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范文
时间:2023-03-28 10:0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夜喜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的一首《春夜喜雨》把春雨来时的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默默奉献。书写得淋漓尽致。瞧,就连春雨扬扬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诗人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他是彻夜未眠。
今夜,徐徐的雨丝悄然地在我的城市降临了。似一位曼妙轻舞的少女,羞涩而甜美。为不耐寒冬的人们带来了春天来临的讯息。悄然滋润了久经冬日干涸的心田。她轻盈地飞旋着、变化着、舞动着身姿。她调皮地张望着、欢快的蹦跳着、恣意地探索着……
落在你的手心时,光滑轻灵。似暖流沁心骨,温暖宽厚。亲吻你的脸颊时,温柔细软。似关爱之手,佛去哀愁。触碰唇边时,清冽绵甜。似甘露入口,浅醉饶喉。
她以令人沉醉的不凡魅力,包围着你,环绕着你。让你不禁陷入她的温柔中,不禁闭目扬头,不禁放任自己在她温柔包围中迷失了方向、感觉着和雨丝在一起飘到了空中的轻灵……
此时无须打伞。看淅沥的雨丝在眼前交织成博大的雨帘,悬挂于天地之间。为远处的建筑披上一层朦胧的罩衣。想来不久以后,大地妈妈经过春雨的关爱后慢慢滋润起来。那些花儿呀,草儿呀也听到了春雨的深情呼唤后,争先恐后的探出头来,相互簇拥着破土而出,为他们的妈妈穿上美丽的新衣。那些爱臭美的小树们也会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吵着要换上嫩绿的短裙,早就盼望着,等春雷的一声呼喊,就一起欢跳迎接春天的开场舞了。那些小泉小溪们自然也不甘忍受了一冬的寂寞。也跃跃欲试。想一起演奏哪个保留曲目――春的交响。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们也睁开了双眼,欢快的蹦着、跳着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感谢春雨的呼唤,感谢春雨的浇灌。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这样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了。
雨丝慢慢汇集,逐渐地变大,有节奏地敲击着万物。像是在和他们说着悄悄话。告诉已经沉睡的人们,她来了。
篇2
关键词:古诗教学 春夜喜雨 导学设计
导学理念:本课导学是按照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诗歌教学的要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品味阅读时进行真情体验和阅读想象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和语言文字的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怀。结合课本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这场春雨给诗人(人们)的喜悦之情。
导学目标:1.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积累古诗文的语言并感悟诗情体会意境。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语言文字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春雨给诗人(人们)的喜悦之情。
学具准备:A.学生准备: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描写春雨的诗句或精彩文段,并把它制成小卡片。2.搜集杜甫的有关资料,给杜甫建立一个“诗人资料袋”。B.教师准备:1.图片(春雨、春雨后景色的图片)2.歌曲《小雨》3.课件(制作写雨诗句的课件)
导学过程:
一.春之激情。1.谈话激情。边播放《小雨》的曲子边说:同学们,当我们走进春天怀抱里的时候,沐浴着细细的春雨、和煦的春风,倾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时而传来了婉转的鸟鸣。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啊!春雨,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你看画家用优美的线条和美丽的色彩赞美它;歌唱家用美妙的歌声赞美它;诗人用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来赞美它。同学们,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来赞美它吗?2.赞美春雨体验情感。(举行“春雨之赞”的比赛,)学生把把事自制的春雨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带着对春雨的赞美之情朗诵,再说一说哪些内容让你体会到了春雨带来的喜悦之情。
二.自主学习,探究诗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引导学生释题。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让学生以《杜甫的自我介绍》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不妥当的地方教师做适当的补充。)3.真棒啊!大家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可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请大家利用以前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继续自学这首诗。4.自悟诗意。(学生参照注释自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揣摩出诗意。)5.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不要求统一,大概意思一样即可)6.小老师讲诗意。(教师用投影呈现这首诗的字幕,请一“小老师”上台讲解这首诗。讲的过程中有不恰当之处教师适时点拨。)7.看着图片齐声朗诵这首诗(出示投影仪春雨的图片)。
三.体会意境,感悟深化。1.想像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场春雨之后怎样的春天景象呢?(出示古诗)让我们一起看看,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内容给你提供了春雨带来了喜悦。2.学生反复读古诗后回答。3.出示春雨春景图片让学生欣赏。4.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5.谈体会到的诗情(自由反复读这首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该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喜悦之情来。6.配上音乐,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四.细读古诗品味语言,描绘画春雨寄托春之情。1.你觉的这首诗中哪句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老师想看看谁是小画家?(根据后两句意思,发挥想像力,把春雨之后的景物变成画。分组合作画画,表达喜雨之情。)3.(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谁来评价小画家的作品?(围绕春夜喜雨的诗句来自由评价。)4.利用“想画面背诵的方法)让学生试看着画面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欣赏蒲四兰写的小诗《春雨》
飨赣
淅淅沥沥
湿润了黄土的肌肤
细雨蒙蒙
轻轻柔柔
网住我散乱的思绪
2.想象雨中的景物练习说话。(把自己想象成春雨中的花草树木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
3.谁来给大家说一说,春雨只是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吗?为什么喜悦呢?(联系上一环节,还有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个别小动物等。)
六.作业。
1.(教师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课件所出示的诗句)读写雨的诗句儿,再说说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雨。课外自己搜集写雨的诗句,注明写什么季节的雨,看谁搜集的最多做的最好。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篇3
我是一位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伟大的诗人杜————甫。今天,我有幸来打了四川的成都来游玩。
“哇塞!好好漂亮啊!”这时正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突然迎面送来一阵阵的微风,紧接着又是一阵阵的牛毛一般的细雨,沙沙的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个大地上的所有东西都带来生机。这场雨可来的真及时,给那些还几天没有被雨水滋润过 的植物。动物,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到了晚上,天十分黑,我想窗外望去,突然我看到窗外有一些星星点点的,十分微弱的的光芒在闪烁着,我在向远处望去,哦!原来是江边的渔船上发出的光啊!我猜那个里面的渔夫一定是在大吃大喝着,再好好的睡上一觉。天与地下的田好像浑为了一体看也看不清楚,我想:假如我早上一起来,我一定能看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大街小巷里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到处可以闻到春天的气息和花儿的味道。
今天我能到这个地方旅游我真是三生有幸啊!后来到了京城以后我就写下了一首叫《春夜喜雨》的诗。
篇4
为什么说“春夜喜雨”讲的是道?从开篇第一句就可体味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所谓好的雨水并不是不期而至的,而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降临人间。第二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继续颂扬着“好雨”的品格,它伴随着夜风而来,默无声息地滋润万物,不张扬,不做作,一切都在自然状态中,没有丝毫强求。这就是雨的品格,也就是杜甫心目中中国人应当具有的品格。
为什么说“春夜喜雨”讲的是无为呢?这里面有一个观念需要更正。很多人认为道家所谓“清净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平静地等待死亡,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老子阐述“无为”的时候,特意解释道:所谓无为,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解释起来,是说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大张旗鼓地去改变事物本身的状态,要随世间万物的本性而因势利导。而《春夜喜雨》为我们讲述得就是这样的道理。杜甫大师以雨喻人,暗示着我们应当效法清静自然的状态,在一种和谐之中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或者,用季羡林先生常说的话来总结:天人合一。
《春夜喜雨》中所包孕的老子的智慧,直至今天遥对我们的社会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由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近年来逐渐成为全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在腾飞的经济辉煌之下,是一片片越来越灰暗的天空,一条条越来越肮脏的江河。这种为满足自身欲念而不惜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已经让中华民族品尝到了苦果。幸运的是,国家的领导者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要我们回归自然状态,“辅万物之自然”,不去违逆世界发展之规律,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成就。
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物,杜甫也已离世千余年,但古人的智慧仍旧对我们今日的生活富有指导意义。在我看来,“春夜喜雨”应当成为当下无数中国人励志和效仿的榜样。在全社会都一股脑去模仿西方、追随西方思潮的时候,老子的智慧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本民族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篇5
也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唉,我是一位诗人,叫杜甫。今天晚上,我早早地睡了,但是不知不觉的,又在半夜里起来了,喝了杯茶,便再也睡不着了。我一边看着书,以便听着窗外隐隐约约的春雨声,于是,我便马上来了灵感,立刻坐在窗前,准备好笔墨,开始作诗。
窗外的春雨好像知道似地:什么时候该下,什么时候不该下。到了该下的时候——春天时,春雨便会飘飘洒洒地开始下起来,这么一场春雨,唤醒了万物:冬眠的蛇······都开始了运动。还有那些植物们,也开始了生长。
那些春雨姑娘们,像小偷似地,在夜里与春风姑娘偷偷地下了起来,默默无闻地滋润着万物。春雨姑娘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学习啊!
一眼望过去,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广阔的天空,都变成一片黑了,只有在那江边的岸上,停着一只小船,在里面放射出了一线光芒,让我们感觉到明亮。
篇6
摘 要:网络平台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收集,能使他们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古诗教学、美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小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名作佳篇,修订后的大纲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背诵80首古诗词。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学生在枯躁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往往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
针对此种情况,我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创景设境为身临,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诗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课始,师生共同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料室,点击视频动画,随即在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面:春天,万物萌发,一片生机。学生在悠扬的古筝曲中仿佛来到田野的小路上,在细雨蒙蒙的黑夜里,江边渔船上露出一星灯火在微微闪动。在这样的意境里孩子们并未感到恐惧、孤独和悲哀,而是和诗人一起分享着大自然赋予的幸福。因为那细雨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洒落,在无声无息之中滋润着万物。孩子们仿佛看到了第二天成都城内百花竞放的景象,那朵朵红花上,还保留着晶莹可爱的小雨滴呢!
看着如此醉人的画面,他们陶醉其中,思维活跃,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了。当教师板书课题“春夜喜雨”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春雨真美!”
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运用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了一个更好的感知。
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信息学习库,培养学生各能力。
信息库是网络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大纲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网络平台信息丰富和高交互的特点,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具有多种外部表征的信息库。它包括资料室、小字典、指导栏、佳文赏区、测试区、写作栏等版块。将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学习任务、难点导学、相关诗文、自测题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平台所供的信息加以选择吸收、加工处理,从而使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
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平台具有教学信息多样化、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性、便于监督学习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 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品读分析明诗意,鉴赏古诗语言美。
古诗的艺术美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艺术上。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便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中的语言艺术美必须要挖掘,借以提高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这首诗中,诗人写“好雨”在适合的季节,催动花草树木萌发滋生,一个“润”字将春雨这一细腻、轻柔体现得多么形象啊!这便是语言美。在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语言艺术美,教师向学生展示万物萌发朝气蓬勃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不仅领略到诗中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更有助于孩子们领悟到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四、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想象诵读悟诗情,培养学生美情操。
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后,教师可再次出示与诗歌内容想吻合的录像,让学生感情诵读。《春夜喜雨》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练,琅琅上口。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和品味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真像一幅写意的中国画,从而激发了学生美的情感,增强学生美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新领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网络平台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可充分运用平台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写话、绘画、阅读、歌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时,我让喜欢写作的学生随意调用平台资料室的精美图片,给图片配上佳句美文,学生就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在此时倾吐一番,写出了散文般的话语,学生得到了创造美的能力锻炼。绘画小组的学生利用画笔软件,根据诗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练习作画。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产生了,他们对春天的感受用画画形式表达出来,并且把画上传到平台里,与大家共同欣赏。喜欢音乐的学生,点击平台上的“古诗新唱”按钮,就可进入音乐区。他们带上耳机,随着乐曲尽情欢唱,那婉转动听的音乐使孩子们深深陶醉期间。喜欢阅读的学生走进“赏佳文”区,在网上浏览其它描写春天的诗歌和散文。古今中外那些文笔精美的文学作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他们在诗情画意中培养了自己综合素质。这些平台无一不显现出它们对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功用。
实践证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古诗教学,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那么,就让网络教学平台进入课堂,让信息技术插上理想的翅膀,让创新精神和真挚美感在教学中闪光!
篇7
关键词:聚乙烯醇 生产现状 发展前景
2012年,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极其艰难的一年,特别是从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后金融危机持续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国民经济发展上行压力增大,我国聚乙烯醇工业形势仍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虽然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率有所提高,但从整个行业看,产能大幅过剩,供需严重失衡,能源及原材料价格高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致使绝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亏损现象。面对困难,各企业坚持继续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技改技革,推进科技进步,着力开发新产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努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国内聚乙烯醇行业的生产现状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醇(PVA)生产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及聚乙烯醇用途越来越广泛,各个厂家都相继扩建,成倍地提高了产能,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部,凭借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也加入到聚乙烯醇的行业里面,结束了国内近30年来未建新厂的状况。2012年全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减情况如下:醋酸乙烯(VAc)产量:约130.4万吨,同比增长20.70%;聚乙烯醇树脂(实物)产量:65.48万吨,同比增长18.44%;2012年我国聚乙烯醇的产量见表1:
从表中看出,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的皖维公司,虽然子公司广维化工建设的年产5万吨生物质制聚乙烯醇项目和蒙维科技年产10万吨的聚乙烯醇项目已开始投产,但产量仍低于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同时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9.18万吨的产量位居行业第三,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2012的产量也达到5.75万吨,而兰州维尼纶厂、江西化纤化工有限公司、和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则停止了聚乙烯醇的生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PVA行业已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上述增加产能将进一步加剧行业过剩,致使绝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亏损。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技术路线,属于煤化工工艺范畴,对电石、蒸汽、电力的需求量较大,能耗成本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尽管我国经济将在较长时间保持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聚乙烯醇的需求将会保持稳步增长,且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外石油乙烯法生产聚乙烯醇的成本也急剧上升,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的成本凸现优势。聚乙烯醇未来几年将呈现内销和出口同步增加的态势,特别是出口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这都为国内PVA生产厂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聚乙烯醇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供应规模的稳定性。由于聚乙烯醇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台数多、生产过程复杂、投资大、技术和管理不容易掌握,一般企业和投资者很难发展生产。因此近30年来国内未曾建设过新厂,只是在原来老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供应规模的稳固,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为商品价格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行业第三轮的扩产技术改造酝酿已久,尽管本轮扩改将重点转向高性能、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高性能产品品种方面,但产能的增加在所难免。目前在建的国电中国石化宁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45万吨/年醋酸乙烯和10万吨/年聚乙烯醇项,截止2012年底,聚乙烯醇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预计今年10月份将建成投产;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万吨/年聚乙烯醇生产装置全面投产,特种纤维一次开车成功,2012年共生产PVA 9.18万吨,产品全面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1.1亿人民币;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在建项目有年产8万吨和年产10万吨聚乙烯醇二期和三期项目;年产5.6万吨聚乙烯醇高强高模工程纤维项目;2013年6月18日,蒙维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在杭宁达莱工业园的开工,二期工程除10万吨/年聚乙烯醇装置外,将加大对聚乙烯醇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的扩产,使目前供求平衡的格局将打破,在后续应用开发工作接不上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市场打价格战,降低产品售价,影响项目效益。
但由于装置在品种和新技术采用方面比现有装置有重大的突破,降低产品生产成本20%~25%,在价格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品种上实现了特殊品种、多品种和常规品种的灵活调整,对市场有一定的适应性,产品性价、售后服务优势明显;加强应用开发,延长产业链,释放市场压力,尤其是聚乙烯醇/淀粉型完全生物降解塑料、80℃以下的聚乙烯醇水溶性纤维、高强高模纤维正成为市场的亮点,通过应用开发,提高附加值;客观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为聚乙烯醇的生产提供了历史性的好机遇。
聚乙烯醇的市场风险表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和国内带来的巨大影响,由于国内出口数量较少,所造成的影响有限;而国内市场,随着国内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保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等一系列措施,国内的经济形势会逐渐好转,客观上也为聚乙烯醇的生产降低了风险。
要降低聚乙烯醇的市场风险,首先要实现聚乙烯醇产品生产向资源、能源优势地区的扩张与转移,其次使装置实现规模化生产,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应考虑中间产品醋酸乙烯与产品聚乙烯醇协同发展,积极培育醋酸乙烯市场。另外,加大对聚乙烯醇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改生产工艺技术,加快国内聚乙烯醇特种纤维的开发和生产,尤其是土工用聚乙烯醇纤维的开发和生产。
篇8
关键词:写景诗;图形;背景;认知语言学;《春江花月夜》
图形与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一世纪的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提出了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区分。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例如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也就是突显原则。本文就以中国唐朝张若虚的一首著名写景诗《春江花月夜》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与背景理论进行分析。
一、解析《春江花月夜》
诗人开篇用了两句诗就把一幅壮丽的春江月夜的画面勾勒出来,“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海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画面,主要是因为海是作者在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想象出来的,是虚的,春江汹涌,浩瀚无垠,气势壮观,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样一句诗顿时设置了全诗的一个背景,而紧接着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便在宏伟的背景中设置了一个图形――明月。在夜色中的江面上当然是明月更具有突显性,但是这首诗在点出图形的同时又装点了背景,主要体现在一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次句今译为“月光闪烁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月光的照耀和拥抱之中?”细细品味便知道明月泻下万里光辉,为整个背景增添色彩,拥抱月光下的一切,自然而然,流动的江水就成了月光这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背景交相辉映,意境深远。接下来的两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随着视野的移动,画面的图形和背景也随着移动变换,前半句出现了新的背景“芳甸”,江流婉转其中作为图形,一动一静,分离鲜明;后半句点出了整个诗的另一个意象――花,月照花林,光波花气融作了雪珠一片,此处仿佛万物交融,当读者难以辨认图形背景时,作者一个奇妙的“霰”便将读者的眼睛吸引,这种月光落树而形成的虚拟的雪便成了交融难辨的背景中的图形。但为何“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原来是月光的银辉,这里作者情景交融,用细腻的语言感触皎洁的月光。
紧接着的两句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作者又一次回到水天一色的背景中一轮明月的画面中,突出了明月这一图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便是作者在这样的情景中所想到的,然而作者并非真的想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看到了这样的明月,只是把一个“人”的意象放进了整个画面,但是这里的人是作为画面中的图形还是衬托明月的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作者便用间接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感慨生命短暂的同时又感叹岁月的绵延和人类存在的长久,后一句突出了月光下流动的江水,以静衬动,象征人生的代代相继;随着江水的流动,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了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描写了游子的思念之情,空旷的背景下一朵浮云悠悠不定,蒙蒙夜色中一叶孤舟寂寥独泊,这两个景象正是游子的写照;图形鲜明表达了情之真切。
以下“可怜楼上月徘徊”八句,诗人又一次突出了月这一鲜明图形,用月衬托思妇的怀念之情,月光洒下的银辉柔和着一种感情,在梳妆台上,在玉户帘上,在捣衣砧上,光影明灭不定,月色朦朦胧胧,这一氛围恰恰就是诗人想要的背景,继而思妇出现在画面上,读者的眼光便被这一新出现的图形所吸引,并和她一起感触内心的愁闷和迷惘,思妇试图趋走这恼人的月光却徒劳。此时月光依然是画面的背景,鸿雁和江面上的鱼儿都逃不出月色的笼罩,这也象征了思妇难以摆脱思念之苦,因为就连向来以传信为任的鱼雁都无法传递思念的音讯。
最后八句作者又将月作为中心图形来表达思归之情,江雾朦胧中,月亮就要落下,春光将老却依然天各一方,这实在是一种哀情,然而全诗的基调却是哀而不伤,诗人将离别之情融入月色中,希望这思念能乘着月色到达心上人的身边。
全诗以月夜为大背景,天空、原野为辅助背景,以月为主导图形,和月色下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等诸多辅助图形一起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写景抒情画面。
二、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将图形与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大大减弱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对应的任意性,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概念之一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诗歌。对于诗歌,反复地阅读的过程就是图形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产生层出不穷的令人震撼的影像,挖掘出诗歌所蕴含的深沉含义。
参考文献:
[1]朱厚敏.试论图形―背景理论及其应用[J].湖南:湖南科技学院,2005.
[2] Ungerer F & Schmid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156-17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Peter Stockwell.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2:13-20.
[5]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6]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2007.
[7]匡芳涛,文旭. 图形―背景现实化[J]. 外国语,2003.
[8]刘立华,刘世生. 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北京:清华大学,2006.
篇9
1、《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春寒》(作者: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3、《春雨》(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