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26 04: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系统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提高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 系统论与系统学习法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创立的,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称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构成,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系统论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使人们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学习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法。有学者把系统学习法定义为: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所学内容当成一个系统看待,从整体上展开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先定性概括,了解知识框架,再逐渐在大框架下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失和不足予以专攻。笔者认为,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看做一个大系统,把各科课程看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课程中的模块或章节知识看做这个子系统的要素,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 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1.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课程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这种辩证关系来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具体要从所有课程和各科课程两个层次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整体把握所有课程。如果把一门课程当做一个系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一个大系统,人类文化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纲要》对制定各科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改革纲要》指导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都应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则必然有着体系的整体性。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部分与人类文化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站在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对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对各科课程的学习都重视起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打牢思想基础;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各科课程这个部分与所有课程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二,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各科课程作为所有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具备系统的整体性。各科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及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指出了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各科课程,教师首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学习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绪言、引言等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整套教材和每本教材的设计特点从整体上了解、构建起该学科的知识框架。
2.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认知结构
凡系统都是有序的,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指导学生运用有序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的基础上从所有课程的有序性和各科课程的有序性两个层次注重运用知识的有机联系进行学习。
第一,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所有课程都是人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实,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都有很多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并且各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理清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相通、相同之处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应用各学科知识之间广泛存在着的纵横联系,使各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通过建立这种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来构建起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二,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各科课程作为学校所开设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更为紧密。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是对注重所有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就是在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该课程学科知识体系层次和等级上的有序性,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渐分化”和从部分到整体的“意义建构”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开放性是说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变换,它就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开放性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开放性的,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无论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大系统还是各科课程这个小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为“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就不能将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割裂开来加以理解,知识的意义和用法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这也是《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指导学生运用开放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建构认知结构的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课程内容时要注重运用情境学习法将个体、社会以及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来进行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实现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对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把系统论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中,对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系统学习法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和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李诚忠、王序荪.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毛小丽、高峰.系统学习法在大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7
[4]陈伟、王涛、谢铁丽.强化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13~14
[5]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2008(1):87~8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2
成绩下降或者一直没有提升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学生可根据平时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科上的薄弱点,然后开始定学习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循序渐进。再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2、应科学预习,及时复习。
从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可以看出,这些题目多出自于初三的课程,比如二次函数、力学等,因此在学习初三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每当上课之前,预习下课程内容,对于没看懂的知识点,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去听,并做好课堂笔记,带着问题听课,会更有效率。下课后,一定要抽出时间复习,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以免遗忘。如果不能及时复习,遗忘之后再去学,会浪费更多时间。
3、新开设的化学科目需重视。
进入初三后,会增加一个新学科,即化学。由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化学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基础知识很多,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联系现实生活,学会运用。虽然中考化学占的分值不高,但是对于中考总成绩而言,这些分数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毕竟离大学录取线少一分都进不了。
4、科学记忆知识点,研究题型。
篇3
死记硬背,对于中学生来说,显然是一种费力费时、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仍然选择它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学生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平时不认真学习本科知识,只能考前临时抱佛脚,此时除了用“背”的方法突击,其它根本无从谈起。
另外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大部分学生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没有独立学习和复习的能力。
把学生从“背”中解救出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帮助寻找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高考不单独考生物了,变成了综合学科,而且占的比重不大,许多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因此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动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想学了,才能在此基础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1、满腔热情、恰到好处地宣传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
从绪论课开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满腔热情地向学生讲明生命科学的现状和前景,讲明生命科学在工农业、医学等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讲明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的解决都依赖于生物学的研究,讲明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使学生对生物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联系实际、讲求实效,使学生充分感知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仅凭教师的口头宣传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如讲课时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用所学知识去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看懂一些常见的化验单,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识别,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再列举国内外的一些科学研究动态、重要论文,甚至一些重要案例,以及发达国家对生物学的重视,每年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经费等,使他们体会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锐意改革,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已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极大的热情去上好每一堂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每节课、每个环节都能有新鲜感、满足感,注意力高度集中。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对生物产生足够的兴趣。有了学下去的强烈欲望,就会在平时刻苦学习,而不至于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了。
二、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有了良好的素质,学习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应是最关键的因素。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应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1、探索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以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为主的探索式教学法则可以使学生有充分地成为学习主体的机会。在这里教师要甘当导演,搞好教学过程设计,准备好充分的背景材料。在课堂中适时的指挥衔接、引导、总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在课堂上是演员、是主人。在不知结论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和自主的实验、探索、讨论、研究,最后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自然会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此外学生还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科学探索感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2、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是锻炼学生技能、传授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实验和教学是脱节的,一般都是先讲课,后做实验,应付了事。现在我们则是边做实验边讲课,把新授课与实验课结合起来,把能在实验室上的课尽量在实验室上。演示实验尽量变成学生实验,边实验边讨论讲解。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时还可有意设置一些困难,让其自己分析解决,甚至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锻炼了其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了创造能力。
3、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许多学生根本找不出问题。一看书,什么都懂,一做题又什么都不会了。学习就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设置疑问,不断创设新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鼓励、表扬,不论多么简单的问题都要耐心解答,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没有任何包袱,学生思维开阔了,自然学起来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篇4
我是一个七零后,曾记得,那时我们学的英语可用“死板”一词来形容。只要你肯下苦功多抄多默写,即使你很多英语不会读,只会写,照样拿高分。所以,那时的学生能得高分,可是有许多人读的是“哑巴英语”。因此,给人的感觉除了考试,实用性不高。然而,现在的英语就大不相同了,经过几次课程大修改,实用性非常强。当然,要求也高多了,要求学生能达到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能力。目前,学生要考试的科目较多且内容难度大。为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一门外语,真得是需要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才行。
说实话,我的英语是初中基础,我学完音标之后,大部分课程都是提前自学的,后来我还自学取得了英语本科文凭。我已从教近22年,在小学任教时,主要教语文,现在我在农村中学教英语快15年了。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语文中的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语文中,26个字母分为声母和韵母;而在英语中,26个字母分为辅音(声母)和元音(韵母); 语文的拼音,英语叫音标;语文的复韵母,英语中称双元音等等。
现在来谈谈如何学习听力与口语。听与说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农村的学生大部分]条件在家里进行听说训练,仅仅靠每天一节45分钟的英语课练习,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力让学生模仿原始听力材料进行反复朗读,之后进行背诵。课堂上,每节英语课,我都会与部分学生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我还给部分有条件的学生下载英语资料,让他们有更便捷的学习机会。我常建议学生,有机会可以看看英文节目或英文电影。此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利用20-30分钟的课外时间,用反复朗读和背诵法,或与同学对话法进行听、说练习。坚持做了的同学,听力与口语明显提高了很多。
最后,来说说读与写。课堂上,我会经常要求学生齐读词汇、对话及短文,有时分组角色朗读。我还建议学生平时大声朗读及背诵,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读书时开小差;如果出错了,便于纠错;而且还可以克服害羞的心理。此外,还锻炼了肺活量,有益于身体健康,真可谓是一举几得也。对于阅读,人常说:“初中英语,得阅读者得三分天下。”可见,阅读的地位有多重。在训练阅读时,我教学生带问题进行答题,找关键词答题,这样做,可以省时且准确度更高。我平时要求学生每天一定要巩固所学内容,按质按量完成每天对应的练习题,不懂就问,错题一定要及时纠错,一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且天天坚持。
至于写作,这又是我的学生的一大难题了。有的学生词汇不过关,自然就无法动笔,即使动笔也是错误连篇;有的学生词汇关过了,但不知道组篇,结果也是低分作文;一个班往往只有小部分同学的作文可读,到高年级时,更是可读作文寥寥无几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要求学生先写,接着我批改(有时面批)后学生重写,然后再批改一次,最后展示佳作,学生抄写背诵并模仿练笔,效果较好。
篇5
整体与部分从来都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不能脱离某部分而存在;另一方面,部分作为整体内部所包含的因素或过程,总是处在与其它部分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之中。因此,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来说,只有认识了部分,才能更好地认识整体,也只有认识了整体,才能更好地认识部分,这应是理所当然的认识论原则。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学会辩证地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会运用整体学习法和部分学习法进行学习,无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有着重大意义。
一、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的内涵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也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的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
基于上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笔者认为:整体学习法就是把学习的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学,先求得一个概括、全面的了解,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整体到部分,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部分学习法就是把学习内容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通过学习部分去认识整体,通过学习部分来改造、完善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
二、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的学法指导
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和部分学习法的学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坚持从整体出发去学习文化知识,并努力通过部分去学习文化知识。
1.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认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指导,从整体到部分地对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具体做法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进行:
(1)分析整套教材,建构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他认为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选择学科的基本结构来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有助于学生记忆。
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设计反映了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教材中所有知识要素和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总和,也是教材中最深广最复杂的设计。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设计既要考虑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材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知识体系,完善其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特别注重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编排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了解整套教材结构的同时了解学科知识结构,以便站在较高层次上对所要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建立起整体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知识体系,完善其认知结构。
(2)分析教材,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奥苏贝尔认为,“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学科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它们能显示出最宽广的概括和综合特性”。所谓“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是指某门具体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概括和包摄水平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等,它们是“强有力的观念”,决定了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课程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居于中层,起着“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作用。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充分认识、利用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中承上启下的“纵横贯通”作用,就应处理好三对关系:第一,模块与学科知识结构的关系:模块是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分化”的产物,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具体化。对模块的学习需要理清模块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位置、作用以及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的意义,突出了模块对知识体系的“纵向”联系。第二,模块与模块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包括必修模块之间、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之间以及选修模块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必修模块之间和选修模块之间往往以横向联系为主;必修模块往往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理清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很好地突出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第三,模块与主题的关系:模块进一步“逐渐分化”则是主题
,模块与主题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材与教材章节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模块与学科知识体系关系的同时,还要理清模块之间的“纵横”联系,充分发挥模块的“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作用。
(3)分析教材章节,建构模块知识体系。主题是模块“逐渐分化”的产物,教材的章节有机构成教材体系,而且对基础知识起到“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作用。分析章节的知识结构设计,也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主题与模块的关系、主题与主题的关系和主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章节结构,帮助学生理清主题与模块关系的同时,通过理清主题与主题的关系指导学生认识并建构起“纵横”联系的模块知识体系,通过理清主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指导学生认识并建构起“纵横”联系的主题知识体系。
对学生进行整体学习法指导,就是分别以学科知识体系、模块知识体系和主题知识体系为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地对课程进行认识,建构起学科知识体系的“立体网状结构”,为进一步学习筑牢“固着点”和“生长点”,以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2.从部分到整体意义建构,完善认知结构。指导学生通过整体学习建构起学科知识体系的“立体网状结构”后,在运用部分学习法学习章节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把部分学习与整体学习结合起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结构化”到其上位知识中去,也就是说,在用部分学习法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内容这个部分“结构化”到其上位的整体中去。具体做法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基础知识“结构化”到章节,完善主题知识体系。学生用部分学习法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将所学基础知识“结构化”到其上位章节知识体系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特定的组织和解释性原理”的理论知识,要指导学生将其“结构化”到模块甚至学科知识结构中去,在学科背景或学科历史背景中进行理解和掌握,然后再以这些重点知识作为“固着点”来学习其它相关知识。
(2)章节知识“结构化”到模块,完善模块知识体系。在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理清所学章节与其它章节以及教材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使所学章节与其它章节及教材“发生联系”,进而将所学章节“结构化”到教材中去,完善模块知识体系的认知结构。
(3)教材知识“结构化”到学科,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同样,在学完一本教材的内容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及时理清所学教材与其它教材以及整套教材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使它们“发生联系”,将所学教材“结构化”到整套教材中去,完善学科知识体系认知结构。
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结构化”到其上位知识体系中去,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所学知识这个“部分”和学科知识体系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达到使所学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都有稳固的“固着点”,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小结
总之,只有认识了部分,才能更好地认识整体,也只有认识了整体,才能更好地认识部分。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是充分利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为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采取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这样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即先整体学,对全部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重要的部分再深入探究,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做好“纵横联接”,建构起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小礼.从部分与整体谈科学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4):10—18.
[2]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2008,16(1):87—89.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张渭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7.
篇6
1、制定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按计划进行学习,就能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分配精力。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2、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某些片面认识和情绪。
3、专心上课: 课上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对比,研究的越透彻,理解的越深刻,掌握的就越牢固。
4、及时复习:除了跟随老师在课堂上复习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中出现的遗忘等现象,做好课外复习工作,复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几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 学习态度 学习方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学习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倡导好学、博学,要求学生做到“学”、“思”、“行”相结合;《中庸》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思想,影响深远;宋明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家更是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儒家的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关于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前面的文章中做过论述,这里重点探讨儒家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态度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向、效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儒家历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儒家理论中关于学习态度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勤奋好学。学习的首要要求便是好学。儒家要求学习者首先要有一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子路在《论语》中首次出现便是在“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场景中。另外孔子提倡“疑思问”、“每事问”、“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要求学习者能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做到“有若无、实若虚”,坚决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虚假态度。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儒家非常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好学乐学精神。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一次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子路不知该如何描述自己的老师,回来后告诉了孔子,孔子自己的概括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和对弟子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把学习看得比吃饭、睡觉还重要,要做到废寝忘食地勤奋学习。正因如此,孔子在看到宰予昼寝后,对他很失望。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对宰予昼寝一章有这样的论述:“儒学一贯强调勤奋,坚决反对懒惰,《论语》中还屡有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等的斥责,直到康有为仍把‘禁懒惰’作为‘四大禁’之首。”可见从孔子到康有为的儒学家们对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的重视。
二是专心有恒。儒家所强调的另外一个学习态度的范畴就是要有一颗恒心、一个顽强的意志。它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让学习者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坚定不移地达到最终目标。《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曾子直接提出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同时路程遥远,到死方休。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上要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孔子对学有恒心、孜孜不倦的颜渊极力赞赏,感慨地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并称赞他说:“吾见其进,未见其止也!”孟子所说的“舍则失之”正是不能有恒的弊害。“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在《劝学》篇中更是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宋代儒学家朱熹指出:“《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强调学习不可间断。
当今,随着社会的商业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丰富,学习者面对众多的学习渠道更应该秉持好的学习态度,做到好学乐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学习方法
儒家的学习方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范畴。
一是广取博收。广取博收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不是天赋的,是靠后天学习发展起来的,要积累广博的知识基础,就要博采诸家,重视点滴知识的积累。孔子提倡博学:“君子博学于文。”(《论语·子罕》)也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文化典籍,吸收与存储大量的书本知识。同时孔子认为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超出书本的范围,多见、多闻、多问、多识,这些都是博学的基本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便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次序。《中庸》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中,也是把博学放在第一位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代儒学家张载强调勤学博文的重要性,他说:“孟子亦只言存养而已。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语文,以求义理。”意思是存心养性的功夫并非由聪明思虑之力所能生效,必须通过广泛地学习来寻得义理。所以他又说:“勤学所以修身也,博文所以崇德也。”为什么要勤学博文,因为“学愈博则义愈精微”,可见张载认为要想明义理,必须建立在博学的基础上。历代的儒学大师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建树,和他们学习初期的博学根基有很大的关系。后儒学者对博学内容进行了论述。朱熹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朱子语类·卷八》)“博学之,是学六府、六德、六行、六艺之事也。”(《颜元·存学编·卷一》)“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不穷飞潜动植,鬼神物怪,则不知人道;不遍考诸子各教,是非得失,则不知圣教。盖物多连贯而成者,不博及群书,不能明一义;不为普通学,不能事专门。但泛滥而当知归,勿流荡而至忘返耳。”(康有为:《孟子微》卷六《贵耻第十四》)同时,儒学家也指出,博学不是毫无目的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博学要有方向、有中心、有标准,正如荀子所说:“多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也就是说学习如果只求多而没有中心、方向,爱好实施变化,这样学习的人是不值得肯定的。
博学的范围在古今当然有很大差异,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今人仍然适用。学习越是广博,获得的知识越多,思维就越活跃,视野就越开阔,想象就越丰富,对于问题的学习与研究,就能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理性认识,发展智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能进行广泛地学习,则必然会孤陋寡闻,知识经验甚少,也就不能丰富自身、提高自我。
二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早是被孔子用作教学方法的。颜渊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可见孔子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施教,这也可从《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也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中体现,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在教学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学习中也应贯彻实行。荀子认为为学必须循序渐进,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呼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汉代儒学家王充也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干将之剑,久在炭炉,铦锋利刃,百熟炼厉。”(《论衡·状留》)宋代的张载说:“若始求太深,孔自兹愈远。”(《张子语录中》)强调学习伊始不要搞的太深太难。宋代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这一概念,“请问循序渐进之说?曰: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并且对循序渐进进行了举例说明。朱熹在介绍读书之法时多次提到学习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规律,他所:“比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子语类》卷八)并且要求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订学习计划,严格遵守,他说:“立一个简易可常的课程,日日以此积累功夫。”
循序渐进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今教育中,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知识储备循序渐进;作为学习者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自主学习,制订学习计划,由浅入深,量力而行,不能贪多务广。
三是学思结合。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思并重,如果学思脱节就容易产生一些弊病。关于这一点西方哲学家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说法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同时,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可见思考如果不以学为基础就只能是空思冥想。当然学也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这里不仅强调了思考的必要,而且隐含了独立思考的价值,他主张读书者必须有疑、存疑,即使对于儒家经典也应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离娄上》)后儒学家在治学中一直秉承者孔子、孟子的学思结合的思想。朱熹、王夫之等都有一些关于学思的论断,并且能在治学过程中实践它。朱熹主张“熟读精思”,他认为读书“如吃果子一般,……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并且还要能背诵,“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之后就要“精思”,反复思考寻绎文义,“这功夫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思省”。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船山遗书·四书训义》)学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儒家学思结合的学习思想,是经实践证明的符合学习规律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但现代教育让学生学的多,留给学生的思考余地很少,因此儒家的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当今教育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四是身体力行。中国古籍中关于力行的记载出现很早,《古文尚书》中就说:“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左传》中也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说法,可见力行的重要性。身体力行是对自己“已知能知”的学习经验进行检验的行动、行为和实行的过程。
孔子在强调学思结合的同时,又强调学习必须与“笃行”相结合,孔子所说的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行动,更主要的是把学到的应用到道德修养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论语·卫灵公》中有子张问行的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荀子继承了孔子重行的思想,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宋明理学集儒家修养理论之大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完备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实践在宋明理学中得到很大重视。朱熹说:“知、行常相须(相互配合、相互依赖),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他还说:“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朱文公集》卷五四)可见,儒家教育家普遍重视力行,因为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无论怎样的道德认识,最终都要付诸道德行动,并且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现代教育逐步重视对实践环节的教育和实施,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加大了实践力度,这种思想和儒家身体力行的学习思想是一致的,是对儒家身体力行学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现在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是现代教育应当加强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朱子文集大全.北京:中华书局,1936.
[4]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5]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北京:中华书局,2011.
篇8
关键词:学习方法;记忆规律;法学;技巧与方法
绝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学习会差那么远呢?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问题。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学习做到多、快、好、省。但由于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自身的特点不同,导致了其学习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有的偏重于记忆――死记硬背的,有的偏重于理解――了如指掌的,有的偏重于逻辑――演绎推理的,有的偏重于感性认识(具体直觉思维),有的偏重于理性认识(抽象思维)……因此,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药到病除、立竿见影。
一、一般的学习方法
一般的学习方法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最普遍、最一般的学习方法,它是根据人的记忆特点、人对知识吸收的规律以及知识自身的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人类学习是最没有捷径的捷径。
1.掌握学习的不二法门:温故而知新法
这是最传统、最古老,也是最适应应试教育考试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做好“复习、温习、预习”三步功夫。每天利用自习时间,做好今天上课内容的复习,联系今天上课内容与前一阶段旧知识而进行的温习,最后是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授内容的预习。无论是复习、温习还是预习,但必须找出其学习内容的核心问题(重点、难点和焦点)。在复习阶段,采用归纳法和情景再现法,先用情景再现法把老师强调的知识点搞清楚,后用归纳法把知识点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并理解和掌握之;在温习阶段,就是要用联系法和比较法,把刚学习的内容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区别和关系,在联系比较中,把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的记忆系统中,成为一体,并加以运用和演绎,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预习阶段,就是要带着复习与温习得出来的知识和推论,或者是疑难,在预习下一节课中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联系,同时,初步了解老师将要进行的新知识讲授,并对自己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疑难问题做一记号,便于老师上课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加深理解,也就是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就容易在上课时与老师产生共鸣,使自己豁然开朗,使问题迎刃而解,更增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任何一个人学习,如果做到了以上三步,其学习绝不会太差。
2.了解学习的记忆规律:王国维的“三大境界法”
我国著名的清末遗老学者王国维老先生把做人做事必经之路归纳为“三大境界”,并借用了宋朝著名词人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所填词中一句话来表达。他认为做人做事成功者必须经历以下三大境界(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一阶段,比喻我们刚接触到一样东西或一门功课,由于没有任何的了解和把握,第一印象就是感到很陌生、很模糊、很没底子,产生一种似是而非、无可适从的彷徨感觉。这是还没有入门或是门外汉的认识。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阶段,比喻为了弄清那种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不安感觉,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拼搏,废寝忘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松了也不后悔,形容十分刻苦认真,有卧薪尝胆之意。也说明任何成功都是来自艰辛的努力,这是必经的阶段。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只有经历挫折,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一阶段是十分艰苦卓绝的,也是十分磨炼人的意志的,是一个令人容易迷茫和退缩的阶段,因为太辛苦了,成为懦夫也是很正常的。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阶段,比喻经过努力奋斗,终于水到渠成,修得正果。在苦苦追寻中找到了答案,让人豁然开朗。这一切都好像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才不费工夫”的样子,让人有一种惊喜之感。
其实,这“三大境界”反映了学习过程的艰辛,也说明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任何东西,要想成功,都会首先在心理上存在着以上三大境界,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身体力行体会到这三大境界。所以,既然如此,何不勇敢直面人生!
二、专业的技巧与方法
1.重视法学理论的学习
法学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为了认识这些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为此,法学还必须研究与法律现象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社会过程,以及制约着法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状,特别是要研究那些从根本上决定着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状况。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研究这些非法律现象是为了认识法律现象这一目标服务的,所以,法学研究的对象仍是一切法律现象的总和。所以必须重视法学理论的学习,只有有了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2.扎根于具体法条的学习
为什么把具体法条学习作为学习法律的基础?
(1)这是由法律的特点决定的。(见前面略)
(2)这是由现实决定的。(案例说明)
案例一:我关他只想找回我的狗,不曾想犯罪了。
大学生刘某买的两条狼狗丢失。刘某怀疑是邻家小孩狗娃偷的狗,便用拴狗的铁链把狗娃绑回家中,关在养狗的铁笼里,逼其说出狗的下落。三天后狗娃伺机逃脱。司法机关遂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将刘某逮捕归案。在监狱里,刘某回答记者问题时说了标题中的那段话。面对这样的表白,我们感到: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犯了法还不自知。但法律是无情的,等待他的将是几年的铁窗生涯。
案例二:在校大学生马某故意杀人案。
某在校大学生马某毕业之际为分配好单位,请同乡王某(教师)为其送礼。后来马某发现王某将礼品据为己有而心生怨恨,便乘王某出差之机,将其妻和八岁的女儿杀害。马某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在校大学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凶残的杀人犯?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仅凭一时冲动行事,终成死囚。
3.留意案例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法学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和知识体系,其本源是包括法律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法学的生命所在,离开社会实践,法学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法学的理论观点来源于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理性化,又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法学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服务。法学的实践性要求法学家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开展研究,把法学研究的重心切实转向经济建设,就如何用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提供丰富、科学、及时而富有效益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同时要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法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实践的推动。实践需要法学,也解放和推动了法学。
(2)把课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篇9
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科学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奠定了基础,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无论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一定要做到先预习后上课,开始时,老师也可以在每节课刚上课时给出几分钟让学生看书,让他们慢慢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东西,上课时,紧抓课堂效率,课堂上损失十分钟,可能是课后花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
3.上课认真听讲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1)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2)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3)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是整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4)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
4.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技能,指导学生自己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组织,或绘图或制表,或是以其他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较易理解,不易遗忘。
同时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记忆的零碎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记忆知识点,比如编口诀等,尽可能交给学生更好地记忆方法。
5.自我检查,自我校正
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学生要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校正。
二 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自发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化学这个科目来说,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
2.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勤思才能善学
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讨论能够得到解决,不仅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独立学习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还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
3.组织学生讨论,争取自行得出结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篇10
关键词:数学;举例;温故;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98-01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相应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类比导入法运用了对比分析的做法,联系旧知,提示新知。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的知识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教学具有温故知新的特殊作用。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类比的贴切、恰当,两种知识之间有很强的可类比性,才能使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拖泥带水,而且为有限的课堂节约时间。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