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04: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师表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时期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篇2
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大意
54岁那年,五丈原的战场上,一心一意想帮着刘禅北定中原的诸葛亮病殁。身为蜀汉丞相,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统一与兴盛尽心竭力。于汉末乱世中,他辅佐刘备,让刘备度过危难时期;于刘备临终时,接受托孤之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治国才华胜过管仲、乐毅,他的军事妙策孙膑、吴起不及。忠义之情见于《出师表》,令人敬仰;八阵之图摆于阵前,盛状空前。唐代诗人元稹感慨:像诸葛亮这样德才兼备的,古往今来应该没有第二个了。
阐发
东汉献帝时期,皇帝名存实亡,大权旁落。董卓操纵朝政,被各镇诸侯群集讨伐;董卓刚被铲除,他当年的心腹大将李唷⒐汜却再次侵犯长安。
在这大动荡时期,袁绍、袁术、公孙瓒、孙策、曹操、吕布,你抢我斗,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不可开交。纷争之中,曹操萘渐大。而身为汉朝后裔的刘备却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破黄巾有功,却不被重用;担任平原之相,出救陶谦徐州之难,在病重的陶谦再三奉让之下,接管徐州,却没能守住徐州;投奔曹操,却担心被曹操谋害;投靠袁绍,袁绍屡疑其忠;投依刘表,却遭刘表夫人与其弟蔡瑁设计谋害。
实在是身处乱世,命多艰危。正是在这样的危难之际,为刘备三顾茅庐之情义所感,诸葛亮从躬耕之地卧龙岗走出,帮刘备出谋划策,率军征战:看,博望坡上大火起,新野之城火再燃,赤壁火攻鼎立成;据荆州,得益州,为立蜀汉建奇功……
白帝城中,永安宫内,伐吴兵败的刘备染病将亡,将嗣子托付于诸葛亮,诸葛亮再次秉持忠义之心,兴蜀国,征南寇,忙北征。七擒孟获,智取三城,六出祁山……蜀国的兴盛,显现出他超过管仲、乐毅的才华;一路征讨,胜多败少,前进有术,退兵有方,绝妙之策,孙膑、吴起也比他不过啊!
《后出师表》中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拳拳之言,眷眷之意,忠诚之心,竭力之行,如何不让人敬重?
篇3
一.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正确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须注意正确区别单音词,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误为双音复合词。古代诗文以单音词为主,但古文当中又有很多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我们同学常犯的毛病,就是用现代词的复合词去理解它,从而导致译文的失败。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是妻子,“子”是孩子,而不是今义所说的“配偶”的“妻子”。
像这样的词很多,如:
①地方数千里(《赤壁之战》)――“地方”解释为土地方圆。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其实”,解释为他实际上。
③晋于是始墨(《之战》)――“于是”,解释为从此。
④至于成立。(《陈情表》)――“成立”,解释为成人自立。
⑤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容”解释为形体容貌。
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祖父”解释为祖辈和父辈。
⑦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力”解释为智慧力量。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必须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切勿望文生义,以今训古。
二.切勿将偏义词等量齐观
偏义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于“入”。其义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像这样的词也有很多,如: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只有“异”的意义。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
⑥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公姥”只有“姥”的意义。
因此,翻译古文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偏义复词,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三.应熟悉用字的通假现象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里的某个字,从意义上讲,不管本义或引申义都讲不通,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它跟另一个意义可以讲得通的字相同或相近。这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由来是:本来有一个字,古文章的人,或抄收的人为了省事,或者由于笔误(也就是写别字)和方言习惯写法,用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相传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认定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情况大致有二种:
第一种是语音通假
1.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亡”通“无”。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2.所通字与原字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ǒu)?(《廉颇蔺相如列传》)――“不”通“否”
②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③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识”通“志”。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通“影”。
3.所通字与原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的通假字。如:
①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寤”通“悟”。
②吏遂断颠颉(人名)之脊以殉。(《商君书・赏弄》)――“殉”通“徇”。
4.有一些通假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如:
公何不蚤告我!(《史记・秦始皇本纪》)――“蚤”通“早”。
秦倦而归,失心罢。(《战国策・赵策》)――“罢”通“疲”。
第二种是形近通假。如: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
②堕军实而长寇仇。(《之战》)――“堕”通“隳”
③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被”通“披”
④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太”通“大”。
篇4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
一、影视教学法
1.影视教学法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新课改的实施,要求语文教育也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已不再是“黑板+粉笔”的单一模式,教师开始学习并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其中很多教师都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但能充分体现其综合性能的教师却不多。
以教育相对落后的部分农村或乡镇中学为例:在初步尝试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中,教师往往频繁使用课件展示或音频朗读等手段,对影视教学这一部分却极为忽视。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广大中学生,均来自农村,很大一部分为厌学而又不得不上的“忧质生”,基础差且逆反心理严重,比同龄人的内心更为闭塞和敏感,极少数勤奋好学的“乖宝”又终日只为升学忙碌,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阅读面窄,见识严重受限。如能合理应用影视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不仅能弥补这些不足,同时又能带动学生的情感感知,使课堂的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轻松自然。
2.影视教学法的内涵
影视教学法是指使用影视音频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将对事物的理解构筑在情境、探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写作技能以及信息筛选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体现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影视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体会
1.影像再现文字,轻松解读、突破重难点
初中语文课本,有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文言文,晦涩难懂的文字、繁多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加之教师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其有着强烈的抵抗和畏惧心理。以《出师表》一课为例,文章篇幅长,词汇多,虽是佳篇名作,但学生很难体会其中的精辟之处,外加对其时代背景和涉及事件知之甚少,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变得难上加难。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开始尝试运用影视教学模式辅助课堂教学。在第一次的实践中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生:课前自主预习。
师:选取有关《出师表》的影视片段进行播放,共三轮。
第一轮播放:
播放目的:结合课文,借助影视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提问:“回顾影片,说说里面都有哪些故事情节?能否分别简述?使用原文回答的同学可加倍得分。”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竞赛的方式,快速回顾影视情节,或自己组织语言准备作答,或结合注释对课粗略理解。接着小组代表发言,将全文每个段落的内容大致叙述出来。经点拨,学生很快用短语或短句对内容加以概括,自主完成理清文章脉络的学习任务。
第二轮播放:
播放目的:疏通文义,理解和记忆文中重点词汇。
学生浏览全文,并找出文中重点词汇及其注释。教师设问:“下面我将播放《三国演义》的几个影视片段,请说明剧情重点体现的是文中哪个句子或词语?并对其做简单翻译。”例如:剧情一,刘备白帝城托孤,学生很快举手发言概括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接着将句子做了翻译,流利干脆。剧情二,刘备冒雪访孔明,学生也迅速找到相应的词汇和句子,“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翻译大致准确。随着一个个生动直观的画面不断展现,学生的回答也越来越积极,课堂气氛变得越发活跃,平日极少发言的学生也参与其中。相对平时的机械式背诵,影视教学的尝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疏通文义,理解和记忆重点词汇的难题在此环节被轻松解决。
第三轮播放:
播放目的:品味谏言的语言艺术,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播放影视片段,在细节处暂停,提问并启发学生。例如:剧情一,诸葛亮带兵北伐,乘坐的不是战骑而是轮椅。师设问:“从这点你们可以看出什么?”生答:“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 剧情二,诸葛亮苦心劝说,刘禅却昏昏欲睡。师问:“片中刘禅有认真聆听诸葛亮的劝谏吗?他的表情和态度说明了什么?”生答:“没有认真聆听,说明刘禅对政事漠不关心,愚钝不堪。”“面对如此君主,诸葛亮在众人纷纷散去的空旷朝堂上含泪惆怅,连夜挥笔书写《出师表》且回忆过去种种,百感交集的情节中,你能体会到此刻他内心是怎样的情感呢?”生分别答:“对刘禅不争气的悲哀,虽然这样,但还是希望他能振作向上。”“对先帝的怀念与感激!”……师再问:“如果说,后文的描写着重于情感方面的表达,那前文所提的各项建议,又是着重于哪方面的表述呢?”引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勉方式。至此全文最大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教学体会:原本生硬难懂的文字在流动的画面和悲壮的音乐声中被一一真实再现,缩短了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与文章晦涩内容的遥远距离。使学生自发地投入其中,且注意力能较长时间地高度集中。因此紧扣教材重难点,选择合适的影视片段,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不仅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还大大提高课堂的探究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的学习是除文言文之外,语文教学的又一大难点。除理解背诵、体会其蕴涵的情感外,初中语文课标对这一部分又增加了更多、更高的学习要求。如:词句赏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古诗词,特安排了这样一节写作课。
教学过程:播放《红楼梦》中刘姥姥喜游大观园之行酒令的影视片段。
篇5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
我们在参阅一些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时,很多书上都提到了文言文翻译的三个原则——“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还有一种对“信”、“达”、“雅”的解释是:“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扩、缩、选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诗夜游》(“元”是丰市年号,不翻译)
合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合氏璧”物名,不翻译)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督尉。(“将军”“督尉”为官名,不翻译)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骨也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狼》(“之”是助词,无实意,翻译时删去)
(3)“补”,就是增补。①变单音词为双音词;②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③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感”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相当于“被”翻译时要补出来 )
日出初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如盘”以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岁”换成“年”)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可调整为“引无利爪牙”)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可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6)“扩”,一是把文言文中单音词扩展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
例如:弊在赂秦《六国论》(“弊”扩展为“弊端”“弊病”“赂”扩展为“贿”“赂”)
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
例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来《论积贮疏》 (翻译为:使敌人归降,让远方的人归,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7)“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翻译时,直接翻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之意”即可。)
(8)“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顾”有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但,只是;反而,却。在这些翻译中,只有“拜访” 最合适)
篇6
关键词: “英特尔?未来教育” 任务驱动 语文教学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让我首次接触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既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又是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我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语文教学将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对“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逐渐加深,在实践中也逐渐感受到这全新理念及教学模式给语文课堂带来的崭新面貌。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致可描述为“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由于我校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生活阅历单薄、情感体验匮乏,学习习惯欠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往往通过旁征博引等方法委婉细致、纤细入微地进行讲解,有时甚至是肢解文本。其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气氛沉闷。“英特尔?未来教育”中所强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网络信息成为形成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能力的教育资源,而教学媒体则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讨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仅引发了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其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课堂教学各个程序的协调,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及合作探究意识逐渐形成。
二、任务驱动式是建构主义主要的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设定任务。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在和谐的气氛中进入角色,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有序地开展。我们创设的情境一般都与当前的学习任务相关,通过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将学生带进真实的“任务”,让学生走进文本,在问题的发现中设定任务。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我在PPT演示文稿中插入部分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让学生在惊叹中走进文本的阅读,并设置框架问题提出预定的学习任务:文中记叙了贝聿铭的哪些建筑设计成就?文中哪些细节阐述了他的爱国心?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是什么?你还了解贝聿铭的哪些成就?你还能提供他的其他作品的图片资料吗?身为中国人,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年代,如何才能既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同时又能走向世界?等等,以框架问题确定学生分层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有的是通过文本阅读就能解决的,有的是通过网络搜索等手段搜寻获得的,有的则必须通过研讨辩论才能完成。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置于主动的位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信息技术的介入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往往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师生合作来提出问题的,并以问题为焦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探究的,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过程,灵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并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分解任务,组织分工。
任务下达后,有时学生会出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的状况。因此教师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分解阐释任务,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就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任务的传达时力求简洁明确,不够清晰明了的任务一定要重组或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同时,所设计的任务既要接近学生现有的能力,保证更多的学生有成就感,又要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于高水平的学生。具体做法是:帮助学生建立4―6人为一组的学习研究小组,每组由学生自行推选出小组长,负责任务的分工、整理,以及对组员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评价。针对小组成员的特点、能力,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由于教师的角色的变化,教师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关注那些不积极主动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免他们在课上因困惑而无事可做,产生消极情绪。例如:在完成《狼》专题学习研究中,我将“文学作品中人们对狼的理解”的研究任务分解为:查找出与狼有关的成语、俗语、谚语;查找与狼有关的故事、人对狼的认知有哪些误区等子任务,指定任务完成的对象,通过小组成员搜寻素材、整理素材、探讨研究以及组合,最终完成一份主题调查报告,使小组内每一名成员都能参与完成,形成自主参与、合作研究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但能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合作与分享,这也是形成能力的体现。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难度较高的任务,或较多学生因为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及时讲解演示。例如:在九年级上有关诸葛亮的两篇文章《隆中对》与《出师表》,由于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多限于草船借箭、空城计,以及电影《赤壁》中一些零星片段,对“隆中对策”及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而这些知识的储备对课文的学习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及时为学生提供以下网址,如省略/websamba/zgl/zhugl.htm,xf.省略/zgl/history/main.htm,省略/index.asp,以帮助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随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引入,原本较为枯燥的文言文阅读课变得趣味横生,学生分工合作,查阅了前后《出师表》,阅读了《诫子书》、《悼周瑜》,领略了《诸葛亮兵法》的原文精髓,也从多角度了解了这位历史评价相当高的智者的风采及其局限性。许多学生还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隆中对》与《出师表》的文本学习资料,相互交换网址,进行自主学习。
(四)提供平台,展示成果。
任务的完成,有时可以通过成果的展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因为成果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成果可以是一种见解、一幅绘画作品、一次绘声绘色的演讲、一场辩论、一份调查报告、一节PPT作品交流展示。教师应经常性地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体验成功,感受参与的乐趣、思想碰撞的激扬。最常见的就是语文专题研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整理了大量素材,如:荷文化专题学习完成后,制作了相关的调查报告,在班内张贴展示;鸟专题则以PPT演示文稿的形式在班内展示交流;长城专题则以辩论会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无疑,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很高的,也很有满足感。这样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是很有意思的。
(五)及时评价,形成习惯。
设置评价量规,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对初中学生的评价,不应局限在技术的使用技巧与作品完成的完美程度上,而应更多地对他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参与解决问题的程度、合作意识在团体中的体现进行及时评价,以形成良性循环。如,能否与他人共享自己获得资料的来源途径,能否和他人一起协作或帮助他人一起完成项目,能否主动询问他人的意见,并根据适当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等。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的量化评价表格,让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进行组员之间互评、组长与组员评分、教师给学生评分,使学生清楚在今后的任务完成过程中个人需要作出的行为调整,从而形成终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篇7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
就是写作时,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将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用两部分或几部分来表达,使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出现的词语;理解时,必须把上下文拼合起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类句子, 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再如:
⑴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⑵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例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明月是秦时的,关隘是汉时的。而应合起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此句由于受音节和字数的限制,前面省去了一个“汉”字,后面省去了一个“秦”字,诗句因而显得含蓄凝练,这正是互文的修辞特点。例⑵“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构成互文,“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构成互文,应理解为:(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作者通过互文的修辞方法,将一个意思分成几个句子来表达,尽情铺陈,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现了秦孝公称霸全国的野心。
3.合叙
文言文中,有一种与互文相对的修辞格,它把本应分别叙述的改为合并叙写,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合叙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方法,它变分为合,化简为繁,使句子显得较有变化。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的“风霜高洁”便是“风高霜洁”的合叙,意即“天气高爽,霜色洁白”。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此句用分叙解释,就是“句读之不知,师焉,惑之不解,不焉”。再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这里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便是“渔于江之上,樵于渚之上”的合叙,意即“在江上打鱼,在小洲上砍柴。”
对于合叙,理解时必须弄清楚前后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上例中“风”和“高”对应,“霜”和“洁”对应。“渔”和“江”对应,“樵”与“渚”对应。合叙的特征是前后双双并提,理解时必须前后分别相系。
4.委婉
在语文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辞色彩。
篇8
【关键词】文言文 多读 归纳方法 培养能力 综合比较 触类旁通 研读赏析 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66-01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现代汉语与它一脉相承,但深奥难懂,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就好比“天书”,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些系统的知识,如文言文读音与现代汉语的异同,文言文使用汉字与现代汉语的异同,句式的异同及断句﹑翻译等诸多知识。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能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
一 “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此时,朗读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人们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字自知。”熟读是多年来许多教师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读法有多种,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现代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的范读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法”,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最直观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熏陶,使学生在形象的模仿中初步掌握朗读技巧。教师还应重点指导朗读,如正确划分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强弱缓急等。读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下的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分组或者分角色朗读,最后全班齐读。教师一边验收读的效果,一边点评,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读多了,读熟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也能理解大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 指导方法,培养能力
语文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益。学生在朗读时可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义。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保留就可以了。翻译时必须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掌握了翻译的方法,熟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自行翻译,集体交流,找出差异,切磋技巧。在有争议的地方,教师要适当点拨,在精彩的地方也要赞美鼓励,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中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 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难学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要根据上下文选出正确的义项,而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非常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第一,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江”“河”;第二,意义上的转移,如“走”;第三,感彩的变化,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在教学中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给学生总结出来以便复习。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教师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第一,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第二,作助词用,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无实在意义,可不译;第三,动词用,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只有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 研究赏析,拓展延伸
篇9
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可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看特殊句式
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句式当为“有何厌”,“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之”作定语后置标志(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之+定语+者),可不译。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其真不无马邪?(韩愈《马说》)
这三句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六、看语言环境
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不拘于时”与“学于余”中的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七、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试题中,文言虚词用法题共四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句式和课文基本相同。对近几年高考中选自课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等。因此,只要熟悉课本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的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也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之法,即“由内而外”,以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
篇10
一、参照译文背诵法
我们知道,背诵文言文首先需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才能明白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便于背诵。参照译文背诵法要求学生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对照文言文内容进行诵读,这样反复练习,即可达到背诵目的。如背诵《出师表》,先让学生译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明确该段所写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熟读此段,接着看一句译文“我本来是一个平民”读一句原文“臣本布衣”,这样反复交替诵读。熟读之后,可以只看译文进行背诵。参照译文背诵法大大地提高了背诵效率,既节省了背诵时间,又理解了文章大意,实可谓一举两得。
二、理清思路背诵法
有时学生虽理解了文章大意,却理不清文章思路,这也会给背诵课文带来困难,所以在背诵之时我们需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清晰了,背诵课文也就水到渠成。如在背诵《醉翁亭记》第一段时,有这样一些句式“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故自号醉翁也”由此即可发现该段的一大特点,每句末尾都有一个“也”字,含有“也”的语句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作者由远及近地引出醉翁亭,再由亭引出文章的主人公醉翁,背诵便可按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进行。了。又如背诵“至于负者歌于途……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段,让学生找出有“也”的句子:“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原来每个“也”字表示一个情节,滁人游是怎样的情景?太守宴是如何就地取材?众宾欢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太守的醉态又是怎样的神态?按照文章思路想象与民同乐的情景,背诵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三、角色表演背诵法
学生单一地背诵文言文难免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背诵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采用表演的方式促进背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要求学生背诵《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表演竞赛,对优胜者予以鼓励,学生表演完后再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表演,学生不仅能流利地背诵全文,还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全面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唐雎的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以及秦王的色厉内荏、阴险狡诈。又如背诵《邹忌讽齐王纳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邹忌和齐王,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边背诵边表演,从而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以达到背诵的目的。
四、抄读背诵法
这是综合运用眼、口、手、心的背诵方法,边抄边读。“手抄一遍,胜读十遍”,学生在抄写句子时,无形之中在反复读这个句子,抄一句就会读上好几句,学生便做到了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也就达到了强化记忆的目的。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比较拗口,背诵难度大,学生一段段地抄,一段段地背,先抄后读,边抄边读,读后再抄,如此往复,背诵效果很好。
五、谱曲背诵法
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来说,如果所学的文言文能谱成曲来学习,那将是一件乐事。爱唱歌是一种快乐的表现,文言文本来就枯燥无味,如果用自己熟悉的曲调进行哼唱,这种“美读法”就是一种享受。我们熟悉的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蒹葭》《相见欢》。只要爱唱歌的学生,即使不了解文章内容,也能够背诵,其它的文言文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六、示范促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