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范文

时间:2023-03-18 03:0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定风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夏若颜

曲韵声声绕绿窗,一弯明月照春江。

燕子双飞归画栋,情种,花期有梦待西厢。

但得与君成眷侣,朝暮,天涯尽处又何妨。

莫负今生钗钿约,重诺,相依相守水云长。

定风波·相思付水流

夏若颜

冷酒氤氲一半秋,此时情绪两绸缪。

醉里落花人独立,追忆,欢愉往事上心头。

双燕飞来杨柳岸,初见,江南烟雨也温柔。

叵耐韶光容易别,音绝,相思付与水东流。

定风波·诗僧

夏若颜

弦上相思又一更,几番鱼雁寄无凭。

自此黄昏人去后,消瘦,可怜白发鬓边生。

入破蚀心魂欲断,堪叹,欢愉多少负卿卿。

阅尽千山非昨日,情极,尘缘了却做诗僧。

定风波·相思门

夏若颜

底事闲翻忆故人,掌中满纸那年真。

别久方知情转薄,寥落,去如流水也无痕。

叵奈浮生如意少,烦恼,相思早已入心门。

尽夜难眠更漏彻,明灭,风烟渐起送行云。

定风波·两天涯

夏若颜

灯火阑珊淡月斜,风翻旧韵复咨嗟。

词笔难书心下事,愁地,一场离索瘦黄花。

暗暗伤春随客远,堪叹,相思错种苦多些。

纵有痴情千万缕,烟雨,重重山水两天涯。

定风波·无题

夏若颜

一叶孤舟向谢桥,渐行渐远渐魂消。

最是等闲人去后,知否?愁肠寸寸酒来浇。

筹得千金难买醉,无寐,音书重读惜前朝。

燕子萦回飞画栋,怀拥,相思树底梦轻摇。

定风波·情深缘浅

夏若颜

舟过横塘起碧波,东风吹乱一池荷。

燕子归来人却去,烟雨,画桥谁与唱离歌。

澹澹行云天接水,相识,苏提柳岸共吟哦。

往日馀欢无计忘,惆怅,情深缘浅任消磨。

定风波·无题

夏若颜

帘外潺潺烟雨凄,一行雁子过城西。

落叶飞花成别绪,朝暮,鸳鸯扇上忆相思。

往日襟情无限好,欢笑,山盟海誓柳依依。

几度窗前吟旧韵,离恨,秋霜点点染青丝。

定风波·无题

夏若颜

香径桃花片片红,去年语燕又相逢。

水阔风清无限好,谁晓?佳期未卜觉春空。

记取江南携手遍,深愿,画桥共许两心同。

叵奈韶光都一瞬,离恨,桃花落尽卷帘拢。

定风波·定风波·清欢

夏若颜

抬望中天月一弯,举樽照影是清欢。

舍去千金重买醉,空对,无言惆怅泪潸然。

篇2

春雪细密斜日薰.

犬吠车鸣尘嚣外,

尘外,

野人细数落雪声.

斜步深浅贮足听,

足听

却似冰下瘦水行.

瘦水静听雪微吟,

微吟

篇3

初识《定风波》

第一次接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选修教学是要有别于必修教学的,至于区别点在哪,当时的认识就是选修当然侧重与“选”,所以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上,主要凭个人喜好筛选相关篇目。在“新天下耳目”这一板块就选了《定风波》《江城子》《卜算子》,预计两课时。

从诗词教学的常规角度考虑,初定《定风波》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是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是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首先围绕文本研习: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体现出怎样的性情?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轻”?

3.“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是“料峭”的,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此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宽慰?

最后重点探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他要归向何处?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究:1.归朝廷。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最后加以总结“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知人论世论

课后加以反思,虽然课堂能紧紧结合文本内容,从练字的技巧出发,结合词人形象来体悟其中的情感,但实际上对课文难点的处理上,学生关于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一无所知,问题的设计完全是教师为了设置难点而设置,因此,大多数是教师的说教或者说是灌输,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阔达、旷达、乐观等字面上,无从深入实际上也无法深入。这种为了解决难点而故意设置难点的教学,看似重难点突出,教学相对完整,实际上已经完全违背了学情。

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对苏轼本人缺乏应有的了解,由此看来“知人论世”很有必要,这是探究的基础,是观察和思维的基石。当然,我在课前已经补充了“乌台诗案”的相关资料,现在看来,这一材料有其相对独立性,案例处在特定历史的特定阶段,这一事件也是苏轼人生某一阶段的案例,可以说这一案例只是苏轼宦海中的一滴,撷取这一滴何以认识苏轼人生的大海。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得补充苏轼一生的宦海浮沉,了解了其一生的遭遇,方可知苏轼的旷达乐观的积极处世态度的渊源。

专题教学论

真正对《定风波》这首词有新感悟是在完成对《江城子》《卜算子》的教学后,教完这两首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是,《江城子》沉挚深永、悲凉婉切,《卜算子》隐约高远、冷寂执着,那么,《定风波》中苏轼的阔达与淡定的身影又在哪里?不同时期个人词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细心观察文中的注释并结合苏轼的人生履历,发现《江城子》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丧妻十年后人生的又一次低谷,此时的苏轼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卜算子》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是苏轼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也曾涉及此事,说苏轼在涉案的当天,曾经推知自己小命难保,吓得瘫软在地,但即使这样,在幸免于难被贬黄州后,仍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定风波》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的他已经被贬黄州三年,可谓历经人生的大风大浪。

笔者想到此,才真正认识到选修教学不只是“选”这么简单,或者说“选”已经是已知命题,未知命题在于“修”。苏教版选修教材应将其专题化,备课也应该是专题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材这种“专题”的设计,从实践背景上看,它顺应了新课程理念;从性质上看,它具有凝聚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专题”的凝聚性是建立所选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逻辑分类基础上的。“专题”开放性要求教师从整体考虑,大胆调整、整合。“专题”的探究性要求应改变过去学生依赖教师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再识《定风波》

鉴于此,第二年,苏轼词的教学首先着眼于专题教案,确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苏轼词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及其形成。教学重点是《江城子》《卜算子》《定风波》中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是《定风波》中“归去”的理解。教学过程中,重新调整三篇课文的教学次序,依次是《江城子》《卜算子》一课时,《定风波》一课时。

篇4

案例

他们缘何愤然离开

M公司是大连的一家从事外包业务的公司,主营对日及欧美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及软件与信息技术的IT开发外包(ITO)。公司有很多不同类型业务的部门和不同类型的项目,公司规定员工做满18个月之后,可以申请转换项目组。

OP部门是M公司成立比较早的部门之一,专门为日本OP公司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外包服务,包含工资计算、入职离职处理等等。

最近,OP部门接连出现了几例员工离职或转组事件,下文为你展现的是其中的三个案例。

案例1:婚假回来遭差评

小藤来OP部门已经快三年了,一直负责工资计算的业务,工作虽然不能说特别积极,但也中规中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2012年年初,小藤准备结婚,想年假、婚假一起休,加起来要休一个月。她提前一个多月就跟组长商量休假的事,尽管组长心里并不同意,但这种事也没法拒绝,便勉强同意了,同时要求小藤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业务分别教给组内的几个人。于是,小藤认真进行了工作交接,尽可能地把细节说得清楚再清楚一些。在离开时,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每个负责她业务的担当,让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她。

小藤离开的这一个月里,尽管每个担当都认真地做着替补,尽管小藤接到同事的咨询电话后也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但工资计算属于比较复杂的流程,而且也比较重要,客户本来就很挑剔,主要担当者不在,他们就更担心了,大小毛病挑剔了一堆。好在大家并没犯下什么大的错误,所以这一个月也算是平稳度过了。

小藤回来没两天,就看到她情绪非常不好,也许是因为太气愤了,她把本应作为个人隐私的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事业承诺)评定结果告诉了大家,原来她得了3分,比较差。大家都为小藤鸣不平,因为她的表现在员工眼里即使不是优秀,也算是忠于职守,肯定不应被评为3分。

小藤跟经理沟通了半天,但这个评走结果已成事实,无法更改。小藤很伤心,觉得自己这两年多的努力就算白费了。考虑到这个业绩污点会对自己在这里的继续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她开始考虑跳槽的事情。对日外包企业在大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像小藤这样有经验的人,找份工作不算太难。结果没用两个星期,小藤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经过一个月的交接,小藤离开了OP部门。

案例2:老员工缘何要转组

2012年4月,OP部门又传出有人要转换项目组的消息。小沈是第一批进入OP部门的,英语、日语都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强,一直担当组里难度相对较大的工作,工作十分稳定。她的转组对大家来说都感到非常吃惊。

小沈担当的工作没有后备人选,她突然要离开,搞得组长很被动。因为一时间招不到合适的人员,组长只好亲自学习小沈的业务,边做管理边学业务,交接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到小沈的后任终于到岗时,离她转组的时间只剩短短的几天了,也只能给后任讲一些大概流程的处理方法。小沈离开以后,由组长把学到的内容讲给新人听,但由于交接得比较仓促,组长又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新人学起来特别吃力。结果是,业务工作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得不到保证,客户那边只好派公司以前的业务担当协助新人一起处理日常业务,这个过程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客户本来就不满意,因小沈的离开又加重了其不满意的程度,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有同事私下和小沈沟通,小沈说:“其实最初并没真正想到过离开,只是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是,小藤的离开,对我触动挺大的,真没想到,组长和经理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小藤并没犯什么影响业务的重大错误,只是在自己结婚的时候,请了较长时间的假而已。对这种平时忠于职守的员工,给出3分的评价,让我们这些努力工作的人怎样看到希望?其实我原本是想换家公司的,也已经得到其他公司的Offer了,但是经理极力挽留我,并且让我去一个新的项目组,在待遇方面也有所提高,我就留下了。只是换个环境,换种心情,希望在新项目组能得到发展吧。”

案例3:工资较高未获加薪

转眼就到了2012年6月中旬,上年底的PBC评定会影响到下一年工资的涨幅,并在7月份的工资中得到体现。小张作为第一个进入OP部门的老员工,也在该部门工作快四年了,当初是作为优秀员工被客户点名从其他项目组调到OP部门的。四年的时间,OP部门没有任何人得到提升,当然也包括小张。

6月中旬,小张的邮箱里收到经理的一封邮件,是关于7月份涨工资的事情。大致内容就是,由于小张在年终的PBC评定中只得了2分,并且小张的工资在同级别中相对较高,为了平衡员工的工资差距,这次就不给小张涨工资了。希望小张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能继续努力,得到更好的成绩。

小张对于领导的这种行为很是不理解,虽然被评定为2的话,工资本身不会有多少提高,但是少点也无所谓,至少是对自己一年辛苦工作的一个安慰。现在这样的结局,小张无法接受,且觉得非常委屈。自去年小张产假回来之后,就相继接手了组内两个难度较大的工作,虽然工作有压力,但也还能承受,也就没有想过要离开。但这次深深地触动了她,她找组长和经理谈话,表示了对这次决定的不满,并希望转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经理的反应是,给小张提出了下半年的展望,并承诺小张如果能达到要求的话,会给她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而且如果部门有其他新项目,也会考虑让小张转组。

但是,小张的郁闷已经不能让她再在这个组里呆着了,她开始自己寻找机会。9月份的时候,她找到了机会,正式提出转组的请求,尽管组长和经理进行了挽留,但她去意已决,并于一个月之后离开了OP部门。

为什么短时期之内会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老员工选择离开OP部门?PBC评定是罪魁祸首吗?如果你是OP部门的经理,你会怎么办?

M公司的PBC考核

M公司的PBC只是年初时员工在绩效考核系统上提交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年底时经理通过组长的反馈以及对员工工作状况的掌握进行评价。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没有数据支持对比性,也没有定期的沟通,并且员工之间不能分享各自的PBC分数。

案例点评1

PBC评定只是导火索

文/赵艳丰 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PBC评定或许只是老员工离开的一个导火索,个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没有发展空间才是罪魁祸首,而这跟不完善的激励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让PBC不应只是走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M公司的PBC其实只是在走形式,目标个人提,得分领导定,既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又没有数据支持对比性,也没有定期的沟通,这就容易使得分低的员工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感到很不公平,得分高的员工又自认为表现很好,产生骄傲情绪。笔者认为,应该把PBC和KPI(关键绩效指标)这两种绩效考核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家感觉到KPI经常性得分高的员工,其PBC评价分数也会高,这样所有员工才能感到绩效考核的公平性。既然KPI的成绩可以公开,那么PBC的成绩也应该可以公开,因为并不是说知道了所有人的PBC成绩就能够知道其薪酬水平,公开PBC结果其实并不会对个人隐私有什么侵犯。管理者更需要多跟员工定期进行沟通,从组长、员工等各方面全方位掌握每个员工的表现,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单一的、主观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员工,让大家感到绩效考核是公平、客观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关注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从OP部门老员工的纷纷离开不难看出,大部分是因为个人才能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感到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而被迫选择离开的。我们知道,M公司有很多不同类型业务的部门,公司规定员工做满18个月之后,可以申请转组,所以,部门经理不要只考虑自己部门的稳定性,而不给员工提供一些可以学习不同知识,或是晋升的机会。应该考虑到某些员工在某些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也许会产生厌烦心理,可以主动为员工申请机会,让员工去其他部门学习不同类型的业务,这样员工才能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并很重视自己,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有管理能力和业绩较好的员工,即使自己组内没有晋升的机会,也可以为这样的员工申请其他项目的晋升机会。总之是让员工感到,我为公司努力付出,领导都看在眼里,而且也在关注我的发展。

公平考核要关注不同部门工作难度的差异

另外,想要留住人才,必须公开绩效考核的标准,增加透明度,遵守客观、公平的原则。OP部门的客户要求比较高,业务难度大,工作压力也大,无论员工多么努力,业绩即使不断提高,相比其他部门来说,也还是有差距的,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就要考虑到每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不能因为OP部门的业绩不很理想,就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酬涨幅以及晋升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整个公司所有部门都要给予同样的机会。这样员工才不会因看到其他项目的员工在不断地被提升,而自己即使付出很多完成了很难做的工作,却仍然没有任何机会;这样才能让员工感到公司的公平,才能增强为公司服务到底的信心。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沟通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人力资源流失。尽管员工有困难可以找直接经理汇报,但是有些员工的性格让他无法主动与直接经理汇报困难,而经理因工作繁忙,往往也不会主动定期与员工沟通,这样,员工的压力就一直自己扛着,时间久了,就会生发对公司的不满,进而提出离职,而这个时候,经理再想起与员工沟通,已经难以化解员工心中的苦闷。

因此,M公司需要建立一种定期化的沟通机制,经理每个月都找几位员工进行沟通,每位员工可以给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到员工自身的困难和需求,更能了解到部门内部存在的诸如员工之间的、员工与客户之间的问题等。随后把员工的需求和部门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通过与员工的沟通,往往也能找到解决部门现有问题的好办法。

如果遇到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有波动时,可以考虑是否这个职位不适合这位员工,提早做好交接准备,为员工换个工作环境,降低其离职的风险,同时也降低员工突然提出离职,对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即使员工的某些需求没被满足,也会让员工感到领导的重视,员工的被尊重的需求也会得到一定的满足。

案例点评2

管理者领导力的两个来源

文/雷春昭 北大纵横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

员工的流失实际体现的是管理者领导力的缺失。管理者的领导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的制度安排,二是个人的人格魅力。

领导力不足问题,是现代职业经理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里面既有个人修养问题,也有工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前者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修炼,后者则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演练得到提升。案例中由于管理者缺乏领导力,使得团队人心涣散,缺乏工作热情,战斗力大为削弱。

这个案例给广大HR的启示就是,如何有效帮助公司各级管理者增强领导力是一项迫切又功德无量的事,增强各级管理者的领导力,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领导力,既可强化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保持队伍的稳定,同时又能激发队伍活力,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管理者的领导力决定了他所领导的员工选择“归顺”还是“离弃”,是消极怠工还是勤奋工作。

管理者的领导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的制度安排,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使员工感到轻松愉快有活力,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能够紧密团结在制度执行者——管理者的周围努力工作,舍不得离去二是管理者的个人魅力,管理者能够利用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员工,从而使下属长期追随,努力工作。

让下属有归属感的制度安排

那么,如何从制度安排上促使下属产生归属感呢?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薪酬激励以及企业文化等都将影响一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决定是否愿意呆在这个组织中成长和发展。

首先,制度安排上要考虑到员工的发展性,即要让员工随着组织的发展实现个人在组织中的成长。这既要考虑岗位的发展性,又要考虑工作的可替换性。从岗位的发展性来看,岗位体系的设计能确保员工在组织中找到成长通道,并有相关机制促使员工在具体职业发展路径上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机会,帮助员工的职业规划得以实现。从工作的可替换I生来看,岗位体系的设计要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不能因为个人的去留而产生重大影响。再稳定的组织,也总会有人事异动,要保持业务的稳定,要么通过岗位的兼容性或轮岗制度确保岗位间有足够的可替换性,防范业务受制于个人去留的风险:要么在梯队建设上做好备份,在员工因为发展而产生工作变动时,迅速有人接替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其次,激励制度要保持有效性。在一个组织中,最基础的激励就是“位置”和“票子”,也是对人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涉及到票子和位置的制度一定要合理,一方面要有明确的标准,对于员工的绩效结果,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不能含含糊糊,留有过多的人为操作空间,这种操作空间使员工对个人绩效对应的报偿缺乏明确预期,因此也很难对组织或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感(组织信任来源于制度的明确和稳定);另一方面要对绩效结果有科学的评估,保证绩效结果真实反映员工的绩效水平。现实中,许多公司绩效评估缺乏日常过程工作记录,管理者主要凭感觉打分,这样就容易造成不公正的评价。公平感是一个员工留在组织中的最基本保证,绩效结果有失公允或绩效结果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不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员工会选择离开,其他员工也会因为预期不明产生的不安全感而选择离开。

优秀的管理者个人魅力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来看,要做到吸引下属、凝聚员工。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对不同特点的下属要有极大的包容性。好的管理者,应该对下属有广泛的包容性。一个组织中,下属可能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的性格特点,而作为管理者,对于不同特点的下属,首先要有较强的包容性,不要与自己习性相近的,就亲近喜欢,对哪些具有自己不喜欢性格的人,就天然排斥。这种因人而异的做法极易造成员工的不公正感,组织也难有和谐,那些不被喜欢的“圈外人”,必然另择良木而栖。

第二,管理者要做到处事公正。尤其是对待员工的评价和激励,要尽量把激励资源用足,让员工充分认识到领导对自己重视,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尽量不要因为一些小事随意处罚员工,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感受随意给员工有失客观的评价和激励。

第三,对员工有要温情。管理者要勤于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疾苦并设法帮助,而不是对员工的请求推三阻四,尤其是对于不利于工作的请求就表现出反感或不信任,甚至勉强答应而在绩效评价或奖励方面有意缩水,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经常会使员工感到寒心而萌生去意。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对员工体贴的关怀很容易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宿感。

篇5

勃朗峰,欧洲最高的山峰,海拔4810米,山顶终年积雪。俯瞰勃朗峰,六角白星冠冕峰顶。一个传世品牌便以此为标志,象征着高雅、优美、卓越的品质与完美的工艺。万宝龙的六角白星标志白雪花,在万宝龙的产品中,古典与经典集于一身,一段沉淀了几百年的文化历史缓缓地诉说着这个传奇的品牌故事。

写过百年的尊贵万宝龙

1906年,美丽宁静的汉堡郊区是万宝龙名笔的诞生地。历经1个世纪,万宝龙除了笔之外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高档品牌,包括腕表,优质皮具、珠宝衬饰等。但是在很多的超级万宝龙迷眼里,万宝龙的品牌经典还是它的笔,任何工具都不如一支万宝龙的笔签起字来有感觉。

1908年,万宝龙推出第一款优质墨水笔“红与黑”。第二年,更先进的“Montblanc Do Space”系列墨水笔上市,当时的宣传口号是“绝不漏墨”。这之后,公司才真正地将欧洲最高峰勃朗峰的名字注册为商标。

1924年,万宝龙推出的殿堂级书写工具――大班系列由万宝龙制笔大师手工精心雕琢而成,其巧夺天工的工艺和恒久隽永的造型深受众人的喜爱,该系列产品完美地诠释出了万宝龙品牌的精髓:对传统工艺、卓越品质和完美设计的追求,对思想、情感、美丽及文化等人文精神的礼赞。每支大班系列(Meisterstuck)墨水笔的笔咀均刻有“4810”的字样,它代表勃朗峰的高度。每年万宝龙都会推出多款限量4810支的限量系列,而大班皇家极品墨水笔(Meisterstuck solitaire Roya)笔杆上也镶嵌了4810颗钻石。过去100年来,4810这个数字引证了品牌对完美质素的矢志追求。大班系列墨水笔的经典设计和永恒美感,不但使其成为纽约现代艺术馆的永久藏品,还成为不少政治、商业风云人物的签名笔和大文豪创作不朽名著的书写工具。

作为生活品位的倡导者,万宝龙的产品总可以让人感受到对人类伟大文化的敬仰。为向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致敬,万宝龙特别在2000年推出了别具收藏价值的“千禧金龙年限量纪念墨水笔”,而另一款具有中国清代特色的“大清皇朝2002限量发行墨水笔”也已面世。1992年起万宝龙限量发行的“艺术赞助人系列”和“大文豪系列”,更是表达了万宝龙对历史上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人物以及伟大作家的崇高敬意。

2000年,万宝龙以波希米亚系列开创了书写艺术的新篇章。结合万宝龙传统工艺及现代设计的精髓,波希米亚系列特别为享受现代波希米亚式生活的人士而设一他们自信而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懂得享受成功的喜悦及生活的乐趣。其设计简洁流畅,小巧典雅,势必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新符号。

2003年推出的年度系列,以白瓷制造的墨水笔分别诠释三个主题:经典神话、威尼斯嘉年华和神话瑞兽。这些限量版每一款都刻有限量编号,设计尊贵、典雅,极富艺术气息,令全球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为之倾倒。为保证产品的稀有性,所有的模具在生产完毕后会全部销毁,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精美的手绘釉彩在每款笔帽上诠释了不同的年度主题,笔帽背后著名的迈森陶瓷交叉蓝剑商标,见证着超过275年的古老历史和卓绝工艺,18K镀金的纽索图案笔身与笔帽相得益彰。

时间可能带来改变,但不变的是价值

万宝龙精神是“放缓脚步,尽享生命”,时刻体验生命中的快乐和可贵。随着品牌文化和知名度的提高,万宝龙在其他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

“时光行者”、“侧影”、“巅峰”、“运动”、“明星”,万宝龙各个不同系列的腕表的魅力和成功,源自恒久的设计和对瑞士传统制表工艺的传承。万宝龙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更加印证了它的品牌哲学:时间可能带来改变,但不变的是价值。

凭借瑞士首屈一指的制表工艺,万宝龙腕表系列将卓越传统和完美设计巧妙结合,18K纯金、镀金、精钢和运动型腕表四个系列的准确计时杰作,以金制或钢制表壳配衬晶亮的黑玉色表盘,表把的六角白星和表壳侧面镌刻的Meisterst ü ck字样,传达出它与驰名世界的万宝龙笔品一脉相承的卓越品质。1997年,万宝龙钟表公司成立,推出的腕表系列完全契合了品牌哲学。钟表制作的所在地LeLocle位于瑞士乡间的汝拉山区。光阴在该地似乎停止流逝,因为此地正是钟表制作的发源地,而Le Locle更是瑞士钟表制作的中心。在这片时间的岛屿上,可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表厂建筑是一幢具有新艺术风格的传统别墅,但在扩建的部分又发挥了创新建筑的巧思设计。参加瑞士国际钟表展的万宝龙系列精品就是在这里手工制作完成的,包括“Montblanc Profile Lady Whitego”豪华镶钻女用腕表,以及体现万宝龙诠释传统精密计时前卫手法的“Time Walker Chronograph”计时码表。

“放缓脚步,尽享生命”

万宝龙、奔驰汽车,德国马克,因其名字的开头字母都是“M”,被德国人引以为荣地称为“德国的3M”。如今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马克也被欧元所替代,只剩下万宝龙像欧洲最高峰勃朗峰一样还挺立在骄傲的德国人心中。

万宝龙精神是“放缓脚步,尽享生命”,这体现在它的产品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除了笔和手表,万宝龙的皮具、珠宝衬饰等都已经成为了世界顶级经典奢侈品。

万宝龙皮具系列是欧洲精湛工艺的体现,以光滑柔润的法国小羊皮或意大利南部的小牛皮为原料,手工制造,确保牢固耐用,而皮具上的每个细节都能让人领略到万宝龙产品的精良考究和不凡价值。

篇6

关键词 哈勃钉 移位 肩峰骨折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有移位的肩峰骨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7~40岁,平均24.8岁。右侧患位7例,左侧患位3例,就诊时间1小时~10天,平均40小时。急诊手术8例,延迟手术2例。10例均为直接外力作用于肩峰引起的闭合性骨折。就诊时均表现肩关节疼痛,外展、上举等各方向活动受限。

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平卧,患肩下用沙袋垫高,取肩部后外侧切口,从肩峰外侧弧形向后,沿肩胛冈方向延长,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将三角肌肩峰止点少许剥离,清楚显露骨折块,将上肢外展,放松三角肌对骨折块的牵拉。直视下复位满意,用布巾钳夹持固定,垂直于骨折线方向打入导针,沿导针用直径3mm钻头钻出骨道,然后沿导针方向拧入哈勃钉固定(根据骨折线离肩峰端距离选择哈勃钉的长度,必须使远端螺纹过骨折线),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决定哈勃钉的数量。术后早期开始肩关节被动功能锻炼,用三角巾悬吊患肢4周,之后开始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结 果

本组患者10例骨折端全部达到临床愈合;7例肩关节主动外展,上举功能基本到位;2例不完全到位,未出现脱钉、断钉及骨折块再移位现象。

讨 论

特殊的解剖位置:由于肩峰突出于肩部,多为自上而下的直接暴力打击,或由肱骨突然强烈的杠杆作用,引起肩峰骨折,多为横断性或短斜性骨折。肩峰骨折块受上肢重量作用及三角肌的牵拉,向前下移位,影响肩关节的外展功能[1]。肩峰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必然影响到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此外,由于肩袖肌腱位于喙肩和肱骨大结节这两种骨性结构之间,肩峰骨折易导致肩袖损伤,重度移位骨折还有可能伤及冈上肌肌腱,而冈上肌是组成肩袖最重要的肌肉[2]。肩峰骨折块下移,可导致肩峰下滑膜囊(第二肩关节间隙)变窄,而肩峰下滑囊病变会使肱骨头在运动时产生摩擦[3]。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及其优、缺点:肩峰骨折传统的方法采用克氏针或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其也存在针眼感染、钢针松动脱落、针尾留于皮下或皮外导致疼痛,不利于患肩功能锻炼和卧床休息等缺点。因此,尝试采用哈勃钉治疗肩峰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其应用依据如下:王兆杰等对18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肩峰的宽度、厚度、长度、轴线的倾斜角度及进钉深度等做了解剖学观测。结果:示肩峰宽24.71±3.75mm,厚:外侧8.67±1.34mm,内侧11.81±1.33mm,长48.21±4.68mm,外倾角10.81°±4.336°,上倾角16.316°±6.395°[4],而哈勃钉(直径3mm,长度20~28mm)可以应用,其形态学资料有助于合理选择内固定物、确定放置位置及钉的长度及数量。使用哈勃钉的优点:①哈勃钉尾帽部有螺纹,可完全埋入骨块中对软组织无影响,大部分患者无需二次拆钉。术后疼痛及活动时不适感明显改善。②在起到加压固定的同时可以预防骨块的旋转,有一定的锁定作用。特别适用骨块较小,无法双钉固定的病例。对于较大的骨块,可根据情况使用2~3枚,加压及防旋效果更佳,断端更加稳定。术中只需暴露骨折端复位即可,无需暴露近端骨块钻孔安放张力带使手术更加简洁,减少术中软组织剥离,减少出血及手术时间。使用哈勃钉的缺点有:哈勃钉原本是用来治疗手舟状骨骨折,长度较短,对于哈勃钉的远端螺纹无法过骨折线的病例,无法使用。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9.

2 童建军,肖德明.肩袖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4):1102.

篇7

苏词多佳句,字里行间才情洒落,细细品读,愈觉心中沉醉,不能自已。而其中熠熠生辉的,恰恰就是坡身处逆境而不悲观、怀才不遇而不沉沦的精神之美。风雨中有顿悟,苦难中寻超越,《定风波》中的精神大美同样值得我们探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具的学科。日常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文学审美的教育与熏陶,要尽力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向美心愿,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定风波》无疑就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下面笔者就该作品的精神之美进行探究。

1. 从容淡定,不惧眼前的风雨

且来看看黄州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吧。东坡起笔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则“莫听”,但“穿林打叶”之雨却是客观存在。“穿”和“打”两个动词不容小觑,想必那雨是来得又猛又急,有气势有力度。我们可以把它和东坡其他写雨的诗句比较,如“山色空蒙雨亦奇”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前者写的是细雨迷蒙下山峦的美景,与“穿林打叶”之雨相去甚远。后者写的是黑云翻滚,大雨倾盆。料想这雨势绝不逊于黄州这场雨,可是“白雨跳珠”四字妙趣横飞,把飞溅的水花喻成晶莹的珍珠,俏皮可爱,我们由此可窥见诗人创作时的喜悦之情。“穿林打叶”的雨则不,它带着春寒,打在人身,寒在心底。

在山路上遇雨,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看着同行客人狼狈之极,东坡似乎忘记了这风雨的敲打,泰然自若地赶路,“余独不觉”四字的妙处就在这里。不仅如此,“吟啸且徐行”是何等豪迈啊!正如郑文焯在《手批东坡乐府》中说到的“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读之,令人不由心情振奋,心境豁然。

2. 洒脱旷达,超越人生的苦难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过:“颂其诗,贵知其人。”不难想象,从达官贵人到乡野农夫,这其中的落差。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可是在《定风波》中东坡不提此等烦心琐事,也不因偶遇微冷的春雨而生“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样消极落寞的情绪。他高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一千年以后的笔者为之心醉、沉迷。只要心是旷达的,即使只是“竹杖芒鞋”也会翩若惊鸿,轻如快马,哪怕前路迷茫、风雨不休。

经过忧患苦难,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坡的修养。怎样看待自己人生的低谷,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东坡以他卓越的才能和渊博的学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向我们显示了他稳健端庄的人格魅力。

《定风波》无疑给了人们窥见东坡心灵的机会,然而词人却意图用旷达笔触将自己的命运凄苦支开。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想像一下东坡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在此之前,他已经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之后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现在,被贬黄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预测不到的风雨更多。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一次次的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

晚年时,他曾用《自题金山画像》来概括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宋神宗时,东坡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最后到蛮荒之地海南。终其一生,被贬的时间长达32年,地方多达10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少辛酸,多少愤懑,尽在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淡然地说出,这就是东坡的豁达。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伟大的坡先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超越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风雨,更是人生的苦难。不管面临政治风雨,还是自然风雨,他都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都会怡然自得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的苦楚并没有压弯了他的脊背与性情,他依然是那个豁达、真性情的苏轼。透过千年的距离,我们能触摸到那穷且益坚的灵魂。

3. 乐观通达,享受超然的人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骤雨初歇,一抹斜阳,大自然天气变换太快了。坡于逆境中看见了曙光,在寒冷中发现了温暖,他是如此的乐观通达。要知道,词人此时已经四十七岁了,且是被贬之身,身处黄州这样荒凉偏僻的地方,前途遥不可知。“回首向来萧瑟处”,寥寥数字,已写尽前尘往事,万千心酸,半生跋涉。

刘辰翁曾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没有东坡这种阔达的胸襟、不竭的热情、沉淀的智慧是经不起宋代历史的颠簸和淘汰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若干年前坡就和弟弟子由交流过了人生的短暂和萍踪无定;身陷囹圄时,他黯然神伤“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谪居黄州期间他慨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一阕《卜算子》更是用极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理想的压抑,现实的残酷,亲情友情的淡薄,苍茫天地间,仿佛只有自己这样一个幽人,一股蚀骨的悲伤油然而生。即便再浓妆淡抹,也掩盖不住内心的悲凉。

坡立身处世以儒家为准绳,以他的才学,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的诗文名冠一时,五尺之躯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从跻身仕途到身陷囹圄,再到而今遭贬黄州,可谓一路升沉不定。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他无疑败得一塌糊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浸透着他壮志难酬的悲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他孤苦无依的凄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声慨叹,饱含了他历经风雨后的通达。

人生的低谷,恰恰是词人彻悟的开始。无论是雨是晴,是顺是逆都无所谓,看得如此通透的怕是没有几人。晚年流放到海南后,东坡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贯穿在他的生命历程之中。坡一生风雨,一世坎坷,然而他却用如花妙笔给我们创设了一个面对厄运保持豁达、乐观之心的人生境界。林清玄曾说过“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篇8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1],对结肠癌有明显的作用[2]。但在抗癌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把奥沙利铂做成脂质体制剂可以减少其毒副作用。而包封率是脂质体制剂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实验旨在对奥沙利铂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用超滤-HPLC法测定奥沙利铂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为奥沙利铂脂质体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剂

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C-10AT泵,SPD-10A紫外检测器,浙大智达N2000工作站);765MC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2000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AH100D均质机(ATS Engineering Inc);Sartorius BP211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Millipore Amicon Ultra-0.5mL 10K超滤离心管(Millipore,Carrigtwohill,Co,Cork,Ireland);TDL-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2试药奥沙利铂脂质体(自制);奥沙利铂(珠海远程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10501);Triton-X100(Amresco,批号20110411);色谱纯甲醇;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包封率测定方法的选择包封率是脂质体处方工艺筛选和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IXE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包封率计算公式如下:

包封率=■×100%

要测定包封率就要把游离药物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游离药物的方法有:凝胶过滤法、透析法、鱼精蛋白沉淀法、超滤法等[3]。本文采用超滤法对奥沙利铂脂质体的游离药物进行分离,并测定其包封率,操作简单,省时。

2.2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20μL;柱温:常温。

2.3专属性试验分别取空白脂质体、奥沙利铂脂质体,破膜并稀释至适当浓度,另取奥沙利铂标准贮备液加水稀释到适当浓度,分别进HPLC,记录图谱,测定结果见图1。如图所示,辅料和溶剂对奥沙利铂脂质体的含量测定没有干扰。

2.4标准曲线的建立取奥沙利铂标准贮备液,分别加水稀释成浓度为0.01,0.02,0.03,0.05,0.1,0.5,1 mg・mL-1的系列标准溶液,分别进HPLC,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A=6348070C+13431(n=7),R2=0.999,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在0.01~1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试验取奥沙利铂标准贮备液,加水稀释成浓度为适当浓度的奥沙利铂溶液,分别进HPLC,平行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RSD=1.17%。

2.6考察超滤膜对奥沙利铂溶液中药物的吸附能力取奥沙利铂贮备液,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5,0.2,0.05mg・mL-1的奥沙利铂溶液,各取3份,分别置于超滤离心管中,以3000r・min-1的速度离心2min,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分别进HPLC。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1.64%、98.78%、101.04%;RSD分别为2.30%、0.16%、1.29%。

2.7回收率试验分别取1mL空白脂质体于10mL容量瓶中9份,分别加入5mL、2mL、0.5mL奥沙利铂贮备液各3份,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把上述9个容量瓶中的溶液分别置于超滤离心管中,以3000r・min-1的速度离心2min,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分别进HPLC。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4.86%、99.55%、102.57%;RSD分别为1.36%、1.07%、0.66%。

2.8总药物含量的测定精密吸取奥沙利铂脂质体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10%Triton-X100破膜,加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进HPLC,测定奥沙利铂脂质体的总药物含量。

3讨论

对于载药脂质体,常用的分离游离药物的方法有:凝胶过滤法、透析法、鱼精蛋白沉淀法、超滤法等。本文采用超滤法对奥沙利铂脂质体的游离药物进行分离,并测定其包封率,操作简单,省时。本实验旨在奥沙利铂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进行研究,并对其线性、回收率等进行了方法学上的考察,建立了超滤-HPLC法测定奥沙利铂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方便、快捷,为奥沙利铂脂质体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美燕,梅兴国. 铂类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9):673-676.

[2] 余邦良,马亚平,刘全忠,等.铂类抗癌药物研究进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72-80.

[3] 雷国峰,陈琳,邓英杰,等. 超滤法-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脂质体包封率[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04):237-239.

篇9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54-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家之一。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 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上阕侧重写天上,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褒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作者由超尘出世而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下阙侧重写人间,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借见月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现象入题,引谈人生哲理。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在平朴中透出深意,于寻常处生发奇景,足见作者胸襟的旷达超脱、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此词篇幅短,但意境深,内蕴丰富,平中不平,颇值得玩味。

《前赤壁赋》(原文略),全文借景张理,由理叙志。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难,使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面对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思。全文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抒怀,倾吐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钦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不难看出,苏轼当时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消极隐退,又想积极进取;既有疾世忿懑的冲动,又有在山水中逍遥解脱的情绪,既有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却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愤怒和不甘妥协的进取精神。

二、苏轼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作品题材由关注政治向描写自然及人生思考转变

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体的政治忧患”,关心下层,愤世嫉俗,旦遇邪恶,必“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快意厌憎、抒怀发言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他自己宽广的人生忧患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方面。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写在“雨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赏美,给人旷远清丽的美感,笔调空灵蕴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赋》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隐忧的情绪,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文化取向渐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转变

前期,苏轼心怀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发声主张,坚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两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他渐渐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思想中来,企图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他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人生如梦”,其调虽低沉,但毕竟难以掩盖苏轼诗词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现出的奔放、乐观、旷达、洒脱、恢宏、阔大的激情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作品风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畅的语言,给人以无以伦比的美学享受。从“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紧接着他从幻觉回到了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入世思想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 雄健的笔力,强烈的情感,这即是对入世思想毫无疑问的肯定。“我欲乘风归去”,既是对作者向往明月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萧瑟处”,刚才还在下大雨,现在就已经放晴了。这就是大自然,月盈则缺,缺了又圆,循环反复;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环。这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此词是作者在 “乌台诗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贬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再被擢升的机会,想要“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这一“归去”,既形式上照应了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在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知不可乎骤得”,便以“客人”的感触而写“客人”的生悲之因,说宇宙的变化,说人生的哲理。作者以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则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更何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统统地不足为念了。这是十分典型的佛学思想。最后他还为“客人”指出路: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寄托。很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对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适的成分,同时也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复杂多元

从作品的特色角度讲,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迈奔放,其势有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空灵隽永、朴质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远,有地方人情、民风物貌,有娱宾遣兴、秀丽姿彩。诸如怀古感旧、酬赠留别,咏物言情、谈禅说理,记游写景、田园风光,无所不包,绚丽多彩。这一部分中多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没有了针锋相对的直面、毫不避讳的批判等对现实和政治的不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风雨急骤;“吟啸”“徐行”,从容不迫;“竹杖芒鞋”,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倔强豁达,宛然在目。入雨而经风雨洗礼,雨霁、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阴晴、雨霁,无不在回首间消逝一空。大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中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应变,从容履险,一切都会化险为夷。“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自信,飘逸旷达,跃然眼前。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写之中,轻松自如,韵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之前他人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但苏轼却是借题发挥、借景立论,他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发表议论、阐明哲理为主,把情与理以独特的风貌贯穿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共以三层意思展开,一写游乐,二写悲来,三写生悟。文笔变化跌宕,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更为精妙的是,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用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层层深入,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兼具哲理。作者以主客问答为要式,文赋笔调清新,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说理自由洒脱,语言晓畅明朗,抒情表现力很强,特色独具。

[参考文献]

篇10

每回住进金门“水调歌头”民宿,总会想起上述事。开民宿,也曾是太太的梦想。然而,举凡人作梦,都梦其美好,而遗其苦楚。住进水调歌头,深知每一栋风格不同的民宿,都是苦心、都是经营。这就不能不提民宿主人颜湘芬。都忘了我在哪个场合认识她,吃饭饮酒,还是就在她主持的民宿?

每回入住,湘芬总会在,晚上陪喝酒聊天,白天我经常晏起,如果没有行程,就待在中庭晒阳光、发呆。我常为旅途备上看稿、阅读等事务,旅途结束,整顿行李时都发现,白带了,白沉了行李。上午餐后,旅客多已外出踏访,民宿中只剩下庶务。有一回,我们还一起研究积得高高的天花板灰尘,该怎么擦拭?找来伸展竿子绑上扫把,似乎真有扫净漫天灰尘的气势。还一回,夜已深了,湘芬突然来电,隔邻的“定风波”民宿,房间冷气故障,委我查询关心。湘芬也经常吃好逗相报,我至少收过花生、酱菜等馈赠。

曾参加活动,参访台中新社退休夫妻开的民宿。他们不到八点,就疲着神态,后来他们终于坦白,低估了民宿营运的压力,以为这事轻松闲淡。没料到退休生活成了“二度就业”,私底下透露,正找合适的店家接手。开民宿的基础,是对人的热情。

台湾开放个人游,我偶尔在西门町碰到寻路问址的大陆同胞。一次,还多走了十多分钟,带两位就读大学的小姑娘到她们下榻处,留下信箱、手机,告知她们,在旅台行程中,如果遇着其他困难,可以来信或来电。但一周、十天过去了,她们该回到大陆去了,并没有收到讯息,也许旅途顺利、也许就近处理了她们的疑难杂症,对于一个萍水相逢的问路人,的确该维持安全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