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渔场范文

时间:2023-03-29 19:0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大渔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纽芬兰渔场:来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洋流——拉布拉多寒流,在纽芬兰岛东南北纬40°附近与墨西哥湾暖流相汇,造成这一海域经常大雾弥漫及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

秘鲁渔场: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冷水性鱼类,特别是鳀鱼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渔区宽约370千米。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基本走向市场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下各种因素的影响,转变就业心态,正确认识市场化、端正就业意识,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努力实现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篇3

戏曲语言中打圆场是指戏曲演员为表演剧中地点的转换,在舞台上按环行路线绕行。圆场的速度多为由慢到快,因此又称跑圆场。无论男女,跑圆场的速度分为慢速、中速、快速三种。慢速多用于起步,逐渐加快到中速、快速。男性多用中步,距离约一尺左右女性中步五、六寸、小步三、四寸。圆场行进路线可分直线、横线、半弧圆、斜线、圆圈、s字形,横∞字形等几种。两个以上演员在场上交叉地跑∞字形圆场,称为编辫子。

男性圆场,开始时左手端拳,右手单山膀,左丁宇步,目平视。起步时左脚尖微撇,踹脚跟,勾脚面向前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压脚掌满脚着地,同时右脚跟稍踮起,随之向前迈右步,双脚的交替逐渐加快前进,跑圆场时,两腿膝盖不能僵直,上身不能乱晃。步子要均匀,不可端肩、晃腰、腆腹、撅臀。先慢后快,每步距离约为大半步。

女性跑圆场,开始时左手叉腰,有手单山膀,右踏步,目视左前方。起步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勾脚面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随即压脚掌满脚着地,同时左脚跟踮起,顺势左脚迈步向前跑,姿态同前,且角跑圆场时,腿不能僵直,两膝盖内侧要贴紧,步于要小、快、均匀,上身稳,不能扣胸、撅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高校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定位与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目标,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办出高校各自的特色,提高就业率,使高校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那么,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很好的创新思维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从而能作出创造性成果,并有所建树的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的客体,更在于学的主体;不仅在于课程之内,还在于课程之外;不仅在于校园之内,还在于校园之外;不仅在于教育的某一时段,而在于教育的全过程。创新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育人环节的方方面面,不能够仅仅利用课余(课外、双休日、节假日)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因此,创新教育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第二课堂的组织的几次活动或开展的若干项竞赛的活动,而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创新教育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

1.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价值关系的认识。现代的、全面的教育价值观既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也重视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它要求全面考虑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导,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

2.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观是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质量。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习惯于以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掌握专业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作为评价标准。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因此,现代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和谐统一,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强调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

3.教育人才观

教育人才观是指对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人才的衡量标准的认识。高素质人才既要有高科技知识和能力,又要有高水平的人文修养,还要有个性,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人才观既强调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更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育发展观

教育发展观是指人们对教育发展内涵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发展观。与之相适应,教育发展观是一种重当前功利、轻长远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效益、轻质量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到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与之相对应,教育发展观应是一种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5.教师观

教师观主要指对教师角色、职责等的认识。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完成“育人”的天职。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教授学生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更要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以自身的良好人格去影响、塑造学生。所以,现代教师观不再只是把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把教师视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引路人、改造世界的榜样和伙伴。

6.学生观

学生观主要指教师认识学生、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或观念。学生不只是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而是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热爱、关心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效果。开展创新教育,尤其要突出学生主体理念。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则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实践,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育实践中构建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一个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体系

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运用和创新知识。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完善,知识面越宽广,就越有利于创新。而理论教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抓好理论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保证和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为学生创新提供厚实的知识基础。首先要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拓宽专业,认真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二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柔性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可根据各自特点和志向自由选择,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三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实行对话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其次要以终身学习观和学生主体观等为指导,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要探索建立“互助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由“教为主导”转为“学为主动”,从教师的“自我表现”变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把学生“维持型学习”转向“创造型学习”。

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构建创新教育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并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应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基本模块,细化、分列在每个专业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一要抓好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初始培训,而创新能力则正是一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升华和综合体现。二要抓好生产实习和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环节,一方面,要做到课堂内外的结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增强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要积极创建适应工科学生实践的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基地及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鼓励学生科研立项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受到启发、锻炼,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三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创新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求异、逆向和创新的思维,不断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新的教师观,优化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是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它的建构和实施需要创新型教师去完成,如果没有教师的广泛参与,没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教育教学方法的充分发挥,要想创新教育持久开展下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要成为能动口、会动手、能力强、水平高的引路人,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保证。现代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教师的应具备高尚的品行,能为人师表;富有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了解学科前沿,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富有奉献精神、民主作风,热心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计划,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的。只有形成一支具备国际知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相应的人才。

笔者在实践中得到的体会是,要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第一支队伍是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不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也是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主导力量,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课题就主要来源于专业教师提供或从专业教师课题中分解的子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因此,专业教师要具备创新素质,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支队伍是学生工作者队伍。要注重提高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生工作者经常性地、直接地参与组织课外教育活动,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创新的意义,树立在第二课堂开展创新教育的观念; 研究创新理论,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学习,掌握创新教育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创新型的课外教育专家。

四、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保证创新教育有效地开展

随着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愈来愈不能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需要。主要存在问题有:第一,传统教学评价是以教为主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教师,评价学生也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的;第二,传统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模式的核心,是终结性、预见性、精确性、一律性评价;第三,传统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分数化评价。针对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一套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支撑和促进了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3]。

以评价为切入点,从实践出发,构建全面、科学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引导高校探索全新的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引导考试由目前注重知识的记忆和传承向注重考察创新素质转变,引导高校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素质质量观,促进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各个层面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创新教育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分体现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创新教育评价以全面提高创新精神为宗旨,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创新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包括涉及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环境、教育人员、教育过程、活动及结果等在内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实施价值判断,并为促进创新教育发展提供信息反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源。

创新教育评价指标应包括一级指标创新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教育定位、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建设、校级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开展)、创新教育条件(包括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与工作室建设、创新教育的经费投入)、创新教育管理(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创新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效果(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氛围、创新教育效益、社会声誉、社会评价)等指标。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推进创新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以一种理智的心态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创新教育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玉,张建新.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

篇5

日前数学教育“重知识轻文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大学数学教育多半以讲授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主,对于数学在思想、精神及人文方面的一些内容很少涉及。数学教学中存在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倾向;而学生为了应付弩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学习、复习。这些倾向和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素质的提高。

大学数学教育既是科学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大学数学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数学精神和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讲包括看问题的数学角度、有条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习惯、合理地量化和简化的素质。数学素养正是使人终生受益的精华,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教师来讲比教会学生做题更重要。

事实上,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足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养。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潜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学思想、精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势在必行,这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我们以“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为课题进行了两年多的探讨、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得到了一些经验。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数学素养

我们始终秉持寓创新性于科学性之中,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寓素质教育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的基本原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培养数学素养要突出数学学科特,占、

抽象性、精确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要突出这些特点,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数学的抽象性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数学的概念、定理、命题中,正是高度的抽象性帮助我们抓住了事物的共性和本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抽象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善于把问题中的次要因素、次要关系、次要过程抛在一边,抽出主要因素、主要关系和主要过程,而后化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加以拓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和表象时,就能进行有条理的理性思维,从而抓住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形成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方法。

数学的精确性表现为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推理和计算的逻辑严格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精确性训练,使学生思维严密,表述简洁准确。极限定义的讲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广泛的应用性也是数学的特点之一。正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的那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高等数学中涉及应用很广泛,比如讲函数,可以举工薪阶层纳税问题,个人应交税款与薪金所得之间就是一个分段函数;讲导数,可以举拉船靠岸问题和人在月球上能跳多高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讲概率可以举抽签问题和生日问题;还有诸如购物、控制体重、静脉输液、抵押贷款、火箭速度等等问题都可以用作实践性教学的素材。通过应用性内容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数学素养。

2,培养数学素养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并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想拟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所谓数学方法,就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指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和程序。

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归、类比等数学思想的渗透,比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等,都是蕴藏着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素材。

例如在讲完不定积分之后可对各种积分方法进行归纳小结,概括指出积分计算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就是化归思想,即化未知为已知,使知识向旧知识转化的思想方法。我们首先要熟记基本积分公式及法则,然后对于一般的、复杂的积分,则可通过恒等变换(三角、代数)、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以及其它方法(如其它变量替换、待定系数法等)转化为基本积分进行计算,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而换元法、分部法以及其它各种方法则只是在积分计算中实现转化的具体手段而已。

再如数的概念的扩充,从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分数、实数、复数等是通过类比思想实现的。通过类比,整数的运算法则逐渐推广到更大的数域中去了,从而发明和建立起了数学分析和复变函数等各门学科。又如讲完数项级数后,可类比得到函数项级数的有关结论;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乃至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概念和计算都可以用定积分去类比。类比法的应用使学生加深了对前后知识的联系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深深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方法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逐步接触到数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精髓。

3,培养数学素养要注重数学史的教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数学思想的历史。在授课中适当地贯穿数学史和数学人物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思想法方法的形成、科学探索的艰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介绍无理量的发现过程、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经典史料,学生在学习数学史的过程中就能领会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这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在授课中适当穿插数学人物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曲折人生和在数学上作出的杰出贡献。领略大师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达到数学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双重提高。

在授课中要适当穿插介绍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甚至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和生长点,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海王星的发现过程就是数学和天文学关系密切一个很好的例证;“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著名哲学问题,恰好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物理学更是密不可分,牛顿、笛卡儿等人既是著名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在授课中还要适时介绍数学分支、最新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比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华罗庚教授大力提倡和推广的优选法、统筹法对实际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吴文俊教授创立的数学机械化方法在500米射电望远镜的研究和智能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篇6

一、合理分配时间

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对高考英语各题型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笔者建议考生,每部分的答题时间最好不要多于或少于规定时间的5分钟。如果用时过多,自然就要挤占其他题目的答题时间;如果用时太少,答题势必过于粗略,难以做到深入理解。

2.提前10分钟涂完答题卡

涂好答题卡是英语考试时最应该注意的问题。英语考试是所有考试科目中涂卡内容最多的,历年来考试结束时考生还未涂完卡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一些考生在平时的考试中养成了打铃之后依然在涂卡的习惯,学校的老师一般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晚交卷一两分钟也没事,这里包括很多平时成绩很好的考生。但是这种情况如果在高考中出现,后果将非常严重。

无论如何,考生一定要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左右涂完自己的答题卡。如果考生平时答题速度很快,所剩时间充裕,可以将所有题目全部答完后再涂卡。涂不完卡的考生多数都是因为临近考试结束时题目还没答完,导致思维慌乱,没有了涂卡意识。因此,答题速度较慢的考生一定要在答完每道大题后及时涂卡,这样答题才有保证。

3.充分利用答题所剩的时间

笔者建议考生利用答完试卷后剩余的时间检查没有把握的试题。考生第一次答题时,对于没有把握的试题,应该做一个标记(第一卷上是可以写字的,只是不能带出考场),这样检查时方便寻找。

例如,在剩余时间里考生可以将完形填空题检查一遍,注意看自己把握不准的题目在文章中是否有提示,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有暗示。对于反复思考也没有把握的试题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经验表明,第一感觉的正确率在80%以上。最后,要检查一下作文,看是否存在自己能够挑出的错误。考生刚写完作文时往往看不出错误,这是因为考生当时处于一种惯性思维中。

二、如何安排答题顺序?

多数考生会按照试卷中题目设置的顺序答题,也有一些考生先答短文改错题和书面表达题,再答其他题型。笔者认为,考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答题习惯决定高考时的答题顺序,不要突然改变答题顺序。

多数考生答英语试卷时不会有答不完的情况,所以只要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将试题答完,就不存在先答哪道题、后答哪道题才对的问题。但无论是哪种答题习惯,都不要超出各道题目应用的最多时间。

三、答题时“四不要”

不要在某一道题或者分值较少的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很多考生在第二卷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少,有的考生作文没写完,有的考生只用不到10分钟就将作文随意写就,这些做法都是有悖做题规律的。

不要受考场内其他人或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考生答题速度快,有的考生答题速度慢,答题速度慢的考生不要受答题速度快的考生的影响。因为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试题,不管速度快慢,答对才是硬道理。

不要因临近考试结束还有个别题目没答完而慌乱。只有心平气和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效率才最高。

不要因上一道题没听清而懊悔不已。听力考试具有一去不复返性,因为懊悔没听清上一道题,会耽误听下面的题目,这是恶性循环。况且有时没听清的题目,考生通过分析对比也能找出正确答案。

四、丢分题的快速答题技巧

1.英语听力:考前一个月要熟悉高考听力的语速

听力部分在高考英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听力成绩占英语总分值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听力是开篇之题,如果该题出现失误,考生的心情会随之受到影响,做后面的题目时自然会受到连带影响。同时,随着近几年全国卷听力难度的提升,听力部分越来越成为考生的障碍,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在这一个月内,听力基础比较差的考生每天应听听往年高考的听力试题,熟悉其语速和短句的朗读习惯。平时考生尽量多朗读,读好了不仅能提高听力成绩,别的题型也可以做得好。

2.改错题:设计出的错误都是有规律的

短文改错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历届高考此题得分率非常低,很多考生难以找出十处错误,也有些考生不按题目要求答题。如:题目对修改之处要求是“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有的考生没有画横线,或划了横线但在该词上面书写答案,这样都不能得分。因此,考生务必要读懂题目,按要求答题。

改错题的出题原则是“一删、一填、八改”。改错题中的错误是非常有规律的,是命题者有意识地设计出的错误,不是考生们平时写作偶尔犯的错误。在读题的过程中,考生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如果读不顺,就说明其间有错误。动词经常被设计出错误让考生来找,也有一些“小词”会被命题者看中,比如冠词、介词等。掌握命题者的出题规律,考生最少能得五六分。所以,考生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改错题。

篇7

来看一个简单的句子,“有空来玩。”句中的"玩"决不能生硬地用play来表达,要根据具体情景,按照英语习惯表达法来翻译,正确表达为:Drop inwhenever you have time.或 Come over whenever you feel like it.而come and play if you have time则显然是错误的。

再来看看一些例子:

汉语

错误表达

正确表达

大红

great red

bright red

抢购

robbing purchase

panic purchasing

药店

medicine store

drugstore

国际社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增强经济

strengthen the economy

boost the economy

眼红妒忌的

red-eyed

green-eyed

一切向钱看

everything looking

money-worship at money

一贫如洗

as poor as washing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笨得像猪

as stupid as a pig

as stupid as a donkey

要避免汉式英语思维下的错误搭配,就要求我们根据汉语不同的义项表达成对应的英语;但有时义项相同,不同搭配,也有不同的英语表达,这就更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在这里以“开”字为例,试比较其义项、搭配与正确的英语表达。

义项

搭配

英语表达

开启

开窗

open the windows

开启

开幕

raise the curtain

开始

开学

school begins

开始

开饭

serve a meal

开办

开工厂

set up a factory

开办

开业

start business

开办

开茶馆

run a teahouse

开辟

开路

make a path

开辟

开矿

exploit a mine

开辟

开荒

reclaim wasteland

操纵

开机器

operate a machine

操纵

开汽车

drive a car

操纵

开飞机

fly an airplane

操纵

开灯

turn on a light

操纵

开电视

turn on TV

举行

开会

hold a meeting

举行

开课

give / offer a course

举行

开庭

open a court session

另外,汉语中有些形容词,由于修饰的名词不同,在用英语表达时,也完全不一样;其反义词亦然。例如:

浓茶 strong tea

淡茶 weak tea

浓雾 dense fog

薄雾 thin mist

浓汤 thick soup

清汤 clear soup

深水 deep water

浅水 shallow water

深色 dark color

浅色 light color

深刻 profound

浅薄 superficial

大雨 heavy rain

小雨 light rain

大错serious mistake

小错slight mistake

大家庭 extended family  小家庭 nuclear family

同一汉字,用英语表达时完全不同,屡见不鲜;反过来,不同汉字,在用英语表达时却用同一个词,也非罕见。这里以service为例:

公共事业

public service

定期航班

a regular air service

集装箱运输

container service

售后服务

after-sale service

邮政

postal service

电话电报业务

telephone and telegram service

公费医疗

free medical service

外交部门

diplomatic service

去做早礼拜

篇8

【关键词】 思密达 预防甲硝唑胃肠道反应 临床观察

甲硝唑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但无论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部分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或腹痛等不良反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反应越明显,对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药物,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影响了患者的治疗,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我们对30例应用甲硝唑治疗的患者在静点前给予口服思密达预防甲硝唑的胃肠道反应,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0例应用甲硝唑静点治疗的患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8例、慢性阴塞性肺病并感染12例、盆腔炎16例、肺脓肿4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23—61岁,均无严重胃病史。

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用药方法 甲哨唑注射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每分钟30—50滴,实验组在静点前半小时给予口服思密达6.0g加温水空腹时冲服,对照组则不用思密达预防。

1.3疗效标准 按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部不适或腹痛等判定疗效。未出现胃肠道反应为显效;出现轻度恶心、腹部不适、胃纳减退为有效,但无呕吐、腹痛,每天仍能接受治疗;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为无效。

2、结果

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 16例,有效7例,无效7例。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u=2.614 P<0.01)。实验组1例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对照组7例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中断当次治疗,次日再静点甲哨唑前半小时给予口服思密达,结果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 3、讨论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一般为胃肠道反应 ,如食欲减退、恶心、腹泻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可产生共济失调、面色苍白、困倦、头痛、头晕、躁动不安、抑郁、兴奋、癫惊厥发作及肢端麻木等异常感觉 ,大剂量还可发生背椎周围神经变性疾病。过敏反应 ,偶可出现荨麻疹、皮疹、瘙痒等。局部反应 ,包括对尿道和舌唇粘膜刺激 ,亦可能发生排尿困难、尿道灼痛、膀胱炎。二重感染 ,偶有口腔或阴道酵母菌二重感染 。戒酒硫样反应,如颜面潮红、心悸、呼吸困难、脉快、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昏睡等。故临床医生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尤其是静脉用药时,要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甲硝唑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口服或静点常可引起部分患者胃肠道反应,影响临床应用。目前多采用减慢输液速度,加用维生素B6或胃复安、胃得宁等预防措施均不理想。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例(3.3%)。对照组为7例(23.3%),两组差别显著(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在静点甲硝唑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预防甲硝唑胃肠道反应效果明显。

思密达系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主要成份是双八面体蒙脱石散,由于其特殊的层纹状结构及电荷非均匀分布的特征,使带负电的粘液糖蛋白与思密达带正电的部位通过静电作用相结合,增加粘液凝胶的成丝性,使粘液层的内聚力,粘弹性和存在时间明显增加。同时,通过对消化道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增加粘液糖蛋白的合成量,使粘液层的厚度明显增加,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达到加强粘液屏障的作用。另外,思密达具有缓冲胃酸、抑制胃蛋白酶、螯合胆盐、固定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从而防止了多种外源性及内源性攻击因子对消化道粘膜的侵袭作用。由于思密达独特的结构特征及药理作用,减少了甲硝唑对胃肠粘膜的局部刺激,且思密达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副作用,方法简便,作为预防甲硝唑胃肠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篇9

娱乐元素、深度挖掘

四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四川休闲雅致,无拘无束;四川人豪放慷慨,耿直大气;四川人敢说敢唱,不怕丢脸……总的说来,四川充满娱乐,娱乐精神深藏于每个四川人的骨子里。纵观近几年活跃于电视荧屏上的娱乐节目,不乏出自四川的优秀儿女在节目中担当主角,然而,真正从四川本土娱乐节目走向全国的歌者、舞者、有才艺者几乎没有,更不用说能有一个舞台给那些有着一腔热情但又缺乏后天深造的朋友展示的机会。于是,《开心一唱》出现了,他的粉墨登场,实现了四川观众想自我展示的愿望,这是四川广电立足“民情”,制造“民星”的开始。

《开心一唱》节目的成功,并非偶然,是节目组总结娱乐节目精髓融会贯通的结果,也是四川广电对于本土娱乐的一个深度挖掘成果。

全民娱乐、亲民乐民

《开心一唱》从电视中来,到观众中去,克服了以往电视娱乐节目的“目中无人”、“自娱自乐”,不顾及观众感受和调动观众参与的问题,而是对观众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地位有了新的重视,是对观众希望参与电视节目愿望的这一“民情”的体现。《开心一唱》作为本土一档“想唱就唱”的全民娱乐节目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如此火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人为本,走平民大众路线。“开心一唱,随便唱”的口号让普通老百姓登上舞台,展示自我,以平民化的参与方式展示平民化、生活化的娱乐内容,让娱乐真正回归大众。“平民娱乐”就是不同于大腕明星的一种娱乐创新形式,“随便唱”是平民娱乐的精神所在。

节目在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积极性上作出巨大努力,其全民参与、亲民乐民,不论年龄,不论性别,不管专业与否,都能有平等机会登台一唱,随便唱的思路得到广大观众认可。《开心一唱》的节目宗旨就是大家一起乐。上台的选手尽情演唱博大奖,他们乐;台下的观众凑热闹、看新奇,他们乐;电视机前的观众评头论足、跃跃欲试,更乐。这么一个大乐透的节目,怎能不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人久久不忘怀呢!

本土特质、无可替代

《开心一唱》扎根四川独特地域土壤,四川的人、四川的话、四川的歌、四川的娱乐精神,不可复制、无可替代。四川人天生富有表现欲望,不怕出丑,不怕失败。四川人唱歌不乏川音川调,也有习惯性走调,更有自编歌词自编调,总之离不开搞笑。但是,他们就是敢唱,敢随便唱,于是,《开心一唱》的舞台成了他们的天然练歌场、天然练胆场。从活动第一季、第二季的报名参与情况可以看出,有不远千里来赶场的,有锲而不舍博出镜率的,有为了娱乐不惜丢脸的,不管是现场报名还是电话报名,都无法阻碍四川人的参与热情,更感染了外地朋友也来凑热闹。

因为立足本土,所以自然亲近。《开心一唱》拉近了参赛者与电视观众的距离,拉近了邻里亲戚间的距离,拉近了朋友同事间的距离,这就应了“马太效应”,节目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

优秀主持、打趣自如

一档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成败。《开心一唱》启用四川本土明星主持,叮当、凤姐、廖健、闵天浩、胖姐(钟燕萍)、小汤圆、矮冬瓜等,他们既是明星,能够发挥一定的明星效应,也是大众,代表最广大观众的心声。几位主持人挥洒自如,妙语连珠,时而为选手打气配音。时而做点恶搞、调侃与洗刷,逗得台上台下笑声一片。例如现场主持闵天浩,当一位选手上台演唱歌曲“高原红”时,他用四川话鼓励选手,“看今天有好红”,但当选手发挥失常近乎走音跑掉时,他就调侃说,“谢谢!谢谢!今天带来的是‘低原红’,欢迎下次再来……”台下顿时笑声一片。

为了增强活动评判公平、公正性,《开心一唱》第二季中,节目组还邀请了如李鹤飞等专业评委参与评判,专业的点评给参赛者带来的是一种认可与提升。

门槛儿低、奖品丰富

只要报名就可参与,没有选秀节目的淘汰,没有歌唱比赛的紧张,只要唱30秒就有奖,唱90秒就能抽电动车,唱120秒就有机会试试手气抽小轿车,《开心一唱》第一季成功吸引了大家登台献歌,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奖品应该也是动因之一。

节目第一季由新希望乳业赞助播出,其牛奶奖品再实际不过,听说有大批参赛者都是奔着牛奶去的。于是,节目赞助商也随着节目的火爆而走红,这让赞助商家们也尝到了甜头,已经开始对第二季、第三季节目追加赞助。

奖品设置的丰富无疑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但节目内在的乐趣才是留住观众、驱使观众参与的本质所在。

走出影棚、走进社区

《开心一唱》一开始以现场活动定位,节目组将庞大的背景、繁多的设备全部搬出影棚,从棚内走向棚外,走进社区、走进商场。色彩绚丽的背景板,知名主持人现场评判,丰富奖品唾手可得。俗话说,现场的才是最真实的,于是大家都按捺不住了,报名、参赛、获奖,就这样,《开心一唱》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市民的认可,口口相传。

录制视频剪辑后每天播出,必定将参赛者及其家人、朋友、同事、邻居都带动起来,庞大的收视群体瞬间形成。

现在,《开心一唱》第二季正在电视上热播,第三季即将浮出水面。据笔者了解,第三季的《开心一唱》将在跨媒介运作上做更多尝试,将引入网络新媒体、手机终端等,如采用网络视频直播、网络报名、网络讨论、短信竞猜拿奖等,此外,环节设置将更加灵活多样,奖品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节目在不断创新,娱乐互动性在增强,相信节目观众会如滚雪球般壮大,成为四川本土一档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

《开心一唱》成长历程

根据四川电视台二套《开心21》栏目组的策划思路,《开心一唱》率先以大型现场活动的身份亮相成都万达广场,采取现场报名、现场演唱、现场拿奖的方式进行,口号为“开心一唱,大家唱”,以试水四川娱乐市场,为打造本土娱乐强档节目探路。6月6日、6月7日、6月20日、6月21日,《开心一唱》共在两个周末举行了4场活动,现场市民参与踊跃、报名火热,这是栏目组始料未及的。随后,录制视频被剪辑浓缩,电视播出31期,每晚9点准时出现在SCTV2《开心21》栏目中。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吸引超过5000人前来排队报名,有超过800人登台唱歌,一展歌喉。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5岁,年龄跨度之大令人称奇。节目从6月15日开播后,电视收视更是取得骄人成绩。《开心一唱》播出第一周平均收视率2.18(CSM数据),较播出前2周提升70.12%,在本土份额排名提升至第3位,提升5个位次。节目的成功不仅为本土娱乐节目探索了思路,还为赞助商家提供了优质土壤,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笑料与谈资。娱乐精神催生发芽,第二季《开心一唱》迅速登场。

篇10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实际控制人;市场化程度;现金持有水平;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076-05

一、引 言

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不可或缺。公司持有现金,一方面有利于把握好的投资机会、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收益性差、增加成本等弊端,而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高低会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直是学者们关心和试图解释的问题。国外学者对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典型特征是产权清晰、监管到位、金融市场发达健全以及有可靠的契约与法律结构保障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范等。而我国企业所处的整个制度环境与国外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也比较低下,因此将国外经验研究的结论直接移植到国内缺乏说服力。正如公司的运营离不开外部环境一样,一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发挥也会受到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在研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时,将两者的影响结合在一起所做的实证分析,其结果会更加全面、完整,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内部治理因素很多,比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以及经营者持股等。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都非常高,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实现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且国有控股比较普遍,本文拟从大股东控制这一视角出发,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同时,由于市场化程度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本文拟从樊纲、王小鲁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出发,将公司内部治理因素与外部治理环境相结合,检验大股东控制与现金持有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

公司治理层面的有关现金持有水平的经验研究都是建立在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基础之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分化,这种利益分化使得管理者往往持有大量现金并以股东的利益为代价而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根据Jenson(1986)的观点[1],当管理者手中拥有大量可处置的自由现金流时,他们更可能倾向于对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行过度投资,这些行为是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或消费更多的额外津贴来增加私人利益的,这种成本被称为自由现金流量成本。而且,持有更多的现金可以使管理者免受来自外界投资者的约束从而为自身牟利,这种成本被称为管理者操纵性成本。

现有西方有关的经验研究,主要围绕着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等公司治理变量,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论。我国现有的公司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也主要围绕着股权结构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等方面[2-5]。

(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

自Porta et al(1998)[6]提出不同国家的上市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包括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立法以及法律的实施情况,是该国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演变的基本要素后,治理环境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新视角。西方学者通过跨国别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验研究结论。比如:Dittmar et al研究股东保护与企业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股东保护较弱的国家,企业持有的现金量较高[7];Ferreira和Vilela[8]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中,企业持有较少的现金,即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而与此相反,执法质量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程度则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反的是,Harford et al的研究认为在公司治理和股东权利保护较好的情况下,股东力量较强,问题相对较轻,股东会允许经理人持有比较多的现金,现金持有水平会较高[9]。我国学者对于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结果较为统一,均发现了治理环境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即治理环境越好,公司持有越多的现金。

三、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

Myers et al(1998)指出[10],与其他资产相比,流动资产能以更低的成本转化成大股东或管理者的个人利益。现金作为公司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持有水平问题的研究自然应和问题联系在一起。传统公司治理理论问题认为,在所有权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下,公司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这被称为第一类问题。但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如果某个股东拥有上市公司足够多的股份,此大股东就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的形式,合法地将其个人意志上升为公司的意志,从而产生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被称为第二类问题。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第二类问题相对更加严重,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上市公司拥有现金就为控股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转移行为提供了机会,现金因此异化为大股东“资源转移”的对象。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约束力就较弱,大股东从而更有能力实现对公司的操纵,实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往往会使公司持有大量现金,然后伺机而动,通过一定的安排获得控制权利益。因此,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时,公司持有的现金也会较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理论假设1:

H1:在其他影响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则现金持有量较多。

我国上市公司按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可以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两大类型。近几十年来,有大量研究探讨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之间的效率差异问题,并且研究结论大都认为与私有产权相比,国有产权的潜在劣势在于其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问题[11],但是,私有产权可能是在第一类问题的解决中更能发挥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显著地好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并且将原因归结为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12,13],因此,在解决第二类问题的过程中,与国有产权相比,私有产权未必具有优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竞争性理论假设2:

H2a:在其他影响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比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高。

H2b:在其他影响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比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高。

(二)大股东控制、市场化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

一个公司内部治理因素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会减少成本、缓解公司内部治理因素的负面作用,而差的外部治理环境则会增加成本、加剧公司内部治理因素的负面作用。如前所述,第一大股东如果持股比例较高,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约束力就较弱,无论从动机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会增加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倾向,从而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因此,在其他影响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时,公司持有的现金也会较多。如果公司所处的地区市场化程度、法制水平较高,那么股东受保护程度会较高,这对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降低成本是有帮助的。相反,如果公司所处的地区市场化程度、法制水平较低,那么股东受保护程度会较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大股东也更加具有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因此,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带来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差异,会因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变得更加明显,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会有所下降。同样,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大部分也来自于治理机制和成本上的不同。在治理环境差的地区中,问题的负面作用会更加显著,而在治理环境好的地区中,问题的负面作用会被削弱。因此,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差异,也会因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变得更加明显,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会有所下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理论假设3和假设4:

H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产生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中更为明显。

H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中更为明显。

四、样本、变量与检验结果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选取2003~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①,并依据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了ST、PT公司;(3)剔除所需数据缺失的公司。其中上市公司财务及内部治理因素数据来自Wind和CCER数据库,外部治理环境数据根据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10)编制的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而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本文借鉴Opler et al(1999)[14],Dittmar et al(2003)[7]的做法构建回归模型。

检验H1的模型(模型1):

LnCash/Na=α0+α1Topratio+α2Size+α3Lev+α4Cflow/Na+α5Nwc/Na+α6Salegrowth+α7Capex/Na+α8Div+YearDummies+IndustryDummies+εi,t

其中:解释变量为Topratio。检验H2的模型2将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Topratio变为Nature,因变量和其余控制变量不变。

检验H3的模型(模型3):

LnCash/Na=δ0+δ1Topratio+δ2Indexdummy+δ3Topratio×Indexdummy+δ4Size+δ5Lev+δ6Cflow/Na+δ7Nwc/Na+δ8Salegrowth+δ9Capex/Na+δ10Div+YearDummies+IndustryDummies+εi,t

其中:所关注的解释变量Topratio×Indexdummy。检验H4的模型4将模型3中的变量Topratio变为Nature,Topratio×Indexdummy变为Nature×Indexdummy,其余变量不变。

(三)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②看出,除了控制变量Salegrowth标准差较大外,其他变量的标准差正常,因此对于处于0-1%和99%~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最终得到观测值7380个,对于模型中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都没有超过0.5,因此变量之间不会产生严重的共线性问题。而解释变量Topratio与现金持有量LnCash/N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Nature与现金持有量LnCash/Na正相关,但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

(四)回归检验结果与分析

1.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检验。表2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明,变量Topratio与公司现金持有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大时,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约束力较弱,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以牺牲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谋求个人利益的动机也会较大,而公司持有现金可以为控股大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转移行为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较大;相反,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小时,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约束力较强,这时即使大股东具有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动机,但在能力上也是有限的,从而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较小,研究假设H1得到了支持。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变量Nature与公司现金持有量在1%的水平上也是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动机比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强,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具有更为严重、更加特殊的问题,从而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较大,因此竞争性研究假设H2a得到了支持。

2.大股东控制、市场化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检验。为了进一步考察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检验研究假设3和假设4,首先在模型3和模型4中引入了市场化指数哑变量来表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当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得分在中位数之上,则哑变量取1,认为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相反取0,认为属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其次,在模型3中引入了交叉项Topratio×Indexdummy,在模型4中引入了交叉项Nature×Indexdummy。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交叉项Topratio×Indexdummy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研究假设H3,意味着在其他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小造成的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差异会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有所减少,即治理环境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现金持有量的负面影响越低。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交叉项Nature×Indexdummy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也显著为负,这一结果也有力地支持了研究假设H4,意味着在其他因素受控制的情况下,由于控制人性质不同造成的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差异也会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有所减少,即治理环境越好,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于现金持有量的负面影响也越低。

此外,为了进一步检验研究假设H3和假设H4,本研究也进行了分组回归③。根据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得分,将得分低于中位数的地区视为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样本,其他划入外部治理环境较好的样本,然后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重新回归。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明,在低市场化程度即治理环境较差的地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而在高市场化程度即治理环境较好的地区,尽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依然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正相关,但在10%的水平上并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引入交叉项Topratio×Indexdummy的回归结果相类似,支持了研究假设H3。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尽管在高市场化程度和低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都显著高于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的公司,但低市场化程度地区变量Nature前的系数较大,这一结果与引入交叉项Nature×Indexdummy的回归结果相类似,也可以支持假设H4。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本研究又做了如下稳健性检验④:

1.用市场化指数五个方面分指数⑤代替总得分对模型3和模型4重新进行了检验,基本结果保持不变。

2.为了检验相关结论是否会在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有所不同,对于模型1和模型3分别进行了分组检验,基本结果保持不变。

五、主要研究结论

从大股东控制视角出发,将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和外部治理环境相结合对公司现金持有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2)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比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3)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实际控制人性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注释:

①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给出了1997~2007年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由于不同年份间各个省份的市场化指数得分和排名变化不大,因此2008年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得分用2007年的分数代替。

②限于篇幅,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未列出。

③限于篇幅,分组检验的结果未列出。

④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未列出。

⑤市场化指数由以下指数组成:(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非国有经济的发展;(3)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4)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5)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Jenson,Michael.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6,(76):323-329.

[2]杨兴全,孙杰.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0):75-80.

[3]孙健.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72-78.

[4]张健光,张俊瑞.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9,(3):74-81.

[5]周锈.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2):62-66.

[6]Porta L R,Lopez D S,Shleifer F A,Vishny R.Law and fina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 (106):1133-1155.

[7]Dittmar A,Mahrt-Smith J,Servaes H.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liquid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3,(38):111-133.

[8]Ferreira M,Vilela A.Why do firms hold cash? evidence from EMU countries [J].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04,(10):295-319.

[9]Harford J,Mansi S A,Maxwell W 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cash holdings in the U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7):535-555.

[10]Myers,Steward C,Rajan,Raghuram G.The paradox of liquidity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08):733-771.

[1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控股股东性质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J].管理世界,2008,(6):118-125.

[12]徐莉萍,辛宇,陈工孟.控股股东的性质与公司经营绩效[J].世界经济,2006,(10):78-89.

[13]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59-318.

[14]Opler T,Pinkowitz L,Stulz R,Williamson R.Th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cash hold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2):3-46.(责任编辑:漆玲琼)

Control of Large Shareholder, Marketization and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LIU Jing1,2,CHEN Zhibin1

(1.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a;2.Nanjing Audit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9,China)

Abstract:Using the sample data from all nonfinancial A share listed companies, analysis has been done on the influences on the cash holding from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nature of actual controller and the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the company lo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cash holding, and listed companies with a stateowned actual controller hold more cash than those with a privateowned actual controller. Moreover, the improvement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could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from the two above.

Key words:Control of large shareholder; Actual controller; Marketization; Cash holdings; Free cash flow theory

收稿日期: 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