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3:2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离骚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译文: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3、赏析:

篇2

原文:

《见呈诸名胜》朝代:宋    作者:张九成

勿谓重阳把一枝,嗟予何限古人思。

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

篇3

原文:

《送诗僧隆瘦岩》朝代:未知    作者:未知

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

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

篇4

原文:

《次韵李鹤田德真寄远》朝代:未知    作者:未知

长安日下浮云生,故人久作西南行。

沤边两载音讯绝,鬓丝应与秋风争。

苍苔冉冉荒茅屋,愁来忍把离骚读。

惊鸿刚自堕边声,碧嶂那堪遮远目。

青云高处期翱翔,去人岁月今堂堂。

篇5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篇,“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1],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景仰与追慕。他以政治家的社会身份行事,却以文学家的名义成就了不朽。屈骚之所以千古流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品唱出了诗人灵魂深处的声音,彰显了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屈原的作品大多创作于诗人被顷襄王流亡到汉北以后。汉北山川奇丽,有峻峰幽谷之美,但更多的是水气波光。沅、湘、澧、洞庭、云梦等水曲沟泽星罗棋布。面临滚滚江水,孔夫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屈子临水自鉴,自然也着凝思者的叹息。《离骚》云:“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湘夫人》云:“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涉江》云:“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抽思》云:“望北山而流涕,临流水而太息”。在放流的九年时间里,屈原肯定无数次地舟行水上,行吟江畔,凝目以思:为国家的生死存亡担忧,为黎民的饥寒温饱担忧,还有对自我价值、个人命运的思索。他发现:贤主明君只是理想的神话。自己所处的环境,君主出尔反尔,利令智昏;群芳随波逐流,纷纷变节;奸佞沆瀣一气,蝇营狗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溷浊我独清”。四海之内,没有赏识自己、理解自己的知音。这种深沉的孤独感,将屈原推上了顾影自怜的境地。他只有对着水中的倒影,自我欣赏,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达到人格结构的平衡。所以,屈原是东方的纳西索斯,他的作品也是自恋者的沉思。学者周宪也指出:“屈原不是神,他的愤世嫉俗不过是基于个人不幸遭遇挫折的必然反应而已,不过是他的自恋倾向的另一种表现而已。”[2]

屈原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贾谊、陶渊明、李白……皆视屈原为自己的精神避难所。屈原的人格蕴含了中国传统文人所有的“根源特质”,他的人生际遇预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历史命运,他的作品也带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普遍特征。“文学与神话一样,都产生于共同的心理内驱力。这些内驱力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它们是一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3]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意识处于表层,犹如冰山露出海面之上的那一小部分,可以用语言表达。屈原心理中的确存在自恋倾向,但还尚未达到班固所诋毁的“狂狷之士”的程度。作为一个传统文人,屈原的感情是内敛的。在意识层面,屈原认为他有足够的自恋资本。

首先是先天因素。《离骚》开篇称道自己的族系、诞辰、名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带有明显的炫耀意味。关于帝颛顼高阳氏,《大戴礼・五帝德》曾有这样的描述:“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祗敬。”[4]可见是一位显赫、尊严的大神。至于屈原的诞辰,蒋南华根据古代天文学、历法学的科学推算,认为是寅年寅月寅日,这是一个日月交汇、千载难逢的祥祯之日。而“灵均”,灵,即是神灵的意思,也可谓不同凡响。先天的优势是他的自恋心态最基本的起点。

其次是外在风采。屈原对自己的外貌也是很自信的。《湘君》云:“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水中倒影,是一位身材颀长的美男子。因此,有时屈原索性以“美人”、“佳人”自谓。如“恐美人之迟暮”(《离骚》),“惟佳人之永都兮”,“惟佳人之独怀兮”(《悲回风》)。对于自己的美貌,屈原重点突出的是自己的服装与配饰。《离骚》最为集中。诗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在《涉江》、《招魂》中还有类似的赞美。他对自己的服饰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实际上所有的衣着都着复杂的代码。“在日常世界中,衣着所起到的正是这样的作用:它总在设想中看到自己被别人注视。”[5]

另外,屈赋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诗人丝毫不加掩饰地赞美自己的美德和才能。对于自己的美德,诗中有直接赞颂的,如“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涉江》),有比德之颂扬的,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颂》),还有在历史追忆中以前贤来标榜自己的,如“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等等。诗人给后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他高蹈绝尘的德行。司马迁评其品格,“其志洁,故称其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6],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自己的才能,诗中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离骚》)的自夸。司马迁对此也作了“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7]的赞誉。

上述的几点,都是屈原自身所意识到的与众不同之处,但在屈原的意识中,尚存在主次先后之分。先天的因素是天赋的内在美质,屈原将它们统称为“内美”。《离骚》中声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楚辞》中的“修”字,大都含有“美”的意义,如“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重”是“增加”之义。诗人认为,纵使自身的内在美质众多,仍需要德行和才能的提升。屈原之所以能得到楚怀王的重用,也不仅仅是祖上的福荫,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在文学传统里,美貌往往有更深刻的含义。《诗经・卫风・硕人》是咏庄姜的,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庄姜是一位有色有德的女子。《诗经・邶风・简兮》末章又云:“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8]《郑笺》注:“我谁思乎?思周室之贤者,以其宜荐硕人,与在王位。”[9]美貌是贤者的烘托。屈原对此理会甚深。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服装便不仅只包含御寒遮羞的原始意蕴,而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审美心理的表现,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屈原爱好楚之华丽的服饰,当有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意义。”[10]他对楚国服饰的赞美,也是其爱国德行的一个表征。古人常有佩剑的嗜好。剑既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警示。告诫自己大敌当前,要奋勇杀敌,尽忠报国。关于诗中的香花芳草,前人早有认识。王逸在《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11]所以,屈原选择花草作装饰,是取其馨香以喻己之高洁。屈原对外在风采的展示,目的同样是突出高洁的德行。在其意识层面,屈原的自恋,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所拥有的无人能敌的德才。这也符合儒家“太上立德”立人观的标准。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还包含无意识的部分,它是没于海水中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将人的无意识视为一种本能,并主要是指性本能。

《离骚》虚构了三次神游。其目的之一,是“求女”:宓妃、简狄、二姚等。据王逸注,这些女性皆为古代的神女圣妃。屈原对她们恭敬神往,没有实际意义上男欢女爱的亵渎。其实,“求女”也并非屈原的首创,在先秦以至汉代诸子中均不乏其例。《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吸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2]诚如黑格尔所言:“如果哲学家运用神话,那大半由于他先有了思想,然后才寻求形象以表达思想。”[13]屈原糅合远古神话传说,假借虚构的带有神性因素的形象,也是为了寓托自己主观的愿望和理想。导致屈原自恋的无意识,并不是性本能而是另有他情。

屈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又具有高洁的道德修养、杰出的政治才能,属于中国古代的士阶层、传统的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信条,“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从他踏上政治仕途之始,他便时刻不忘臣子的义务,知识分子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周王室东迁以后,“楚在短短一百多年内,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社会出现了飞跃的转化,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兴盛的封建社会。”[14]楚先人的开拓进取,国家的经济实力,使他对政治无限热忱,甘愿为社稷苍生效犬马之劳,对国君尽忠,为楚王排忧解难。在内政上,为怀王拟订宪令,“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修明法度,以法治国;重视培养和选拔贤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外交上,他主张摆脱强秦的,临危授命,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至死保卫楚国。他的政治蓝图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但是,在传统的社会――政治格局中,传统文人所处的地位相对又是尴尬的:他们是社会理想精神的代表,也是道德良知的体现。然而封建君主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政治理想的实现却又必须借助君主的权势,这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明显依附地位。屈原也不例外。他提出了“美政”理想,但也只能感叹“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怀王听信谗言,他便被疏远;顷襄王受到迷惑,便被放逐出郢都:君王的遗弃让他深感报国无门的焦灼。屈原曾悉心培养人才,但结果“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事过景迁,他们也纷纷变节与堕落:群芳的凋零让他感到了无人同行的孤独。屈原深爱着楚国的百姓。黎民的流离失所,让他发出了“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的忧虑。当他忧愁忧思之时,渔父却好心地“规劝”他随波逐流:群众的疑惑又让他感到忠贞者的悲凉。他爱国、忠君、育人、恤民,满腔生命的热情,换来的是现实残酷的打击,无人理解,更无人回报。

“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使屈原把对内心真实和内在神性的顽强执著,转化成了表达这种内心真实和内在神性的创作冲动。”[15]屈原内心的焦灼、孤独、悲凉需要寻找释放的突破口,于是他实现了由政治家向文学家的转换。他需要知音,需要有人欣赏他的道德与才能,所以才有了诗歌中的自恋。因此,在他的无意识结构中,传统文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才是屈原自恋的心理内驱力。

屈原的遭遇是大多数中国传统文人的共同悲剧,作品所反映的自恋倾向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普遍心理特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寻求依附性地位不可得,无奈地转向自我价值的独立性追求。他们不愿苟且,不愿同流合污,秉持着宝贵的人格操守,闪耀着道德的璀璨之光,理性的批判之光。他们执著追求精神自由的勇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第45页。

[2]周宪《屈原与中国文人的悲剧性》,《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第34页。

[3][美]诺曼・N・霍兰德《神话与心理学》,[美]约翰・维克雷编,潘国庆、杨小洪、方永德等译《神话与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05-106页。

[4]王聘珍撰《大戴礼解诂》,中华书局,2004年,第125页。

[5][美]宇文所安著《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程章灿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2页。

[6][7]司马迁撰《史记・屈原列传》,中华书局,1979年,第2482页。

[8][9]《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卷四,《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4页。

[10]毛庆《屈原文化心理初探》,《屈原文化研究论文集》,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1997年,第283页。

[11]洪兴祖撰《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2年,第2-3页。

[12]《庄子》,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页。

[1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59年,第86页。

[14]《楚的神话、历史、社会性质和屈原生平》,杨公骥著《中国文学》第一分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99页。

篇6

2、“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屈原的《离骚》(节选)。

3、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篇7

关键词:高中生 文言文 学习方法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两点建议:1、必须依托相应例句,以免知识点成为无本之木;2、尽量自己动手整理(可以参考、对照,但非依赖、照抄教辅,尽管其可能一应俱全),避免放开教辅就寸步难行。同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自觉检测、认真订正”,完成一定练习使知识点得以进一步落实。

二、强化熟读成诵

1、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

1)化“长”为“短”。

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2)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背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

3)限时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限时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2、文言文背诵的方法

1)首字提示法。

学生背诵时常会碰到背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卡脖”,怎么想也想不出下一句。可是,只要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很快想起来,接着背下去。鉴于此,可用“首字提示法”来背诵,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果连续的短句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写下来,用它们作背诵时的提醒之用。如《赤壁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壬、七、苏、清、水、举、诵、……”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背诵“卡脖”时提醒自己。这样多反复几次,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对所背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处于“夹生”状态。还有“注释提示法”,即只看书下的注释,用它们来提醒自己背诵。它和上面的方法的作用是一样的。当然,像《离骚》这样的,每一句书下都有注释的,不能用此方法。

2)翻译还原法。

学文言文通常是先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文,落实字词的意义,这样才便于对文章的分析。而在背诵文言文时,可以“倒过来”,即看着译文,回忆还原原文。有了最开始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再加上熟读,这时再根据译文去还原原文,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背诵,还有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翻译的深入掌握、巩固。

3)边读边译法。

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但很不明显。这时可以边读边译,即读一句翻译一句,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上看比较慢,但“一举两得”;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三、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和改变风格;“达”,即文字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三是要做到“雅”,指文句流畅,具有文采,准确、鲜明、生动。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篇8

一、“试用”为何意?

原文说:“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其中“试用”未注。或许编者认为“试用”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辞源》就将“试用”注释为“在正式任用之前先行试用”(商务印书馆1983,第2890页)。人教版的教参将“试用于昔日”翻译为“从前试用他的时候”,似乎向宠曾经历过一段试用期。查《三国志•向宠传》并无此说。

其实,“试”即“用”,“试用”为同义复词。《说文解字》说:“试,用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经籍纂诂》等均将“用”“试用”或“任用”列为“试”的第一义项。《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礼记•乐记》:“兵革不试,五刑不用”。“试”“用”对文为训。《汉书•王温舒传》:“已而试县亭长”。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诗:“灭名竟不试”(灭名:直到死)。《汉书•东方朔传》:“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在古代,表今天“试用”意义的词语是“试”“试守”等。《古代汉语词典》释“试守”:“在正式任用之前试用。……”(商务印书馆,1998,第1434页)

二、“痛恨”为何意?

原文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为何意?课本未注,教参翻译为“痛心”,与“恨”一起解释为“痛心遗憾”。从字面上看似乎可通,但仔细揣摩却大谬不然。从事理上讲,诸葛亮对汉之先帝“桓灵”的行为极为伤心,似乎言重,且不是臣对君应说的话。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将此解释为“非常”“甚”,“痛恨”等于说“深深地遗憾”。这个解释是对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痛②”:“彻底地,尽情地。……”(第285页)。《辞海》“痛④”:“尽情,彻底。如:痛改前非。……”(第2149页)。《管子•七臣七主》云:“奸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尹知章注:“痛,甚极之辞”,而非“痛心”。《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方正》:“(晋)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济),然后爵之。’”现代汉语仍沿用“痛”的这一意义,有“痛骂”“痛恨”“痛击”等词。

三、“顾”为何意?

原文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此处“顾”为何意?课本未注。《古代汉语词典》注为“看望,拜访”(第493页),《辞源》注为:“问,拜访”(第3401页),《辞海》注为“拜访”(第2226页)。其实,这些解释并不贴切,因为它们都不是“顾”的固有含义。这个“顾”,应作“询问”或“咨询”解。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说:“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风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由此可见,刘备三顾茅庐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访世事于识时务的伏龙先生。“访世事”的“访”,不是“探望”和“拜访”的意思,而是“询问”和“咨询”的意思。《说文解字》:“访,泛谋曰访。”徐铠注:“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尚书•洪范》:“王访于箕子。”蔡传:“访,就而问之也。”“三顾茅庐”的“顾”与“访”同义,也是“就而问之”的意思。“三顾茅庐”等于“三访茅庐”。

再看三顾茅庐的谈话内容。《诸葛亮传》说:“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欣(伸)大义于天下……君谓计将安出?’”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孔明在草庐中的谈话,是紧紧围绕“计将安出”进行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一句的“咨”同“顾”也是同义词。《说文解字》:“咨,谋事曰咨。”段玉裁注:“《左传》曰:‘访问于善为咨。’”《诗经•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谋。”毛传:“咨事之难易为谋。”因此,“三顾茅庐”又等于“三咨茅庐”。

参考资料

1.周建成、冯汝汉《以古律今究可叹――中学文言文注释商兑》,广西《阅读与写作》1999.3

篇9

翻开华夏五千年的史册。能以长远目光创造出辉煌人生的精英数不胜数,太史公司马迁就是突出的代表。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而触怒了汉武帝,被施以宫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可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挫折击倒,而是放眼远观,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含辱负重,最终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光照千秋,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从而名垂青史。正是有了长远的目光引领。司马迁才走向了成功的殿堂。(将例证法与引证法有机结合,突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说理更进一层,更有力量。也更能展示出作者丰厚的积淀。这是打动阅卷者的一个亮点,无疑会增加发展等级的得分。)

长远的目光会指引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追求更远,最终走向成功。细究中外每个成功人士之成功秘诀,几乎无不具有远大的目光。

20世纪80年代末,全英文的电脑开始从香港进入内地,带动了中国“汉卡”市场的升温。史玉柱敏锐地发现了“汉卡”的巨大利润后。他鹰隼般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市场了。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在这远大目光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假如史玉柱当初鼠目寸光,不从别人羡慕的、安闲的事业单位辞职,他怎能掘得第一桶金?假如他从巅峰跌入低谷后不将远大的目光瞄准保健品市场,那么又怎么会有我们今天家喻户晓的“脑白金”?如果离开了远大目光的指引,还会有巨人集团、征途网络的存在吗?可见,是远大的目光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位商界奇才。(运用假设论证法深入分析,再次突出材料与观点的联系,且变换为排比型反问句,说理更加深刻,论证更加有力,语言表达更有文采,有望获得发展等级“深刻”“有文采”项的得分。)

国外一家鞋厂的两名业务员到非洲考察市场。一名业务员考察完后对老板汇报说,这里没有市场,这个岛上的土著们都不穿鞋;另一名业务员考察完后对老板汇报说,这里可是个大市场,他们都没有鞋穿。面对同一个市场,为什么考察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关键就在目光。第一名业务员只将目光收在当前——不穿鞋,自然无市场;第二名业务员将目光放在未来——没鞋穿,对鞋的需求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因为目光远大,所以第二名业务员能发现没有鞋子的地方就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就注定了他成功的可能。二者的业绩清楚地告诉我们:远大的目光引领我们走好成功路上的每一步。(运用对比论证法突出材料与观点的逻辑联系,分析更为到位,更能令人信服,从整体上看手法也更多样化,这也增加了发展等级“深刻”一项的得分。)

相比之下,今天有一些把牟取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做事就缺少长远眼光。如我国某地方企业为了多出口蕨菜,多赚钱,就违背蕨菜的正常加工程序,而将蕨菜放在火炕上烘干,结果遭到退货。这种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所带来的结果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鼠目寸光,难成大事。(照应开篇,突出观点,因事说理,体现作者具有较强的整体谋篇意识,谙熟写作的基本技法。)

在面临竞争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绝不应鼠目寸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如果眼光短浅,那么就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

篇10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冲动,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动力去主动克服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让他们自己选读感兴趣的文章和书,培养他们自觉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感情非常丰富,那么老师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情感类的文章和书目,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使他们在阅读的世界里,产生情感共鸣,品味到一种“崇高”的美感,并在这种美感的驱动下产生更多的阅读需求;有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就可以把一些战争题材、体育运动类题材的文章和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竞技的舞台上享受超越的。学生有了这种超越的,就有了阅读的欲望。长期坚持阅读,自主性的阅读习惯就能慢慢地养成。

二、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在“信息时代”,还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①浏览性阅读。即通过博览、略读、速读确定是否需要详读、精读;②理解阅读。即通过精读、评读理解掌握原文的内容;③记忆性阅读。即通过复读、背诵、抄读等方法,理解、记忆原文的内容;④评价性阅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欣赏评论;⑤创造性阅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解。

三、要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如下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它指出阅读鉴赏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主性阅读的过程,注重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在阅读实践中,要强化这种自主性和审美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即使是偶然的“灵光乍现”,也是“美”的。还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他们对作品的初始反应,允许他们自圆其说。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标指出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质疑是阅读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阅读是否自主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质疑能力分为表层和深层两种,然后由表及里。表层质疑能力体现在对字词句标题的运用上,对写法的分析上。深层质疑为鉴赏性质疑,主要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学生要对这些方面进行体味、欣赏、鉴别、评价,以获得审美愉悦的阅读。比如,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艺术空白需要我们发挥想象进行质疑、填补。如《边城》中的翠翠会一直等待吗?《药》中的“花圈”是谁插上去的呢?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么做呢?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