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范文

时间:2023-03-13 22: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说木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林庚《说“木叶”》的思路与论证

林庚先生《说“木叶”》是高中教材中的名篇。在这篇文章中,林庚先生运用了“印象式或感悟式”的批评方法分析了“木叶”。然而这种批评方法在研究“木叶”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作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适合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选错了方法”。

二、运用考证的方法重新说“木叶”

印象式的批评自有其意义与价值,然而这种方法有时不能触及古典词汇产生的本源问题。其实要说明古典诗文中为什么多用“木叶”一词,而不用“树叶”,只需要运用文字学分析“木”与“树”(繁体字为“”)字即可。

从文字起源的角度和最初的意义来看,“木”为象形字,为名词;“”为形声兼会意字(籀文“”作“”,则纯是会意字),为动词,意思是种植。“木叶”与“树叶”从现代汉语构词来看,均为“偏正结构”,可解释为“树木的叶子”;但从古代汉语语法来看,“树”为动词,不可能与“叶”构成“偏正结构”的词语。当然,后来“树”与“木”的意义均有所转化,其中尤其是“树”字的变化为大,因为“树”字由动词更多变为名词,特别是到了今天,“树”的基本义已经为名词了。“树”字的词性由动词变为名词,从先秦中晚期已经开始了,但在当时毕竟“树”字的主要词性为动词,因此屈原《九歌》中出现“木叶”一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中华民族传统文人写作时又很讲究用词有“出处”,因此即使后世在口语中出现了“树叶”一词,而文学家在作品中却更多地保留有出处的“木叶”。

(一)木、(树)的本义

《说文解字注》对“木”、“”的阐释: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木生植之总名也。(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字。)从木,声。(段注:形声包会意。)

:籀文。(段注:籀文从豆不从者,豆柄直,亦有直立之义……寸则谓手植之也。)

通过对比“木”、“”、“”,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木”最早的词性为名词,意思是木本植物的统称;“”(更早写作“”或“[豆寸]”)最早词性为动词,意思是种植,引申为“树立”。

(二)先秦主要典籍中“树”字的词性

“树”字最早的词性为动词,意思为种植。后来,人们渐渐地把种植的对象――木――就直接称为“树”了。于是“树”就从动词渐渐变为了名词。这种变化在先秦已经开始,但即使是在战国后期,“树”字绝大多数还是被作为动词使用的。在《尚书》中“树”字便作为动词使用(《尚书・商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

为了论证这一点,笔者选择了先秦最重要的几部典籍――《诗经》《左传》《论语》《孟子》,对其中全部“树”字的词性进行了统计。限于篇幅,在这里只举《诗经》为例:

《诗经》中所有的“树”字

《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动词

《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动词(“言”为动词前的助词)

《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动词(“我树杞”即“我种的杞木”)

《秦风・晨风》:“山有苞棣,隰有树。” ――动词(“树”同上)

《小雅・鸿雁之什・鹤鸣》:“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动词(“树檀”同上)

《小雅・节南山之什・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动词

《大雅・生民之什・行苇》:“四如树,序宾以不侮。” ――动词

《周颂・臣工之什・有瞽》:“设业设,崇牙树羽。” ――动词

《诗经》中所有的“树”字均为动词。而《左传》中“树”13处为动词,4处为名词。《论语》中“树”字2处,为动词。《孟子》中“树”字9处,均为动词。屈原作品中“树”字3处,1处为动词,2处为名词(其中《远游》作者是否为屈原有争议)。可见:

1.“木”最早为名词,“树”最早为动词。

2.在先秦时期,就“树木的叶子”(偏正结构)的个意思而言,只有“木”(名词)与“叶”(名词)可以构成“木叶”(偏正结构)一词。而“树”(动词)与“叶”(名词)是无法构成“树叶”一词的。

三、运用考证的方法重新说“落木”

杜甫《登高》诗中为什么说“落木”?这是因为杜甫本身不是要写“落叶”,而是要写“落叶的林木”。实际这联诗的上下句,恰好省略了“叶”与“水”两个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补出“叶”与“水”则是:

无边落木(之叶)萧萧下,不尽长江(之水)滚滚来。

读者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无论怎样解读“落木”,恐怕也不会出现林庚说的那种情况――有“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因为古人不会忽略文字学与文学的关系。我们只要对“落”字的本义进行一下考证即可。《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说的:

落:凡曰零,木曰落。(段注:《尔雅音义》作“苓”。)

这段的意思很明确,古人对待秋天植物的凋零有不同的说法,对于草本植物(即“”)称“零”(古代也有写作“苓”的),对于木本植物称“落”。所以,会出现“落木”一词,是因为树叶凋零古代就称为“落”,以“落”冠于“木”字之前,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所以不会出现“零木”、“落草”这样的词,至于“落草为寇”另当别论)。而“落木”一词,其意义就是“正在凋零(落叶)的树木”。因此,“落叶”和“落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四、结论

篇2

望江南

当今中国研究杜牧人比较多,有研究杜牧生平的、有研究杜牧诗的、有研究杜牧散文的、望江南对杜牧了解并不很全面,在这里只是想说说自己对杜牧一些浅浅看法。

杜牧出生高贵,祖父杜预是著名宰相,杜牧颇引以为豪。杜牧总认为自己是宰相料子,杜牧希望自己也像祖父那样做个宰相,自己很早就闻名与朝,自己一定会位至宰相,但是自己只官至中书舍人,自己堂兄杜淙却位至相,堂兄才干、名望都差自己十万八千里,可是都做到宰相,杜牧心中大大不满意,有种困踬不得志感觉。这也许就是命运,就如当今许多不如我们的人却站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怎么会满意呢?命运往往就是这样,你才高不一定位显,你名高不一定官高,就如你是名花不一定就是贵花。

小子我在中学就读过杜牧《阿房宫赋》,一开始不明白杜牧为什么写此文章?后来多次阅读此文,才知道杜牧真正用意,他是在借古喻今,对陶醉在爱华喜阔统治者进行规劝,对陶醉在歌舞升平、陶醉在太平盛世大兴土木、骄奢逸统治者进行当头棒喝。杜牧说六国灭亡不是秦国,而是自己大兴土木导致毁灭。秦朝灭亡同样也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导致灭亡。文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从古到今,何不都如此!!杜牧之所以诗为名诗,文为名文,人为伟人,就因为他有一双深邃眼睛。

篇3

    1、对项目施工、实施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跟踪;

    2、对可能影响现场业务品质的因素,能及时进行预防、应对提示

    3、全面负责所在项目的物业管理(秩序维护、工程维保、客户服务、环境维护等);

    4、完成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和管理指标等;

    5、负责对项目的各部门工作安排,有效的管理、引导、监督、考核目标;

    6、负责项目的对外协调

    具体职责如下:

    一、及时、有效地做好前期介入工作

    (一)密切配合开发商,利用项目开盘和开发商举行促销活动的机会,展示物业服务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专业素质。

    在正式开盘之前,开发商、施工单位、销售、物业管理等部门要共同制定周密的开盘日和促销活动的工作方案。作为项目经理,应对秩序维护、保洁等人员在礼节礼仪、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在看楼购房人员较多时,应重点做好车辆有序引导、人员分流、看楼通道及样板房安全防范以及临时看楼电梯的应急维护预案和认购及签约区域的重点看护等等。持续做好上述工作的目的在于获取开发商、业主对物业服务公司的初步认同感,为未来开展物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项目施工阶段适时介入,向开发商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整改的书面报告,以减少开发商资金浪费,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后管理麻烦。

    1.项目竣工验收前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工作和全面收集项目的各种物业资料。项目经理更应对下列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2.项目竣工验收和接管验收期间的主要工作:

    二、做好大规模入伙和装修管理工作,保障小区免遭二次装修破坏

    三、规范运作,坚持四种意识

    作为项目经理,要管好项目,还应坚持牢记四种意识:

    (一)契约意识。

    物业服务公司与业主之间,从某个角度看,只是一纸合同的关系,换句话讲,业主作为合同甲方当然有权按合同约定对乙方进行监督或解除合同关系,因此,作为乙方的物业服务企业只有在不断加强履约能力、兑现承诺方面多作努力方为上策,而在提供服务时,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都应视为违约,长此下去,必将使自身陷于被动。

    (二)沟通意识。

篇4

面对当今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这两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也应顺应时展的要求,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有所用的良好氛围;除了安排必要的课程教学外,应留有对课程相关的内容及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余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强化对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初步设想力学基础课程群由以下三个知识模块组成:

1.结构动力学模块:研究结构体系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该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动荷载作用和静荷载作用的本质区别,牢固掌握结构振动的普遍规律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研究及计算方法,为改善工程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减少振动危害,让振动为人类服务。

2.弹塑性力学模块: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载荷、温度变化及边界约束变动等作用时,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固体变形的规律,掌握非线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深入了解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会用弹塑性理论对工程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准确地描述和计算,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有限元分析技术模块:有限元法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在土木工程分析与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知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础理论,了解有限元法的特点及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掌握梁、板、壳、三维实体和一些特殊单元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会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目前,各种专用的和通用的有限元软件已经使有限元方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土木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了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后,应能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AS等)计算分析实际的工程问题。

二、课程群教学研究

由于结构动力学、弹塑性性力学、有限元分析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涉及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许多先修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知识,而目前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此方面都较欠缺。因此,该课程群的教学要求应以面向实际应用制定教学计划,从原先以力学基础理论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强化其应用和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安排上,应针对各校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充分注意和本科阶段力学知识、数学知识相衔接,及时复习课程中涉及到的达朗伯原理、矩阵运算、Fourier变换、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等相关知识,并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精选,根据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工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力学概念和理论实践能力,对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手算能力不做过高的要求,转而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并能对求解结果进行对错定性判断的能力,在实践中较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力学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老师讲解和同学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讨论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每组设计不同的实际工程题目,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分工协作、集中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有理有据地完成项目,同时撰写科研报告,并通过分组答辩评定成绩。

三、课程群建设的预期效果

篇5

1.知识产权客体新论

2.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检视与未来建构

3.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适用

4.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

5.视阈融合下的知识产权诠释

6.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

7.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

8.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几个问题的探讨——关于知识产权司法政策及其走向的再思考

9.知识产权的优化配置 

10.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构想

11.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

12.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13.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研究范式

14.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15.构建集中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16.我国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再思考

17.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8.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以南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为例

19.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

20.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限制——以知识产权最新修法为背景

21.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司法判例实证研究——以维权成本和侵权代价为中心

22.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 

2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实证研究——国际比较与适度性评判

24.知识产权的观念:类型化及法律适用

25.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

26.转型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增长效应研究

27.国际知识产权协定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以世贸组织和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协定/条款为视角

28.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路 

29.知识产权的制度风险与法律控制

30.知识产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及实证研究——以某国立科研机构为例

31.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 

32.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吗?——来自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研究

33.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实证研究——以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为例

34.东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研究 

35.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其完善对策研究 

36.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7.知识产权国际强保护的最新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知识产权主要内容及几点思考 

38.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研究

39.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述评

40.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41.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

42.上海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执法:自由贸易与打击侵权的平衡 

4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解析

44.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理论思考 

45.论知识产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46.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47.知识产权法基本功能之重解 

48.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融合问题研究

49.知识产权保护与防止滥用 

50.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设置问题论证  

51.论中国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 

5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价值评估:收益分成率研究

53.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成因与改进 

54.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 

55.行业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研发投入 

56.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57.美国知识产权执法战略及中国应对 

58.日本知识产权司法改革及其借鉴 

59.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60.知识产权“入典”与民法典“财产权总则” 

6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62.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政策与理念 

63.我国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请求权限制的法律原则

64.知识产权垄断呼唤反垄断法制度创新——知识经济视角下的分析 

65.投资协定视阈下知识产权与公共健康的冲突与协调——由两起“菲利普·莫里斯案”引发的思考

66.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67.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存问题及完善建议

68.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69.面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知识产权管理及其促进政策

70.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水平的度量及分析

71.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

72.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实证研究

73.知识产权理论的体系化与中国化问题研究 

74.对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75.知识产权客体之哲学基础  

76.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不足及TRIPs协议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

77.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策略探讨  

78.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定位研究  

79.从知识产权滥用的国际立法看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的适用 

80.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81.论知识产权的道德基础 

82.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 

83.美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就TPP知识产权问题谈判的博弈研究——以TPP谈判进程中美国的知识产权草案为视角

84.论涉外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85.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视角下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86.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  

87.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基本问题研究  

88.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

89.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

90.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创新能力——来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91.对知识产权质押的澄清 

92.知识产权法律硕士教育模式的完善研究  

93.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硕士的培养 

94.企业需求视域下工程硕士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95.工程硕士知识产权实务课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96.对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增设知识产权课的重要性分析  

97.知识产权全球化:现代转向与法理反思

98.知识产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99.知识产权许可限制反竞争审查的一般分析框架 

100.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十年反思  

101.知识产权法体系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优势和基本原则

102.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  

103.借鉴欧洲经验开展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对策

104.知识产权风险与创新联盟形成绩效:快速信任的调节作用

105.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不对称与高科技企业资本结构 

106.论二元知识产权体系

107.论我国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施 

108.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109.论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构建

110.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30年 

111.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112.共享模式与知识产权的未来发展——兼评“知识产权替代模式说” 

113.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

114.《反假冒贸易协定》的知识产权执法规则研究 

115.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识别

篇6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逐步落地,产业链中相关环节格局正在逐步改变,尤其是国内电池级高端碳酸锂价格,近期价格再度上涨,创出去年8月以来新高。同时市场普遍看好产业链上涨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或仍将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那么锂电池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1.政府扶持力度大

   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从 2015 年开始大幅上量,以锂电为主的动力电池市场也随之呈现爆发趋势。保守统计 2016 年动力电池出货总量达28GWh,同比增长 78.06%.15 年、16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 CAGR 高达 202.22%, 锂电 行业处于放量上升期。动力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渐回暖,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75~80万辆,动力电池有效产能增长至110GWh。今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大幅提升锂电池比能量,加强新体系动力电池基础研究,提出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显示出政府对锂电池产业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强

   2.相关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从锂电池行业来看,目前电池企业生产紧锣密鼓,对原料采购较积极,而新增产能形成量产的的周期很长,有效产能不足,短期内供应持续紧缺。但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配套的电池与材料龙头企业将有望扩大市场份额,后期可重点关注此类上市标的。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2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研究为主,侧重其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以拓宽其专业基础、培养其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学部一直根据企业对于工程硕士专业需求完善培养计划,各环节严格把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需完成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按照学部要求对论文进行,重合率大于等于20%的学位论文,填写《建设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定意见表》,经导师审定签字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审定,重合率满足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经过二次后仍不满足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半年内完成论文修改,经过、审定、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首先对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在评定学位论文时,首先对学位论文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定讨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实践,与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选题既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论文选题需经导师(组)和联合培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确认,认定为实际项目课题方可开题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的实用性等。

篇8

@}早在1996年初就淼郊的p城建O公司董事Lc砘卮鹱钯N。「r柬正於y,S多人因害怕而售土地,e家w移,唯有孕盼C就是DC,@是台商c的回答;c董事L成功的PI在於不怕y,放h目光,孕盼C是DC,e人Ya出走r,c逐步加aI地置a,每每I下一KK好地段他就知道x成功又~M一步了。

x窠疬市中心蛋S^投Y人立於不≈地

已在柬深耕二十N年的台商cf,泥越南的砜矗金的房r仍偏低,^τ谐砷L空g,金的房地a有如他心呵o的小孩一般,再熟悉不^,也ζ渫度胱疃嗟男难。比^特e的是,c一心打造金首x的建O品牌――p城建O,陪伴金的房地a蓬w,也持榧政府圈定的良建商,更是多前往金投Y的外Y建商及本土I者,模仿,W的ο蟆

cf,淼轿混督疬精A地段的皇m^,o金狒[的鼍频杲鸾烦牵又R金第一日商u鲇劳百,步行路程鹊、大使^比比皆是,@正是p城建O巴里u水岸系列第一期的所在之。

2010年柬_放外人持o照可入二且陨戏慨a,p城建O立刻U大房地d建,c金的地aI一起成L。首先推出巴里u度假村後徜N一空,董便}u其成功影澹再⒌囟紊等至更精A更有未淼^域,p城建O的a品,永保於不≈地。而董努力的心血也^非外人所能想像,柬99%的建材都必仰M口,又缺乏技g班底,所以董倪M口建材到培工人,皆H力H椋Kz每,避免不必要的浪M,⑹∠碌某杀净仞在售r上。

「一б宦贰剐缕C 蓄荽l\pA

自2013年大「一б宦贰沟慕合作概念,目前已有60家和HM「一б宦贰沟耐顿YL潮,@些^域鹊目人口s44|,量s21f|美元,分e占全世界的63%和29%。加上,大I浣立「投行@M,提供洲家在基A建O上作融Y的服铡?春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今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增L力的地^,K且碛腥球六成的人口,但因建OY金有限,е略S多洲家的基A建Oo法得以完善得l展,限制了洲^域的l展。「投行的成立提供融Y服战o予洲家。於_l中的家碚f,得以碛匈Y金投入基A建O,诱w家l展,而σ验_l的家,也得到更新基A建O的C,で蟪掷m性成L。

c特e推崇|f多家之中,有S多已耳熟能的家及城市,也有你尚未了解,但s是蓄荽l的明日之星。|ff成T:柬埔寨,它正是世界各ハ虻耐诮鸱轿弧S性S多人不了解柬埔寨,柬埔寨充M刻板印象,但只要你H自到金走一趟,lF映入眼的是正在d建中的高且约案投Y的基A工程,正在大幅度追s|f各_步。

篇9

关键词:课程群;力学;知识模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1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整体理论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现象,尤其是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普遍的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这给结构动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等力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结构动力学与弹塑性力学都是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性很强,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力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由于课程群承载着技能培养目标、协调着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培养目标更明确化[1]。因此,为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把课程体系中内在联系紧密的结构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等课程建设成力学基础课程群,以面向土木工程实际应用为目标,强化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理念的教育。通过此课程群的学习,使土木工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较全面扎实地掌握工程结构静、动力分析的典型方法及其原理,会应用所学力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二、课程群主要建设思路及知识模块

结构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数学建模、演绎、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等多个研究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公式多而冗长、计算难而复杂、求解繁琐而难以掌握、涉及面广而不易理解[2]。面对当今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这两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也应顺应时展的要求,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有所用的良好氛围;除了安排必要的课程教学外,应留有对课程相关的内容及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余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强化对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初步设想力学基础课程群由以下三个知识模块组成:

1.结构动力学模块:研究结构体系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该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动荷载作用和静荷载作用的本质区别,牢固掌握结构振动的普遍规律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研究及计算方法,为改善工程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减少振动危害,让振动为人类服务。

2.弹塑性力学模块: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载荷、温度变化及边界约束变动等作用时,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固体变形的规律,掌握非线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深入了解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会用弹塑性理论对工程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准确地描述和计算,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有限元分析技术模块:有限元法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在土木工程分析与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知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础理论,了解有限元法的特点及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掌握梁、板、壳、三维实体和一些特殊单元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会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目前,各种专用的和通用的有限元软件已经使有限元方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土木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了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后,应能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AS等)计算分析实际的工程问题。

三、课程群教学研究

由于结构动力学、弹塑性性力学、有限元分析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涉及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许多先修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知识,而目前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此方面都较欠缺。因此,该课程群的教学要求应以面向实际应用制定教学计划,从原先以力学基础理论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强化其应用和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安排上,应针对各校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充分注意和本科阶段力学知识、数学知识相衔接,及时复习课程中涉及到的达朗伯原理、矩阵运算、Fourier变换、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等相关知识,并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精选,根据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工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力学概念和理论实践能力,对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手算能力不做过高的要求,转而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并能对求解结果进行对错定性判断的能力,在实践中较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力学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老师讲解和同学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讨论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每组设计不同的实际工程题目,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分工协作、集中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有理有据地完成项目,同时撰写科研报告,并通过分组答辩评定成绩。

四、课程群建设的预期效果

通过力学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以适应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培养目标为主导,进一步修订完善力学基础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较全面地掌握实际土木工程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典型方法,又会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方纯,陆云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课程群建设的需求与设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1):15-18.

篇10

依珊什么事情也不顾了。谢过这位“很有爱心”的人后跑回去了。

远处。许多宫女和太监都在议论这件事情,其中一个不男不女的尖细嗓音问了皇上。

“皇上。您为什么要帮助这位素不相识的姑娘呢?霖鬣可是千年不遇的药物啊。奴婢请皇上三思。”说罢。还看了看四周。刚才说的话声音小极了。

“今天是来帮公主治疗失语的问题。自然要拯救生灵让苍天看见。如果你们不同意的话可以提出来。”皇上沉吟。

沉默。自是一场沉默。人马仍像前方开近。只是人心不同。各怀鬼胎。徐徐前进。

程秋不知情。不知道那快要撒手人寰的女孩便是自己所替代的人。还想支持皇上。却不知天命自有安排。程秋还惦记着程葑。一路上东张西望不得安宁。皇上不语。不发表任何意见。

春儿表面上毫无心机。内心却打着算盘。别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公主现在快要命断十柳。想必现在程秋已在公主位置上混熟了。而她对我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是有时候把她也除掉了。关于木叶。今晚就派茗把这个对我没有用的人杀掉。这是女皇教给我的。务必要完成。

皇上开了口。问程秋是否能出声。程秋拉下脸。做无功状。皇上清叹一口气。这无泪国上下。似乎还没有和这苍老皇上作对者。今日却是遇见了煞星了。

之后清了清嗓子。明天午时四刻。叫别的太监去把霖鬣送过去吧。我无心去看了。说罢。人仿佛苍老了许多。打马而去。

春儿看了看皇上的背影。似乎看到了无泪国垮掉的未来。她冷冷的抽动嘴唇。对茗说:“晚上。你必须杀死木叶。”

“遵命。”茗也是这次的随同。是公主的奴婢。他她们两个。是雪炎国的人。。

涅磐[二]

依珊急急忙忙的回家。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依珊擦过一把汗。继续前行。只是这天气实在是很热。无心耽误时间。却奈何不了时间向前。依珊走的累的。找了地方歇息一会。又继续走。

到家了。依珊一把扶住门。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江氏和依珊的父亲忙过来扶依珊进屋。还不断张望:“依珊。医生呢。你请到了没有?”

依珊摆手。她现在还不能说话。江氏拿过一碗水。慢慢喂依珊喝下。免得依珊呛到。

依珊喝完水后慢慢的吐气。感觉好多了。于是便把路上的事情说了一遍。一说完。两人大眼瞪小眼。均不相信。急的依珊对天发誓。只是这事太离奇。父母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分析出什么。只好先喂木叶一些茶。给木叶降温。消火。虽然明知道一点茶对已经病入膏肓的木叶没有什么效果。但还是做了。

半夜。浑身疼痛的木叶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却不敢叫嚷。她知道自己对不起依珊一家。心中愧疚。这几天依珊都没有好好睡一觉。如今连这种梦想都不能满足的话。木叶还怎么算的上是公主。同时的。她也在为白天发生的事情暗自思忖。是父皇么?为什么他不来见我。而是托依珊之手把霖鬣送来?为什么?难道父皇真的不喜欢我了?种种事情在木叶心中。加上体虚。她根本睡不着觉。

突然的。来风了。一股一股来的十分猛烈。窗户半敞。是为了让木叶通风的。而现在风刮的厉害。木叶却没有力气去关。好在被子厚。木叶紧紧的把自己裹了起来。

可是突然感觉有人。很小的声音。可是木叶还是感觉到了。有人过来了!

谁呢。是谁呢?而现在木叶像是一只困兽。成了茗的囊中之物。茗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有着双重身的公主放在眼里。她有又的了什么。

茗紧握一把毒剑。这把剑通体洁白。却隐约泛出冷冷的青光。剑身薄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茗拿着十分顺手。春儿说这把剑上涂着剧毒。务必将这把剑穿入木叶的心脏。直至木叶死命。说这话的时候。春儿笑的诡异。你瞧我们对你多好。一剑送你上西天。比你被旭涅折磨至死好多了。

木叶把被子裹起来了。她仍感觉全身冰冷。寒意从心一下子蔓延到了全身。木叶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现在她若是想挣扎也逃脱不了了。木叶真的要在这里命送黄泉么?

木叶。能否获得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