、果树修剪)。

(四) 施肥

树木一旦定植后,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必须采取施肥的手段给予补充。施肥的方式,施肥的方式主要有:基肥:在播种或定植前,将适量的肥料翻耕埋入土壤。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补充所需的肥料。种肥: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种肥细而精,经充分腐熟,含营养成分完全,如腐熟的堆肥、复合肥料等。根外追肥:在植物生长季节,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喷洒在植物体上,如用尿素溶液喷洒等。施肥的方法 施肥的方法主要有: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地施肥,一般采用基肥。局部施肥:根据情况: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块,有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等。

(五)病虫害防治

除草、施肥以及改善树体卫生环境条件,清除枯枝落叶,修剪枝叶,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均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此外,病虫害防治还要做到适地适树,对外来的树苗进行必要检疫。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喷粉法、喷雾法、熏蒸法、毒草饵及胶环法等。喷粉法是通过喷粉器械将粉状毒剂喷撒在植物或害虫体表面,使之中毒死亡,此法效率高,不需用水,对植物药害也较小,缺点是毒剂在植物体上的持久性较小,用量大,较不经济,喷雾法是将溶液、乳剂或悬浮液状态的毒剂借助喷雾器械形成微细的雾点喷射在植物或害虫上。

四、结语

进一步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殊斐、张波、费盛强. 岭南园林植物周年养护管理的探讨,广东园林,2004,(3);

[2]、黎宝宁.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科技信息,2007,(18);

[3]、徐莹莹.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策略 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种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001年中国经济叩响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现代企业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迈进。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销售、经营、财务等各项活动中,受到来自内部或者外部不确定、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损失。根据财务活动中资金流向及作用,可以把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四类: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程度,可将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

(一)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 石油企业财务筹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企业经历了合并、重组、改革三个发展过程,而资金融通活动贯穿企业发展各个环节。石油企业筹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1)石油企业机构设置众多,筹措的资金在下发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存在资金不落实的可能性;(2)20世纪90年代初期,石油企业是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发展重生产轻效益,致使筹资成本存在过大可能性;(3)企业发展受到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的影响,企业受益无法保障,直接影响筹措资金偿还能力,存在无法偿还筹措成本的可能性。

2. 石油企业财务投资风险:石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当前局势辨别不清,财务管理能力薄弱,企业投资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合理规划,致使投资过程存在无法收回预期效益的可能。企业投资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投资——收回资金——下一次投资”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具有或短或长的时间差。

3. 石油企业财务收益分配风险:石油企业生产经营获得收益后,对获取利益进行分配,这样会导致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分散。收益分配风险是销售、经营活动中的经营风险以及资本支付风险。当企业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释放时,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资本价值的规模。

(二)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1.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客观性,财务管理贯穿每个部门、环节、活动的同时,也使财务风险处处存在,无法回避消除,只能通过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2.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全面性,在财务筹资、投资、分配、资金回收等活动中,都会存在财务风险;

3.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不确定性,无法预知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环节,对未来风险大小、种类无法预知。

4. 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具备收益损失共存性,高风险、高利润,即财务风险与企业利润成正比。

(三)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 企业财务管理过于负载受到内部市场条件、外部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

2. 企业管理人员法制意识、管理意识不强;

3. 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归拢过程中实施政策出现失误;

4. 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不合理、投资决策不科学

二、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预防措施

(一)石油企业自身内部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对于筹措资金、投资活动、资金归拢、收益分配过程,要考虑自身发展特点及外部金融环境,建立风险基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完善企业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选择安全、可靠的投资活动,提高资金周转力度,增加企业还贷能力。

(二)切实提高企业风险预防意识、优化资本结构。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关注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对于石油企业项目活动制定、实施、资本筹措、投资过程、利益回收过程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制定详细措施。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类型、发展特点、适应市场能力、产品结构特点、财务资本运作能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

(三)建立应急响应预案。预警系统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风险诊断工具,可以切实有效判断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征兆,对财务风险做出预判,使企业提前采取措施,将损失降低、控制风险蔓延扩大。

(四)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全岗责任制,加强企业财物监督管理。对于企业各部门、项目各环节,将责权分配到各个岗位,使各阶段财务控制相互牵制,提高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监督,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财务信息不失真,切实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得出,财务风险成因是受到内外部市场环境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影响,明确企业今后预防控制财务风险应树立风险意识、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才能有效降低企业受到的财务损失、控制风险蔓延扩大,切实促进我国石油企业平稳、协调地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8

关键词:乡土织物;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价值

现代社会,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逐渐的开始追求起复古、简约的流行趋势,采用乡土织物和室内软装设计相结合,能够融合现代艺术和传承艺术,将文化瑰宝与时尚元素共同搭配展现出来。当然,本文对于乡土织物的研究并不限于简单的陈设,而是要从其花色和织文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空间化拓展,创新乡土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增加乡土织物的艺术价值。

一、乡土织物用于室内装饰的艺术价值

艺术始终是人们所追求的,而利用艺术装饰生活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本能,乡土织物是从古时就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这也是人们追逐的一项文明传承。乡土织物是染织艺术的重要代表方面,是能够凝聚人们内心,熏陶外来友人的瑰宝,乡土织物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艺术智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特色,他们的织锦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室内装修设计都会有一项传统、复古的板块,这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装修设计理念,而乡土织物的装饰也并不是仅仅从表面散发魅力的,如今设计师们随着全球艺术理念的融合,不断的创新乡土织物艺术价值的体现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土织物的艺术传承将不断的发展下去,甚至得到了更富有创造性的推动和应用[1]。

二、利用陈设法展现乡土织物的艺术价值

(一)单独陈设

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采用乡土织物的一个基本方式是直接陈设法,这是因为乡土织物本身就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工艺品,其自身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想利用陈设更加烘托出乡土织物的魅力,需要仔细的搭配这些织物和室内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要求室内整体的和谐性。陈设法主要是将乡土织物中的艺术图形、色彩等元素和室内的各种装饰物品形成统一、紧密的联系,最重要的表达手法是“借题发挥”,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将乡土织物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其他装饰制作工艺中,以便更好的和乡土织物形成共鸣。单独陈设的设计方式应用到的乡土织物一般是比较完整的,例如地面铺设的地毯、挂壁设计、餐桌桌布等[2]。

(二)空间再造

乡土织物的应用除了通过陈设具体的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分解乡土织物的造型,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新的图案,再将图案融入到室内装饰之中展现出来。乡土织物中的图案多是民间艺术者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设计出来的,而在室内设计中借助乡土织物的图案进行装饰,也常常会受到启发,利用室内空间特点与乡土织物团进行融合再设计,这样最后得到的图案既富有传统民族特色,又能代表现代装修的设计风格。

三、利用乡土织物装饰纹样融入现代室内设计

(一)壁纸

乡土织物最具特色的元素是纹样,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是最为广泛的,一些室内设计的图案或多或少都会呈现出乡土织物艺术特色的影子,而壁纸的设计更是着重的借助了乡土织物的这一特色。在现代家装设计中壁纸一直深受喜爱,壁纸的纹样一直都是人们选择时考虑的重点,中国风式的壁纸更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借助多个民族织物的艺术纹样,壁纸的纹样既有传统的样式,又有基于乡土织物纹样之上创新得出的新兴图案。融合了中国艺术样式的壁纸图案呈现出或稳中端庄、或高贵典雅、或娇俏喜人的不同风格,正是这些精致而又灵动的纹样,使得乡土织物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无限放大,也发扬了民族文化。

(二)标识与导向系统

中国风的设计内容十分完整,利用民间艺术形式不断的创新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成为无数设计师所追逐的,当前室内设计中的标识和导向系统的设计也更多的开始借鉴民间艺术的元素,乡土织物纹样更成为了设计师青睐的内容。乡土织物的纹样富有独特的魅力,相比较普通的直线或曲线而言,乡土织物的纹样变化更具有多样化特点,其纹路的走向与单调的直线或曲线走向相比具有别具一格的风采,是现代室内设计中乐于采用的设计元素之一[3]。例如,在一些大型酒店之中,我们可以遇到多处融入了各种乡土织物纹样的指标,酒店客房上的门牌号有许多都会采用云纹的绘制方式,这样制作而成的数字相比正统的阿拉伯数字更具有民族特色,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艺术魅力。

(三)家具与陈设

人们在室内装修设计之中总会考虑到总体的家装风格和家具的协调性,因此一旦选用了民族风或者典型的中国式设计时,都会购置更能与中国风相称的家具,这些家具通常是采用木质材料,而且在雕刻设计时也会利用乡土织物中的纹样艺术。或者在选定室内设计风格时,人们更倾向于时尚现代化的设计风格,此时要想在设计之中融入更多的纹样装饰,就需要通过改变这些乡土织物纹样的材质、外形、结构等,实现再创作。

四、利用乡土织物的布料特征融入现代室内设计

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些乡土织物都是利用棉、麻、丝等材料制作成成品的,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利用这些布料进行装饰,更能展现出乡土织物的艺术价值,棉、麻、丝的布料质感会为人们营造出温馨、浪漫、舒适等氛围,让人沉醉其中。例如利用丝质的布料包裹在灯笼造型的现代灯管外,可以体现出中国风的设计之感,更能体现出乡土织物应用于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五、结语

乡土织物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应用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价值和魅力,也良好的发扬了传统文化,当代的室内设计行业可以充分的挖掘出乡土织物的文化内涵,将其与现代室内设计融合,促进现代装修设计开创性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晓艺. 民间织物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

篇9

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诸多门类,包括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方面,严格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

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得到整体保护。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摘录三位权威人士在《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论坛上的发言,与读者共飨,并就其中的观点和看法与读者商榷。

“非遗”:不该忘却的城市精神载体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多姿多彩,其中包括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现代民族团结奋进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就是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独特特征和。

在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塑造城市个性、提升生活品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依靠口头、行为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破坏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做好包括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估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达87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确定了2200个,从业人员达到了2万多人。中央财政从零到投入18亿元的经费,有力地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028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文化部确定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数达1000多人。一大批传承人出色的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一的项目保护逐渐转向整体保护,文化部先后公布了六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施了整体有效的保护。近年来,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馆展示中心稳步推进,全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座,展示中心96个,为全面展示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是入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多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成功当选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早日出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包括城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一位德国历史学家针对中国的旧城改造提出: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也会有,而你们曾经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一位知名学者也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事关一个城市的人文态度、人文素养。我认为这是事关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和我们后代回家的路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系城市历史脉络的延续,我希望大家都给予高度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重要责任,不仅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不让我们的后人忘记回家的路。

京剧,现代城市重要的文化经脉

我毕生钟爱和从事的事业——京剧艺术,其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

西皮二黄第一次进入上海是在1867年,当时引得全城轰动,市民争抢观看,一睹为快。据记载,沪人初见,趋之若狂,在我的想象中,这并不亚于《阿凡达》上映引起影视热潮。京剧来到上海以后,便风靡全城,其他表演艺术几乎是望尘莫及,本地原有的昆曲,当时有点门庭冷落,京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雅俗共赏。京剧这一称谓正是来自上海,1876年,上海《申报》正式刊出京剧之名,意思是来自北京的戏剧剧种,从此这一称谓取代了“西皮二黄”,而一直沿用到今天。随着京津名家谭鑫培、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相继到上海演出,上海本地同样涌现出大量的名角,其中周信芳先生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正是他使上海成为海派京剧的发祥地,与北方京剧形成双峰并立的良性竞争局面。北京、上海,南北呼应,开启了长达近百年的京剧鼎盛时期。与许多戏剧剧种相比,京剧的历史并不长,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它成为国剧、国粹,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呢?

首先,京剧吸收、汇聚、熔铸了众多地方戏曲乃至其他各类艺术的精华,可谓融众家之长于一身,集中华艺术之大成,拥有博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这种兼收并蓄,融汇创造的精神正是京剧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发展重大的重要基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既由多个地方剧种升华而来,又以深厚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回馈地方剧种,使许多地方剧种得到滋养和提高。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多样化进步和繁荣。

其次,京剧云集了众多大师级人物,以及他们用心血浇铸的大量经典作品,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剧种。由于京剧的艺术语汇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凭借精湛的演艺和优秀的剧目,因此能够通行全国。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体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京剧得到了城市的有力支撑和推动,它酝酿、发源于农村,诞生、成熟于北京,繁荣、兴盛于上海。正是城市强大的集中性与辐射性,使京剧得以极大地拓展生存的空间,赢得上升的高度,获得长足的发展。仅以上海而言,这座城市不但为京剧定了名,更为京剧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评论理论等诸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进过大型都市的剧种,其艺术能够得到长足的提升,其市场能够得到充分的拓展,其影响能如此广泛和深远。另一方面,京剧的繁荣也使城市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城市精神得到了足够的升华,城市的力量推动了京剧的成长,京剧的魅力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因此,京剧与城市的关系是血脉相连、无法拆解的。

当然,一种艺术自有其盛衰转变的自然规律。近几十年来,戏曲艺术逐渐从市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趋向边缘化,各地地方戏如此,京剧也不能例外。这里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多元选择的影响,也有京剧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总之,原因众多而复杂。但是有一点我坚信,既然在近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空间内,我们整个民族都深深浸润于京剧的美妙艺术享受中,那么它值得也理应被我们永久珍惜、永远呵护。这是因为我们从传统中走来,身上、心中无不带有传统的印记,而传统正是我们面向今天、走向未来的基点和底气,更何况京剧是那么一种令人赏心悦目、铭心刻骨的美好剧种。对京剧我们没有舍弃的理由,只有保护和提升的使命。相信只有通过对优秀传统弘扬和提升,并与现代市场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和谐中谋共处,城市的文化才能在拥有亮丽的同时拥有一份深沉,在拥有时尚之轻灵的同时拥有一份厚重。

所以,我们要培养有志于京剧艺术的优秀传承者,将传统的技艺和经典剧目原汁原味传承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妥善留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的广泛发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延伸,主要靠京剧艺术工作者的自身努力。只有同时做到以上两点,京剧艺术与城市文化才能同时焕发古老的与现代的双重魅力,达到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

一个健康的人,从儿童成为少年,从少年成为青年,再从青年成长到壮年,他的骨骼和肌肉在不断扩大,他的心智和才能在逐渐成熟,他的经脉随着骨骼、肌肉的增加而延伸,以便将心脏供给的血液和养分,源源不断地传送出来,令人始终拥有充沛的活力。我们发现,在这一个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样被完全代替,没有任何一样被彻底消灭,他们只是在进步,在演变,在和谐共同成长。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健康的、不断成长的人,那么建筑便是它的骨骼和身躯,版图便是它的肌肉,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和市民社会生活水平便是它的血液,而支持、成就它的则是一条条文化经脉。京剧艺术正是一条永恒跳动的经脉,它的搏动牵动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各类艺术,它与其他千万经脉一起构成了整个城市。没有文化的经脉,一个城市再怎么高耸,再怎么庞大,也只能是一个缺乏智慧、没有活力的躯壳。

共荣:古今城市文化的繁盛之路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但是城市的发展,却往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的境地显示了我们对于发展方式的不同的理解。

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的消失,我们曾经称雄世界的棉纺技艺在何方?大片水稻田上耸立起现代化的工厂,悠扬婉约的吴歌如何能飘荡在我们的天空?中华戏剧的剧种曾经达到过二、三百个,但是今天,大都市的新建剧场不断涌现时,传统戏剧演出却廖若晨星。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如何来消除这些灾难?我感到有三个方向:

第一要适度修复和恢复我们的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场景、语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这样的场景和语境,单独把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存下来,当然这很重要,但是却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棉纺技艺是以上海郊区为代表的。黄道婆在元末改造了我们的棉纺技艺,使我们的棉纺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黄道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得益于当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上海处于国内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且上海当时的土地近海,不能种水稻,盐碱地只能种棉花。另外,当时传统的男耕女织在这个阶段发生重大的变化,妇女织布不仅是为了服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服饰可以成为商品。

到了19世纪中叶,长三角以及上海周边的棉纺业,产品远销欧洲和全世界。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这样的技艺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它流传下去?我们不可能恢复过去的时代,我们只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思考这个问题,适度恢复一定的文化生态。上海的徐汇区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些工作,准备在黄道婆故乡的周边种一片棉花、水田,重新恢复这样的场景,在中小学开辟这样技艺的传授。我们不是要真正推行这样的技艺,但是至少在某种场合,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和文化的精神传递下去。因为上海女性的文化人格的形成和黄道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当今世界看,城市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规范,每个城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城市化的进程和更新,就要考虑到我们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有利。

第二要重新引导我们民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取向和情趣。我们观摩昆曲,聆听评弹,这些优美的戏剧,它的出现表示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城市生活。昆曲和评弹的发展,和当时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生活,和当时民众的审美需求和意愿是一致的。现代生活走向简约化、通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美好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我们在追求生活更美好的形势下出现的,是当时的一种优秀的文化。比如说顾绣(包括苏绣),它的意义在于它融合了人的文化精神、人的审美感受。顾绣不是一般的女工都能干的,它要求你懂得琴棋书画,要懂得如何把琴棋书画融入技艺中去。上海松江恢复了顾绣,但工厂主只是把几个女工关在屋里成年累月刺绣,技艺方面是得到了发展,但达不到真正顾绣的意境。历史上的竹刻,不是拿刀刻几下就行了,还有深层的文化含义融入在竹刻中,这刀就是笔,是用笔在书写。城市化进程给我们提供了条件。但是不够,还要融入一种优良的审美情感。

我曾跟上海的一些女孩子和媒体记者说,你们能不能把生活服装和工作服装分开?你们难道不能从旗袍的发展中得到另类的感受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得不面临一个更新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科学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传承中的创新和变化。我们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会强调原汁原味,这个不错,总体上是对的,但是这个原汁原味的理解并不是我们原模原样的不动,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回顾我们的历史,哪一样东西流传到今天是一成不变的?

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research for many years practice, the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 local plants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ption applied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way,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city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必要存在因素,同时也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植物造景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特点以及习性,要达到植物造景符合审美原则与合理栽植原则,就必须把握好植物个体美以及植物与景观的配合美,这不仅是对植物习性以及生长特性了解程度的考验,也需要把握景观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合理的组合搭配。文章通过植物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造景的艺术原则阐述了植物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乡土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1乡土植物的生态作用

乡土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观与活泼气氛,同时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活动及动物的生存创造优良的条件。它们能大幅度地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可以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空气中的噪声等。同时还能使城市居民在优美的绿地景观中放松心情,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仅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菩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争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园林绿化中植物的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

1.2乡土植物的联想作用

人类感受到的各种园林美,主要有三大类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园林中有清新宜人的环境、广阔的户外活动场所。园林中山青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处处呈现出生机盎然自然美景象。如园林中的声音美、色彩美、姿态美、芳香美等都属于园林中的自然美,而这些都是植物赋予人类的美。其次,园林植物还有一种更具哲学性的美,那就是植物的意境美。中国灿烂的文化赋予了植物抽象的,但极富于思想感情的美,即意境美。植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植物分类学上的科、属、种关系),人们在欣赏植物的同时,融人了自己的思想情趣与理想哲理,将植物的形象之美人格化,并赋干一定的品质与内容,如松之坚贞不屈,梅之清标雅韵,竹之刚正不阿,兰之幽谷品逸,菊之傲骨凌霜、操介清逸,荷之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正气,此外还有红豆相思、紫薇和睦、萱草忘忧、石榴多子、松柏长青、牡丹富贵、桃花幸福、翠柳惜别等。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这些特性,效仿自然,再现生境美,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因此,了解和掌握植物的文化内涵,是园林绿化设计中配置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手段。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乡土植物的选择

时应体现出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在城市园林景观风设计时,具各地特色的乡土植物的种类繁多,生态各异,见于造园的大体属于两大类型,一是属于观赏性植物,以它的天然属性和体态为造园家所赏识;另一种是属于绿化性植物,会使景物画面富有层次,充满生机。若能做到适地适树,则植物长势旺盛:若选择优良、珍贵植物品种,则能提高园林的艺术档次,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合理选择科学配置,具体如下:

2.1因地制宜,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植物是生命体,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问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2.2强调乡土植物的景观功能

园林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用生态学理论作指导,遵循植物的发展的规律,营造植物群落的多变性。植物是园林绿地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要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其色彩、形态、生气表现各异,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相变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变化,通过合理布局,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艺术景观。设计时可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以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形成季相特色,如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

2.3注意选择有特殊观赏效果的乡土植物

应注意;在姿态、体形、色彩、芳香、声响等方面各具特色的观赏植物,合理地予以配置,以达到满足不同感官欣赏的需要。如雪松、龙柏、垂柳等主要是观其形,樱花、紫荆、红枫等主要是赏其色,桂花、腊梅、丁香等主要是闻其香,“万壑松风”、“雨打芭蕉”等主要是听其声,而“疏影”、“暗香”的梅花则兼有观形、赏色、闻香等观赏效果。巧妙地将这些植物配置于一园,可同时满足人们五官的愉悦。

2.4强调乡土树种的应用,以能突出地方特色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海口的椰风(椰子),苏州的香雪海(梅花),这些植物景观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

在实际设计中,城市园林设计的首要工作就是绿化树种选择,接着才能考虑植物的配置,具本土特色的园林植物的配置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任务。乡土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地域城市园林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以美感,使其生动活泼而富有季节变化,在设计时应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造景设计。

3.1利用叶色造景一

般常绿针叶树的叶色为景绿色,常绿阔叶树的叶色也为暗绿,但具有光泽,而落叶阔叶树的叶色差异较大,具体到每一个种的绿叶色彩均不相同,石楠、冬青、香樟、飞蛾械、黄杨、梧桐、侧柏、杨树、柳树…有嫩绿、黄绿、绿色、银灰绿、粉绿等各种颜色。近几年湖南各区域城市绿地中运用灌木作大色块布置就用了龙柏(深绿)、龟甲冬青(墨绿色)、金叶女贞(黄绿色)、大叶黄杨(绿色)、洒金千头柏(金黄色),用各种绿色就能配置出各种生动的图案。而不同的季节,颜色也会有浅浓的变化。春、夏、秋、冬时,叶的颜色也在发生变化。早春,香樟、石楠、山麻杆的红叶、垂柳、冬青、女贞、水杉的嫩叶都非常漂亮。深秋落叶前,红黄色的乌柏、橙色或红色的枫树或械树、火红的卫予、褐色的水杉、红色的盐肤木、黄色的银杏、无患子等更是令人陶醉。还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红枫、胡颓子、湖南特有的红花槛木等大大地丰富了园林色彩。

3.2利用树形造景

园林树林姿态多样,不同的树形可以给人以不同的风韵美和联想美。挺拔杨树、水杉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垂柳的万千柳条,随风拂动,却给人缠绵、惜别、柔婉的美感,棕榈形的苏铁、棕榈、蒲葵则带给人一派热带风情。龙爪槐的曲枝形、迎春的拱枝形、铺地柏的葡萄形等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联想。充分把握植物的姿态美,根据不同绿地的性质和要求就能创造出韵昧无劳的效果来。在园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常绿植物,它们营造出一种永恒的氛围。与其对比,落叶树则能为园林带来更多短时性的欢悦。对于落叶树种的选择,除了看叶和花,落叶树木不仅可在最需要阳光的时侯充分吸收阳光,还可与白雪共同构成精美绝伦的庭园雪景。臭楝、臭椿的冬态就十分俏丽,又不失飘逸。水杉落叶后的姿态也十分潇洒。还有一些花果树,冬后红红的果子挂在枝头,十分逗人喜爱,还可引来乌儿。如火棘、南天竹、卫予。

3.3利用观花树种造景

能够开花,且花大而美的园林树种一直是植物景观中的宠儿,而有些香花植物更能给人愉悦之感春天开花的有:白玉兰、紫玉兰、紫荆、紫藤、红槛木泡桐、合欢、海桐、鹅掌秋、樱花、桃花、迎春、杏花、金缕梅、连翘、流苏树、楸树等,夏天开花的有木槿、广玉兰、紫薇、夹竹桃、石榴、扼子花、棣棠、槐树、溲疏秋天有桂花、木芙蓉、夹竹桃、小叶女贞、胡颓子、油茶、金丝桃,冬天开花则有梅花、枇杷、腊梅、山茶根据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创造出四季花开不断、色彩缤纷、美丽芬芳的景观效果,可谓“一路春光四时来”。在风景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要借助乡土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增加了水体的美感。乡土植物也应与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海棠坞、梅影坡、芙蓉石等,从而加强城市园林景观生态植物气氛,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以营造城市园林景观浓郁的地域特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更注意追求景观的深、奥、幽,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的学科。既要考虑功能的社会性,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即园林设计应该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

参考文献:

[1]苏雪痕.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董晓华.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