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睡前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4 22: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睡前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睡前故事

篇1

1、一小松鼠总是向小熊讨蜂蜜吃。冬天来临之前,小熊给了小松鼠一整罐蜂蜜。小松鼠说,“谢谢你哦。”然后就蹦蹦跳跳的走了。小熊憨憨地笑了笑,打了一个哈欠,睡着了。冬眠结束后,小熊伸了一个很长的懒腰。他突然看到树洞门口堆满了栗子。小熊挠了挠头,“我不吃栗子啊。”不过他还是很开心地笑了。

2、猫头鹰先生喜欢上了月亮姑娘,他每晚都睁大眼睛抬头看着月亮,一夜都不合眼。月亮姑娘很伤心地对他说,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们隔得太远了。猫头鹰先生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飞到小河边,对着月亮的倒影,悄悄的亲了一口。

3、“你不用迁就我的,”小金银花对变色龙说道“你只要变成你自己的颜色就好啦”。“可是,”变色龙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红着脸道,“你就是我的颜色呀。”

4、蘑菇天天都很开心,她自己总是晃来晃去,还有一只小乌龟陪她聊天,她觉得世界上的幸福就是这样无忧无虑了。直到有一天。她碰到了超级玛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瑜伽催眠法——让幼儿睡得更踏实

大家都喜欢瑜伽,在练瑜伽的时候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情况:在轻柔优美的音乐中,教练缓缓的解说,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想入眠的感觉。那能不能用在幼儿的午睡中呢,我们进行了尝试。

在小朋友都躺下后,我们播放着旋律和缓优雅的音乐,开始缓缓述说:今天的太阳暖暖的,暖暖的太阳照得人暖暖的,脚上暖暖的,腿上暖暖的,肚子上暖暖的,手臂上暖暖的,脑袋上暖暖的……晒得人懒洋洋的,好舒服好放松,手不能动了,腿也不能动了,眼睛睁不开了,脑子也不想了,睡吧!睡吧!舒舒服服地睡,小猫睡着了,小狗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妈妈睡着了,爸爸睡着了,宝宝睡着了……讲得时候,我慢慢的用一种单调、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睡觉了”“某某闭上眼睛了”“某某已经睡着了”。声音断断断续续,缓慢无力,最后逐渐减弱,变得若有若无,孩子们听着听着,就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二、晚睡十分钟——让幼儿睡得更自然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要。有的孩子是早睡晚起、一觉睡足的;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的;也有的晚睡晚起,夜猫子型的等等。因此,尽可能的,我们需要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和需要作出个别的对待。比如对于精力特别充沛,中午总是不想睡觉的幼儿,我们将其午睡的时间推迟十分钟,在别的幼儿开始午睡时,他就在边上安静的叠纸,看图书等,这样既不会影响别的幼儿,也可以让他的兴奋神经系统慢慢安静下来。等孩子们入睡后,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这时候再叫他去睡,自然的就睡下了。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给孩子尊重;另一方面,孩子从中获得自信自爱,师幼之间树立平等的关系,避免幼儿产生抵触午睡的情绪。

三、仙女的礼物——让幼儿睡得更快乐

这个创意来自于某次我讲了圣诞老人的故事后,孩子们对于一早醒来床头出现的礼物表现出的强烈的兴趣与盼望。我们何不利用这个创意为契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呢?圣诞老人不常有,仙女却可以随时“出现”啊。于是我们用彩色的卡纸剪了一些小花朵,偷偷放在安静入睡的幼儿枕头下。起床后,孩子发现了枕头下的惊喜,高兴的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我趁机说:这是仙女的礼物,专门送给能安静入睡的小朋友的。这时,收到礼物的孩子就特别得高兴,一下午都很快乐。

仙女的礼物不断在变幻,有时是一朵美丽的小花,有时是一个笑脸,有时是张贴纸…看到别的孩子都得到了仙女的神秘礼物,那些总是睡得晚的孩子心里也痒痒的,他们开始安静下来,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四、睡前小故事——让幼儿睡得更甜蜜

好多幼儿晚上睡觉前都要让父母讲故事才睡觉,听故事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幼儿入睡,还增加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那我们何不尝试一下,午睡前也为幼儿们讲故事呢!于是《骄傲的公鸡》、《机灵的乌龟》等等,幼儿听着这些故事慢慢进入了梦乡。每次醒来,有些幼儿还沉浸在故事当中,“老师,公鸡怎么每次都挨骗呀?”“老师,我梦见小乌龟了。”“老师,明天讲什么故事啊?”那些原来总要在洗手间磨蹭很久才上床,睡前还会自言自语的幼儿,自从开展了“睡前小故事”,每天都能争先恐后早早上床,盖好被子,静静地听,听着听着,故事讲完,孩子也睡了。

五、睡前入厕——让幼儿睡得更安稳

有时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午睡不到半小时就有小朋友叫:老师,我要小便。此时其他调皮的孩子也就跟着凑热闹:老师,我也要小便,我也要小便……,结果影响了整个班的睡眠。因此,我们在午睡前10分钟,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的工作,排空膀胱内的尿,清除生理对午睡的干扰。对个别不想或不愿意者,教师作好细心观察,及时督促。这样也避免了一些不睡觉的孩子认为上厕所可以有玩的时间和空间,频繁以上厕所为名要求下床走走玩玩。

六、午睡室环境——让幼儿睡得更温馨

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明显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会随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暗示做出相应的行为。我们在午睡室的墙面的装饰纱上布置了一些符合午睡环境的星星,睡觉的小动物等等,目的在于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朦胧神秘的童话王国里,稳定孩子情绪。在孩子睡觉前我们会先把窗帘拉好,然后,再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决定开几扇窗子,以达到通风及适合的温度及光线,使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温馨感,增强幼儿睡觉的欲望。

篇3

关键词:幼儿 午睡 质量 身心发展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幼儿通过午睡能够进行体能和精神上的调整,为下午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午睡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满足不同幼儿的生理需要,使他们能够在精力充沛的前提下做好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中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年龄、季节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通过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可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那么应如何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呢?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1.为幼儿布置得体的就寝环境,认真设计室内布局。很多幼儿园寝室环境的布置表面看来整齐、美观,有的甚至眼花缭乱,很具有观赏性,但实用价值不高。寝室的布置应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易于稳定孩子情绪。

2.保证柔和的室内光线。幼儿寝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入睡速度。有科学证明,睡眠时光线过强会引起视力下降,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睡眠还会引起免疫功能的下降。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幼儿的各种因素,为寝室配置合适的窗帘,以保证寝室的光线适宜。

3.室内空气要新鲜。新鲜的空气对于身体和脑部都有充沛的导向。寝室里的新鲜空气可以促进健康的血液循环,帮助食物消化得更完全。同时,新鲜的空气还能安抚神经,让幼儿有更恬静和美好的睡眠。为保证寝室的空气质量,我们必须每天定时通风。

4.保证舒适的睡眠温度。幼儿的睡眠环境以温度25度左右为宜。温度较低、较高都不利于幼儿的睡眠,教师要保证寝室的温度。例如天热时,进入寝室前半小时就打开空调,确保幼儿一进入就感到舒适。

5.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为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可以在寝室的门和墙面上布置一些色彩柔和的卡通图案,如星星、月亮等;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激发幼儿睡觉的欲望。

二、组织睡前活动,促进幼儿有效入睡

1.睡前适当开展小活动,调节幼儿情绪,促进睡眠。在午餐后至午睡前这段时间,教师既要避免让幼儿进行剧烈的运动,也不能让幼儿完全静下来,应本着以静为主的原则安排这一时段的活动,如听故事、看图书、折纸、散步等,这些放松、安静的活动能让幼儿保持稳定的情绪。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训斥幼儿,避免幼儿带着压抑的情绪进入寝室。

2.睡前采用“爱的拥抱”,鼓励幼儿入睡。许多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儿期有许多情感需要,当这些情感得到满足时,他们会产生安全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我园一直都坚持开展睡前“爱的拥抱”,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幼儿排队进入寝室时,老师会逐一拥抱每个孩子,并在他(她)耳边轻声说一句话,以表扬、鼓励、提示、期望为主,如“你今天表现很棒,老师喜欢你”、“我爱你,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宝宝”、“你昨天睡得很香,今天也能保持吗”等。

3.运用教育机智,及时捕捉教育信息。可通过树立学习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等,懂得衣服的叠放、鞋子的位置、睡眠的姿势等知识,变枯燥的说教为自主的探索,将寝室变成延伸的课堂。这样,孩子们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这短暂的睡前“幸福时光”,从而心满意足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三、用心观察幼儿,保证幼儿午睡质量

1.认真观察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孩子身体不适或生病时一般会反映在睡眠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随时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关注幼儿的举动。例如,幼儿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预示着孩子生病了,我们应及时处理好,避免延误幼儿的病情。而且个别幼儿好动好奇,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因此,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2.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幼儿的睡眠姿势千姿百态,许多医学卫生资料都告诉我们:俯卧睡眠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张口呼吸睡眠,会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久了易引起“漏斗胸”;而蒙头睡觉,会因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致使醒了也不解乏。因此,我们把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列为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关键。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形式引导幼儿能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睡眠,并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设备、多媒体电脑,通过放“电影”的形式,让幼儿直接观察错误的睡眠姿势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老师要给予经常性的提醒,在巡视中及时改正不正确的姿势。

总之,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要十分注重幼儿的午睡,要从多方面考虑,保证幼儿的午睡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燕 教师组织幼儿午睡活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4

我儿5岁,有个特别任性的坏毛病,比如我带他出门玩,遇到熟人,停下来聊了两句,儿子就认定这凭空冒出来的叔叔阿姨耽误了我们的“正事”,冲上去就踩人家一脚……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每次我都是又骂又打,可他总改不了,这可怎么是好?

广州 于 丽

你儿子其实是不喜欢大人们一见面,就把他“遗忘”了的感觉。他冲上去踩别人的脚,是希望体现自己的存在,同时快快结束这一使他受忽略的过程。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不妨在下次遇见熟人时,先介绍儿子给熟人认识,让儿子郑重地跟熟人握握手,并暗示熟人蹲下来单独与“小伙子”聊上两句,让儿子在潜意识里接受这个“大朋友”。如此一来,儿子就不会单纯视其为“干扰者”了。

另外,要找他认真严肃地谈一次话,让他学会换位思考。比如,“遇见你的幼儿园同学,你们聊久了妈妈不满意,妈妈是否可以去踩小朋友的脚呢?”换位思考,会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的出格之处。毕竟就算别人干扰了自己,踩别人一脚也是十分无礼之举,必须根除。

儿子午睡爱捣乱

儿子上幼儿园几个月了,几乎每天老师都要就儿子的午睡问题跟我们告状,说他不但自己不睡,还逗这个惹那个,成了不安分的捣蛋鬼。我们为这事头疼,艾子,你说该怎么办?

珠海 王 苗

不能好好睡午睡,说明你儿子的“睡前反射系统”还没有建立好,可通过与老师的配合,做下面其中一个训练:

每晚临睡前让儿子折纸鹤、纸飞机,或者玩七巧板,活动10-15分钟后让他熄灯睡觉。建议老师在午睡前也先安排他在活动室折纸鹤、纸飞机等,约半个月后,午后在活动室玩不了10分钟,孩子就会呵欠连天、睡意朦胧了。

每晚临睡前与儿子一起阅读绘图本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看两个故事后熄灯睡觉。在幼儿园午睡前,也让孩子看这几本书,10分钟后收走书,替他盖上薄被,往往孩子5分钟内就能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要跟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好,万勿因孩子不愿午睡而给他扣上“捣乱分子”的帽子,使午睡变成孩子的精神负担,使其不自觉地厌恶午睡、厌恶幼儿园。

龋齿最好快快补

女儿6岁,已开始换牙。幼儿园体检时发现她有4颗龋齿,多在磨牙位置,据说这个位置的牙补起来费事,孩子又特别怕看牙医,加上过两年就要换牙了,不补行不行呢?

江西 李 塬

篇5

案例:

婷婷总是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妈妈为让她高兴,给她戴了一串漂亮的珍珠手链,午睡时她偷偷地拿出来玩,老师没有及时发现,他把一粒小珍珠塞到了耳朵里,自己拿不出来,大哭起来,老师立即送到医院取出,化险为夷。

我的质疑:

1. 家长是否具有基本的安全隐患意识?

2. 教师是否在家园沟通交流中对家长提出需要配合注意的事项?

3. 教师有没有进行午睡前的安全检查工作?

4. 值班老师在幼儿午睡期间是否巡视,观察每个孩子的睡眠状况?

5.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是否经常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面对这个午睡事故,我们保教人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将从睡前、睡中两个阶段介绍一下幼儿午睡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睡前:准备检查不能缺少

1. 创设舒适的睡眠环境,间接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在睡眠室的四周墙面上装饰“漂亮的夜空”、“熟睡的乖宝宝”等画面,为他们营造一个宁静温馨的睡眠气氛,针对中、大班孩子,我们可以减少图示的暗示,在幼儿可以看到的地方设置文字区域,如“钻被子”、“自己睡”、“降低分贝”等文字标识提醒幼儿快速入睡。

2. 调节幼儿躁动情绪,转动为静。幼儿入睡前非常躁动,如果没有进行适时的干预,那就有危险的隐患,我们可以运用儿歌安静法、音乐暗示法、故事调节法,如小班幼儿入睡前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小声地说《睡觉歌》: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宝宝要睡觉。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放好。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宝宝睡着了。每当说完这首儿歌,孩子们都会很安静地躺下来准备入睡,效果非常不错。

3. 入睡前清点检查工作。首先,从户外进入睡眠室要清点好本班人数,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幼儿,如果人数不对,教师要立即寻找幼儿。其次,值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大检查,防止幼儿把珠子、小刀、钉子等危险的小物品带入睡眠室。

二、睡中:巡视观察不可间断

孩子熟睡中是最容易发生事故危险的阶段,在此期间,值班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提醒幼儿盖好被子,纠正幼儿的睡姿,避免发生呼吸困难的现象。有的孩子喜欢蒙着头睡觉,这样把头部捂得严严实实,氧气不易吸入,就会引发氧气不足。对于幼儿睡姿,要教会他们侧卧睡觉,忌俯卧势。研究表明:侧卧是最为科学的,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心脑功能不健全,如果长时间俯卧,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液的射出和回流,从而使全身循环相对减少,呼吸也不顺畅,如果值班老师没有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就会引起幼儿睡觉窒息的危险。

篇6

摘要:文章从睡眠与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入手,讨论了睡眠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了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睡眠;小班幼儿;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14-01

一、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由于睡眠时新陈代谢及能量的消耗降至最低,能量可以储存下来,有助于生长发育,这是睡眠对幼儿的最大功能。只有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食欲良好、身心健康,完成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睡眠不佳有着诸多害处,特别对幼儿来说危害就更大了,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育,此外,睡眠不足的幼儿还会出现多动、好斗、易怒等问题。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充足的睡眠更加重要,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午睡制度,必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根据对小班幼儿睡眠习惯的调查,发现有不少幼儿在睡眠中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

小班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从合理制定睡眠制度、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幼儿独睡的习惯、睡前保持幼儿稳定的情绪等方面入手。

1.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睡眠制度。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二至三岁的幼儿睡眠时间要保证在十三小时左右,以免大脑过度疲劳,晚上八点睡觉至第二天清晨六点半至七点起床(十个半小时左右),午饭以后再睡两个半小时的午觉。但由于个别差异的缘故,每个幼儿对睡眠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可机械地考虑,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睡眠时间。家长要学会衡量儿童睡眠时间是否充足,比如:家长可以看儿童白天是否精力充沛,是否打瞌睡。如果睡眠充足,儿童白天表现为精力充沛、生龙活虎;如果睡眠不足,则会表现为白天活动过少、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样就要相应延长睡眠时间。

(2)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午睡对幼儿而言能很好地补充上午的体力消耗,对幼儿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刚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如果平时没有午睡的习惯,对幼儿园的午睡制度将会十分难适应。而有的幼儿虽然有午睡的习惯,但往往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午睡入睡时间太晚,时间太长。实践证明,如果午觉睡得太多,或是较晚才睡,难免会到了晚上该上床睡觉的时候却没有一丝睡意,所以家长不妨对幼儿的午睡时间早晚、长短稍加斟酌。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让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一是要坚持午睡;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安排孩子午睡;三是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四是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注意了这些问题,就能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减少其和家长分离的焦虑。

(3)养成定时睡眠的作息制度。对幼儿来讲,一个相对稳定的作息制度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要做到早睡早起,在固定的时间醒来,每天晚上按时睡觉,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幼儿能在每天早上固定时间里自然醒来:睡前保持心情平静、解除幼儿的精神负担、生活有规律等方面入手。

2.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在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中,环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睡眠时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关灯睡觉,室温不宜过高,冬季在16至18度即可。另外,幼儿的被褥要清洁、柔软、薄厚适宜,睡时让幼儿脱掉外衣,等等。

3.培养幼儿独睡的习惯。独睡对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小培养幼儿独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许多好处。从生理方面说,独睡可以给幼儿一个更加安全、卫生的环境,可以减少和成人睡觉时由于双方转身所造成的相互碰撞或相互挤压;从心理方面来说,幼儿和家长一起睡,不利于训练其独立性以及勇敢、不依赖他人等品德的培养。特别对小班幼儿来说,刚进入幼儿园,必须自己独自午睡,还必须自己独立完成穿脱衣服、自己钻进被子、独立安静地睡觉,等等。如果在家里没有较好地进行独睡训练,幼儿在白天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将无法适应,会不喜欢幼儿园。总之,让幼儿单独睡自己的床,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十分有益。

4.睡前保持幼儿稳定的情绪。在睡前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其养成按时入睡的习惯。比如,有不少幼儿会因为贪恋看电视而影响睡眠,因此,家长要对电视内容和时间进行一定的限制,可事先与幼儿一起选定节目单,培养其看电视的计划性。此外,讲故事让幼儿睡觉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父母和孩子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交流,不但可以增加亲子间的感情,而且父母可以自由地调节时间,保证孩子在一定时间里睡着。

此外,还有不少幼儿入睡需要外界帮助,如需要父母哄等,这类习惯的养成使得幼儿对此产生依赖,一旦这些条件不存在,他们就难以入睡,这样会使幼儿更容易出现睡眠紊乱。因此,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睡眠习惯时,应该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睡前活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入睡。

5.正确对待幼儿睡眠中的异常情况。幼儿在睡眠中有时会出现惊醒、说梦话等睡眠异常情况,对于这些情况,许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将其抱起来又拍又哄,让幼儿再度入睡,结果幼儿很快习惯于这种在父母怀里睡的情况,不拍不哄便不再入睡,这样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家长在看到幼儿出现这些问题时,应该先去观察他们身体是否有不适。在排除幼儿生病的情况下,试着消除一些客观的或不良的环境因素,为幼儿准备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消除幼儿主观心理上的障碍,如不要让幼儿心理有压力,不要让幼儿没有安全感,等等。

6.养成良好的睡姿。从睡眠的姿势来看,有侧卧、仰卧等,几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从医生的角度看,侧卧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最有利:侧卧最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侧卧时脊柱略弯曲,肩膀前倾,两腿弯曲,双臂也自由放置,全身的肌肉会处于最大程度的松弛状态,使孩子安然入睡。如果采用右侧卧则更合适:向右侧卧的好处是因为心脏在胸腔的左侧,右侧卧时血液多流向身体右侧,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不压迫心脏,使心脏能得到休息和很好的发育。肝脏是在右上腹部,向右侧卧会使更多的血液流经肝脏,这对新陈代谢和肝脏健康很有好处。但睡觉时并不是要选择一个固定的方式,睡姿舒适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上措施再经过家园合作,使他们及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其更快地适应新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快快乐乐地度过美好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

《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在中班幼儿语言沟通中发现令人担忧的问题:理解概念性词语不够正确、运用关联词较少、语言记忆及语言思维能力弱。这些方面都是中班幼儿急需发展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呢?以下是我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方式、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幼儿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其实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内要全方位培养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在形成沟通氛围、扩展沟通空间、拓宽沟通通渠上下功夫。

1.创设环境,形成沟通氛围

中班幼儿只有通过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思维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这样,说话就有了具体的内容。一旦有了表达内容,就会产生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如在每天晨间进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丰富的材料,让中班幼儿自由选择并开展游戏。中班幼儿在游戏时互相帮助,轻声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中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学会了较完整的描述性语言。在教室中布置自然角,放上水果、干果,养些水生动物,还可让中班幼儿带上一盆亲手种的花草,观察它的变化,并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表达能力。在美工活动中,中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一件作品,头脑中会孕育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并且介绍给别人听。

2.感知生活,扩展沟通空间

指导中班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每天的谈话课上,教师可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中班幼儿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或者有目的地提出一些让中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你最喜欢家里的谁?为什么?”“昨晚你看了什么电视?”等等。这些问题促使中班幼儿留心日常生活,并进行了用语言表达的练习。

每逢参观,散步,教师就引导中班幼儿观察,边看边说。如秋天来临时,让农村幼儿说说树叶像什么,飘到哪里去了,她会怎样。冬天下雪时,说说雪花长得怎么样,像什么。久而久之,中班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教师及时为中班幼儿引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进行语言训练,努力为中班幼儿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如人们交谈、乘车、旅游、看电视等都是学习语言的好机会。不断变化的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好课堂,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是学习语言的好老师。只要把幼儿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话源就不会枯竭。

3.示范激励,拓宽沟通渠道

中班幼儿学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周围所具有的语言修养,语言风格等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影响着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言谈文明,言词达意,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丰富,力求儿童化,形象化;普通话标准,用词准确。如在每天课余时间,请个别中班幼儿表演故事,并对其表扬、鼓励,用这种榜样作用带动其他中班幼儿。这种形式给中班幼儿提供了进行语言交流的好机会,使每个中班幼儿都存有一份成功感,中班幼儿表达起来也会更有主动性,创造性。

二、延伸沟通方式,实现家园互动

从幼儿园到家庭,延伸幼儿沟通能力培养。如果父母普通话不是很好,可以请自己孩子的姐姐哥哥用普通话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讲故事时,语法力求正确,语言力求简练、句子力求完整;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和孩子交谈。如父母可将中班的语言学习活动用纸条记录带回家,交互着实现对话,真正实现家园互动。

1.在生活中体验“不同沟通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当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时,即如何分享他人物品时该如何表达?体验不同口语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方法一,“ххх,我要玩你的玩具。”方法二,“ххх,你的玩具能给我玩一下吗?我也有好玩的玩具,下次带来给你一起玩,好吗?”

2.实行“新闻播报站”养成面向同伴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在晨间谈话时间,在“新闻播报站”前自己从电视、家人等处获得的信息、新闻,逐步养成在面向同伴时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3.午睡前五分钟故事讲述比赛。

午睡前五分钟刚好中班幼儿处在安静与吵闹之间,睡前故事讲述按学号轮流讲述一周前准备的故事,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沟通的词汇量,又注意培养了讲述时的姿态表情和声音的轻重缓急,同时养成入睡前安静的习惯。

三、通过实践,中班幼儿想说、敢说、能说

1.乐于表达,勤于交流

幼儿不再只是跟着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去讲述、表达,他们能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观察了解,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幼儿在遇到新的人际交往问题时,更乐意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和处理人际交往的新问题;再由于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积极地讲述和讲述的逻辑性明显提高了。一些较内向、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幼儿也能饶有兴趣的参与,在主题教学、游戏、体验活动等形式中让孩子练习和习得沟通的技巧,幼儿在沟通中较以前更富逻辑性,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富有了创造性!

2.擅用礼貌用语,善于解决矛盾

在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明显发现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在沟通能力的带动下循序渐进地提高了。

3.增进亲子间感情

“孩子比以前礼貌了。”这是好多家长的真心话。在我们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在家里的同父母和长辈沟通、交流时学会使用更多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可不可以”“好吗”。用家长的话就是“孩子比以前有礼貌了”。

提高中班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加以循循善诱,可以大大提高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健全乃至整个心理结构的发展都有着决定的意义,发展幼儿语言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为以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语言 发展 轻松 讲述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又是学习的对象。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作为一线的教师,发现幼儿在语言方面不足之处表现在与同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在各项游戏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让幼儿在轻松、充满鼓励的游戏气氛中敢说。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身或幼儿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不明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与人交谈,大胆地说明理由,不断丰富他们与人交流的经验,在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如游戏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然后再请幼儿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所喜欢游戏,当矛盾出现时,不要一语定案,而是鼓励这几名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幼儿们在进入角区后,只有感受宽松自由,在活动中他们才会有话敢说。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有快慢,我们都是抱着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增强幼儿的信心。尤其对于少言寡语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和他们交流,给予关心和帮助,加强个别指导。灵活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让幼儿在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学说。幼儿许多时候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表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回答。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伴随着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教师们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二、在快乐的阅读中培养幼儿讲述能力

睡前讲故事,学会续编故事。睡前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最温馨的事了。促进语言发展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给孩子朗读一些睡前故事,孩子在睡觉前听过的一些句子,会如同儿歌一样被孩子整句记住。孩子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享受,而且受到了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运用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借助故事中所描述的情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模仿、练习的机会,如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声响等。故事讲到某一关键处,中断讲述,启发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出以后的情节。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巧用图书角,让幼儿自由讲述。

图书角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幼儿经常会主动去图书角看自己喜爱的书籍,由于幼儿的模仿性强,往往喜欢看与别人相同的书,这时就会有可能发生争夺现象,此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想办法与人商量,如我看看你的好吗?或咱们一起看好吗?再或者你看完了给我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在看图讲述中让幼儿成为讲述的主人,“看图讲述”是以图片作为凭据,借物讲述的一个活动,因为这图片记录的都是一瞬间的事物,迫使孩子要联想,图片事物发生之前之后,图片之内之外的情节,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的内容。幼儿通过对图片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意义。

三、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主要的途径。在同伴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因此我总是“不经意”地倾听幼儿的谈话,并及时表扬说出好听的词的幼儿,纠正错误发音或出现病句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明确什么是应该学、什么是不应该学,从而更好的发挥同伴之间交流的作用。

篇9

一、想读就读——创设阅读环境

1.特色“廊道文化”。我园充分利用廊道空间打造特色文化墙,将一些经典故事、诗文等以幼儿喜欢的形式展示在墙壁上,孩子和家长经过时常驻足观看,时间长了便也会吟诵了。我们还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聪明才智,把家乡的山水景点及特产等创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和故事,配上美丽的图画,就成了原创的图画书,我们定期把这些图画书展示在廊道上,供孩子欣赏、阅读。

2.班级“读读书吧”。在我同,每个班级都设有“读读书吧”。图书的摆放位置极其讲究,如在孩子经过最多的出入口处,我们会筛选近期孩子们喜爱的热点和热门类图书。这样,孩子们每每经过时,总会被图书吸引驻足观看。在区角内,孩子有充分的阅读游戏时间,我们就摆放一些经典绘本类图书,让孩子们仔细咀嚼品读。在班级门外家长等候区,我们会在高点的地方摆放家教类书刊,指导家长科学育儿;还会摆上一些故事书和游戏类书籍,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讲讲故事、玩玩游戏。

3.“流动书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部分家长不会选书,平时很少逛书店,家中藏书少。于是,我们首先发放调查表,调查了解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遇到的问题,然后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在家教论坛和家长阅读交流会上,着重讨论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组织了一场热闹的“好书推荐会”。这样,班级里的图书多了起来,我们就设立了“班级流动书摊”。每周让孩子选一本喜爱的书带来幼儿园放在书吧,大家自主阅读;到了周三,孩子们交换图书带回家与家长分享阅读。期间教师做好登记。一段时间后还与其他班级交流图书,这样家长面临的各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4.阅读记录主题墙。我园每班都设有亲子阅读记录专栏,如“爸爸妈妈看过来”“你说我说”等,由孩子叙述,家长记录或由孩子通过绘画方式表达。孩子之间会互相介绍自己的小故事,家长之间也可以随时交流分享,了解自己孩子的阅读效果和其他孩子的阅读动态。现在“阅读记录主题墙”已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幸福品读——营造阅读氛围

1.游戏中的阅读。我园一直探索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贯彻“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如班级设立小小电视台,和孩子们玩接龙游戏阅读、玩扑克牌阅读、玩捉迷藏阅读等,教师不着痕迹地将诵读融入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孩子轻松记忆、丰富语言。

2.枕着故事入眠。我们引导家长抓住睡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并将此时间命名为“亲子时间”。

为了给家长作好榜样,教师也坚持在每天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小班一般选择童话小故事,中班多讲寓言故事,大班多讲神话故事……孩子们枕着故事入眠,这是多么甜蜜而美好的事情啊。

3.“小喇叭”讲故事。这是我园的一个品牌文化。开始是在午餐前的休闲时间,教师去广播室给孩子们讲故事,后来逐渐让孩子走到前沿,选拔各班孩子到广播室去给大家讲故事。这样,既丰富了幼儿午餐前的休闲时光,又调动了全体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三、经典诵读——搭建展示平台

1.“春之声”诵读节。每年举办一次,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首先发出活动倡议,鼓励人人参与。活动的形式有亲子朗诵、小组朗诵、师幼朗诵、集体朗诵,单人朗诵等,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特点,积极向上的。先在班级里开展、筛选,然后在全园汇报展示。

篇10

每天含泪告别父母,宝宝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要我,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陌生的地方了呢;为什么在家有人提醒我嘘嘘,在这里要我自己告诉老师呢;为什么在家有人喂我吃饭,在这里要我自己吃了呢;为什么在家想睡就睡,在这里要按时睡觉呢……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家庭养育和幼儿园的同步教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每每看到宝宝在家的散漫和在幼儿园里的乖巧对不上号,妈妈看不明白。老师看着着急。要是家庭教育不能同步于幼儿园的教育,培养宝宝的生活习惯将会是事倍功半。

于是,我们特别邀请了大连六一幼儿园的关颖老师来指导家长,该如何配合幼儿园帮助宝宝尽快形成家园同步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用餐篇

宝宝在家里吃饭就像打一场“持久战”。一个追着喂一个逃着吃,一顿饭下来,双方都筋疲力尽。不过老师却总能让宝宝乖乖吃饭,老师有什么妙招?一起来听听。

老师说:吃饭要定时定点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的“老油条”,都知道在幼儿园吃饭是怎么样一种状态。虽然每个幼儿园具体的开饭时间有一点差异,但总的原则就是,定时定点开饭。比如在我们六一幼儿园。小朋友们一到上午11点钟,就排着队,跟着老师去盥洗室洗干净手,然后一起到专门的就餐区吃饭。

妈妈可以这样做――

定时定点吃饭,是妈妈必须让宝宝在家里养成的习惯,而且时间上最好与幼儿园保持同步。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一同在餐桌上用餐。宝宝的餐椅最好调到与全家人餐桌一样的高度,这样就会给宝宝一种参与感。一旦习惯养成,妈妈会发现,即使是周末或者假期,一到吃饭时间,宝宝就会认真洗好手,坐到餐桌前,自己乖乖地大口吃饭了。

老师说:吃饭过时不候

在幼儿园,宝宝吃饭的时间通常控制在40分钟以内。小宝宝们会在这段时间细嚼慢咽把食物吃掉,有的宝宝没吃饱,就会举手示意老师还要盛一碗。40分钟后,多数宝宝都吃好了,桌上的饭菜也就要撤掉了。除了一些新来的宝宝可能需要阿姨再喂一喂饭,其他宝宝就可以洗手自由活动一小会儿了。

妈妈可以这样做――

30分钟以后,如果宝宝没有继续吃下去的兴趣,无论宝宝吃掉多少,都把饭撤走,并且在下一餐之前不给他吃任何东西。让宝宝知道,在家吃饭和在幼儿园吃饭是一样的,没有追着喂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呆不吃饱,就有可能饿肚子,渐渐地宝宝就会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老师说:不能边吃边玩

在幼儿园,吃饭就是吃饭,不允许喋喋不休地说话。因为这样容易把唾液溅到其他小朋友的碗里,这样不卫生,更不用说看电视、玩玩具了。宝宝要做到的就是安静吃饭,细嚼慢咽。

妈妈可以这样做――

吃饭一定要好好吃,这是妈妈应该掌握的原则,决不能看着电视或玩着玩具吃饭,这种习惯不利于食物消化。如果正好在用餐的时候他还对一段电视节目或一种玩具饶有兴致的话,妈妈可以与宝宝商量一下,电视可以录下来,玩具也可以吃过饭再玩,绝对不能一边吃一边玩。

老师说:两餐饭之间少吃零食

刚入园时,幼儿园阿姨会告诉妈妈,不要给宝宝额外带零食。这是因为,在幼儿园里,两餐之间都会给宝宝提供水果、点心,而且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给宝宝吃。家长额外带零食,会打乱宝宝的就餐习惯,同时也影响宝宝下一餐饭的食欲。

妈妈可以这样做――

在给宝宝备餐的前两个小时内,不要给宝宝任何零食,不要因为宝宝上一顿吃得不好,就没完没了地往宝宝嘴里塞点心。点心和正餐时间间隔如果没有达到两个小时或以上。宝宝胃里的食物便得不到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同样会影响到正餐。

生活习惯・卫生篇

好的卫生习惯,不但可以让宝宝神清气爽,还能减少生病的几率。在保持好的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应提高。

老师说:干净清爽才是好宝宝

在幼儿园里,宝宝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重要的,因为幼儿园里宝宝很多,不注意卫生,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我们常常教育宝宝,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干净清爽才是好宝宝。

妈妈可以这样做――

保持皮肤清洁。早起和睡前洗手洗脸,这应该成为雷打不动的原则;小手脏了要马上洗,带宝宝出门玩的时候,最好带上湿纸巾,以备宝宝弄脏小手后及时清洁;饭前便后一定要用洗手液洗手;睡前洗脚、洗屁屁;勤洗澡(夏季每天至少一次,春秋季2―3天一次,冬季至少每周一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

注意口腔卫生。宝宝吃饭和喝奶后,要喝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要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的牙膏牙刷,通过示范的方式引起宝宝的兴趣,培养宝宝早晚刷牙的习惯。

养成用纸巾的习惯。教会宝宝用纸巾擦手、擦脸、擦鼻涕。让宝宝养成不吃手指、不挖鼻孔、不抠耳朵的好习惯。

老师说:水杯、毛巾不能混着用

幼儿园给宝宝提供的水杯和毛巾都是一样的,很容易混着用。虽然毛巾、水杯每天都会进行消毒,但混着用还是不太妥当。在我们幼儿园,宝宝的水杯、毛巾都会贴上小标签,每个宝宝使用的毛巾和水杯都是固定的,不可以混着用。宝宝每天离园后,水杯和毛巾等都必须进消毒柜消毒。

妈妈可以这样做――

在家里,妈妈也要按照幼儿园的习惯,把爸爸、妈妈、宝宝的牙刷、水杯等,都贴上标签,毛巾可以用绣字的方法来加上标签。宝宝的用具只有宝宝可以用,别人不能用,这样才能干净又卫生。要注意的是,家里各种器具,特别是宝宝的用具要经常煮沸消毒。

老师说: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幼儿园是宝宝养成好习惯的地方,因为宝宝每天的生活非常规律。比如专门替宝宝设计的洗手池,便于宝宝饭前便后洗手、玩过玩具后洗手、吃过饭和牛奶后喝水漱口……只有这样,宝宝的卫生习惯才能得到强化,并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妈妈可以这样做――

给宝宝设计专门的洗手池似乎不太现实,那么就利用淋浴的蓬头吧。到了洗手时间,妈妈打开淋浴的蓬头,让宝宝自己洗手。这种别具一格的洗手方式,肯定能吸引宝宝的兴趣。

宝宝自己没有自制力,所以每个卫生习惯妈妈都要经常提醒、督促、反复练习,不怕麻烦、不怕弄湿衣服,让宝宝在愉快的情绪中巩固卫生习惯。

生活习惯・午睡篇

午睡对于宝宝的成长十分有益,有的宝宝在家里怎么都不肯睡,眼皮都耷拉下来了,还不肯放下手中的玩具。以致于到了幼儿园躺在床上也安静不下来。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宝宝爱上午睡。

老师说:好睡眠要有好环境

宝宝午睡前后,幼儿园里非常安静。老师会拉上窗帘,让房间光线稍微暗下来。同时小朋友们要乖乖地睡在床上。不能嬉笑打闹,就连老师说话也轻言轻语,走路也轻手轻脚。这一切都是为了宝宝能有一个好的环境,更快更好地入睡。

妈妈可以这样做――

宝宝睡觉前和睡觉时,屋子里要保持安静。睡觉前一丁点的声响,都会引起宝宝的好奇心。房间里要冷暖适当,并保持空气新鲜,天气不错的时候,可以适当开窗通风,因为新鲜空气含有充足的氧气,可促使宝宝舒适而甜美地熟睡。

老师说:自己睡更香

在幼儿园,宝宝人数要远多于老师,所以,午睡时不会有老师给每个宝宝讲故事或者满足他们各种睡前习惯。宝宝要自己脱衣服,自己爬上小床,闭上眼睛,慢慢睡着。即使睡不着,也要闭上小眼睛,安安静静地休息。

妈妈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总是以各种托辞来延后宝宝独睡的时间,可是宝宝到了幼儿园,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怎么睡得着呢?所以在宝宝上幼儿园以后,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再陪睡了。帮宝宝铺好床。给宝宝洗完澡以后,所要做的就是给宝宝一个吻,让他美美地睡一觉,然后走出房间,让宝宝自己入睡。

老师说:多运动才能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