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17: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鹤楼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黄鹤楼古诗

篇1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篇2

huáng hè lóu

黄鹤楼

cuī hào

崔颢

xī rén yǐ chéng huáng hè qù , cǐ dì kōng yú huáng hè lóu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huáng hè yī qù bù fù fǎn , bái yún qiān zài kōng yōu yōu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qíng chuān lì lì hàn yáng shù , fāng cǎo qī qī yīng wǔ zhōu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rì mù xiāng guān hé chǔ shì ? yān bō jiāng shàng shǐ rén chóu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是一首登楼怀古思念乡土的传世佳作。首两联劈空写来,发人去楼空、岁月不再之慨,寄托着诗人入世虚无的悲叹,末两联以明丽之景写江中景色之美,画面顿生明暗对比,但随即落笔暮霭烟波,景致陡暗,原来是乐景写哀,归思难收,令人读罢,如幻如梦,愁绪无限。传说李白登此楼,本欲作诗,见楼中题有此诗,自叹不如,搁笔而去。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篇3

2、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非常厉害。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板书:酒仙)

3、循序渐进,读懂诗题:读准诗题谁来读读诗题?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指生读。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知道黄鹤楼吗?(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

4、感性读题: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人》《别董大》《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风流潇洒,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相间恨晚,无话不谈,彼此不再寂寞。快乐相处之后的离别,显然是那样难舍难分。

5、自主学习,读通诗句:学好古诗的第二步是读通诗句,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你能做到吗?来,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板书:读通诗句)

6、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学好古诗的第三步就是理解诗意。(板书:理解诗意)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请大家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篇4

一、配乐吟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古诗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古诗教学中将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复吟颂,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体会,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了春光烂漫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满路的鲜花,飞舞的彩蝶,婉转的黄莺鸣叫声,配上民族乐曲中轻快的小调,让学生合眼吟颂、欣赏,就能让学生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春光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的无限美感。

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通过雄浑的音乐带给学生一种气势磅礴的美。通过配乐先声夺人,让学生感受到美,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共鸣中体会诗中蕴涵的美,从而逐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推敲词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特征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古诗中有些字词的意思与今已大相径庭,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很有必要反复推敲。

如《游园不值》中的“值”字,学生容易认为作者本来要去游园,结果连花园都没能进去,只看见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这次游园很不值得。这时,教师就应指导,把学生的思路引深一步:作者进不得花园,确实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想像到了满园的春色,想像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出这是诗人游园得到的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诗人会感到怎样?学生就明白这里“不值”应理解为没有遇到。通过这样一番推敲,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借助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赏画、绘画能力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画历来不分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搞清如此美丽的春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依次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再通过细读,搞清作者画此图时的观察点是及各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赏析后明白作者的观察点在草堂,首句写屋外近景,平视黄鹂绿柳。次句写远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写天上的景物,仰望鹭上青天。第三句远眺西岭千年积雪。末句又由远及近,写到家门外的千帆待发的船。然后深钻,明确各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图画的色彩美。接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诗所表达的内容,将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选其中画得较好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学生不仅能说出诗意,而且通过析画、绘画、赏画,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

四、扩展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言微旨远的古诗历来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为佳。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应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咀嚼精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教学苏轼《题西林壁》一诗时,为了培养学生体味含而不露的文字能力,通过诱导学生寻求句外句,悟出诗人“不说出”的哲理,设计问题。如果把上句“不识”换成“要识”,即要识庐山真面目,想想下句该怎么说?学生就能立刻回答出“就得走出庐山”或“要身在庐山外”,然后问这两个句外句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像,使他们获得诗人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

五、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小学古诗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体会古诗高度精练的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怀外,还有个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了解诗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地理位置或风土人情等。学生所处的时代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差很远,他们不可能理解古时的许多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当时的环境,介绍当时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易于明白诗中的方位,诗意自然易被学生理解。

篇5

关键词:关联理论;交际意图;最佳关联对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汉文学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对周边国家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唐诗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则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翻译诗歌却是翻译界公认为“攻坚难题”,不仅要求通顺忠实,还要保留原文独特的风格和唯美的韵律,以达到最大限度传播其优美有韵味的特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是一首送别友人,情感真挚,寓情于景的佳作。

一、文献综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已经成为语言学学科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包含的理论,例如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语言礼貌理论等,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范式中。

在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最大限度上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也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将翻译和关联理论结合到一起。关联理论关照下的翻译,无疑能让接受语读者能更加轻松领略源语言文化内涵,让文化间的交流更为流畅自然。

二、诗歌赏析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当时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浪漫气息的离别。这是两位好朋友,也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是孟浩然即将下扬州,去体验一个繁华的城市,风流的生活的别离。此次别离是愉快轻松的,承载着诗人李白对扬州的无限想象,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

三、译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直奔主题,将作诗的目的,对象点名。对“故人”的处理,庞德采用日语单词“故人”的罗马发音“Ko-jin”,王诺译文采用“My old friend”,许译文采用“My friend”。从最佳关联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王诺译本和许译本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交际意图保留更加,直接点名诗人李白与孟浩然好友关系,许译本则更胜在简洁性。在专有名词的处理上,“黄鹤楼”到第二句中的“扬州”,这都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词汇,笔者认为在翻译成英文时,应当加注解共参考。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是对诗歌时间地点的描述。“烟花三月”无疑包涵了多层次关联性。并不像表面那四个字所承载的词汇意义。诗人李白在这显性关联传递了时间信息,但是暗含隐形关联便向读者传递了在他送别之时,对友人能去扬州那等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城市的羡慕之情。译本中,庞德译本采用“smoke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和王诺译本“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则不如许译本“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匠心独具。许译本通过“veil”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江上水雾轻漫之境,红绿交替的繁茂花木则暗示诗人内心的欣羡之感;使用鲜艳的色彩词,无疑能让英文读者认知时生成强烈的画面感。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诗人情感与眼前之景交织酝酿到最高处的表达。“碧空尽”“天际流”似是在宣纸上染上一幅水墨画,一种和谐自然之美,水天交融,寓情于景。从交际情感和认知美学两个角度分析,是孟浩然的孤舟消失在了碧空之下,还是二者和谐相融,共存于画面之中?笔者认为后者更具画面感。许译本在此处用“lost”体现“尽”,没有水天相接的画面感,反而给人一种生硬之感。相比之下,庞德译本和王诺译本的处理更具中国国画“朦胧”特点,分别使用“blots”“fading into”。“blots”则刚像是诗人构图时点上去的一个墨点,更像是视角里突出的一笔,略显突兀;而“fading into”则体现的是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东去,承载着友人孤舟,在诗人的目送下视野交融的景象。在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处理上,许译本“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则是强化了目送别离的送别关联。

四、结论

诗歌时高度精炼的文学语言,每个译者在翻译时都有一定程度上自我的处理。从关联理论视域下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认知语境、最佳关联对等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指出译本的优点和不足,减少英语读者群体花费人之努力寻求理解中国诗歌文化的最大关联,从而达到传播更多更好优秀诗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zra Pound.(2007)Cathay(1915)[M]. Kessinger Publishing,LLC.

篇6

苏教版现行教材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文体,叫“文包诗”。顾名思义,即以鲜活生动的文字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动机缘由、心境情感等相关因素体现在文字中,最后将古诗在文本中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来。这种独特的文本体裁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切不可以传统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那该如何教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呢?

一、文包诗的价值阐释

文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唯有对作者创作的目的和过程有了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厘清文包诗存在的基本价值,才能依循其客观存在的体系规律进行教学。

1.厘清文包诗的目标价值:文与诗,价值何在

不难看出文包诗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为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大意建筑了一道阶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进行有效的铺垫。从这个角度进行审视,文包诗文本是依据已经形成的诗歌解读以及它的创作背景,经现代人考证并创作而成。因此,文本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感知诗歌。如果反之,整个教学的价值走向将发生严重的偏离。如,《黄鹤楼送别》一文成功地将李白的经典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创作过程时的来龙去脉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教师紧扣文本中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流露出来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感受盎然春景,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读好这样的文本,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澄清文包诗的教学重点:文与诗,思路何在

很多教师能够意识到文包诗的文体特质,也能够认识到文本是为了诗歌教学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是,由于教学惯性的因素,教师总会习以为常地引导学生中精读、欣赏、积累文包诗的语言,而将文包诗中的诗歌内核搁置在一边,使得整个教学始终停留于以文学文的泥沼中。文包诗的教学应该将课文语言与诗歌内涵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认知印证,在彼此比照与交融中将文本的气韵自然地送进诗歌内容之中去,从而充分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诗歌学习服务。

二、文包诗的策略探寻

文包诗中所涉及的“诗”是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经典的诗词作品。在不同的年级段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教学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低年级而言,准确理解诗歌的基本大意是诗词教学的重点;而到了高年级,则要能借助大意拨开语言的藩篱,走进诗歌的意境和内核。下面笔者还是以《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阐释文包诗教学的具体策略。

1.贯穿文诗气韵,把握情感基调

文包诗的文本是作者根据各种史料以及诗歌作品本身撰写而成,但文本的内容、内在的气韵都与所描述的诗歌作品一脉相承:理气和意蕴的再度彰显,情感理趣的起承转合与诗歌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让学生简要地表达自己阅读文本的收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导角色的作用,让学生将交流的内容始终围绕诗歌的核心,防止教学走偏了方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在简要交流中,要让学生感知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纯真的朋友情、师生情,感知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感受春天盎然的美景。

2.诗文认知印证,紧扣契合点

文包诗教学的价值核心在于诗与文的交融和契合。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文本向诗歌的理解体验逼近。任何一遍文本的朗读都要以向诗歌的迈进作为前提。但要指出的是,借助文本学习古诗,与纯粹地进行古诗教学又有着细微的区别,关键在于紧扣文本与诗歌两者的交叉点,从而搭建一条由文本通向诗歌的高速通道。《黄鹤楼送别》中“杨柳依依,繁花似锦”与诗歌中“烟花三月”情境交融,彼此映照;“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与诗歌中“天际流”又相得益彰。整个文本与李白的古诗彼此对应的地方非常多,诗词与文本的珠联璧合,为我们学习诗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链接诗文节点,整体关照全文

阅读教学的流程应该遵循整体感知——深入细节——整体回归的规律。在文包诗的教学中,教师出应该遵循这样的阅读教学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回归读、反思读等方式实现阅读教学的回归。这样的回照方式,既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学习,更是学生认知能力的整体构建。在本节课中,执教者在学生已经对诗意和诗境有了较为深刻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语言进行探析,要求学生找出与诗歌的内容相关的语言,朗读品味,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妙,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回读与教学过程中的品味与体悟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学生对诗歌有了认知体验之后,这样的回读就是学生对诗歌体验的一种印证和强化,是对诗歌内涵的再度审视和把握,具有聚焦功效。

篇7

笔者认为前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简单化,后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复杂化;前者教学缺少点拨,后者教学讲解过多,两者都各有弊端,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思考、解决疑问,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点播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要因文而异,也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对诗词的内容要适当点拨。诗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原文,让学生对诗词内容有所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虽有点夸张,但的确有道理,强调了多读就能够理解意思。有的教师爱多讲,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佳。应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领悟,遇到学生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可做适当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其次,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学习的《沁园春.雪》一文,可以在学生对照注释读两遍智之后,作如下设计:

师问:“这首词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色?”生答:“雪景。”

师问:“这是哪个地方的雪景?”生答:“我国的北方的雪景。”

师问:“词人具体描写了北方的哪些地方的雪景?”生答:“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师问:“还写了什么地方的雪景?”生答:“群山、高原。”

师问:“这些地方的雪景各是什么样的?”

生答:“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师问:“这些景色,诗人是通过哪一个字引出来的?”生答:“望”字。

学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先让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可设计4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诗句的理解:(1)诗中哪句写了“传说”?“传说”有什么作用?生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点拨作用:传说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点拨:寂寞、惆怅之感。)(3)诗人登楼看到了什么景象?(点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感情?生答:“思乡之情。”通过这4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其次,诗词的意象需要点拨。诗歌精炼的语言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如学习的《沁园春.雪》,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再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红妆素裹的景象。通过想象理解诗人在景中流出的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篇8

【摘要】古诗词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古诗教学;培养语感;审美能力;情感融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有一条“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如何让学生爱上祖国语文文字?从学习古诗文入手,是个绝佳的途径。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伟大的里程碑,它们犹如两粒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古诗词字简凝炼,意韵隽永,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古诗词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古诗文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比较难的一个领域。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更好地品读和感悟诗文的意境,是我一直不断探索的目标。每次的古诗教学,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就我平时课上的一些片断教学的点滴感悟。

一、图文结合、初步了解

古诗篇幅短小,短短的二十字、二十八字却营造了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幽然萧瑟的边塞哀歌,和平静穆的隐居生活,悲凉凄清的宫闱缠怨。就因言少意多,故白话文的差异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材中的古诗一般都编配了图案,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的观察,在脑海中先形成一个轮廓,对古诗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教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看图片,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黄鹤楼,万紫千红的花、绿意盎然的树,波涛万里的长江水,一只小船、还有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说画面大意,对古诗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再结合语文的诵读,进一步感悟。

二、诵读为主,加深印象

着手新授古诗,先不急于要求学生逐句逐字翻译,这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记得一次古诗教学课上,课题是《舟夜书所见》,学生自读两遍后,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的解释试着将古诗译成白话文。结果,学生是翻译出来,但译文令人啼笑皆非。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译成“月亮黑黑的,看见渔灯,孤单的灯光,旁边有一些萤火虫”。学生的译文只按照字面逐字翻译,但古诗的表达方式又与现代文有一定的差别,译文要有时要改变顺序,有时要加入自己的语言。如上文那句的译文应是: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点点亮光,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我认为,古诗应注重多读,熟读成诵,自然而然,读熟了就有了语感,理解就容易多了。人们不是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再者,古诗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朗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渲染出一种诗意氛围。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节奏高低起伏,读起来具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韵脚字“按、流”读音低沉,与依依惜别的离情极为合拍。

三、改编诗文,深入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此曰“情境”。情境是作者对人生娱乐愁怨的情感体验,学生该如何去领会呢?

我认为,根据古诗改编成现代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熟读古诗,了解诗意的基础上,站在作者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将其改编成现代文。因为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故而要融合心理活动描写,有助于学生深入作者的所营造的情境。在改编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还可以根据意愿加入一些情节。这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改编现代文,学生的兴趣很高,个个非常积极。再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一个学生不单只把画面的景物生动地描述出来了,还增添“杨柳”的描写与人物的对话。他这样写道:薄薄的烟雾中,杨柳轻轻地摇曳着柔软的枝条,一阵凉风拂过,柳絮漫天飞舞。李白握着孟浩然的手,说:“浩然兄,你一定要保重!”等等。

四、描绘图画,情现于景

曾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江南春》画一幅图。这种练习对学生理解古诗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诗意描绘图画,是学生对诗意感性认识的主观再现。但不少古诗都配有插图,所以在让学生画图的时候,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能力,根据自己所改写的进行描画,让自己的无声语言转化于生动形象的直观图意流泻于纸上。课本的范图可供于参考,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一个原型。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课本的插图只是一幅以粗略手法表现的色彩画,花树皆以省略的手法表现,波涛汹涌的长江水也以单一的手法突现。有个学生说:“这幅画太简单了,连李白和孟浩然都看不见了。”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改造。收上来作业一看,还真有些作品不错。前面所说的那个同学画得最好。他用水彩颜料作画,画出了五彩缤纷的繁花,绿意茵茵的新树,尤其表现了柳树,还用水彩的渲染技法表现烟花三月蒙蒙胧胧的似烟雾缭绕的效果,还利用水彩水色明净的特点表现了长江水的波光鳞丽与飘飘渺渺。他还添加了几只燕子,主人公李白、孟浩然放大了,作了细致刻画。

如此,做到了文字与图画的相互融合,加深了对诗意的感悟。

五、导情入境,情景合一

意境,是诗词的至高境界。每一个景物的描写,每一个情节的描述,无不蕴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作者思想的凝聚,正所谓“情景交融,浑然合一”。

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要教会学生从表面文字的描写去揣测诗内蕴含的真意。古诗词中作者常借用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如浮云与思归,流水与伤逝,蓬莱与羡仙,杨柳与惜别等等,皆使用一个原型意象来表达某一个抒情母题。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考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古诗词鉴赏题在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中的分值上升为是11分,虽然没有现代文阅读题所占的比重大,但其在高考复习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诗歌鉴赏题能否得高分,关系到考生最后的语文成绩的优劣,关系到考生是否能拉开与其他考生之间的距离,更关系到学生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一线的教师,大家都在探讨古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提高此类题目得分的途径。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努力都收效甚微,根据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经验和积累,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找准突破口,既然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这样进行命题,这样来设问,我们是否应该从命题本身入手,揣摩命题者意图,寻找答题思路,从而提高得分。因此,本文着重探究通过准确审题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得分。

一、抓住诗歌鉴赏相关术语,落实相应考点

高考命题中往往涉及到一些诗歌鉴赏的术语,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就要理解术语,并且掌握术语,弄懂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准确答题。

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的第二题:“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这道试题本来是一道容易拿分的试题,结果不少考生粗心大意,没有抓住术语,准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相应的考点没有落实到位,失分非常严重。这道题审题时要抓住一个地方―― “表达技巧”。抓准这个术语思考,就会知道:本句是关于景物的描写,选取了“林”、“夕阳”、“归鸦”等意象,结合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难看出,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分数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二、关注鲜明的提示语,寻找答题切入口

任何一道试题它都会给考生或多或少的提示,帮助考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让考生帮助分。2009年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第三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思想感情”和“变化”。由此可见,在本首诗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细想一下,情感的变化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由积极变消极,要么由消极变积极,然后结合本诗的上下文,就比较容易得出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006年辽宁卷《东坡① 苏轼》的第一题: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这道题鲜明的提示语是“全诗”和“作用”。由此可见,这是一道作用题,而且答题范围在全诗中的作用。先把握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初步确定其结构上的作用;再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加以联系思考。

三、寻找题干的潜台词,明确解题思路

大多数人认为2013年江苏卷《醉眠》第三题题有点难度。但是命题人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在问题的设置上着实动了一番脑筋,给考生提供了不少的潜台词,只要考生善于审题,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的。这题是这样提问的:《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这道题就给考生提供了隐含信息,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四、关注问法以及赋分,强化答题意识

篇10

“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好古诗有助于学生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和语文素养。学好古诗,离不开朗读。通过朗读才能彰显古诗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领悟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了诵读古诗,展开想像,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等要求。这足以表明感情朗读在古诗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告诉我们:通过感情朗读能充分发挥古诗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通过感情朗读,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古诗以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为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当代小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有的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重字词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有些重视朗读教学的教师也往往为读而读:或忽视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或忽略示范的引领和评价的促进;或太过于重形式,或太过于重技巧,甚至是没有理解基础的为“感情”而感情朗读。这样的朗读教学将导致学生对古诗理解不透彻,体验不到位,感悟不深刻。学生享受不到审美乐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古诗的学习兴趣。

一、扫清障碍,反复练习,循序渐进

正确、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小学生的朗读都要经历从不完全正确到正确、不太通顺到通顺、流利的过程。只有读得正确、流利,才能从读得比较平淡上升到读出感情。所以,朗读教学的初读阶段应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切实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对照注释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明白题目的意思,读懂大致的文义;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出诗句的节奏,注意朗读时语调的变化;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集中扫清障碍,读通全诗。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向教师质疑问难,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读的重点、读的节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一定要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读正确,读流利。

二、创设情境,读悟结合,相得益彰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要朗读出古诗的感情,必须在理解诗意、领悟诗情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语调。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达了极其深刻的内涵,小学生在理解上不易深入,特别需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与古诗相和谐的情境,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地去体验、感受诗的内在情感。

1、通过对话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是教学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因而用得最多的情境创设方式,也是最考验教师文化底蕴和教学艺术的方式之一。要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的背景资料。我们把诗歌的写作背景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用诗意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在他们脑海中生发美的意象,把他们带入美的意境。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纳兰性德《长相思》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他用充满激情、磁性的语言创设了诗意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乡的情绪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淡淡的乡愁,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教学过程中,他还通过对话和追问,让学生想象诗人“身在何方?”,“心在何处?”,让学生感受到了“身”“心”分离的痛苦,感悟到了“聒碎乡心”的凄惨。学生深深地沉浸于文本之中,与诗人同欢乐,共悲伤。

2、通过音乐创设情境。在古诗教学中,借助音乐能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内容,创设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如笔者在教学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采用了在陈小奇作词作曲、吴涤清演唱的《烟花三月》的“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的歌声中导入新课,教学之中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作朗读的背景音乐,在乐曲声中学生感知诗人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体会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结束时再以“你听,诗人至今还在黄鹤楼上吟唱着”引导学生回到《烟花三月》的歌声中,让学生久久沉浸在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和深深思念的浓情之中。动人的歌声、优美的乐曲、琅琅的书声,回响在教室里,回荡在学生耳边,余音绕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情趣。

3、通过图画创设情境。古诗描绘的情景或构造的意境大多具有画的色彩美、结构美和意境美等,有的古诗本身就是一幅画面优美、意境深邃的图画。用现代语言常常不能完全表现出其画面的优美、意境的深邃,甚至会削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能根据诗的内容用合适的动画、图片或学生亲自动手画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很难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峻洁清冷”的意境,难以深入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如果教师出示例如《华三川唐人诗意图》那样的写意画或让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直观、更形象,就更能读出那种“感觉”和“味道”来。还可以利用动画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古诗动态的美。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师用动画展现瀑布飞流直下、诗人“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感悟瀑布的壮美和作者恋恋不舍的内心世界。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时再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自然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范读引领,评价促进,激发兴趣

古诗平仄交错,跌宕起伏,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紧扣诗人的离情别绪和学生合作朗读。师:“故人西辞--”,生接:“黄鹤楼”。师:“烟花三月--”,生答:“下扬州”…师生交换再读。由于教师在范读的时候注重了感情朗读,做到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在接读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教者的读法。在一唱一和之中,古诗语言的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和韵味就呈现出来了。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学生朗读中的字音、节奏、语调、情感控制等及时给予提醒或肯定。如是否“字正腔圆”、是否“有板有眼”、是否读出了“感觉”、读出了“味道”等等。积极的发展性评价不但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也满足了学生朗读学习的成就感,将会促进学生朗读激情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总之,小学古诗感情朗读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坚持从正确、流利到有感情朗读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情境创设,注重读悟结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感悟、体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古诗感情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助于顺利实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目标,从而使祖国优秀文化彰显魅力,传承千秋。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