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

时间:2023-03-31 05:1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论点鲜明:中国学生要具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论证严密有力,说理透彻。

全文脉络清晰,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议论结构,易被学生接受。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接着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下一代提出希望。

下面,同学们结合作者经历来理解本文。丁肇中,华裔美国人,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后,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他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他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是一个具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篇2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就是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开展,或者干脆就带上学生通过实验再概括收获知识,这样所得的知识应该是有兴趣的、刻骨铭心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做到既能关注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同时又需要去建构学生个体的可能生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于此,我们应该把握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学生的可能生活所存在的关系。

首先,“教育即生活”,我们应把“课堂生活”变成“改造的生活”。同时又不能把教育教学当成是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我们的教学其实是经过简化、提炼、平衡了的生活。课堂教学生活也是这种特殊的生活,它应是改造的、进步的、健康的生活。 那么,在学习中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把它们作一个有机的组合。其实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重点指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化。学生生活具有生长性或发展性目的,具有游戏性质。我们的课堂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学生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从而让他们“敬学”、“乐学”。

其次,教学中我们还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把握他们生活的发展趋向。尽管学生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但他们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现实生活,他们是会不断地超越现实性生活,追求可能性生活的。可能生活是一种有意义的、幸福的、充满动力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将教学生活分割成智力生活、实践生活等碎片,应该把之视为一个整体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到实验生活中去,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目的。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多做做文章。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现代教育明显追求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教育内容不仅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而且这些教育内容基本上也是按照科技理性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和编排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抓住教学内容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篇3

自荐信

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办:

您好。首先感谢贵办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是来自长春外国语学校的xxx。一直以来,北京大学自由、开放、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深深地吸引着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我追求和向往的夙愿。我生长于齐鲁大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家父从小对我严格要求,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在校内获得诸多荣誉,为人光明磊落,诚实守信,老师和同学对我赞赏有佳。本人秉持的人生原则为:务实求是,格物致知,博采众长,德行天下。作为理工男,我爱好涉猎广泛,不仅对自然科学有求知和探索,对人文社科也有浓厚兴趣,体育、流行音乐、潮流文化甚至电子竞技都是我热爱的生活元素,它们可以提升我的审美素养,陶冶性情,锤炼品格,完善自我。

博雅塔下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高的一流学府,得天独厚的求学环境,充满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北大文化精神,无不时时刻刻让我魂牵梦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全国位列第一的外语学院,我对外语有着深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我有幸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我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培养道德情操,丰富学术知识,拓展生活阅历。通过在北大的学习,可以成长成为为对祖国的有用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篇4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言“我们不可能生活在语言这个媒体之外”[1]离开语言这个符号,我们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阐述自己的道理,因而议论文语言即是为阐述道理而服务的。要使自己的论点思想表述得透彻,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刘勰说:理形于言,叙理成论。这是说“把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便成为议论,人们把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发表某种看法或主张,表明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只有把这些诉诸语言文字时才成为议论”。[2]自己的议论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将准确的分析和精要的概括结合起来,将积淀的思想和蕴蓄的情感融于一体,这些都只有通过议论文准确、深刻、精湛的语言才能作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初讲的是冶玉工艺:切石现玉,磋之玉石分离;琢之有型,磨之出彩。玉不琢不成器,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使是一模一样的语言,其含义、情味、色彩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3]只有在语言上精益求精,不断切、磋、琢、磨,才能以准确优美的言语,打动读者。

三、提高议论文写作语言的策略

(一) 提高准确严谨性

要加强阅读,增强语感。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姊妹,离开阅读谈写作,是做不到的。不会品读别人优秀文章,或不愿学习别人生花妙笔,那样写出来的作文肯定是幼嫩的。议论文用词的精确、严谨需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大量的议论文范文慢慢去体会。俗话说:“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范文的选择必须是规则性、典范性的一些经典文章。如:韩愈的《马说》,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培根的《谈读书》等等。

我们在阅读议论文时,一定要分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具体该怎么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要注意副词使用的准确性

副词有表示时间、地点、程度、范围、语气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比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这句中 “最”一词是最高级的副词,最大限度地修饰“彷徨恐慌”的程度,“唯一”修饰名词“办法”写出了我没有其他方法可选择的无可奈何,重理论而轻实验的观念支配着很多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格物致知精神的缺乏使我想要找寻解决困境的方法时却是这样的无力。

⑵要注意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关注关联词,分析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细心体会论证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

比如《敬畏自然》中有这么一句话:“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其中关联词“即使”、“ 也”、“ 可是”、“ 也许”等体现了说理的层递性,删去这些关联词则会减弱说理的力量。

(二)增加文章的文采

第一, 典型论据散文化。

典型论据散文化就是用比较具体生动的描写性语言来叙述具体的典型例子或抒感。人们常说“有情有义”一词,散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议论文以“理”服人,但不“动之以情”,又怎么“晓之以理”。无论怎么样的文章,离开“情理”二字也只能是干巴巴的一具尸体,不能得到读者的青睐。如果能做到典型论据散文化,那么例子就带上了文学色彩,并使文章语言靓丽起来,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古代有许多说理性文章都是精美的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中很多文章是说理的议论文,如九下的《鱼我所欲也》,生动形象的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用松柏的形象来表达对坚强性格的称颂。古人写说理性文章,大多采用散文化手法,值得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汲取其精华。

第二, 恰当运用修辞。

就作文来说,语言优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用修辞手法。修辞不光在记叙文、散文中大量的被使用,在议论文中也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修辞活动中词语运用的恰切,往往反映的是修辞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刻、表现的准确以及对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逻辑关系把握正确。

在议论文中如果恰当的运用修辞,可以使无趣的说理变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以下主要提常见的两种修辞――排比、比喻。

①排比。在议论文中运用排比的句式、排比的段落、乃至全篇缀满排比,这样会使文势增强,如骏马走坡,读来酣畅淋漓,神盈气足。况且概括的语句本身就有议论的成分,如果用上这样的文笔,就会充分显示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归纳概括能力,让读者觉得文章有厚度,语气有气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等不仅使文章具有整饬流畅之美,也增强了说理的深度与力度。培根的《谈读书》全文共17句,就有10句排比句。 “读书可怡心,可添彩,可长才”,“历史使人睿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微……”等,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读书的作用。

②比喻。运用比喻可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多用比喻,是使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公输》中子墨子很好的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楚王攻宋的不义性:“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运用比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极有说服力地使楚王不得不服。

运用比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还是在以上提到的以“理解”为论点时一个学生写到:理解像大海般广博,可以包容一切;理解像露珠般清纯,可以滋润心田;理解像火焰般炽热,可以熔化冷酷。这段文字短短几十个字不但运用了比喻而且是个博喻,将“理解“的博大、滋润、热烈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很生动。

篇5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被认可指数;感性教学;自主性

当今社会要努力构建和谐,大力提升全民的被认可指数。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适应社会所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要满足社会需求、顺应时展,于是就得想方设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被认可指数,使课堂上学生们学得被认可。本文主要从实行感性教学、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和注重学生自主性培养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在中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被认可指数,这对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极为有益的。

一、实行感性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则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教师的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 教师在《桃花源记》一课中可以灵活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述当时的情境,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连续朗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形容的美妙境地,仿佛桃花源美妙的环境就呈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感染在座的每位同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个环境氛围中,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快乐,并能轻松地领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知识改变命运,课堂上老师可以用一段形象生动的视频《一根稻草,两种命运》,自然而然地设置了一个图象情境,把学生的情感与两姐妹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学们既庆幸妹妹拥有了读书的机会,靠掌握知识改变了命运;又感叹姐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人生道路的坎坷。此时,再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改变姐姐的命运,就把他们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学习机会的难得,也从中感悟到终身教育的思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1. 阅读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人性与个性的培养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因此,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不同层次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谈生命》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老师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一些生命的美丽瞬间,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自然的生命本质”;《变色龙》戏剧手法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色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2. 语文阅读课堂要精导妙引,强调自主

开展自主学习课堂,老师可以开展精导妙引、独具匠心的自主学习课。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向学生介绍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①看引言,②看标题,③找论据,④找联系,⑤列问题。在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之后,展开四人小组的讨论,每个小组提出两三个有质量的问题并说出自己在格物致知过程终于到的有趣经历。在这里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质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最后实行课堂各亮观点、自评互判,讨论竞答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3. 把阅读课堂切实还给学生

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幸福情感为目的,优化阅读课堂各环节的教学,使课堂教学不仅关注“术”的传授,更能站在关注“人”的高度上,在“道”上作研究,克服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现象,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幸福,提高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能给教师自己一份幸福的生活,给学生一个幸福的人生。温馨和谐、促学净思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平等和合作,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是朋友加合作。教师给学生不仅是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在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具有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如在讲“保修”一课时,让学生分析星新一作品的现实意义,如何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奸商欺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王国里”感受幸福。

五、结束语

一堂课没有精彩的老师就不可能有学生的精彩;没有老师独巨匠心的设计和精导妙引,就不可能有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碰撞、认知的冲突。因此,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语言的力量、发挥好“对话理论”的作用、牢记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我相信,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被认可指数定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淑妹 《提升语文课堂的被认可指数》,2011年11月

篇6

关键词 陈献章 自得之学 王阳明

作者何静,宁波大学学院副教授。(宁波 315211)

一、陈献章的自得之学

陈献章最重自得,曾言:“今之学者各标榜门墙,不求自得,诵说虽多,影响而已,无可告语者”;“某奉别后更无他,惟一味守此,益信古人所谓自得者非虚语。”①陈献章所讲的自得,即指他不依傍当时的权威显学程朱理学,重视自身对天道心性义理的体悟。他的自得理论由本体论、境界说和工夫论组成,具体如下:

第一,提出道(理)本论和心本论。在陈献章这里,道和理或诚的含义是一样的,他既讲道本论,又讲理本论或诚本论,强调道或理或诚是万物的存在根据,并且与事物相即不离。他说:“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与道若可相侔矣。然以天地而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以道视天地,则天地者,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勺耳,曾足与道侔哉?天地之大不得与道侔,故至大者道而已”;“天道至无心,比其著于两间者,千怪万状,不复有可及。至巧矣,然皆一元之所为”;“道通于物”;“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此理包罗上下,贯彻终始,滚作一片,都无分别,无尽藏故也”;“夫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何以为之也?一诚所为也。盖有此诚,斯有此物;则有此物,必有此诚。”②

宋儒所讲的理包括“所以然”和“所当然”,涵盖物理和伦理,陈献章承袭之,他所谓的理也包括了自然之理和人伦之理。他认为这二种理是客观存在的。“天命流行,真机活泼。水到渠成,鸢飞鱼跃。得山莫杖,临济莫渴(喝)。万化自然,太虚何说?”③就是说万化自然,万物之理客观存在,根本毋需德山和临济的杖喝点拨。“巢父不能容一瓢,严陵不能礼汉光。此瓢此礼,天下之理所不能无,君子之心所不能已。使二人之心果完具,亦焉得而忽之也。”④这里陈献章讲到了尧舜时的隐士巢父和汉光武帝时的隐士严光的故事。巢父见挂于树上的瓢有扰人之声,便把人好意送他作喝水器皿的瓢摘而弃之岩下;严光拒绝汉光武帝的聘用,还对光武帝不讲礼数。陈献章认为用瓢喝水,礼敬君主,这本来就是当然之理,“天下之理所不能无”,但这二人都忽略了。从上也反映出陈献章对封建道德伦理的深刻认同。

陈献章认为通过“得之”、“会此”和“存之”,道、理或诚就能为人们所拥有,从而使得与义理相融的心也成为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他言:“天地之大不得与道侔,故至大者道而已,而君子得之……君子之所得者有如此,则天地之始,吾之始也,而吾之道无所增;天地之终,吾之终也,而吾之道无所损。天地之大,且不我逃,而我不增损,则举天地间物既归于我,而不足增损于我矣”;“会此(指理――笔者注)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往古来今,四方上下,都一齐穿纽,一齐收拾”;“诚在人何所?具于一心耳。心之所有者此诚,而为天地者此诚也。天地之大,此诚且可为,而君子存之,则何万世之不足开哉!”⑤陈献章还强调义理之心的主宰作用:“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此身一到,精神具随,得吾得而得之矣,失吾得而失之耳”;“得此把柄入手,更有何事?”⑥

第二,含纳心量广大、无累无滞、自然和孔颜之乐等自得的境界。陈献章言心量广大:“接人接物,不可拣择殊甚,贤愚善恶,一切要包他。到得物我两忘,浑然天地气象,方始是成就处。”⑦陈献章通常又用虚来表示心量广大,他有“致虚之所以立本”之说,认为虚为心之本然,虚灵之心囊括天地万物。他还说无累无滞的洒脱境界:“山林朝市一也,死生常变一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一也,而无以动其心,是名曰‘自得’。自得者,不累于外,不累于耳目,不累于一切,鸢飞鱼跃在我”;“天下之物尽在我而不足以增损我,故卒然遇之而不惊,无故失之而不介。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烈风雷雨而弗迷,尚何铢轩冕尘金玉之足言哉!”⑧。可见,陈献章的自得也就是与道(理)为一体,精神高度自足的状态。在这状态里,人们宠辱不惊,得失不介,超然穷通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同时陈献章的自得也是一种自然的境界。这种自然境界至少包括:其一,与道通为一、与道的呈现――天地万物融通的境界。所谓“随时屈信,与道翱翔,固吾儒事也”;“人与天地同体,四时以行,百物以生”;“当其境与心融,时与意会,悠然而适,泰然而安。物我于是乎两忘”⑨。陈献章认为人与万物俱是道的化生物,俱本之于道,故浑然一体,不分物我。他非常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人与道一,人与万物的融通。其二,一种自在惬怀的生活状态。他浅吟低唱:“浅塘低竹小泥村,黄土墙扃白板门。望见西头杨柳树,行人都讶是桃源”;“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景对南山,大船鼓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⑩而与这种自然境界相伴随而产生的真乐、孔颜之乐也是陈献章所乐道的,“自然之乐,乃真乐也。”B11他畅言与道体合一的快乐、心与理一的快乐:“外生即非死,胡为乐人生!去来大化内,俗眼未分明。我寿元无极,君才亦太清。五峰南斗上,何日踏歌行?”“仲尼、颜子之乐,此心也;周子、程子,此心也,吾子亦此心也。得其心,乐不远矣”;“真乐何从生,生于氤氲间。氤氲不在酒,乃在心之玄。”B12他还大谈与万物共处的和乐及对自在生活所表现的一种惬意:“东离采霜菊,南渚收菰田。游目高原外,披怀深树间。禽鸟鸣我后,鹿豕游我前。泠泠玉台风,漠漠圣池烟。闲持一觞酒,欢饮忘华颠。逍遥复逍遥,白云如我闲。乘化以归尽,斯道古来然”;“茅栋依岩静,柴门斫竹通:桑榆巷南北,烟火埭西东。一径渔樵人,孤村井臼同。邻家得美酒,吹笛月明中。”B13

第三,提出立志、读书和静坐等自得的方法。陈献章强调立志圣贤:“人要学圣贤,毕竟要去学他。若道只是个希慕之心,却恐末梢未易凑泊,卒至废驰”;“学者以圣人为师,其道何如?彼文章、功业、气节,世未尝乏人,在人立志大小。”B14读书是陈献章能够自得于心的一个前提,他说:“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徐取古人紧要文字读之,庶能有所契合,不为影响依附,以陷于徇外自欺之弊,此心学法门也。”B15他还教导儿子景要勤读书,“四书与六经,千古道在那。愿汝勤诵数,一读一百过。”B16但他又言:“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B17认为读书只是得道明理的一个途径,而人一旦了然于胸,把柄在手,就可撇开六经,如弃糟粕。这就跟朱熹不一样,朱熹嗜书如命,把读书看成既是穷理又是涵养心性的一种方法,书香伴其一生。陈献章还非常强调静坐以自得的方法:“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坐,盖以吾所经历,粗有实效者告之,非务为高虚以误人也。”B18陈献章所言的端倪即孟子的“四端”,湛甘泉曾专门声明:“石翁养出端倪之说,正孟子扩充四端之意,必先体认得这端倪,乃可就上加涵养之功,否则养个甚物?此便是头脑处。”B19陈献章在《与林缉熙书》中提到了静坐养善端悟道体的方法:“诗、文章、末习、著述等路头,一齐塞断,一齐扫去,毋令半点芥蒂于我胸中,夫然后善端可养,静可能也。终始一意,不厌不倦,优游厌饫,勿助勿忘,气象将日进,造诣将日深。所谓‘知近而神’,‘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始自此迸出体面来也。到此境界,愈闻则愈大,愈定则愈明,愈逸则愈得,愈易则愈长。存存默默,不离顷刻,亦不着一物,亦不舍一物,无有内外,无有大小,无有隐显,无有精粗,一以贯之矣。此之谓自得。”B20陈献章认为首先得摈除在心中的一切诗书著述等储存,才能静坐养善端。应取勿忘勿助、不着不离的存养工夫,而道就是善端的扩充,它无有内外大小隐显精粗之别。陈献章正是在静坐中体悟到心与道(理)的吻合,从而找到其安身立命处的。他也以此孜孜不倦地引领众学子步入胜景乐地。陈献章如此推崇静坐,是受了周敦颐程颐等理学家的影响。他言:“伊川先生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此一静字,自濂溪先生主静发源,后来程门诸公递相传授,至于豫章、延平二先生,尤专提此教人,学者亦以此得力。晦翁恐人差入禅去,故少说静,只说敬,如伊川晚年之训。此是防微虑远之道,然在学者须自量度何如,若不至为禅所诱,仍多静方有入处。若平生忙者,此尤为对症药也。”B21程颐晚年不说静,一则因为说静有佛老之嫌,再则他提倡“涵养须用敬”,认为“敬则自虚静”B22,敬内涵静。朱熹也秉承其意。但陈献章认为只要能明辨儒佛,静仍不失为一得道之途。

二、陈献章自得之学的融合特色

陈献章曾自述其自得经历:“仆才不逮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从吴聘君学。其于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无师友指引,惟日靠书册寻之,忘寝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得焉。所谓未得,谓吾此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言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B23需要指出的是,陈献章说他在吴与弼门下半年“未知入处”,是指彼时他对吴与弼的思想还不能通透,遑论发展。但实际上,吴与弼的心学思想包括其入道门径对陈献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忽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吴与弼认为心是宇宙的存在根据,是人的主宰。他说:“是心也,其天地生物之心乎!验诸日用之间,凡非有所为,油然以生者,皆是心也”B24;“此心一失,几何不为。水之流荡,云之飘扬,莫之据哉”B25;“夫心,虚灵之府,神明之舍,妙古今而贯穹壤,主宰一身而根柢万事”B26。这对陈献章提出本体心和主宰心是有作用的。其二,吴与弼志在圣贤,提出学以变化气质成圣人。他说“平生立志在希颜”B27;“吾知圣贤之必可学,而学之必可至,人性之本善而气质之可化也的然矣。”B28那么如何学成圣贤呢?除了身体力行外,吴与弼强调以读书涵养心性。他言:“读圣贤书,收敛此心,不为外物所汨”(同上);“欲异于物者。亦曰反求吾心固有之仁义礼知而已。欲实四者于吾身,舍圣贤之书,则无所致其力焉。”B29可见,吴与弼把读圣贤书看作是心不旁骛、不为物役、充实本心的一种手段,显然这很接近主张以读书发明本心的陆九渊,而有异于视读书为格物穷理之途径的朱熹。吴与弼还提出读书的方法,“读以千万而不计其功,磨以岁月而不期其效。优柔厌饫于其中,则日新之益,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B30,“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三五年,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B31。吴与弼的圣贤志及读书论对陈献章的影响至深。陈献章阐述己之为学宗旨也是变化气习成圣人,“学以变化气习,求至乎圣人而后已也”B32。陈献章追随吴与弼半年后返家,行乃师闭门不出、专心读书法,“如是者亦累年”,从而为他日后的“自得”打下了基础。其三,吴与弼以静思的方法体悟心与理的契合。如他言:“看《晦庵文集》,倦卧。仰思至理有契,不觉抚席”B33;“静观万物生生意,契我虚灵无事心”B34。吴与弼常在“卧思”、“静观”中悟到天人本于一理、理在我心的境界。同时他认为经过义理浣洗的心“虽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B35。由此看来,陈献章通过静坐悟到心与理一,且与理合一之心能“随吾所欲”,应酬日用间种种的举止,也其来有自。此外,吴与弼提出的关于心本太虚、湛然虚明和无滞洒然等境界也深刻地影响了陈献章。

在陈献章的自得之学中,还可看到他对佛道的汲取。陈献章生活的年代,三教合流早已是社会的大趋势,加上他的家庭环境――祖父崇道,母亲信佛,这些都给了他影响。他本人曾“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还时常往来佛寺道观,他的诗稿中可看到多首他与僧人文定和太虚的唱和,也可看到他对炼丹和辟谷以成仙的向往。但在价值观方面,他有着儒者的坚守,他批评佛道“无归宿、无准的”,没有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他说“自古真儒皆辟佛,而今怪鬼亦依人。蚁蜂自识君臣义,豺虎犹闻父子亲”B36,认为不讲人伦的佛道甚至连禽兽都不如。陈献章还批评佛道讲虚空寂灭,而以理、事为障蔽之说,“人不能外事,事不能外理。二障佛所名,吾儒宁有此?”B37直言天理人事乃己性分中事,皆真实不虚。陈献章的睿智在于尽管与佛道宗旨不同,但他还是大量援引了佛道的思辨方法来构筑其心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

在佛教方面,汲取佛教的心性论以建构心本论。惠能《坛经》言:“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禅宗极度张扬自心自性在成佛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并把心性上升到本体的高度。这对陈献章肯定有影响。陈献章说:“天地无穷年,无穷吾亦在。独立无朋俦,谁为自然配?舂陵造物徒,斯人可神会。有如寿者,乃我之侪辈。”B38他推崇被坡称为造物徒的周敦颐,认为其对大道意领神会,他还引僧人寿涯为朋辈,所吟的《偶得寄东所》诗“千秋一何短,瞬息一何遥。有物万象间,不随万象雕。”B39显然是效仿了周敦颐从寿涯处所得的诗偈:“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这也说明了陈献章对寿涯偈所表示的真心本体论的服膺。陈献章心本论的创立也可说是受佛学浸染的结果。

陈献章还汲取了惠能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无”法门,提倡无累无滞:“儒与释不同,其无累同也”;“道无凝滞”B40;“人心上容留一物不得,才著一物,则有碍。且如功业要做,固是美事,若心心念念只在功业上,此心便不广大,便是有累之心”B41。

在道家方面,汲取老庄关于道为万物存在根据的思想。陈献章认为和合天道人伦的道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根据,并且仿《老子・三十九章》“天得一(指道)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阐述其道是“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人得之为人”;“得之者,天地与顺,日月与明,鬼神与福,万民与诚,百世与名”B42。老庄都强调道和事物的相即不离。庄子还就此大加发挥。在《知北游》中,他“每下愈况”来形容道的无处不在,还用周、遍、咸三字来概括道和万物的统一。受他们影响,陈献章也认为道体和具体事物“显微无间”,他言:“道无往而不在”;“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B43

陈献章还涵摄道家道教关于道无名无形的思想,他也认为道(理)不可言状,且不能用具体物来形容:“此理之妙不容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物囿于形,道通于物,有目者不得见也……状之以天则遗地,状之以地则遗人。物不足状也。”B44此外,《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谓荃(筌)是捕鱼的工具,抓到鱼便可忘了荃;蹄是捉兔的工具,捉到兔便可忘了蹄;语言是用来表示意义的,把握了意义便可忘了语言。其后代知音王弼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B45。王弼也把言、象分别看成是得象、得意的工具,同时还认为得意的关键在忘象,得象的关键在忘言。对庄子和王弼的所论,陈献章借鉴之:“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吾心内自得,糟粕安用那!”B46他认为六经、儒学经典也是他得道、悟理的工具,而人一旦自得,将义理了然于胸,就可以视儒家经典为糟粕而摒弃掉。

陈献章还吸收了道家的自然观,主张“学者以自然为宗”,“此学以自然为宗者也”B47。《老子・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的道法自然即道以自然而然作为其存在的状态,这也就是道家所言的存在自然。郭象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也是人之天性所使然,“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B48,因此“名教即自然”。陈献章把老子的自然之道和郭象的人伦自然之思想打并为一,得出了道(理或诚)存在的自然性。

与道融通为一,这是庄子最大的希冀。在《逍遥游》中,他用大气磅礴的浪漫主义笔调形容其与道相融、没有物累、得大自在的境况:“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B49。庄子还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B50。就是说从万物本身来看,万物都自以为贵而轻视对方,而从道的角度看,万物俱是其派生物,彼此间没什么区别。于是庄子说万物:“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B51他最后的结论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52无疑,陈献章与道为一、物我交融的自然境界有得于庄子的思想。

既然道的存在方式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老子认为法道的人们当以自然而然作为其存在的方式,不造作矫揉,以期拥有率真淳朴的人生。在此就不难理解老子为何会推崇饥食困眠的原始民并誉之为得道者,美化结绳记事、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鸿荒时代,原因就在于那时的人们在他看来是率性而为、没有机巧诈术、顺应人性自然的人。庄子也一样,他推崇上古赫胥氏时代的人,至淳至真,安然自适,含哺嬉戏,鼓腹遨游。可见陈献章把舒适惬意的生活纳入自然的范围也受到了老庄的启迪。

陈献章论虚:“本虚形乃实”;“夫道至无而动,至近而神,故藏而后发,形而斯存……夫动,已形者也,形斯实矣;其未形者,虚而已,虚其本也,致虚之所以立本也。戒慎恐惧,所以闲之而非以为害也。”B53陈献章的虚论对佛道多有含摄,这表现在:其一,摄取道家无形而实有的思辨,提出道之发用有形,是实,而道之无形就是虚。其二,吸收惠能“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的智慧,以为心乃虚空所以能包含万物,成为整个宇宙的主宰,而心若是实的话,就不能含纳万物。其三,汲取了老子“致虚极”和庄子“唯道集虚”、“心斋”的哲理。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要求人们去除成见,保持内心极度的虚无清静来观察事物的往复回归。庄子讲“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是说只要排除俗念和思虑,达到了虚也即空明的心境,自然与道相合。简言之,老庄所言的虚都有舍弃一切主观成见之意。陈献章的虚也有摒弃邪思成见的意思,这也即是他说的“戒慎恐惧,所以闲之而非以为害也”。

三、陈献章与王阳明

对陈献章的自得之学,王阳明是熟稔的。因为作为陈献章衣钵传人的湛甘泉是王阳明一生最亲密的友人。王湛二人于弘治十八年在北京“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B54。正德五年冬至正德六年冬,二人比邻而居,早夕共处,甚至“饮食启处必共之”,彼此切磋学问甚欢。在以后的岁月里,二人间的论学也未中断过。王阳明还有一友杨景瑞,也是陈献章的弟子,王阳明曾写《谨斋说》相赠。可以说陈献章的心本论、境界论和工夫论及贯穿其中的融会三教的思维范式,通过湛甘泉等给阳明心学的产生起到了滋养和推进的作用,而阳明心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拓展。如王阳明汲取了陈献章的心本论思维,摒弃了他的二元论,建立了彻底的心(良知)本体论。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天地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认为天地万物包括德行事业文章等皆是良知本体之发用:“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B55

同时王阳明的良知统摄了儒佛道的气象,这其中也内含陈献章之心量广大、无累无滞、自然和孔颜之乐等境界。陈献章“心虚”的思想在王阳明那儿被表述为“良知之虚”、良知本体“只是太虚”,中有心量广大的意思。王阳明言心量广大和无累无滞:“良知本体原来无有,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雨露雷,阴霾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B56在王阳明这儿,道即良知,他也讲良知自然、良知的存在和发用自然,所谓“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良知“自然明觉发见”B57。和陈献章一样,王阳明也爱到大自然中去体悟万物一体于良知的境界,这也是他教学方法的一种。为后儒津津乐道的孔颜之乐实也即是道义之乐。在王阳明那儿就体现为良知之乐。王阳明说乐是良知本体的应有之义:“乐是心之本体……良知即是乐之本体。”B58他大谈良知之乐:“人若复得他(指良知――笔者注)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B59当然,王阳明比陈献章规模宏阔,境界高远。陈献章认为韩愈到潮州后与大颠和尚的往来是韩愈把持不住、难耐寂寞、无涵养的表现:“韩退之平日以道自尊,潮州之贬,便也撑持不住,如共太颠往来,皆是忧愁无聊,急急地寻得一人来供消遣,此是无涵养。”B60晚年的陈献章贫病交加,很希望以虚寂聊以自遣,“近苦忧病相持,无以自遣,寻思只有虚寂一路,又恐名教由我坏,佛老安能为我谋也?”B61可见尽管他有融会三教的气度,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认虚寂为佛道所专有,儒和佛道的屏障并未拆除,相较王阳明,他的境界还不够恢弘。王阳明的良知不仅集儒门境界之大成,融万物一体、廓然大公和诚仁乐等为一体,它还尽最大可能地圆融佛道的境界,甚至将佛道所提倡的虚寂(无)都目为良知之本然:“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B62

王阳明的致良知涵摄了儒门的内圣外王工夫,而陈献章立志、读书和静坐等自得的方法也为王阳明所承续和发展。如王阳明说立志:“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B63关于读书,王阳明在给的信中说得明白:“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B64王阳明明确指出读书求见闻是致良知的工夫。正德元年,王阳明被贬贵州。在龙场严酷的环境中,他静坐澄心,终于悟道。王阳明这种静坐澄心以求道的方式,应该说也通过湛甘泉受到了陈献章的启迪。日后王阳明就将静坐作为其教学方法的一种,他言:“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B65在他看来静坐是“补小学收放心的一段工夫”。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提倡内圣外王工夫,陈献章更强调通过读书静坐等把握义理,在优游山水中体会心与理一、天下万物的可爱可求,独善的意味非常浓烈。王阳明更多的是强调在事上磨练,更关注平治事业,对家国天下的牵挂无时不刻。除了儒门工夫,王阳明也尽最大可能地吸摄佛道的工夫,他言:“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B66王阳明把成仙作佛都看成是儒家尽性至命中的事,把佛门的“不染世累”和道教的“完养此身”都归入了致良知的行列。

相较湛甘泉,应该说陈献章之学更接近王阳明,黄宗羲曾言:“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不知阳明后来从不说起,其故何也?”B67为何不见有王阳明对陈献章的评议呢?顾宪成的答案是:“阳明目空千古,直是不数白沙,故生平并无一语及之。”B68熊十力先生则言:“余尝怪阳明先生平生无一言及白沙。昔人有谓阳明才高,直是目空千古,故于白沙先生不复道及。果如此说,阳明必终其身未脱狂气也。阳明之贤,决不至是。湛甘泉在白沙门下名位最著,阳明与甘泉为至交,而论学则亦与之弗契,足见王阳明于白沙必有异处,而终不道及者,正是敬恭老辈,非慢也。其异处安在,余亦欲论之而未暇,今更无此意绪也。”B69阔大如王阳明,诚如熊先生所言,不是一傲慢之人。像湛甘泉,尽管两人思想有异,但因曾对他有激励作用,王阳明便大书湛甘泉对他的意义,晚年还在湛甘泉家的墙壁上留下了二首情真意切的诗。事实上王阳明也并非对白沙学说不置一词。当门人周道通论及陈献章“学以自然为宗”和“为学须从静中养出端倪来有商量处”时,王阳明的回答是“知得致良知工夫,此等议论自然见得他有未尽处。”B70王阳明还曾婉转地言及陈献章心学的不彻底性:“譬如这一碗饭,他人不曾吃,白沙是曾吃来,只是不曾吃了。”B71所以这里熊先生有错误处,即他认同了前人所言的王阳明无一语及陈献章,而事实是王阳明不大提起,并非不提白沙子。另外,王阳明不大提起陈献章的原因确像熊先生所言,王阳明对其有异议。熊先生未及深论缘由,当今学术界对此也莫衷一是。笔者的观点是,陈献章为湛甘泉的父执和老师,湛甘泉极重师道,他赞同东汉边孝先“谤师者类如谤君父,得罪于天,又学何事”的观点,曾称:“闻谤师者,如闻君父之谤,击之斥之可也”B72;“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B73陈献章去世,湛甘泉“为之齐衰之服,庐墓三年不入室,如丧父”(同上)。考虑到湛甘泉的父师之情,加上王阳明因湛甘泉而受惠于陈献章,陈氏也等于是他的老师,并且据湛甘泉的文集所言,“阳明崇孚于白沙”B74,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段时间或在有些方面,王阳明是尊崇和信服陈献章的。最主要的是,前已述,王阳明认为只要致良知说明白,陈献章的学说也就瑕疵立见,故毋需多言。因此种种,王阳明不想多言长辈的不是。实际上在王阳明看来,陈献章的短处有些类似陆九渊:“未免沿袭之累”,“有粗处”。欠缺之一是陈献章也是二本论者,持理本论和心本论。并且比陆九渊还不济的是陈献章的心本论是建立在理本论基础上的,他的心不是第一序列的,他认为心只有在得道、会理、存诚以后,才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本体。而王阳明认定心是最根本的,理是心的本质和条理,是良知的自然流露。王阳明曾批评陆九渊承袭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做法是“未精一处”,而陈献章对朱熹的“理一分殊”、“格物致知”和关于敬的论述等多有继承,可见是“未精处多多”了。如陈献章赞同朱熹的理一分殊和格物致知说,言“自兹已往,更有分殊处,合要理会。毫分缕析,义理尽无穷,工夫尽无穷”B75,认为自得也是从朱熹式格物致知中过来,“士从事于学,功深力到,华落实存,乃浩然自得”B76。朱熹曾把读书看成是儒家第二事。陈献章也不废读书。他还提倡敬:“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圣人之学,惟求尽性。性即理也,尽性至命。理由化迁,化以理定。化不可言,守之在敬。”B77个中原委就在于,陈献章的理是第一序的,是通过人心的领悟而贯穿到心中的,所以它需要“敬”,需要人们不懈地去笃守。而王阳明认为良知本来天理具足且知是知非,即或为欲所蔽,良知亦会自觉,觉即蔽去。因此他批评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为逐外之说,同时认为用一敬字未免画蛇添足。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32B36B37B38B39B40B53B60B61B73B75B76B77孙海通点校:《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93、229、54~55、57、56、217、57、278、55、55、217、57、55、217、135、825、55、71、275、547、548、192~193、386、48、312、292、331、133、80、68、313、279、133、145、28、505、517、309~310、210、225、239、279~280、131、134、233、862、217、8、279、278页。

B19钟彩钧点校:《泉翁大全集》卷七十四,《新泉问辩续录》。

B20B21B23孙海通点校:《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5、157、145页。

B22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7页。

B24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十,《天恩堂记》。

B25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与九韶书》。

B26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十,《浣斋记》。

B27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七,《自讼》。

B28B33B35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十一,《日录》。

B29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劝学赠杨德全》。

B30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复曰让书》。

B31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学规》。

B34吴与弼:《康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卷七,《仙游山》。

B41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B42B43B44B46B47孙海通点校:《陈献章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6、242、164、217、56、279、288、192页。

B4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B48B49B50B51B52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18、28、17、577、190、70、79页。

B54B55B56B57B58B59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2、168、68、1317、117、821、92、207~208、115页。

B62B63B64B65B66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63、1021、77~78、17、1298页。

B67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七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B68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八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46页。

B69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B70B71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8、1689页。

篇7

实际上,人是否需要美容,大可深究。在中国人的眼里,一切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皆可统称为“神”。以词语为例:出神入化、鬼斧神工、神来之笔、鬼使神差、神机妙算、神出鬼没、神妙莫测、神圣、神威、神童、神通、神效、神勇,等等。神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也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标准。而且,据说人是神造的,西方的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缔造了西方的人种,东方的女娲按照自己的形象缔造了东方的人种。即东西方人各以主管自己的神的形象为其原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东西方人原本都是最完美的神来之物,白皮肤与黄头发相辅相成,黄皮肤与黑头发相辅相成。黄种人与白种人站在一起,虽然皮肤色相各具特色,却能以同样精神,达到一个共同的完美优雅的境界。时下,国人崇洋,看好黄头发。岂不知黄皮肤再配上黄头发或褐色头发,人也变成了“黄瓢”,即使健康状况尚好,人也显得没有精神。这还只是从表面现象看,若从深层分析,人看不上至真至善至美的神的形象了,想抛却最美的,另搞一套,那另搞的一套必然是不善不美的。人道常常违背天道,这便是其表现之一。

社会整体道德的衰落与下滑,可以说人人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容看起来只是个人的小事,不足挂齿,然而它却反映了一种社会风尚,一种时尚追求,加入的人多了,便成了一种社会潮流。这就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外表,轻内质;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轻内容。而被轻视的精神、内容、本质等,恰恰是事物最关键的因素,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个社会人群失却了最最重要的道德防线,其危机就可想而知了。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受追求形式、仰慕浮华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人人都不同程度地染上并养成追求形式的习惯,不再崇尚自然。食油,精炼的最好;扯面,扯不断的最好;大米,透亮的最好;礼品,包装豪华的最好;招人,证书多的最好;上学,牌子亮的最好;经商,赚钱多的最好;从政,说得好听的最好;科研,数量多、级别高的最好。如今看来,曹雪芹真是个了不起的预言家,他早已给当今的社会画了像。美容,不就是掩其旧貌而换上一副新面具吗?不就是掩其真容而换上一副假象吗?这样的精神内核,就必然“产”出其同类的产品,看的、吃的、穿的、用的,样样有假,样样有劣,不但骗人钱财,还损人健康!

早在我国古代,圣贤就曾不止一次地警示过后人,《周易・卦序传》云:“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无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六十四卦,贲卦下来是剥卦,剥卦紧接着是复卦,复卦下来是无妄卦。贲,就是文饰的意思。文饰过分便会丧失本质之美,所以接下来是剥卦。剥就是剥落殆尽的意思,言事物文饰过分而失真,其文饰就会剥落殆尽而变得一文不值。本真失去了,文饰又剥落无余,形实皆亡,这个事物就回到它最原始的一无所有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叫反本归真。因其回归本真,所以也就有了再生的希望。这揭示给世人一个道理:仰慕浮华,追求形式,就将失去生命最本质的因素,最后必将失去生命,反本归真并安守人的自然本性,这也是其永葆生命活力的惟一出路。美容所掩盖的正是人的自然本貌,假大空所掩盖并抽去的正是事物的自然本性。

物极必反,反本归真,周而复始,是宇宙的规律,它制约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抛却假大空,抛却一味追求形式、追求浮华、追求外表的慕假弃真的理念,回归生命最本质的真善美。这一点,应该就是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宣言的“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中国两千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的最深刻的内涵。

篇8

“调心”是习练健身气功的核心。如何做到“调心”,就需要在平时生活、工作、休息及学练健身气功当中应始终保持“养心”与“养神”。如何“养心”与“养神”?它们之间是否可以等同?笔者结合理论学习和多年学练健身气功的感悟,谈谈“调心”中的“养心”与“养神”。

心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所谓先天的就是以神为基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为证。在练习健身气功的养生过程中,神主要表现在外而心在内。由此,对于练习者来说,必须了解“心”、把握“心”,然后逐步达到无“心”。鬼谷子说的好:“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练习者能否真正通过健身气功起到养生的作用,关键在于把握心,然后才可获得学练健身气功的“术”。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心,需要练习者在平时加强“养心”和“养神”的锻炼。如果把它们锻炼好了,练习者就能很快投入到健身气功的境界当中,进而深刻体悟“三调合一”带来的审美。

关于“养心”,是指意识、思维状态下的养气功夫。概括起来,就是逐步要做到收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和诚心。在日常生活、学练健身气功等当中,怎么样去实施呢?第一,要安心。在人生路途上,练习者要放弃不必要的欲望。在练习之前,要舍弃不必要的执着,还内心一片纯净的天空。为练习健身气功提供一个美好的意境。对此,鬼谷子说:“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即把牵挂诸多欲望、奢求之心,收回安放下来,心平安住气则合,心安气稳神则静。心不安则气乱,气乱心烦易浮躁。这也是当今年轻人心浮气躁的一个根本原因:即面对复杂社会环境,不能够安心。第二,要平心。有了安心,才会让心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心不平则气不和,气不和则百病生。对此,司马光在《与范景仁第四书》中曰:“窃谓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强调了“平心”的医治功能。假如练习者在“平心”的环境下练习健身气功,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治未病”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第三,静心。心静体安,心不静则神乱动。鬼谷子说:“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静心须以安心、平心为前提。静心之后,人的精、气、神等才能统一相合并趋于稳定,也就是练习者的五脏六腑内环境才能有序地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和谐平衡。进而精、气、神等才能得到滋补与营养,达到精力充沛、心神旺盛。这种静心不论是在练功前、练功后都会保持它的养生功能。第四,定心。心相对地稳定下来,稳定的时间越长久越好,做到心神和形体相合;只有定心,练习者的精、气、神以及整个内环境才能充实稳固,五脏六腑的活动和功能才能得以增强,从而进一步坚定人的意志。第五,诚心。在获得安心、平心、静心、定心之后,就会自觉的走向诚心,心诚则灵。“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心气一”指的是专一、诚心。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练习者只要虔心诚意地练习,就会产生养生方面的灵感,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健身养生的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关于“养神”,则是无意识或似有意识、无思维状态下的养气功夫。也就是说,练习者平时要注意养神,毕竟“神”是“心”的外在表现性之一,只有在“养心”的基础上,才可获得养神。由此,能获得养神者,必定对健身气功的“调心”能够运用自如。因为养神在养生过程中是一种高级层次。所谓高级层次是无“心”而自我修养不辍的阶段。那么,获得“养神”的具体手段是什么呢?第一,要收神。有的练习者“心”在,“神”反而跑了,如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神情紧张等。所以要经常收神。第二,要安神。练习者收神后,应把神安放在心窝处,心安神住。要让神自觉地安定下来,为更好地练习健身气功创造最佳环境。第三,要守神。不让神外出游动,防止神游离形体。需要说明的是“守神”,要求练习者必须超越耳目感官的知觉活动,展开心灵的体验和精神的感悟。也只有超越耳目之观而上升到心灵体验、精神感悟的层次,练习者才能真正把握到健身气功的内在精神,使外在表现的“形”与内在体验的“神”紧密的结合起来。第四,要静神。心无为则神静,而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样,神与形相合,合而又有章,可以为尽快获得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意境夯实基础。第五,要用神。有了收神、安神、守神、静神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用神。练习者在初学阶段,神在形体上,只能控制住局部,而造成形体不协调。在实际学练健身气功中怎么样用神呢?用神可以有几种方法:(1)内想法。练习者有一定功底的,身体、肢体神经末梢会出现好的反应。如脚指或腹部等会有舒适的感觉,收功后这种种感觉就消失了。产生舒适的感觉之后并没有不舒服感,反而有一种欣欣之意,有一种愉悦感。练习者把出现的舒适的感觉反应,当作第二次练习时的“内想”内容:当你内想舒适的感觉时,舒适感觉的反应会立即出现,或稍等几秒、几分钟就会出来。随着练习的久长,舒适的感觉可以“渗透”到内脏器官和骨骼里。(2)内察法。内想舒适的感觉是否有舒适感觉的反应呢?经过内察便会感觉到舒适感觉的真实存在。从而成为长久练习健身气功的一种推动力。(3)内视法。陶弘景的《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法:“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即在排除外界干扰,没有浮思杂念的情况下,合闭双目,观窥躯体某一部位,内察到身体什么部位,内视时的视觉神经会随之而到。哪个部位存在“亚健康”,通过内视法可以给出答案,并对症下药。(4)内听法。在内想、内察、内视基础上进行的。当内外三层(皮下肌肉层、内脏器官层、骨骼层)气血相通(主观能感觉到)以后,练习者体内的变化由相对安静的无声期,逐步过渡到有声响期。如心跳、脉搏的跳动节奏声、肠胃的蠕动声、腹鸣声、骨节的变化响动声等等,这类的反应往往只有通过内听法才能捕获到。(5)内息法。人们的呼吸一般为胸式呼吸,而练习有素者,会由胸式呼吸逐步转到腹式呼吸、体表毛孔呼吸,腹式、体表呼吸以后,就感觉不到有呼吸或无呼吸状态。到了这个阶段,练习者的呼吸已经和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了,空气的流动好像影响到练习者的内部气息运动。在这种感觉之中,似乎练习者的身体也不存在了,大脑一片虚静,只有一点灵感存在。(6)蓄神法。练习者要善于蓄养精神,在精神消耗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精神补充。也就是说,练习者面对突发事件时,要注意精神消耗的“度”,必要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精神补充。(7)凝神法。“神者得则凝。”经过凝集、凝聚、凝结以后,神才能转化、升华。古人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必须经过凝神这个阶段。凝神是长久的,通过凝神把散乱的、暂时的神凝集、汇聚并紧密结合起来,把点滴、分散的精神力凝结成巨力、强力,才能发挥精、气、神应有的作用。在凝神的过程中,人的情志、欲望得到了提纯和洁化。同时又补充、充实和强化了精、气、神。所以,练习者凝神的过程,是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是提高他们健康水平的过程,在“凝神中超越现实时空而进行的以‘神’为主的心灵悠游”的“神思”。这种“神思”就是练习者所获的“三调合一”的审美意境。

篇9

关键词:继承;创新;自主学习;人文素质

新课程并不是对以往教育观念的全盘否定,它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一种扬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以往的并不是都不好,我们只不过要把不好的改掉,精华的部分还是要继承下去。只有继承才会有发展,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另外,新课程的列车不是像买票坐车一样,只要你愿意,坐上就是走上了新课程之路,新课程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壮大成长的过程,它的成长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培育。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心里就有了底气。下面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继承诵读训练,但要注重诵读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也进行诵读训练,但有时只是泛泛而读,但新课程更重视诵读中的熏陶感染,更重视通过诵读把学生带进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作心灵的远游,去体会作品中的朦胧之美、空白之美、蕴藉之美。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共鸣,心念一致。要做到这一点,要做好预习,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及写作文章的背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或联想与自己相似的情感;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熟悉的生活。诵读时,可范读,可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可选用训练有素的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也可以竞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还可用多媒体播放画面烘托气氛。好的诵读,或如小溪潺潺,叮叮咚咚;或如大江澎湃,气势磅礴;或如鸟语花间,亲切柔媚;或如历尽沧桑,平稳而舒缓。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旨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化出一种透视宏旨,感悟玄机的智能,这种智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用得上、靠得住,乃至终生受益的语文素质。

二、继承启发式教学,但要注重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自以为是启发式教学,但实际上是设计好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钻圈子。新课程中也需要设计问题,但要优化问题的设计,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耳、目、口、脑并用,自发去寻找答案,教师则要退居幕后当导演。问题要一问值千金,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 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的深入探讨,一堂课只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设计问题时切入点要找准如讲《智取生辰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杨智不智,你认为呢?在讲《祥林嫂》时,问: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你说为什么?在讲《藤野先生》时,问:我为什么敬重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在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问:在忧患与安乐之间,你宁愿选择什么?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什么?你想学会什么?这样,一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要注意不要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来追问学生,那样,学生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处于被追问的状态,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另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提出适度的问题,果断的把握学生思维的流向和流程,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燃烧、扩展。

三、继承知识教学,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说到新课程,有的教师觉得再进行知识教学显得太落后了,事实上,知识的传授什么时候也离不了,但要注意的是要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知识教学,而新课程主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

篇10

(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中心小学 552200)

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不是要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学语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已经让学生产生厌烦上课的话,这位老师应该是失败的。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习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位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教学目的。?

一、有效提高复习的前提是优化的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文素质设计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四步始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老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老师既不搞“一言堂”、又不“散放鸭子”,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四管齐下上花气力,下功夫,这样课堂效率就得到了充分提高。?

二、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延伸性强?

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启发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比较性好?

“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4、系统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是很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5、趣味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