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衣范文

时间:2023-03-18 19:0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送寒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22寒衣节送寒衣能分两次吗

寒衣节送寒衣能不能分两次主要看地方,不过大部分地区都是可以滴。送寒衣的人数没有限制,一个家庭就能搞定。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这一点,认为这是一种迷信,不支持老人从事迷信活动,还有一些老人害怕孩子不理解,不想带孙子参加。其实没必要,应该支持,因为祭祖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教育后人如何延续中国名门望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尊老爱幼,尊老爱幼。

寒衣节送寒衣是不是要一家子一起

看地方讲究,小编老家那边是这样的,每每寒衣节到来的时候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寒衣节怎么送

篇2

关键词 《秋颂》;美;忧伤

《秋颂》(To Autumn),作者是英国浪漫诗人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他才华绝世,而一生不得志,青年早逝,但在一生不到五年的创作时期中却写出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之一就是《秋颂》。

一、《秋颂》之美

本诗共分三节, 三节就是三个不同的秋天画面。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色图”,呈现给读者一个硕果累累、色彩艳丽的秋;第二节描绘了一幅“秋人图”,诗人别出心裁地用“坐”、“卧”、“走”、“站”四种不同的姿态,塑造了四个不同形象的秋,这些形象以人为中心共同构成了一幅温暖的丰收图;第三节描绘了一幅“秋声图”,诗人描述了大自然中各种虫鸟的鸣叫声。这三节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完整的三个画面,节与节之间看似没有相互的关联和过渡,但实际上,诗人以时间为顺序把三节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第一节中的“mists”( 雾) 暗示秋天的早晨,第二节中的“sound asleep”( 酣睡) 暗示秋天的中午,第三节中的“soft-dying day”( 渐渐消失的日照) 暗示秋天的傍晚。诗人颇具匠心的以时间的早、中和晚为顺序安排三个诗节,使结构相对独立的三个画面以时间为顺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具有和谐的结构美。同时,这首诗的取材视点也很完整:先写村里,果实累累;接着写田野中人们的活动;最后是大自然中小生灵们的歌唱。人与物、动与静、声与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完整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是非济慈这样的大手笔办不到的。有了它,整个秋之美尽现眼前,《秋颂》真正达到了“诗如画”的境界。诗人在一开始就把秋天比喻成催万物成熟的太阳的挚友,秋天和太阳在这里被比拟成人,是他们带来了成熟的景象。据此,我们能领略诗人的用意:秋天是催熟万物成熟的季节。紧接着,诗人呈现给读者一幅清晰的画面:缀满果实的树,成熟的果实,饱食的蜜蜂等等,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到一切是那么的富足。如果说诗的第一节宛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秋色风景画,那么,诗的第二节乃是拟人化的秋的素描。在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秋比拟成一位女神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秋的四个形象:坐、卧、走、站。诗人有一双雕塑家的手,四个拟人化的秋的形象,犹如四尊雕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诠释着秋的意义,解说着秋收的全部内容――收割、打场、入仓、享受劳动成果。抽象的秋天被赋予人的言行和情感,给人以形象的美感,从而达到生动又富有情趣的艺术效果。在第三节中,诗人在一开始把秋比拟成一个像春天一样,也有自己的音乐的人。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就像一首乐曲,让读者享受了一顿听觉的盛宴。

二、《秋颂》美之遗憾

诗人一开始便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颂体诗。颂体诗是“一首相互关联具有崇高思想的一节抒情诗。往往只讨论一个主题, 直陈一个目的。特点是精雅、庄严和富于想象”。单词(秋)的中古英语形式为Autumpne, 意为成熟之季或凋谢之始。那么“秋颂”就成了有关成熟之季或凋谢之始的一首具有精雅、庄严而富于想象的抒情诗了。狡猾的诗人用了表面的意象让我们看到了成熟之季的风韵与华美, 实际上却隐蔽地赞颂的是那个凋谢之始的秋季。进入第三节, 诗人又以问句开始,“春天的歌哪里去了?”在这里,诗情略带哀伤的口气。春日的明丽与欢乐都已不在,秋天的失落和冷清正在袭来。但是秋毕竟是循环往复、四季轮回中关键的一环, 它的出现又意味着更新。

秋天因此“你也有你的音乐”,“波状的云把将逝的柔和的一天照耀。”是的, 每一天都必将逝去, 正如每一个季节都要逝去一样。那“残梗散碎的田野”也被抹上“胭红”, 那是一种柔美而又绝诀的姿态, 这种不和谐的美给你视觉上强大的冲击力,像是秋在逝去之前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妆饰。收获后的田野虽然有点贫瘠, 但“看上去却很温暖”。与“波状的云”、“胭红的田野”相对照的是下面出现的一片闹哄哄的秋声,“群虫在奏哀音”、“知更鸟群起呼哨”、“群羊高声咩叫”、“燕子在天空呢喃”, 一切的骚动与不安、一切的悲鸣与吵闹, 都显示出一幅虽有生机但又令人不安、似乎危机蛰伏的图画。这是一曲伤感的交响乐, 是一代代人兴起而又没落的象征和写照。“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又一下子使人感到严寒的冬天即将来临。整首诗从温暖丰硕的夏末一直写到寒冷严酷的冬天的来临, 使人想起整个四季的循环。虽是秋颂, 诗人在第11行明确地写到夏天,第23行提到春天, 最后一行明确无误地暗示冬天的到来。甚至, 整首诗也暗示了人类自身和四季类似的循环:出生、成熟、死亡。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永恒的自然律。

参考文献:

[1]查良铮译.济慈诗选.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篇3

1、送灯的含义:以求添丁吉兆,灯与丁谐音。

2、从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孩子坐盆”灯,第三、四年如再未生养,便送“桔”灯,寓为“焦急”之意。生育后可送“状元骑马”灯、“天赐麒麟”灯等,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民间有首童谣:“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丁。”反映了外婆爱外孙的社会风尚。杨庆琛榕城之夕《竹枝词》云:“天赐麟儿绘彩缯,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娘家来送灯。”此诗描绘当时送灯的盛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宋朝赵蕃

婆娑风月隅,窈窕溪山宅。

林园故幽幽,鸥鹭空脉脉。

虽云有逢迎,未易相主客。

桃李自成蹊,岁寒知松柏。

篇5

2、不同颜色的玫瑰花的意义是不同的,通常11朵红玫瑰代表爱你一生一世,是人们对爱的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承诺。

3、11朵粉玫瑰代表感动,爱的承诺。

4、而11朵蓝玫瑰代表清纯的爱和善良。

篇6

在圣诞节的时候可是可以送苹果的,送苹果寓意着平平安安的含义,但是送苹果的个数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平安夜送苹果个数的含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平安夜送苹果个数的含义一层是一心一意

两层是比翼双飞

十一层是一心一意

三十一层是祝你幸福

五十二层是用远爱你

一百层是永不变心

但是一帮情况下来来说,很多人送苹果的时候是不会一层一层的区属的,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就是可以的。

平安夜送不同水果的含义除了平安夜送苹果寓意平安、平安夜送橙子寓意心想事成之外,其实还有许多水果都表示着不同的寓意。

荔枝的果语是承诺。 夏季盛产的荔枝,因为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谐音,所以就代表的是承诺。

水梨的果语是牵挂。 清爽消暑的水梨,也跳脱传统代表"分离"的苦情,转变成"想你的心不曾远离"的甜蜜的牵挂。

木瓜的果语是暗示。它代表"木头!你还不懂我的心吗?我就是喜欢你。"

甜瓜的果语是甜蜜。它代表"每次见你都甜入我心!我们在一起吧。"

草莓的果语是。它代表"吻我吧!"

芒果的果语是专一。它代表"你是我心中闪耀不灭的光芒"或"你是我的惟一"。当你吃芒果时,特别能体会到爱情的甜美悸动。

香蕉的果语是追求。它代表"退去你的矜持,感受我的温柔!和我在一起吧。"

葡萄的果语是思念。它代表"将每个思念你的日子串联在一起!"

菠萝的果语是好运 。它代表"好运旺旺来!"

柿子的果语是圆满。它代表"事事如意!"

芭乐的果语是健康。它代表"健康快乐!"一年四季都能生长的芭乐,因为强劲的生命力,而赢得"健康"的果语。

枣子的果语是转运 。它代表"早日康复!"

从上边来看,不同的水果和苹果的不同个数都代表的不同意思,想要送什么礼物给对方,就要看对方在你心中的分量是什么。

平安夜是哪天是在每年的12月24日夜里,对照今年的农历可知是十一月二十一日,当天宜结婚、领证、求嗣、修坟、赴任、破土、祭祀,忌搬家、装修、开业、入宅、开工、动土、安门等等。所以如果有以上计划,还需择一个黄道吉日进行。如果是跟着朋友参加教堂的活动,要注意遵守当地的礼仪,不宜大声喧哗,需认真听大家唱赞美诗。

节日的含义是什么它也被称为圣诞节前夜,通常是家人团圆,一起享用大餐的日子,主要习俗有互换礼物,参与弥撒或聚会,报佳音,参加化装舞会,有的还需要提前给远方的朋友寄去贺卡。在寒冷的冬夜,众人坐在火炉旁,弹琴唱歌,述说心中美好的愿望,总之是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很多人不远万里也要赶回去。

篇7

2:书 - 我相信你很聪明;

3:口香糖 - 我希望跟你交往得很久;

4:香烟 - 我讨厌你;

5:本子 - 我希望看你的天真的爱情;

6:戒指 - 你永远属于我的;

7:伞 - 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你;

8:发夹 - 希望你的成功;

9:镜子 - 你别忘记我;

10:项链 - 我要你在我身边;

11:巧克力 - 我爱你;

12:打火机 - 你是我的初恋,你和他的感情一触即燃;

13:圆珠笔 - 我给你我的心的一半儿;

14:钥匙装饰品 - 我希望你的幸运;

15:粘贴补(album) - 把我们的爱情珍藏在我的心;

16:钢笔 - 把我们的爱情珍藏在我的心;

17:触觉娃娃 - 希望你真实一点;

18:吉物 - 我想跟你做个朋友;

19:手套 - 希望你真实;

20:手帕 - 我等待分手以后再相遇;

21:睡衣 - 我给你我的全部;

22:日记本 - 我希望把我们两个人的回忆珍藏在心;

篇8

绿松石代表的含义是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和“幸运之石”的美誉。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绿松石储备量巨大,中国,埃及,伊朗,美国,俄罗斯,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克斯米尔等都有丰厚充足的矿藏储量。

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辟邪的圣物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1、离别与思念

古人似乎比今人重情,至少面对离别,比我们今人的感触要多得多。现代社会,各种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很容易让人“天涯若比邻”,当然,今天的“比邻”含义也变化巨大。正因为如此,古人借月色抒发的离别状态下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之情,就愈发值得我们咀嚼。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写给朋友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之心,化为了千万人的心。有离别,就会有思念,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正是这份“人尽望”的想象,正是这份“落谁家”的猜想,给予了友情以温度。

“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写给胞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面对着亲情,面对着无边的月色,所有的理性都服从于心中的担忧与不安,一切皆因故乡有自己牵挂的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在烽火硝烟中,承载离别忧思的,不是书信,只能是那轮普照天下人的月亮。

宋代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是写给心上人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在被离别之苦折磨着的女子眼中,月儿既有可爱之处,又有可恨之处。在对月亮貌似矛盾的情感定位中,不变的是“恨君”之情。口语化的表达,让炽热的爱情极具民间烟火气息。

月亮圆缺不定,在离人眼中心中,“缺月”割人愁肠,“圆月”更惹人心伤。无论月相如何,离别之苦,在流泻的月华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2、变化与沧桑

月亮高悬于夜空,似乎恒久存在着,见证了人世的所有变化,却又一言不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沧海桑田,潮涨潮落,所有深沉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人生,都可与月亮交流。

六朝兴亡,总让人唏嘘不已。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寂寞的,哪里是潮水,是月亮,更是心中有万千感慨的诗人。“旧时”二字,该浸透了多少曾经的欢笑与今日的凄清。在时间的流逝中,昔盛今衰总是那么残酷那么真实,无法回避,无处逃遁。

苏轼的《小调歌头》,在序中明确说“兼怀子由”。可见,仅将这首词理解为望月怀人是不够的。“我欲乘风归去”中一“归”字,道出了词人对月亮的喜爱追随之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心想事成毕竟只是梦,尤其是彻夜不眠的人,连做美梦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投入滚滚红尘,热烈的活一场终究是最好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月亮不仅多情,而且多智慧,可以帮人参透很多哲理。既然挫折不可避免,既然伤心是不能改变的存在,为什么不去接受它们呢?打开心结,人生将会少一些幽怨,多一些豪情。难怪《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面对无常世事,能在情深意重的背景下给人快乐生活的启迪,真得感谢苏轼,感谢那茫茫宇宙中凝望着人类的眼睛――月亮。

3、阴柔与淡定

即便是十五的满月,光芒也仅止于明亮,绝不会刺眼。相对于太阳的热烈奔放,月亮显得温柔内敛、不事张扬、有亲和力。月亮阴柔的特点让她呈现出女性的特质。也许,靠近月亮,就意味着靠近自己的内心,更易于实现精神追求上的自省与回归。

诗佛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已经衬出了人物的清新脱俗。或许,是有意回避别人的打扰;或许,是钟情于这片竹林,一切行为都在月光下阐释什么叫完美。月亮能懂诗人的心,这就够了。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竹里馆》已给出了答案。寻到内心宁静的源头,这绝对称得上“人和”,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篇10

林吉洋是来自台湾的社区工作人员。2012年下半年,他作为台湾浩然基金会选派的志愿者,来到北京一家NGO工作。刚到北京没几个月,他就联系拜访《汉声》杂志北京办公室,他说:“《汉声》是我的童年,也是我对黄土高原想象的起点。”

《汉声》是一系列记录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主题书,创办至今已有44年。《汉声》采编团队总是行走在各地的偏远山村,采用田野调查与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记录那些行将消逝的民俗文化。2012年,《汉声》曾出版一套共9本苏州风物志《水八仙》,前后历时两年半,采编人员先后到访苏州20余次,记录了莼菜、茭白等8种生长在苏州的水生植物,还有一本是“检讨”,水八仙何去何从―水八仙已经是苏州人生活中渐行渐远的植物了,既然要做苏州,为何不做名甲天下的苏州园林?《汉声》大陆区负责人林淑丽在一次演讲中道出了答案:“我们在中国走了很多地方,看到土地变成工业园区,湿地人住到20层楼了,他要去种地,要从20层楼下来,和几个人包车到很远的地方种植物,我们出书救救水八仙,把这些风物记录下来让大家重视。”

这是《汉声》对待每一本书、每一个选题的态度。在出书之前,他们并不会去算出一本书能卖多少钱。《汉声》创办人、总策划黄永松称,“我们不会做生意,只是觉得有需要就去做了。”而在台湾,这些就是他们文化的母体,是他们的根。在《汉声》北京办公室,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记者见到了72岁的黄永松。他身着淡蓝色布衣,面容清瘦,在地上铺上褥子,垫上凉席,打坐式地盘腿而坐,与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记者边喝茶边聊文化。他乐观地相信,“用传统的民间的文化唤醒现代社会迷失的人”的这一天已经到来了。

负责任地传,慢慢地承

文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像黄永松和他的《汉声》团队所做的“小传统”文化。

“大传统”和“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于《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二元分析框架。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则是在农村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

大传统文化有学者的著作论述,有各大博物馆的分类呈现;小传统文化则散落乡野,需要守护它的人下到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拾起来,且做这些工作的人通常不被关注。当初《汉声》要做“苏州水八仙”这个题目让黄永松周围的朋友大跌眼镜,不过黄永松从中寻找到了意义。“大传统文化农村里的老太婆能看得懂吗?我们要做的是与每个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小传统文化,对水八仙的关注与反思也就是今天苏州人如何对待植物、对待生态的问题。”

《汉声》于1971年创办于台湾,它的前身《ECHO》为英文版,旨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到了1970年代中后期,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开始富裕起来,于是有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经济发展太快了,年轻人都向外看,要他们理解传统文化很难,应该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有朋友告诉黄永松。也有朋友在看了几期《ECHO》后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给自己人看呢?”

1978年,《ECHO》改成中文版《汉声》,意为“大汉天声”。

“古与今,东与西,我们是处在中间,处理中间通道的机构。如果没有中间通道,文明是断裂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中间负责任地传,慢慢地承。”黄永松语速平缓地向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说起《汉声》要做的事。在这一过程中,黄永松和他的团队亲眼目睹地方的民俗行走在消逝中,年轻一代越来越扔掉传统的东西,但他们却甘之如饴。“做小传统文化工作就是这样一个规律,有时心情有点悲壮,但四十多年了我们一直在做,这就是意义的问题了。”黄永松说。

《汉声》早期出版过一套《中国结》系列丛书,它将这一中国民间编织艺术总结整理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之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的名字借着《汉声》,由台湾传回祖国大陆,并进一步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夹缬是一种流传在浙江苍南县一个小山村里的服装印染技术。2000年前后,黄永松为做夹缬的选题来到这个村子。夹缬作坊的主人说,现在人们已很少使用这种布料,他已经决定要打掉染缸关闭作坊了。黄永松于是在后来出版的《夹缬》一书开篇写下声明,呼吁杂志订户和朋友来认购夹缬,共同挽救这种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

说起《汉声》这样一步步地传承民间文化,黄永松用“小题大做”来形容。“传的工作,我们很认真,很仔细,小题大做,悉数求全。传的人一定要有责任感,把它整理、传播出去。承,要很好地理解传的东西的内涵。放在那里它不承也没有关系,但明天也许会承,后天也许会承。”

寻根

黄永松祖籍广东梅州,客家人,出生于台湾桃园县,自称“离开大陆已有200多年了”。自祖先移民台湾,到了他已经是第八代了。郑成功后的一两百年间,一拨又一拨的大陆人迁移至台湾,其主体是泉州人、漳州人和客家人。而他们的文化母体在大陆,他们的很多亲人依旧留在大陆。

《汉声》自1978年改成中文版至今一直坚持做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于是黄永松做《汉声》,有了几分个人身处大的文化领域,由家族的寻根继而上升到民族的寻根的况味。

《汉声》创办初期,两岸还处于隔绝状态。黄永松想了解祖国的事迹,看看小时候课本里读到的祖国的风物,就以香港为跳板。他常常跑到香港罗湖边界遥望祖国大陆,或者到香港的三联书店看看祖国出版的书,到裕华国货馆购买祖国各地的特产。虽然他想要找的东西都不一定能找到,但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去,可以此为窗口来了解祖国。

待到台湾同胞可回乡探亲,黄永松借此机会做了“寻根系列”,主要内容为台湾的泉州人、漳州人和客家人。“我自己就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不得已而移民,所处位置比较偏僻,发展上没有那么喧嚣,所以晴耕雨读,文化气质比较丰富。如今,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又有谁不是客家人呢?我们是同文同种,对大陆的感情与对自己的感情是一样的。我经常回到老家去祭祖,去寻找我们的根据地。”黄永松说。

做完“寻根系列”后,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松动,《汉声》采编团队进到大陆,开始了一期又一期着眼于大陆祖国文化的选题。2004年,《汉声》在北京西坝河畔的一栋公寓里设立了办公室,注册为“北京汉声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黄永松在其中的工作室,木桌横亘着年轮,瓷器茶壶格外精致,再加上各式的民间小玩意儿,满满的摆设使整个屋子越发透着来自岁月深处的厚重与积淀。

在《汉声》操作的众多选题中,调研“四菜一汤”让黄永松印象深刻。“四菜一汤”是位于福建南靖县书洋乡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半山坡上的一组建筑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和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为黄氏族人聚居地。黄永松一行到了当地,正在往山下走时遇到一个年轻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我们山下的都是乡亲,都姓黄,不可以随便进去。”“我也姓黄。”黄永松说。“你是哪种黄?”“江夏黄。”“祖训是什么?”“骏马匆匆出异乡,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黄永松熟练地背出了祖训,年轻人听罢,立马帮黄永松一行提行李,热情地招待他们。黄永松对此表示:“这是过关的密语,当时那个年轻人简直就要过来抱我了,传统文化的东西让我们认祖归宗了。”

民间守望者

《汉声》创办44年,已经是一个有口碑的老品牌,图书多次获奖,甚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之最”之“给内行看的最佳出版物”。黄永松本人也被英国BBC授予全球“传承的英雄”称号,被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评为“中国民间守望者奖”。

面对荣誉,黄永松很淡然,他甚至认为老头子不用拿奖,应当多奖励年轻人。这些年,他时常感到“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现在很多人没有把传统的东西搞清楚,就把老东西当缺点,把它推开,不去面对,不去学习,这样就很麻烦。”黄永松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一起来守望传统的民间文化。

2006年,《汉声》着手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库”。它把《汉声》自创办起做过的所有题材做成条目储存起来,“今天用不上,明天后天可能用得上。”这样做除了方便检索,黄永松强调更大的功能在于反思,“知道已经做了哪些,偏了哪些,还缺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