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范文
时间:2023-03-27 18:4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很有幸,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在这儿跟大家聊聊一句朴素而深刻、平实却充满力量的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是李鸿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现在在一家大型企业任主任工艺师。
我出生在豫北太行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家里贫穷,中学没有毕业,就跟随老乡到广东打工。在广东期间,先后做过建筑工,搬运工,清洁工等。后来在一个老乡的引荐下,到深圳一家日本公司做清洁工,专门负责数控车间的清洁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一次一个日本客户到数控车间考察,对我负责的清洁区域大加赞赏,为此我获得了一个学习操作加工中心的机会,我从普通操作工做起,先后做过工长,数控程序,编制工程师,模具设计师等职,后来又被公司派出去系统学习五轴加工,我在该公司任职达10年之久,直到2008年我父亲患病才离职,我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想尽量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2008年10月份,我应聘到河南某公司任工艺技术部部长,在此期同,曾主持或参与了014中心(空空导弹研究院)的许多零部件的试制加工,2009年7月份,该公司又承担了014中心某型号导弹发动机进气道的加工任务,这些零部件都是高温合金且型面复杂,加工难度大,为此,从建模型,编制加工工艺,设计工装夹具,直至加工程序,我都亲力而为,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进气道转到了西安加工,出于对进气道的热爱和兴趣,我告别了病重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去了西安,历经多次失败,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试加工成功,为型号的研制,做出了贡献.看着这些凝聚着自己心血的零件即将装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五味杂陈,难以言表,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从一个不懂机械加工的门外汉,到主任工艺师;从一个普通操作工,到能编写三轴,四轴甚至五轴加工程序的编程工程师,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历程。学习的道路总是无止境的,我希望自己一直在奋斗的路上不要停下来,因为奋斗过的人生才有意义,才会不同凡响,才更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为了自己的人生不要留下遗憾,为了超越现在的自己,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不断的奋斗下去。
篇2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痛苦和寂寞对年轻人是一剂良药,它们不仅使灵魂更美好,更崇高,还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泽。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篇3
1、稳定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2、大学毕业之后呢,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就是稳定;现在三年了,提前实现了。
3、人活在世上呢,这身上至少有四种社会属性:自我、女儿、夫妻、父母这四个角色是你早晚必须要扮演的。
4、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这四份责任承担起来、做完美,那你就实现了你自己的个人价值,也间接对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大多数人呢只能做好其中的一两样,有的人呢连一样都做不好。
5、人的一生呢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经历的整个生命和付出的全部精力是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6、我们活着呀不光是为自己,世俗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责任是你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7、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份内的责任做好,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8、我这样活得累吗?
9、你是说我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了,还是还是主动钻进去的,太委屈自个了。
10、其实责任就意味着牺牲。不辛苦就没有轻松,不痛苦就没有欢乐。
11、幸福和不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12、你现在还小,(经典语录 )还是个把个性挂在嘴边的年纪,再晃几年你就知道了
13、什么叫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14、自由诚可贵,责任价更高,若为爱情故,我哪样都不抛……
15、你明明是一只蜗牛,非要背乌龟的壳,严重超载,你不嫌累呀?
16、蚂蚁有蚂蚁的幸福,幸福就是跟我觉得最帅的这只蚂蚁,为别人眼里的小草,我们眼里的大树一起努力奋斗,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幸福不是好幸福…
17、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也有限,但是开心必须无限…
18、我很高兴认识你,这一路我总结你就是:骗子、流氓加小偷…
19、相恋也好,单恋失恋也罢,虽然说结果迥异,但都体会了爱的滋味.甜蜜,忧伤,痛苦,哪一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方式…
20、目光千里之外,两手屁股后边,看得上的够不着,够不着的看不上…
21、在理想面前,欺骗和错误都是微不足道的…
22、稳定是我这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大学毕业以后呢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主题就是稳定,现在三年提前实现了。
23、人活在世上呢这身上至少有四种社会属性:自我,儿女,丈夫或者妻子还有当父母,这四个角色是你早晚必须扮演的,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这四分责任承担起来,做完美,那你就实现了你自己的个人价值,也间接对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24、大多数人呢只能做好其中的一两样,有的人呢连一样都做不好。人的一生呢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死了的时候才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是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篇4
人生烦恼无数,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人中的劫数。其实烦恼和幸福,只不过是心态问题。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悟很深。“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确是这样,我们所说的烦恼不正是自己心里不断想而生出来的吗?如果我们不去想这些,那烦恼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生出来呢?这也说明了烦恼是在于自己的心态。我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气,但事后想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心里也就泰然了,没有烦恼了。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个终日快乐就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计较的少,便不太烦恼,然而你如果十分爱计较,却会因事事而烦恼。对于烦恼与幸福其实最终还是心态问题。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为什么说“傻人有傻福”讲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什么也不懂,不计较,生活在快乐之中,自然不会有烦恼,自然福气。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许常常为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而烦恼,但我们却没有思考过,计较了那么多,最终得到了什么回报吗?就为了争一口气?不值。我们常常也会看见身边幸福的人,光是羡慕,却很少想过,别人幸福的真正原因。有钱?未必,就算有钱,如果为小事烦恼,那照样也不太幸福,其实一切原于心态!
所以,只要把心态摆正,照样可以幸福一生!
篇5
很多人把生命简单地看成是权利和享受,看不到创造和艰难,只希望平铺直叙,不愿意艰难曲折,是非常浅见的。磨砺、成长、绽放,是生命的三步曲。任何残缺都是不完美的。没有对生命的积极理解,就活不出生命的真实风采。
美丽的蝴蝶,一开始是一粒小小的卵,破壳后小毛毛虫开始在艰难的环境中觅食进食,逐步长大后要吐丝,把自己包裹起来,并化成蛹,成蛹后需要在茧中忍耐寂寞,在平静中涅槃,然后破茧而出,化成蝴蝶,扑向太阳,飞向天空。从肉眼不经意就看不见的小虫,到能吐丝的成虫;从吐丝织茧到化蛹;从蛹到蝴蝶幼虫;再到咬开茧壳,破茧化蝶,其中经历了多少艰难、苦难、磨砺、寂寞、痛苦、抗争,才获得最终的绽放。多少小虫在艰难觅食时被风吹雨打掉,多少成虫被鸟刁走,多少蛹在壳中干枯,多少幼蝶咬不破坚硬的茧壳。蝴蝶的一生,就是对生命内涵最简明的写照。
在人的世界,很多人只仰慕别人的优越而产生嫉妒,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需要修补;只渴望幸福的生活,而缺少对生活的付出;只贪图安逸享受,而不知艰苦奋斗;只想到生命需要绽放,而回避生活更需磨砺;只追求个人自由,而不在乎公共法度;一旦不能满足,就怨天尤人,指责江湖无道、命运不公。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选择出生的民意调查,60%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投胎做富二代!这个数字让人相当心痛,说明了现代人心灵极度的悲哀。如果让我选择出生的话,我仍然选择做我爹娘的儿女,因为我习惯了贫苦的起跑线上拿无声的发令枪,自我奋斗的昂然和刺激,秋天收获的欣然与坦荡。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不会从天降。懒汉、白痴、小人、贪欲、妄想都能信手拈来东西,无论是功名还是利禄,从生命意义上考量统统是垃圾。而自己奋斗创造出来的东西,土墙茅屋就是宫殿,粗茶淡饭钻心甜香。
磨砺,是艰难地适应环境,反复的抗争,如磨豆浆,给生命以营养;成长,本含着痛苦,是磨砺的积淀,给生命以力量;绽放,是生命的涅槃,是磨砺、成长的必然。在时空的跌宕起伏、悠扬婉转、虚实交融、阴阳互动之中,是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贫富贱贵的歌舞,圆满了生命的全部。生命之美,在圆满。
磨砺、成长、绽放,是生命的三步曲。全部攒齐了,就是健全的音符,点点滴滴都有价值;衔接起来了,经历过的一切都是享受,鸡毛蒜皮都是幸福。磨砺之苦,成长之痛,都是人生幸福的必然要素。
篇6
理想太远,现实太近。或者套用网上流行的说法,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理想,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太奢侈,以致于每次写下这个词,都惶恐不安,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用的词夸张了。“别跟我谈理想,早戒了!”这句红遍网络的名言,背后的心酸与无奈,你我都懂。
百度对理想的定义是:“对在现实环境中根据科学和逻辑推测出未来可能实现的结果的憧憬。”而且还特别分辨出理想与梦想的区别:“理想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而梦想是不切实际或违背科学和逻辑的,不具备可操作性,也难于实现。”
仿佛梦想是雨天过后的彩虹,而理想却是黑暗过后的黎明,彩虹诚然可遇不可求,但我们,却没人敢确认,黑暗过后一定是黎明。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百年前对一个时代的定义,被后来每个年代的人反复引用,这本身就足以发人深省。
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了以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仿佛一夜间意识到,时代的使命与个人命运休戚相关,国家的理想与个人的梦想密不可分。
一个好的时代,是能让青年看到希望的时代。一个好的时代,能够留给理想的,不仅是时间,更有足够的空间,能够让理想得以从容生长以致于繁荣。不论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
给理想一点时间,还有一点空间!
“你幸福吗”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刘多伦
“你幸福吗?”这是央视今年提出的一个采访问题,为了给民众留下更加“真实”的感想,很多民众原来习惯思维中固有的“应该被剪掉”的片段,似乎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了屏幕上。
幸福,无法定义,至今没有人给出一个衡量的标准。幸福,因人而异,不管是城市白领、科研专家、企业工人还是乡村农民。幸福到底是什么?值得思索一下。或许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普通人眼中的幸福,比如下班回家看到水果店,就让司机停车,买水果给老婆吃:看到面包店,买个土司带回家,做家人明天的早餐。
幸福就是,虽然现在压力很大,却依然信心满满。幸福就是,虽然前面路途迷茫,仍然相信爱情和未来。幸福就是,一些些小小的自足,虽然在别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是仍然很满足。幸福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
幸福,我想是要用心才能感受出来的东西,不是媒体能够报道出来的,也不是调查出来的。真要调查“你幸福吗”,记者要去的地方很多,实际上最需要去的地方,节目中还没有看到。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可我们对自己必须要有信心。
“你幸福吗”,可以成为一个话题,但不应成为一个问题。
“80后”、“90后”为何不愿奋斗/张颇武
最近一些年,人们常常抱怨青年一代似乎奋斗精神不足,努力向前的进取心不足。今天的“80后”、“90后”,无论是自身的条件,还是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已经和过去的几代人大不相同,而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国的不少年轻人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社会告别匮乏已经是现实,同时“中产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同时“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面对的关爱远远超过前几代人。即使是家境并不好的年轻人,所受到的呵护和关爱,也是他们的前辈无法想象的。
这种“中产化”的年轻人的心态住往厌倦艰苦的劳作,厌倦长时间的努力工作,往往也缺少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常常渴望获得一种平淡安稳的生活。同时媒体和社会也常常渲染一种不需要努力和艰苦工作,就能够获得舒适生活的想象。流行的关于“拼爹”、“富二代”的渲染,一方面有其渴望社会公正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实也流露出复杂的心态,在嘲讽和批判中也难免夹杂着嫉妒与羡慕。
在看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时,有一段话我至今难忘,他对自己的女儿说的那句名言,其实正好道出了他的隐忧:“孩子,你要努力做作业,中国和印度的孩子正准备抢你的饭碗呢。”竞争扩展到了全球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不得不和美国的孩子站到一起去竞争了。
毫无疑问,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关爱和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也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但与此同时,青年一代仍然需要当年的奋斗精神,需要更多的对于责任的承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女仆装之后教师该穿什么上课/张军瑜
这个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日前,一则“女教师穿女仆装上课”的微博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微博称教师承诺班上的同学说月考年级第一就穿女仆装上课,班上学生考取年级第一后,这名女教师也履行诺言穿女仆装上课,
答应的就应该做到。在“言而有信”这方面,这位老师给学生做出了表率,的确勇气可嘉。但实际问题是这女仆装的确不适合出现在中学课堂这么一个场合之上。
这并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位老师一开始就不该答应学生这个要求,即便是学生起哄,作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下一次学生提出女教师穿比基尼上课的要求,老师是不是还要答应呢,
篇7
关键词 个人目标,个人奋斗,“中层”目标单元。
分类号B848
1 引言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特质和动机是两个主要的研究取向。自Allport提出人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以来,经Cattell、Eysenck以及McCrae、Costa等人格特质学家的努力,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的主流,人格特质的测量工具也被广泛使用在心理学各项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格心理学领域整合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许多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特质理论并不能完全包括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所有相关层次和领域,而这其中一些特质理论所无法涵盖的领域却在人格和人类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于是心理学家们开始了更加深入的思索与研究,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新理论模型。Emmons认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水平:(1)水平一,由最广泛的,去情境化的特质单元构成(如,“大五”);(2)水平二,包括发展和动机构架(如个人目标,计划,策略和任务等);(3)水平三,是个人认同,即人生叙事[2]。McAdams也提出了类似的三水平人格研究模型*。相对于特质研究,人格的动机取向更强调人类行为在情境下的目标导向性。Rotter和Kelly的“预期-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Bandura的目标标准和自我管理模型,都体现了这一观点。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与特定的、个别化的、情境化的个人目标系统。个人目标(personal goals)是指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所追寻的一种自认为可实现的,且对自己具有意义的目的行为[3]。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这些“个人目标”有着不同的称谓,其中代表性的如个人计划(personal projects)[4],当前关注(current concerns) [5],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6],生活任务(life task)[7]和主要生活目标(major life goals)[8]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这些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标单元(“midlevel” goal units)。关于此项主题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关于个人目标这种人格意向结构的研究却鲜见发表。
2 个人奋斗
2.1 个人奋斗的概念及特征
为了成就独特的自我,人们总是努力奋斗以期实现某种自己所设想的自我。Robert A. Emmons把“个人奋斗”定义为“个体目标导向的连贯模式,指的是个人当前正努力做的事情”[6];“表现为个体以其特有的行为方式选择并实现一个或多个预定目标,是个体希望在不同情境下希望实现的典型目标类型”[9]。Emmons列举了一系列通过奋斗而达成的目标。例如,让自己的外形更能吸引异性,努力让自己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或努力比别人更优秀等等。
个人奋斗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Allport关于人格研究的目的性(teleonomic)理论。Emmons指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人奋斗体系,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人奋斗类型来区别不同的人。个人奋斗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目标组织起来,使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对于个体而言,个人奋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综合性,一个奋斗目标常包括多个功能相同的次级目标。比如,一名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是取得优异成绩,也许他会把这个奋斗过程划分成课堂认真学习、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时仔细审题等多个不同子目标。即通过多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最终完成一个人格奋斗。Emmons还对于个人奋斗中的冲突和矛盾(conflict and ambivalence)进行了专门阐述。前者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个人奋斗之间的斗争,而后者表达的是一个个人奋斗实现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内部的混合感情[10]。个人奋斗既包括要尽力获得或经历的事,又包括要尽力避免的事。个人奋斗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而且,个体之间在其生活由积极奋斗或消极奋斗构成的程度是不同的。
Emmons指出了个人奋斗大量的明确的特征。首先,个人奋斗对个体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表现在构成个人奋斗的目标和一个人表达个人奋斗的方式这些层面。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或规律性的个人奋斗类别(比如成就、人际关系、自我表征等)。其次,个人奋斗的另一个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成分。第三,尽管个人奋斗是比较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所要努力达成的事件随着情境的变迁和生活的改变而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奋斗反映着我们一生的持续发展。第四,一项个人奋斗中一个子目标的实现并不代表整个奋斗过程的完成。最后,大部分个人奋斗被假定是有意识的,并可以自我报告[11]。
2.2 个人奋斗的测评
Emmons对个人奋斗持系统观。最初他把个人奋斗划分为下列一些具体的维度:奋斗价值(value)、冲突(ambivalence)、承诺(commitment)、重要性(importance)、投入度(effort)、难度(difficulty)、归因(causal attribution)、社会期望(social desirability)、确定性(clarity)、方式(instrumentality)、成功可能性(probability of success )、自信(confidence)、不作为成功可能性(probability of no action)、影响(impact)以及既往成就(past attainment)等。
在具体的测评工作中,首先让被试列出15条个人奋斗条目,并让他们写出实现每一种奋斗的具体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被试列出的个人奋斗条目,使用个人奋斗量表(Striving Assessment Scales,SAS)对每一具体奋斗项目进行测评。第三步,将这15个奋斗条目组合成15×15的奋斗方式矩阵(striving instrumentality matrix,SIM),分析不同奋斗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主轴因子法并采用方差最大法旋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个人奋斗的五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奋斗的程度(包括价值、重要性、承诺)贡献率为30.9%,这一个因素即可反映个人奋斗的程度;第二个因素,成功(既往成就和成功可能性)贡献率为16.2%;第三个因素,容易度(包括不作为成功可能性、投入度和难度)贡献率为11.2%;第四个因素Emmons认为不易解释清晰(其中包含了奋斗的归因、社会期望、环境机遇等),其贡献率为8.2%;第五个因素是奋斗方式,贡献率为6.7%。经过因素分析后得到个人奋斗的数据结果与“期望-价值”模型十分吻合 [6]。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维度进行了描述。根据涉及面(breadth)、自我反省(self-reflection)和情绪意识(emotion awareness)三种特征,使用个人奋斗编码手册(personal striving coding manual)将个人奋斗划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并用个人奋斗参数来反映高水平目标与低水平目标的差别[12]。高水平目标是概括的、抽象的、开阔的;低水平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较表面化的。
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差异性是个人奋斗系统的一种结构性属性,反映了个人的目标奋斗系统中不同目标间的内部相关程度。差异性程度高的个体会表现出高度独立的奋斗目标,而差异性程度低的个体会表现出高度相倚的奋斗目标。Emmons进一步研究了个人奋斗的差异性与情绪唤起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有极端情绪的个体会创造条件,使自己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欣喜若狂或极度绝望。而差异性可以缓解个体的极端情绪,虽然差异性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法[11]。
3 个人奋斗的相关研究
3.1 个人奋斗与幸福感
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主题之一,补充、完善并发展着现代心理学体系。现代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基于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aimonic)两种哲学观点,而导致研究中出现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PWB)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13]。SWB源自快乐论思想,认为快乐就是幸福,幸福感就是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较少的消极情绪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PWB则发扬了实现论的理念,认为幸福不能简单等同于快乐。与SWB重视个人自己的主观评价不同,PWB认为幸福感并不是纯粹主观体验,而应重视个人潜能的实现与人的自身发展,因而幸福感应该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自我实现、生命活力等变量。Emmons先后研究了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以及身体健康的关系[6,12]。
3.1.1 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
Emmons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上。通过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ESM)记录下被试的心境状态和思维内容,并结合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提取所需数据。Emmons发现积极情感与个人奋斗维度中的成功可能性、既往成就、奋斗价值及努力度正相关;消极情感与成功可能性、既往成就、重要性负相关,而与奋斗难度、投入度、以及冲突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个人奋斗的成功可能性、确定性及奋斗方式正相关,而与难度负相关[6]。此外,与“期望-价值”理论一致――在奋斗过程中,个体的投入程度越高,其相应的成就期望也就越高――个人奋斗中的承诺与实现有价值的成就期望呈正相关关系。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在个人奋斗上有大量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感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14]。Emmons指出在个人奋斗量表中,奋斗的当前进程(current progress)、既往成就(past attainment)、承诺(commitment)、难度(difficulty)是对主观幸福感的四个显著性预测因子[15]。
3.1.2 个人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及身体健康
Emmons测评了被试的个人奋斗并让被试接受了其他问卷(其中包括BSI、BDI、MPQ、SWLS等**)的测量,以个人奋斗水平为指标,得出了个人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12]。他发现,报告为高奋斗水平的被试经历了更多的心理抑郁和较少的身体疾病;而在那些报告为低奋斗水平的被试中则发现了相反的结果,他们的心理抑郁出现的较少而身体疾病却较多。对这一结果的解释,Emmons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低水平思虑(如低水平个人奋斗)可能反映了被试在被问及个人生活目标时,所出现的一种对固有威胁的回避反映。而其他研究表明,这一回避性应对策略与疾病的产生过程相关[14]。此外,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个人奋斗目标间的冲突与个体身体健康问题的自我报告测量分数相关;这一相关可能反映了个人奋斗间的冲突对与目标的反复思考和目标导向行为产生了抑制影响[10]。Sheldon和Kasser的纵向研究发现个人奋斗与人生和个人成熟密切相关,个人奋斗的和谐或一致的测量分数与幸福感呈现正相关[16]。
Emmons认为人们对幸福感的体验取决于他们目标的实现状况。对于那些重要目标和那些已经实现的目标,人们自身所感受到的幸福感会更为强烈。因而Emmons认为幸福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特质,而应当被作是一种目标追求的产物。
3.2 个人奋斗与特质
对于人格研究中传统特质分析来说,以人格奋斗这一方法来审视人格将是一种全新的视角。Emmons认为特质研究是关于人格普遍的、规律性的方法,而个人奋斗这种方法则既有规律性的层面,也包含了个性化的层面。此外,特质是个人行为的表现形式,而个人奋斗属于人格的动机因素,不一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最后,特质与个人奋斗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特质意味着已经导致了个体的某种行为结果,而个人奋斗则不一定导致行为。举例来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他很友善,他就喜欢去交朋友,也善于交到朋友;但不能说一个人努力想让自己能表现出友善,那么他就一定会与别人去交朋友、成为朋友。
对于个人奋斗与特质之间的关系,Emmons调查了自恋型人格特质,发现得分高的被试与得分低的被试有不同的个人奋斗。如,高自恋被试的个人奋斗有努力控制和操作他人、穿着时髦衣物等,让父母感到自豪、意识到他人的感受、使他们快乐等。这种个人奋斗上的区别在同伴报告中也得到了证实[14]。
Emmons没有探讨“大五”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具体关系。而在与个人奋斗理论相类似的“个人计划”这一理论中,Little使用NEO-PI发现了人格特质与个人计划这种人格动机单元之间很强的相关关系。而在Spangler和Palrecha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17]。
4 几种个人目标理论的比较
除了上文提到的个人奋斗之外,人格心理学动机取向中关于个人目标的理论主要还有个人计划、当前关注、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等。Little把个人计划定义为意欲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是人们思考、运筹和从事的事情,是通向目标的路线或路径[4]。Klinger提出了当前关注的概念,是指一种将个体的经验围绕着追求某一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假定的动机状态[5]。Cantor等提出了生活任务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当前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和一个特定生活时期个体投入精力面对的一系列任务,是一种有组织的个人活动[7]。Robins和Roberts提出了主要生活目标这一概念,指的是个体规划生活内容的个人抱负和个人所建立的一般生活结构(general life structures),如成家、立业等[8]。
这些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虽各自定义不同,但它们都包含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1)起源于个体的动机;(2)是一种在多种动机结构组织下的系统;(3)受文化和情境的影响;(4)通过建构不同的“手段―目的”结构来实现;(5)都是目的指向[3]。
当然,这些理论概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这几种目标结构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个人计划是一系列为追求目标而随时间推进的动机状态,虽然包含了对将要发生事件的预测倾向,但也仅仅局限于个体对当前所关注的事件或领域;生活任务则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是个人希望解决的重要人生或生活课题;主要生活目标则更多关注于较长时间影响个人生活方式的长期目标;与之相比,个人奋斗则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个人特征的一系列努力方向或人生信念,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可以是一种思想认识,也可以是一种行为动机。简言之,个人奋斗比其他几种目标结构更带有人格特征的意味,其表现不仅可以涵盖当前,也更为持久稳定。其次,当前关注、个人计划、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都有明确的终止点;而个人奋斗则不会因成功或不成功而终止,它是对一系列目标反复、持久的追求[18]。关于这一点,Emmons曾就个人奋斗与个人计划做过如下的对比,“个人计划更多的是呈现了某种情境下,某个人会‘怎么做’;而个人奋斗则更为广泛地表现出了某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此外在测评方法上,尽管这些不同的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会在具体维度的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与个人奋斗的测评方法类似,无论是个人计划还是生活任务等,通常都是让被试提供多个的具体目标条目,而后进一步对这些具体目标进行评估来测量和分析其人格意向水平。只是这种具体目标在不同的理论中称谓略有差异,如在个人奋斗中被称为“奋斗”,而在个人计划中则是“计划”等等。
5 小结
个人目标作为个体行为表现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行为的意愿。对目标和动机研究应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视角入手,并按照一定的层次将目标系统地组织起来。在整个个人目标体系的层次中,最顶端是个人宏观的毕生抱负和对理想化自我的诠释,如建立某种崇高的世界观。接下来一个层次是较为具体的“原则性”问题,即个人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通常体现为个人的价值观。再下来就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情境化目标层次,通常我们称其为“中层”目标单元,如个人奋斗等。最低一个层次是那些针对于具体事件和即时行动的目标,比如一天工作都有个好心情等等[19]。根据这种对个人目标体系的层次划分,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个人计划(personal projects)、生活任务(life tasks),还有生活承诺(life commitments)、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愿望(wishes)等这些概念都被统称为人格的“中层”动机单元(或“中层”目标单元),而对这种人格的“中层”动机单元的分析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色[19]。这些概念都是高度情境化的“认知-动机”单元,它们反映了个体为改变或适应当前的某种环境或生活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趋向。这种对目标单元的模式化分析体现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及其行为的结果。而对这些目标单元的测评,都是要求个体罗列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或在某一时期较重要的目标条目,再予以评定。
此外,根据Emmons和McAdams的人格理论三水平模型,“中层”个人目标单元都处于人格研究的第二层水平。以个人奋斗为例,针对它具有的“共同性”(nomothetic)可开展量化研究;针对它的“特殊性”(idiographic)则可开展质化研究。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研究个人奋斗水平的个体异同,将处于不同奋斗水平的个体进行分类;也可以深入地研究某一个个体的奋斗历程。故而“中层”个人目标单元的研究可同时开展量和质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结合特质研究与叙事研究两类不同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人格结构中的共性和个性。而传统单一的特质研究方法仅是针对“共同性”的量化研究。例如,“大五”模型这种特质研究方法,它基于词汇假说,统计学上以因素分析为主,获得了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五种特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研究“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也不便于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质化研究。
本文简述了Emmons关于人格奋斗的理论、测评方法及其与幸福感、特质的相关研究。以个人奋斗这种“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为例,介绍了一种研究人格动机因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理论的发展,关于“中层”个人目标单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他一些心理学家也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将其予以广泛的应用,比如Simons等人运用了个人奋斗的概念对大麻成瘾者和酗酒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但像个人奋斗这样一些“中层”个人目标单元的概念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目标单元在测评开始时就需要由被试提供一系列的个人目标条目(如Emmons的奋斗条目),尽管有研究者对这些目标条目进行了分类比较,但并没有研究者进一步了解个体目标选择的决策机制等问题。其次,个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意向,应该包括目标的解决过程(如Emmons的个人奋斗进程等)和目标的实现状况,而对目标解决过程的分析是否可以通过对初始条目的分析来实现,值得商榷。再次,对于目标实现状况的反馈作用(如Emmons的既往成就)也缺乏相关的深入研究。总之,关于个人目标的体系、结构和机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像个人奋斗这一类关于个人目标单元课题,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深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McAdams D P.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personality: A critical apprais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2, 60: 329~361
[2] Emmons R A. Levels and Domains in Personality: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5, 63: 341~364
[3] Salmela-Aro K, Nurmi J E, Saisto T, Haimesmaki E. Women’s and Men’s Personal Goal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0, 14(2): 171~186
[4] Little B R. Personal projects analysis: Trivial pursuits, magnificent obsessions, and the search for coherence. In Buss D M , Cantor N(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 emerging issu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9. 15~31
[5] Klinger E. Consequences of commitment to and disengagement from incentiv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 82: 223~231
[6] Emmons R A. Personal Striving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1058~1068
[7] Cantor N. Life task problem solving: Situational affordance and personal needs. In: Higgins E, Kruglanski A W ed. Motivational Scien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erspectives. Philadelphia, PA, US: Psychology Press, 2000. 100~110
[8] Roberts B W, Robins R W. Broad Dispositions,broad aspira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ajor life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 26: 1284~1296
[9]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科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7~238
[10] Emmons R A, King L A. Conflict Among Personal Striving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4: 1040~1048
[11] Emmons R A, King L A. Personal Striving Differentiation and Affective Reac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3): 478~484
[12] Emmons R A. Abstract Versus Concrete Goals: Personal Strivings Level, Physical Illn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2: 292~300
[13] 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5
[14]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手册: 理论与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85~786
[15] Sheldon K M, Emmons R A. Compar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in Personal Goal Syste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18: 39~46
[16] Sheldon K M, Kasser T. Getting older, getting better? Personal strivings and psychological maturity across the life 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2001, 37(4): 491~501
[17] Spangler W, Palrecha R.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nd personal strivings to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7 :1193~1203
[18] 蒋京川,郭永玉. 动机的目标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35 ~ 641
篇8
“人生是从艰苦中磨炼出来的”,这是我看了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才得出结论来。
主中的主人公保尔,自从被神父赶出来后,劳动生涯就开始了。过了十多年后,白军捉住了他,最后又把他放走了。保尔下决心,要参加。在战斗的时候,保尔的头部受了重伤,不久他的眼睛复明,头也好转了。可是,保尔在一次学习中失明了,从此就在黑暗里生活。
我认为,保尔并不是坚强的人,可他有一颗爱国之心。他曾对好友冬妮娅说,“首先要属于党,再属于亲人、朋友。”之所以保尔爱国,是因为没有国,哪儿来的家。就这样,全力以赴,把可恶的白军赶走了自己驻地。其实,最有志气的还是他——保尔。志气是挑战最好的力量。士兵的战争是打仗,而我们的战争是学习。只有不停努力,敌人才能远离于我们,战争才能远离我们,幸福才会在我们身边。
要想获得成功,只有自己的付出;要付出,必须在艰苦的位置里磨炼!所以,我们要学习保尔的精神,努力奋斗!
篇9
有句话这样说:“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的确,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你很平凡你也会很轻松,你越强就越要背负沉重的负荷。然而,对于我们许多年轻人来说,我们既不安于平凡,又不愿生活得痛苦;渴望生命的辉煌,又希望有随意的人生。这正是生活与理想的矛盾,这使我们的生活道路曲折和不平。为了成功,我们不得不明白:人是社会的人,你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你要辉煌,你要社会承认你,你就要认识和承认这个社会,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它,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去为人做事。你必须学会装饰自己,该哭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哭,该笑的时候即使心在哭脸上也要笑,因为生活也是一个大舞台,你要得到观众的认可,你就必须尽心尽力地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管它什么下贱卑微,不要顾虑是否会影响自己本来的形象,因为只要你演好了,你就会得到承认。这就是生活,是无奈,也是生存艺术!其实,只要我们心中始终存着一份崇高的信念,又何必太在意那么多细节呢?
明益,你勇敢地从穷山沟中走出来,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你一直固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并为之奋斗不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你顽强地抗争着,你的经历与奋斗本身就是一种辉煌、一种成功。可是你不满足于这些,你希望有更辉煌的人生,可你又看不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你太要强了,所以生活总让你觉得失望。或许,这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过,记得还有一句话:“开头不幸,结局幸福,仍然称得上幸福。”远方的我,只能祝你早日成功!
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郑健
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遥远
郑健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2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读了李明益的信,在同情之余,我不禁要问:她心目中的成功是什么?如果是进入“高贵”的社会阶层或是积钱成富翁,那么我会肯定地说,她绝不会成功。对成功的不同理解,当然会使我们对生活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每一个人,个人能力不同,对社会的奉献也不一样,但是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不管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还是默默无闻,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争取着国家的强盛,对他们而言,都是成功者,因为他们回首自己的一生可以无悔无愧。在今天,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强盛做出了努力,不管我们最后的结局如何,谁能说我们是失败者呢?即使我们的一生坎坷多艰,我们也有理由为自己的成功而微笑。
我相信,自强不息,为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功就不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西北政法学院余厚蜀
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却离我越来越遥远
余厚蜀
生命太短暂,我们不能没有成就
3生命太短暂,我们不能没有成就
篇10
有人说,90后,堕落,颓唐,不堪一击,无所事事,没有主见……不是的,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尽管我们还说不清楚什么才是最终梦想,但心里却是湿润的一片天,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90后,虽然哭过,虽然伤过,但却明确的知道,幸福,是所有目的的最终目的。
越长大越孤单,寂寞的双眼,青涩的脸庞,90后,背负着青春理想,守望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90后,是一群富有诗意的年轻人,肩上,是家人、朋友期待的眼神,无形的压力,让我们渴望飞行,而我们的天空,永远永远在前方……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悄悄地做着属于自己的玫瑰色的梦,躲在羞怯的背后读着外面陌生的世界。当有人在90后的贴吧里,肆意的说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我的心被恨恨的刺痛。我在博客里写下一堆堆连自己都看不懂的文字,挺忧伤的歌,然后像个大人一样的失眠。
90后,在流言蜚语中被迫提前从童话的贝壳中打开通向成熟的天窗,但仍旧向一个执着的舞者一样倔强的的守着自己的梦想,倔强的在伤害面前抬起头,决不让眼泪往下流!
站在成熟的篱笆外,我们的双眼会瞬间变得大雪纷飞,迷茫无措,也许从伤害中走出来的幸福,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快门按下的一瞬间,我们闭上了双眼,“我们还年轻,我们需要上路”,照片中的我们青涩着脸庞,但我们知道,青春很快就会散场,而我们执着着梦想的心灵之火,却永远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