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多少厘米范文

时间:2023-03-26 00:4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尺多少厘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英尺等于30.48厘米

2、英尺,旧时写作“呎”,是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使用的长度单位。美国等国家也使用。

3、1 foot 英尺(呎) = 0.00018939393939394miles(英里)=12 inches?英寸(吋) = 30.48 centimetres(厘米)=0.3048meters(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龙缸的形制和功用

龙缸,一般是指景德镇工匠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品种之一。其造型特征是宽口,边沿外凸,深腹,厚壁,形体高大宽博。缸外壁多绘云龙纹、海浪龙纹,故称“龙缸”,也有的绘莲池水禽、游鱼纹,则称之“鱼缸”。龙缸的形制也多样。据《江西大志》载:“大样鱼缸:高二尺八寸、阔三尺;二样鱼缸:高一尺八寸、阔二尺五寸;三样鱼缸:高一尺六寸、阔一尺五寸。”龙缸大多数都是青花瓷,也有釉里红、五彩,还有豆青釉刻花、茶叶末釉等高温颜色釉瓷。龙缸具有陈列之气派,观赏之美感。富丽堂皇的大殿里,陈设云龙大缸显得庄重典雅,缸中养数十尾金鱼又带来灵气生机。龙缸又有实用功能,正统六年(1441年),北京重建三殿工程完成,曾要求御窑厂烧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明史・食货志》)。发掘定陵后,又得知龙缸还可盛灯油,用在地宫点燃长明灯。有的传世品,如康熙釉里红鱼纹缸,内壁有锐物长期摩擦、划伤釉面的痕迹,从而推断为夏天储冰降温之用。

二、龙缸的烧制概况

(一)龙缸的烧制工艺特征

龙缸是历史上瓷器中形制最大的器物,从做坯、利坯、装坯到烧成都有独特之处。

1.做坯。《陶冶图说》“琢器做坯”云:“瓶尊彝皆名琢器。其浑圆者亦如造圆器(碗类)之法。”“圆器拉坯”云:“泥匠抟泥融结置于车盘,拉坯者坐于车架,以竹杖拨车使之轮转,双手按泥随手法之屈仰收放以定圆器款式。”这是记述一般大小器物的拉坯方法。制作龙缸的坯体,按当代器坯成瓷比例纵1∶0.9、横1∶0.86的收缩率,以图1为例,此缸的坯体应高约85厘米,腹径约100厘米。当代制作70厘米高的大缸(俗称800件),做坯的方法是:分上下两段做坯。抟泥工将泥料分成数条,在电动陶车上,做坯工把泥料置于陶车转盘中央,手蘸水将泥团挤压成扁圆形,双手用力抟成小山状,来回数次,把泥料中的气体挤掉。再将泥抟成底径与缸坯的底径相当的小山状,然后一手扶持泥料,一手从顶端插入泥中,双手护泥用力向外同时一边向下。此时助手上前加入其中,双手用力压在做坯工的双手手背上,加大抟泥成型的力度,使泥坯致密度大,抟泥成厚壁,以定雏型。坯体上段做法亦如此。如果缸坯体超大,则要三人以手按手使力(图2),然后再分两组人同时抟泥以定雏型,因在旋转中,器坯单边按泥受力不匀而易变形。设想古代陶车上百斤泥料压在其上,转动迟缓,难以成型,一定还要有专人不停地拨动车转盘。

2.利坯。 先分段利粗坯,再将上下两段粘接成完整器型。然后上下、四周、内外精细修坯。把握坯壁圆周横向的厚薄均匀,同时上下高低厚薄有变化,在胫部和口部要有足够的厚度使口面周圆平整,胫部不下挫变形。

3.装坯。 《陶冶图说》“成坯入窑”云:“瓷坯既成,装以匣钵。”只一句带过。装坯入匣,也是制瓷的重要环节。匣钵分小器匣钵和大器匣钵,龙缸则有专门缸匣。朱琰《陶说》之“造法”云:“匣窑,每窑烧缸匣六层,大样二样,或盖或圈,皆烧香一炷,旁以小匣焙之。”这是记述缸匣的烧制。“或盖或圈”即缸匣钵中有盖状、有圈状。缸坯体积大,不能用一个完整的匣钵,而是在窑膛内安置好缸坯后,用圈形匣外套器坯,再若干个叠起,然后上面加盖匣密封。

4.烧窑。 《陶说》“造法”云:“窑座,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顶圆。龙缸大样、二样者,容一口。三样者,一窑结砌二台、容二口。”“缸窑。溜(缓)火七日夜。溜火如水滴溜,续续然、徐徐然不绝而已。水气收,土气和,然后可以扬其华也。起紧(烈)火二日夜,视缸匣色变红转而白,前后洞然矣,可止火、封门(用砖封投柴的小口,图3为工匠投柴烧窑的情景)。又十日开窑。每窑约薪百二十杠,遇阴雨加十之一。”杠,在此专指景德镇买卖柴的计量单位,方言读“棍”音。近百年来的计量方法是:把用作燃料的树木锯成约一尺长,堆砌高二尺五寸、长一丈为一杠,俗称“千斤柴”。至于明清时代一杠柴多少,目前未见记载,烧一窑龙缸需如此多之柴亦待考。

(二)明代的龙缸

明初,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专砌缸窑烧制龙缸。最兴盛时有窑“三十二座,后因青窑数少,龙缸窑空闲,将大龙缸窑改砌青窑十六座,仍存龙缸大窑十六座”(《景德镇陶录》)。因耗费极大,又难于烧制成功,故此时的龙缸传世品极少。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宣德青花应龙海浪纹缸(图4),口径59.6厘米,宽口,凸边,浅腹,砂底,外绘青花双翼应龙游于汹涌波涛中。此器口部本当有款处残缺,与此器一道出土的同类青花缸之残片,发现有“大明宣德年制”横款。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珍藏有“大明宣德年制”款、口径57厘米的龙缸,与此器物相似。正统六年“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瓷器内外一致的裂纹),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明史・食货志》)。弘治十五年(1502年)“光禄寺岁用瓶、坛、缸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用,未完者量减三分之一”(《大明会典》)。嘉靖朝烧制大瓶、大罐、大碗器型,颇有收获。明嘉靖青花云龙纹大缸(图5),高34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1厘米。广口、方唇、斜壁、宽底,造型古朴稳健。外壁绘两条青花腾云赶珠苍龙,圆睛锐爪,须发张扬,空间衬有万字状云纹和火珠,纹饰朴实庄重,青花料色翠艳微泛紫,呈典型时代特征。这期间御窑厂还烧制了青花狮球纹大缸(图6,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高62.5厘米,口径69.5厘米,器形硕大宽博,绘有狮球纹样,腹部有“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十分珍稀。隆庆朝烧造龙缸“多致坠裂”或“五彩缸样,重过火色,多系惊碎”,都御史徐不得不上疏,请允许减少烧造的数量(《浮梁县志・陶政》)。隆庆朝生产的龙缸传世品有五彩莲池纹缸(图7,现藏日本),口径53厘米,广口、圆唇、弧腹,外壁绘莲花池中水禽嬉戏,纹饰粗犷泼辣,色彩华丽。万历年间烧造龙缸时,因器大难成,在景德镇还发生骇人听闻的惨剧(详下文)。

(三)清代的龙缸

清初,御窑厂恢复生产。顺治十一年(1654年)奉旨烧造龙缸,径面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每烧出窑或塌或裂,三四年造缸二百余口,无一成器。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瑛等俱亲临监督,终不克成(见《浮梁县志》)。可见此前景德镇烧造龙缸的困难程度。康熙朝瓷业生产有长足进步,烧制的龙缸与其他器型一样,胎质细腻,釉色白净,制作规整,造型庄重,而且品种多样,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等。如青花蝉纹缸(图8),高49厘米,口径45厘米,纹样彩绘细腻,用笔挺劲,线条自然,青花料色澄明,浓淡色调柔和。釉里红器不但制作精良,纹饰也极为生动,铜红发色鲜艳,线条流畅清晰。如青花釉里红斗彩云龙海浪纹缸(图9)、釉里红鱼藻纹缸(图10),用笔工致,极精微处仍可见细如毫发的线条,整个纹饰色彩匀净,只有个别处有红料微微晕散,这是极为难得的。在前朝的基础上,雍正、乾隆两朝制缸技艺有了更大发展。不但形制更大,而且彩绘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等;样式更丰富,有绘画式、图案式。雍正青花三星图缸(图11),外壁通景式布局,绘寿星一手持杖,一手捧寿桃,福星怀抱童子,禄星持笏,三星笑容可掬,仪态端详,周围孩童吹笙、骑鹿,嬉戏于苍松山石间。红日高照,仙鹤、蝙蝠在祥云里飞翔。满缸瑞气祥和。雍正青花鹿鹤图缸(图12),通景展开俨然一幅水墨画横卷。以上两缸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用笔或刚劲或柔婉,青花敷料染色清澄明快,特别是人物脸部刻画精致,形象传神,姿态生动。衣纹描法、松干松针、梅枝横斜穿插及山石皴法,都不同于传统青花匠师的技法,具有宫廷画家的画意,或出于他们的粉本。雍正豆青釉刻花云龙纹缸(图13),先在坯体上刻纹样,施豆青釉入窑烧成。青翠莹亮的釉色烘托矫龙翱翔,祥云飘动,有立体浮雕素影浮莹之美。此外,雍正、乾隆时还成功生产了仿官釉、仿汝釉、茶叶末釉、青金蓝釉、窑变花釉(图14)等各种釉装饰的缸,展示了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纵观明清两代龙缸的造型与装饰:明代宣德龙缸凸起宽边,直口外斜,壁斜直,浅腹。正统龙缸直口内斜,丰肩,深腹。嘉靖龙缸有宣德、正统式。明代龙缸装饰均为纹样式,构图匀称。绘制工谨,装饰性强。龙缸风格古朴、敦厚。清代康熙龙缸敛口,圆腹近于钵式。风格圆浑饱满。雍正、乾隆继前规而趋于秀美。形制规整,胎釉纯净,装饰丰富多样,且充满画意,反映了时代的装饰风尚。

三、唐英与“风火仙神”、“佑陶灵祠”

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内务府员外郎唐英抵景德镇御窑厂署,佐理陶务。上任伊始,他“涓吉(选择吉日),谒神祠”(唐英《火神童公传》),即位于御窑厂仪门东侧的“风火仙庙”、“佑陶灵祠”(图15)。“顾瞻之下,求所为丽牲之碑,阙焉无辞。问神姓氏、封号,率无能知者,而《浮梁志》亦不复载。”后来从神后裔所藏家牒中得知神号“风火仙”,姓童名宾,浮梁人。“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派役于民。童氏应报火,族人惧,不敢往,神毅然执役。时造大器累不完工,或受鞭或苦饥羸。神恻然伤之,愿以骨为薪,丐器之成,遽跃入火。翌日启窑,果得完器。自是器无弗成者……相感其诚,立祠祀之。”最后,作者高度评价童宾舍身赴义的悲壮气概:“物之成否,不关一人;器之美恶,非有专责。乃一旦身投烈焰,岂无妻子割舍之痛与骨肉锻炼之苦?而皆在不顾,卒能上济国事而下贷百工之命也,何其壮乎!然则神之死也,可以作忠臣之气而坚义士之心矣”(同上)。事实上,“果得完器”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是,唐英写下《火神童公传》之后,童宾的英烈事迹在景德镇广为流传。

雍正八年(1730年),在寺院墙隅有一只破损而弃置的万历青龙缸。“缸径三尺,高二尺强,环以青龙四,下作潮水纹,墙口俱全,底脱”(唐英《龙缸记》)。唐英见之,派人抬至“佑陶灵祠”,“饰高台,与(御)碑亭对峙。”用意何在?原来看到万历龙缸就联想到火神童公。“盖其人生所服习,死所裁决,虽历久残缺而灵所凭依,将在是矣。况此器之成,沾溢者,神膏血也;团结者,神骨肉也;清白翠璨者,神精忱猛气也。其人则神,其事则创,其工则往古奉御之所遗留,而可不加之珍重乎?”(同上)

雍正九年(1731年)仲冬,唐英题写青花“佑陶灵祠”瓷匾(图16),镶嵌在庙墙门额上。匾长135厘米,宽43.5厘米,厚9厘米,分为四块。在坯体上刻画字的轮廓凸出,填青花料烧成。匾四周青花绘缠枝莲,釉里红写印文,引首印“古柏堂”,款下二印“唐英之印”、“俊公”。

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依《陶冶图》撰《图说》二十条。“祀神酬愿”条云:“景德一镇……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窑火得失皆尚祷祀,有神童姓,为本地窑民,前明制造龙缸,连岁弗成。中使严督,窑民苦累,神跃身窑突中,捐生而缸成。司事者怜而奇之,于厂署内建祠祀焉,号曰‘风火仙’。迄今屡著灵异,窑民奉祀维谨,酬献无虚日,甚至俳优奏技数部簇于一场。”此后演化为每年举行的“暖窑神”活动,形成延续二百年的风俗。庙内有楹帖云:“风也火也,福一方宝地;仙乎师乎,佑万世陶民。”反映了景德镇千万陶工对“风火神”的敬仰。1952年“风火仙庙”改为工人文化宫,1961年夷为平地。

四、 余论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有两个人值得我们对比讨论,他们就是潘相与唐英。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西矿税使、太监潘相兼理景德镇窑务。烧造龙缸时,因器大难成,众工鞭之下,发生童宾以骨为薪的惨祸。到三十年(1602年)潘相在“饶州横恣激变,致毁器厂。(潘)相诬奏(饶州府)通判陈奇可不能捕救,得旨系逮”(《明神宗实录》)。三十四年(1606年)三月,潘相以矿撤觖,望移往景德(同上),“专理窑务。潘相好兴作,拟宸内,委厂事于官吏。下不堪命,人情汹涌。台省交章纠相”(见乾隆《浮梁县志》)。阉竖擅威,众工不堪欺压,义愤填膺,群起抗争,这在御窑厂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古人云:“多陵(欺压)人者皆不在(没有好下场)”(《左传》)。但是,城狐社鼠有所凭恃,故除之犹不易也。最终,万历朝烧制大龙缸没有获得成功,连皇帝陪葬的龙缸还是嘉靖时代的产品。

唐英初到厂署,感到“陶固细事,但为有生所未经见”,陶务诸作,茫然不晓,“日唯诺于工匠之意旨,惴惴焉,惟辱命误公之是惧。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之后“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可出其意旨唯诺夫工匠”,于陶瓷工艺方面“往往得心应手”。对于工匠“赏勤儆怠,矜老恤孤,与夫医药棺,拯灾济患之事,则又仰体皇仁寓赈贷于造作中之圣意,此微末小臣尽力宣劳之职也”(同上)。唐英“深悉浮邑之苦,尽革前明之弊……惟鉴前此董理陶事者之失,冰兢自持”(唐英《重修〈浮梁县志・序〉》)。他以犬马报主的忠诚,“报酬事业榷陶中”,不忘“跳窑事件”的惨痛教训,弘扬童宾舍身赴义的崇高精神。珍护万历损器,传承“火神”的精忱猛气。这样,御窑厂内营造出新的生产氛围。乾隆七年(1742年)奉造御制诗轿瓶时,“时当岁寒,例停工作,众工一经鸠集,欢忭兮来”(唐英《恭纪御制诗碑后,敬赋小诗识事》)。唐英引领众工匠取得多项陶瓷工艺的新成果。有人赞誉“唐窑”:“龙缸、均窑,追绝业,复古制”(李绂《陶人心语・序》)。《景德镇陶录》云:“自国初烧造龙缸未成,至唐窑始复其制,搭民窑烧”(当然,康熙时已有龙缸佳器)。唐窑制瓷工艺达到历史高峰。

篇3

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玉米在追施时坚决杜绝“一炮轰”、只追氮肥的现象,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不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钾肥和微肥,依据轻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分次追施。采用分次追施较"一炮轰"、单施氮肥增产10%以上。重点示范区的施肥技术如下:

一、玉米施肥技术

1、攻穗肥。播种后45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追施攻穗肥。此期正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最大。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50~60%,最好选用碳铵或尿素。亩追碳铵65-8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追在宽行中间,追远不追近。

2、攻杆肥。在播种后25天左右,苗高一尺时,追施攻杆肥又叫拔节肥,能够促使中上部叶片增大,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时期。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20~30%,可亩追适合各区专用BB肥30~40公斤。也可亩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20~3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硫酸锌2公斤。宽窄行播种的田块,追肥要追在窄行中间,追近不追远。

3、攻粒肥。播种后60天左右,在玉米抽丝始期,追施攻粒肥,可以预防玉米后期脱肥,但用量不能太大,只占追肥总量的10~20%。亩追尿素6~8公斤。

玉米的这三次追肥时期可以简单地记为: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另外,在玉米抽雄开花后,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0~200斤喷施茎叶,可以显著提高粒重。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

1、苗期

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和红蜘蛛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危害,玉米被害后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发生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10%菊马乳油2000倍,或25%快杀灵每亩70~8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和粘虫。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所有种子于播种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0升混均后,均匀喷洒在20公斤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地老虎的防治可采有50%辛硫磷每亩0.2~0.25公斤,兑水400~500公斤顺垄灌根;50%辛硫磷或90%的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稀释,拌碎鲜草50公斤,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两个晚上。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旱越严重。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2、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公斤加10~15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它部分仍显绿色.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厘米时出现。缺锌症每亩可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公斤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3、心叶末期和穗期

3.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对于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危害,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3.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以后整个果穗干缩。玉米大斑病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加50公斤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急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

篇4

【芍药花简介】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1、芍药像故乡的小姑娘,从小就吃苦耐劳。它们不计较土地的肥沃和贫瘠,不计较雨水的多少,不论把它种植在哪里,它们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长叶、抽条……

2、芍药的芽儿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红红的,家乡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块块黄底红花的大地毯。

3、4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四五十厘米高,干粗叶茂,一颗露珠儿大小的花蕾绽在枝头上,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

4、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姑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姑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5、芍药花的花期在5月,比牡丹晚开,恰值牡丹花谢才开,俗称"气死牡丹".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有单瓣、重瓣之分。

6、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

7、芍药花的叶子张开了,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一滴露珠。仔细一看,叶子中间还藏着许多小花苞。

8、芍药花开了,浓馥的清香溢满窗明几净的卧室,溢满欢乐的农家小院,溢满故乡的大地。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姑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姑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9、四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一尺多高,干粗叶茂,一颗颗露珠儿大小的花蕾绽在枝头。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家乡的黄土地很快被一块块绿底红花的大地毯覆盖了。一群群农家小姑娘穿红戴绿,来到芍药地里拔草。各色的蝴蝶也纷纷飞来玩耍。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哪是小姑娘。

篇5

据我了解,扶桑花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在我国养殖的范围很广,不仅南方有,在寒冷的北方也有。

我曾去过东北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惊异地发现,当地多数居民家里的阳台和窗户台上均能看到扶桑花那倩丽的身影和盛开的情景。屋里有鲜花绿叶,外边飘着鹅毛大雪,仿佛同时能看到到两个季节的风景,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奇妙的画卷啊!南方的广州和上海将此花作为庭院绿化的树种之一,很少有人在室内养了。扶桑花还受国外养花爱好者的喜爱,如马来西亚、苏丹等国将扶桑花定为国花。扶桑花,别名朱槿、大红花、朱槿牡丹等。为锦葵科常绿大灌木。茎直立而多分枝,树冠远方形,高可达6米。叶互生,阔卵形至狭卵形,长7~10厘米,具3主脉,先端突尖或渐尖,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基部近全缘,秃净或背脉有少许疏毛,形似桑叶。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单生于上部叶腋间,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红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红、黄、粉、白等色。花期长,朝开暮落,落又复开,频开不厌,几乎占有四季的春光。花大色艳,花开量多,夏秋最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可见此花属上品,古人也很喜欢。 我刚开始养扶桑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会儿,我才20多岁。记得那年跟朋友要了两棵小花苗,刚长三四根须,有四五个叶片。为了栽培花苗,我上街现买了两个深黄色的花盆,盆上写着“花香”两个字,挺漂亮的。盆买来之后,从我们家跟前的菜园子,挖了两锹土,还对了点农家肥,便栽上了。当时,显得花小盆大很不对称。放在一楼寝室向阳的窗户台上,几天就给浇点水。养几个月之后,花就长起来了,而且长得有一尺多高,叶片翠绿,给我居住的斗室带来了绿色和生机。每天我下班回来后无数次地去观赏她,好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护,到了夏天已经含苞待放了。接着没有过多久,满枝头开着重瓣红黄两色花(一盆红一盆黄),很像洛阳的大牡丹花。谁看见都说,这花真好看!到了冬天,我就把花移到阴面的屋子里,使它冬眠(其实不冬眠也可以)。过完春节,天暖和之后,便又放回向阳处。大概养了三年,树冠有一米多高,每年夏天都开花。后来,我从白城搬前郭时,因携带不便,送给邻居了。当时很不情愿,也算是忍痛割爱吧。

搬到前郭后,很想再弄一盆扶桑花,然而一直没有碰见品种好的。今年春天,去早市闲逛,无意中看见有两份卖扶桑花的。我走到跟前问:“一盆多少钱?”卖主说:“10元一盆。”“花是什么颜色?”“是红色的。”“花是重瓣,还是单瓣?”“是重瓣的。”听他这么一说,我当时就很兴奋,在心里想:终于又找到重瓣扶桑了。我顺手从兜里拽出一张10元钱的票子递给她,把花捧回了家。把花拿来后,换了一个大点的盆,在盆底埋了许些腐殖的肥料,摆在书房的窗户台上。今年的国庆节过后,花枝上就有绿豆那么大的花蕾了。花蕾一点一点逐渐长大,到了元旦的前两天,花蕾终于张开“小嘴”,等待开放。元旦那天,花枝上的四朵花蕾同时绽放了,真可谓“可见万木尽凋零,独见繁枝新烂漫。”好像这几朵花刻意就等着新年的到来。

红、黄两色大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很鲜艳,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它的象征意义是富贵荣华,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红火。

篇6

一、记住长度的单位及进率,记住常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

在物理课(练习、作业、考试中)要使用国际通用符号,不要再写汉字.

二、认识刻度尺,看清楚它的零刻度线、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图1是一种学生用尺.零刻度线不在尺端,量程是30cm(厘米),分度值是0.1 cm(1mm,即1毫米).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要靠生活经验,大家对1m、1dm、1cm、1mm(以及1市尺、1市寸、1市分)的大致长短,要心中有数;二要会看尺.有的同学认为这尺上标有“cm”的字样,它的分度值就是1cm,这是不对的.要将尺上标的“cm”字样与刻度线下标的数字合起来看:零刻度线之后标数字的第一条刻度线(长刻度线)下标“1”,和“cm”合起来,表示零刻度线和“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cm,而它们之间又分了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才是这个刻度尺的分度值(也称最小刻度值),是0.1 cm.

图2是老式裁缝尺.零刻度线在尺端,量程是1市尺,分度值是1市分.

图3是裁缝卷尺.零刻度线在尺端,尺端固定有金属片,起保护作用.一面是公制,量程是150cm;前10cm的分度值是0.2cm,后面部分的分度值是0.5cm.另一面是市制,量程是4市尺5市寸,分度值是1市分.

图4是钢卷尺.零刻度线在尺端,尺端固定有金属片,起保护作用.量程是3m(也有量程是2m的,不必将尺全部拉出,可由卷尺外壳上的数字得知),分度值是0.1cm.

图5是体育课上用的皮卷尺,量程也可由卷尺外壳上的数字得知,(如有量程是15m的)分度值是1cm.

三、要分清日常生活测量和物理测量.

旧时到布店买布,售货员用竹尺(或木尺)量布是最典型的日常生活测量,这种测量至少有三点不符合物理测量的要求.一是测量工具和记录(报数)用市制单位(市尺、市寸),物理测量要用国际单位.二是测量数据(所买布料的长度)大于刻度尺的量程,售货员采用分段测量(一尺一尺地量)的方法,这在物理测量中是不允许的.物理测量中选用测量工具或测量仪器的量程必须大于要测量的物理量,比如在工厂量大的零件要用大的量具,而不能用小量具分段量.分段量造成的误差,会使各零件难以组装.这一点,对于电学测量更为重要,将量程小于电路电流的电流表接入电路,会烧毁电流表.三是只有可靠数字,即准确数字(几市尺几市寸),而没有不可靠数字,在这里就是估计数字(不足1市分的几市厘).

四、要分清误差和错误.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是在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准确读数的情况下,仍然不能避免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由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测量方法、测量原理等引起的误差.使用分度值是1cm的皮卷尺,只能精确到1 cm,必然存在0.5 cm左右的误差;使用分度值是0.1cm的钢卷尺,就能精确到0.1 cm,测量工具引起的误差就控制在0.05 cm左右;使用分度值是0.01cm的游标卡尺,就能精确到0.01 cm,测量工具引起的误差就控制在0.005 cm左右.要减小这种误差,可以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或采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但再精确的测量工具,也有其分度值,小于分度值的部分,仍然要估计,所以这种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另一种误差是由测量的人引起的.由于不足分度值的部分要估计,而每个人的估计情况不同,同一个人每一次的估计又有不同,所以这种误差同样不可避免.要减小这种误差,就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包括可靠数字和不可靠数字,可靠数字是根据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能读出的,不可靠数字包括估计数字.测量结果必须有不可靠数字,并且只能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例如测量结果是27.3mm,其中27是可靠数字, 3是不可靠数字,mm是单位.

错误是因“违章操作”(如课本第8页图1-5乙、第9页图1-7所示)或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反映在测量结果上,常常是可靠数字部分出现偏差.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

课本第10页练习2:“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记录是: 17.82cm、17.83cm、 17.81cm、17.28

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哪个数值是错的?”显然,第四次测量记录17.28cm是错的.另四次只差在最末一位数字,源于估计的误差,而17.28cm与其他几次测量记录相比,差在可靠数字的毫米位.

五、正确处理求平均值.

上面这道题若是加一问:“正确的测量结果是多少?”就要由四次正确的测量记录求平均值,即(17.82cm+17.83cm+17.81cm+17.81cm)÷4=17.8175 cm.怎样表示这个平均值呢?有的同学认为既然已经除尽了,就应该全写上,于是记为17.8175 cm.这是不对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估计引起的误差,测量中并没有采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因此不能提高测量结果精确程度的等级,即仍然是精确到0.1cm,后面要有并只能有一位不可靠数字.所以总共是四位数字.若是记为17.8175 cm,就是精确到0.001 cm,这不是使用分度值是0.1cm的刻度尺所能达到的.有的同学认为,既然结果是四位数字,除到第四位就可以了,结果记为17.81 cm.这也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除到第五位,然后四舍五入,记为17.82 cm.

六、掌握测量对象末端对准刻度线时的估读方法.

物理测量及记录的要求是统一的,测量对象的末端对准了某刻度线,也要估读,测量结果也要有一位不可靠数字.如图6.

这时,估计数字应是0,结果记为2.10cm.有的同学认为小数末尾的零没有意义,记为2.1cm,这是不对的.这样,最末的“1”就成了不可靠数字,显然不符合所用刻度尺的准确程度.有的同学认为小数末尾再加一个零,也没有关系,记为2.100cm,这也不对.这样,表示小数点后第一个零是可靠的,显然与所用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不符.测量结果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字,不能在小数末尾添零,也不能随便去掉末尾的零.

七、要知道“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条件.

刻度尺多种多样,按分度值分,大体有1、2、5三种.如图1的学生尺、图4的钢卷尺,分度值是1mm,图6的皮卷尺,分度值是1cm,属于分度值是1的;图2的裁缝卷尺(公制部分)前端分度值是2mm,属于分度值是2的;后面部分分度值是5mm,属于分度值是5的.

同学们平时用得较多、读数也最容易的是分度值为1的刻度尺.初中物理要求同学们能熟练使用这种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是针对这种刻度尺而言的.这一点对于分度值是2和5的刻度尺并不适用.关于使用这两种刻度尺的估读和记录,以及使用其他测量工具、仪器(如电流表)的估读问题,初、高中阶段均不做要求.(前面所说的“不可靠数字包括估计数字”,而不说“不可靠数字就是估计数字”,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八、掌握选取测量工具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选取测量工具不是越精确越好,而要看测量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正如旧时所说“衣不差寸,鞋不差分”,裁衣精确到寸就可以了,买鞋就要精确到分.搞装修,量房间的长、宽,用皮卷尺就可以了,安玻璃就得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篇7

适龄男子都要服徭役

你可能听说过秦朝举国皆兵,其实当时实行的是“民兵制”。每一位身高、年龄达到标准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被官府记录在案,编入“役籍”,也叫“士伍籍”,这一程序叫“傅籍”。人们平时在家耕种,当国家有战争或要建设大工程时,官府派出乡一级的部吏、里一级的里典,对照役籍名册,征发那些“当徭”的青壮年,打完仗、服完役之后再回乡。入伍、服役的期限和次数,视需要而定。

征召服役的年龄标准有满15岁、17岁、20岁、23岁等多种说法。比如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显示,墓主人“喜”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第一次服役,按“出生当年就算一岁”的计算年龄习惯,他是从17岁开始服役的。

身高标准则有满六尺、六尺六寸或者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等多种说法,秦朝的一尺约合如今23厘米,六尺六寸约合1.5米。怎么这么矮?考虑到当时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人们的个子可能普遍不高。

个别情况可以免服徭役

也有免除徭役的情况。爵位达到二十级军功爵中的第四级“不更”,就可以不受征发;学室弟子,就是公务员的培训生,也可以免除徭役。有时官府还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允许“复”(免去徭役)。秦始皇巡狩那些年,曾分别迁徙一批百姓到琅琊台、丽邑、云阳,或许是出于补偿、优待,允许这些移民“皆复不事十岁”――十年内不用服徭役。

此外,“老”(老人)、“小”(孩童)、“癃”(残疾人)也可以免于征发。只不过,不要幻想伪装成这些人来逃避徭役,因为这叫“酢(诈)伪”。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已成年的儿童却不上报的、逃避傅籍的、虚报残疾的,里典、伍老都要被罚剃掉胡子;假如你谎报年龄,宣称自己已达到免除服役年龄,要被罚两套铠甲。

如果想逃避服役,买通负责户籍的里典、伍老,请他们帮忙隐瞒行不行得通?对不起,秦朝法律规定,如果他们知情却不举报,同样各罚一套铠甲,和你编入同伍的其他人也每家各罚一面盾牌,更要命的是,你们所有人都要被流放。瞧瞧,打击面这么广,谁会甘愿被重罚来替你瞒报?

报到后就赶紧赶路吧

好了,知道了这些,穿越到秦朝,正值青壮年的你就老老实实地服役吧。你和同伴被里典带到县城――沛县,由一位亭长接管。此公有一副很气派的大胡子,头上戴一顶竹皮冠,但是满脸痞气,他自称姓刘,要求你们马上动身,不得延误。你满心不乐意地问,不先歇一天吗?于是他列举律条让你闭嘴:朝廷征发徭役,如果因为疲劳而不走,他这个亭长就得被罚两套铠甲。所以征发的人数够了之后,就应尽快带到服役地点。

这一路你们走得人心涣散,不断有人逃亡,这让刘亭长大为光火。秦朝有两种逃避徭役的罪名。一种叫“逋(bū)事”,就是拒绝去服徭役地点报到,逃亡者被抓住后将被罚“笞”五十下。眼下这种情况属于第二种罪行“乏徭”,是指在已经接受了上级的面试,和其他更卒一起坐上了车、吃了口粮,甚至赶到服徭役地点之后的逃亡,官府抓到后会笞打更甚。

对刘亭长来说,他必须亲自将这些逃亡者一一缉拿归案,或者至少由亲友代为缉捕,才能免去罪责。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亭长自知没能力缉拿逃亡者,索性召集大家喝顿酒,宣布自己也准备亡命天涯――是的,这就是历史上刘邦落草的原因。

好好干,保证工期和质量

经过长途跋涉,你终于来到了北疆。眼前黄土漫天,定睛一看,一道夯土长龙朝着天边延伸得无边无际,那就是万里长城。而你的任务,就是修建长城。

什么,你说长城不是砖垒的吗?你所熟悉的、如今还耸立在京郊的砖石长城是明长城,秦长城是夯土筑成的,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如今的它只剩一些残骸了。

赶紧干活吧!夯土的时候,你需要和“同事”在选好的位置,把一块块木板拼起来,组成狭长的方框,为了防止方框移动,还要在木板外用木杆将它固定住。方框里盛满土之后,就要抡起夯杵,照着土堆一顿猛砸。等这些黄土被夯得硬邦邦了,这段城墙就算完工了。

怎么,你怀疑夯土城墙的质量?多虑了,它的寿命或许不如砖石墙,但防御力确实不错――夯土墙不会渗水,也经受得住石块的轰砸。魏国大梁城的城墙同样是夯土制成的,秦军灭魏时掘开鸿沟的水来淹城,浸泡了三个月才使城墙垮塌。

当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极严。首先,工头“司空”必须保证工期,他本人承担着重大责任。当时的《徭律》规定,如果开工前他对工程所需劳动力估算有误,造成施工时间超期两天以上,他就得因为“不察”而受罚。

徭役结束后,官府还要对工程进行验收。你也要对自己修建的这段城墙的质量承担责任,保修期至少一年。其间如果城墙出现问题,司空和你就都有罪,你会被抓回来进行维修,保修期可不计入服徭役的时间。

在这样的要求下,你们修建的工程质量极高。由于夯土夯得实在太结实,蒙恬北击匈奴之后修的由陕西通向内蒙的直道,残存路段至今都长不出草来;灵渠用了两千年,现在基本还保留着原貌。

服役期间,并不会被无故虐待

此刻的你可能没有“万里长城有我功劳”的自豪,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工头凶狠的皮鞭使你生不如死,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对远方的妻子――孟姜女的思念。这天,你终于像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那样倒下,惨无人道的工头下令把你埋进长城。失去意识之前,你用尽此生所有的气力,喃喃道出一个名字:孟姜女……

喂,醒醒啊!你确定你穿越到万喜良身上了吗?就算你真是穿越去服徭役了,你的权益也是有一定法律保障的。

《秦律》对于死亡事件非常重视,规定如果有人自杀,家人或邻居不向官府报告就擅自埋葬死者,罚一套铠甲。这显然是为了便利官府确认死因,以免另有隐情。

如果你觉得这只适用于普通民众,你们这些更卒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不妨看看地位更低的“城旦”等劳改犯的境遇。《秦律》规定,如果城旦毁坏了公物,就要被工头抽打,毁坏的公物每值一钱,就笞打十下;价值二十钱以上,就“熟笞之”,放手打个够。

请注意,规定“可以打”恰恰反过来证明不能“随便打”。《法律答问》中有个案例,一个工头无故鞭打了一名劳改犯,导致对方逃亡,工头因此受罚在官府服役,等待逃亡者被抓获。可见,《秦律》对刑徒劳改犯的人身权尚且有所保障,更别提对你们这些普通的服役者了。

为了防止工头们、随便支使你们,《秦律杂抄》甚至还规定,修城墙的人不用干其他工作,如果工头敢支使你干别的,就得罚两套铠甲。假如你真的遇上这样的黑心工头,记住要向监御史举报,由他来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篇8

“养锦鲤其中一个最大乐趣是寻梦。赏锦鲤除可减压之余,每一条鱼也会给你一个梦,期望将来鱼会变成怎样,让美梦成真。”

晚上九点,李智林驾车飞奔在北京京顺高速路上,他要赶去机场接回锦鲤,这是他前几天坐飞机专程去广州订的三尾锦鲤。

让李智林如此牵肠挂肚的几条鱼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观赏鱼,它们是李智林经过无数次甄别遴选出来、耗资三十余万元订购的锦鲤,其中一条是价值高达二十万元的昭和三色锦鲤。

爱上锦鲤

游艇、飞机、名车、豪宅……在这些代表奢华名词的背后,是中国新富生活方式的浮世绘,当这些炫富名词成为中国富翁的业余生活常态时,一些人开始渐渐退隐,转而寻求更为内敛优雅的生活。

锦鲤于是开始登场,它依然奢华,但充满情趣。它的昂贵表明这依然只属于富有阶层,它的优雅则为人带来舒缓宁静的内心。

“我只能算是初级锦鲤爱好者。八年前,给一个台湾商人做设计时看到过锦鲤,从此就中了锦鲤的‘毒’,开始在鱼缸里面养,可是总觉得不过瘾。”李智林说。五年前,购置新居时,他特意挑选了一楼,在近二百平方米的住房辟出一块地方做室内鱼池。设计师出身的他,给自己设计起居室来,毫不含糊。他在客厅的一角,围着厅中一个突出的直角,做了一个玻璃池。由于要围住直角,无法做整体的玻璃池,他把玻璃和地面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L型,过滤是用一个水泵把水打上去,让水从页岩上流下来形成一个瀑布。“水流潺潺,美鱼相伴,身居闹市,却有种身在乡野的感受。”李智林说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每个季度,我都要飞到广州去选几条锦鲤回来,虽然每次空运都让人担惊受怕,但这也是养锦鲤的乐趣之一,看到自己喜欢的锦鲤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自己身边,心里会很满足。”

李智林自己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所存积蓄一部分用在了养锦鲤上。“从购买锦鲤,到喂养锦鲤的饲料,还有修缮这个玻璃池,前后几年,花费大约有二百万元吧。”其间,也遭遇过上好的锦鲤一夜暴毙的痛苦,也有养的锦鲤渐渐不尽如人意放生的惋惜,不过什么都比不过他坐在客厅,看着锦鲤在身边悠然自得的快乐。

有内行人估计,李智林的这一池锦鲤应该价值有四百万元。

游动的艺术品

据说在2006年北京举行的一次锦鲤拍卖会上,一个参观者忽然问:“这鱼多少钱一斤?味道怎么样?”引得周围玩家哈哈大笑,拍卖师解释说:“这是观赏鱼,不能吃,鱼肉的味道还不如草鱼呢。”而一尾“红白丹顶”寓意鸿运当头的锦鲤当时以99万元的高价竞拍。

一尾鱼何来那么大魅力?或许还要从国人对鱼的特殊情感说起。

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楚襄王得知孔子喜得贵子时,便差人把自己的一尾爱鲤赐给了他,孔子为表达感激之情,遂为其子取名曰孔鲤。也就是说,锦鲤鱼长久以来,都是达官贵人的“座上客”。

“一般的观赏鱼都是划一的花纹,顶多只有雌雄之间稍有差异。然而锦鲤的花纹多变,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花纹。因此,能令人觉得自己所拥有的锦鲤为全世界绝无仅有,更能满足人的占有欲。如果说书画古董是静态美,那锦鲤之美就可说是动态的。”李智林说,“闲来无事,坐在客厅,听一曲巴赫,再看着身边悠然翩飞的锦鲤,那真是最好的享受。”

锦鲤不仅独处时具有美感,群游时的美尤其绝妙。锦鲤色彩常受环境的影响。朝夕、晴雨、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变换,能使锦鲤的色彩变化多端,因此更能勾起爱好者的兴趣。锦鲤具有白、红、青、黄、紫、蓝、黑、金、银等多种色彩,可以与锦绣绸缎媲美。“锦鲤的变异性很强,而且随着饲养环境的改变,它也会变化出不同的色彩,随时会给主人带来惊喜也是它深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北京鸿羽养殖场主人翁羽说。

翁羽介绍说,锦鲤的寿命很长,因此也被人称为“游动的艺术品”。锦鲤寿命一般可达70年,稀有品种的寿命则超过百年。据记载,日本有一尾名称“花子”的绯鲤,出生于1751年,死于1977年,共活了226年,见证了祖孙三代家庭的喜怒哀乐,可谓锦鲤群中的“老寿星”。

锦鲤之乐

当人们将几十万、上百万元投到这些鱼儿身上的时候,每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锦鲤的优雅与闲适能够带给他们心灵的宁静与悠然。

“锦鲤通人性,如果我出差几天,回来再到鱼池旁,这些锦鲤都会很快聚拢过来,好像在问候我,那种被依恋的感觉很温暖。”刘斯良有些不好意思,“这种感觉很久不曾有过。在商场上,我承认有时会寸土必争,可是只要来到鱼池边,就觉得自己一下子放松很多。”

锦鲤除了色彩变幻无常的美丽外,它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它只会长到两三寸长;如果你把它放到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它能长至六寸到一尺长;放进大一些的池塘,它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把它放进大湖之中,让它不受限制地充分成长,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到近三尺。锦鲤能长到多长,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锦鲤不仅以其美丽让人愉悦,它们能让我忘记烦恼,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李智林边说边给池子里的锦鲤喂食,一把饲料撇下去,许多鱼跳了起来,吃到食又“咕咚”一声掉下水,画面从刚才静默的水彩画变成了流动的3D画面。“锦鲤有一种淡定的气质,它游姿豪迈,从容不迫,颇具王者风范。”李智林有点开玩笑地说:“自从养了锦鲤之后,好像我的心气儿也提高了不少,在生活中更从容了。家人常和我我开玩笑,说我变得和锦鲤一样风度翩翩了。”

“亿里挑一”的极品

据介绍,有眼光的投资人一般赶在小鱼苗刚刚孵化出来就来选购。为了更有把握,许多人会购买7至8厘米的锦鲤苗,这个时候的锦鲤就能够在花色和图案上看得更清楚一些。小的鱼苗5000元就能买1万条,但花色和图案精美的A级锦鲤一条就能卖几万元。

一般情况下,在1万条锦鲤中,能达到C、D级的锦鲤有30%,能达到B级的有5%左右,能达到A级水平的也就是一两条,剩下的全部是垃圾鱼。而售价在几万元的锦鲤,在1万条A级锦鲤中最多能选出一两条。那些售价在几十万元的锦鲤,都是从上万条A级锦鲤中精选出来的,1万条A级锦鲤中最多能出现一两条这样的精品。据悉,锦鲤共有红白、昭和、大正、黄金、白金等13个大类,颜色鲜艳,边界清晰无过渡色、图案精美的是其中的上品。

任何两条锦鲤的图案都不一样,这使得锦鲤观赏和收藏价值大大增加。而同样的锦鲤在不同的人看来,意义会有差别,给出的价格也有不同。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向军介绍说,就像赛马都有“家谱”一样,那些售价在几十万元以上的锦鲤也都拥有自己的“家谱”。每条名贵的锦鲤都会有证书,显示它的“血统”,证书上还会显示它参加过哪些重大的评选会,获得过什么样的奖。“我们去年有一条锦鲤,本来是想做鱼种用的,但是买家看上后非常喜欢,最后30万元成交。这样的锦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什么是锦鲤?

锦鲤是一种彩色鲤鱼,因其鱼体表面色彩鲜艳、花色似锦,故得其名。锦鲤是红色鲤鱼的变种。我国饲养红鲤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非常普及。红鲤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这种鲤鱼会发生色变,根据红鲤容易变异的特点,经过选种,人工改良为绯鲤,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初称“色鲤”、“花鲤”,后改称“锦鲤”。1804年―1829年间,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饲养,成为皇宫贵族的观赏品,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鱼”。

锦鲤在出现绯鲤浅黄、别光等品种的基础上,经进一步选育,到日本明治年间又培育出黄斑锦鲤,大正年间培育出大正三色,昭和年间培育出昭和三色等名贵品种。1906年日本又引进德国的无鳞“革鲤”和“镜鲤”,与锦鲤杂交,培育出德国黄金、德国红白、秋翠等革鲤品系的锦鲤。日本饲养锦鲤有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至今已培养出100多个品种的各色锦鲤。

怎样选购锦鲤?

锦鲤要求体形端正,雄健,无外伤和出血等病状,色泽要浓厚、纯正,花斑如果形成具有一定艺术性图案者更佳。此外,要观察鱼身上有无白点、白色绒毛、血丝和溃烂等病状,再看胸、腹、尾鳍是否齐全,游动时是否欢畅活泼,有无翻滚、侧卧、倒立或沉底现象。不健康的鱼不能选。

篇9

有时候,我也会站在屋檐下观看下雪,或者整个人走到院子里呆上一阵,我想让伊犁的雪知道,这个冬天有我这样一个人来到了这里,有我这样一个人喜欢它们,喜欢呆在这里看它们漫天满地地落。

这时候,往往连续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月―――都没有人在马场的小路和野地上走动。房子外的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20多度,连呼出来的气息都结成冰了,但是我们的生活依然像所有的马场人一样清静和休闲。那些日子,我常常一整天守候在保持着旺火的炉子前,时不时地翻动着上面烤着的几片馍馍,或者躺在被炉火烘得热乎乎的大炕上,一边吃着烤热了的馍馍,一边看着电视,和他们东一搭西一搭地聊着话儿,也经常喝点儿散酒,有时是桑葚酒或者玫瑰香,小矮桌上的菜大都是入冬前十来天便已宰好腊干的鸭子或者鹅,有时也有羊肉,还有地窖里拿出的洋芋、青萝卜和大白菜,明月或者她妈妈偶尔也会炒上一份大盘鸡。通常和我一起喝酒谈天的是老岳父和光旭,我常常在抿下一口酒夹了一块肉之后,边咀嚼边悠闲地抬头仰望房顶,这时候,我看见了屋顶灰黑的苇席和椽木,眼光往下时我又看见了墙壁上的石灰墙一窝一窝地露出的泥坯。我轻轻地拨着壁炉里的火,偶尔添加几块柴火或者牛羊粪饼,竟然感到十分自然和惬意。尽管冬日里没有春天鲜艳的花朵,但是这温暖的火就是好看的花朵,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不是有一句谚语吗,他们叫“火是冬天里的花朵”,比喻多么形象,也多么准确。冬天烧火炉的感觉比城里放暖气的感受不知要好多少,暖气尽管很方便,但是房子里太干燥闷热,烧火炉的时候,炉上放着一壶清水,房子暖和的时候,壶里的水也“噗噗”地开了,水沸腾后弥漫的蒸汽正好中和了房子里的干燥。就是烧火炉吧,也有烧煤炭和烧牛羊粪饼的区别,烧煤炭空气带着一种硫味儿,有点难闻,还容易不安全,烧牛羊粪饼呢,房子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草熏的味儿,牛羊粪饼慢慢燃烧分解,给温暖的家再增添一股自然温馨的氛围,这氛围又让我们怀想家园是多么避世遥远,让我们想起一些原初的东西。按照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如果你不记得暖气来自何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块劈开的好栎木放在壁炉的柴架上。尽管我的城里恶习不会到达如此地步,但我也的确这样做了。偶尔我还会走出房门踩着嘎沙沙响的厚雪去院里提水,手里拿着点燃的柴火先把被冰封冻的水龙头烤暖,接着拧开开关便看到了白花花的水流,伴随着哗哗哗的流水声。

这一年,新房子还没有盖。新房子盖好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了。而我们那时候住的房子在马场上的确属于比较破旧的房子之一,但是因为我们在这么寒冷的冬天从遥远的南方回来了,老老少少一家人聚合在一起,欢声笑语就是一种暖流,所以冬天虽然寒冷,房子虽然破旧,但是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一种幸福和温暖。

这年冬天,这样悠闲的日子我们只度过了两天之后,便感到了房顶上的沉重压力―――厚厚的积雪已把苇席和泥土混杂成的房顶压得沉甸甸的,大家都有一种担心,害怕雪再大会把泥土培成的房子压塌了。幸好第三天雪变小了,变成了星星粒粒稀稀落落的小冰晶,时而也全部显停,这时候,我们便走出房子来瞧瞧。我们看见,高高的雪堆满了砖砌围墙,像一夜之间谁给我们加了一道白色掩体,足足有十五厘米高。院子里的积雪已大约有两尺多厚,雪冻成的冰凌倒挂在果树枝上,倒挂在房檐下,房子顶上的积雪也有一尺多厚,是该扫掉房顶上的积雪的时候了,要不,雪再下大屋子就有倒塌的危险,老人还告诉我,有几个懒人,雪在房子顶上积压很厚的时候没有扫掉,雪化了草泥做的房顶上雪水全渗进了房子。这时候,我们 必须首先保住整座房子,办法是戴上棉手套,先拿来梯子直靠房顶,然后爬上去用木推子推,再用扫把扫。那天,我和光旭、天祥都上了房顶,岳父母和明月绕到后院墙边,岳父母在房子底下看着指挥,明月也上了一把梯子,把我们推过去的积雪用木铲子铲下来,然后再用大扫把清扫干净。推下的雪堆在抵地时发出“砰砰”的声音,每推下一堆都有一种轻松感。这一次,我们从房顶上铲下扫下来的积雪成了一道足有1米宽、2尺高、30米长的银色长城。接下来便是爬犁子在发挥作用了,银色长城被爬犁子一趟又一趟地推运到院门外,终于与院子里的积雪基本持平。

我们在房顶上扫雪的时候,四周的邻居也在房顶上劳动着,互相之间说笑,讨论着这雪下得多大积得多厚,一堆一堆的雪在落地时发出“砰砰”的声响,四面都听得到,因为四面都有人在扫雪推雪。本来还觉得冷的身体,半个小时后就微微发热,看着雪,闻着雪,推着雪,呼吸着大平滩加乌尔山上吹下来的清凉新鲜的风,只觉得头脑清爽,精神振奋。若干年后我很难再扫一次雪了,因为许多时间都在南方,冬天的时光很难再看到雪,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爬上房顶扫雪,左邻右舍谈论着雪,闻着雪的味道,看着雪的飞扬,吹着天山雪风,那是多么值得留恋的一幕啊!

房子的危险解除了,下一步便是打扫门前的积雪,一直扫到院门口,沉重的积雪在扫雪板的一推一扫的连续动作下终于挪到两边,在院门口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一条银渠一样的小路直通门口。接着,我们又从院门口扫到厕所,为的是减少我们如厕的麻烦。

接下来,便是开通屋外的道路了。拉开院门,我才看见积雪已经把门封到了门的一半高,雪墙外的路上已经有几个邻居在自家院门前铲雪,他们挥舞着铁锨扬雪的手臂一上一下地动作着,活像一场热火朝天的劳动。门口的雪还很暄,不怎么瓷实,几个人从院门口往外,居然出一条雪道,最终也把路连通了。然后,我们一人一把铁锨,把雪道扩大延长并且跟左邻右舍连通,最后跟门前的大路连接上。雪积得很多很厚,但是我觉得这雪在已经恢复了瓦蓝的天空衬托下,显得特温暖,特温柔,把寥廓的马场装扮成了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银色世界。

这年冬天,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房子或者院子里度过的。在北方过冬与在南方过冬的确有天壤之别,北方的冬天真正是严寒和大雪的固有范围。南方的冬天大多不能叫做冬天,最多只能叫做北方严冬的势力范围,而且这势力范围是可以机动的,有些年份会大点,有些年份又会小点。在北方过冬你不能经常骑着摩托车到处瞎跑冒险,更多的时候你只能够像我在上面所说的呆在房子里,聊天喝酒吃菜打牌什么的,就连晚上拉尿也要在炕脚边放上一个尿盆。

篇10

国体育游戏形成的本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击壤游戏起源甚古,经历代演变,名称不

一,发展形态多样,如“抛 ? ”、“飞 ? ”、“打瓦”、“ 打尜”或“打拔”等,具有浓厚 的娱乐情趣。现代击壤的流传也出现了很多版本,如“触瓦儿”、“逮柴”、“打皇帝”等 ,击壤的游戏功能依然存在,其作为锻炼臂力、增强体质和技巧技能的一种方式仍然被保留 了下来。

击壤之戏属于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击壤是一种就地取材 、启智为主的我国民族自有的游乐活动,对它的发掘创新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游戏文化,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传统娱乐文化的熏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 社会建设。

关键词: 击壤;多样式发展;投掷游戏

中图分类号: G80-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 1007-3612(2011)05-0040-04

The Remains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Sports Jirang

CUI Xuemei1,WU Guangyuan2

(1.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Langfang 065000,Hebei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As the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a sports games,Jirang game is rooted in t he broad and rich soi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is rich in content an d character.As the origin of China’s sport games,Jirang is rich in content an d features.The origin of Jirang is quite remote and it has been developed in ma ny generations,its name is various and its form is diversified such as “Paotuo ” “Feituo” “Dawa” “Daga””Daba” and so on.It has a strong recreationalfeature.Today,Jirang has many versions,such as “Chuwa” “Daicai” and “fig hting” “the Emperor,” and so on.The feature as a recreational game still exi sts today.And it is preserved by as a way to exercising the force of arm and en 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and skills.Jirang is a national recreational game whic h only needs the local devices to play and it is good for the brain training.It 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s good for the building socialism gaming culture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enables young people to be close to the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And i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 iviliz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Key words:Jirang; the multistyle development; throwing games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击壤有着较深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万物平等的自 然本原思想。其起源甚古,经历代演变,名称不一。它是一种老人和儿童都喜爱的娱乐民俗 活动。合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不仅对民族传统体育等非 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利,而且对弘扬、继承、发展北京人文奥运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 什么是击壤

汉语字典解释说:击壤是古代一种投掷游戏。“壤”为前广后锐的木板,长1尺4寸,阔 3寸,形如屐。游戏时先侧一壤于地,在距三、四十步处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胜。为尧时 老年人盛行的娱乐活动。[1]

2 击壤的源起

临汾市东北五里处,有村曰康庄。村东有一古老的石碑,上书“击壤处”。 我国古代 典籍中多处有关于“尧民击壤”的记载。据《帝王世纪》中记载:“尧时有壤父五十人,击 壤于康衢,或有观者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壤父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 力于我何有哉!”[2]晋人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壤夫者,尧时人也。帝尧之 世,天下 太和,百姓无事。壤夫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夫曰:'吾日 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与我哉!”[3]《群书治要》卷十 一引《帝 王世纪》)云:“吾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有何力于我哉?”由此 可见,早在原始时代,击壤就已产生,当时它是一种乡村野老玩的“土俗之戏”。[2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击壤》条引《释名》(一说东汉刘熙撰)日:“击壤,野老之戏也 。”[4]

那么,所谓“击壤”究竟是一种什么游戏呢?击壤,其实就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投掷 游戏。击壤的产生大约与狩猎有关。远古时代,人类用木棒打野兽,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 时便要练习。后来,狩猎工具得到改进,有弹弓和弓箭,不再依靠木棒掷击野兽。这种练习 便演变成一种游戏。

3 击壤的流变

击壤之戏,起源甚早。其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远在帝尧时代已经流行。如果 从传说中的尧算起,到现在至少有4 000年历史。传说中的唐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而唱 击壤歌。歌词云:“吾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有何力于我哉?”( 见《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据《风土记》和《艺经》记载,这是一种流传已久 的游戏。此歌早见于王充《论衡•艺增》,文字略有不同,载云:帝尧之时,“有年五十击 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尧何等力!’”[4]三国时,吴盛彦曾在《击壤赋》中说:“论众戏之 为乐,独 击壤之可娱。因风托势,罪一杀两。”“罪一杀两”,[4]是说击壤的方法或规则 ,其详细内容不得知。

晋南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上古时代圣君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地区。《左传•孔疏 》称“尧治平阳(今临汾),舜治蒲坂(今永济),禹治安邑(今夏县)”;《通典》称“ 尧初都蒲坂,后都平阳”,又称“安邑为尧舜旧都”,等等。“击壤”流行在晋南乡间、被 称作“打缸”。“打缸”又称“砸缸”“叩缸”,是一种竞技比赛,参赛人数一般为三四人 ,或者多至五六人亦可。赛具“缸”是较为方正的半截砖,每人各执两块。晋人周处《风土 记》说:“击壤者以本作之,前广后锐,长可尺三四寸,其形如履。腊节,童少以为戏,分

部如 搏也。”[2]这条记载与前面,所引《艺经》的意思相同, 都是说击壤的方法和规则 及用具。据文献记载,皇甫谧就与人击壤于道。如《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击壤》条下 说:“玄晏(皇甫谧号玄晏先生)日:‘十七年与姑子果柳等击壤于路。’南北朝时期,北 朝有一种“打蔟”的游戏。[4](《北史》:“自魏氏旧俗,从正月十五日夜为打 蔟戏,能中者即时赏帛。”“蔟”通“簇”,即竹板。《北齐书》就记作“打竹蔟”。

“击壤”赛具由“木制履形”演变为砖块,于隋唐时代已见记载。《隋书》卷十五说: 隋炀帝曾令乐工白明达造新乐,创制《藏钩》《投壶乐》《掷砖续命》《斗鸡子》等曲。显 然是为“掷砖(击壤、打缸)”“投壶”“藏钩”“斗鸡”等种种游戏所配制的乐曲。故可 知当时“击壤”之戏已开始演变为“掷砖”了。到了宋代,“击壤”游戏演变成“抛 ? ”,明代就开始叫“打瓦”了。宋元以下,“击壤”又被称作“抛 ? ”“飞垛”(古代又称砖为“ ? ”或“垛”),“抛 ? ”的“ ? ”音“tuó”,就是“砖瓦块”。据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之二 十“击壤”和明杨慎《 升 集》五八“抛 ? ”载:古有“击 壤”,以抛掷薄块为戏。

清赵翼《瓯北诗钞》“春醒”有句:“自笑童心除未尽,拔河抛垛尚能嬉。”?杨慎在 《丹铅余录》卷九,也有相类的记载,并接着说,梅尧臣《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诗有“‘ 窃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 ? 。’或云起于尧民之击壤。”清周亮工《 书影》: “秣陵童谣有'杨柳黄,击棒壤'。”用于投掷的壤木则由鞋形变为圆形的棍棒状。[5 ]

20世纪60年代,上海热衷于玩一种“笃棚门板"游戏;都是由击壤演变而来的。击 壤 在当展出数十种不同种游戏形式及名称,如“打瓦”、“触瓦”、“大皇帝”、“逮柴 ”、“冲呆子”、“飞 ? ”、“打拔”等。而蒙古族把这种游戏叫“击古 尔”或“打髀石 ”(“髀”音bì,即大腿),在维吾尔族也叫“打髀石”,回族称为“打瓦“。击壤现在 主要活动区在我国中小城镇及乡里之中。一些中小学校还把这种游戏引进体育课堂,2008年 ,打瓦游戏(击壤演变而来)被山西省选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也加大了保护 力度。

4 击壤在当代民俗中的遗存

发展至今击壤的形式或简或繁,形成了丰富的游戏内容,具有完备的游戏规则及比赛形 式。不同地区的玩法各不相同,但大同小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它有着广泛 的趣味性,内容生动活泼、轻松;规则简单易懂可变,开展的随机性大;多为集体性游戏, 需要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多在开阔的田野空间中进行,儿童自由玩耍和嬉戏;不需要特 制的玩具或只需要很少的特定游戏材料,等等。较为人们熟悉的一方面,如“打瓦儿”、“ 打皇帝”、“飞 ? ”等,即以砖瓦替代壤木。另一方面,其原始形态亦长流 不竭,如“逮柴”、“打拔”、“打筹”、“冲呆子”等,“赛具”仍然是木制。

4.1 赛具为砖瓦的击壤 赛具为砖瓦的击壤,游戏形式包括“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现主要流行于我国北 方部分及少数名族地区,也是击壤在当代流传最广的一种形式。打瓦的动作五花八门,名称 也各不相同,如“打瓦儿”、“触瓦儿”、“打皇帝”、“飞 ? ”等。不同 地域及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游戏形式。

4.1.1 ”打瓦儿”

4.1.1.1 山东省的打瓦儿游戏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 000多年前,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击壤经历代传承和发 展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多种的游戏形式,多流行于青岛、潍坊、淄博、烟台、 济宁及临沭县等。根据资料及地方人的口述整理出最具代表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武瓦” ,另一种是“文瓦”。

“武瓦”游戏开始时,分为对等的两组玩。在地上画两条间距为4 m的线,“锤子剪刀 布”决输赢分出先后以后,一方的人将瓦直立在线上,另一方的人站在对面的线外,开始按 每轮的“名堂”进行。整个过程要唱一段有趣的歌谣:“小鏊子,三条腿,吱咂喝露水”肘弯夹一瓦:“挎着黄蓝剜荠菜,问问剜来没剜来”,“烟嗒杆,三尺三,我在当中蹲半天 ”这个是要在去回的中间蹲“半天”的,歌唱不能停歇,看谁在半途蹲的时间长谁就获胜。 “肩膀抗窝窝”在肩上放瓦,然后唱着去打地上栽的瓦。头顶瓦走到瓦前把瓦打倒,再倒退 着回去,当然还要唱着歌。后头顶则要头顶瓦迈过所立之瓦然后头后倾让瓦从头顶滑落再打 倒身后所立之瓦。[6]

4.1.1.2 河北省唐山的打瓦游戏 唐山“打瓦儿”游戏又称“触瓦儿”、“当瓦儿”。取“八砖”的四分之一或半截火砖 作为游戏的戏具。分单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种。单人项目是,游戏开始前先在地上画四道杠 ,每道线间距为2 m,“锤子剪刀布”决输赢分出先后以后,一方的人将瓦直立在线上,另 一方的人站在对面的线外,开始游戏。集体项目的打瓦场地一般长7~10 m、宽6 m;队员为 8人,分两队,每队4人。打瓦场地内有5根杠线,运动员在五条杠线之间根据运动规则做11 步动作,前五个规范动作每完成一个计1分,第六、第七个动作各计1.5分,第八至第十一 个 动作各计2分。两支队伍轮番上场,以积分多者为胜方[7]。集体项目的打瓦游戏 的游戏形式和我们后面要介绍回族的“大瓦儿”玩法略有相同。

4.1.1.3 山西省打瓦儿游戏 击壤在山西亦称打瓦,流行于吕梁市及永和县民间。永和县2008年申报了打瓦游戏为陕 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全面保护了这一文化遗产。但击壤游戏传承比较 完备的是吕梁市,具体介绍如下。打瓦儿分两组,各自都准备一块砖块或是扁平的石块叫” 瓦儿“,玩时在一块平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一组的人将自己的石块立在一条线上,称为被攻 方,另一组的人站在另一条线上称为主攻方。玩时主攻方将对方的石块打倒为胜。直到打完 每一节,到十一节都打胜了就算该组胜了。[8]

4.1.1.4 宁夏回族的游戏――“打瓦儿”[9] “打瓦儿”在宁夏地区发展更加完备不仅流行于民间而成为宁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的重要的比赛项目,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打瓦场地一般长7~10 m、宽6 m,打瓦场地内 有 5根杠线;裁判和记分裁判4人,打瓦队分甲、乙两队,各队队员20~28人。运用的器材,是 使用过的废旧缸或盆片。游戏步骤分:开攻、三夹骨、二盘盘、绞骨、后掏打瓦、跨马、内 掏打、单腿跳左右内掏打瓦、头顶皇冠打瓦、转体打瓦。

4.1.2 “打皇帝”[10] 北京“打皇帝”是丛击壤游戏演化来的另一种投掷砖头的游戏。游戏前在地上划一条线 ,前方十几米处竖着摆放几只砖头,分别为皇帝(1个)、皇后(1个)、宰相(1个)、大 臣(2个)、侍卫(2个),参加游戏的人依次用砖头打击,打到不同的人物,会得到不同的 分值,当砖头全部被打倒后,计算各人得分。总分高者胜。参加者可以有三次机会,砸倒“ 皇帝”者是第一赢家,砸到“茅坑”的是输家,要受罚。皇帝、宰相等依次享有“处罚权” 。最后各居所位,由皇帝发话,对“茅屎坑”进行体罚。“打皇帝”游戏很多地方、很多民 族都玩。只不过玩具不大一样,有用砖瓦石块,有用骨头,游戏的名字稍有不同。

4.1.3 “飞 ? ”[7] 在广州人玩的“飞 ? ”游戏也是击壤发展的另种形式,分

尾和有尾两种。 ? ,即为瓦石。抛 ? 即明代的打瓦之戏,也

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戏乐,源于古之击壤,分 尾是用绳子绑住砖瓦的投掷游 戏或小孩子玩耍的工具。一种“有尾飞 ? ”就是在砖瓦上绑上一条绳子,在

水果成熟季节,往树上投掷,摘水果吃。“有尾飞靖”的另一种用法是许愿。人们将自己愿

望写在纸条上,用红布条绑在“有尾飞 ? ”上,然后往许愿树上扔。“

尾飞 ? ”就是游戏者用瓦片在池塘、小河、湖边往水面上 扔,看瓦片能在水面上跳几下。瓦片在水面上跳次数多者为胜。

4.2 “赛具”是木制的击壤 “赛具”是木制的击壤,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且游戏过程完全可以自主,颇 能激发游戏者的兴趣,故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以投掷命中为标的的基本特征始终没有改变。 4.2.1 “逮柴”[7] 天津有一种“逮柴”(音daicai)游戏,是以抛击劈柴桦斗输赢,又叫“打彩”,也有人 写作“打材”。把木条放在较远处,用另一根木条去砸,以被砸木条以特殊形式翻转为胜利 标志的游戏,讲究技巧,胜者将所砸木条据为己有。初时为赢生火之木材,后来范围扩大至 家具建筑等用木材,现此游戏已极少有人玩。玩时在地上用粉笔画一条线,孩子们通过石头 剪子布,赢的一方把劈柴放到一条线附近,输的一方负责用自己的劈柴击打,如果将对方的 劈柴打到线外就算赢,赢的一方可以将对方的劈柴归为己有。其技巧主要在于打击的力量和 角度,当然在材质的选择上,硬杂木或者树根。

4.2.2 “冲呆子”[7] 在江南一带有一种叫“冲呆子”的游戏。一群学生相聚。各自在三四十步外用一青砖或 红砖竖立。然后手拿半截称之为“大老”的砖,奋力投掷,击中对方竖立的砖为胜者,败者 则跪在自己的大老上,直到游戏结束方才“解放”。在上海有一种“笃棚门板”游戏。“笃 ”乃沪音,意为“投掷”,该游戏亦从击壤演变而来,只是壤棍变成了似扑克牌盒子形状的 木块。

4.2.3 “打筹”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有“打筹”之戏。2007年申请了广东省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11],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和传承。游戏时,在一块平坦地面的一 端,挖一个 二三厘米深、四五厘米长的小坑,所用器械为一长一短的两截木棒,长的叫“筹公 ”,短 的叫“筹子”。玩时通常分两组,每组二至四人,分两个程序,第一程序是:先由一组人轮 流用“筹公”将横架在小坑上的“筹子”戽出去,另一组人在前面守候,若“筹子”被接, 持筹者被淘汰,轮到另一人;若“筹子”落在地面上,对方拾起,派一代表向横架在小坑上 的“筹公”掷去,击中,持筹者被淘汰;若击不中,持筹者接着进入。第二程序:“打筹” (敲击“筹子”)。打筹时,持筹者弯腰用“筹公”将斜插于筹坑里的“筹子”敲击弹高,再 用“筹公”将它向前撞击,击出去以多少丈多少尺累计距离,作为各组的积分,以积分高为 胜;最后胜方罚败方,其做法是:胜方派代表把筹子击多远,败方人员就收起一条腿,独腿 向前跳跃多远。

4.2.4 打尜 打尜时取10~15 cm长的木棍两端削尖便成“尜”。一般分两组,就地画一方框为“城 ”。各组选一人站“城”内,轻捏尜一端,把尜放在“城”里,用一尺余长木板将尜用力打 出,尜落点远者那组先正式开打,另一组为接方。游戏时,把尜放至“城”口,然后两组人 轮换打尜。其打法:用木板敲击尜的一端,使尜蹦起,迅速挥动木板将尜用力击出。一人打 空再换一人接着打,最后一人打空时,另一组人则急忙拣起尜往回扔。打尜方则一边快速向 回跑,一边可伺机用木板阻击抛掷在空中的尜。跑回“城”边,挥动手中木板,不让对方将 尜扔进“城”内,若扔进“城”内,则两组交换。若扔不进“城”内,打方可继续向前打第 二轮。直到接方再也无法将尜扔进“城”内,接方就认输。[12,13]

4.2.5 打拔 如今之称之为打拔游戏,击者将长约三四尺的一根木棒持于手中,将另一根长约二寸、 形如枣核的木棒置于地上:用手中的长木棒敲击地上的短木棒 的一端,使之飞起,再用力 击之,使之飞远:以近者为负。负者需大声呼“ ? ……”,边呼边跑,一口 气把胜者击出的 短木棒拾回来。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兴趣。游戏和当今的女子垒球多有

相似之处,该种形式的击壤游戏在多存于乡间邻里中。

5 结束语

中国上古时代击壤之戏,属于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至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赛具为砖或者瓦片的击壤, 如“打瓦儿”、“触瓦 儿” 、“打皇帝”、“飞 ? ”等;另一种赛具为是木制的击壤,如“逮柴”、“ 冲呆子”、“打筹”“、“打拔”、“打尜”等。 就地取材、启智为住击壤游戏现 在主要活 动区在我国中小城镇及乡里之中。一些中小学校还把这种游戏引进体育课堂。发展动态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这一古老的游戏已经消失或者面临生存危机;二是游戏规则及玩 法发生了变迁;三是游戏的的形式成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在线汉语字典 .

[9] xjyl.省略/Article/ShowArticle.aspx ArticleID=8205.

[10] 刘仰东.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红底金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

[11] bbs.省略/viewthread.php tid=70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