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课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3:2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白鹭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白鹭课文

篇1

我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题目是《投机分子以自由换健康:恶意犯罪进监狱免费治病》,说的是41岁的重庆人罗万富,自1992年始屡因偷盗14年间在监狱进进出出,管教民警都换了好几轮,而罗万富的脸却不断出现在监狱里。

他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逻辑:身上只要哪种慢性病一发,就想法去监狱。14年来他走的就是这条以自由换健康的犯罪之路。而偷盗的东西又大多是邻居家的财物、牲口甚至是其他人根本连偷的欲望都没有的东西。审判法官亦很郁闷,为什么他会屡教不改,不间断地偷盗?毫无悔意的罗万富竟轻松自如地回答:“因为身患各种慢性病又无任何亲人,监狱会出钱给自己治病。”

据狱方介绍,监狱也的确为罗万富治病花了不少钱。2006年6月2日,罗万富因偷盗罪再次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他目前正在狱中服刑。但谁也不能预计,2年后重获自由的罗万富是否还会再次犯案,因为这将取决于他身上的慢性病是否已得到好转。

读到这条消息时,我一时不知该做何种感想。似乎“可喜”。监狱是令犯人失去自由的改造之地,没有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自愿走进监狱。我在罗万富的经历中看到,人性化的管理正逐步落实于被改造的罪犯身上,这无疑是社会文明与法制的健全与进步。

然而,这似乎更“可悲”。一个普通百姓,只因为缺乏生活来源和相应的社会救助,不惜以身试法,屡次犯罪,以10多年的岁月换来“健康”,其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据说罗万富最严重的一次犯案是偷了邻居家的7000元,最终被判刑6年。在这6年时间里,除了在劳改农场劳动,他基本不愁吃饭和看病问题。报上说,有关法律专家认为完善的医疗体制一边在推动监狱人性化的管理和法制进程,一边又给了罗万富之流可乘之机。我想问的是,怎么会有这样的投机分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投机现象?为什么当罗万富是守法公民时得不到的医疗救助只能靠犯罪获得?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狱中服刑是对生命权的最大惩罚与剥夺,因为自由权几乎与生命权有着同等价值。然而,为了治病宁肯失去自由,屡次犯案,这样的逻辑恐怕古今中外闻所未闻。而有人竟称他为“投机分子”,这样的称谓透露出怎样的冰冷!

关于百姓治病难,关于一些家庭因病致贫的故事,我们听得太多,而医患矛盾的上升与激化也正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一位朋友因眼疾住院治疗。她的病房里住着3位病人,其中有一个7岁男孩,因幼时的一次意外受伤,一只眼几近失明。几年来父母带着他多方求医,举债数万元。孩子的母亲告诉我:“能借的都借到了,脸也都快丢光了。”而此次住院又是一笔大的花销,仅手术费就要8000元。

我的朋友已经退休,退休金为1000多元,她享受的医保可以报销80%的医药费。这次住院,她共计花费11000元。医保部分的6000多元中可报80%,也就是5000多元。虽然有医保,她仍要自己负担6000多元的医药费。她有点无奈地对我说:“即使有医保,要真得了大病,还是看不起的。”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幸福指数”已成为许多国家用来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价值的新指标。诚然,幸福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意义是不同的。古时,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一种幸福。而现代,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成功是一种幸福。然而,温饱与健康却是一切幸福最基础的保证。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自然需要高楼大厦,需要奔腾不息的车流,需要令人骄傲的GDP数字,但人人都看得起病,也应是不容忽视的奋斗目标。

篇2

关键词: 阅读 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风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与精神的过程。然而,目前学生阅读的时间很少,阅读量更是微乎其微。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读书范围,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满足身心的愉悦的阅读。

一、发挥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诵读

朗读,是语文课的必要环节,也是感受美的基本环节。培养美的感觉,首先应从“美读”入手,指导学生“入情诵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品读中肆意宣泄自己的情感,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学是无痕的。阅读应如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美的升华,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

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像《三亚落日》、《田园诗情》这类课文要引导学生读出美的意境;《悲壮的一幕》读时要低沉、悲壮、崇敬,读出民族英雄科马洛夫感人至深的壮举;《大江保卫战》要读出振奋、激昂的豪情……

每篇课文,我通常先让学生通读,把课文读通顺,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做到读书不添字、不丢字、不错读、不回读、不读破句、不指读。再让学生悟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充分读书,通过“自学、质疑、合作交流、议论”等形式实现“悟读”,在“理解”上下工夫,力求“自得”。最后引导学生品读,对课文遣词造句的独到性进行品味、欣赏和评价。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把荷花独特的美表现了出来。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冒”的妙用,我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哪些词?学生给出很多答案:钻、挺、露、显……然后我又让学生对下面两个句子进行比较: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冒”字用得好,写出荷花的亭亭玉立,不被周围环境影响,在赞美荷花的同时,也表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阅读这一节,那种韵味一下子就读出来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善于捕捉“瞬间”精彩,将其很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细微、热情、温暖、纯真、善良、美好的情感种子在心中不断积淀,这样语文课堂才有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一堂课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活力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奋时,才会“小脸通红”,否则只会双眼无神。

有时,静态的文字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的出现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在教学《白鹭》一文时,学生对白鹭的认识极为有限,对白鹭有距离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巧妙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白鹭不同形态的美的图片,有栖息图、觅食图、低飞图……学生顿时兴趣大发,个个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大屏幕,欣赏着白鹭的美。接着我又在屏幕上显示了白鹭动态的美,由静到动。学生看着听着,被白鹭的美所震撼。于是,对白鹭的陌生感一下子消失了,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与白鹭的距离拉近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的同学分别给它们配上了一个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睡美人”、“空中小姐”……有的同学诗兴大发,竟作起诗来;有的小组合作起来又画了“t望图”、“合家欢乐图”,然后进行配乐朗读。优美的图片、动情的朗读,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置身于美丽的白鹭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在语文课堂中,应引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用心“感”之,课后老师跟踪“检”之,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驱动力,真实真意地践行,从而真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在情感流动的语文课堂里,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浸润,此时再让学生进行阅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课文亮点,引导学生美读

朗读,特别是美读,能把课文的感情,通过声音传达出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共鸣,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作出审美评价。课堂上,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和感染,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

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我紧扣题目中的“励志”这个词,让学生通读全文,快速找出徐悲鸿励什么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我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有的说:是指有骨气的人,有的说:是勤奋刻苦的人,是不知疲倦的人,是坚持不懈的人。学生多元解读了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然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徐悲鸿怎样励志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先找出具有概括性的词句:“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再为这个中心句搜寻具体描写的依据:“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生活清苦”,等等。徐悲鸿在生活中吃、住都非常清苦,而绘画方面,却付出了许多金钱和精力。接着我又让学生介绍了课前搜集的徐悲鸿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他家庭的贫寒、学画的决心,从而加深了对“励志”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大,不可动摇,明白了徐悲鸿学画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祖国,是为了给我们中国人争一口气。此时,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想用自己的声音把徐悲鸿的那种豪气、那种决心、那种爱国之情读出来。于是,我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当然,教师还必须让学生在读中“悟意、会情、入境、动心”,真正使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精彩,读出个性。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光,相激而发灵光。真正的教学应是触及灵魂的教学,因此,教学活动唯有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才能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浸润,才能让阅读之花在课堂上越开越艳。

四、拓展课外资源,促进学生阅读

课堂是学生进行阅读,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活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整合与优化各种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课外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如《林则徐》这一课,我让学生阅读有关鸦片危害及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事的文章。《我给献花》一文,学生课前搜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历史,以及《》、《》的相关内容。再比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文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抗洪救灾的动人故事和图片等有关资料,并对学生汇集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宣传,或张贴,或悬挂,或映示。课堂上积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资料。另外,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课文自主拓展,扩展他们的视野,举办故事会、展览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底气足了,认识丰富了,情感之门就随之打开了,他们就会急切地走向文本,以获得更强烈的体验,营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氛围。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可以使你获得知识,帮助你洞悉人生的道理和意义。语文阅读教学与读的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的大舞台,让他们自己想读,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调动学习积极性。学讲精神:学生间的互教互学收到了“老师讲、学生听”所收不到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多给予学生阅读的机会,珍视学生阅读时思维跳动的每一簇火花,读出语文课堂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快乐阅读.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10.

篇3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篇4

关键词:兴趣;乐趣;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地组织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课堂教学为支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而且要充满生机活力。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巧妙设计导入语,激发求知欲

精妙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通常运用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二泉映月》音乐,让学生猜猜那是什么音乐,听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再放影视中阿炳的故事片段,告诉学生这些音乐全都是阿炳创作的,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学生在后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非常投入,很快进入情境,理解阿炳艰难的生活环境,从而能深刻体会《二泉映月》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凄惨。

2.鼓励放声朗读,营造朗读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放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的境界中体味课文情境,与作者形成共鸣。我常让学生互相比赛,然后互相评论各自的优缺点。每节课我都会放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我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情境,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长江之歌》,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先是指名读,然后安排播放纪录片音像,让学生找感觉。一遍下来,我就问学生:“你和录音朗读相比较,感觉怎么样?”。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着全班学生朗读等形式,进一步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长江从远处滚滚而来的磅礴气势。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兴趣

叶圣陶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白鹭》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观察家乡的白鹭是什么样子的,写出观察日记;再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出一只白鹭;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上网查阅资料,一起感受白鹭的美。有了形象的体验,学生读起来也格外有感情,他们确实感觉到白鹭太美了。

二、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立足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会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逐步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练习朗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课文。说一说自己从读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始终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活动为出发点,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而应该向课外延伸。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在平时教学中,我会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要求读书时记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体会。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都有书读;动员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建立“书香家庭”;设立“读书天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开展读书竞赛,激励学生阅读热情;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讲活动课”,展示读书成果。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读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增长点,让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过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上好语文课。我在教学中,将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结构中,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平时教学时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课余生活。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特长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示。

因此,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普通教育,1986.

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电教手段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可改变课堂固有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现行省编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不但能提高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能培养优秀的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整个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看图想象人物的个性心理特征,并给画面配解说词(说说应该用怎么样的语气语调来对话)。学生通过看、想、说、比,融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而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又如《安塞腰鼓》中生命的激昂和宣泄的力量、疾猛的节奏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狼专题》,我利用电视录像将狼的有关习性过程和其他相关文章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狼有了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将录像片和典型图片制作成教学软件,利用电脑多媒体,分步展示,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在课堂中感受并理性思索。再如学习《蔚蓝色的王国》,过去讲这一课,学生只能通过同学、老师的介绍,模糊了解作品的主题,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展示作品各个景点的声像资料,学生能听到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白色的帆船,蔚蓝的大海和天空,鲜花盛开的岛屿,白色的浪花,气势磅礴,呼之欲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通过亲自听、看,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且记忆深刻。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电教实验班中,每一学期我都安排了若干首古诗的学习,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4.突破难点,品词品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如《精彩的马戏》一文,为理解“绝活”一词,在体会课文语句的同时,如让学生观看一段“山羊走钢丝”的录像,这样对理解词义就大有帮助。再如《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发现的原理用语言解释显得唆而不形象,用CAI演示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此段内容的时候自然就能读出急切、意外的语气。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伽利略对科学执著探索的精神。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利用CAI的情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观看后找出与画面有关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指出作者描述的方法和自己描述方法的差别。这样一步一步地烘托出伽利略的精神。到此时,我就不让学生往下看了,而是让他们自己找第几自然段是写伽利略的,学生找到后,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就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生用仿句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这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篇6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4分)

hū huàn ɡǎn ēn xiónɡ wěi cǎi hónɡ

bō lí cōng míng míng shèng ɡǔ jì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并用“ ”划出来。要仔细哟。(5分)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ɡān ɡǎn)。

2、阴房里面钉(dīnɡ dìnɡ)着许多木架子。

3、小林把铁丝缝(fénɡ fènɡ)在雨衣的下沿。

4、人们敲着欢乐(lè yuè)的鼓点,随着乐(lè yuè)曲跳起舞来。

三、比一比再组词,挺容易。(10分)

末( ) 题( ) 蜜( ) 摘( ) 浇( )

未( ) 提( ) 密( ) 滴( ) 绕( )

四、试试看,照样子写出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8分)

例:胜—败

窄-- 减-- 强-- 内--

五、我会填。(8分)

1、例:明亮的窗子

( )的小路 ( )的小溪 温暖的( ) 繁华的( )

2、例:一串葡萄

一张( ) 一台( ) 一( )先生 一( )小刀

六、积累展示我最棒。(14分)

1、我会连。(4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杜甫 《绝句》

2、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赠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一拂_______________,南燕双归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中午的时候太阳在( ),( )星永远高挂在北方,沟渠中大雪化得快的一面是( ),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 )。

读书郞(13分)

七、阅读短文,看清题目,仔细做。(13分)

青蛙和小草

一只鹅不小心踩到一只青蛙,青蛙认为这是在侮辱他,就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生起气来。

小草见了,说:“鹅只不过是不小心踩到你的脚,你就这样?你应该原谅别人!”青蛙说:“要我原谅他,我可办不到。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呢?”小草微笑着说:“你不就踩在我身上吗?”

青蛙听了小草的话,脸红了。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红艳艳 绿 白

2、读一读短文,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3分)

应该----

3、短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

①鹅和青蛙 ②鹅和小草 ③青蛙和小草

4、青蛙和小草,你喜欢谁?为什么?(4分)

答:

小作家(20分)

八、看图写话,我能行。(20分)

提示: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图,发挥你的想象,把图上内容写具体。

二年级听力材料

众志成城 战无不胜

(语速略慢,读三遍)

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顺风耳[来源:学科网]

众志成城 战无不胜(每字1分,共8分。要求按田字格正确书写)

小博士

每词2分,共14分

呼唤 感恩 雄伟 彩虹

玻璃 聪明 名胜古迹

二、每小题1分,共5分

1、杆ɡān 2、钉dīnɡ 3、缝fénɡ 4、欢乐lè 乐yuè)曲

三、每词1分,共10分。答案略

四、每词2分,共8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窄—宽 减—加 强—弱 内—外

五、每词1分,共8分。答案略

六、积累展示我最棒。(14分)

1、每连正确一个得1分,共4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杜甫 《绝句》

2、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手有余香(2分) (2)千山绿,万户春(每空2分,共4分)

(3)南边 北极星 北方 南方(每空1分,共4分)

读书郎

1、每词2分,共4分 如:绿油油 白茫茫

2、3分。答案略。符合要求即可。

篇7

这首古诗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令人心情舒畅。本首诗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学生说说古诗描述的动人情景;同时理解、感悟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如果光靠在脑海中想象,学生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从图到文,图文结合来理解古诗、会读好古诗。

(出示明媚春光图)

师:(待学生看完图后)同学们,看了图谁能谈谈看图后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副图非常的美!色彩鲜艳明亮,相映成趣,清新怡人,美不胜收。

生:这是一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春景图。

生:看了这生机盎然的美景,我觉得心情特别愉快!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请你们再仔细地看图,谁会用语言描述图中的景物呢?

(学生仔细看完图后,纷纷举手。)

生:成双成队的黄鹂儿站在嫩绿的柳枝上叽叽喳喳地叫,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动听。

生:白鹭从稻田里、水沼边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姿态优美,排成一行,飞向那蓝蓝的天空。

生:我看到一幅色彩绚丽的画,画面是:新绿的柳枝上有一对黄鹂在欢唱,一行白鹭在万里晴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幅画面色彩鲜艳,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

生:远处的青山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碧绿的湖面上停泊着几艘万里航船。

师:大家很会观察,讲得真不错,还能展开合理地想象。诗人杜甫在看到国家战乱平息之后,在成都草堂看着眼前的美景,心情大好。即兴创作了这一首小诗。看着这如画一般的美景,猜想诗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生:我想诗人的心情一定是舒畅、愉悦无比!

师:那你们能通过朗读把把诗人这种舒畅愉悦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兴奋地)能!

(生跃跃欲试,各自投入练读)

篇8

一、在问题设计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紧扣文本,从整体把握的角度来探究讨论,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层含义。如教学《散文家谈散文》时,可这样设计:

1.课文写什么?

①“精巧”表现在哪里?②“适宜”是指什么?③“被人忘却的美”是指什么?④“铿锵”是什么意思?“优美的歌”是指怎样的?⑤“韵在骨子里”是指什么?⑥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句表达为什么与开头句不一样?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写白鹭?(语言、修辞、写作方法等)谈谈你的感受。

这样设计紧扣文本,抓住重点,步步深入,使学生弄清了文章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既指导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受到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冲击,课堂教学较多地使用多媒体,学生看屏幕的时间多了,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了,这是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是阅读的基础。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朗读掉以轻心。为此,本人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社戏》中模拟六一公公说的话:“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语气语调中尽量表现年长农民的大度风范,只是惋惜并无责备之意,对孩子们显得可亲可爱。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纷纷模仿。自然而然,学生在朗读中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有深入了解。

2.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渐进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逐渐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再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一边欣赏朱自清描绘的春天的美丽图画,一边伴着背景音乐朗读,学生触景生情,完全陶醉于朗读之中,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充分领会。

3.教师需要诱导学生反复朗读内容含蓄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品味,重点是对词、句的品味。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读法”,更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扣问弦外之音,揣摩语言外壳下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一文,结尾这样地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课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大约”和“的确”深层含义。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便明白这两个词看似矛盾其实反应的却是孔乙己真实的命运。再如教学《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愚公移山不值得,你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认为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不值得,付出的代价太大,有人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提倡。

三、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在执教鲁迅的《故乡》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碗碟埋在灰堆里到底是谁所为?刚问完,同学们就议论开了,大有一吐为快之势。有的说是闰土偷的,有的说是杨二嫂偷的。有的说是其他人偷的,我说:“大家先看看书,找一找证据,再下结论。”最后归结为杨二嫂,因为她作案的嫌疑最大,有作案的前科,“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而且杨二嫂还嫁祸于人,“定说是闰土埋着的”,她最先“发现了这件事”,“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闰土则不需要偷,文中写道:“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排除了他偷的可能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时,才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以读促写,以写助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显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以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弄清原文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在学习了《一双手》之后,就写《老师的手》、《爸爸的手》等,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夏》《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 ——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续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篇9

以深厚的生活、精妙的阅读和智慧的理趣为基础,创造出诗意来,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不懈的诗意境界的美学追求。

一、是“诗意”,一种难以名状的韵味

教学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分享成功,一起想象,相互交流,展开着心与心的对接,情与情的交融……这些成为了师生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美好回忆,定格为一种妙不可言的韵味。

有这样一个情景:公开课上,女教师文静年轻,学生们活跃张扬。一个流着鼻涕的男生站了起来,女教师掏出手帕弯下腰为他擦去了鼻涕……一个平凡的举动,只因它融入了教师的浓浓爱意,即让课堂散发着如此的诗意。

有这样的一段话:“树美,因为有叶;叶美,因为有树;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树一定很美;如果每一个同学都很美,那么这个班一定很美;如果每一个人都很美,那么这个民族一定美。”这是初中阅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的结束语。教师用诗的语言拨动着学生的心弦,让诗的气质韵味回荡在课堂,流淌在学生的心中,令人回味。

有这样的一种设计:精读了一位名家的《白鹭》一文后,教师出示了一首诗,“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目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

师: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1:这首诗也是描写白鹭的,写得很美。

(其余学生均点头)

师:看来,美的事物是相通的。告诉大家,这首诗其实是描写芭蕾舞演员的。再读,试试这回你看到了什么?

生2:我仿佛看见白鹭身着白纱裙,悠然而恬静地微笑。

生3:我似乎听到轻柔的音乐响起,白鹭正在翩翩起舞,它就像是芭蕾舞演员。

精巧的设计,让学生找到了美的通性,理解了白鹭,也理解了芭蕾舞演员,更理解了高雅与诗情。这样的设计,自然地为课堂带来了多彩与诗意。学生们在类似“意识流”的过程中,放飞想象,愉悦身心,和谐发展。

由此看来,爱意的流淌、诗性的语言、匠心的设计……它们都是课堂教学中跳动的灵性与智慧,它们都是课堂教学中诗意丰盈的力量与源泉。

二、是“唤醒”,一种举足轻重的行为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过:“语文学习是一种唤醒的艺术。”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依据经验引领前进,这是“唤醒”的要旨。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语文学习必然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虽小,但他们经历了许多的事,体悟了许多的情,见识了许多的人……这些都是“唤醒”手段的着眼点,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与唤醒。大凡成功的课堂,“唤醒”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把敬佩的目光投向古诗词《村居》的教学吧!

师:有一种朗读非常可怕,除了感情,别无他物。《村居》向我们介绍的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认真读,你能从诗中找到色彩吗?

生1:我从“草长”找到了绿色。

生2:我从“莺飞”找到了黄色。

生3:我从“纸鸢”找到了红色。

师:还有吗?

(学生们默不作声。)

师:看看我发给你们的那幅黑白的插图(根据诗境而作)。

生4:我从“二月天”找到了蓝色。

师:为何是蓝色?

生4:放风筝的日子,天气肯定不错,那一定是蓝色。

师:有道理!从一幅黑白的插图中看到了色彩,这就是智慧的眼睛!

生5:我发现了“东风”的颜色!

师:“东风”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生5:(略思索)“东风”的颜色是透明的!

……

在这样的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能在尽情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在和谐交融。面对着萎缩的势头,是一张黑白画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诗意的激励唤醒了学生心中诗般的语言。试想,缺少了“唤醒”的课堂将是何般的暗无天日,生机殆尽!

三、是“思辨”,一种痛并快乐的历程

思索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思索的结果却带来快乐。面对挑战,过程是一度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结果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这就是“思辨”的魅力,它是那么强烈地激发着我们读书成长的欲望!

思辨能引发真知,催人前行,促人成长,它往往大都用于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的学习当中。如指导学生阅读初一自读课文《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是真的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吗?学生们自然分为两派,一方说不想杀大黑骡子,杀它是因为大家没得吃,迫不得已;一方说为了让战士们充饥,是铁了心要杀大黑骡子。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读书提炼论据,阐述本方观点,批驳对方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味盎然。过程中,学生们虽饱受思索之累,但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理解了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操,使自己的思维与品质得到了升华。

再如,《村居》结尾的片段教学:

师:读了这首诗,哪一个字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生:(齐说)“醉”!

教师出示幻灯片:

谁醉——

醉! 柳醉?人醉?

因何而醉——

酒醉?景醉?

师:是谁醉了?因何而醉?

生1:柳醉,是被迷人的春景所醉!

生2:孩子醉了,是为纸鸢而醉!

生3:春醉,是为孩子们而醉!

……

在这里,教师因“醉”而提出了一个答案多元的话题,他用自己的思辨为学生提供了思辨的平台。在思辨与争鸣中,学生主体个性张扬,潜能绽放。可以说,这样的思辨才是双赢的。

语文的课堂,精神的家园!

语文的课堂,享受的乐土!

篇10

一、关爱学生,培养情感基础

论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位诗人说过“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学是以对学生的关爱为基础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把教师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指导,把教师严厉的批评变成真挚的鼓励,教学中才能形成浓厚的感情底蕴。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潜能。惟其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的灵性尽情舒展。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营造情感氛围

运用直观的形象、绘声绘色的语言,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让美好的情感淙淙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师生在充满情趣的语境中实现情感、思维、精神的交流。如教学《绝句》这首古诗,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美,并围绕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描述道:“诗人杜甫客居草堂,生活贫困,可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的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户还看见高高的西岭山上有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还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那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此时此刻,草堂周围的景色是多么美啊!”这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以舒缓的语调、充沛的感情讲出来,仿佛为学生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进入了这首古诗的意境,从而体会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三、创设情境,激感动机

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引感动机。如教《大瀑布的葬礼》一文,通过找句子、谈感受、看视频、品读等方式,引领学生一次次深入文本,领略到大瀑布的壮观。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发其情感。通过PPT直观的手段观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图片,给学生带来亲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有感情朗读和对文本的感悟,体会到昔日大瀑布的雄奇与壮观,所以游人如织,流连忘返。再感知现在大瀑布的苟延残喘,主要通过对比图片朗读文段来感悟。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原因。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课中加强指导学生朗读文本,深刻地感悟到瀑布的变化,内心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感同身受。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