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试题范文
时间:2023-04-12 09:0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考试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具体等级与分数区域关系如下: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到100分之间)。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到96.99分之间)。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到91.99分之间)。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到86.99分之间)。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到79.99分之间)。
篇2
摘 要:本文使用实验法、观察法和访问法研究了London与Washington D.C.成年白人汉语普通话语音缺陷的异同,探究了其成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有所区别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汉语语音 英语口音 缺陷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正在不断地走向科学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现就在于对教学对象区分的不断细化。比如区分海外华侨华裔和纯粹的外国人,在纯粹的外国人当中又进行国别化的区分等等。这样做无疑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研究的不断深化。笔者本次研究了来自London和Washington D.C.的成年白人的汉语语音偏误和缺陷。之所以做这一项研究,是因为笔者和多位同行在教学中都发现来自两地的学习者在汉语语音偏误和缺陷方面有着细微的区别,而即便是在生源地相同的学生内部,不同人种之间的语音偏误和缺陷也不尽相同。“语音缺陷是在同一音位范围内同标准音相比音值不准,有差距。”[1]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语音缺陷,体现为发音不够准确,但还没有把普通话里某个音读成另一个音。这里的“音”,指的是音位。语音缺陷与语音偏误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会引起辨义上的问题,后者则影响辨义。在以往的科研中,对语音缺陷的探究多集中于言语矫治领域和普通话测试领域,如毛世桢、叶军(2002),孔江平、胡炜、傅民魁、周彦恒(1998)等等。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此关注较少,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认为对外籍汉语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过高地要求他们的汉语语音水平;其次,有很多同行认为外籍学生达不到很高的汉语语音程度;再次,很多教师认为过多地进行语音矫正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最后,担心要求太高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所以,以往我们更多地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们的语音偏误上,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必须关注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怎么样。根据笔者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确实有很多留学生希望矫正自己的汉语语音缺陷,让自己的汉语语音更加完美。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留学生语音缺陷的关注。为此,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层次性,即对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应该整齐划一,而是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潜质好的学生应提出较高的语音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来自两地的成年白人汉语学习者体现出的偏误都是相同的,而这些偏误在以往的论著中已有研究,所以在撰写本文时,笔者集中探讨两地被试的语音缺陷,包括相同缺陷和不同缺陷。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过程及方法
首先提出假设,即来自London和Washington D.C.的成年白人的汉语普通话语音偏误及缺陷是有同有异的,这种现象可能与生源地因素有关。接下来使用抽样调查法选择了一百名被试,让来自以上两地的成年白人汉语学习者朗读同样的语料,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之后对他们进行辨音测试,汇总出被试在发音和辨音方面的所有偏误和缺陷后,使用访谈法、文献参阅法等查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证实笔者的假设。最后为他们制定针对各自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
(二)被试情况
100名被试均为成年白人,其中50位来自London,五十位来自Washington D.C.,都是男女各25名。所有的被试都是在家乡出生并长大,期间未曾长期离开故乡,故无口音上的重大改变。此外,他们都是在至少18岁之后才开始学习汉语的,学习时间都超过了三年,年龄都在21岁到40岁之间。都达到了新HSK五级水平,智力均正常,听说器官均健康。他们当中大都不是跟同样的汉语教师学习汉语的。
(三)测试语料
朗读测试语料包括汉语普通话的所有声母和韵母、2012年普通话考试试题中的一套(考虑到被试汉字水平,以拼音形式提供)、能够全面代表英语音系的若干单词、2012年TOEFL考试听力部分试题、2012年IELTS考试听力部分试题。辨音测试材料是2012年普通话考试试题中的另外一套。
(四)研究环境和工具
被试朗读、辨音、接受访问的环境均为封闭安静的室内,无外界杂音干扰。辨音测试的朗读者是一位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甲等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使用的录音设备为PHILIPS VTR5000录音笔,录像设备为SONY DSC—T50照相机,语音分析软件为Praat 5341版本。
三、缺陷汇总
在辨音测试中,被试未表现出缺陷,出现的问题均为偏误,而且与他们在朗读测试环节出现的偏误具有很高程度的一致性,但与发音时表现出的缺陷却并未表现出关联。
(一)两地被试相同的缺陷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具体如下。
1.声母在单读时的缺陷
在发[k?]、[x]时,几乎所有的被试都发成了声门塞音。此外,两地被试都习惯于用浊辅音代替汉语普通话中的不送气清辅音。他们之中93﹪的人用英语中的[b]、[d]、[g]、[dz]分别替代汉语中的[p]、[t]、[k]、[ts],用英语中的[d?]替代汉语中的[t?]和[t?]。
2.韵母在单读时的缺陷
从整体的韵母发音面貌上讲,所有被试汉语元音的发音都太松。其中他们发音尤其过松的音是[i]、[u]、[y]、[?],而 [?]是最松的,几乎被发成了混元音[?]。
此外,被试的圆唇和展唇掌握得很不好,问题在于舌位和唇形的配合掌握不当。
在复韵母的发音方面,他们的发音动程太小,而且韵尾发得过重、过长。
最后,被试都习惯于把[u?]、[iu?]、[i?n]分别发成[??]、[i??]、[ian],也就是说发这几个音时元音开口度偏大。
3.在单音节内部的缺陷
在音段成分方面,被试的缺陷除前面谈到的问题外,还体现在协同发音上。
首先,在[n]、[l]与撮口呼相拼时,习惯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多加一个介音[?]。
其次,在[ts]、[ts?]、[s]与合口呼以及以[o]为首的开口呼相拼时,习惯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多加一个介音[?]。
再次,在[t?]、[t??]、[?]与合口呼以及以[o]为首的开口呼相拼时,习惯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多加一个介音[?]。
另外,在[t?]、[t??]、[?]与撮口呼相拼时,习惯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多加一个介音[i]。
最后,在[?]与开口呼以及齐齿呼相拼时,习惯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多加一个介音[u],还有人直接把开口呼和齐齿呼韵母圆唇化来发音的。
在超音段成分方面,被试读去声音节时过于用力,令人觉得夸张、不自然。
(二)两地被试不同的缺陷
在这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为两点。
1.声母在单读时的不同缺陷
在[l]和[r]的掌握方面,两地被试的通病是发音过松。但在发[l]音时,Washington D.C.的学生大都有软腭化的倾向,即“舌身中部向下凹陷,舌身后部向上略微抬高”[4]。而London学生普遍没有这种倾向;在发[r]音时,Washington D.C.中90%的被试有圆唇化的倾向,而 London的学习者没有。
2.韵母在单读时的不同缺陷
在[?r]的掌握方面,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普遍没有明显缺陷,可是82%的London学习者都发成了[e?]音,也就是说他们倾向于由[e]向[?]逐渐地滑动,先是舌端靠近下齿的位置,然后是舌的前部逐渐地抬高,牙床由大于半开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小于半开的状态,唇形逐渐地由扁平状态过渡到自然的状态。显而易见,他们在整个发音动程中,舌身没有隆起的过程,舌尖也没有卷舌的动作。听起来有一点“大舌头”音。
此外,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把汉语[a?]、[ua?]、[ia?]分别发成了[??]、[???]、[i??],即发音部位都偏前了;London的学习者没有这一缺陷。
以上便是笔者发现并总结的两地学习者在汉语普通话发音方面的缺陷。
四、成因探究
笔者首先对所有被试进行了访谈,之后又结合许多相关文献和对被试英文语料朗读情况的分析找到了问题背后的成因。
(一)访谈
在实验结束之后,笔者又分别对所有的被试进行了关于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感受、学习方法和经历等方面的访谈。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的学习策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另外,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表示对笔者总结出的这些偏误和缺陷,他们自己之前并未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少数人表示尽管觉察到了但不知道怎样改正。此外,他们一致认为汉语老师普遍不重视语音教学,而他们课余时间也从不注意模仿普通话标准发音示范的音像制品。可见,他们对自己的汉语普通话语音偏误和缺陷的认知并不明确。
(二)归因
访谈结束后,笔者对被试的缺陷成因做了大胆的推断:主要是受其母语的影响。在对目的语的一些音的发音部位、方法认知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地发这些音,很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
针对被试相同语音缺陷的教学策略也是相同的,而针对被试的不同语音缺陷则充分尊重了各自的缺陷特点,对症下药。
(一)针对相同缺陷的教学策略
针对被试把汉语普通话中[k‘]、[x]发成喉塞音这个缺陷,老师可以用英语把发音过程详细地描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音的成阻部位不是在声门,而是在舌根,必要时可以,使用双手比拟发音部位,让学生直接地观察。当然,如果有条件能够使用相关的语音演示软件是最好的。
针对被试习惯于用浊辅音代替汉语普通话中的不送气清辅音这一缺陷,可以用英语阐释出浊辅音和不送气清辅音的区别,然后再把正确的发音和他们那种错误的发音对比着演示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不同。这样反复几次再配以多次的操练,可以帮助其改正。
针对他们汉语普通话元音系统整体上发音过松的缺陷,可以利用音高、音长、音强这些超音段成分的协同发音作用,提高紧元音的特征显示。另外还可以让他们多听一些真实的汉语听力素材,多接触讲汉语普通话的中国人等等,让其自然而然地慢慢感知,慢慢适应。针对情况尤其严重的[?]、[i]、[u]、[y],教师可以利用元音舌位图,通过标识出[?]和[?]的位置,让学生明白[?]的舌位高度是中,前后位置是央;而[?]舌位高度是半高,前后位置是后。对于[i]、[u]、[y],在示范时可以运用夸张发音法,突出表现发[i]时舌头向前伸,前舌面上升到接近硬腭的位置以及嘴角向两边伸展到整个嘴唇呈现扁平状的程度这一系列过程;突出发[u]时舌头向后缩,后舌面上升到接近硬腭的程度,以及嘴唇拢圆几乎成为一个小孔这一系列发音过程;发[y]时只需要在发[i]的基础上把展唇动作改变成圆唇动作就可以了。这时也就解决了很多学生分不清楚[u]与[y]的问题了。由于[i]、[u]、[y]常担任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韵头,所以对于它们做介音的音节还可以采取声介合母拼读法,“所谓的声介合母也就是在汉语拼音中把声母同介音[i]、[u]、[y]读成一个整体的现象。而声介合母拼读法,也就是声介合母再同其他的韵母连读的方法。”[5]例如:“chu”是一个声介合母,同“ang”拼在一起就是“chuang”,这时还可以再加上声调。声介合母拼读法的科学依据在于很多语音学家的研究已经显示介音与声母之间在发音上的联系比介音与韵腹、韵尾的联系都要紧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因为介音发音过松、圆展唇不分、甚至介音脱落等现象而影响到整个音节的发音,同时对于他们重视介音、调整介音的紧度都有积极的意义。
针对学生圆唇展唇动作和舌位配合不好的这个缺陷,在教单独的韵母时可用夸张发音法,而在音节当中时可用声介合母拼读法。
针对学生复韵母发音动程太小,甚至接近于单韵母的缺陷,教师可用夸张发音法适当延长动程,操练数次后再用正常的发音状态给学生做演示。对于他们韵尾发得过长过重这个缺陷,教师可以刻意延长韵腹的发音时间,加大韵腹的发音力度,这样根据音节时长等值性这一原理,学生自然会缩减韵尾发音的时间和力度。
针对于他们习惯于把[u?]、[iu?]、[i?n]分别发成[??]、[i??]、[ian]的缺陷,可利用元音舌位图来给予明晰的讲解和对比。
关于上文提过的被试在协同发音过程中出现的前四点缺陷,都可用声介合母拼读法纠正。而其中的第五点缺陷很特殊,它的问题不是出在两个音段之间,而是出了一个音段上。他们在发汉语普通话中的[?]时太松了,而且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还有圆唇化的倾向。针对这个缺陷,在教学中可以用夸张发音法示范舌尖翘起抵住上齿龈后部、硬腭前部成阻这一过程。另外,由于[?]与[?]的发音部位以及发音方法非常相似,只是发[?]时声带振动,而发[?]时声带不振动。所以也可以变通地使用延音带动法来教学,比如示范:[??--?-- ??]。另外,对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要注意提醒他们没有圆唇的动作。
根据访谈得知,被试去声发音过于用力这一缺陷几乎全是由于教师使用五度标调法进行声调教学造成的。其实可以把声调的高低分成低、中、高三个等次,然后告诉学生发去声时调型曲线是从高降到低即可,这样实质没有变,但是学生在认知上会觉得不是从5降到1,从而就不会那么用力地去发这个音了,自然度也就提高了。其他的三种声调也可以用这种教学方法。
(二)针对不同缺陷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l]时,针对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可以这样来进行:由于他们母语中/l/音位在辅音前和词尾的变体的发音方式与汉语普通话[l]的发音方式最接近,因而他们常常用这种变体替代汉语普通话中的[l],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这种变体,只需另外注意舌身在除阻阶段的固定性以及舌尖中部的紧张收缩的特征,而且没有软腭化的倾向,至于其他的过程和方式均不必做出改变。而针对London的学习者,可以这样教:由于他们往往习惯于用母语中处在元音之前和元音之间的/l/的变体来替代汉语普通话中的[l],所以他们的发音尽管清晰,但是与我们的发音标准存在差距。对他们的教学重点也是在舌的运动上。可用英语详细讲解舌的运动过程和运动中要达到的特定位置,并通过操练让其逐渐适应舌身整体向后缩,中间凹陷,舌尖中部紧张,除阻时固定舌身这一系列的发音习惯。
至于独立发音的[?r],只有London的学习者问题突出。在教学中对他们可以使用夸张发音法突出舌身隆起的过程以及舌尖的卷舌动作,把他们的错误发音方式和标准方式对比着示范几次,使其明白其错误原因后再加以操练。
针对Washington D.C.的学习者把汉语的[a?]、[ua?]、[ia?]分别发成[??]、[???]、[i??]的问题,可以利用元音舌位图来教学,让他们形成把舌位往后移动一些的意识。
六、结语
对留学生语音缺陷的矫正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潜质。首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对标准发音以及自己的发音有明确的认知,只要这一点做到了,其实纠错并不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并提醒学生保持足量的练习。
研究学习者的汉语语音缺陷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科研深度都有重要的意义,对缺陷的矫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汉语语音的自然度,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能保证信息交换的准确度。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另一方汉语水平有限、对方耳朵听力不好等情况,所以应该引起重视。
本文曾在EPCC第十四次会议“语音研究及语言习得国际大会”上讨论过,与会代表给予了许多意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毛世桢,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毛世桢,叶军.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论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Peter Ladefoged,Keith Johnson.A Course in Phonetics[M].Wadsworth,2011.
[4]毛世桢.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3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进步,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海量信息不断得到传播,传统用笔墨叙说的方式显得迟缓落后,而表达迅速、传播快捷的口头叙说越来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例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手机电话的方式取代书信传递就是明证。可以设想,随着未来技术进步的进步,口头表达可以直接转化为笔头表达,终有一天完全可以取头表达。为在各种重要考试中越来越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适应这种现实变化的需要,各种教育中也开始注重培训与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法学是一门靠“嘴巴”吃饭的学问,口试考核在法学教育中所占的核心地位当之无愧。但非常遗憾的是,受传统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经常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考试考核的重要地位。为此,本文在结合本人多年法学教育的经验,针对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口试考核相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不断推进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口试考核的研究与应用。
一、口试考核的在法学教育中的意义
笔试考核是我国传统考试方法,自隋唐开科举取士至今,至少沿用了1400多年历史,为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拨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试考核的优点在于便于统一试题和评分标准,不足考试形式死板僵化,不利于因材施教。而口试考核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笔试的弊端,显示它的优越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考试中开始采用口试考核的方式进行。所谓口试考核(Oral test)是指在主考者面前,考生用口述的方式回答预先确定好的相关问题,主考者根据问题回答正确程度、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情况的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的考试方法。口试考核实际上通过主考者与考生(报考者)之间的口头对话、肢体语言等进行话语交流而进行的考核方式。口试考核既可以灵活运用考签、录音带、幻灯片、图片、图表、论文等作媒介物,向被考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考生当场作出口头回答,也可以根据考生实际情况和临场需要,主考者即兴提问,并要求考生作口头回答。与传统笔试考核比较,口试考核具有诸多优点。可以说,笔试考核的缺点就是口试考核的优点。
第一,全面提升法科学生的能力。考试是指挥棒,直接决定了考生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八股文的考试只能培养出八股文式的人才。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型社会,也是一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考生能否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在知识与能力诸方面有全方位的发展与提升,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通过口试考核可以弥补传统笔试考核的诸多不多,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提供了重要方式。
一是可以提升考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俗称口才)是当今时代作为重要的才能之一,在法学中更为如此。律师、检察官、法官无不是以雄辩见长,以“说”为最重要手段。古往今来,口才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起过难以想象的重大作用。中国古人就非常注重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古人就说过: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南北朝时著名学者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一书中曾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作用可见一斑。现代社会,与其他能力相比,表达能力更显重要。如果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不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即使再高的才智,也只是水壶煮饺子——倒不出。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除开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口头考核倒逼考生必须对口才进行高强度训练与培训。
二是可以增强考生临场应变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是现代快速节奏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现实生活并没有太多的预设与不变的计划,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并且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往往是极为有限。为此,培养临场应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得重要。口试考核由于时空所限,考题变化莫测,考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快速运转,积极发挥出思维的积极性、本动性,将所学知识在思维中仔细筛选,快速选词造句,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考生才能应声而出,其逻辑思维能力及快速应变力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第二,便于考查法科学生的真实水平。如何考查考生的能力,一直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笔试考核,通过主考者出题、阅卷、评卷等环节,对考生的知识积累以及灵活运用能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但是这种填鸭式教学与考试,最大的缺陷就是“千人一卷”,难以全面检查出法科学生的临场反应、逻辑思维、知识积累、语言组织归纳、选词造句等各种能力的综合情况。笔试考核由于考试时间充裕,考生完全可以慢慢审题,困倦时还可以稍作休息,发生了错误还可以在试卷上慢慢检查并加以改正。更有甚者,有些考生在这个充裕的时间内经常发生考试作弊的情形。而在口试考核过程中,主考者可以根据考生实际情况临时命题,通过不断追问,深入了解考生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实际水平。由于思考时间较短,又是主考者现场交流对话,防止了考试作弊情况的出现。
第三,提高法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试考核是强化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口试考核改变了传统考试方式,激发学生去深入学习和记忆所学学科知识,只有熟练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在临场考试时才会随机应变,出口成章。而口头表达流畅的那种与喜悦,是笔试考核中无论如何也难体会得到的。口试考核的成功,来自老师及同学的赞许,可以激化附属内驱力,是促进学习的诱因和动机。
二、口试考核的方法与程序
与笔试考核比较,口试考核显得更为复杂。因此,需要结合口试考核的实际经验以及不同院校条件,可以选取适当地点、时间,组织相关主考者、考生进行考试。为保证口试考核的的顺利完成,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考试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地组织、计划、指挥、控制、协调,使整个考试实施过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保证最好测试结果。根据笔者多口试考核的经验,其基本方法和程序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准备阶段。在需要进行口试考核的学科开课前,就应及时通知学生做好口试的准备工作,告知其口试的范围、考试时间、考试要求、考试标准等内容。有些课程需要口试与笔试考核相结合的,更需要对口试所占的比分,以及考试时间等内容预先告知考生。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仪表仪态的培训与锻炼。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除开平时做好备课以及对口试技巧的讲解与培训外,更需要对口试考题的准备,为下阶段的考核做准备。考题通过考签、录音带、幻灯片、图片、图表、论文等设置问题,向考生提出问题,并要求被考者作口头回答,并运行主考者可以临时发问或补充追问。
第二,组织阶段。组织阶段是口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学期准备进行口试考核的课程,应由该学科的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由所在教研室和系部签署意见,于开课前到教务处进行审批。通过口试考核的课程,可以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课程口试考核组,老师组成一般不少于2人(1人为主考官),另外设有助教或教学秘书1名。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考题提出问题,并对考生的回答情况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助教或教学秘书把主要任务是做好考场记录。
第三,进行阶段。根据口试考核的要求,助教或教学秘书应提前一周将考试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内容,通知任课老师、口试考核组、进行口试的考生进行考试。考试半小时前,助教或教学秘书组织老师与考试入场。考试开始后,助教或教学秘书宣布考试纪律以及相关注意问题,确定考生考试的顺序。然后,主考官抽出预先准备好的考题进行考试。考题可以是文字表述,也可以是录用、图片、影视片段等。考生做答后或答题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连续追问或补充性地提出相关问题。口试考核时,每个考生的口试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参加考试的老师依据评分标准当场评分,并且当场公布分数。考生最后的成绩由参与评分的老师平均成绩进行计算。由教学秘书负责记录和计算统计最后成绩。口试考核成绩单由主考教师及任课老师签字后生效,然后交教务处登录成绩、留存备查。
第四,总评阶段。口试考核完成之后,任课老师、考试组老师应该对考试成绩、考试题目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对于试题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相关试题进行改正与完善,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对于考生出现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以及注意有针对性地对考生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与培养,以提升考生的能力。
三、口试考核的问题及其弥补方法
任何考试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口试考核也一样。一般来说,由于笔试考核更具有客观性和保存性,因此其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相对而言,由于口试考核一般采用主观性试题,试题的采样量与难度、不同考生的考试时间与条件、考生对考场指令的清楚程度与兴趣动机、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等影响,对考生影响颇大。而且由于不同考生的考题不同,考题之间很难具有可比性,导致了口试考核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缺乏一定的可信度。为避免口试考核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在组织口试考核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并及时加以弥补。
第一,法学试题的选择与设计问题。试题设计在口试考核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考生水平的考查。设计得好的试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往前进行思考,并能较容易地鉴别出考生专业水平的高低。由于法学学科既具有实证主义的一面,例如我国法律规定的基本法条、基本制度等就是如此,也具有理论性、主观性的一面,例如法律精神、法律原理等就是如此。对于法律实证主义意义上的试题都可以设计出客观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积累水平。而对于法律原理等内容,一般则没有唯一正确答案,有赖于考生的领悟,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口试试题设计而言,笔者以为以考查法律原理为主,主要需要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考生面对这些题时,也多少能说上几个一二三。如果是法条之类试题,考生上场一时记忆不上,也就无法张嘴说话了,口试也就无法进行下去。此外,试题应该覆盖面足够大,可以让考生有发挥的空间。试题应该清楚易懂,不能出现歧义的情形,以免考生答不对题。
第二,口试考核的评分标准问题。由于口试考核考查的是法律原理之类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一面,很难用一种客观的标准加以衡量,导致评分的过程中差异很大,甚至可能出现很有水平和能力的考生,因为在考官脑海中没有留下好的印象而在考试中得分不高。为此,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客观性,还是需要设计出合理可靠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设置要合理,要细化。按照100分总分计算,可以至少分成10个等级,依次为:基本法学理论熟悉度、基本法学理论运用程度、法律语言的掌握程度、遣词造句的灵活程度、普通话标准程度、语言表达流畅程度、台风风格等。主考者需要对这些评分标准非常熟悉,同时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考生进行评分,把握好评分等级。
第三,口试与其他考试模式相结合的问题。口试由于自身的问题,不可能取代所有其他考试形式。因此,口试需要与其他考试模式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口试的优势。从目前考试方式的现状来看,初口试之外,笔试、实践操作等都是比较实用的考试方法。在法学学科而言,也需要加以适当结合。法学学科除开模拟法庭等课程之外一般不具有可操作性,不适用实践操作考试外,其他的学科都可以采用笔试加口试的模式进行。口试与笔试的具体分配比例可以由任课老师决定,一般可设为30%与70%的比例进行。
作者简介:林孝文(1976—),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宪法学。
篇4
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时间计划。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通用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学生基本情况。
新的学期里,本人任教高三10、11班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课,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制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懒惰思想严重,因此整个高三的复习任务相当艰巨。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备考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认真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从而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及时把握高考新动向,理解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以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选配例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我们的复习质量。
2、教学进度。
按照高三数学组学年教学计划进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第一轮高三总复习,预计在2月底3月初完成。配合学校举行的月考,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3、了解学生。
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交流互动、批改作业、评阅试卷、课堂板书以及课堂上学生情态的变化等途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观察、发现、捕捉有关学生的信息调节教法,让教师的教程度上服务于学生。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多鼓励、多指导学法,增强他们学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4、精心备课。
精心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平常多去听同科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任教能力。
5、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展示讲解,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练习,注重综合。选取“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6、注重学习方法、数学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复习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复习的效率。如: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尤其是考后错题,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养成学生善于结合图形直观思维的习惯;养成学生表述规范,按照解答题的必要步骤和书写格式答题的习惯等。
7、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2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教研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听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口语、粉笔字、普通话等的训练。
做到学到老做到老。
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3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四、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4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50个学生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1、数与计算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的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的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利用好自己的博客,让教学博客成为自己和家长、同事、外校同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六、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实践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要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5、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七、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
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4、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2数学教师学期工作计划5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