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04:2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2、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3、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4、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5、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6、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奥普拉
7、我梦想有一天,当我不能再梦想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够刻下这样的文字:“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热心为他人成功与美好提供帮助的人,他曾给亿以上的人带来帮助。”——邹金宏
8、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9、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10、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
11、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12、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13、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14、第一,有梦想。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是有梦想,有梦想是最开心的。第二,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有梦想的人非常多,但能够坚持的人却非常少。阿里巴巴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坚持下来。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我们还在,是因为我们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聪明。有时候傻坚持比不坚持要好得多。——马云
15、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16、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17、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8、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19、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20、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21、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22、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
23、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
24、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25、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菲利普斯
26、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
篇2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明)薛煊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宋)朱熹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宋)朱熹
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神童诗。劝学》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论青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篇3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让书香飘逸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办法
1.组织领导。为使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设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曹正轩
副组长: 焦红亮
成 员: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2.宣传发动 。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展开宣传读书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①向教师宣传:教工会议上让全体教师知道并要发挥老师的力量把这次活动搞好。
②向学生宣传: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3.活动保障
(1)学校图书室按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书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发动学生互相换书。
(4)鼓励学生个人购书。
三、活动安排 :
1、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份):各班组组织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 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 ②在什么地方读书? ③读些什么书为好? 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
2、第二阶段(四至五月):为读书活动开展网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本期特推出“六个一”活动。
清晨一诵: 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
午间一读: 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
晚间一记: 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
每周一课: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开展读书活动;(一、二年级利用每周的地方课;三至六年级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进行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读、快速读、精读法、重点读、边读边批注等等。或者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 ,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 “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
每班一集: 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并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定期阅读,也可以将学生摘录的名言名句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
每月一评,每月各班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网活动,评出当月“读书之星”,报送教导处进行考核,对考核过关的“读书之星”学校进行表彰。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书。 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第三阶段(六月初):为总结评比阶段。
篇4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52-02
2013年7月,笔者参加“区培’学习,听了特级教师黄亢美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感受颇多。由此也深深了解到,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从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诵读水平有所提高,作文中也多了很多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笔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经典诗文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多读,勤于积累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口吐莲花,笔下生花”的境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笔者常常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诵读,如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接龙读、对读、配乐读等。
1.“课前一吟”活动
笔者利用课前五分钟,把班级分为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要求八个小组长将一首诗或几个名言佳句抄在小黑板上,每半周更新一次,如果背诵得快,也可以加快更新,由组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
2.注意学科间的整合
除了在语文课上诵读外,笔者还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歌唱、利用绘画理解诗文。《只要两个月,成绩提高10%》一书的前言写道:“一次性促进右脑活性化的秘密指挥部其实隐藏在耳朵里。”由此可见听的巨大作用,听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刺激学生的感觉功能,尤其是优美的古典音乐,如《阳关三叠》等;有的古诗是后人给谱曲,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就给《春晓》《锄禾》等谱曲。教学古诗时,笔者还特意请教音乐老师根据诗歌特点给古诗配上音乐让学生歌唱,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笔者还让美术教师抓住学生爱画画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让学生将美术与古诗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感悟升华。
3.以活动激趣
笔者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如“我是小李白”“背诗明星”“古诗配画”“经典诗词书法比赛”“看画面猜诗”等。每一次诵读活动结束时,笔者都会进行颁奖,并且及时地在“学习园地”中展示学生的获奖情况。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累经典名句,丰富了知识,感受到诵读的乐趣,自然喜欢读。
二、精读,细心归纳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诗文中都有许多关于劝学方面的名言警句,每诵读到这些有关学习的诗文时,笔者要求学生熟记于心,指导自己的学习。如布置课外作业时让学生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学习懒散不动脑筋的学生可以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人不学,不知义”中去反思;不会抓紧时间学习的从“幼不学,老何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中反思。学生积累了经典名言,笔者便要求学生分类归纳,例如描写天地山水的诗词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宿建德江》等;也可以从描写日月风雨、花草虫鸟、时令节日、爱国忧民、述志抒怀等角度整理名句,如表示日月风雨的名句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表达爱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
三、品悟,身体力行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懂得爱祖国、爱家人、爱父母、爱他人的人生道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闷在肚里,或是“纸上谈兵”,诵读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笔者强调学习了就要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如当学生因为某种行为不合礼仪规范时,笔者让他们背一背《弟子规》,当背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时,学生总会惭愧地低下头。新学期对新来的同学可让学生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会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同学之间有矛盾或产生误会时,笔者常叫他们背《弟子规》中的“长者先,幼者后”“兄道友,弟道恭”来化解矛盾和误会;在家有“小皇帝、公子哥、娇小姐”言行的则必须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牢记于心。
四、巧记,灵活运用
1.在日记中灵活运用
俗话说:“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写作练笔的最佳途径。新学期一开始,笔者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日记本,及时记载自己课外诵读的古诗文,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每半个学期,笔者会在班级中让学生交换各自的诵读感受,从而升华诵读感悟,获得新知。
2.在说话中灵活运用
教语文,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学生积累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中建议:“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六年级毕业典礼上,笔者要求学生用诗句、名言对自己的朋友送几句祝福的话。有学生说到劝勉的话时用到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名句,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3.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篇5
一、围绕课文的学习积累习作素材
1.打开封存的记忆。学了《窃读记》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这篇课文是否勾起你与书的故事呢?学生会讲出很多:由于妈妈怕影响视力不肯他看书,自己就躲在厕所看书;下课看童话书看到一半上课了,故事很精彩,于是把书夹在技能科书上窃读;在家做家庭作业时,趁父母不在偷看书……有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经同学们一提醒,就回想起自己也有经历过这些。再引导学生讲具体一些,并要求课后把自己和书的故事记下来,为习作积累内容素材。
2.领悟读书、习作方法。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写好文章要多看课外书——“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还可让学生明确课文中提出的古诗积累的建议。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可以引导学生学到反复读书的方法。教学《我的“长生果”》可以让学生悟到读书方法:“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悟到习作的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其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这些读书、习作方法对学生很有帮助,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学习的体会,并且交流自己读书、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也为写自己的读书体会积累习作素材。
二、围绕“综合性学习”积累习作素材
在“我爱阅读”这组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活动建议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准备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是综合性学习中提供的活动,也可以是另外与专题有关的活动,并订好计划,分头行动。教学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学生有合作开展活动,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这时,你不让他写,他都有好多东西要写,要表达,习作何愁无米之炊。
三、利用“口语交际”积累习作素材
据统计,人教版教材3~6年级口语交际共编排了57次,口语交际与习作合起来编排的有17次,分开编排的有34次。这34次虽分开编排但内容也是紧紧相连的,有5次的习作为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规定内容、范围,所以也不能说与口语交际毫无联系,因为要写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可以。仅有一次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七组,口语交际是《动脑筋解决问题》,习作是编童话故事,两者无关。所以口语交际与习作相关联的占整个编排的98.2%。笔者以为,口语交际编排意图的之一是要为习作服务,为习作提供素材。在本单元组中,“我爱阅读”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①分享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②采访爱读书的人;③开展一次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①②可以结合课例的学习布置学生完成,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花1/3的时间进行反馈,而2/3的时间要放在开展辩论上。辩论可以先提出两个观点:“开卷有益”与“开卷是否有益”,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并迅速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订出辩论规则。在还没开展辩论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懂得既要认真发言,也要认真倾听;不但要积极辩论,还要用心观察记录,记录一个精彩的辩论过程,其中包括全班学生的反应,辩论后的结果等。辩论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正方赢,有可能反方赢,但是要让学生明确要读健康的书才是真理。这样的口语交际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辩论的经过历历在目,提醒学生把辩论中的经过写具体,辩论前、后写简单点就好了。
四、利用“回顾·拓展”积累习作素材
“回顾·拓展”往往含有习作的因素,也可以用来积累习作素材。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平时在教学中都是先学习“回顾·拓展”,再进行口语交际·习作。在教学本次“交流平台”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等等。这些都与“我爱阅读”这个专题有关,学生在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习作也会更理性、更有深度。
对于“日积月累”所展示有关千百年来历久不衰的读书名句,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到:这些话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二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背下来。三要适当补充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这样就为习作中名句的运用打下基础。
“展示台”更是综合性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更应扎实地抓好,不能敷衍了事。只有按照教材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把要求落到实处,学生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才更为丰富。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60-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两句话都向我们揭示了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读”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阅”而不“读”,学生的语感和读写能力的训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从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和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如下图所示,兴趣教学法在课堂阅读教学的各种方法中占有较大比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将枯燥的阅读变得有趣起来,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
1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阅读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课堂阅读前,通过引导学生对与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进行收集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搜集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名言收集后,组织学生对各自搜集的名言进行交流,并将有代表性的名言张贴在班级墙壁上,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充实到班级的图书柜中,使教室里产生一种浓厚的“树林”环境和“书香”氛围,并设立借阅机制,对读书多的同学进行排名奖励,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与同学交流分享所读书的感想,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家长会时向家长汇报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并让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经验,取长补短。使他们能更好的为孩子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如:让孩子在安静的独立的房间里读书,并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架,同时,父母要多读书看报,为孩子做好榜样,并对孩子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阅读。
2 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阅读不仅仅是由学生单独参与,而是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互动,协调沟通进行交流,来完成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就能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定向的思维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将标准答案直接的告诉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使其发散思维能力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就不会被激发,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就只会被动的接受,做臣服于知识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民主教学。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主动参与,和教师进行互动,必须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进行思考,在阅读前由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让学生知道“读什么”,“为什么读”。问题难度的设置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助于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妙处。回答问题时,对学生的答案应进行适当的点评,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我们都要认真倾听,然后让其余学生进行讨论补充,产生共鸣,营造一个平等、宽容、尊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自己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 读写结合,提高效率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而读书笔记就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前,每个学生应该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作为积累本,每次阅读时坚持将文章中经典的词语、句子、段落摘录下来,并将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记录下来作为读书笔记。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就会变得丰富,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阅读教学应与写作结合起来,重视写作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真实感受和亲身经历,借鉴文章的写作风格,写出有自己风格的文章。例如:在阅读完每篇文章或学习完每篇课文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表达方法,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主题思想,并要求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一些与所读或所学文章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仿照写作,从而加深和巩固对文章的理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目的。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章或名著,让学生不断的汲取文章中的知识和智慧。在阅读这些经典名著的同时,学生们不仅能够对悠久灿烂的世界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为以后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
4 检查阅读效果,合理安排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好表现”,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会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为此,我们应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比赛,在班级黑板报上做一个阅读专栏,每周公布每个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读书笔记的篇数,并按小组轮流将读书笔记进行展览,相互之间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和经验介绍。对阅读效果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学之间形成竞争意识,在班级里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5 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形成互动。让他们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锻炼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翻开这本书,就能马上辨认出一种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激动的声音。这种声音期待而又熟悉,或许曾是自己的声音。我读书有个坏习惯,阅读前先要在目录里看作者或题目,其中有一样吸引我,我就先读。此书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文章开篇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农民的儿子。”作者虽然离家多年,但骨子对“农民”的那份牵挂从来不曾淡去,而且越来越浓。“我每次回家我每次回农村都有一种负罪感,虽然我在城里只是一般的市民,并没有过上富足的日子,但总感觉自己在城里拥有的太多,一回到农村就感觉受不了,心情很沉重,面对农民觉得不好意思。”“在这些繁华而又缺乏人气的地方,我无意间窥见了列祖列宗累死在田头、栽倒在逃荒路上的人为原因,感受到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屈辱和痛苦,我因此跟城市更加隔膜。”“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座建筑像故宫那样令我厌恶和绝望。那里屋宇纵横、寸草不生,完全没有人气和生气,纯粹是个圈养动物的地方。长期生活在那样的地方,即使是天使也被扭曲成魔鬼,更别说权欲熏心、浊气冲天的俗人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无论在情感上对农民、农村的牵挂,在城市生活的排斥、厌恶。在作者的血脉里,依然流淌着父兄的滞重的血液,他的心,依然为日日剧变着的家园而悸动。
在这里我读到了一个朴实、善良、真实、感恩的农民儿子。可惜这样的农民儿子现在已经不多。那些生活在喧嚣城市里的曾经的农民儿子,很少想起,也不愿想起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是悲哀,还能是什么?
《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是于永正老师的随笔。此文记录的是他与即将踏上神圣教坛的女儿的谈话要点。此文对于教了10多年的书,充其量也是的教书匠的我,何尝不是金玉良言呢?
其中几条已铭记在心:
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三、要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
四、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时“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生的名字。
五、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放,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六、最好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甘苦,才能锻炼自己。如果当了班主任,别忘了搞活动。想一想,你童年时代最喜欢什么活动,那是你希望老师搞什么活动。搞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七、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同样适用于学生家长。尽量不要请家长到学校来,而应该主动到学生家去。老师踏时宜学生家门,而且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谈,学生和家长该是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心情啊!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无论谈什么,学生和家长都会接受的。
篇8
“读写结合”的种种探索实践都证明它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读写结合根植于语文教学的传统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一、摘录性读写
摘录是读书笔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摘录的材料通常有:优美的词句、名言警句、文笔漂亮的片段或篇章,一些对自己的思想、学习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知识等等。具体做法:(1)对精彩语段和名言警句摘录,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差。摘录时要上下衔接,不要断章取义。要注明摘录材料的出处书名、页码。(2)对课内外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包括基础知识、艺术手法知识、文章结构知识、语法知识、写作知识等等。可分类记录,比如设计名言警句、优美段落、优美短文,学习方法,知识百花筒,小资料等栏目。坚持经常做摘录,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好习惯,是综合性学习必备的条件之一。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积累,储备信息,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之以恒、不断探究的好品质。
二、批注性读写
学会对课文的赏析,可进行批注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评价,指导学生读书时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话,即眉批,既可以是对课文的批语,也可以是对课文的注解。这里的“评价”既可以是对课文的褒奖、赞扬、肯定,也可以是质疑,甚至是否定等。主要有:(1)课文主题评价(概括文章主题并做评析,不少于50字);(2)课文延伸联系(根据课文某一体会,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或读书经历的点滴);(3)课文赏析评价(对课文整体或某一局部进行赏析评价,不少于300字);(4)教材批判质疑(对课文中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内容进行质疑批判,对文章或改写或建议);(5)课文创意解读(一句话解读、诗化解读、对联解读、改写等等)。
三、模仿性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达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从阅读过渡到写作,从吸收转化为表达,仿写,无疑是读与写的结合点,是读转化为写的桥梁。平时仿写的形式是多样的,可根据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模仿某些片断章句,如:开关、结尾、对话、炼字、修辞方法、句群段式结构等。首先,教师要仔细分析范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仿写的材料。再次,要面向全体学生,降低仿写的难度。对于写作较好的学生要求仿照课文的结构,对于写作上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仿照课文的某个段落。第四,在指导学生仿写时,除了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要符合例文的样子外,其他方面可以不受约束,要鼓励大胆创新。第五,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尤其是同义词和近义词。这类词汇掌握的数量越多,仿写就越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把仿写当成一种技巧,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积累上来加强这一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仿写也是高考语文检测的常见内容,高考复习时,要通过持续性练习,促使学生做到:(1)学会正确分析被仿句的句子结构,把握整句和散句的结构特点。(2)能够正确分析被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使用与被仿句相同的修辞手法表达应表达的内容。(3)能正确揣摩被仿句中心话题或仿写角度,拟写与话题或角度一致的仿写句。(4)能准确捕捉被仿句提供的相关语言暗示,依照语言暗示,拟写仿写句。
四、拓展性读写
1.前置性让学生设想。据课题和自读提示,在新授课之前,教师不妨以“如果让我写作此文”为引导,启发学生大胆设想,积极预测,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蓝图”进入课文作者创造的文章空间。这类阅读,极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读”为“主动读”,化单一的“读”为综合的“读写”。
2.过程中让学生想象。对于具有“戏剧性”的文章,如小说、戏剧,教师可诱导学生发挥想象,合理演绎,顺“势”(原文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续写。这种续写,既是对作品主旨、风格的把握和求索,也是对作品别开生面的二次创作,这突破了读写的界限,使学生的创造才华在二次创作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3.后继性让学生感悟。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文章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其次,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第三,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五、创新性读写
篇9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分化的年级,课程难度加大,孩子开始习作,孩子的试卷上不再是皆大欢喜的一百分。习作中,很多学生或东拉西扯,或三言两语,或表情达意不准确,流畅、生动更是无从谈起。归根到底是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知识的临界点,正需要大量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规范的语言经验。古人云:“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三年级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儿童阅读学的研究也表明,孩子如果在三年级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再有阅读习惯。可见有效指导三年级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上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组已经意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开展了《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本学期,我接手三(7)班,听到班里大部分孩子喜欢阅读,我不由得暗喜。可当我留意观察却发现,课余时间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时常沉浸在一些搞笑的漫画书里,看得津津有味,貌似喜欢上了课外阅读,状况却令人担忧。如果不正确引导,孩子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就无从保证。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何把学生的视线从肤浅引向经典呢?开学初,受到语文教材以专题形式进行单元整合,并从三年级起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启发,我开展了 “主题式”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实践与探索,以期激发孩子们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课外“悦”读起来。
所谓 “主题式”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之外,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一系列阅读活动。布卢姆目标分类学启迪我们:“知识犹如浩瀚的海洋,一个学生要学习与某种特定领域有关的所有具体知识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便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对具体知识进行精选和分类”。的确,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的阅读活动除吸纳并加工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量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主题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清晰的猎取对象,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那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本学期,我紧扣语文教材八个单元教学专题设定了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的主题活动;相继穿学校、年级组活动主题阅读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使孩子们受益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式”课外阅读活动呢,我引领孩子们拉响了课外阅读协奏曲。
1、激发阅读兴趣,引学生想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首要的是要激发和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
为了取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信任与配合,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交流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阐明了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课外阅读的益处,推荐了一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的书目,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
接着我发动孩子们向班级捐献自己最喜爱的图书,组建班级图书角,制定详细的图书管理制度,选出两名负责能干的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工作。每天,这项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预习时,我引导孩子们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如,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然后组织交流,并由轮流值日班长每日在黑板左上角的“名人名言”栏内写上关于读书的名言;课堂上我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高尔基、鲁迅、等古今中外名人如饥似渴读书的动人故事;平时,倡导并鼓励孩子们“走进教室、与书为伴”,积极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崇尚读书,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我还鼓励孩子们坚持“每日三读”活动:每天晨读十分钟,或吟诵古诗,或诵读美文;午后静心阅读、写读书笔记;晚上睡前阅读30分等。现在,孩子们走进教室,大都能安静地读书看报,品尝读书带来的快乐,搞笑的漫画书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的孩子,请他们介绍读过的好书,自己好的读书方法,课外阅读的收获等,增强其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阅读,这也大大地激发了其他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
读写结合,读练结合,并积极把孩子们的优秀习作向校内外刊物投稿,张贴于教室墙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孩子们不甘落后,个个摩拳擦掌,爱读书的氛围更浓,读书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2、指导阅读方法 教学生会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必须重视读书的实效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每周一下午第一节为我们班固定的阅读课时间。阅读课前期,我以指导阅读方法为主。指导孩子们学会几种课外阅读方法:对浅显易懂的书采取泛读的方法:或通过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扑捉有用的信息;或采取浏览、略读,速读、跳读等不同方法,了解大致内容,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实践证明,浏览、速读等方法有利于识字率的巩固、理解力的提高。同时能快速捕获更多的的信息,可以突破头脑中原有的思维模式,促进智力的发展。对名篇名著和优秀的读物,则要采用精读法,静心细品,体会主题思想,欣赏好词佳句,好的文章片段做摘抄,写批注,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积淀。
引导孩子们将课文中学会的读书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作上批注,不懂之处画上相应的符号;精读时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对于一些精彩片段,还要体会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合理表达。
当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并已养成阅读习惯时,我就逐渐缩减乃至取消阅读指导课上的阅读方法指导,继而把阅读指导课转变为读书检查、读书交流、趣味活动等。
3、开展多元实践,让学生悦读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与赞许。本学期,我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式课外阅读多元实践活动,如,结合语文教材专题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故事大王PK赛等;结合学校“国学经典诵读”和年级“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了古诗诵读,图书漂流,同读一本书、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
就拿刚刚进行完的三年级下册的 “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一单元来说吧,孩子们围绕这一主题,有的上网查找文字、图像或音像资料,有的查阅图书,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有的搜集或制作实物,有的办了手抄报,有的动手进行了小发明、小制作,有的还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画一画,写一写自己想象的未来的机器人。
篇10
1、关注家庭和学校生活
这两个方面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但也最容易熟视无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学校发生的典型的大事,思考这些事件中所包含的意蕴,最好能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记录事件和自己的感悟。同时还要留心生活中的小事,如: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理想追求;家庭中的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学校各个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同学和师生之间发生的大小事情;班级开展的平凡而又具体的各科的学习情况,生活和纪律情况等等。把这些事情和触动的点滴感悟积累下来,慢慢地学生会发现生活是这么地丰富多样,自己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刻了。
2、关注社会生活
(1)走向社会观察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能督促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素材的作业,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农贸市场,观察物质的丰富,产品的琳琅满目;到街上观察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特点。
也可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反映生活中有新意的内容,像农民就地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容易引起事故;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对顾客利益的损害;一种新的行业或经营方式的出现等等。
(2)关注时事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志愿者活动、各种有益的爱心活动及慈善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留心时事,注意热门话题,把这些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跟上时代,跟上形势。比如历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CCTV体坛人物”“CCTV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等,这些人物身上,往往都凝聚着某种足以感动人的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我们一定会从中发现许多激动人心、永恒难忘的时代人物和时代精神,你必将会有许多心得感受和体会,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一定是鲜活的作文材料。
3、关注认识自我生活
认识自我生活指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和认识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认识自我生活能够让学生随时留意自己、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中学生正处于敏感的年龄,激情的岁月,而心理又不太成熟,由于对一些人事的不全面看法就可能引发各种不良情绪或行为。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快意倾吐。
二、课内外结合扩大阅读面
1、从教材的学习中积累
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大量语言规范的美文,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故事,将它们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纳,这必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而且课本中的素材老师认识,一看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能再加上其他学科中丰富的文理资源,那更令人赏心悦目了。
2、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不能完全放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抓到什么就读什么。否则学生就会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读书面狭窄的结果,不利于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从阅读内容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真、善、美的读物,或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或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论著,或是各种报刊杂志中的精华。
3、养成积累的习惯
(1)做摘记
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诗词名句有必要规定一定的主题。如古诗中写春的诗句、与友情有关的句子、写到乡愁的句子等,还有关于勤奋的名言、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关于人生的格言等等。只要每天积累一点,持之以恒就能形成一个语言材料的宝库。平时随手翻阅,熟记于心,并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例如这则故事适合运用到什么主题的文章;那个材料适合运用到什么话题的文章,长此以往,作文时就不愁没有新鲜素材可写了。
(2)积累写作方法
好多学生不会拟题,开头和结尾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和课外搜集有含蕴、令人耳目一新的标题、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其妙处,进而掌握这些写法。
(3)积累思想认识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深入地观察事物、表达健康思想和纯真情感,提高思想认识。
其次,可以针对学生周围发生的事,针对社会、国家乃至国际上发生的事经常引导学生议一议,使学生真正去感觉、去体会、去认识、去理解,从而明白道理。
还可以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既提高认识、又积累丰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