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张籍范文
时间:2023-03-26 02:1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思张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籍因事来到洛阳城,忽然看见大树纷纷落叶,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张籍感到很失落,知道秋天来了。张藉非常想念家人,眼看中秋节快到了,不知家人怎样了。他立刻想起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
“我还是给家人写封信吧!”张籍自言自语地说。张籍拿起笔,好久都写不出字来,他的思乡怀亲之情岂是一封信能表达得了?许久,他在信上写了几句话:年迈的母亲,你还好吗?多病的父亲,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妻儿,你也不要太劳累了,为了家计,可以另谋出路。儿啊!你要天天支学堂上课啊!不能逃课,先生说的话一定要听。后天就到中秋节了,吃团圆饭时开心一点,不要太挂念我了。
写完后,张籍正想出去找了一个送信人,他的老乡杨凯慧正好回乡,张籍赶快把信交给他,张籍把信放进这个人的麻袋里,给了杨凯慧的麻袋里。张籍对样凯慧是千叮万嘱付,告诉他,家里只有我妻子识字!杨凯慧正要出发,张籍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觉得自己写得不对。他连忙叫住杨凯慧,从杨凯慧的的麻袋里拿出那封信,把信拆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虽然大约有100个字,但他读了一个钟头。最后,他还是放下了,把信封好,放进杨凯慧的麻袋。张籍才让杨凯慧走了,杨凯慧以经走了一个钟头了,但张籍还在那目送着,这就是远方游子的思念故乡的心情!
篇2
关键词:脑梗死;丘脑;放射纤维变性;弥散张量
脑梗死后和梗死灶间相连的神经纤维束会引起继发性髓鞘脱失及轴索分解等继发性损害。但该种损害的发生机制和神经纤维功能恢复情况间的关系未作出阐明[1]。本文对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丘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取1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均符合WHO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46~64岁,平均年龄在(54.82±5.86)岁,合并高血压患者有6例,高血脂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5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48~66岁,平均年龄在(55.43±4.42)岁。两组间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扫描序列及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 1.5T型号MRI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发病第1、4、12 w予以磁共振检查,对照组予以磁共振检查1次。扫描序列有磁共振成像序列周围T1WI、T2WI、T2FLAIR以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在扫描是将具体参数设置具体以下,如T1WI设置在TR 2000 ms/TE 10 ms,反转时间为800 ms;T2WI设置在TR 3000 ms/TE 80 ms;T2FLAIR设置在TR 11000 ms/TE 120 ms,反转时间为2800 ms,激发次数=1:视野均为24 cm×24 cm。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则应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具体参数如下,TR 1000 ms/TE 115 ms,128×128矩阵,视野为24 cm×24 cm,层厚2 mm,层距为0 mm,体素体积在1.68 mm×1.68 mm×2.70 mm,弥散加权系数b=0、b=1000(s/mm2),其弥散敏感梯度方向为16。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采集时间为224 s。
1.2.2 DTI成像处理 待扫描完毕后,应用AW 4.6 GE后处理工作站对初始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FA、ADC图,参照同层面的T2WI图像,在ADC图及FA图上,在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两侧对称部位设置70个体素大小的椭圆形兴趣区,分别对平均弥散量及部分各向异性值进行测量。
1.3神经功能的评定 在每次予以磁共振检查之前应用NIHSS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及SDR感觉障碍分级标准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磁共振检查资料 观察组中患者病灶均位于丘脑部,其中位于左侧丘脑的有10例,位于右侧的有6例,其中可见内囊膝部、后置部分或全部受累的有3例。患者在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处,常规MR图像无异常信号。但是在第4及12w时FA图有信号减弱区。经分析,对照组中半卵圆中心的左右两侧FA及M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对照组两侧与观察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FA值在第1、4、12w时间点明显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神经功能评分 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具有一定恢复,部分感觉障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其中随时间变化,NIHSS逐渐减少,而Barthel生活指数及SDR感觉障碍均逐渐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
2.3 DTI资料与神经功能评分间变化的相关关系 应用Spearman分析其结果显示,FA值与BI、NIHSS均无明显的相关性,与SDR呈负相关(r=-0.215,P
3 讨论
脑梗死后,会逐渐对梗死灶远、近端锥体束纤维发生破坏,并且应用CT及磁共振在脑梗死患者活体内检测到。但是,因磁共振弥散成像发展出的DTI,可用图形的形式,还可用数据的形式精确描述继发性损害,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本领域的研究中。丘脑与顶叶皮质之间具有皮质发出下行至丘脑的皮质丘脑束,及由丘脑发出终止在顶叶皮质的丘脑放射纤维,所以皮质梗死可能会导致皮质丘脑束纤维的继发性损害等[2]。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的梗死灶同侧上方相当于丘脑皮质束行程部位,在第4及12 w时FA图有信号减弱区。经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中半卵圆中心的左右两侧FA及M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将对照组两侧与观察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FA值在第1、4、12w时间点明显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综述,丘脑梗死可引起丘脑放射纤维继发性损害,在12w内会逐渐加重继发性损害,并可能阻碍感觉功能的恢复[3]。
参考文献:
[1]江山,梁志坚,王进,等.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6):354-357.
篇3
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好痛哦。一切黑漆漆的。“咚”门被打开了,是谁?我努力想挣脱出来,可是,并没有用。
“嗨,樱小姐,我们好久不见。”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你是谁?”她哼了一声,甩甩长头发,“怎么,不记得我了?哦,对啊,你不是失忆了吗?哈哈,谁会相信啊!”我低下头,没有说什么。“樱,你已经破坏了我们的约定,你不可以在活着。”约定,什么约定?我被搞得糊涂了“请问,什么约定啊?”“小姐,你还在和我装啊?哼哼!”呜呜呜,我真是欲哭无泪。算了,找点别的话题吧“你叫什么?”
……
“不想说啊,没有关系,你家住哪?”
……
“诶,我饿了,我想吃东。”
她愕然的看着我,“你真的不知道?”我知道个什么……难道她还不明白?上帝啊……
“小菀。”
“哦哦,小菀,你是哪人啊?”
“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难道是真的?”
“恩?你在说什么?我不认识你额……”这个人是不是疯了?干嘛问我一些古怪的问题?
“真的不知道了?”她在一旁嘀咕,“小菀,那个……”我来没有说呢,她就拽着我的胳膊,“不能留你,不能留你……”她在说什么啊,救我啊,筱爱,你在哪?
她突然变出一个棍子,“你想干什么?不要乱来,小菀……”“我不能让你活着,对不起,对不起……”那个棍子,好像就快要到我们头了,“小菀……”我深深的轻叫一声,棍子停住了,落在地上,“我……我怎么了?”我只是看着她,看着她。
篇4
在一个寂寞的夜晚,张籍吃完了晚饭,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欣赏皎洁的月光,它圆圆的挂在天上,给暗暗的大地真添了。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阵秋风吹来,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只得回到屋里,从衣柜里找出了一件临走时,母亲给他缝的一件棉袄。
他看着棉袄就想起了他年迈的母亲,于是,他就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到:母亲,您的身体可好?天气渐冷,您要多加衣服,以免着凉。请您别但心我,我过得很好。
第二天,太阳刚爬上山腰,张籍就把信交到王三手里。
王三正准备,走了的时侯,张籍又把信拿回来,拆开,写到:你们要快乐的过每一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不开心……写完这些张籍才将信给了王三,王三骑着马,飞奔而去。
张籍看着远去的王三,心里既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可以给妈妈写信了,悲的是不知到什么时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秋日傍晚,诗人张籍趁着饭后无事,来到好友门前。他走上去叩了几下门,一个书童探出头来:“您找谁?”张籍忙说:“请问,你师父在家吗?”“真不巧,师父昨天去家乡与亲人相见,下月回来。您请回吧。”说完,书童关了门,只留下张籍一人站在门前。
一阵肃杀的秋风吹来,带来阵阵凉意。张籍转过身,突然听到一个小孩叫:“妈妈,看,大雁!”诗人抬头一看,一群大雁正从天空中飞过。张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阳,常年不归。这大雁明年会回来,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时,街上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落日的余辉撒在他的身上,池塘里的荷花早已不见,往日的虫鸣鸟叫,这时已无影无踪了……
回到家中,张籍突然想到,自己虽不能回到故乡,但可以写信啊。可是,提起笔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写起。诗人的脑海里,不断涌现着当年离别时的情景。恨自己那时年轻气盛,与老母离别时竟头也不回地走了,但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面……想到这里,诗人不觉热泪盈眶,一时间,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涌了出来,诗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于这一段段文字中。
终于写罢书信,张籍又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数十遍,生怕自己的思乡之情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忽听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诗人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是多么想让家人快点看到这封信呀!
篇5
习习凉风吹落了已经变黄的叶子,望凋零的花朵,我心中不免有些凄凉。
我想写封信,却不知从哪里开始,是先问候母亲?还是先汇报近些天的情况?还是……
我定了定神,把信写完了。然后又十分担心自己?S?S写就的信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想法,怕家人读不懂或没有写清楚而让家人担心。刚刚读完信后,为我送信的人来了,他在屋外催促着我,我把信装进信封中,交给了送信人,他走出不到一米远,我便追上他,让他把信拿来,我急忙打开信封,确认没有错误之后,又装了进去信封。
望着远去的送信人,心里默默地盼他早日把信送到,让家人不用为我担心……
送信人渐渐变成了一个黑点,直到消失,我仿佛还能看见他在路上前进着,天黑了我才回家休息。
(此文根据唐朝张籍的古诗《秋思》改编。)
秋思[唐]张籍
篇6
《秋思》的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下面是我对张籍《秋思》的故事改编:
秋天,已悄悄来临。
洛阳城的秋天,使我感到凄清。树上的黄叶儿,打着转儿,不一会儿,就静静地躺在了地上。秋雨绵绵,任凭那凉飕飕的雨丝儿拂在我的脸上。此时,身在异乡,人为异客,而我的心却是思乡之心。
“家里还好吗?经济会不会短缺?父母妻儿安康吗?也许他们在怪我不孝吧?……”心中,或许是想家吧,我不停地自问。
窗外的黄叶如蝶,又似一张张信纸,引起了我给家中写信的念头。于是,我备好纸笔。可是,要写了,却觉得心中的话语太多太多。这一夜,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屋旁正好路过一个老乡。我急忙开门,说了声:“大哥,麻烦一下。”“什么话,自己人,有啥事,说吧!”“我这有封信,想请你帮我捎回家去。”说着,我递上了那封信。“好的,一定送到。”老乡说完,就上了马,这就向我道别。“再见,大哥——哎,等等,能不能再让我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话。”“行!”他解下包袱,把信递还给我。我又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就再交给他。他问我还需什么,我也说不清还忘了什么,就摇了摇头,看着老乡把那信封小心翼翼地装进包袱。
篇7
《秋思》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篇8
于是,诗人快步走回了自己在洛阳城里的家。匆忙地准备好笔墨,从木柜中拿出一些宣纸,拿起毛笔,醮了一些墨水,可当他正准备下笔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他想说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离开故乡以后的第一个中秋说起吧……。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他终于开始写这封家书了。又过去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诗人已写了整整五页纸了,可似乎还并未到一半的内容,因为他想说的话怎么也说不完,好像就没有尽头。
鸟儿回到了枝头唱歌,太阳吼慢慢地升了起来,正在这时,诗人伸了一个懒腰,因为他已经写完了那封长长的家书。诗人轻轻地收好了信,用好久没用的信封把信装好,在上面写上地址,就踏上了去驿站的路。
过了大约一刻钟,诗人到达了离自己住处最近的驿站。郑重地交给了在驿站中一位送信人。送信人整理了一下信袋,上了马车。正当送信人将要离去时,张籍叫了一声:“且慢!”送信人这才停下来,问:“先生,您还有什么事吗?”“请让我再看一眼我的信!”送信人打开装信的布袋,把信递到诗人手里。诗人接过后,快速地读了起来。等确定后,诗人这才放下心来。
当诗人返回住处,急忙做了这首诗: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做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篇9
2004年河南、河北等省的高考试题中出了一道以张籍的《秋思》为鉴赏对象、着力考查考生对诗中细节的鉴赏能力的试题: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的《秋思》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此题就是对细节入诗这个道理的最好说明。
《迢迢牵牛星》之所以能成为诗中名篇,除了叠词的运用、画面的清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细节的成功入诗。“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一白描化的场景,具有丰富的情感信息。“纤纤擢素手”似一特写镜头,凸显织女之美。女子之美,往往美在其手,这是我国古典文学描写美女的重要笔法。但像本诗着一“纤纤”而尽无穷之美的并不多见。“札札弄机杼”,时隔千年,“音”犹在耳,诗人、读者和织女如此近距离地相处,好像真能听到织女的叹息、啜泣,目睹织女的盈盈泪眼、衣襟沾湿,体验织女有情无处诉、有爱无处说的苦楚,不知不觉间为人美、情美而心却凄苦的织女流下同情怜爱的泪水。若将这一细节置于全诗来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宇宙空廓浩淼几近于“虚境”。“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此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全是“实境”。而结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趋于“虚境”。倘若全诗没有这一细节,那么开头结尾的“虚境”便空泛无情。正是有了细节,结尾才有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当我们掩卷拂去泪水之时,却发现我们无法拂去的是那织机前动人的织女的形象。不仅如此,而且那织女幻化为我们的许许多多的姊妹,填满我们的视野,充溢我们的心间。她们为爱而生,又为爱所困,时时忍受着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苦苦熬煎。由此看来,这一细节又是对不公命运的哭诉,对无情世俗的控告。
《短歌行》是曹操“登高而赋”“颇含悲凉之句”的重要作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月明星稀”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写尽乌鹊择枝时的犹豫彷徨和无尽的忧虑。而这既是诗人眼中之景,又是诗人心中之情。诗人有感于“白骨露原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渴望能一统天下还民安宁,希望天下有志于此的仁人志士汇聚到自己身边,共同为这一美好理想而奋斗。但是天下大乱,民心涣散,人不知“我”,故有凄清孤独之慨。而天下的仁人志士虽有报国之志、效民之心,却投门有忧,依枝有虑,何其彷徨!何其无奈!本是同心之人,却一在“林里”,一在俗间,怎不令人痛惜、忧伤?由此看来,小小的一个细节真乃意广如天,情深似海。就全诗来看,诗第一章开门明“忧”,第二章承“忧”明因:“但为君故”。为什么“为君”而忧呢?这还得从“我”说起,“我”早有安天下之理想,但至今理想仍是“明明如月”,那样的清晰,那样的遥远,怎不令人心忧呢?“我”心念君,期君而来,共安天下,这本“我”之真心,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君等“何枝可依”的彷徨凄楚怎不令“我”心忧啊?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体认,所以诗人再次言明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此可见,这一细节为结尾警句的出现作了很好的铺垫,对诗意之境界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选录是其第一首。“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近似口语化的句式,轻轻松松,随意而来,何等自然!诗人好似从环境抽身而出,静心而观,悉心品味,淡远有致,何等静谧!置身其中,放飞心灵,享受人生,身心俱畅,何等幸福!这是心灵对“尘网”的抗拒,又是生命复返自然的宁静。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21―01
高考诗歌鉴赏千头万绪,但剔除枝蔓,抓其纲领,不外乎三个方面,若用一字来概括,即“景”“情”“事”。下面举例论述。限于篇幅,每项只举两例。
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意境凄凉,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衬托作用。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字字写景,又字字传情。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情”。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都离不开“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古代诗歌阅读。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事”。叙事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强项,诗歌中的事是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