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一后一起弄范文

时间:2023-03-20 23:4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前一后一起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2011标准)的要求,全县实验室、功能用房基本达标,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仪器配备达标率为85%,初中音、体、美、卫、劳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80%,小学音、体、美、卫、劳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70%。达标率与震前相比有大幅度提高。2.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任课教师专业对口占60%,部分教师跨学科任教。边远山区难以招进专业教师,客观上制约了教学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在教育教学中的能动作用。3.班级多,班额不足,教师任不同年级学科教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工作量大,待遇低,年轻教师纷纷转行,难留住年轻专业骨干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教师。(年轻的教学仪器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流失严重。)4.管理职责、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差。

二、努力达到仪器配备标准

2010年上半年,我们根据《四川省教育装备标准》(2007标准)和边远山区班额、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从物尽其用的原则制订了《平武县中小教学仪器配备实施方案》并报送计财、政府采购办招标,年底配备到位。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与《四川省教育装备标准》(2011标准)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多渠道资金,按照省教厅(川教〔2011〕61号)文件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重新制订《平武县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缺口配备方案》,努力改造薄弱学校,尽力达到配备标准。

三、加强常规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各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是重点。虽然各校按照省市县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一些职责、制度,但不完善,履行职责、执行制度差。因而,建立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是当务之急。

实验室的管理具有复杂性,管理方法因时因地而异,但在管理和措施上却有共性。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应做好如下基本工作:1.建立明确、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员职责,建立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规则、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则应张贴在教室前方,其余应分别张贴于实验员办公室和准备室。实验室管理是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使用,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及课外做实验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管理。在使用中管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管理的一般原则是:管而不死,用而不乱。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仪器设备,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要求实验员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建帐、摆放、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实验室的大部分仪器,特别是专用仪器,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所用仪器设备的特点,又特别是一些精密、过重的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操作规范。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作详细的使用记录,作为以后检查和维修的凭证。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学校实验室是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做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学仪器无论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实验员要针对各个实验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作好预案,同时要在实验前彻底检查各个实验器材是否安全可靠,排除安全隐患,将安全系数提到最高点。实验中,实验员、上课老师以及学生都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使这实验得民主集中顺利进行。实验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按照预案实施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争取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4.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实验室工作是各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帐、卡、物相符,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进帐、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教学年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

四、加强维护保养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维护保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在这些具体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才行。要按照不同仪器的不同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既可减轻仪器损耗的程度,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前提。1.实验仪器设备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对使用的实验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率。2.提高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是发挥实验仪器设备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使用率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功效就大,经济效益也大,否则,影响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工作。实际上实验仪器设备放置不用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充分发挥其效能,就将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等于浪费。3.实行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全市已推广使用《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在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配置、使用、查询、统计、分析等方面,提供了科学、快捷、方便的管理方法,也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减轻了管理工作量。为了合理的使用、配置、管理仪器设备,能充分发挥实验仪器设备的效能,各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分散与集中管理相结合,有效利用有些实验仪器设备,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使用,对教学和教研的开展也不利。 五、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 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员,特别是实验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和理论探讨,提高教研理论水平。要对各学科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实行管理员上岗制度,定期对管理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定,逐步提高各类管理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具体方法:1.外出学习。对于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培养前途的管理员,可采取上学深造、外出进修、短期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如: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实验员,作为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的骨干,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以高带低。建立“高、中、初”三个层次的技术管理结构。例如发挥高级实验员在教学实践和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一技之长,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扶助实验技能比较低的实验员,加强对在日常第一线工作的初级或中级实验员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实验员的积极性,圆满完成教学和教研研任务。3.专职培训。如:对于一些大型、精密、贵重的实验仪器设备或某项新实验技术,要有针对性的配备经专职培训的实验员和维护人员,保证这些仪器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管理。

六、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员待遇

篇2

班上的同学都在传许小陌喜欢王佳仁。谁说不是呢?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了以前还曾是门对门的邻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大家齐刷刷地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任由王佳仁怎么解释,大家就是不相信他们俩会是“死对头”。

“佳仁,你就别解释那么多了,这不是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么?如果许小陌不喜欢你,他都搬家了,怎么不转学呢?他家附近不是有中学吗?”同桌单灵的一席话讲得王佳仁哑口无言。

是呀,许小陌为什么不转学呢?每天那么远的路,还得转两趟车,累不累呀!可是,许小陌不转学是因为我吗?他喜欢我?怎么可能?

王佳仁可是不会忘记,从小许小陌就爱欺负她,不仅抢过她心爱的玩具,还揪过她的小辫子。在小学时,有一次因为自己向老师报告许小陌考试想偷看她试卷的事,可恶的许小陌竟然用一首打油诗来取笑自己的名字。“佳仁不是人,是根葡萄藤,葡萄不结果,只能当柴火,柴火不好烧,就在野外抛。”一想起这打油诗,王佳仁就气得牙痒痒,恨不得踹许小陌两脚。

难道他是欺负我上瘾了?他觉得我是个软柿子好捏吗?王佳仁气鼓鼓地想。“哼,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王佳仁自语,最后决定如果许小陌以后再敢欺负自己,她就把他小学、初中时的那些糗事都官扬出去。

B

高一的暑假,许小陌一家就搬离了原来的小区,在城市新区买了房。新区有一所不错的中学,搬家后,父母就准备为许小陌办转学,但他不愿意。

“干嘛要回到那么远的学校上学呢?每天转几趟车,不累吗?”许爸爸不明白儿子心里怎么想的,但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意见。

许小陌才不愿意转学呢!在新的学校里哪有现在有趣?心底里,他确实是舍不得离开王佳仁。虽然一直以来,王佳仁都不当自己是回事,但他就是喜欢和她待在一起,就算吵吵嘴,也是有意思的。其实心里面是想说些好听的话哄哄她,但习惯了,每次开口都是对她“冷嘲热讽”,王佳仁当仁不让,一点也不输给他,两个人往往没说几句话就以一番“气势磅礴”的争吵结束。很多年了,他们一直都是以“争吵”的方式交往。

在班上的同学都盛传“许小陌喜欢王佳仁”时,一向高调的许小陌竟然默不作声,这就更加证实了大家的揣测。许小陌默认了,王佳仁可不干,她烦死他了。高一的期末考前,他们两人又因为争论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吵了一架,最后不欢而散,这不,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说话了。

一天放学后,已经忍无可忍的王佳仁跑到许小陌平时等公交车的站台等他,决定把事情解决。可是左等右等,半个多小时都过去了,还是不见许小陌的影子,站台上的人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王佳仁等得怒气冲天。看着渐渐暗淡下来的夜幕,她喃喃啐道:“这个许小陌上哪去了?走丢了不成?”

无精打采地回到家,才推开门,王佳仁愣住了。她意外地见到自己苦苦等候的许小陌,居然跑到她家来了。惊愕问,许小陌也转过头看见她,开口说:“都放学这么久了,你上哪儿玩去了?”

反客为主?王佳仁不屑地冷哼:“我爱上哪上哪?这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佳仁,你怎么说话的,不像话。”王妈妈正从厨房出来,听见她的话后,就数落她也追问起放学这段时间,她跑哪去了。

“我当然不像‘画’,像画就得贴墙上了。”王佳仁没好气地说,眼睛却愤愤然盯着许小陌。

在他们正大眼瞪小眼时,王佳仁的爸爸回来了,一进门就说:“小陌,这些天你就住在我们家,你爷爷上午不小心摔倒了,好像是骨折,你爸妈都回去照顾他了……”

王佳仁没注意听爸爸后面的话,她被许小陌这些天要住在她家的消息震到了,她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怎么办?被同学知道后,怎么解释呢?真是百口莫辩了!

“给叔叔阿姨添麻烦了。我其实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但我妈就是不放心,非得给你们家添麻烦。”许小陌说,眼光却偷偷打量王佳仁的反应。

“看你这孩子说的,多见外。你爸妈不在这,我们当然得照顾你,我们两家可是多年的老邻居了。”佳仁爸爸接着说,“吃完饭,我先载你回家拿换洗的衣服,佳仁你把书房整理一下,帮小陌铺张床。”

王佳仁半天缓不过神来,她被震到了,脑子里一片混沌。虽然以前邻居时,许小陌曾赖在她家不肯回去,在她的床上睡过,可那是遥远以前的小时候呀!现在都长大了,怎么还可以让他在家里留宿呢?她暗暗怪父母多事。

C

虽然去学校时,王佳仁小心翼翼地刻意与许小陌一前一后地保持一段距离,但还是被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同桌单灵一下课就趴在她的耳根边问:“佳仁,好奇怪?许小陌这些天怎么天天都跟在你后面一起上学?你们不同路呀!”见佳仁没有反应时,单灵又紧接着问:“难不成像那些男生说的,许小陌他……”

单灵的话还未说完,王佳仁就着急地辩解:“别听那些谣言,怎么可能呢?”声音虽大,但明显没有底气了。

单灵没再说话,脸上却流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王佳仁心虚,她站起身恼怒地说:“神经!太无聊了。”然后急急地逃开。

在走廊上,透过玻璃窗,她偷瞄了一眼正被一群男生围住的许小陌,伸长耳朵,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真没有,王佳仁一直视我为死敌,我们怎么可能呢?我没转学,还不是因为舍不得离开你们这群不安好心的狐朋狗友。”许小陌信誓旦旦。

王佳仁听在耳里,心里却堵得慌。看着眼前偌大的校园,她觉得自己竟然是那么孤单。

放学回家的路上,许小陌没话找话,可王佳仁就是不开口。

“又干嘛啦?王佳仁,你怎么老生气?这次是谁惹你?”许小陌温柔地安慰。在他靠近她时,王佳仁突然大声说:“少来!你离我远点,本来事情就解释不清了。”

“解释不清就不解释。”许小陌用讨好的口吻说。

王佳仁转过头,厌恶地看了一眼许小陌。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表情愣愣的。她抬起头看着蔚蓝的天空,莫名地发出了一声叹息。

“你有心事呀?考第一名还困惑?”许小陌小心地问。

王佳仁转过身,默默地看着许小陌,犹豫一阵后,问:“许小陌,你为什么不转学呢?”

“就这问题?你猜呢?”许小陌乐了,眯着眼问。

“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子,怎能猜对?”王佳仁不解气地说。

“你先说说你刚才为什么叹息?我就告诉你。”许小陌又开始逗王佳仁。

“不说拉倒!反正我们也只是死敌。”王佳仁甩下一句话后,一个人跑开了。

许小陌无邪地笑,他太了解王佳仁了,她明明知道的事就是非得他亲口说出来,不然就会生气。可是她生气的样子多可爱呀,气鼓鼓的,头一甩就跑了,长发飞扬。

许小陌记得许多小时候的事。在幼儿园时,他只喜欢王佳仁手上的玩具,她玩什么,他就想要什么,他还特别喜欢王佳仁辫子上的蝴蝶结,粉粉的蝴蝶结随着她蹦蹦跳跳,像两只蝴蝶在翩翩起舞。那时,他就是想抓住蝴蝶,可王佳仁不让,抓到了她的小辫子,弄哭了几次,为这事,他没少被爸妈批评;他还记得小学时自己曾写打油诗取笑她的事,那次是因为考试时自己有道题一时想不起来,就想参考一下王佳仁的试卷,可她不让,还汇报

老师,让他被全班同学嘲笑,更可气的是王佳仁居然说他“小陌小陌,小偷小摸”,这是何等耻辱?当天,他就被王佳仁逼得才思如涌,一挥笔就写下了自己今生唯一一首诗作,一时间里全班热传……想起往事,许小陌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润的神采。

D

许小陌在小学、初中时,和众多男孩子一样,贪玩,淘气,成绩糟糕得让王佳仁嗤之以鼻。可是上了高一后,许小陌就像变了个人,他居然转性知道学习了。虽说目前还暂时无法撼动王佳仁“学习霸主”的宝座,但每次考试,两人的成绩都相差无几。

一直凌驾在许小陌前面的王佳仁,其实早注意到了他的改变,虽然他还是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他上课很专心。王佳仁嘴里虽说不屑一顾,但从不敢掉以轻心。这是王佳仁在许小陌面前最得意的事,她不愿意输给他。

输给他以后还不知道要如何欺负我呢?王佳仁担心地想,担忧化为动力,一天也不曾放松过。她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和许小陌这样争争吵吵十几年了,到底算是死敌呢?还是好朋友?在他搬家走时,望着那些搬家工人忙碌的身影,她竟有些感伤。她以为他很快就会转学走了,以为再也看不见他,因为最后一次争吵时,他曾恶狠狠地对她说:“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你给我走得远远的!”

升上高二,报名那天,她在校园里磨蹭了半天,却一直不见许小陌来报名。站在郁郁树影中,她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荒凉和疼痛。她以为他真的转学走了,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过往那些“唇枪舌战”的画面,想起来竟觉得有一丝温馨。

上课那天,她在教室里突然看见许小陌时,真是惊呆了。但一看到他正邪恶地冲着自己笑,心里涌起的快乐瞬间消失。王佳仁冷漠地把视线移开,然后凛然走回位置,继续与他冷战……

可是许小陌已经住到家里了,朝夕相处,总这样冷战也不大好吧?再说他爷爷生病了,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他?王佳仁心里烦乱。

当她听见许小陌对那群男生说,他不转学是因为离不开那群狐朋狗友时,自己心里有多失望?他不是因为我么?哼!什么人嘛,成绩好一点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吗?王佳仁胡思乱想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微曦初露,两人又一前一后去学校了。

许小陌在街道拐弯时追上了王佳仁,他说:“你昨天不是问我为什么不转学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答案了。”

王佳仁心里一阵窃喜,但依旧漫不经心地说:“昨天不是说为了你那群狐朋狗友嘛。”

“我是因为你才决定不转学的。”许小陌认真地说,一脸庄重。

“少来!”王佳仁嘴里不屑,心里却乐开了花。

“因为长这么大,我至今还没有考赢过你一次,真不甘心,有损我男子汉的尊严,所以决定留下来挑战你。”许小陌的这翻话一出口,王佳仁就恼了,她忿懑地说:“那就放马过来,我接招就是,看看你到底有多少能耐!”

篇3

关键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点

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一年年来,正在快速稳步的向前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公路建设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公路工程结构层从上至下为面层、基层、垫层、路基四部分,基层直接位于面层下,起主要承重作用,基层的施工质量如果控制不好,不但会影响基层的效果,更会影响到整个公路的质量,所以我们在进行基层施工时,基层的施工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粒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具有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等优点。我们在进行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时,有些问题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比如接缝的处理,混合料的离析以及养护等,接下来,本人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混合料离析

离析是指水泥稳定粒料出现粗细骨料分离的现象,如果混合料出现离析,粗集料集中的部位因缺少细集料而难以碾压密实,细集料集中的部位,由于缺少粗集料而难以达到规定的强度。

我们在进行水泥稳定粒料施工时,要想控制离析,必须从混合料的拌合到运输,再到摊铺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或者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

1.1 要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如果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不足将会产生离析,混合料的总拌合时间一般在35s左右。下料斗向车厢装料时,成品仓放料斗距车厢底不应大于2米,从下料斗向车厢内卸料时要分三次卸料,第一次及第二次分别装车厢的前部以及后部,第三次往车厢中间卸料,这样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在装料时产生离析的可能性。

1.2 运料车行驶速度不能太快,对便道进行整修,保证便道平整,减少颠簸,车辆行驶时尽可能避免急刹车;采用大吨位的运输车,尽可能减少离析发生的概率,卸料时使混合料整体卸落;气温较高时,采用帆布进行覆盖,尽可能避免由于水分损失而在卸料时产生离析。

1.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摊铺宽度不能太宽,如果摊铺宽度太宽,部分粗骨料会被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刮到摊铺机的边缘,而使边缘骨料集中,摊铺宽度一般控制在6-8米。

1.4 当一车料卸完时,另一料车要紧跟着卸料,不能等刮料器把前一车卸的料刮完,这样另一车卸下的料就能与上一车最后卸下的粗颗粒料混合,通过刮料器送到分料室,螺旋布料器再次搅拌,混合料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就会减少。

1.5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受料斗应尽量减少卷斗次数,使两侧板的粗粒料少进入分料室,侧板堆集粒料太多时,可辅以人工将部分粗粒料除去,以减少离析。

1.6 螺旋布料器应均匀连续运转与摊铺机速度、拌合量相匹配,送出的混合料在摊铺机两侧数量一致,减少由于布料器不连续运转和输料不均带来的离析。

1.7 螺旋布料器支撑座也是粒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当粗粒料运行到支撑座时,由于支撑座的阻挡,粗粒料有可能落下来被铺筑,在路线的纵向上就有一行可能由于支撑座产生的离析,可用人工铲少量细粒料掺入后进行翻拌。

1.8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与拌合机拌合量相匹配,尽可能匀速摊铺,中途不停机,减少由于速度不均匀产生的离析。人工找平时应扣锹混合料,切忌扬锹远抛。

2 接缝问题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接缝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是指平行于道路中线的接缝。纵横向接缝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平整度差,严重时可产生基层裂缝,从而导致面层的反射裂缝,引起路面病害。当摊铺机宽度足够时,整幅摊铺时不存在纵缝接缝问题。当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足时,采用2台摊铺机一前一后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这样也可以避免纵向接缝。如果由于车辆通行等原因必须进行纵向分幅摊铺时,在进行第一幅摊铺施工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水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横向接缝是指垂直于道路中线的接缝,进行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摊铺时,每天施工的施工缝以及摊铺过程中断两个小时以上时,必须设置横向接缝。横向接缝的处理:摊铺水稳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人工将未端含水量合适的水稳料弄整齐,紧靠水稳料放2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水稳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水稳料(也可以用钢模代替方木);方木(或钢模)的另一侧用砂或碎石回填,回填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钢模)几公分;将水稳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水稳料之前,将砂或碎石和方木(钢模)除去,并将下层顶清扫干净,然后重新开始摊铺碾压;如果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将已压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未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的并向下垂直的断面,然后再铺摊新的水稳料。

3 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洒水覆盖养护,如果养生期间洒水量不足,忽干忽湿,会使基层出现表面松散,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稳基层的质量。在进行基层养护时,一般可采用不透水薄膜、湿砂、湿草帘、麻袋或者采用沥青乳液覆盖养生,不论采用什么养生方法一定要保证在整个养生期间路面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采用洒水保湿养生时,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应该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车辆通行。如果设有下封层,基层碾压完毕检查合格后,即可做下封层进行养护。

4 结束语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水泥稳定碎石较水泥稳定砂砾的应用更广,可见水泥基层的优点还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以及公路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控制住水稳基层施工的几个关键点,除了本文介绍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外,其中还有水泥剂量的控制、碾压的控制以及水稳基层摊铺碾压后实际高程低于设计高程几厘米的问题等,都需要严格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志磊,曲衍杰.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3期.

[2]崔建平.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5期.

篇4

关键词:古筝演奏;左手技巧;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14-01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o筝诗》

古筝的音色清丽悦耳、委婉悠扬,音乐表现丰满而多变。直观看来似乎只是右手的演奏起着主导作用,但仔细观察和细细品味后,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在古筝演奏中获得完美的音乐表现,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左手的吟揉按滑技巧的使用,这也是古筝演奏韵味无穷,有别于其它固定(或半固定)乐器的重要特征。

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赵玉斋前辈说过“左手是古筝的魂 ”,可见左手技巧对音乐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左手技巧应该怎样来体现呢?简单地说,它是通过按音、滑音、颤音(揉弦)、点音、吟音、弹音来体现的。

一、颤音

我国著名古筝教育家傅明鉴先生说过“左手按颤技巧运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颤运用,筝乐就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我个人认为,在演奏实践中,尽管不是所有古筝乐谱都会标记颤音,但实际操作中颤音却是必须要有的。事实上,颤音的多与少和决定揉哪个音尽管没有标准的模式,“能者多颤”也并非指揉得越多越好(相反如果颤太多反而会破坏乐句的连贯性),但如何精准的“颤得巧”、“颤得妙”、“颤到位”的确是强化古筝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法之一。

颤音具备以下规律:(一)根据拍子颤音。这种规律适用于旋律平稳的乐句,如《云庆》《三十三板》的第一段。四二拍子可以选择每小节第一拍的第一个音符作为颤音。(二)颤拇指音。当音符为大撮、小撮时颤大指音,另外弹奏勾托与快四点指法时也是颤大拇指所弹奏的音符。如《三十三板》第二段。(三)根据乐曲流派、地域性特点分重颤与滑颤等。河南派的乐曲《丰收锣鼓》中的慢板段往往需要突出6的颤音而《自由花》则重点突出2的颤音,而且河南派的颤音要重而幅度较大。客家筝曲里4和7都是需要加颤音的特殊音,它必须是有重音的颤音,也就是边按边弹产生带音头的颤音。但是它的其他颤音则要表现出南派的柔美细腻,所以要很细密均匀。

颤音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性:(一)使音乐更加连贯、悠扬。因为古筝是弹拨器乐,它总是呈现颗粒状的音符,要想演奏出像弦乐一样的平稳可以借助颤音使余音延长增加歌唱性。如演奏何占豪老师改变的古筝协奏曲《梁祝》主题,通过增加颤音使每个音符时值饱满达到连贯。(二)使音乐流派得到风格体现(这点我在颤音规律里已有记录)。(三)使肢体表演协调美观。演奏者在右手弹奏的同时左手在不断地变化着颤音的音,时而看左手时而看右手,显得左顾右盼灵活生动。

二、按音

古筝演奏素有“三分弹七分按”之说。古筝的按音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变化音按音、等音按音。由于古筝是以12356五声音阶定弦,所以“4”“7”需要通过左手压弦来改变音高,这就是变化音按音的产生原因。而等音按音是在某一根弦上通过左手按弦升高该音后得到另一个音高,要求把握按出的变音要与空弦上的音高完全相同,还要保持其音高的稳定。著名古筝演奏家林毛根老前辈曾经说过“弹筝右手看起来比左手忙,但曲子的风格韵味常出于左手。世界上凡是肉眼看得见的东西容易学,看不见的东西就难学。右手弹筝,手指按在那根弦上,看得明白;而左手按弦的深浅、颤音的掌握、收放的控制等等,更重要的是靠耳朵、靠感觉。韵味出于慢功。”的确,按音的深浅是很难把握的,不同的琴软硬不一,弹奏者必须靠耳朵对音准的辨别,加上对手臂手腕手指的控制而做到一步到位。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方能做到运用自如。

古筝的变化音按音最能体现乐曲的风格,如《春苗》引子里出现的降3使人马上联想到了苗族独特的旋律特点,还有《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中的介乎于还原4与升4之间的微升4音加上颤音后也是具有十分浓郁的新疆音乐风格。还有陕西风格与潮州派风格的乐曲都有很多“4”“7”按音,但是陕西乐曲中的4、7还分有苦音(也称哭音)与欢音(也称花音)。如周延甲老师写的《扫雪》,中间部分是欢音,也就是还原7的音高,而一前一后的乐段7则要音准为降7,也就是苦音。另外,潮州乐曲博大精深,它的“重六”“轻六”“轻三重六”“活五”“反线”等调式也是由于左手按音的变化而形成的。在不同的调式里4、7的音准不一,如 《寒鸦戏水》《画眉跳架》《红梅头》等4和7相对稳定也就是接近还原4与还原7,而《昭君怨》《柳青娘》都是重六调的乐曲,里面的7音比十二平均律离得7音较低但有不倒降7音;而4音比十二平均律里的4音稍高但又不到升4音。

三、滑音

古筝的滑音一共有两种,分别是上滑音、下滑音。

上滑音是指右手弹弦后,用左手在相应的琴弦上用左手向下按弦,使琴弦从某一音滑动到另外一个音;上滑音指左手提前按弦,使琴弦从某一音滑动到另一个音。在不同风格的乐曲里,上下滑音的风格也不相同,如《汉江韵》的滑音要直接果断,配合右手铿锵有力的演奏一步到位,体现出河南派乐曲的粗犷和奔放。而《渔舟唱晚》里的上、下滑音为了演奏出这首古曲典雅、舒缓的韵味,采取“早出发晚到达”的滑音,如做3到5的上滑音要有4的体现(但是不可明显),而河南派的3要直接滑到5,不体现出4。

四、点音

点音在筝曲中用的不多,它的演奏方法是手腕快速在右手弹弦后快速在相应的弦上向下点弦,要求动作轻盈而有弹性,不改变原来的音高。《西江月》《云庆》《香山射鼓》里有大量的点音,点音使音乐旋律增加了或活泼灵动或者华丽轻快的韵味。

五、吟音

吟音是上下滑音的连续性动作(如1212,从1滑向2后放回1再按回2),回旋音也属于吟音范畴,它分为顺波回旋(1滑向2再回放至1)与逆波回旋(从2放回1再按向2)两种。客家筝曲里吟音使用频繁、虚实相间,如同古琴演奏一样音符蜿蜒游动,既含蓄又高雅,让人回味无穷。

六、弹音

古筝的许多和声需要左手弹奏出来,就像钢琴一样,只不过古筝的音域没有钢琴这么宽广。

古筝左手的弹弦技巧除了和右手一样的基本演奏指法外,还有扫弦、捂弦(煞音)、刮奏。扫弦:左手手指靠拢借助手臂手腕之力向外急速连扫数弦,产生一种强大摄人的气魄。捂弦:右手弹弦后马上用手捂住发音弦段,是音符短促戛然而止,可以使演奏增加特色富于变化。古筝的刮奏极具特色,随不同乐曲不同意境而产生不同音响效果的刮走,若表现水声和云雾,用指尖轻盈划动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若表现暴雨狂风气势磅礴则要加上手臂手腕的力量在结束时快速扫余下约3、4根弦“甩”出巨大的共鸣。

七、结论

古筝易学难精,在于既要练好右手快功,使音色明亮、乐句流利连贯;同时还要练好慢功,做到“轻拢慢拈抹拂挑中”深藏人无我有之韵味。必须要有系统规范的学习历程,还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练琴态度。如今社会,学习音乐学习演奏古筝的人越来越多,要想自己的演奏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除了多观摩多学习多总结外,还必须要正确接受新知识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仅仅向古筝同行学习,还应当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勇于借鉴其他器乐的演奏方法,使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变。

参考文献:

[1]沙里晶、付华强、阎嘉颖编.新编古筝教程一[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2]李萌 编.饶宁新古筝演奏艺术及乐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篇5

看过《一九四二》的人都盛赞张国立、张默父子的表现是片中一亮点。电影中,张默扮演的“栓柱”是张国立扮演的“地主老东家”雇的长工,戏里因为天灾人祸,地位不同的两人一同走上了艰辛苦痛的逃荒之路。

虽然父子之前有过合作,但在大银幕还是首次牵手。张默从出道至今,任何事都会扯上父亲张国立,所以父子在媒体面前一向比较低调。因此,也会被猜测父子关系和谐与否。此次允诺一同为BQ拍摄封面,也是以往不多见的。

《一九四二》公映前的一个周末傍晚,父子二人如约而至。张默先到,一身嘻哈的休闲装扮。父亲张国立紧随其后,着一件蓝色修身中式改良的西装。虽然装扮迥异,但都心情不错。

拍摄前挑选服装,张国立不时为张默评点下。一向休闲范儿的张默换上一件白衬衫配马甲,一下子“成熟”起来。张默笑言快30的人了,该成熟了。

拍摄中,父子一前一后站在镜头前,前面的张国立板板地立在那儿,身后的张默则不时搞起怪来。父子的配合很默契。这时,发现父子长得真像,尤其是嘴角和眼神。

据说,拍摄《一九四二》期间,张默曾让Tim(蒂姆.罗宾斯)猜,栓柱跟老东家戏外是什么关系? Tim脱口而出父子。“很多朋友也说过,我哪个表情像极了我爸,我自己都没觉得,但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这个戏首要的就是要演得不像父子。”

默契的同时,父子的确也很不同,比如就是这说话的语气。张默:敢说、直白、无遮无拦。张国立:谨慎、考虑周全。

张国立点头,坦言和张默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有棱角,我没棱角”。

说到父亲的演技,张默直言在中戏读书时觉得父亲的表演有些浮夸,现在觉得挺好的。

而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坑爹的星二代”。“冯小刚导演看完《让子弹飞》后说惟一演得比他好的就是我。”

虽然采访中,父子异口同声拍摄《一九四二》中两人不怎么交流对方的表演,但能想象到,父子少不了暗下较量。这从采访中,张默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见一斑:“不是开玩笑,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把对方的戏呛了!”也许就是这种较劲成全了现在大家看到的“亮点”。

拍摄和采访中,注意到父子间的两个细节。当拍摄张默单人时,父亲张国立也拿着手机跟大家一起不停地拍,欣赏,溢于言表。其后吃饭期间,几次,张默都细心地为父亲夹菜。印象中桀骜的张默,眼前很乖。

“这样的饭菜在拍摄《一九四二》中从来没吃过吧?”我说。饥饿和减肥是《一九四二》难民组演员最近说的最多的话题。

“没有。全是水煮的菜,没有任何油水。西兰花、黄瓜、白菜,拿水一焯,出来一盆,就吃这个。” 张国立说完禁不住感叹:“拍完这个戏,张默现在不浪费一点粮食。”

张默说,同样是减肥,但他觉得父亲最惨。因为是顺拍,导演要求地主老东家要逐渐瘦下来,所以他和其他的演员都可以提前减肥,只有父亲必须要在拍摄过程中迅速瘦下来,这样不仅压力大对身体也比较有伤害。

“我的惨不仅在于赶紧瘦下来,也要赶紧地憔悴。不能睡,不能吃,还得泻。”

“很多人都问我你爸爸这么瘦,你看着心疼吗,我说我不心疼,因为我能体会到整个戏他都是快乐的。能遇到一个好角色,对一个好演员来说是快乐的。”“看得很深层啊。”张国立笑着打趣道。继而有感而发:“《一九四二》暴露出许多人性的本质,我觉得人的尊严是从肚子开始的,饥饿令人恐惧,这种恐惧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张默说,他不想像祥林嫂似的逢人便说拍摄的辛苦,其实现在说起寒冷和减肥的事,就像是在说花絮。他其实最想表达的也是最受益的,是拍摄《一九四二》的6个月,他成长了。“我觉得这是可以拿来吹牛的事,我拍了《一九四二》。”

现场封面拍摄最后一个画面,是父子打牌。两人轻松地出着牌,嘴里不时念念有词。“管上……”但当父子交替地说着这句时,又仿佛看到了一种较量。应了一句话,上阵还得父子兵。

张国立:生活中他是儿子,戏里他是我的长工

BQ:张默,这次拍摄,相对以往会否因为父亲在身边而更有压力?

M:不会。我爸也在想他的戏,还要想怎么减肥,他有很多他的问题。要说压力主要是琢磨自己的表演,这个戏导演不希望演员撒狗血地去演,情绪释放的戏导演也要求我们憋着演。但可能之前做了太多的准备,演情绪的戏时,心里那些东西会往上涌,这个情绪已经产生了,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它去哪儿?这是很累的一件事。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舒服,需要时间去消化。

BQ:国立老师您会有意关注张默的表演吗?比如跟他说哪场戏演的好或不好?

L: 不会,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因为我也干过导演,我知道导演对一个戏整体风格的把握和要求是想好了的。冯小刚为这个戏准备了十八年,为什么开始他让我去导东北那部分的戏时我迟迟不肯答应?就是我觉得这个戏在他脑子里每一个画面都存在了,所以这个事很难。我不会要求张默怎么怎么演,因为也许就是我的一句话会给他造成困惑,毕竟我的想法跟导演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从来不说。生活中我和张默是父子,在戏里他是我的长工,我们要按照这个方式生活。

BQ:你在琢磨自己的表演时,会跟父亲交流一下吗?

M:并不是说现在“我行了”就怎么怎么样。面前有本书你干嘛不翻?问题是这本书他也有他的困难,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肯定首先是自己解决,而且我也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功课了,在现场肯定是有问题先问导演。

L:最重要的是,当拍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除了完成自己的那段戏之外,都累得饿得不愿意说话。说台词都不停地喘气,我们难民组的演员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不拍戏的时候谁都不在帐篷里呆着,全在冰天雪地里坐着。因为一进帐篷就暖和,一暖和那种状态就没有了。每个人都在减肥,每个人都不吃东西。一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人家都在帐篷里热乎乎地吃东西,这些人都在外头寒风中坐着,谁都不吃,看着大家吃饭。

BQ:张默这两年参与的两部电影《让子弹飞》和《一九四二》,都是大导演大制作,跟他们合作,心里会有些紧张吗?

M:我都不怕。越是大牌导演越对演员很有亲和力。姜文、冯小刚都很会讲戏,讲戏要敞开心扉。姜文就说,演员在现场要把衣服都的话,导演也得跟演员一块把衣服,这样演员才不会害羞。

BQ:在这两部大碗云集的戏里你的表现都能成为亮点,是不是之前做了很多准备,想着别被人比下去……

M:原话写,别改——因为我爸是张国立。DNA。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这样的。

L:我很受用(笑)。

M:我爸也跟我说演戏就是游戏心态。演戏本来就是老天给你的命。

L:我说的是两种状态,游戏态和生活态。

M:我就是游戏态。大导演手底下不缺演员,他为什么用你你也不知道。像《让子弹飞》小六子那个角色,在选我之前已经选了800个演员。

BQ:这跟你爸爸是谁没有关系吧?

M:也有关系,关系加实力,才是硬道理。

L:但我没有介绍过你,这两个我都没有介绍过你。

M:你说这话没人信。我就是一条名犬,因为我爸是名犬。

张国立:已经有人叫我“张默他爸”了

BQ:张默曾说拍摄《一九四二》让他成长了,主要体现在哪儿?

M:就是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前没有挨过饿、受过累,有一点点的不顺心都会把它变成情绪。

BQ:像张默这样的年龄比较排斥灌输性的教育,这6个月的感受和思考远比听父母讲道理更受用吧?

M:这也是我想对天下父母说的一点。如果你的儿子特别淘气,别说他了,送他一张《一九四二》的票吧。

BQ:你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吗?

M:还没有,我想等到首映礼,那是属于我们的首映礼。(会忐忑自己的表现吗?)不会,我已经是一个有经验的演员了。一个大导演说OK了,那不可能是不OK让你OK了。

BQ:但是后期可能每个人都会剪掉一些戏,据说《一九四二》中你有一场精彩的戏被剪掉了,有些失落吧?

M:因为我是游戏心态,所以无所谓。

BQ:国立老师已经看了,有特别留意下张默的表演吗?

L:第一次完全被剧情带入进去了,第二遍我留意张默的戏,感觉到了冯小刚为什么说张默的戏像高粱酒,有劲儿。

BQ:国立老师现在会否觉得别人夸张默比夸你更高兴?

L:以一个父亲的心态来讲是这样的。我今天还跟张默说,我发现现在大家都以特别善良的心在对你。有个记者曾经跟我说,大家对张默可能有些误解。我说不是误解,是我们缺乏一个更深的了解。张默做过错事,这个错事给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肯定的。但是你跟他接触多了,了解之后会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有单纯和率真的东西,这在一个演员身上保持住特别难得。

BQ:通常孩子长大后跟父母的交流就少了,拍《一九四二》这6个月比你们以往一年在一起的时间都多吧?

L:比三年都多。

BQ:有一段时间,大家提到张默会习惯说是“张国立的儿子”。据说,你以前很不愿意听别人这样讲?

M:大家随便叫,确实这就是事实。

BQ:国立老师是不是很期待有一天被称是“张默他爸”。

L&M:已经有人说了(父子俩异口同声)。

张国立:希望我们民族的合力越来越强

BQ:采访姜文的时候,他当时就夸了张默。姜文导演有没有当面表扬过你?

M:他送给我一个礼物,这让我觉得我得到了亚洲最好的奖项。那是他自制的一个奖,叫子弹飞奖。(冯小刚导演呢?)冯导送了我一套西服,他说这部戏拍得那么累穿得那么脏,但会换来成果的。当咱们首映礼的那天,我要送你一套阿玛尼的西服,让你倍儿帅地出现。

L:今天有个记者跟我讲,张默说他演了这个戏可以息影了。我想跟张默讲,你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在一个正正经经的好电影里面演过一个男主角,你怎么可以息影呢?你还要继续下去,因为每一次积累的经验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BQ:说明张默比较自信。

M:我主要是觉得人生可以干很多事,不见得只做一件事。我演戏就是为了玩,我跟最好的人玩过了,我就能干点别的了。这可能是两代人的区别。我爸这一代,为了给我们建立更好的安全感,他们牺牲了他们的安全感,他们一辈子在工作,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一个更好的未来。

BQ:刚你说冯小刚导演送你阿玛尼的西装,这是你爸爸很喜欢的品牌,适合你吗?

M:不适合,适合我爸。(你喜欢什么风格?)我喜欢二手的,就是在旧货店买的那种旧货。有时,一大箱,两千块钱。但要看运气,因为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BQ:这种观念国立老师肯定接受不了吧?

L: 你要让我像他一样弄一箱子在里面挑衣服,我肯定不干的。我比较喜欢中式风格。

BQ:电影原著叫《温故一九四二》,所谓温故而知新,通过拍摄这部戏,你们获得的“新”是什么?

L:我特别希望这个民族强大起来,不仅仅不饿肚子,而是精神上的强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您一直很有使命感……)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电影中饥饿带来的恐惧感形成了一种合力,最后造成了暴民这样一种现象,现在如果每一个人都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我们这个家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的这个合力就是民族的。整个民族都想我们应该怎么办的时候,那一定会好起来。

M:我爸说得太大了,我说个小的。拍完这戏我希望我不要再有坏的新闻,希望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正面的东西。

L:这个是爸爸特别愿意听的(欣慰地笑)。

篇6

秀挺着肚子到姑妈家,侏儒姑妈给她开门。秀刚刚挤进门里,她之前停下来叩门环时放到地上的布包迅速被姑妈提了进去。姑妈人矮手长,看上去圆滚滚的身体笨拙,实则比秀灵敏。

这才初春,秀的肚子还不算太大,只是稍有点显眼,看上去也就四个多月。不知穿的谁的薄夹衫,又大又旧,袖口挽上三挽还是不利落。若不是穿着这么不合体的衣服,秀还蛮好看,眉清目秀,嘴唇饱满,鼻子挺挺的,发型也还是学生头。

姑妈家在镇上,临着街市,院子大门右侧开了一扇单门做修理铺,铺子后门直接通向院子里。秀安静地在姑妈家住下了,直到有一天她的女儿会走路了,蹒跚走到铺前面玩,街坊邻居才知道这个院子里多了两口人。别人问起正在修伞的瘸子男人,“这是谁家的孩子?”瘸子男人说“外甥女”。多嘴的还会多问几句,不多嘴的笑笑了事。只是除了这句,再有多的问话瘸子就不回复了。有不知趣的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侏儒女人就会顶人家一句:“我侄女的小孩,以后都在我这儿住,跟我们一家,别每次见了都问”。

来修理铺的都是街坊邻居和乡里乡亲赶集的人,彼此都熟,也都知道侏儒女人的脾气,她呛了人,也没有跟她计较的,来取鞋的取了鞋走人,来取伞的取了伞走人,样子并不记仇生气。这个修理铺几乎无所不能,修鞋,修伞,修自行车,修锅底,修瓷盆。喜欢打趣的人拿瘸子开玩笑,问他“瘸子,你都没骑上过自行车,能修好吗”?对这样的话瘸子也不计较,说:“你天天骑,屁股都能长上面,没见你能修它。”打趣的人嘿嘿一笑,继续给瘸子打下手递工具。瘸子瘸得实在厉害,站起来,整个右腿在空中打秋千不着地,即使是那条好的左腿也是瘦得不成样子,总之他的下身整个就是畸形。他若坐着不动,看脸庞、胳膊、手倒是一个健壮男人的体魄。瘸子要是非得站起来不可,为了右脚能着地,他的左腿就要弯起来衬着右腿,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平衡。像校车把,打气这样需站起来使力气的活,客人多是自己动手做了。

这样的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好,女人会修鞋,手艺也好,客人都很满意。孩子大些会自己玩时,秀也跟姑妈学起了修鞋。本来不是什么太难的手艺,秀很快就学会了。只是头两年里,手艺不如姑妈,毕竟还是年纪轻,手上没劲,不像肥肥胖胖的姑妈。姑妈、姑父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秀在她的女儿三岁这年的秋天才满十八周岁。母女俩的生日一前一后,一个是八月十六,一个是八月十七,这记的也都是农历的日期。

秀的女儿叫欢欢,姑妈总是向人强调是欢欢喜喜的“欢”。欢欢会走路后喜欢在修理铺玩,喜欢摆弄姑姥爷的工具,还喜欢坐姑姥爷的小马扎。这之后常有一个模样讲究的中年妇女站修理铺前远远地看她,有时会走过来给她一包零食,有时会是一箱牛奶,后来来的次数多了,还送欢欢好看的裙子、花棉袄。

起初秀不知道该不该接这些东西,姑妈倒大方,说“怎么不接,接了,她该出这一份!”秀听姑妈这么说,几次之后,大大方方接了,有时还会让中年妇女进去坐坐。中年妇女欲言又止的,总说还有事,顺道来看看就走。秀看看姑妈的眼色,由她自由去了。

成年后的秀面容越发地好看,只是因为身子生养过孩子,不是花季女孩该有的身段。但也不难看,个头也长高了。

秀的父亲三年半后才出现在修理铺,来也是有目的的。这天是背集,街上没什么人,三个大人在赶前一天逢集时客人送来的各种物品。姑父锔锅底,秀用机器扎鞋,姑妈一边哄着孩子玩一边往一块皮子上涂胶。秀见父亲来,站了起来,也没敢出声说话,傻傻地站着。是姑父先开的腔,说:“哟,二兄弟来了。进院子里坐。”说着扶着右腿站起,摸着墙把秀的父亲往院子里让。院子本来有大门的,只是一直锁着,他们自家人出入院子都是从修理铺走。

秀的父亲有点磨不开脸,看了一眼秀,低下头往院子里去。他虽低下了头,眼里难免还是流露出了惊奇,这个年纪不大脸上有些沧桑的父亲还是看出了二女儿长高了。他若没记错,把她赶出家门的那年,她没这么高,身材自然也没这么胖。头发也长了,随意地绾一把在后面,样子形容很是一个成年女子的味道。

两个男人进院后,秀有点不安,就收了活儿,过来把孩子抱在怀里,怯怯地叫姑妈:“姑妈……”只这么叫,不知要说什么。

姑妈继续在一张皮子上刮胶,头也不抬,很是经事的神情说:“不会有什么事,可能就是路过来瞧瞧。你不想跟他说话就不说话,他不认你,也是一家人,这关系跑不了。”秀听姑妈这么说,嘴里“哎”一声,算是听从了姑妈的话。

约莫有一个时辰,两个男人一前一后从院子里出来,秀的父亲说要赶县城,姑妈也没留他用午饭。这天秀去煮的午饭,到吃饭的时候,难得一家人围了桌子吃,桌上放了一盘豆芽一盘茄子,欢欢用手捏着豆芽一根一根地往嘴里放。自己这么吃着,还不忘往每个人碗里放上一根,样子很忙,很喜欢吃,很高兴。饭吃到一半,秀给姑父装第二碗,姑父接下刚往嘴里扒第一口时随身子往上一挺打一个响嗝。姑妈就骂他:“不知道先喝口稀水嘛!”姑父也不接话,一边打嗝一边吃下了第二碗。秀就觉得这顿饭不对劲,心里直起疙瘩。果然,等大家都放下碗筷,姑父发话了,说:“秀,你爸这次来说是那边想要回孩子。你呢,就算是我跟你姑的|女,可以再找婆家。你也是大人了,我跟你姑妈不给你拿意见,你自己想想怎么办。”

这时姑妈接上话说:“那边说要是把孩子给他们,就撤了你哥的案子,你也可以再找婆家。就是两清了,以后谁也不扯着谁了。你呢,就是你姑父说的,算是我们的闺女,以后也从我们这里出去,你要是不记你爸仇,可以当亲戚走。”姑妈一米二左右的个头,说这话时要仰着脸看秀。

秀虽是十八岁,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了,自己却也还是个孩子脾气,心里不高兴表情全在脸上。但这么三年多的生活让她孩子气的脸上又多了一份忍耐,所以这时的她看起来是又烦躁无助又悲伤抑制,想哭也不是,想爆发也不是。姑父吃完饭叫了欢欢去修理铺里,留下姑妈和秀两个人继续交谈。

姑妈说:“秀,去屋里歇歇吧,这里我收拾。”她这意思其实是说,“孩子,想哭就去哭一场吧,别憋坏了,你也还不过是个孩子,这三年过来你也不容易,刚把孩子拉扯大,以为平静了,那边又来添乱。”姑妈个子太矮,不然这个情景是该把孩子拉在怀里安慰一场的。

秀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和欢欢的小碗站着一动不动,等姑妈过来要她手里的东西时,才终于滴下了眼泪。她把手里的东西给姑妈,转身去自己的房间。

这的确不是一个十八岁女孩的房间,堆满了奶孩子的小衣服、毛衣、薄厚棉袄和孩子的尿垫。房间里也没有一个衣柜,只有一个不成型的大方桌和架在墙上用来搭衣服的两根竹竿。除了这些,真是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了,黄土泥的墙上连一张画都没有。秀坐在床上一边哭一边折欢欢的衣服,整整齐齐地折了两摞子,然后靠了床上的墙边放好,就扑在上面放声哭开了。姑妈早洗好了锅碗,坐在屋檐下听秀屋里的动静,直听到秀叫着“妈”哭出声来才放心去修理铺做活。

还是秀刚读初二的时候,秋吧,天气还没有真正地凉下来,玉米还没有长成金黄,秀跟同学从学校逃课出来,直接就被高高的玉米地掩没了。乡里的中学,学校一面靠路,一面靠河,远远地离着集市和村庄。逃出来的学生中有人熟路,先是顺着河走,然后拐上一条大道去与人会合。

秀第一次出来,见到会合的人才知道对方都是男的,其中有两个跟她们中的两个女生在谈恋爱。恋爱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看不摸不着,谁也弄不懂它是什么东西。没谈过的不知道,谈过的也说不清,说是你还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时候两个人就已经在谈恋爱了。真玄妙。秀还没谈过,什么也不知道,到了录像厅,除了两对熟悉的,剩下的各自配成对找了位置坐下,她被一个男生拉起手坐到了一起。

这样她就跟外校的男生谈了恋爱,外校的那个男生自然也是个不好好读书的孬孩子。他读初三了,因为打算到年龄后去当兵,高中上不上两可,不想中考,学习很是不上心,本是上学的时间,能踩着山地车跑十几里到外校去打架。他又是个超生孩,自小养在舅舅家,父母因为没养他,长大后不好狠管。舅舅呢,还是隔了一层,也不好管。这样他就认识了秀,这一帮与那一帮也就谈起了恋爱。秀在这年的腊月怀孕了,但她不知道,直到第二年的开春棉袄脱掉换成单衣,姐姐才发现她肚子鼓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知道出大事了,秀读高中的哥哥带人找了那个男孩把他一顿狠打。那个男孩这时已经不读书了,在社会上胡混,几天没回家家里人也不知道,直到有人通知一个屋子里死了人,家里人才知道出了事。男孩老家是另一个镇上的,紧挨县城,因为父亲在县城化肥厂上班,家里有点势力,扬言要把秀的哥哥关进监狱,终身不得出狱。乡里人其实隔得再远,都是能扯上亲戚的,秀的父亲找了人去男孩家说情。男孩的父亲是读了书的人,还讲点道理,他们也知道这件事的源头还在他们的儿子那里,见秀的父亲低三下四地求饶就提了要求,要秀为他们家生下这个孩子,并且这一辈子不得嫁人,算是给死了的儿子留了后配了婚。但是呢,生下的孩子要是男孩就把秀娘俩接过去,要是女孩就只能秀一个人养。这情况,秀的父亲想妥协,只好牺牲了秀保儿子,又加上觉得有这样的女儿丢脸,就跟秀断了父女关系把她赶出了家门,让秀只身一人去投靠膝下无子女的侏儒姑妈。

秀那时还是个孩子,能怎么办呢,天没亮起来辞别了妈妈、姐姐和事后才知道打死了人吓得丢了魂的哥哥,去了愿意接收她的姑妈家。

现在,三年半后,哥哥已经考上了大学,眼看着能有个好前程,当年男孩的家人又找到秀的父亲想要回欢欢。因为男方的大儿子这时已大学毕业,一毕业就留在了北京给人家当上门女婿,是肯定不回来了。男方的妈妈想着以后身边无后,就想起了欢欢,这要求男方父亲也是支持的,还说可以给欢欢弄城里户口,将来接他们的财产。人心真是变化得快啊,只是几年时间,他们就不再重男轻女想要回孙女了。

这事叫秀没办法,她亲手带大的欢欢,与孩子相依为命的情感早已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多少个日日夜夜也是因为这个熬过来了,怎能说给就给?秀不愿意,说孩子还小,等大些再说。

秀的父亲只好`着脸堆着笑去跟男方的父母说欢欢还小,还离不开妈,孩子的事不如先缓缓。他这么低声下气自然是要保他的儿子顺利上完大学。后来,秀去家里拉缝纫机见着母亲,母亲跟她说,她父亲为了她能保住欢欢苦苦求人,从县城回来之后整个身子都矮了一截。母亲这样的话,秀是信的。

2

修理铺的两边一家是服装店,一家是粮行。服装店的老板娘是外来的租户,粮行老板是姑父家多少年的老邻居。给粮行帮工的一个男的,几次托服装店的老板娘打听秀是不是死了丈夫,要是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他表示愿意跟秀处对象。这个帮工看上去比秀大远了,又黑又驼。服装店老板娘找姑妈试探了几次,姑妈深知秀的情况,她那边有约定的,不能嫁人,就狠狠地拒绝了服装店老板娘的意图。

秀随着欢欢长大操心少了,心闲下来人越发好看,上门来提亲的人一直没有间断。有一个卖肉的算是街上的好行当了,年近四十,不瘸不拐,只是三年前死了老婆。两家的摊档在街直角的两条边线上,要看看对方不难。秀是早就被人看过多少回了,可是秀怎么也不愿过街去看人家,她心里知道自己得守着不能嫁人的约定。她想,就算是为了哥哥吧!

转眼这年阳历9月,欢欢已满六周岁,可以上小学了。秀第一次离开她生活了六年多的街道去给欢欢报名,这一报名才遇到欢欢的户口和姓氏的问题。秀想,那边起初说了不要她们的,心里自然不愿让欢欢随那边的姓氏,就让姑父去求了人把她们娘俩的户口弄到了他的名下。

秀一天来来去去经过几条街接送孩子上学,知道她早早死了“丈夫”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好心人出于怜悯还是想着给她介绍个下家,但介绍来介绍去不是死了老婆,就是缺胳膊断腿短智商的。秀无心谈这事,但拒绝不了,只好应付着。她也是经了提亲这些事才意识到人生的残酷,原来人活一世一步也错不了的。这是她不能再嫁人,若是能,再嫁竟只能找“门当户对”的了。

欢欢读五年级的时候,也就是十岁这年腊月,秀的哥哥娶妻设宴。可并没有人请秀回去参加哥哥的婚礼,秀事后从姑妈那里才得知这事,自然是哭了一场。原来,连跟她关系最好的哥哥也把她忘了。但她还是绣了一对红荷花绿鸳鸯的十字绣枕头加一份好礼,托姑妈送了过去,也没让说是她送的。可是这种事谁不是心知肚明的呢,都是捂着不说。新嫂子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这件事后,对秀来说,一个人内心的成长才暗暗开始,像冬天柳树的体内,谁也看不出来地酝酿着春天的情绪。

果不其然,又是年底,秀的哥哥找秀来了。说是这么多年他心惊胆战地在外努力工作,终是没能在那个城市站住脚。现在他希望回到家乡来,用打工的钱在市里盖一所房子,接下来就在这个城里安身立命。这么说,秀就知道了哥哥这是要她答应欢欢奶奶家的要求来的。

哥哥是傍晚前来的,说完重要的事天色也还没到黄昏,这个时间点是掐得很好的,当秀要做晚饭了,哥哥就可以找借口走了。

秀起初是想跟哥哥聊聊家常的,聊聊这些年他们没见着哥哥过得好不好。要是哥哥还像小时候那么爱护她,她还想跟他聊聊她这十多年来心里的苦闷。

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发展的,哥哥从修理铺那边进到院子里来,坐在院子里等姑妈去把秀叫过来。

秀正在修剪裤脚,听说是哥哥来了,剪刀没放下就哭了。姑妈见她哭,仰着头看着她,等她收住哭声叫她先去洗个脸再去院子里。

秀洗过脸再来见哥哥就像是第二次见哥哥了,脸上是笑的,也像家常那样跟哥哥打招呼。说:“哥你来啦!”

哥哥还是第一次见妹妹,僵直地挺着身子起来,讪讪地说:“来了。你还好吧?”

“好。都好。姑妈我们都好。”秀f这话时很大方,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好像她生来就是姑妈的女儿一样,跟他们是一家人。

哥哥没等秀让坐,拘谨地坐回了原位。秀这才忙着说:“哥,你坐你坐。”

茶水姑妈之前倒好了,秀也不必让茶水,样子大方地自己找位子坐下了。

姑妈个子矮,一直站着,秀让姑妈坐,姑妈坐下来还像站着那么高。姑妈坐下来说几句长辈寒暄的话,觉得自己在他们兄妹俩不好聊起身走了,说她还有点活儿没做完。

姑妈一走,哥哥就开门见山了,也没提前事,说要秀帮帮他,他想回家乡来安身立命。秀听着,中间没有插话。哥哥讲完他的意思冷场了秀才开口说:“哥,你让我想想。”

秀在哥哥走时也没出口答应他的请求,不是她不讲兄妹情面,是她心里那种隐隐的痛与不安让她不敢松口。她从哥哥这次到来感受到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她又拿捏不清。秀出来送哥哥,哥哥向西去。哥哥的身影在傍晚的阳光下越拉越长,他走得越远,身影越大,直到把秀整个人都笼罩了。秀不舍得离去,看着哥哥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曾经多么倔强威武的哥哥啊,现在却只会一味地唯唯诺诺看人脸色说话了。

3

在秀到来的十五年后,姑妈已是过了五十要奔六十的人,与常人比她是提前衰老了,手臂越发显得长,眼还老花,本来异于常人的脸,戴上老花镜后欢欢开玩笑说像个外星来客。姑父本来比姑妈年长,也是刚进六十,面容上却像是小她十几岁。这年冬天一场雨后结冰,姑父晚上摔了一跤,在秀把他往屋里拖的时候昏了过去。

腊月过半,放了寒假。姑父因脑出血昏迷医治无效去世。过了开年,姑父的侄子便拿着他叔叔生前的遗嘱过来找姑妈说话,也没有说要她们俩立即搬走,只说将来城市要是发展到这里了,她们得配合,他肯定是要在这里建楼的。

姑妈越发老了,春天来到,她也是无精打采的。秀关了修理铺,只留了修鞋和改衣服的糊口生意。

欢欢中考前,秀选了一个晴朗的上午回了娘家,哥嫂都在外地,哥嫂的两岁女儿由母亲带着。她的父亲不像上次她回来拉缝纫机那次的态度,看见她来扭头就走。当她叫住父亲把来意说明之后,父亲突然对她热情了,把她往屋里让,像待一位稀罕的客人那样。秀一下子不太能适应父亲这样的热情,偷偷地拿余光看父亲,她见父亲的脸上还流下了两行泪水。秀自从哥哥找过她之后,心里便明白了上次回来父亲为何对她好,因为她尚有利用价值。这时的她心里并不会再被父亲这样的泪水感动,她像从不曾离开过这个家一样,按住性子平平常常地跟母亲一起包了一顿饺子,吃完饭帮母亲洗了锅碗才走。

欢欢的奶奶像承诺的一样给了他们一片宅地,地方有些偏斜,那之前应该是一块不中用的田地。面积有五六分,盖一所小楼足矣。秀的父亲和哥哥是这样合计的,先盖上楼,等以后城市发展大了,人口多了,会有地产商来收买这些地。以现在的时情看,到时他们不管是要房还是要赔偿都不会吃亏。即使没有开发商来征地,他们还可以把房间出租出去。哥哥这时不那么冷漠了,高兴地许诺盖了楼后把一楼的铺子给秀,让她开个店铺有个营生。

欢欢原来随姑姥爷姓叫文欢欢,后来叫杨欢欢。户口入的自然也是爷爷的户口本。当这一切都已办妥当,欢欢已经考入了理想的高中。

姑父遗留下的那片宅地比原计划提前被城市统一开发征收去了。秀无任何所得,只姑妈得的半份交给了她保管。秀一时无处可去,又加上要赡养生病的姑妈,秀便想到了当初哥哥的许诺,向哥哥要他刚建好的楼房一层的半边商铺。

嫂子是外地人,讲一口南方口音的普通话。

这时的嫂子什么都知道了,知道丈夫少年时误杀过人,也知道秀为了哥哥守了承诺没有嫁人。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欢欢给了过去,秀是可以再嫁人的,她以此为由不愿把一楼铺面给秀。

秀念着小时候跟哥哥的情义,不想跟哥哥嫂子翻脸,找了母亲说。母亲却反过来劝她不要跟哥嫂争,让她用姑妈的钱自己买一套,说钱放着不是她的,要是买成房子等姑妈死了,早晚会是她的。秀诧异地看着母亲,母亲说完后忙低下了头。秀想找父亲说话,一个村子找遍了也未见父亲的踪影。

这一次找父亲,秀才知道村子大不一样了,原来小学后面的池塘一周种着垂柳,水面上似乎终年游着鸭子和白鹅,清脆的嘎嘎声时常划过小树林飘到教室里去。现在池塘一周长满了荒草,水面黑qq的,一只鸭鹅也不见。村后的池塘成了污水沟,像是一个村子的生活垃圾都在往这儿倒。带着污迹的卫生巾也不包裹,就那么没羞没臊地散着。方便面的袋子和火腿的肠衣被狗扒得哗哗啦啦地响,公鸡到处乱翻。这曾经是一个村子最安静的地方,现在骚乱无比。

秀未找到父亲,回到家里从电瓶车上卸下给父母带来的礼物,去她住过的房间看了看,没有跟去菜地割韭菜的母亲告别就走了。母亲之前说中午跟她一起包韭菜鸡蛋饺子的。秀推着车走出院子,又停下来扎好车,双手拉过门环把两扇大木门带上。她这时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把插锁插上。依着儿时的印象,锁不一定要锁上,只把插锁插上就好,因为防的倒不是人,而是猪羊那些畜生。犹豫后,秀依着这个印象只把插锁插在门耳里,并未锁,转身骑上车驶出了巷子。在骑上车子的那一刻秀才觉得自己真的是要离开这个家了,十六年前的那个夜晚她并没有离开,这些年她的心可是一直在这里的。

从父母家回到姑妈家,姑妈正在收拾东西,许多的破破烂烂姑妈不舍得丢下。秀说:“都丢了吧,都丢了吧,我们带不走这些的……”姑妈还在咳嗽,每咳一下都要挣得眼睛通红。秀让姑妈躺去床上,自己收拾起来。一个过去式的修理铺,一个过去式的家庭院落,秀收拾一段就坐下来回忆一段。面对过去的点点滴滴,实在是只能由着心把一件事想够了才能结束一件物品。这一想来,原来过去十几年的时光是那么长,像她小时候看到的屋后的河水,盯着它看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也流不完。当收拾到欢欢的东西的时候,她看到欢欢小时候的衣服几乎每件上面都沾有黑色的机油,那些都是她玩姑姥爷修自行车的工具给沾染上的。现在看来每件都破烂不堪。看着这些衣服秀才觉出那个时间她们确实穷苦,也就怪不得欢欢总是盼奶奶来看她了。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也都没什么好带走的了,已是高中生的欢欢本人也未必希望留下来纪念。秀知道在欢欢的心里始终未把这里当成家,她只愿把奶奶的家当成她成长的地方。“都不要了,都不要了!”秀坐下来想一段时间后,选了一块欢欢用过的尿布跟几个本子放在了一起。她清晰地记得那块尿布是用她的一件旧秋衣剪的,接生婆接生完欢欢问可准备了衣服。姑妈抱来一团,接生婆说,衣服都没过水硬邦邦的怎么用?秀欠着身子起来从床上摸了一件秋衣给接生婆,说,先用这个包吧。后来这件秋衣,秀用剪刀剪了做了欢欢的尿布。

秀租了三环里一处二楼的房子,搬家的小货车很高,姑妈上下车都是秀抱着。可能因为搬家,姑妈精神些了,但这时的她与秀刚到她家时早已判若两人,像缩了水的桃子,又皱又瘦,看着不成样子。

等一切安顿好,已是这年的年底。欢欢自从上高中后再没有跟她一起住过,眼看着欢欢长成大人,要离开这里读大学了,秀想在她走之前叫她周六日跟自己一起住。这个原因其实也是秀搬进三环的原因。但不想,她这个想法被欢欢一口否决了,欢欢说:“我现在姓杨,不姓文。我姓杨自然是在杨家住,你们不是要了奶奶给的地吗?你们要了地就是不要我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连这个也弄不懂吗?”这话说完之后欢欢还说了许多,但都说了什么秀是一句也没听清,她面对个头比她还高的女儿一时哑口无言,窘迫、尴尬、羞惭,像做了天大的错事。欢欢这天没在秀新搬入的家里吃晚饭,背着书包走了,连躺在床上的姑姥姥也没有过去告别一声。

接下来过了一个漫长的腊月,秀除了照姑妈,并无事可做,她还没想明白她三十三岁后的人生还有多长。她只在反复想一些问题,她是如何丢掉女儿的?她何故要了欢欢奶奶的一片住宅自己一无所获,还为此对父亲母亲绝望顶透失去了他们?想想欢欢上小学之前的那几年,这个世界还是静止的,跟她小时候并没有两样。怎么不过又过了十来年,这世界就天翻地覆了,大不一样了呢?

秀在日日夜夜里把这些个问题想了又想,她除了得到一个生病的姑妈什么也没有。她竟然一无所有,那么多漫长的日子到头来只像过了一夜,像此刻打开门只见天下铺了一层白雪,世间万物全都消失了。

秀走出来推开窗子,摸着窗台上的白雪,握了一团放在手里。雪团并不融化,一股冰冷沁入她的手臂,顺着曲池的经脉缓缓走进了她的身体。

等冷爬上了她的脖子,她的耳朵响起一阵轰鸣。秀本可以咬紧牙抵制这种轰鸣的,可是她没有,她任由这种灼人的轰鸣在她的耳窝里摧毁她对这个世界的知觉。她接受着。

“我为什么还要跟你一起住?你生下我,不管谁的错,我已经有一个糟糕的过去了。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城市里的初中吗?因为我想有一个体面的家庭。现在,我更想有一个体面的未来,这些你能给我吗?”秀这时回忆起欢欢说的话哭了,不知是脖子动还是头在摇晃,样子有些痉挛。那样的哭,哭得那样悲伤,那样透彻,让秀想起自己以前的许多个日日夜夜。秀没有回答欢欢的话,她既回答不了也无力回答欢欢的这些问题。她记得欢欢读初中时一次去看欢欢,欢欢那时已经放学了,在学校旁边的面馆吃面。欢欢的同学问秀:“阿姨,都是看你来接欢欢,怎么没见她爸爸来过啊!”正在吃面的欢欢还未等秀开口忙抢下话说:“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是我妈妈和爷爷奶奶把我养大的。”

篇7

朋友告诉我,是三年……

(一)

思念是最为静止和疼痛的名词。我以前不懂,更是不明白,因为像这种暧昧不清的词跟我扯不上一丁点关系。可是,却因为静的介入,我的生活天翻地覆!

她是我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生得可爱而又甜美,一头乌黑亮泽的长发,总是带着洗发水淡淡的香味。

她是一个小迷糊,每天上课总会忘记带些什么,小到文具,大到书本,有时候甚至连作业本也会忘记。结果总免不了惹来一堆麻烦。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却不自觉的会让嘴角轻轻上扬。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她的,只是当我记得时,脑海中竟然全是她了。

于是,我每天去上课都会提前半小时,为的是可以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看她走进学校。

(二)

春天的太阳不会像夏天那样让人烦躁不安。暖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只会觉得懒懒的不想动。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下午,我依然提前半小时,依然站在走廊前俯瞰校门。

很多时候,静几乎是踏着铃声进教室。可是她今天居然14?10就进了学校大门。一瞬间,我的心脏没由来的一阵狂跳,之前那种懒懒的感觉也像流星似的突然不见了。看着她越走越近,我的额头竟然沁出了些许汗珠。

“你很热么?”说话的是静。

我虽然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可为了撑面子,脸上仍然装得很拽的样子,转过头问她,

“干嘛?”

“你出汗了。”她递上来一张纸巾。

“我请你吃东西。”

突然冒了一句很不着边的话,因为我希望和她的谈话能更长一些,就用了这样的方式。

“啊?”她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满脸疑惑,显然没听懂。

“我说,我请你吃东西。”我一字一顿地说。

“为什么,为什么要请我?”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她这个问题简直把我弄懵了,女孩子听到这样的事不是应该很高兴地答应吗?

“不为什么,心情不好想请人吃东西。”

“心情不好?那你的做法好特别哦。”

“你话真多。走啦!”我怕她再说出什么奇怪的言论,不等她再开口,就一把拉起她往学校的超市走。一路上我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走,她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跟着我走,直到超市前,我才放开她的手。

“要吃什么自己去拿。”

“你不是认真的吧?”她很小心地用眼睛看我。我白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

“去啊。”

“哦”。她像只小老鼠一样走到冰柜前,拿了一瓶饮料回来。

“只是饮料吗?别的不拿点什么吗?”

她把饮料举到我面前,说:“这个就好了。”

付了钱,我们离开超市一前一后地往回走,但始终是沉默地走。

“呜,好甜哦。”她突然开口,我吓了一跳回过头去看她,只见她歪着头闭着眼,举着瓶子一脸的满足。那一刻我觉得她像是突然冒出的肥皂泡泡一样可爱。于是我低下头轻轻地笑了,继续往前。

这一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第一次跟她说话,第一次牵她的手……

(三)

高二下学期,文理科要分班,静选的是文科,等到分班情况出来以后,静居然哭了,哭得像抽筋似的趴在小艾身上不停地哆嗦。原因就是她跟她好朋友小艾分开了,虽同是文科却被分在不同班级。可是这一幕让我特纳闷,不就分在不同班级里么,也至于哭成这模样?你们好歹同是文科,而我选的可是理科!

这是我第一次见她哭,心里总有一种郁闷的感觉,挥之不去。

(四)

我有抽烟的习惯。虽然这对一个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但我还是要说。

我们这一栋教学楼的顶楼是空教室,所以除了每天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这里几乎没有人。我常常会来这里抽烟,在安静的空间里享受寂寞。我想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孤独的人,人太多的聚集在一起,只会让我感到烦躁不安。虽然,我也有很多好兄弟。

一天下午。我习惯性地来到顶楼。走到通风口,我居然看到了静的身影,她就站在我常呆的那个位置。

顶楼的风很大,把静的头发吹得飘了起来。在她脸上我看不到任何表情,眼神也是那么空灵地望着远方。我走过去连着叫了她几回,她才回过神来。

“放学不回家在这里干嘛?”我说。

“因为我喜欢这里。”

“好孩子要在太阳落山前回家。”我打趣道。

她没有说话,只朝我顽皮地笑了笑。

“这里什么都没有,你喜欢什么啊?”我说。

“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才喜欢啊。”很经典的回答,这也正是我来这里的原因。

“你喜欢孤独?”我猜的。

“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一惊,一直以来她在我眼里总是很快乐,很活泼,所以很不可思议,原来性格差那么多的我们也会有相似的地方。

(五)

从那天起,我常常会在顶楼遇见她,于是我们越来越熟。偶尔带些零食,席地而坐,一边吃一边聊,或是不痛不痒地讨论国际局势;或是云淡风轻地评论明星八卦,我们什么都聊。感觉很轻松,也很快乐,一点也不像即将面临高考的样子。我说我们不务正业,她说我们是在为高考减压。总之,很快乐。

反正日子也就这样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平静地过着,对于现状,我很满意。

有天上午,我们的老师正在不厌其烦地以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方式讲解细胞分裂。我实在听不进去,就用手托着头一副很认真听课的样子,可眼睛却努力地做着“眼保健操”。

我的眼睛正“保健”着,就瞧见静从我们班窗前经过。我没看清楚她的模样,只听见她零乱的脚步声。这让我大为疑惑,静也会逃课?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从我脑袋里闪过。我立刻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说完,也不等老师回应就走出教室。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心灵感应这回事,像一种本能,我想也没有想就往顶楼跑,结果她在,就是平常呆的那里,一动不动。

我走近她,却发现她是在哭。

没有任何表情,就连呼吸也微弱得似乎没有感觉。任凭眼泪放肆地溢出眼眶。

看着她无声地哭泣,我的心竟然不可阻挠地痛了起来,我一把将她拉进怀里紧紧地抱着,她把脸埋进我的胸膛。突然,她像是找到依靠一般,放声大哭,就像世界末日一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心里的委屈全都挤出来。而我只能抱紧她再更用力地抱紧她,任她依靠。

(六)

后来才知道,静是跟小艾关系破裂,闹翻了。无论她怎么努力挽回,她还是失去了她最重要的朋友。

这几天,静的情绪很不稳定,我想守护她,可客观条件不允许。于是我想找人代替我开导这个爱钻牛角尖的傻丫头。

而这个人是我兄弟,和静同班。

五月,这个城市的雨开始多起来。空气变得湿湿的很舒服。我在顶楼抽烟,也是在等静。等我丢掉第三个烟蒂的时候,身后传来了脚步声。我以为是静,转过身去看到的却是我那兄弟。

“你怎么来了?”我好奇,可他不说话,直走到我身边来。

“你怎么了?”我递给他一支烟,他挥了挥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静说……说她喜欢我。”

像一颗闷雷在头顶炸开,我脑袋嗡嗡作响,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支可怜的烟也被我突然用力握紧的手捏得粉碎。我脸上装得一副轻松,“那又怎样?”

兄弟深吸了一口气说:“可我拒绝她了。”听了这句话,原本还算理智的我一下子失控,揪着他的衣服把他逼到墙角,质问他,

“你为什么要拒绝她?她有哪一点不好?”她本来就为小艾的事而情绪低落,现在又被拒绝,她岂不更糟。

“可你不是更喜欢她么?”兄弟只一句话,我便松开了手。

“你说什么?”我反问他。

“你认为呢?我们几个兄弟谁不知道你喜欢静?你虽然嘴上不说,可我们心里都清楚。所以你要我怎么答应她?如果是别的女孩也就算了,可她是你喜欢了三年的人!”

是啊,我喜欢了她三年,兄弟们知道,我知道,可是静却不知道。

(七)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每天都还会在顶楼等着,但是无论我来得多早,走得多晚,她始终都没有再出现。兄弟告诉我说静已经申请回家复习。于是,她就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完全消失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高考结束,我理所当然地没有考上。我用尽一切方法去打听她的下落,她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可是我不敢去找她,我没有这个勇气去面对我心里的暗伤。

我的生活开始陷入灰暗,无尽的灰暗。整个假期里,我抽烟、喝酒、上网、打架,虚度我这没有希望的光阴。我还交了一些女朋友,她们有些地方和静很像,或许是背影;或许是说话方式;又或许是感觉。可我并不喜欢她们,她们都不是静,我不会喜欢除了静以外的人。这一点,那些女朋友们也知道。跟她们分手的时候,她们居然异口同声地说:“你根本就不喜欢我,你只是从我身上寻找别人的影子。”

没错,就是这样。

(八)

篇8

雨台茶歌

------高铁

一、品茶

六月,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土地被烤得冒烟,闲暇之余正是品茶消暑的时候。这天,我多年的茶友又邀请我去他家品茶,说是得到了一款好茶,邀请了几个朋友一起聚会品尝。品茶是我最喜欢的爱好了,更别说是好茶了。晚饭后,我应邀而去。

一进朋友的家门,就看到几个茶友已早到了。

朋友说:“就等你了,我们都等不得了,你来迟了,照老规矩,晚到的开茶”。

所谓“开茶”就是“泡茶”之意,是我们茶友的行话,我求之不得。

我说:“老三,你又搞到什么高级茶了”。

老三是我们茶友的排行称谓,我们茶友不分年纪大小,以谁先进茶友为序排座次。

老三说:“这个嘛,咱们品品就知道了,别啰嗦了,快开茶,水都烧好了”。

我这才定睛一看,在古色古香的茶几上盖着一块红布,我洗了手,急切地揭开红布,只见一款包装十分考究的茶放在一个熟悉的茶托上,外包装上印有一幅云雾缭绕的精美图案,上书“雨台山精品”。我慢慢地拿起包装,小心翼翼地用锃亮的剪子剪开包装的一角。用茶匙从中取出适量的茶叶放进茶杯,再取出温度计试茶壶中开水的温度,一试是83度,水温刚好,我一板一眼地炮起茶来。茶友都说,我泡茶最板扎(云南方言:好得很之意)了,光是看我泡茶就是一种享受。一听茶友的夸奖,我心里头是美滋滋的,更加认真,更加神气,好像有一种成功之感,末了,还添一句:“那是,我品茶的茶龄差不多就是你几个的总和,我买过的茶叶,你们怕背都背不起。

我一边泡茶,一边和大家冲壳子。茶具是景德镇出产的一套高级紫砂茶具。大大小小二十几件,据朋友说差不多花了近七八千元,为此事还跟老婆吵了一架,幸亏有老岳父出来劝架。老岳父说他又没有其他不良爱好,况且品茶还能修身养性,领悟人生。这才避免了一场家庭战争。而今,老婆也慢慢喜欢上品茶了,在茶方面也舍得花钱了,要不哪敢买这茶,门儿都没有。

老六说:“还是你龟儿的有福气,连老岳父都向着你。我就惨了,为了品点茶,还要偷偷摸摸的攒点私房钱,一不小心还被媳妇搜了去”。我们一阵哄笑。老六甩甩头,不好意思地说:“咋个整呢,是老大把我勾引进来的,现如今,想隔也隔不脱了,只有待以后老弟慢慢补偿了”。

老五说:“谁叫你不早点认识老大的呢,我要找就要先说好,我品茶的茶钱不能少于她涂脂抹粉的钱,否则,免谈”。

老四和我年纪差不多,打趣地说:“你怕是耍嘴皮子哦,到时候舍,要雄得起才算英雄哦”。大家又一阵逗笑。

在说笑的当儿,我的茶也泡好了。我说:“别笑了,安静,品茶”。大家立马收起打闹,安静下来,正襟危坐。

我把茶汤倒进精致的紫砂杯,一一放在茶友的面前。一直没有说话的老二说:“大家别急,请老大先品”。

我接过话:“老三是茶主,还是请老三先品”

老三也没再推辞,虔诚地端起茶杯,看看茶色,闻闻香味,呡了一小口,然后放下杯子,深呼一口气,头一仰,说:“好茶”。

大家这才端起茶杯,开始慢慢品起茶来。良久,一个个都赞不绝口地说:“好茶,好茶”。

茶的确不错,茶色清润,香气淡幽,回味久长。我这才想起问茶的来道。老三说:“这茶来自三千公里外的雨台山,这一包才250克,就1200元,我是花了血本的哦”。

我说:“光看这名字就觉得不会便宜,没想到比我意料中的还要贵,品起来的确非同一般,物有所值”。

大家一边细细品尝,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茶的产地来。过了一会,老四说:“我倒有个提议,这茶不错,茶的产地肯定有看头,就看这茶上面的包装图案就很是诱人,要不,大家选定个时间,开起私家车,一起去游览游览,顺便弄点回来慢慢品尝,再说老三这点茶也经不起品,怎样?”

大家一致赞成。具体时间由我定。

就这样,新茶的首品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一个个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二、一路风尘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商定的日子。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一大早,我们几个茶友装好早已准备好的行装,按预定的时间,准时出发,两辆车一前一后直奔期待的雨台山。

车刚开出城不远,老五的那辆车就抛锚了,下车一检查才发现车的油路出了问题。

老六说:“明知道今天要跑长途,前两天就应当检查检查”。

老五辩解道:“我前天才开到修理厂检查了的,没问题的呀,恐怕是着修理厂的壳子了,收了钱,没修车”。继而又说:“不对呀,我是亲眼看着修理的,试了,没有问题才开回去的”,过了一会,一拍脑门说:“昨天朋友张阿牛把车借去了,说是上山去玩,肯定是在烂山路上颠的,回来没敢说有什么问题,看我回去不找他算账”。

老三说:“慢慢把车弄回去,修好后,改天再去”。

我仔细看了看说:“问题不大,找个就近的修理铺修一修就可以了。

我的车挂上老五的车慢慢拖到了附近的一家修理铺,修了大约二十来分钟就修好了。谢过修车师傅,我们一行又上路了。一路上,美景不断,因急着赶路,没顾得上下车观赏。

我们一路风尘,第二天便进入了雨台山所在的省区。高速路上车如水流,老五的车一不留神就跑到了前面,咂支烟的功夫就从视线中消失了,过了几分钟还是没有出现,就叫和我同车的老四打电话叫他悠着点,别太快了,出远门要注意安全。回答说知道了,只是去雨台山的心有点切,忘了车速。大约行了十来分钟,老五的车又出现在视线之中。

我们茶友出行,老四一般都喜欢乘坐我的车。老四说:“还是大哥的车开得稳当,坐得踏实,不像他们年轻人开车,一上点好路就开始疯狂飙车,担心死了,还是留下这条老命,悠哉悠哉地多品几年好茶,免得后悔莫及,到阴间找不到好茶友,品不上好茶”。

我说:“不过这几年老五的车也开得稳当多了,不像当初那么疯了,自从加入茶友以来,人也沉稳多了,就是一见好茶就双眼发绿”。闲谈之中只见一辆“路霸”模样的越野车按着喇叭,呼哨而过。

老四探头骂道:“慢点不行,赶死去呀,开个好点的车就显摆,德性”。

我说:“别骂了,由他去吧,别弄坏了心情,对自身不好”。

车行不大一会功夫,远远就看见有两辆车紧贴着停在车道上。

我说:“不好,可能出车祸了”。

缓缓开近停下,发现前边一辆是一张四桥重型卡车,后面那辆正是刚才超车的“路霸”。“路霸”大概是飚得太快,没把稳方向,半个脑壳钻进了卡车的屁股底下,卡得死死的,车子被挤压的好像短了一截,旁边有个中年人在焦急地打着电话,大概是在报警,估计是卡车司机。

老二把目光投向我,说:“老大,怎么办,去帮一帮么?我们怕是帮不上什么大忙,交警可能一会就回赶来了”

我顿了顿,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哪个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是事,救人要紧,招呼大家下车救人”。

我们下了车,走近一看,发现开车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被压变形了的车头卡住了,还在,地上流了些血。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也是被卡住了,脸色苍白,十分痛苦。安全气囊已经打开。两个人看见有人来了,把目光投向我们,眼中含着眼泪说:“求求你们,救救命,救救命”。

两个人的腿都卡得很死,一碰到他们的腿就直叫唤。直接拉又怕造成二次受伤。我叫老三用手机把车祸现场照下来,又把卡车司机叫过来,说:“看两人的情况,大家看这样行不。卡车向前移动一点,然后用卡车的千斤顶把压住的地方撑开,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取得出来”。大家一致同意。卡车司机跑过去取来了千斤顶,老四从座位的后面扶着驾驶员,我侧身把千斤顶顺进去,一头顶在方向杆上,一头定在座位下,因地方很狭窄,很不好操作,我用尽全身力气使劲打千斤顶,几乎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方向杆才开始慢慢有了点松动,我打不动了有叫老五接着打。旁边的人则在不停地安慰两个被夹着的年轻人。老六从我们的车上取来矿泉水小心地喂给他们,一边喂一边说要少说话,保存体力。我们几个换着打了好一阵,驾驶员的腿才有了点松动。我稳脚,老四抓膀子,卡车司机抓腰部,小心翼翼地把年轻人取了出来。年轻人两眼含着泪,嘴动了动想说话。我向他摆了摆手,叫他别讲话,又指了指还卡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女子,意思是说我们还要赶快救她。这时交警也赶到了,边问情况边和我们一起救人,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女子也取了出来。

交警询问了车祸发生情况,对现场进行了拍照。此时救护车还没有赶到,大家都很焦急。我想时间不等人,救人就救到底吧。和几个兄弟一说,大家也同意,就向交警把我们的想法说了。交警说:“这就太好了,求之不得,只怕是要耽误你们的行程了”。我说:“没关系,大家都是出门人,哪个都会遇到情况的。”交警说:“前边有个县城叫安平县,距离这里大约有十七八公里,先送到那里去吧”。

于是我招呼大家把伤者抬上我们的两辆车,交警的车在前面领路,直趋安平县。车子开得很稳,行了大约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安平县医院。待把伤者送进医院,做完笔录已是下午四点过了。寒暄几句后,我们从医院出来,趋车直奔雨台县。

到达雨台县已是深夜十二点左右,我们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吃了便餐,大家已感觉很累了,就都简单冲了澡睡了。

三、风景如画

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看看大家还在呼呼大睡,也许是昨天累着了,想让他们多睡一阵,可又想,上山还是早一点的好,于是把他们都叫了起来。洗了脸,吃过早点,退了房,向服务员询问了去茶山的路线,直奔雨台山。

刚出城就看见离公路边的不远处塑有一个巨大的茶壶,目测其直径大约有七八米左右,恐怕是天下第一大茶壶,泡满茶,足够千把人喝。老三兴奋得差不多要从座位上跳起来,拿出相机喊着要停下来照相。我说:“咱们还是先上山,留影的事,等回来再照吧”,看着大茶壶更加增强了对雨台山的神秘感。一边走,一边还看见几块树在公路边的关于美丽茶乡的大牌子。车行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雨台山的脚下。停好车,背上行囊,一行六人兴冲冲地向山上爬去。

开始的一段路是用石条铺的石阶,道边是青翠的竹林,石阶路走了大约三百来米就没了。接下来的山路是弯弯曲曲的石头小道,石头已被上山采茶的人踩踏得玉光玉滑的,从这光滑的石头路就可知道茶山的历史不会短。走了一断小坡路后,山路开始变陡,小道两旁树林茂密,劲松不断,奇峰处处。大家一边走一边拿出相机拍照。我没有相机,就用手机拍了几张。

老五则拿出他的高级数码单反相机,安上长镜头得意地说:“看我的,我的相机七八十米外的东西拍下来都是清清楚楚的,过来看嘛,板扎得很”。

老六:“借我照两张咹?”。

老五:“看你那臭水平,再好的相机拿在你手头都弄不出好片子来”。

老六:“稀球奇,我想怕是你相机里存着好多花姑娘,不敢曝光哦”。

老三打趣地说:“我看也是,怪不得他把那宝贝藏得严严实实的,摸都摸不得”。大家一阵哄笑。

我说:“你几个开玩笑是开玩笑,倒是要小心点,不要笑摔倒哦,欢喜老鸦是要打破蛋的哦”。

越往上走,路越发陡峭,我们爬山的脚步也开始慢了下来。走着走着天就开始下起了小雨,大家收起相机,拿出雨伞,互相招呼着往山顶爬去。

快到山顶的时候,雨慢慢停了下来。只感到气温降了许多,冷风吹得让人直打颤。老二叫大家拿出外衣穿上,不要被冷病了。走到较为平坦的地方,大家停下来,取出衣服加上。

这时往远处望去,只见群山在浓雾的包裹之中,不知是雾在山里还是山在雾里,山与山连,雾与天接,美无言表,人在其中就像在传说中的仙境一般。正是“疑似前路无去出,还确置身仙境中”。

四、采茶歌声

我们正在陶醉之时,忽然从不远处传来阵阵歌声。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

手提蓝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

我们急忙寻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走去,发现山顶上是一大片较为平缓的山坡,方圆约千把平方米,坡地上种满了绿茵茵的茶树,茶树整齐划一,排排相连,就像波涛一般,一波连着一波。轻雾还未散去,一群群采茶姑娘身着红红绿绿的装束,在轻雾中若隐若现,一边唱着山歌,一边采着茶,就好像一群仙女在游玩。见此情景,我忽然怀疑,此地莫不是“皇母娘娘的后花园!”。

走进茶园,只见茶树上长满了嫩生生的茶尖,叶子上沾满了细细的雾珠,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味道,一呼一吸之中,直感全身浸透在茶香之中,心旷神怡。采茶姑娘们的手指在茶尖上飞舞跳动,就像弹琴的姑娘在拨弄琴弦一般轻灵,一举一动犹如仙子一般美丽动人。

我们跟姑娘们打了招呼,走进茶园深处,四处逛了好大一阵,感觉有些饿了,才想起该下山了。这时采茶女也陆陆续续互相招呼,背着装满茶叶的背篓,唱着歌谣下山去了。

我们也跟着姑娘们来到了制茶厂。跟在厂的负责人说明了来意,得到了许可,在厂里参观了整个制茶工艺。从选茶到出成品几十道工艺,道道精细,且都是人工制作,不好才怪呢。据制茶师傅讲,他们自己做的茶自己都喝不起,也不准喝,全都是早早就被外商定了去。而今雨台山茶已是蜚声海外,身价日高。

我们跟茶厂的负责人磨了半天嘴皮子,好说歹说了好大一会,才一人购得了一斤上品雨台山精品茶,道了谢,找到车回到住地。

第二天又在商场里卖了一些“雨台山精品”,才满意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五、意外的茶友

篇9

剧情简介:鞋匠老赵和徒弟孙二傻来自东北铁岭。为了省下路费,师徒二人两次骑着自行车从铁岭赶往上海参观上海世博会,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人太多,他们都没有能够进入中国国家馆参观。老赵是个倔强的人,他有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第三次带徒弟来到世博会,为了能够进入中国国家馆想出了各种办法,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

地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门口

人物:老赵、徒弟二傻

望着排的蜿蜒的长长游客队伍

二傻:师傅,我看算了吧!咱们就死了这条心吧,中国国家馆太火了,咱们都来三回了,人家

世博园门口检票的那大哥都快认识咱们了,这不还是排不进不去!

老赵:这孩子,咋这么没出息呢!世博会世博会,几十世才能搏一回,这一回你要是不搏,下

次到3010年了,你算算你还得等多少世啊! 你说师傅,咱们都来三回了,每次都骑着自行车从铁岭到上海,你说是为了省路费,这

路费是省下了,可咱这鞋也没少费啊!你看看(说着,从背上摘下背包,打开拉索,露

出十几双穿破的鞋)

老赵:(赶忙拉上拉索)你这孩子,当着这么多人提这事干吗?鞋破了,怕啥,你忘了咱是干啥

的了?回头这些鞋带回去都给你练手艺了。肥水也没流外人田呀!

二傻:拉倒吧,师傅,上两回我都修了几十双了,这手艺练得都快超过你了,这回的还是你练

吧!

老赵:(朝二傻头打了一巴掌)你小子,这方面一点也不傻!再说了骑自行车多好,绿色环保、

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永远没有堵车之苦!

二傻:师傅,你分析的太对了。现在开车的还真不敢说就比骑自行车的快呢!哎,不说这些了,

还是快想想办法怎么进去吧,我可不想第四次再回来了。

老赵:别急!你师傅是谁啊。看这是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书名《驴友自编世博

指南》)我都研究半宿了,不信这次进不去!

二傻:(从师傅手里接过小册子)驴友自编世博指南,不对呀,师傅你还能跟驴交朋友啊?“指

南”有啥用啊?咱这一路尽往南走了,还用驴给指?

老赵:真没文化,驴友不是驴,是一帮通过倒腾驴认识的人在一起成为朋友,大家都是倒腾驴

的。有养驴的,有卖驴的,有给驴瞧病的等等,你师傅我早年不是骟过驴吗,所以也算

圈内朋友了,从他们那里搞了一本,内部价10块钱,对外得卖100多块呢!

二傻:啊!是这么回事啊。我还以为驴友是驴呢!那师傅,你的驴友老给你“指南”有啥用呢?

咱们也没迷路转向啊!

老赵:说你没文化还真不是一般的没文化!指南不是说指南方。

二傻:那是指北方?

老赵:也不是指北方,它不是指哪一方位!而是用来指导逛世博的,专给咱们从上海北面来世

博的客人用的,所以叫“指南”。从上海南面来的游客就用《指北》了!

二傻:奥,那我明白了。从西边来的就应看《指东》,从东边来的应该看《指西》了。对了,师

傅,上海当地的人看什么呢?

老赵:真笨!上海当地人还用别人指?你在铁岭还需要别人给你指东西南北的啊?

二傻:对了,是这么个理!师傅,您真有文化,跟您一辈子也学不完!

老赵:小子,好好学。跟师傅学门手艺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学师傅的智慧,学师傅的文化知识,

记住没?

二傻:记住了,师傅!可是,我没骟过驴,交不上驴友了,倒是可以交一些“鞋友”,以后出门

也让他们给我弄本指指东西南北啥的!

老赵:好好,活学活用!

二傻:师傅,你驴友给你指南,你明白怎么进中国馆了吗?

老赵:那是当然!要不我研究半宿干吗?

二傻:那快说啊,师傅(拉着师傅的胳膊摇晃着)

老赵:那你看看我,你说我要说我75岁了,你信吗?

二傻:拉倒吧,师傅。你今年不刚过六十岁吗?前些日子刚给你过完六十大寿。你忘了?那天

有个很有文化的同行鞋匠说你已过花甲之年,为此你还生气好几天,说同行是在取笑你,

花甲花甲,就是说你眼睛花了分不清鞋皮子的真假了。

老赵:别说没用的,我是说我的长相,要是跟别人说我75岁,人家能信吗?

二傻:奥,师傅您早说啊!我说实话,您老别生气啊!

老赵:不生气,照实说!

二傻:师傅,不瞒你,就您这长相,如果我不认识你,说你80了,我准信。(对观众)朋友们

说是吧?(观众迎合道“是”)

老赵:那就好,我有底了!谁说长相显老了不好,今天我就要发挥我这长项。咱们直接走中国

馆的绿色通道!一回你看我眼色行事就行!(边说边用手一指绿色通道方向)

二傻:走绿色通道?(愣了一下,继而又回过神)只要能进去,全听师傅的!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直奔中国国家馆绿色通道走去

保安:大爷,带孙子来逛世博会啊!大爷,您多大岁数了?

二傻:你这人啥眼神啊?!谁是他孙子……

(老赵咳嗽两声,转过头狠狠的瞪了二傻一眼。二傻好像意识到什么,马上闭嘴不说了。)

老赵:是啊!我都八十了,带孙子大老远从东北过来。同志,你辛苦了!(说着,伸出双手紧紧

握住保安的右手)

老赵:(回头对二傻眨眨眼)还不快点。(说着,放开保安的手拉着二傻就匆匆往里进)

保安:(立马伸手挡住两人)大爷,不好意思。我得验证一下你的年龄。请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

老赵:什么身份证啊?我的身份就是个鞋匠,这个我们那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能证明,我修

鞋都快五十年了!

保安:不是,大爷,是您的身份证,上面有您的名字、籍贯、年龄等相关信息。您乘车购票、

住旅馆都需要出示的那个小卡片!

老赵:俺爷俩是蹬自行车来的,没买票啊!我们住宿在火车站、汽车站、大桥下、马路旁,也

没有人要我们出示什么卡片啊!

(二傻用手掩面,偷偷笑)

保安:(哭笑不得,有点着急)大爷,我还是问问您孙子吧!(转向二傻)小兄弟,您爷爷多大

岁数了,你应该知道吧?身份证,你带没?

(赵咳嗽,意在提醒二傻)

二傻:你是问他看上去多大岁数还是真实岁数?

保安:(看出点猫腻,但不动声色)奥,那你说你爷爷看上去多大岁数?真实多大岁数?

二傻:看上去得有八十了,真实的他不让说啊!

(赵有些急了,挤眉弄眼的干着急)

保安:(意识到,但故意不动声色)奥,小兄弟,你爷爷岁数大了,不明白啥是省份证,你这么

聪明,应该知道身份证是什么吧?

二傻:当然知道了,我俩的身份证都在我这里啊!(二傻似乎被保安这句似是奉承他的话刺激了。

说着,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个身份证来,向保安炫耀)

保安:(接过身份证,定睛看了看,笑了笑,转向老赵)呵呵,大爷,不对啊!你1950年生,

怎么会八十岁呢?你姓赵,你孙子怎么姓孙呢?

老赵:(恶狠狠瞪了二傻一眼,敢怒不敢言)不是同志!孙子,不姓孙姓啥啊?(意识到口误,

立马改口)……不是,我是随孩子他妈姓孙,不是……,孩子随他妈姓孙!

我呢,实际上是1930年生人,赶上计划生育,我们家孩子多,一直未报上户口。后来建

国后1950年我父亲才给我补办的户口嘛!这不就成1950年出生了嘛!

保安:(哭笑不得)大爷您可真有意思,不过不好意思,我们只能按照您的身份证来算,你不够

75周岁,不能走绿色通道,麻烦您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说着,将他们两人挡在外面)

保安:大家注意了啊!排队往前走,通过检查进入啊!

(老赵拉着二傻气不打一处来的往外走着,二傻吓得大气不敢喘。到离出口较远的地方)

老赵:你怎么那么笨呢!看来你爹给你起着名字真是没白起啊!得了,全被你搞砸了!

二傻:师傅,他们查的也太严了,就您这长相,他们还有啥怀疑的!换成我,我都得怀疑是身

份证搞错了。

老赵:行了,别说没用的了!

二傻:那下一步怎么办啊?师傅,要不干脆来硬的吧,我就跟他说“我爸爸是李刚!”

老赵:不行,我最烦你们做事情动不动就来硬的来硬的了,拼的仅仅是拳脚,靠的是匹夫之勇,

不用脑子,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当今是文明社会,世博会是文明场合,此时此地我们

只能动的是脑子,玩的是智慧。记住:对于你来说,脑子不够用不是你的错,但是不去

开发就是你的错了!再说你也不姓李啊!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智取,不能强攻!我从小熟

读《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经典,现在又加上一部《驴友指南》,一计不成还有一计。

小样,不信斗不过他!走,咱们乔装打扮一番,再来会会他!

说着,两人走向幕后

幕前

保安:特殊人群走绿色通道往这边来排队啊!大家别挤,排好队!遵守秩序啊!

一会儿,老赵和徒弟从幕后出来,老赵扮成盲人状,戴一副墨镜,帽檐拉的很低,二傻扮成傻子状,带着口罩,遮住大半个脸,就留下两个大眼睛。两人都尽量打扮的让人认不出原来的样子!两人肩并肩走着,时不时的窃窃私语几句!

老赵:嘱咐你的那些事都记住了吧?平日里师傅希望你精明点,还总嫌你傻。但是今天你给我

越傻越好,回归你的本色!听见没?

二傻:记住了,师傅。放心吧,聪明我需要装,傻咱不用装!

两人低声说着,已经来到绿色通道门口保安前

保安:大爷,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老赵:(故作摸索着,双手握住保安右手)同志,你看,我们爷俩一瞎一傻。这种残疾等级能走

这绿色通道吗?

保安:可以的,大爷!不过我看你二位怎么有点眼熟啊!

老赵:(紧张,赶紧装作挠头上的痒,将帽檐碰的更低了些)是……是吗!不可能啊,我怎么就

没感到你眼熟呢?(意识到失言)奥,那什么,我眼睛本来就不熟!

保安:(仔细思索,想起什么,故意不动声色)大爷,你们不但可以从这进入,而且对你们特

殊人群,我们还提供一些其他服务!大爷,您看,你看不见,人这么多,也不安全啊!

老赵:同志,谢谢关心,只要进去了,不用你操心!(转而又说)不是,进去了,有我孙子给我

引路。过来,傻孙子,给叔叔做个揖,谢谢叔叔

二傻:爷爷,什么叫作揖?干脆就磕一头感谢叔叔吧!

老赵:那也行,来吧!

二傻就要跪下磕头,保安急忙拉住他

保安:别别!小兄弟,不兴这个!(转向赵)大爷,我跟您孙子聊聊,给他说说怎么给你引路!

老赵:行行行!(不放心,趁机附二傻耳朵)注意点,拿出你平时的傻劲来!

保安:小兄弟,今年多大了?属什么的?

二傻:18了,属小驴的。都过法定婚龄好几年了!

保安:(转头向赵)大爷,看来你孙子真是不够聪明啊!

老赵:那是,从小比这傻。这我都培养十几年了。

保安:(对二傻)小兄弟,18岁属兔子的,不是属驴,你想起来没?长耳朵的那种

老赵:那属驴的多大?

保安:那是……,让我算算。不对,十二生肖没这个属相啊!咳,被你们爷俩绕进去了!

二傻:不对,我就是属小驴的。爷爷说的长耳朵是驴,短耳朵是马。长耳朵大的是大驴,小的

是小驴。我属小的。

保安:(向赵)大爷,看来你孙子真是不聪明的挺严重啊!我看,他也给你当不了向导。还是让

我们的志愿者陪你们二位逛逛吧,一来可以给你们带路,二来也可以给你们做专业的讲

解啊!

老赵:(紧张)不用不用……,我们爷俩每一个人器官虽然不十分齐全,但是加一起我们有眼有

脑袋的。啥也不缺!不用麻烦别人。同志,你要真想帮我们,你看,我们两人加一块就

顶一个人了,能不能给我们退一张票?

保安:(笑)大爷,您可真幽默!退票我可说了不算!不过,对于你们特殊人群,我们有义务把

你们照顾好啊,让你们玩好,玩开心!(停停,接着说)您看,您的眼睛看不见。您这孙

子呢!智商又太低,没有我们志愿者的帮助,你们玩不好,也不能尽兴啊!

二傻:(好像被什么刺激到了似的,急了)谁说我智商低!!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我决不允

许你们侮辱我的智商!

(向赵)师傅,您教导过我,谁再怀疑我的智商,我就得跟他急,证明给他看!(将口罩

一摘往地上一摔,对保安)告诉你,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叫“二傻”,但我既不

二也不傻!世博会我们师徒都来两回了,要不是进不了中国国家馆,给我个牌牌挂上,

我就可以当志愿者了。

老赵不断的咳嗽提醒,二傻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理会,老赵干着急

保安:(假装吃惊)哎呀,小兄弟,是你啊!

二傻:(意犹未尽,不理会其他,继续慷慨陈词)我告诉你,我今年24岁,本命年,属兔

子的。刚才是我师傅让我装傻的,现在我不干了!

保安:(笑)呵呵,大爷,摘下您老的墨镜吧!

老赵:(哭笑不得,很不情愿的摘下眼镜,表情很尴尬)见笑,见笑,同志!演砸了

保安:不,大爷,表演的很精彩。其实,大爷,我早就认出你俩了!刚才从这兄弟口中得知你

们已经是第三次来世博了,一直未进去中国馆。太不容易了,不远万里,来到上海,这

种对世博的热爱精神让我们感动!我就破例让你们进去了,(对观众)朋友们说好不好?

观众呼应

老赵:哎呀,太感谢您了,同志。(向观众)感谢朋友们!

二傻:哎呀,保安大哥,你太爷们了。那什么,你鞋要修不?我立马给你修!

老赵:(打二傻一把)这孩子太有专业精神了!

保安:(笑)不用,谢谢你,二傻兄弟

篇10

宝香是前一天来我家的,与我相约去一个同学家,因同学的哥哥结婚,叫我们两个去玩。

宝香姐穿的这件红棉袄,显得极其合身,就像她的名字安在她这样美丽的姑娘身上一样令人赏心悦目,颇为熨帖。我总在心里暗暗地想,姨妈真是太会给娃娃起名字了,宝香这个名字几乎能赶上《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的名号了。

我的名字叫毛丫儿,虽然听上去不及旁人的好,然妈妈最喜欢这样喊我。今天,我自己穿的一件紫檀棉袄,有些宽大,倒像是件棉袍子裹在我瘦小的身子上。表姐的红棉袄和我的紫檀棉袄分别是她妈跟我妈刚刚缝制而成的,棉袄上似乎尚存着两位母亲手指上的温馨呢。

我跟宝香姐每人推着一辆包链盒自行车一前一后从我们家出发,径直往同学家所在的那个叫陈元滩的方向行去。我想,当我们将这样的两辆自行车摆放和立在同学家院子的时候,同学将该是多么有面子啊!

外面,叼人耳朵的风开始嘶嘶地刮了起来,吹得我俩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来。远处,显得模糊不清。天上和地上混同为一片,苍茫混沌。就在昨晚,地上落了一层雪。落雪的那会儿,在房子里倾听外面的世界,竟是异样寂静。但也就是在这种寂静中却蕴藏着天地的秘密。下雪不冷,消雪冷。及至天亮的时节天地依旧无声无息,悄然哑静。

这时候,天上又零星地飘落起雪碴子。

自行车碾在雪上噌噌有声,留下一道曲折的车轱辘印,就连车子外轮胎上那些防止打滑的棱棱角角也都十分清晰地印在了雪地上。

一刮风,天一下子就变得冷了许多!

我记得,跟宝香姐在走出院门的时节简单商量了一下,说同学哥哥结婚,去了给拿什么礼物好?俩人不禁犯了一阵愁。后来,表姐说干脆照大人的习惯,“每人拿五块钱吧,你说呢毛丫儿?”表姐征求我的意见。

我赞同地点了点头。

我们骑着自行车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岂料竟然猛烈地吹刮起白毛风来了,小土道上的积雪一下子被风扬了起来,然后旋转着时时遮挡住人的视线。这时候,天地显得愈加茫茫空荒,人心里顿觉茫然和前途莫辨。

正是腊月中旬的时节,白毛风刮着雪花在阴霾的天空下缭绕舞动,掠过荒滩、树梢,并带着听上去如奏响骨箫般的弦音从人的脸孔呼啸而过。于是,脸上就跟揭去了一层皮似的痒痒着,又难受又疼痛。

天气过一会儿能好转吗?有一阵,北风挟裹的雪粒子及野地里莫名的碎屑会猛然从面庞上横扫过来,打得人的脸火辣辣的。这一刻,飕飕嘶叫的白毛风扬起的雪末约有半丈来高,在我们身子的前后左右胡乱泼洒。紧接着,那些扬起的雪末又猝然纷纷四散跌落下来,与大地上的雪融为一片,终而了无痕迹。

远地里,传来一种仿佛是另一更为寒冷的世界里的呜咽声,我无法辨别得清,但很令人恐怖。近处,不停发出紧密的吱儿吱儿的鸣音,就跟娃娃用掏空的核桃装上两根鸡毛做成的风轮发出来的一模一样。

我突然哇地尖叫了一声。

因为一股子雪自我的衣领里仓皇地钻进来,很快被我的身体融化成水顺着我的脖子往更深处爬去,凉凉的痒酥酥的感觉直达人的心底底。

宝香姐马上从车子上跳下来,走到我跟前,帮我把棉袄领子最顶头的一枚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挣脱了纽门子的布疙瘩纽子系上了。顿时,刚刚还往我脖颈里直灌的白毛风一下子被拦在了身体的外面。顿时,心里漾起一丝温暖。

表姐总是时刻关心和照料我。表姐的红棉袄衬得她的脸色愈加的喜气和鲜亮。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并不是因同学的哥哥结婚而去图红火和瞅热闹的,倒像是要穿越风雪,把表姐不惜一切给嫁出去。

我们两个骑着包链盒自行车,在旁观者看来是光彩耀人的。记得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节,许多人家的娃娃恐怕还连摸都没摸过自行车呢,所以我们满心的骄傲与激动,总喜欢把车子骑到更为遥远的地方去。有一次我们推着自行车走在郊野的夕阳下,我们望着一堆古人遗留下来的瓦砾和碎片,开始探讨起一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像大人一样心里装着一个信仰呢?表姐认为,无论大人孩子都应当有信仰。我记得小时候小朋友们干了错事就会欺骗和哄瞒妈妈。然而当妈妈说:“娃娃,因为主宰者,祈求饶恕你所犯的错误和罪过吧!”于是,我们就觉得这时候心里应该特别神圣和肃穆,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和侥幸,因为欺骗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主宰者那里是徒劳无益的。是的,妈妈可以哄骗,但是对于自己信仰的主宰者是不能撒谎和欺骗的,这是含糊不得的,也是极其严肃的事情。

后来,我和表姐又谈论我们郊游和远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表姐认为可以清静下来想许多以前没有想通的事情。她说这就够了!一些人,只类似于一种踏青般的游玩,并捎带寻访一下古人遗迹时进行简单的凭吊与散心,或者说是一种进入大自然以期获得心灵的自由与放松吧!

我记得那时我们无论走多远的路,都从不觉得乏。我们甚至比试谁能从自行车上一次都不下车而一鼓作气将自行车骑到目的地去,然后顺手把车子撂在山下目能所及的一个地方,便去爬山。爬到半山腰,只见云大朵大朵的,棉花团样那么洁白,似乎伸手可摘;远处的天空清泉洗过一样蓝;山下河谷里流淌的水是那么耀眼和清亮;水边的芦苇荡里藏着成群的野鸭子,一双双一对对。因为读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所以觉得野鸭子全是成双成对的鸳鸯,没有一个是没有伴儿的。

突然,我的车轮子撞到了一颗石头上,一下子把我的思绪从往事中颠簸回来。今天,我们要去的同学家是要过黄河的,因为那个叫陈元滩的地方在河的另一边。

大约骑了三十分钟左右,我和表姐两个就来到了黄河边距离渡口不远的河滩上。渡口上是没有任何浮桥的,一年四季就靠一位叫唐三爷的老汉撑着船来回接送大家。过一次黄河大约需要两角钱或者几分钱。多数情况下,唐三爷是不向人要钱的。有些人因为生计的问题,不得不每天都打黄河里来回地过。一年四季这样往复行走,那得需要多少钱呐!而河边的这些人恰恰是没有多少钱的。唐三爷常说,在莫测深浅的水上行走,是得有点讲究和德行的。他大都不向人索要费用,那他到底图什么呢?许多人都说,他无所图,只为在世上带给别人一些便利和快乐而已。

尽管风雪交加,然而黄河这两天依然尚未结冰,水势浩大,河水浑浊如黄色的泥汤,叫嚣着向前翻腾和奔涌。

望着湍急的泥浆似的水流上漂泊的雪末和黄色浪花,我的心里一阵阵发怵。

表姐显得老练和富有经验,她一只手推着自行车,腾出另一只手拽下头上的花头巾向黄河对岸上下挥舞着,叫喊道:“唐三爷哎――唐三爷哎――快来渡我们过河!”

表姐的声音被风一卷,就像是被风迅疾抓住一下子撩进一个隔音的黑窟窿里面去了,倏忽就消逝在一片苍茫的混沌世界里了。

表姐的声音虽然被风抓走了,但是她的头巾却像一面旗子似的招展着,被河对岸渡船的

老汉唐三爷看着了。

于是,那位唐三爷就用黄河边人的口音说:“来了――丫头,快跑哎――!”声音从黄河那边被一股子白毛风吹卷着送过来,瞬间又被逆向的劲风刮跑了。

唐三爷撑着船一下一下催动着过来了。他似乎是刚刚送过去了一拨人。老汉一会儿把手中的长木杆换到船身的左边,一会又换到船身的右边,就这样来回撑着向这边驶来。

我和表姐焦急地等待着唐三爷能赶紧过来,好顺利渡我们过黄河。

唐三爷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因为我没有从这里过黄河。我显得有些腼腆。但是宝香姐,她可能是从这里走过一两回吧,所以,她的胆子有点大,喊唐三爷的声音有些脆。

就在我们等船的当儿,宝香姐告诉我说,“唐三爷这个人可有意思了,一到夏天的时候,你就会看见他上身穿一件被汗水浸黑了的白布汗衫,一条蓝布裤子,总是将裤腿和袖子挽得高高的;头上的烂草帽在整个夏秋都扣在他的脑袋上,供他遮阳挡雨。”表姐还说,由于唐三爷长期在黄河边渡船,说话粗糙得很,什么“儿啦、挨鞭杆的货啦”等等经常就打他的嘴里冒出来了。但是,人却倒是特别活络和热心,对那些没有钱的老人和娃娃,过河时从不收一分钱。

不觉,唐三爷的船已经近在咫尺,他先是把船头抵到岸上,接着船尾就借助水势和娴熟的技巧,微微旋着身子甩到岸边来,接着慢慢靠住了。老汉拽着船头上的一根粗壮的麻绳索,轻轻一跃,就跨到岸上了。他将绳索系在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把船固定牢实,然后不等我们说,就十分热心地接过我们手里的自行车一辆一辆的帮我们扛到了船上,并使两辆车子侧身躺在船板上。接着,唐三爷亲切地先请我们上船去。

等保护我们上船之后,唐三爷才走下船去解开了绳索,跳了上来,操起竹竿猛然用力一撑岸边的一块石头,船就摇摇晃晃地离开了河岸。船身刚一离岸,就开始摇晃和摆动,吓得我立时紧紧抓住表姐的手,全身抖抖索索的。

表姐也有些紧张,但她强力镇定,把我的手紧紧握了握,示意我别担心。

“丫头,别怕、别怕!”唐三爷说,“瞧这白毛风吹得这么样厉害,你们干嘛不在家呆着,要上哪儿去呀?”他又像是对我们讲,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补充说,“今晚黄河一定是要结冰了,而且会冻得非常死,百分之百的结实,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就保管可以打冰上走了,但小心可千万别跌了跤!”

唐三爷的话刚完,船身就像是一下子平稳了许多。与其说这是一条船,毋如说这是好几块木板拼凑和钉到一起的一块大木板,只是略微比门板宽大一些罢了。船板上由于雪碴子融化了,显得有些潮湿,布满污浊的水汽。

这位唐三爷由于常年在黄河渡口劳作,年复一年的风吹日晒,面孔就变成了这么个样子。他一再让我们往“门板”中央的安全地带移一移。

唐三爷突然问我们:“喂,你们两个过黄河是要到哪里去啊?”

“我们到陈元滩吃席去!”表姐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噢,吃席吗?哈哈,那可不能白白地渡你们过河,回来时可别忘了要给三爷我带点好吃的。”老汉笑着说。

我们两个都笑了,说,没问题。

“丫头叫啥名字啊?”三爷突然问我。

“我叫毛丫,我姐叫宝香!''我麻利地作答。

“是吗?”唐三爷的面孔上露出一丝诡诈的笑容。

这时候,黄河水像是从天上倾泻下来,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一个裹挟着雪糊浪汤的浪头冲腾过来,击打在船身上,水花四溅,星星点点,船颠簸得特别厉害,我觉得眼睛有些花,头有点晕,胸口闷闷的,一阵接一阵的恶心。我两只手把表姐的手抓得紧紧的。

船像是因为我有所准备而无意于跟我开玩笑,然而就在我神经刚刚有点松懈的时候,船身又一次颠簸起来,比先前更加吓人。

我忍不住脱口说了一句:“姐,船好像要翻了?”

我还想说点什么,宝香姐却伸手把我的嘴捂住了。

表姐不安而内疚地望着我:“把眼睛闭上吧,别看河里的水!”接着,表姐回顾了一下周围,悄悄将声气压到最低限度告诉我说,“毛、r,坐船的时候,不吉利的话一点都别说,知道吗?”

我赶紧闭上眼睛一再在心里祈求,自责自己的过错。

唐三爷的嘴里一直不闲,一会儿骂他的船,“儿,还把你给没治了,听老子的话,过来,再过来一点。啊,过去、过去,好啦、好啦,好儿子!”一会儿,又叫苦不迭,埋怨河里的水,“你怎么能这样对我,老子在这里几十年了,不认老子了咋的?我知道的,平时这点好像没有这么深,也没有这么猛啊?!”

:唐三爷煞有介事地骂来骂去,倒惹得我笑了起来。我又一次把眼睛闭上了,耳旁是水声、风声,以及唐三爷的叫骂声。等到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唐三爷像是松了一口气般地说:“丫头们,已经到对岸了,下船吧!”

三爷又帮我们俩把自行车推上了岸边的荒滩,讪讪地说,“可别忘了给三爷带好吃的啊!”

告别了唐三爷,我们就又重新上路了。眼前的荒滩雪野显得比先前在对岸和船上看到的要辽阔,极目远望,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这样的一派迷茫的颜色和状态之中。

虽然道路不很清晰,但是大致能辨别出荒滩中这条被浮雪盖住的路径。起初的时候,是搭背风,就是风从我们的身子后面吹赶和推着我们前行,我们几乎不用蹬自行车的脚踏子,车子就会自动向前奔跑。

因为是搭背风,宝香姐兴味十足,她大声地告诉我,说唐三爷嘴里虽然唠唠叨叨喊骂个不休,说话也有些冲,但是心肠却出奇的好。她说黄河倘若结了冰不能行船的时候――因为他对黄河上的事情特别熟悉,知道哪里的冰薄,哪里的冰厚――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把人一个个从结得较厚的浮冰上送过去。

不知又走了多久,风向突然间变坏了,变成了揭面风,风雪迎面而来打在脸上,鞭梢抽的一样疼。时紧时缓的长风从远方、从阴霾的天际直直吹来,揭动着表姐头上的花头巾,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荒滩雪野,完全变成了一片茫茫混沌的世界。

我的双眼被风雪完全迷糊住了,无论怎么睁也睁不大。有几次,我张口想跟表姐说话,可是嘴巴刚一张,还不成形的句子就又被风雪猛然堵回嘴里去了。

我们尽管使用了相当大的气力蹬着车子,但是车子的脚踏子涩涩的怎么都蹬不动,车子变得无与伦比的沉重。这曾令我们多么骄傲和自豪的自行车,如今却倒成了我们的负担。

我们俩只好将车把扭来扭去,使得自行车尽量曲里拐弯的成“S”形缓慢行进。

又走了一阵,我们浑身没有一处感到自在,尤其是屁股蛋和两条大腿面子只要一用劲就疼得牙缝发酸。当我们拼命用力蹬车子的时候,背子里就汗津津的,但是当我们稍稍放松一下,身上的汗就立即被冻结成冰花儿。我看见表姐用围巾尽力把自己的头脸完全包裹起来,露在外面的一双眼睛的眉毛和眼睫毛变成撒了一层霜花样的白色,嘴巴被捂住透气的围巾表面结了细小的冰棱和冰豆子。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天空好像没有了,大地也没有了,我们两个人也仿佛从这世上消失了。

时间就在一瞬间天长地久般的静止了。

我们从车子上跳下来,立在风雪之中,雪把我们的鞋子都淹没了。我学着表姐的样子,抓住两只车把,将自行车的车头提了起来,然后狠狠地在地上。但是,自行车轱辘跟护轮瓦之间的那一层泥雪就是不下来,怎么也弄不掉。

我们俩茫茫然地立在风雪中。我回头看了看我们来时的道路。

“我们还走下去吗?”果不其然,正如我所想,路上连半个子人影子也没有遇上。

“你给咱们找个人问问路吧!”

“现在回头可能会比这更糟糕,往前再走走看吧!”表姐表现得依旧那么坚定。

“你说怎么走?扔掉这烦人的自行车吗?”

表姐干脆不跟我争执了,只说了一句:“你在这儿等等我。”表姐可能是刚刚把自行车前轮子上的雪掉了一些,车轱辘勉强能转得动,但后车轮上的护轮瓦却仍然死死地抱住车轮子不放。她一只手抓着车把,另一只手将后面的整个自行车车身提起来十分艰难地向前推着走,同时眼睛像是在周围找寻什么。

表姐的身影很快就融入一片苍茫的白色中。

我凄凉而怅惘地立在风雪地里,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有几次我想把自行车撂掉,跑着去追赶表姐。但是,惰性使得我想,还是再等等看吧。

我等啊等啊,表姐一直没来。

“她会来吗?”

“她一定会来的!”

“她不来了吗?”

时间似乎过去了很久,表姐她还是没有来。我想她可能是把我这个累赘撇下独自跑了,她跑到陈元滩之后,大约会叫来一辆牛车把我和我的自行车一道拉回去的。然而问题是,等不到她们来,也许我会冻死在这里的,这样的鬼天气可能连最耐寒的动物都会给冻死的,到时他们将拉回一条冻硬的冰棒。

寒冷使得我的脚和手没地方可放。

我实在是等不住表姐来了,不禁满腹的委屈和幽怨,索性把自行车猛地推倒在雪地上,返回身向表姐离去的相反的方向走去。我走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心里想着看是否能碰见个同样的倒霉蛋,好搭个伴儿。但是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后来,倒是碰见了一只被冻死在雪丛中的鸟,我没有看详细,只看见露在雪外的一点翅膀上的摇曳在风雪中的羽毛。我没有理睬,只管继续向前走。突然,我看见一条仿佛被什么人遗弃了的狗,身上覆盖了一层雪花,拖着乱毛凋落的尾巴,病了似的行走着。这条浑身不停地瑟缩着,已经被冻得奄奄一息的狗,它并没有倒下去,却依旧拼着最后的一口气在向前走着。当我走到这只狗的身边时,它把浮着一丝雪的嘴巴伸过来,朝我凄凉地嗅闻了一下,眼睛里好像陡地亮了一下,随之那眼里的亮光就慢慢地黯淡下去了。

我便开始想折回去和表姐一道继续走下去。我屏住呼吸,用极其尖利响亮,甚至有点悲怆绝望而搏命般的声音叫了一声:

“宝香姐!”

我又嘶声力竭地唤了一声:

“宝香姐!”

“你回来吧,宝香姐!”这一声我是哽咽出来的,不觉泪水滂沱。

我蹲在雪里,独自隐隐地啜泣一会儿,就向着表姐的那个方向走。

当我走了不多时,就看见宝香姐从茫茫的风雪中慢慢地冒出来了,她的手里拿着一截木棍,围巾把大半个脸都遮住了,只丢出一只眼睛在望着我。表姐在我的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安慰我,并挥了挥手中的木棍,说:

“瞧啊,算是折到了半截木棍!”

表姐拉着我的手,跑到我的自行车跟前――幸好车子没被风雪埋住。表姐弯下腰,立起我的自行车,开始用树棍塞进自行车的护轮瓦下面往出一下一下掏里面塞进去的泥雪。掏了一会儿,她把车头提起来,用手转动车轮子,车轮子骨碌骨碌不很谐调地转动起来,渐渐又恢复了以前的转速。表姐随之又掏净了后面车轮子上的泥雪,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好啦,现在可以骑了!”

走上一会儿,表姐就不得不用拿在手里的木棍剜我们俩自行车护瓦与车轮子里面钻进去的雪。

“毛丫儿,你害怕吗?”表姐担心我的内心崩溃和垮掉,“我可是不怕的!”

天上的雪花飘飘洒洒地落着,我就在心里想,唐三爷现在干吗呢?他大约把船靠在岸上,孤独地蹲在河边一个避风的湾道里看着黄河在结冰。他在等待着我们吗?

我们俩每走上一会儿,就停下来歇息歇息。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叫陈元滩的地方大约在地球上不存在,否则怎么一直都走不到呢?

“到底怎么回事,停下来干吗?要冻死在这里吗?”看到表姐停下来,我生气地问她。

“我听听看有没有人,”她说,“我好像听到许多人在讲话,大约快进村子了!”

我不屑地苦笑了一下。但是,这一次,表姐的话还是使得我浑身突然生出一股不畏困难的决心与悲壮。可是,又走了好一阵,还是走不尽的路,还是茫茫的雪野。

声音也只有我们两个人的,这下,我对表姐的话,以及对我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我真想一下子丢掉自行车,扑倒在雪上,一动都不想动了,任其冻死在这荒凉的雪野里算了。正在我们发呆和茫然的时候,前面嘎吱嘎吱地驶来了一辆破驴车,这一幕让我们的胸腔陡然一热,鼻子酸凉酸凉的。原来是同学的叔叔专门接我们来了。

坐上车子,不知时间过去多久,我看见道路两旁一棵紧挨着一棵的树上,都贴着一片树叶那么大小,且红得刺目的红纸片。随着树木的稠密,那些红色的纸片也越来越稠密,越来越稠密。树上、墙壁上、门上、石头上等等的红色,似乎要把那先前的满目的萧瑟给遮住和比下去,不觉竟渐至于一派热闹的景象。我们已经进了村子了。

驴车停在了同学家的大门口。已经等候多时的同学跑过来,把我们领进院子。院里一大群人在围着一双打扮得红花绿叶一般的新人观看。

我和表姐也挤进去看。那真是一位绝世的美人,那微笑比一切一切的花更艳丽,比阳光更加灿烂。小伙子也那么标致和帅气。他们两个在人群中幸福甜蜜地走到一起,一个轻轻地牵着一个的手。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一对新人原来是一对哑巴。

那晚,在同学家住了一宿。夜里,我和表姐聊了聊白天看到的那一对特别和独异的新人,就睡了。可是一整晚,我都没有睡着,心里在想着那新郎和新娘以后的日子。

第二天风雪停了,照样是同学的叔叔送我们回的。昨日那在风雪中熟悉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再次淡淡地回响在雪野。我突然问表姐:

“宝香姐,唐三爷呢?他还会在河边等着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